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3)
SSAPID:101-5033-0763-59ISBN:978-7-5228-1382-0DOI:暂无内容
本书总报告对2022年陕西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并对2023年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报告对2022年陕西农村经济形势、工业运行形势、对外贸易形势、服务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并对2023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综合篇对陕西促消费稳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创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区域篇围绕陕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西咸一体化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产业篇对陕西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氢能源产业发展、建设全国人工智能试验区、数字赋能政府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重庆互联网慈善发展报告(2022)
作者: 中国慈善联合会;重庆市慈善捐赠服务中心
SSAPID:101-5982-0655-17ISBN:978-7-5228-1445-2DOI:暂无内容
本书主要通过对近年来重庆市慈善领域捐赠数据、行业趋势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梳理,概括重庆互联网慈善的参与主体、场景特征、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下的国家战略目标,从“互联网+志愿服务”“互联网+慈善募捐”“互联网+扶贫”“互联网+社区治理”等多个角度,对重庆互联网慈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
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SSAPID:101-8871-6722-26ISBN:978-7-5228-1417-9DOI:暂无内容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2021~2022年地方法治政府评估的最终成果,是2013年启动的地方法治政府评估工作的延续。本次评估主要依据100个城市2021~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网络检索、实践体验、司法大数据的适用。2021~2022年的评估报告建立在更加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基础上,继续深入评估、考察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建议,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
中国助残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
SSAPID:101-0039-9357-69ISBN:978-7-5228-1360-8DOI:暂无内容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助残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全面总结了助残志愿服务发展主要成效;“分报告”从助残志愿服务核心要素出发,对助残志愿服务政策、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助残志愿者队伍发展、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专题篇”聚焦中国检察公益诉讼助残志愿服务、社区助残志愿服务、医疗康复助残志愿服务、图书馆助残志愿服务,探究中国各领域的助残志愿服务发展状况;“案例篇”选取典型案例,总结助残志愿服务实践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借鉴篇”介绍了美国和英国助残志愿服务的发展情况。
-
“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2)
SSAPID:101-5523-0530-16ISBN:978-7-5228-1147-5DOI:暂无内容
本书分为五部分,总报告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百年大变局和新冠疫情交织叠加的一年;分报告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投资、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国际合作篇介绍和分析了中国与东盟、西亚、非洲、拉美、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现状;国内区域篇着重介绍和分析了重庆、福建、浙江、广东、海南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及城市对外合作的情况;专题篇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重点领域的合作进展情况。
-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
SSAPID:101-8362-8186-59ISBN:978-7-5228-1482-7DOI:暂无内容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总报告对华裔留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教育文化篇分别对华裔与非华裔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压力、泰国的汉语公务员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情况、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需求现状、海外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经受的文化冲击与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分析;华侨权益保护篇探讨华侨华人在海外遭遇战争、排华等紧急事件,以及对华侨权益保护的各种问题;专题篇则分别对华人移民网络对中外投资贸易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商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
中国航天育种发展报告(1987-2021)
SSAPID:101-6695-7055-98ISBN:978-7-5228-0696-9DOI:暂无内容
