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8 !

参考文献

318

人口学图书

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

SSAPID:101-7018-3526-01
ISBN:978-7-5201-218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为人口学的第一门教程而著,也是为此,书之英文名除了可翻译为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还可译为Demography: A First Course。通过系统阅读本书,读者能对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即“生(生育分析)、死(死亡分析)、迁(迁移流动)、测(人口预测)”有系统的认识,并能够据此对一些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相关政策逻辑有自我的分析和理解,比如中国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社会影响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紫金社会学教程
作 者: 郭未
编 辑:佟英磊;杨鑫磊;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紫金教程编委会

 附录

 后记

 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人口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从人口统计学到人口学

    一 从人口统计学到人口学发展关系概述

    二 人口统计学的产生与形成

     1.人口统计学的萌芽阶段

     2.人口统计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 人口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人口学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一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黄金十五年

    二 中国人口学学科的萎缩

    三 中国人口学学科的再发展

   第三节 人口学学科体系

    一 人口学的分类

    二 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1.人口现象的特征及关系

     2.人口变动过程及模式

     3.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4.从学科交叉角度拓展人口研究

   第四节 人口学学科开创性著作年表

   知识卡片:拉普拉斯与人口统计学

  第二章 人口学数据的获取与检验

   第一节 人口资料获取途径概述

   第二节 人口经常性登记

    一 民事登记系统

    二 生命统计系统

    三 户口登记系统

     1.户口登记类别

      (1)出生登记

      (2)收养登记

      (3)死亡登记

      (4)暂住登记

     2.户口登记的内容

      (1)常住人口登记表的填写

      (2)居民户口簿的填写

     3.“农转非”手续

     4.立户、分户和并户

     5.户口变更、更正

   第三节 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

    一 人口普查

     1.人口普查介绍

      (1)人口普查的概念

      (2)人口普查的特点

     2.中国六次人口普查介绍

      (1)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

      (2)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

      (3)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

      (4)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

      (5)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

      (6)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

     3.美国的人口普查介绍

      (1)美国人口普查历史

      (2)美国人口普查的目的和重要性

      (3)普查对象

      (4)普查内容

    二 人口抽样调查

     1.人口抽样调查介绍

      (1)人口抽样调查的概念

      (2)人口抽样调查的特点

     2.人口抽样调查的特殊方法

      (1)普查中的长短表结合方法

      (2)回顾性调查方法

      (3)追踪调查方法

     3.主要人口抽样调查介绍

    三 人口普查资料的常见分析视角与内容

     1.分析视角

     2.分析内容

   第四节 人口数据其他获取途径

    一 可公开获取的国内常用数据

     1.统计年鉴数据

      (1)《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3)《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常用数据手册》

      (4)其他年鉴数据

     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及监测报告

     3.国内学术单位的主要调查数据

      (1)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4)复旦大学“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调查”

      (5)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

     4.国内综合数据平台

      (1)中国人口信息网

      (2)中国社会调查开放数据库

    二 可公开获取的国外常用数据

     1.国际组织数据公告

     2.美国人口咨询局

     3.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4.世界价值观调查

   第五节 人口资料的检验

    一 人口资料检验的必要性及检验视角

    二 年龄偏好指数

    三 年龄准确性指数

    四 惠普尔指数

    五 迈耶斯指数

    六 联合国综合指数

     1.传统的联合国综合指数

     2.传统的联合国综合指数的不足

      (1)5岁组“扩大”联合国综合指数结果

      (2)流动人口“扭曲”联合国综合指数

     3.修正的联合国综合指数

      (1)应用全国数据检验修正联合国综合指数

      (2)应用省级数据检验修正联合国综合指数

    七 一般调查资料的检验

     1.数据的审核

     2.数据的筛选

     3.数据的排序

   知识卡片:约翰·格兰特与生命统计

 第二部分 人口静态结构

  第三章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

   第一节 人口性别结构

    一 性别结构的含义与测量

     1.概念

     2.衡量指标

      (1)性比例

      (2)性别比

      (3)总人口性别比

      (4)分年龄性别比

      (5)出生人口性别比

      (6)死亡人口性别比

     3.性别比的主要影响因素

      (1)战争对性别比的影响

      (2)经济布局不合理和经济开发导致移民的影响

      (3)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

    二 中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

     1.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变动

     2.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1)文化因素

      (2)经济因素

      (3)政策因素

      (4)技术因素

      (5)统计因素

     3.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

     4.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政策实践

      (1)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改变群众观念

      (2)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3)制定有利于性别平等的制度

      (4)“关爱女孩行动”

   第二节 人口年龄结构

    一 年龄结构的含义与测量

     1.概念

      (1)年龄

      (2)虚岁年龄

      (3)周岁年龄

      (4)确切年龄

      (5)年龄结构

     2.衡量指标

      (1)少年系数

      (2)老年系数

      (3)老少比

      (4)年龄中位数

      (5)年龄众数

      (6)人口平均年龄

     3.年龄划分

    二 人口抚养比

     1.抚养比的系列概念

     2.从抚养比界定人口红利

     3.中国的人口抚养比

    三 人口年龄类型划分

     1.人口类型:“年轻型”与“老年型”人口

     2.桑德巴的人口年龄结构“三分法”

