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23

改革开放与中国人口发展图书

China’s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SSAPID:101-3281-2652-07
ISBN:978-7-5097-077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从人口发展战略、计划生育、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人口老龄化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中国人口发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维庆
编 辑:曹荣;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人口与发展战略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

   二

    (一)观念和体制的制约

    (二)人口问题的制约

    (三)资源短缺的制约

    (四)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三

    (一)居安思危,真正确立全国人民的忧患意识

    (二)强基固本,着力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

    (三)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机会均等的发展空间

    (四)以人为本,统筹解决好中国的人口问题

    (五)使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真正成为全民行动

    (六)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屏障,科学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七)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

    (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九)建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框架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介绍

   一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是落实新发展理论的基础性战略

   二 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人口发展开始步入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

    (二)人口自身发展进入内在矛盾相互交织、复杂多变的显化阶段

    (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方位思路、内涵和途径重大转变阶段

   三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基本判断

     1.人口转变与经济关系

     2.人口素质与经济关系

     3.就业人口与经济关系

     4.老龄化与经济关系

     5.性别比与经济关系

     6.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关系

     7.人口分布与经济关系

    (二)对人口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判断

     1.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

     2.人口素质与社会发展

     3.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

     4.人口分层与社会发展

    (三)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基本判断

     1.人口转变与资源环境

     2.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

    (四)人口发展公共管理服务的基本判断

  人口学的转变时代

   一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最佳途径

   二 社会公共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 关于当前亟须解决的人口管理和人口政策的几个核心问题

    1.将现在的国家人口计生委更名为“国家人口与家庭计划指导委员会”

    2.更名后的国家人口计生委应当具有更加具体的工作职能

    3.建议决策层领导今后应该让各级领导的一把手分管人口计生部门,要迅速改变现在地方各级都是由分管领导来分管人口计生委的现状

    4.未来的人口计生工作要特别重视家庭问题

  积极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一 工作回顾

   二 建议

  陕西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研究*

   一 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研究的意义

   二 陕西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陕西自然条件及资源环境问题

    (二)陕西资源社会经济概况

   三 陕西人口发展功能规划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陕西人口发展功能区基础评价

    (一)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

     1.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2.测评结果

    (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1.测评方法

     2.测评结果

    (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1.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2.测评结果

    (四)物质积累基础评价

     1.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2.测评结果

    (五)人类发展水平评价

     1.评价指标和测评方法

     2.测评结果

   五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评价

    (一)人口功能区的划分方法与原则

    (二)人口发展功能区论证与边界修订

    (三)分区结果与空间结构分析

   六 促进陕西人口发展功能区形成的政策与措施

    (一)人口限制区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

    (二)人口疏散区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

    (三)人口稳定区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

    (四)人口集聚区战略重点和政策导向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人口的合理分布

   一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人口的合理布局

   二 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口合理布局的必然反映

   三 人口发展与合理布局必须长远规划,循序渐进

  人口分布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

   一 影响甘肃人口分布的自然、社会因素

    (一)自然地理因素

    (二)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 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评价方法

    (二)资料来源

    (三)评价结果分析

    (四)评价结果的应用讨论

     1.基于人口分布特征划分主体功能区

     2.通过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调整人口分布格局,促进未来有潜力的区域集聚人口

  不同功能区人口乡城迁移流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一 乡城人口迁移流动及研究文献述评

   二 人口乡城迁移流动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一)乡城迁移流动者所属区域的分类

    (二)乡城人口迁移流动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三 进一步的分析及结论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河南人口空间分布规划研究

   一 河南省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河南人口的分布现状

     1.河南分区域的人口密度

     2.河南人口分布的集中程度

     3.首位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经济聚集和人口聚集状况

     4.人口的城乡分布状况

    (二)河南人口分布存在的问题

     1.人地关系紧张

     2.农村人均居住用地不经济,城市人均居住用地紧张

     3.在人口流动过程中,农村人口稀少的空心村和城市密集分布的都市村庄并存

     4.河南城市多,规模小,城市聚集和吸纳人口的功能和积聚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学龄人口的地区分布与教育资源分布存在较大的矛盾

     6.从生产、生活和生态来看,生态空间偏少

   二 影响河南人口分布的因素

    (一)自然资源

     1.水资源

     2.地形

     3.气候

     4.土地资源

     5.地质和矿产资源

    (二)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布局

    (三)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

    (四)交通的便利程度

    (五)人口因素

    (六)公共投资的地区分布

   三 河南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一)划分方法

     1.专家评估方法

     2.统计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3.第一产业比重

     4.人口密度

    (二)河南各区域的综合评价

    (三)河南主体功能区的确定建议

     1.优化开发区

     2.重点开发区

     3.限制开发区

     4.禁止开发区

   四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河南人口空间分布规划

    (一)人口聚集区

    (二)人口疏散区

    (三)人口限制区

 计划生育改革与创新

  从人口控制到生殖健康促进

   一 中国计划生育改革的背景

    (一)人口转变基本完成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国际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新动向