本书是对我国航天育种34年的发展总结,多位从事航天育种一线工作的资深专家分别从航天育种机理机制、遗传科研、技术装备、区域发展、育成品种、国外趋势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回顾。书中就我国航天育种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多年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同时展现出的机遇进行了剖析,尤其是我国将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维系构筑在打赢种业翻身仗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凸显了种质资源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明确和肯定了航天育种的价值与作用。
-
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
作者: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SSAPID:101-9282-2218-77ISBN:978-7-5228-1442-1DOI:暂无内容
本书以“规模化示范应用背景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为主题,立足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际,对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既从受众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的角度客观评价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全书包括总报告、专家视点篇、产业篇、政策标准篇、安全测评篇、应用篇、区域篇和国际篇等八个部分。
-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22)
SSAPID:101-2831-3772-59ISBN:978-7-5228-1416-2DOI:暂无内容
社会心态蓝皮书记录中国社会转型中民众社会心态的特点和变化,关注社会治理中的问题,聚焦不同群体的喜怒哀乐,揭示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社会价值观,努力探索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社会心态蓝皮书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构建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用大量的独家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全面反映中国宏观社会心理的现状与走势,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了政策建议。本书主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社会心态,从安全感与公平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的社会心态。
-
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3)
SSAPID:101-8331-3109-37ISBN:978-7-5228-1478-0DOI:暂无内容
本书以“‘双碳’背景下上海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为主题,深入分析上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举措、经验、机遇和策略,助力率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分为总报告、降碳篇、减污篇、扩绿篇、增长篇、保障篇六个部分,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个方面建立了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综合得分位居长三角城市群第一,但在四个维度发展不均衡,降碳、减污、增长三个维度的得分较高,受人口密度、城市开发强度等因素影响,在扩绿维度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22)
SSAPID:101-3722-2077-53ISBN:978-7-5228-1467-4DOI:文前辅文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副主编简介
基本子库
Abstract
Ⅰ 总报告
B.1 澜湄合作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2020~2022)*
一 澜湄合作的新进展
(一)三大支柱领域稳步推进
1.政治安全领域紧密合作
2.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亮点纷呈
3.社会人文交流领域丰富多彩
(二)澜湄合作五大优先领域成果丰硕
1.互联互通合作纵深推进
2.产能合作提质升级
3.跨境经济合作成效显著
4.水资源合作提升新高度
5.农业和减贫合作成果丰硕
(三)抗疫与公共卫生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1.抗疫合作扎实推进
2.公共卫生合作持续发展
二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澜湄合作的新趋势
(一)公共卫生合作为深化地区合作提供新动力
(二)经济合作需求旺盛地区复苏前景向好
(三)地区安全形势给澜湄合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 新形势下深化澜湄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
(二)共同抗击疫情加强公共卫生合作
(三)推动创新发展共促复苏
(四)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加快互联互通
(五)拓展水资源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发挥地方优势深度参与次区域合作
Ⅱ 专题篇
B.2 澜湄地区合作机制及深化区域治理的思考*
一 澜湄地区主要区域合作机制概述
(一)域内国家发起并参与的区域合作机制
(二)域外国家发起并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
(三)国际组织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
二 澜湄地区众多区域合作机制的原因
(一)湄公河国家自身实力受限
(二)澜湄地区独特的地缘位置及其对外政策
(三)合作机制主要围绕聚合性领域开展
三 澜湄合作框架下深化区域治理的思考
(一)区域治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
(二)数字经济迎来重要战略机遇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澜湄国家相互合作将更加紧密
B.3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的回顾和展望
一 《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基本情况
二 《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回顾
(一)机制构架完成情况
(二)各领域务实合作执行情况
1.政治安全
2.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1)互联互通