     3.联合国划分法

    四 人口金字塔

     1.人口金字塔的概念

     2.人口金字塔的类型

     3.人口金字塔的绘制列举

      (1)录入并整理数据

      (2)将男性人口变成负数

      (3)插入条形图并挑选类型

      (4)美化效果

      (5)叠加的人口金字塔

    五 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1.死亡率

     2.生育率

    六 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3.中国老龄化现状与特点

      (1)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

      (2)未富先老

      (3)地区、城乡差异明显

      (4)空巢老年家庭比重迅速增大

      (5)劳动力数量缩减与劳动力严重老化并行

   知识卡片: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到老龄研究的兴起

  第四章 人口地域结构

   第一节 人口城乡分布

    一 人口城乡结构

     1.城乡划分标准及其变迁

     2.中国历年人口城乡结构状况

     3.中国人口城乡结构的特点

    二 人口城乡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1.人口因素

     2.行政区划因素

     3.自然因素

     4.政策因素

   第二节 人口地域分布

    一 人口地域划分

     1.人口地域分布的概念

     2.常见地域划分

      (1)三大地带

      (2)六大综合经济区

      (3)七大经济区

      (4)七大区域

      (5)九大经济区

    二 人口地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2.经济因素

     3.政策因素

    三 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现状及变动

     1.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特征

     2.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动

      (1)按省划分的人口分布变动

      (2)按东—中—西地域划分的人口分布变动

    四 人口分布的测量

     1.人口密度

      (1)概念与计算

      (2)不同类型人口密度

      (3)人口密度等级

      (4)中国的人口密度

     2.集中指数

   知识卡片:人口地域分布与城镇化

  第五章 人口社会结构

   第一节 人口文化结构

    一 从文化概念到文化结构

    二 文化结构的划分

     1.等级划分法

     2.学历划分法

     3.年限划分法

    三 文化结构的测量指标

     1.文盲率

     2.识字率

     3.入学率

      (1)小学入学率

      (2)初中入学率

      (3)高中入学率

      (4)大学入学率

      (5)研究生入学率

     4.在校率

      (1)粗在校率

      (2)一般在校率

      (3)年龄别在校率

      (4)不同阶段在校率

      (5)每万人拥有大学生、研究生人数

     5.辍学率

      (1)小学辍学率

      (2)初中辍学率

      (3)高中辍学率

      (4)大学专科毕业率

     6.平均受教育年限

     7.人口文化程度综合指数

    四 文化结构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2.社会制度因素

      (1)个人观念

      (2)教学条件

      (3)义务教育

   第二节 人口就业结构

    一 人口职业结构

     1.职业的定义

     2.行业的定义

    二 区位商

   第三节 人口民族结构

    一 民族划分

    二 中国人口民族结构的变动

     1.少数民族人口变动的总体状况

     2.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及分布的变动

    三 少数民族状况变动的综合分析

     1.数据来源与计量方法

      (1)数据来源

      (2)人口素质发展指数介绍

     2.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变动分析

      (1)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水平变动分析

      (2)少数民族人口的健康水平变动分析

      (3)少数民族人口的行业与职业变动分析

      (4)人口素质发展指数

     3.结论与思考

   知识卡片:中国少数民族与民族人口学的发展及意义

 第三部分 人口动态过程

  第六章 生育分析

   第一节 出生统计及其测量

    一 出生与粗出生率

     1.出生

     2.粗出生率

    二 孩次及其测量指标

     1.孩次

     2.孩次比例

     3.平均孩次

   第二节 生育统计指标与方法

    一 生育的直接统计指标

     1.一般生育率

     2.分年龄生育率

      (1)分年龄生育率

      (2)妇女生育模式

     3.已婚妇女生育率

     4.分孩次生育率

     5.总和生育率

     6.终身生育率

     7.总和生育率与终身生育率的辨析

    二 生育的间接统计指标

     1.儿童妇女比

     2.妇女的活产子女数

      (1)妇女平均活产子女数

      (2)现有母亲平均活产子女数

     3.瑞利回归系数法

    三 妇女平均生育年龄

    四 生育孩次递进比

   第三节 生育模型与理论

    一 中介变量模型

    二 邦戈茨生育率模型

    三 寇尔生育指数

     1.综合生育指数

     2.已婚妇女生育指数

     3.非婚生育指数

     4.已婚妇女比指数

    四 孩子数量质量替代理论

    五 生育率决定的供给—需求理论

    六 财富流理论

    七 边际孩子合理选择模型

   知识卡片:开展生育率研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

  第七章 死亡分析

   第一节 人口死亡的测量

    一 死亡率的含义与测量

     1.死亡率

     2.分年龄死亡率

     3.婴儿死亡率

     4.死因别死亡率

    二 死亡因素变动

     1.死亡模式与死亡水平的关系

     2.Omran的流行病学转变理论

      (1)基本概念

      (2)流行病学转变与人口和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3.第四个时期与流行病学转变扩展模型

   第二节 死亡率的标准化

    一 死亡率的直接标准化

     1.直接标准化方法

     2.直接标准化的特点

     3.标准人口的选取

     4.死亡率的直接标准化

     5.直接标准化在生育中的应用

    二 死亡率的间接标准化

     1.间接标准化方法

     2.间接标准化的特点

     3.死亡率的间接标准化

     4.间接标准化在生育中的应用

   第三节 指标的分解

    一 相对差异的分解

     1.相对差异分解方法

     2.分解因子的解释

     3.死亡率相对差异分解

    二 绝对差异的分解

     1.绝对差异分解方法

     2.分解因子的解释

     3.死亡率绝对差异分解

    三 多因素分解:DECOMP软件的引介

   第四节 生命表

    一 生命表简介

     1.生命表的发展

     2.生命表的作用/意义

     3.生命表的分类

    二 生命表的编制

     1.生命表函数

      (1)年龄x

      (2)分年龄死亡率mx

      (3)分年龄死亡概率qx

      (4)尚存人数lx

      (5)死亡人数dx

      (6)生存人年数Lx

      (7)累计生存人年数Tx

      (8)平均预期寿命ex

     2.完全生命表的编制

      (1)资料准备

      (2)a值选择

      (3)具体步骤

     3.简略生命表的编制

      (1)从完全生命表转化为简略生命表

      (2)直接编制简略生命表

    三 模型生命表

     1.联合国模型生命表

     2.寇尔-德曼区域模型生命表

     3.莱德曼模型生命表

     4.布拉斯逻辑斯蒂模型生命表

     5.联合国发展中国家模型生命表

   知识卡片:人类到底能活多少岁?