   二 中国计划生育改革的试点

    (一)优质服务试点项目及其效果

     1.在政策层面

     2.在服务层面

     3.在个人层面

    (二)其他试点项目加入改革行列

     1.中日国际合作计划生育结合项目

     2.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

     3.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4.其他项目

   三 计划生育改革的全面推进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

    (二)优质服务试点经验的拓展

  生育意愿的代际差异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三 数据和方法

    1.数据与变量

    2.分析方法

   四 结果分析

    1.描述分析

     (1)不同代际生育数量意愿

     (2)不同代际生育性别偏好

     (3)不同代际生育意愿年龄

    2.不同代际生育意愿多元分析

     (1)意愿生育数量Logit分析结果

     (2)意愿生育年龄Logit分析结果

   五 生育观念的代际变迁

    1.以孩子为中心取向减弱

    2.性别偏好选择

    3.从众选择与理性选择

   六 小结

  关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几点思考

   一 优质服务在我国计划生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1.以项目形式体现优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2.开展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活动已成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载体

    3.探索建立优质服务新机制

    4.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的新体制

    5.在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中,实现优质服务工作要求

   二 优质服务实践的主要收获

    1.促进了观念转变和理念提升

    2.促进了工作水平提高

    3.促进了优质服务队伍建设

    4.促进了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与和谐计生建设

    5.促进了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三 新时期优质服务的内涵

    1.优质服务的含义

    2.优质服务的本质

    3.优质服务的内容

    4.优质服务的工作要求

   四 实行优质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原则

    2.坚持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原则

    3.坚持全员、全过程、全岗位参加的原则

    4.坚持完善、创新和发展的原则

   五 新形势下优质服务的深化和发展

    1.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优质服务理念

    2.优质服务重在创建

    3.在优质服务中突出技术服务这一重点

    4.加强优质服务考核评估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建模、拓展

   六 在工作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优质服务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计生的关系

    2.处理好优质服务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系

    3.处理好优质服务与深化综合改革、创建新机制的关系

    4.处理好优质服务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家庭调查分析*

   一 接受奖励扶助家庭情况调查分析

    (一)接受奖励扶助老人的基本状况

    (二)接受奖励扶助老人的居住方式与生活水平

    (三)接受奖励扶助老人对奖扶政策的评价

   二 调查结论

 生育水平与趋势

  中国生育率研究方法:30年回眸

   一 生育率度量

   二 生育率模型

  同一个世界,相似的人口问题*

   一 引言

   二 世界生育率转变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一)英法两国生育率变动的历史轨迹与前景

    (二)世界生育率转变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三)世界生育率分化与趋同的时间节点

   三 中国生育率转变的历史轨迹

   四 大同世界的来临——引致人口问题的原因趋同

    (一)从分化到趋同——世界生育率转变的历史轨迹

    (二)原因分析

  应用队列累计生育率分析我国生育水平变动趋势

 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

  对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认识

   一 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一)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呈下降态势

    (二)1.81%的漏报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现状

    (三)总体看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质量比较好

   二 影响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

    (一)方案设计因素

    (二)群众配合因素

    (三)经费保障因素

    (四)行政考核因素

   三 提高人口统计数据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一)坚持依法普查

    (二)广泛开展宣传

    (三)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四)制定科学可行的普查方案

  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三大特点

   一 问题研究催生方法发展,但系统性不足

   二 数据技术推动方法运用,但“成也数据,败也数据”

   三 “拿来主义”带动方法本土化,但本土化方法仍显不足

  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质量的评估

   一 分年龄人口的准确性

    (一)5岁及以上人口的准确性

    (二)0~4年龄人口的准确性

   二 分性别数据的准确性

    (一)性别比的一致性检验

    (二)低年龄人口性别比的准确性

   三 生育水平的准确性

    (一)对90年代生育水平的估计

    (二)对2005年生育水平的估计

   四 死亡水平的准确性

    (一)粗死亡率的准确性

    (二)分年龄死亡率与2000年分年龄死亡率的比较

    (三)从平均预期寿命看死亡的漏报

   五 对2005年总人口的估计

   六 结论

  人口密度分级与人口重心曲线*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 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中国人口分布分析