(2)产能合作
(3)经贸和金融合作
(4)水资源合作
(5)农业、减贫和可持续发展
3.社会人文合作
三 《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合作成效
(一)机制渐趋成熟,推动各方协调发展
(二)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成果共享
(三)开展抗疫合作,民生合作和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四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展望
B.4 湄公河国家中资企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 澜湄国家经贸合作概况
1.缅甸
2.泰国
3.越南
4.柬埔寨
5.老挝
二 湄公河国家中资企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1.投资稳步增长
2.行业分布广泛
3.践行社会责任
(二)澜湄合作下的主要投资形式
三 湄公河国家中资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前景
(一)面临的困难
1.湄公河国家金融投资风险阻碍中资企业发展
2.湄公河国家国际投资营商环境欠成熟
3.中资企业投资营商国际化道阻且跻
(二)发展前景
B.5 澜湄合作视域下的日本—泰国互联互通的现状与特点
一 日泰机制对接
(一)战略对接
(二)经济发展对接
(三)国际公共安全对接
二 日泰物理连接
(一)基础设施
(二)能源循环利用
三 日泰人文互通
(一)日泰旅游互联互通
(二)日泰文化互联互通
(三)日泰国际教育交流对接
结语
B.6 疫苗援助与澜湄区域卫生合作
一 湄公河国家新冠肺炎疫情态势与卫生援助缺口
二 新冠疫苗分配困局与中国对湄公河国家的疫苗援助
三 湄公河地区卫生合作的大国参与和中国角色变迁
四 澜湄合作框架下地区卫生合作新发展
(一)树立了抗疫合作新标杆
(二)深化了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
(三)不断丰富区域卫生合作内容
五 澜湄卫生合作新挑战与应对建议
Ⅲ 国别合作篇
B.7 2020~2021年中国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2020~2021年澜湄次区域相关机制的合作重点
(一)澜湄合作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二 2020~2021年中国参与澜湄合作的重要进展
(一)互联互通深度推进
(二)水资源合作提升新高度
(三)贸易与投资合作逆势上扬
(四)产能与产业合作成效显著
1.农业合作成果丰硕
2.电力合作与旅游业合作持续推进
(五)树立了携手抗疫合作的新标杆
(六)教育合作、环境合作与媒体交流不断拓展
三 2020~2021年中国参与澜湄合作总结及2022年合作展望
(一)合作总结
1.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澜湄合作的进展
2.澜湄合作的惠民效应不断凸显
3.地方政府合作为澜湄合作机制增添动力
(二)2022年合作展望
1.《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澜湄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2.澜湄合作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地区形势
B.8 2020~2021年柬埔寨形势及其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政治形势:新旧问题交织叠加,挑战不减,但总体趋向稳定
(一)反对派挑衅不止,人民党逐一破解
(二)反对党前救国党领导层内讧不止,引发部分高层被迫出走
(三)洪森首相地位稳固,为其长子洪玛奈铺平未来接班人道路
二 经济形势: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但仍保持向好趋势
(一)宏观经济先骤降后缓升
(二)政府出台了应对疫情和经济困境的相关措施
(三)签订三大贸易协定促发展
(四)2035年实现数字化转型:愿景良好但仍然困难重重
三 对外交流与合作: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再上新台阶
(一)中柬关系:在考验中“铁杆”友情更上一层楼
1.政要关系亲密,政治高度互信
2.经济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合作机制日益健全,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3.在人文、援助、军事、执法等多领域多层次合作格局初步形成
(二)邻国关系: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健康发展
1.柬泰关系
2.柬越关系
3.柬老关系
(三)与区域外大国关系:在大国间保持平衡,在合作中谋求利益最大化
1.柬美关系:矛盾中求合作
2.柬日关系:传统友好进一步发展
四 2020~2021年柬埔寨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积极主办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七次领导人会议
(二)积极参与澜湄合作框架内的多边会议和活动
(三)加强柬老越“发展三角区”合作,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五 未来展望
B.9 2020~2021年老挝形势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十一大”顺利召开,政治形势稳定
(一)人民革命党“十一大”顺利召开
(二)第九届国会选举有序进行
(三)新一届政府履职
(四)坚定反贪反腐
二 积极防疫抗疫,维护社会稳定
(一)疫情传播和防控
(二)疫情影响和政府的应对
三 经济增速放缓,总体运行平稳
(一)宏观经济持续放缓
(二)产业发展
四 扩展外交,务实合作
(一)与中国的关系
1.高层保持密切联系
2.经贸合作不断深化
3.电力合作不断升级
4.减贫合作不断加强
5.守望相助,共同抗疫
(二)老挝与湄公河流域四国关系
1.老挝与越南关系
2.老挝与泰国关系
3.老挝与柬埔寨关系
4.老挝与缅甸关系
(三)老挝与区域外大国关系
1.老挝与美国关系
2.老挝与日本关系
3.老挝与韩国关系
(四)老挝对东盟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
1.老挝参与东盟合作
2.老挝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
五 积极参与推动澜湄合作
(一)老挝对澜湄合作机制的参与
(二)积极参与澜湄产业合作
(三)参与澜湄人文交流合作
(四)参与澜湄生态合作
B.10 2020~2021年缅甸形势及其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军政关系恶化,政局风云突变
(一)民盟执政时期总体稳定
1.着力开展大选,民盟占尽优势
2.谋求修宪失败,军政关系恶化
3.族际关系缓和,和解流于形式
(二)军人接权后局势突变
二 疫情政情共振,经济下行明显
(一)民盟执政后期:经济放缓,总体平稳
1.经济增长低迷,通胀压力降低
2.受疫情影响,社会贫困略增
3.贸易有所增长,投资基本达标
(二)军人接权后:经济下行明显,社会贫困严重
1.宏观经济下行,频现恶性通胀
2.社会经济受挫,贫困人口剧增
3.面临外资撤离,西方开启制裁
三 若开问题与政局动荡双压,对外交往不畅
(一)民盟时期:对冲国际压力,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