  第八章 人口再生产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的特点与类型

    一 人口再生产的特点

    二 人口再生产的测量

     1.年度人口更替指标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生命指数

     2.人口更替指标

     3.代际人口更替指标

      (1)粗人口再生产率

      (2)净人口再生产率

      (3)人口再生产存活比

     4.人口再生产速度指标

      (1)平均世代间隔

      (2)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三 静止人口与稳定人口

     1.静止人口

      (1)概念

      (2)特征

      (3)作用

     2.稳定人口

      (1)概念

      (2)特征

   第二节 人口转变理论

    一 人口再生产类型

     1.人口再生产类型概念

     2.人口再生产类型分类

      (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

      (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

      (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二 人口转变

     1.人口转变的含义

     2.人口转变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区别与联系

    三 兰德里的人口转变“三段论”

    四 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三段论”和“四段论”

     1.三阶段模型

     2.四阶段模型

    五 人口转变论的五阶段论

     1.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型

     2.寇尔-胡佛的五阶段模型

    六 人口转变论的理论局限

    七 后人口转变

     1.准均衡阶段

     2.稳定均衡阶段

    八 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

   知识卡片:从“人口转变论”的创造到对“适度人口论”的宣扬

  第九章 人口迁移流动

   第一节 国内人口迁移的概念与测度

    一 人口迁移

     1.相关概念

      (1)人口迁移

      (2)迁移者

      (3)迁入地与迁出地

      (4)总迁移与净迁移

     2.人口迁移资料统计

      (1)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

      (2)其他相关调查

      (3)流动人口登记系统

    二 人口迁移度量

     1.出生地法

      (1)迁移者与非迁移者

      (2)出生地法的优点与不足

     2.前居住地法

      (1)迁移者与非迁移者

      (2)前居住地法的优点与不足

     3.居留时间法

      (1)迁移者与非迁移者

      (2)居留时间法的优点与不足

     4.普查前某一时刻居住地法

      (1)迁移者与非迁移者

      (2)普查前某一时刻居住地法的优点与不足

    三 人口迁移指标分析

     1.迁入率

     2.迁出率

     3.总迁移率

     4.净迁移率

   第二节 国际人口迁移的概念与测度

    一 国际人口迁移相关概念

     1.永久性国际人口迁移

     2.国际劳工迁移

     3.国际难民迁移

     4.非法国际移民

    二 国际人口迁移资料来源

     1.边境口岸记录

     2.行政统计资料

     3.专题调查资料

     4.国际组织发布的数据信息

    三 国际人口迁移估计方法

     1.国际人口迁移率

     2.国际人口迁移相对指标

      (1)国际人口迁入迁出比

      (2)国际人口迁入/迁出在总国际人口迁移中的比例

      (3)国际人口迁移效率指标

    四 国际人口迁移研究概述

   第三节 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

    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

    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2.对迁入地的影响

     3.对迁移者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口迁移模型与理论

    一 模型与理论概述

    二 莱文斯坦迁移法则

    三 距离模型

    四 热普夫的互动假说(引力)模型

    五 劳瑞的经济引力模型

    六 斯托夫的中介机会模型

    七 埃弗雷特·李的推拉力理论

    八 托达罗迁移模型

    九 扎林斯基人口流动转变假设模型

   第五节 中国的人口迁移流动

    一 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

     1.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

     2.“乡—城”人口流动仍旧为主流

     3.户籍人口流动距离各省份差异明显

     4.远程流动比重高

     5.流动时间长期化

    二 相关政策

     1.区域开发政策

      (1)西部开发与东部振兴

      (2)“三线建设”

     2.市场化政策

     3.城市化政策

     4.农村发展政策

     5.青年人口发展政策

     6.居住证制度

   知识卡片:从“闯关东”到“回山东”

 第四部分 人口预测与人口政策

  第十章 人口预测

   第一节 人口预测的介绍

    一 人口预测的含义

     1.人口预测的含义

     2.人口预测的基本内容

    二 人口预测的作用

   第二节 趋势外推法

    一 线性增长法

     1.线性增长预测方法

     2.线性增长预测的应用

    二 复利增长法

     1.复利增长预测方法

     2.复利增长预测的应用

    三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1.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2.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在预测上的应用

    四 逻辑斯蒂人口增长模型

    五 年龄移算法

     1.年龄移算方法

     2.年龄移算法的应用

      (1)总体预测

      (2)分城乡预测

   第三节 队列要素预测法

    一 队列要素预测

     1.分要素预测的逻辑

     2.队列要素预测的实施

    二 出生人口数的预测

     1.出生人口数预测

      (1)出生人口的预测

      (2)0岁人口的预测

     2.生育率预测

      (1)生育水平与生育模式

      (2)标准生育模式法

      (3)模型生育表法

      (4)布拉斯相关生育模型法

    三 死亡人口的预测

     1.平均预期寿命的预测

     2.死亡率的预测

      (1)模型生命表法

      (2)布拉斯逻辑斯蒂转换法(Brass-Logit转换)

    四 迁移预测

    五 应用队列要素法预测的实例

     1.方法介绍

     2.预测参数的设定

      (1)生育率的预测:Gompertz生育模型

      (2)死亡率/存活率的预测:Brass-Logit转换

     3.自然变动预测结果

      (1)户籍人口缓慢增加

      (2)2030年以前常住人口总量将出现拐点

   第四节 部分人口预测软件引介

    一 CPPS软件

     1.简介

     2.软件基本运行

     3.CPPS人口预测

    二 从PADIS到PADIS-INT软件系统

    三 人口-发展-环境(PDE)分析系统

     1.PDE系统介绍

     2.PDE应用

   知识卡片:权威人口预测数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系列

  第十一章 人口政策

   第一节 人口政策

    一 人口政策的含义

     1.人口政策含义

     2.人口生育政策

    二 其他国家人口政策概览

    三 印度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一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演变

    二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与不足

     1.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

     2.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足

     3.计划生育政策的应然走向

    三 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再审视

     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发展概览

     2.《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合理性”之辩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合法性”之争

     4.《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困局破解

   知识卡片:《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节选

 总序

本书是作为人口学的第一门教程而著,也是为此,书之英文名除了可翻译为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还可译为Demography:A First Course。通过系统阅读本书,读者能对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即“生(生育分析)、死(死亡分析)、迁(迁移流动)、测(人口预测)”有系统的认识,并能够据此对一些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相关政策逻辑有自我的分析和理解,比如中国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社会影响等。不过,人口学虽是小学科,但其实有着大视野,本书作为入门教材对很多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只能是引介性的,读者想要学习更为高阶的理论与方法以对现实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入的分析,可以阅读本书附录部分推荐的中阶与高阶人口学著作。

阿尔弗雷·索维,1983,《人口通论:增长经济学》,查瑞传、邬沧萍等译,商务印书馆。

包蕾萍,2009a,《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社会科学》第6期。

包蕾萍,2009b,《中国生育政策60年回顾:评估与调整方向》,《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

边燕杰、刘勇利,2005,《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社会学研究》第3期。

蔡昉,2007,《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08,《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5期。