   四 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中国人口多圈层叠加分析

   五 基于人口密度分级的人口重心曲线分析

   六 基于人口重心曲线的人口密度再分级

   七 结论与讨论

  年龄连续的人口死亡模型

   一 关于人口死亡模型

   二 对?(x)的分析

   三 连续的全年龄人口模型的设计

  家庭转型和第二次人口转变及其经济后果

   一 第一次人口转变(FDT)和第二次人口转变(SDT)

   二 家庭转型与第二次人口转变

   三 利益不一致性、家庭转型和第二次人口转变

   四 家庭转型和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经济后果

    1.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2.人力资本积累增加

    3.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流动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一 数据来源及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一)流动人口的普遍化

     1.流动人口规模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增长了21倍

     2.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

    (二)流动原因的经济化

    (三)流动时间的长期化

    (四)流入地分布的沿海集中化

    (五)年龄构成的成年化

     1.年龄结构金字塔的成年化

     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平均年龄不断上升

     3.新增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

    (六)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1.我国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2.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比重不断升高,城市计生服务和管理任务日益加重

    (七)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

    (八)流动方式的家庭化

     1.流动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和规模均逐年升高

     2.流动人口的已婚比例不断提高

     3.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的比例不断提高

    (九)学业构成的“知识化”

     1.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不断升级

     2.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3.较高受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三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口学发展*

   一 引言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学发展的回顾

    (一)第一阶段为恢复时期(1978~1986年)

    (二)第二阶段为繁荣兴起期(1987~1994年)

    (三)第三阶段为停滞不前时期(1995~1999年)

    (四)第四阶段为稳定发展期(2000年至今)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学发展的基本经验及主要不足

   四 未来中国人口学研究展望

  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

   一 概念和数据

   二 流动人口家庭化现状

   三 个体特征

    (一)年龄性别

    (二)受教育程度

    (三)职业

    (四)来京年份

    (五)间隔时间

   四 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

  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意愿及社会需求研究

   一 调查及样本基本情况

   二 外来人口在苏居留状况

    (一)居留时间

    (二)长期居留人群特点

   三 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及社会需求状况

    (一)社会保障

    (二)公共服务

    (三)社会需求

   四 外来人口的居留意愿

    (一)居留意愿总体状况

    (二)居留意愿细分比较

    (三)不同居留意愿人群的留苏准备和面临困难比较

   五 户口政策变化将对的居留意愿的影响

   六 结论

  人口持续流动状态下的农村人口结构变动研究

   一 引言

   二 人口流动的变动趋向

   三 农村人口结构现状分析

    (一)农村人口结构的确定

    (二)农村留守人口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1.年龄结构显示留守人口“少儿化”和“非正常的老龄化”

     2.性别结构显示留守人口“女性化”

     3.综合分析显示留守人口结构“劣势化”

   四 农村人口结构变动的人口学后果

    (一)农村人口结构加速老龄化

    (二)农村实际生育水平下降

    (三)农村人口总量减少

    (四)思考与建议

  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二 城市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现状

    (一)生育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生育数量意愿

     2.对于孩子的性别取向意愿

     3.外出务工经历对生育意愿产生的影响

    (二)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预期

     1.希望孩子能够在城市里接受教育

     2.孩子在城市接受教育的现实困难

    (三)城市生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住房困难

     2.就业困难

     3.物价上涨

     4.看病困难

     5.社会排斥与社会歧视

    (四)对政府功能的评价和需求

     1.对政府作为的主观评价

     2.对政府的需求

   三 结论与反思

 人口与经济/城市化

  社会变迁、人力资本积累与能力再造

   一 社会变迁中的边缘化现象

   二 社会变迁与介入型贫困

   三 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受损:一种假说

   四 能力形成与人力资本积累:一种解释

   五 从人力资本投资到能力建设:结论与政策启示

  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人口因素:武汉的经验*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与评价

   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结果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二)计量结果

   四 人口增长对长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含义

  吉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分析

   一 引言

   二 吉林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保障范围

     1.城市低保范围

     2.农村低保范围

    (二)保障标准

    (三)保障资金

   三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检验

    1.低保资金支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检验

    2.低保补差标准与居民收入的相关性检验

    3.低保补差标准与CPI的相关性检验

   四 讨论

  技能型劳动力短缺与迁移

   一 技能型劳动力:城市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

    (一)技能型劳动力的含义与特点

    (二)技工短缺及其对技能型人才的争夺

   二 产业发展与大连技能型劳动力的供求缺口

    (一)大连市技能型劳动力现状与问题

    (二)大连市主导产业技能型劳动力供求缺口的判定

    (三)技能型劳动力短缺原因

   三 城市竞争与技能型劳动力迁移行为

    (一)技能型劳动力城市间迁移的转换成本

    (二)技能型劳动力城市间迁移的动力

   四 缓解技工短缺与吸引技能型移民的政策导向

    (一)内部劳动力市场体制:长期契约、内部晋升、报酬后置

     1.长期契约

     2.内部晋升

     3.报酬后置

    (二)职业技能培训体制

     1.职业培训管理规划

     2.职业培训集团公司

     3.成立高级职业培训学院(学校)