1.与西方关系不稳
2.保持周边友好,对冲国际压力
(二)军人接权后:产生国际合法性危机
1.与西方关系备受挑战
2.关注周边外交
四 参与澜湄合作的进展
(一)担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利用澜湄基金发展
(二)以抗疫为抓手,加强抗疫合作
(三)参与机制拓展,扩大合作领域
(四)与澜湄成员国密切合作
B.11 2020~2021年泰国政治经济形势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泰国政治:面临“抗议”与“抗疫”双重压力
(一)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
(二)党派争斗异常激烈
(三)启动8年来首次府级地方选举
(四)王室释放妥协善意
二 泰国经济:在疫情中艰难复苏
(一)经济从衰退转向复苏
(二)进出口贸易总额由降转升
(三)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下滑
三 泰国对外关系:在疫情中平稳发展
(一)中泰关系进一步发展
(二)泰美关系保持稳定
(三)泰日关系保持友好
(四)与邻国关系平稳发展
四 泰国对澜湄合作的参与:进展与困难并存
(一)泰国对澜湄合作参与进展
1.参与多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
2.互联互通发展势态良好
3.公共卫生合作进一步深化
4.农业合作不断推进
(二)泰国参与澜湄合作面临的困难
B.12 2020~2021年越南形势及其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一 法制建设取得突破
(一)国会通过多项法律
(二)政府出台多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决定
二 反腐倡廉工作继续推进
(一)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二)强化反腐工作,政策落实到位
三 从抗疫“优等生”到疫情防控失控
四 数字化转型计划取得突破
五 经济逆势增长
(一)经济在困难中前行
(二)进出口增长强劲
(三)航空业、旅游业遭受重创
(四)外国投资有所减少但仍呈增长态势
六 多边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一)巩固大国伙伴关系,加强多领域务实合作
1.美国
2.俄罗斯
3.日本
4.印度
(二)大力推进多边主义外交
1.东盟
2.欧盟
3.韩国
七 不断深化澜湄合作
(一)中越关系
(二)越缅关系
(三)越泰关系
(四)越老关系
(五)越柬关系
(六)积极参与相关次区域合作机制
1.积极主动参与澜湄合作机制
2.积极推动GMS合作
3.主动参与其他次区域合作机制
法律声明
摘要
皮书数据库
2020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的复杂背景下,澜湄国家认真落实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第五次外长会和第六次外长会共识,积极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本书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这一新型合作机制的主要进展、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展望,并对新形势下我国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策略、重点和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全书分为“总报告”“专题篇”“国别合作篇”三个部分。
-
B.9 2020~2021年老挝形势及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作者: 方芸,何秀云
SSAPID:102-2167-6023-69DOI:2020~2021年,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实现党和政府的新老更替,采取积极抗疫防疫措施,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经济受疫情影响,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失业率上升,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应对,总体经济运行稳定;老挝党和政府克服疫情物理障碍,保持正常外交工作和联系,拓展外交空间,在巩固双边关系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落实和推进“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发展战略。
-
B.8 2020~2021年柬埔寨形势及其对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参与
作者: 李涛,李雪
SSAPID:102-9096-5535-17DOI:2020~2021年,在政治领域,柬埔寨政府虽然面临国内反对党的新旧问题和挑战,但在人民党的领导下,柬埔寨政治形势总体趋向稳定,洪玛奈将成为洪森卸任后最有力的首相候选人之一。在经济领域,因新冠肺炎疫情柬埔寨经济发展受挫,但因政府措施得当,出现先骤降后缓升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时代也趁势启航。在外交领域,柬埔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及区域外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断加强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于2022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国际话语权和地位不断提升。此外,柬埔寨积极参与澜湄合作,加强次区域多边关系以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
-
B.5 澜湄合作视域下的日本—泰国互联互通的现状与特点
作者: 安祎凡,罗圣荣
SSAPID:102-8335-1151-30DOI:日本是影响澜湄地区发展的重要外来因素,对日泰互联互通建设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日本与湄公河地区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日本与泰国的互动频繁,日本对日泰两国的互联互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期,日本与泰国开展互联互通项目合作,对泰国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并快速融入泰国经济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合作项目,成功塑造了日本在泰的良好形象,获得泰国政府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并博得泰国民众的较高认同感。经过长期的积累,泰国逐渐成为日本在东南亚市场中的主要投资市场之一。此外,日本在泰国开展的经济外交活动为两国在互联互通机制方面和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日本政府得到泰国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