蔡泳,2012,《联合国预测:中国快速走向老龄化》,《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陈斌开、徐帆、谭力,2012,《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住房需求:1999~2025——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1期。

陈丙欣、叶裕民,2013,《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城市问题》第3期。

陈功、曹桂英、刘玉博、庞丽华、张蕾、任强、郑晓瑛,2006,《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4期。

陈婉清,2009,《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方法介绍》,《统计研究》第26期。

陈卫、黄小燕,2005,《人口转变理论述评》,《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陈卫、李敏,2010,《亚洲出生性别比失衡对人口转变理论的扩展》,《南京社会科学》第8期。

陈卫、史梅,2002a,《伊斯特林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陈卫、史梅,2002b,《中国妇女生育率影响因素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陈卫、杨胜慧,2010,《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经验与启示》,《人口研究》第34期。

陈希孺,2002,《数理统计学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陈友华,2006,《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29期。

陈友华,2013,《机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新去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2001,《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在德国的应用》,《人口研究》第25期。

楚军红,2000,《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崔红艳、徐岚、李睿,2013,《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人口研究》第37期。

邓艾,2006,《西部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第2期。

丁月牙,2005,《少数民族教育平等问题及政府的教育政策选择》,《民族教育研究》第16期。

段成荣,1998,《人口迁移研究:原理和方法》,重庆出版社。

段成荣、梁宏,200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现状及其历史变迁》,《市场与人口分析》第8期。

段成荣、梁宏、伍小兰,2002,《近二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调查综论》,《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段成荣、孙玉晶,2006,《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第4期。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段成荣、周福林,2005,《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第29期。

(南朝宋)范哗,1965,《后汉书》(第12册),中华书局。

风笑天、张青松,2002,《二十年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变迁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8期。

冯海燕、张昕、李光永、穆乃君、陈瑾,2007,《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11期。

冯立天,2000,《中国人口政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人口研究》第4期。

冯立天、马瀛通、冷眸,1999,《50年来中国生育政策演变之历史轨迹》,《人口与经济》第2期。

高凌,1995,《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高胜恩、翟胜明,2000,《7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态势与成因分析》,《人口学刊》第1期。

顾宝昌、罗伊,1996,《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0期。

郭琳、车士义,20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年龄堆积现象的分析》,《西北人口》第29期。

郭润生、刘东生,1999,《论行政执法中法律与政策的关系》,《法商研究》第2期。

郭石明,2004,《基于学科的大学组织管理》,《中国高教研究》第6期。

郭未,2014a,《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分析:2000~2010》,《人口学刊》第36期。

郭未,2014b,《中国未婚青年首次性行为时的避孕选择——基于赫克曼选择模型的分析》,《学海》第1期。

郭未、安素霞,2013,《流入地生育政策对流动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分析》,《贵州社会科学》第12期。

郭未、孙远君、李冰,2014,《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的冲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面临的困局及破解》,《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

郭未、王灏晨,2013,《联合国综合指数的修正与检验——基于“六普”数据的考察》,《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郭未、张刚、杨胜慧,2013,《中国老年人口的自理预期寿命变动——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差异分析》,《人口与发展》第1期。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92,《计划生育文献汇编(1981—1991)》,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2,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209/t20120921_30330.html。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

国家统计局编,2013,《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xczb/xgzc/Document/1376884/1376884. htm。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1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编,2012,《人口和就业统计分析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1993,《中国统计年鉴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名称及代码表》。

胡焕庸,1935,《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地理学报》第2期。

胡焕庸,1983,《论中国人口之分布:人口地理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焕庸,1990,《中国人口的分布、区划和展望》,《地理学报》第45期。

(晋)皇普谧,1997,《帝王世纪·历代垦田户口数》,辽宁教育出版社。

黄砺、王佑辉,2012,《我国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南方人口》第26期。

黄荣清,1987,《关于 Brass 的 Logit 体系的探讨》,《人口研究》第6期。

黄荣清,1993,《中国百位以上人口的民族在人口普查时年龄身边的准确性》,《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黄荣清,1995,《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增长、分析与预测》,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黄荣清,2009,《地域分析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黄润龙,2005,《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人口与经济》第2期。

黄中、钱亚畅,2004,《城乡划分标准的变迁》,《中国统计》第2期。

姜涛,1998,《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

蒋耒文、任强,2005,《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蒋庆琅,1984,《生命表及其应用》,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蒋正华,1984,《人口分析与规划》,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蒋正华,1987,《中国人口动态参数的识别》,《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李兵、杜鹏,2006,《老龄社会学理论:研究现状和政策意义》,《人口研究》第5期。

李建民,2000a,《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第4期。

李建新,2000b,《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其特点》,《人口学刊》第5期。

李竞能,2004,《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梦花,1993,《中国人口迁移的流向》,载常崇煊编著《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北京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李若建,1990,《1949—1987年广东省的人口再分布》,《南方人口》第2期。

李若建,1991,《当代中国人口转变的时空分析》,《人口学刊》第3期。

李世红,1996,《中国民族人口学的开拓者——记我国民族人口学家张天路教授》,《南方人口》第3期。

李树茁,2008,《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与女孩生存:公共政策的取向与选择》,《人口与发展》第14期。

李通屏、郭继远,2007,《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政策的演变》,《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李扬、刘慧,2010,《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第10期。

李永胜,2002,《人口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李涌平,1993,《婴儿性别比以及婴儿性别比和一些社会经济变量的关系普查的结果和反映现实》,《人口与经济》第4期。

李振福,2003,《长春市城市人口的Logistic模型预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

梁在,2012,《人口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传江、郑凌云,2002,《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一个广义视野的考察》,《南方人口》第4期。

刘鸿雁、柳玉芝,1996,《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刘静、李竞能,1985,《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坤亮,2004,《加强学科解释性功能:中国人口学振兴的“内因”需求》,《人口研究》第24期。

刘爽,2006,《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 社会动因的再思考》,《人口研究》第30期。

刘爽,2010,《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人口研究》第34期。

刘爽、卫银霞、任慧,2012,《从一次人口转变到二次人口转变——现代人口转变及其启示》,《人口研究》第1期。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编,1981,《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铮、邬沧萍、李宗正,1986,《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

卢忠,1992,《中国人口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分析》,《人口与经济》第2期。

陆军、宋筱平、陆叔云,2004,《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6期。

罗淳,1997,《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政策》,《民族研究》第2期。

罗源昆、王大伟、刘洁、苏杨,2013,《大城市的人口只能主要靠行政手段调控吗?——基于区域人口承载力研究》,《人口与经济》第1期。

马小红、孙超,2011,《中国人口生育政策60年》,《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马正亮,1996,《论新时期党的民族人口政策与民族关系》,《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第1期。

穆光宗,2014,《重新认识人口增长的性质和价值》,《学海》第1期。

聂惠哲,2000,《〈周礼〉 中有关人口档案的思想》,《中国档案》第12期。

潘公昭,1947,《今日的印度》,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潘光旦、潘乃穆、张海焘,1997,《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乔晓春,199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初步检验》,《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屈坚定、杜亚平,2007,《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对出生性别比影响强度的定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任强、郑晓瑛、曹桂英,2005,《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世界卫生组织,2013,http://www.chinadc.cn/n272442/n272530/n272772/19989.html。

申秋红,2014,《印度人口发展状况与人口政策》,《人口学刊》第1期。

沈可、王丰、蔡泳,2012,《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沈小凤,2012,《几类人口预测模型的改进及实证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

舒国滢,2006,《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水延凯、汪立华,2014,《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汉)司马迁,1982,《史记·秦始皇本记》(卷6,修订2版),中华书局。

宋新明,2003,《流行病学转变——人口变化的流行病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研究》第6期。

孙百才、祁进玉,2006,《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教育平等》,《民族教育研究》第5期。

孙绵涛、朱晓黎,2007,《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教育研究》第12期。

孙中伟、刘飞、胡双喜,2013,《教育不平等与外来工工资的民族差异——兼论少数民族外来工教育获得的“三重弱势”》,《南方人口》第1期。

汤梦君,2013,《中国生育政策的选择:基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经验》,《人口研究》第6期。

唐杰、杨胜慧,2012,《北京新城流动人口结构及流动机制分析》,《城市发展研究》第12期。

唐鹏琪,2005,《浅析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南亚研究季刊》第2期。

田雪原主编,2004,《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田雪原,2009,《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人民日报》12月4日,第7版。

田雪原,2010,《新中国60年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学习论坛》第2期。

童玉芬,2010,《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0期。

瓦连捷伊,1980,《人口学体系》,侯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汪伟,2010,《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

王德、叶晖,2004,《1990年以后的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综述》,《人口学刊》第1期。

王光明,1995,《云南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制度与实施》,《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第1期。

王广州,2002,《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CPPS)》,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现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王广州,2004,《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数据的评估与调整》,《人口与经济》第5期。

王广州,2013,《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2008,《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桂新,2012,《生育率下降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与思考》,《南京社会科学》第10期。

王洪春、王金营,1994,《河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分析——年龄准确性检验》,《人口学刊》第2期。

王溥,1949,《唐会要·籍帐》(卷85),商务印书馆。

王先进、刘芳,2006,《基于重力模型的交通对人口迁移影响分析》,《综合运输》第1期。

王晓丹,2003,《印度国家人口政策》,《当代亚太》第2期。

王勇,2006,《Logistic人口模型的求解问题》,《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期。

王柱国,2009,《教育优惠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平等保障》,《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第1期。

韦艳、梁义成,2008,《韩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公共治理及对中国的启示》,《人口学刊》第6期。

邬沧萍,2002,《人口学在21世纪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朝阳科学》,《人口研究》第26期。

邬沧萍主编,2006,《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邬沧萍、谢楠,2011,《1980—2010:中国人口政策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巫锡炜、甘雪芹,2013,《中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检验:总和修正惠普尔指数的应用》,《人口研究》第1期。

吴业苗、黄润龙,2007,《乡村生育中男性偏好的社会学解释》,《人口学刊》第1期。

夏明方,2000,《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第5期。

徐剑,2010,《中国人口政策效果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宣勇,2002,《基于学科的大学管理模式选择》,《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

宣勇、张金福,2007,《学科制: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教育研究》第28期。

严存生,2005,《法的合法性问题研究》,《法律科学》第3期。

严存生,2002,《法的合理性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第4期。

杨发祥,2003,《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杨菊华、Susan E.Short.,2007,《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第2期。

姚新武,1992,《中国人口转变历程的深入探讨》,《人口研究》第6期。

姚兴云、付少平,2009,《韩国人口政策及其对中国农村人口政策的启示》,《西北人口》第2期。

易成栋,2007,《中国农村家庭住房状况的省际差异分析》,《农村经济》第12期。

于新民、董世和,1994,《云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性别年龄准确性检验》,《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

于学军,2001,《再论“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于学军、郭维明,2000,《国外人口政策法规概观》,《人口学刊》第2期。

于学军、解振明,2000,《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

查瑞传、乔晓春,1993,《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年龄堆积原因的初步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查瑞传主编,1991,《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

曾毅,1992,《人口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毅、张震、顾大男、郑真真编著,2011,《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毅编著,1993,《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

翟振武,1992,《人口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中国外文出版社。

翟振武,2000,《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政策的回顾与再评价》,《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翟振武、刘爽、段成荣,1993,《常用人口统计公式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

翟振武、刘爽、宋健、段成荣、陆杰华,2003,《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人口研究》第27期。

翟振武、路磊、罗茂初、曲海波,1989,《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湛中乐、苏宇,2009,《中国计划生育、人口发展与人权保护》,《人口与发展》第5期。

湛中乐、苏宇,2010,《计划生育制度变革与法治化》,《清华法学》第2期。

湛中乐、谢珂珺,201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解读》,《人口与发展》第3期。

张纯元,1996,《市场人口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纯元、陈胜利主编,2004,《生育文化学》,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纯元、李竞能,1983,《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刚,2011,《中国在人口预测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人口与计划生育》第5期。

张敏如,1982,《中国人口思想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庆五,1988,《关于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概念问题》,《人口研究》第3期。

张善余,1999,《人口地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善余、曾明星,200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形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第1期。

张天路,1989,《民族人口学》,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天路,1997,《中国民族人口学的新进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张天路、黄荣清、顾鉴塘,1993,《中国少数民族社区人口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张维庆,2007,《十六大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进展》,《求是》第20期。

张晓青,2001,《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述评》,《人口学刊》第3期。

张晓青、王雅丽、任嘉敏,2014,《1990—2013年国际人口迁移特征、机制及影响研究》,《人口与发展》第4期。

张宇、王冰,2012,《观念改变世界——“世界价值观调查”研究评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赵梦晗、杨凡,2013,《六普数据中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概率的质疑与评估》,《人口研究》第5期。

赵时亮,2001,《中国的后人口转变及其特殊性》,《人口研究》第3期。

郑敬高、田野,2007,《从“国家意志”到“行政法治”——在法律与政策关系上的泛法律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周书灿,2004,《先秦人口史研究中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朱国宏,2001,《关于“后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祝卓,1991,《人口地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lesan,A.,Malgosa,A.,and Simo,C. 1999. “Looking into the Demography of an Iron Age Population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I. Mortal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10(3):285-301.

Alonso,W. 1980. “Five Bell Shapes in Development.”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45(1):5-16.

Anand,S.,Sen.A. 1994. Human Development Index: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No.HDOCPA-1994-0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ffice(HDRO),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

Barkow,J.H.,Burley,N. 1980. “Human Fertility,Evolutionary Biology,an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1(2):163-180.

Becker,G.S. 2009.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cker,G.S.,Lewis,H.G. 1974. “Interaction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 In Economics of the Family:Marriage,Children,and Human Capital. UMI. pp.81-90.

Becker,G.S.,Murphy,K.M.,and Tamura.R. 1994. “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3rd E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G.S. 1960.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In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ecker,G.S. 1976.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G.S. 2009.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llhouse,D.R. 2011. “A New Look at Halley’s Life Tabl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AStatistics in Society)174(3):823-832.

Bengtson,V.L.,Burgess.E.O.,Parrott.T.M. 1997. “Theory,Explanation,and a Third Generation of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in Social Gerontology.”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2(2),S72-S88.

Birren,J.E.,Bengtson.V.L. 1988. Emergent Theories of Aging. Springer Publishing Co.

Blacker,C.P. 1947. “Stages in Population Growth.” The Eugenics Review 39(3):88-101.

Bloom,D.E.,Williamson.J.G. 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2(3):419-455.

Bogue,D.J. 1969. “Principles of Demography.” In Principles of Demography,edited by John Wiley and Sons.

Bongaarts,J. 1978.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Proximate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4(1):105-132.

Boserup,E. 1965. 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Th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London & New York:Faber.

Brass,W. 1971. “On the Scale of Mortality.” In Brass,W. ed. Biological Aspects of Demography,pp.69-110. London:Taylor and Francis.

Brass,W. 1979. “The Relational Gompertz Model of Fertility by Age of Woman.” in Regional Workshop on Techniques of Analysis of World Fertility Survey Data:Report and Selected Papers.s.l.,pp.346-380,United Nations.

Brass,W. 1981. “The Use of the Gompertz Relational Model to Estimate Fertility.” i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Manila:solicited papers,vol.3. Liege,pp.345-362,Ordina Editions.

Bryan,T. 2004. “Basic Sources of Statistics.” In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2nd ed.),edited by Jacob.S.S. and David.A.S.,pp.9-41. San Diego,CA:Elsevier Academic.

Burgess,R. 2002. Modernization and Son Preference in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Manila:ADB.

Caldwell,J.C. 1982. “The Wealth Flows 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 In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Trends:Theories Re-examined edited byHohn C.,Mackensen R.,pp.169-188. Liege,Belgium,Ordina Editions.

Caldwell,J.C.,Caldwell,B.K.,Caldwell,P.,McDonald,P.F.,and Schindlmayr,T. 2006.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Dordrecht:Springer.

Caldwell,J.C.,Schindlmayr,T. 2003. “Explanations of the Fertility Crisis in Modern Societies:A Search for Commonalities.” Population studies 57(3):241-263.

Caldwell,J.C. 1996. “Demography and Social Science.” Population Studies 50(3):305-333.

Canudas R.V. 2003. Decomposition Methods in Demography. Amsterdam:Rozenberg Publishers.

Cao,G.Y.,Lutz,W. 2001. The Future Population of China:Prospects to 2045 by Place of Residence and by Level of Education. Asian Metacentre.

Cao,G.Y.,Lutz,W. 2004. “China’s Future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by Level of Education.” The End of Worl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21st Century:New Challenges for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265.

Chen,T. 1947. “Sex,Age,Size of Family,and Density of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2(s1):17-24.

Chesnais,J.C. 1990. La Démographie. Paris:PUF.

Coale,A.J.,Hoover,E.M. 1958.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A Case Study of Indi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ale,A.J.,Demeny,P. 1966. Regional Model Life Tables and Stable Popu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Press.

Cully,M. 2012. “More than Additions to Population:the Economic and Fiscal Impact of Immigration.”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45(3):344-349.

Davis,K.,Blake,J. 1956. “Socia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An Analytic Framework.”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11-235.

Demeny,P. 2003. “Population Policy.” In Demeny,P.McNicoll,G.eds.,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pp.752-763. 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

DeWaard,J. 2013. “Composition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the EU/EFTA:A New Metric for Assessing Countries’ Im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Policie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47(2):249-295.

Dippolt,M.,Goujon A.,and Wils,A. 1998. A Population Projection Model with Interaction States User’s Manual. Laxenburg:IIASA.

Duncan,O.D. 1984. Notes on Social Measurement:Historical and Critical.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Easterlin,R.A.,Crimmins,E.M. 1985. The 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dridge,H.T. 1968. “Population Policies.” In David L.S.ed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pp.380-388. New York:MacmillanCompany.

Ewbank,D.C. 1981. Age Misreporting and Age-Selective Under Enumeration:Sources,Patterns,and Consequences for Demographic Analysis. 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Committee on Population and Demography,Report No.4.

Fossett,M. 2005. Urban and Spatial Demography. US:Springer.

Freeman,M.A.,Weed,J.A. 2003. “Vital Statistics.” In 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edoted by Paul D.,Geoffrey M. pp.960-962. New York:Macmillian Reference USA.

Goldstein,S. 1978. Circ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otal Mobility in Southeast Asia. Honolulu:East-West Population Institute,East-West Center.

Greenwood,M.J. 1969.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Geographic Labor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1(2):189-194.

Guillard,A. 1855. éléments de Statistique Humaine,ou Démographie Comparée. Nabu Press.

Gupta,P.D. 1978. “A General Method of Decomposing a Difference between Two Rates into Several Components.” Demography 151:99-112.

Halley,E. 1693. “An Estimate of the Degrees of Mortality of Mankind,Drawn from Curious Tables of the Births and Funerals at the City of Breslaw,with an Attempt to Ascertain the Price of Annuities upon Liv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7):596-610 and 654-656.

Hauser,P.M.,Duncan,O.D. 1959. 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iga,N.,Ho,V.,Shima,W. and Lee,H. 1992. EASWESPOP-Fertility Estimate Programs User’s Manual. Honolulu:the East-West Center.

Hildebrand,G.H.,Mace,A. 1950. “The Employment Multiplier in an Expanding Industrial Market:Los Angeles County,1940-1947.”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2(3):241-249.

Hugo,G. 1986. Australias Changing Population:Trends and Implications. 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u,J.B.,Sirmans,C.F. 1979. “Urban Land Value Functions and the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Housing.”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1):112-121.

Kirk,D. 1996.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 Population Studies 50(3):361-387.

Kohler,H.P.,Billari,F.C.,and Ortega,J.A. 2002. “The Emergence of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4):641-680.

Kotz S.,Read C.B.,Banks D.L.,eds. 1988. Encyclopedia of Statistical Sciences. New York:Wiley & Sons.

Landry,A. 1934. La révolution démographique. Paris:Librairie.

Laplace,P.S. 1781. “Mémoire sur les Probabilités.” Mémoires de l’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 Paris 1778:227-332.

Laplace,P.S. 1786. “Sur les Naissances,les Mariages et les Morts,à Paris.” Memories de L’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s Annee:693-702.

Lee,E.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1):47-57.

Leete,R. 1987. “The Post-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East and South East Asia:Similarities and Contrasts with Europe.” Population Studies 41:18-206.

Leibenstein,H. 1975.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Declin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1:349-350.

Lowry,I.S. 1966. Migration and Metropolitan Growth:Two Analytical Models. San Francisco: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Lurz,W.,Goujon,A. 2001. “The World’s Changing Human Capital Stock:Multi-State Population Projections b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323-339.

Lutz,W.,Goujon,A.,and Doblhammer-Reiter,G. 1998. “Demographic Dimensions in Forecasting:Adding Education to Age and Sex.”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42-58.

Lutz,W.,Skirbekk,V.,and Testa,M.R. 2006. “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167-192.

Lutz,W.,Skirbekk,V. 2005. “Policies Addressing the Tempo Effect in Low Fertility Countr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1(4):699-720.

McDonald,P. 2006. “Low Fertility and the State:The Efficacy of Polic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2(3):485-510.

Milanovic,B. 2012. “Global Inequality:from Class to Location,from Proletarians to Migrants.” Global Policy 3(2):125-134.

Neil,G.,Bennett,E.D. 1983. Sex Selection of Children. New York:Academic Press.

Newell,C. 1990. Methods and Models in Demography. Guilford Press.

Notestein,F.W. 1945. “Population:the Long View.” In Schultz TW,ed. Food for the World,pp.36-57,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otestein,F.W. 1953. Economic Problems of Population Change,pp.13-31.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ECD. 2013.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utlook 2013,Paris:OECD Publishing.

Olshansky,S.J.,Ault,A.B. 1986. “The Fourth Stage of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the Age of Delayed Degenerative Diseases.” The Milbank Quarterly:355-391.

Omran,A.R. 1971.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a Theor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Population Change.”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509-538.

Petit,V. 2013. Counting Populations,Understanding Societies:towards a Interpretative Demography. Springer.

Pierce,H.O. 1991. “La Función de Gompertz-Makeham en la Descripción y Proyección de Fenómenos Demográficos.” Estudios Demográficos y Urbanos:485-520.

Poston,D.L.,Jr,Bouvier,L.F. 2010. Population and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ston,D.L.,Jr. 2006. “John Graunt.” In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Sociology,edited by Bryan 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eston,S.H. 1976. Mortality Patterns in National Populat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Recorded Causes of Death. New York:Academic Press.

Preston,S.H. 1993. “The Contours of Demography: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Demography 30(4):593-606.

Prothero,R.M.,Chapman,M.eds. 2011. Circulation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Routledge.

Quetelet,A.,Smits,E. 1832. Recherches sur la Reproduction et la Mortalité de l’homme aux Différens Ages:et sur la Population de la Belgique. Hauman.

Quetelet,A. 1827. Recherches sur la Population,les Naissances,les Décès,les Prisons,les Dép?ts de Mendicité,etc.,dans le Royaume des Pays-Bas. Tarlier.

Rao,K.V. 1980. “A Note on Reles Method of Estimating Fertility.” Health and Population:Perspectives and Issues 3(3):204-14.

Ravenstein,E.G. 18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 48(2):167-235.

Reher,D.S. 2004.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Revisited as a Global Process.” 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 10(1):19-41.

Rele,J.R. 1967. Fertility Analysis through Extension of Stable Population Concepts. Berkeley: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epublished in 1977 by the Greenwood Press,Connecticut,as Population Monograph Series,No.2.

Riley,N.E.,McCarthy,J.F. 2003. Demography in the Age of the Postmodern(Vol.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gers,A. 1985. Regional Population Projection Models. SAGE Publications,Inc.

Rostow,W.W. 1959.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12(1):1-16.

Rowland,D.T. 2003. Demographic Methods and Concep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weber,L. 2006. Disciplining Statistics:Demography and Vital Statistics in France and England,1830-1885. Duke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G.W. 1997. “Family System and Demographic Processes.” In 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Toward a New Synthesis,edited by D.I.Kertzer and T.Fricke,pp.53-9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S.K.,Tayman,J.,and Swanson,D.A. 2013. 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 Springer Netherlands.

Spoorenberg,T. 2008. “Quality of Age Reporting: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ified Whipple’s index.” PopulationEnglish edition)62(4):729-741.

Stouffer,S.A. 1940.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and Dist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845-867.

Stouffer,S.A. 1960.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nd competing migrant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1):1-26.

Swanson,D.,Siegel,J.S. eds. 2004.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Tobler,W. 1995. “Migration:Ravenstein,Thornthwaite,and beyond.” Urban Geography 16(4):327-343.

Todaro,M.P.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138-148.

Todaro,M.P. 1976. Internal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Ueda,K. 1983. “Recent Trends of Mortality in Asian Countries.” Southeast Asian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 Publications,SEAM-IC Publication No.34.

United Nations. 201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Highlights and Advance Tables. http://esa.un.org/wpp/documentation/pdf/.

United Nations. 2013.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2013).”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2 Revision,Press Release,June 13.

United Nations. 2013.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2013.”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port 2013.

Urzúa,R. 2000. “International Migration,Social Science,and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2(165):421-429.

Vaupel,J.W.,Canudas-Romo,V. 2002. “Decomposing Demographic Change into Direct vs. Compositional Components.” Demographic Research 7(1):1-14.

Vignoli,J.R.,Busso,G. 2009. Migración Interna y Desarrollo en América Latina entre 1980 y 2005:un Estudio Comparativo con Perspectiva Regional Basada en Siete Países(Vol.102).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Wilson,A.G. 1970. Entropy in Urban and Regional Modelling. Pion Ltd.

Working group on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ordinated by Preston,Lee,and Greece. 1986.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olicy Questions.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Xie,Y. 2000. “Demography:Past,Present,and Fu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95(450):670-673.

Xie,Y. 2007. “Otis Dudley Duncan’s Legacy:The Demographic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Reasoning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25(2):141-156.

Yang,G.,Hu,J.,Rao,K.Q.,Ma,J.,Rao,C.,Lopez,A.D. 2005. “Mortality Registration and Surveillance in China:History,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Popul Health Metr 3(3):1-9.

Zelinsky,W. 1971. “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Geographical review 61(2):219-249.

Zipf,G.K. 1946. “The P1 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1(6):677-686.

简 介:本书提出了农村社会发展机制问题;对世界各国农村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状况作了系统概述和综述。

作者: 吕世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

简 介:本书是作为人口学的第一门教程而著,也是为此,书之英文名除了可翻译为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还可译为Demography: A First Course。通过系统阅读本书,读者能对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即“生(生育分析)、死(死亡分析)、迁(迁移流动)、测(人口预测)”有系统的认识,并能够...

作者: 郭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人口转变规律是人口变动的一个基本规律,需要结合人口国情进行深化研究。在人口的数量转变中,人口的质量也在发生转变。本书从人口质量视角切入,提出人口质量转变的分析框架,梳理我国人口转变的轨迹,论证人口质量转变研究的合理性及意义,对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化,合理解释人口转变后的“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的战略机遇期,对我国最终...

作者: 周仲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总体报告全面介绍翼城县农村“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情况、主要工作成果和基本经验,提出依法有序放开农村二胎生育的建议;分报告着重介绍翼城县四个村庄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执行情况和二孩生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专题报告重点对翼城县放开农村二孩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残疾人、农村妇女、农村教育、农...

作者: 吕世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本文2010-2011年陕西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2010年陕西社会发展亮点纷呈,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成为政府的重点、以试点推进城乡统筹、社会政策创新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编制、社会和谐稳定等,分析了陕西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物价急剧上涨、经济发展给社会稳定面临新课题、新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 杨尚勤 石英 江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简 介:本书探索构建一门新的学科,分别以教育人口学基本理论、教育与人口关系、教育人口分析为基本构架,形成了教育人口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本书系统梳理了教育与人口的基本规律,从学科视角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提升,为全面研究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把教育人口作为人口分类的一种,单独分析教育人口的变动规律与影响...

作者: 周仲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于2012年9月2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乃至全国各地的60余位社会学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和交流,本书是本次论坛中遴选出...

作者: 李培林 黄丽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在数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本书将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区域内人口的发展水平;分析区域内人口生育水平、人口死亡水平、人口迁移与流动、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等基本人口学特征;探讨区域内两个特殊的人口现象,一是东北地区老年人口的“候鸟式”异地养老现象,二是东北地区离婚率长期全国居首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东北地区人...

作者: 李雨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简 介:全书充分而集中地论述了人口与经济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作者分析了生产要素、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技术、收入分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人口问题;从人口发展的各种专门问题入手,如人口数量过快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健康等,考察其经济社会影响,并研究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及人口问题综合治理的社会保障对策。

作者: 杨坚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简 介:该书从研究人的统一性着手(即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统一),进一步研究了人的生产价值、消费价值和大于价值的理论,提出了人口与环境相适应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二孩”永续平衡定理,即每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实现人口内部的基本平衡乃至人口与自...

作者: 张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作为人口学的第一门教程而著,也是为此,书之英文名除了可翻译为Introduction to Demography,还可译为Demography: A First Course。通过系统阅读本书,读者能对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即“生(生育分析)、死(死亡分析)、迁(迁移流动)、测(人口预测)”有系统的认识,并能够...

作者: 郭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系统评价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内涵、现状、问题、目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口科学再分布的实现机理和路径选择,初步构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三力”理论模型。提出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选取不同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研究以广州、成都和汶川为具体案例,将适度人口的测算方法与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

作者: 柴剑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本书总体报告全面介绍翼城县农村“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具体内容,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情况、主要工作成果和基本经验,提出依法有序放开农村二胎生育的建议;分报告着重介绍翼城县四个村庄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执行情况和二孩生育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专题报告重点对翼城县放开农村二孩生育政策的情况下,残疾人、农村妇女、农村教育、农...

作者: 吕世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问题与人口结构问题交织、人口理论研究与人口实证分析蓬勃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呈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对21世纪前十年中国人口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人口学学科本身的反思。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独特性?中国的计划生育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口的未来发展?低生育水平...

作者: 宋健 巫锡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简 介:本书探索构建一门新的学科,分别以教育人口学基本理论、教育与人口关系、教育人口分析为基本构架,形成了教育人口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本书系统梳理了教育与人口的基本规律,从学科视角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与提升,为全面研究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视角。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把教育人口作为人口分类的一种,单独分析教育人口的变动规律与影响...

作者: 周仲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本书是作者自选的一些重要论文的文集。本书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作者: 田雪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简 介:本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从人口发展战略、计划生育、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人口老龄化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中国人口发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 张维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简 介:本书共分为五篇,收录了37份研究报告和一份附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对外交往等各方面对澳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