     4.职业技能实践训练基地

     5.技能人才奖励和激励机制

     6.职业培训经费筹措制度

    (三)城市引智策略与激励机制

     1.提高预期相对收入

     2.降低迁移成本

     3.改善事业发展环境

 生殖健康

  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青春期: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二 青春期性教育:灭火器还是助燃剂、抑或防火墙

   三 青春期性教育教育些什么

   四 谁来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生殖健康领域中的妇女赋权*

   一 对生殖健康与妇女权利的反思

   二 中国实践的回顾

    (一)研究与倡导

    (二)实践中的探索

    (三)从变化看效果

   三 挑战与展望

  低成本出生缺陷预防概述

   一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健康问题

   二 出生缺陷预防控制应采取低成本策略

   三 低成本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基本框架

    1.孕前风险评估

    2.孕前咨询和健康促进

    3.知情选择和干预行动

   四 发展适用于我国的孕前健康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方法

   五 小结

  流动人口妇女生殖健康现状及服务对策

   一 中国流动人口情况

   二 流动妇女生殖健康状况

    1.生殖道感染情况

    2.避孕节育及人工流产情况

    3.青少年性行为

   三 流动人口女性生殖保健

    1.产检情况

    2.生殖健康疾病就诊情况

    3.生殖保健需求情况

   四 结论与对策

  中国30岁以下青年性观念开放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三 数据来源

   四 变量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因变量的选取

    (二)自变量的选取

   五 描述性分析

   六 分析结果

   七 结论

  避孕在降低人工流产发生中的作用

   背景

   一 避孕数量对人工流产发生的作用

   二 避孕方法构成对人工流产发生的作用

    (一)避孕结构的变化是影响避孕方法有效性的根本原因

    (二)避孕结构(有效性构成)变化对人工流产发生的作用

    (三)我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开展前后避孕结构及人工流产发生的变化

   三 避孕(服务)质量对人工流产发生的作用

    1.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在降低人工流产发生中的作用

    2.避孕方法失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3.服务对象对避孕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

    4.开展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结论

 出生性别比

  中国性别失衡的公共治理:现实与挑战

   一 研究背景

   二 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历史和现状

   三 原因和后果

    (一)原因

    (二)后果

   四 中国的行动

    (一)公共政策治理

     1.促进性别平等的努力

     2.反对性别歧视和打击“两非”的法规和政策

    (二)战略行动

     1.第一阶段:“巢湖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实验区”

     2.第二阶段:24个县区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的试点工作

      (1)主要工作内容

      (2)干预结果

     3.第三阶段:将“关爱女孩行动”推广到全国

    (三)公民社会

     1.国际/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

     2.大众媒体

    (四)差距分析

     1.政策法规

     2.公民社会

     3.治理行动

   五 展望

    (一)综合治理框架

    (二)前景展望

  赋权性政策: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政策创新

   一 赋权的理念和赋权性政策

    1.赋权的理念

    2.赋权性政策:概念及特点

   二 中韩两国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的赋权性分析

    1.中国国家层面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的赋权性分析

    2.韩国国家层面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的赋权性分析

    3.中韩国国家层面推动性别平等的公共政策的执行机制比较分析

   三 对我国创新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公共政策的几点建议

  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孩次性别递进过程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历史过程和基本态势

   四 出生性别比失调孩次性别递进过程分析

   五 出生性别比失调情况下妇女生育历经状态概率分布

   六 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条件下的FRG(达标生育率)

   七 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孩次性别递进过程总结

  两性退休年龄制度的生命历程视角分析

   一 目前的退休年龄政策及相关政策

   二 生命历程及其对退休年龄的启示

   三 实行退休制度的改革、推迟女性退休年龄、制定退休区间

   四 推迟女性退休年龄、制定退休年龄区间有助于减轻社会负担、改善两性福利

    (一)对社会的影响

    (二)对个体的影响

   五 结语

  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

   一 对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水平的质疑

   二 普查数据中0岁人口组数据存在的问题

   三 低年龄组存在女孩瞒报、漏报,性别比虚假偏高

   四 死亡和迁移因素对性别比影响的讨论

   五 我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选择性引产

   六 结论

 西部人口与发展

  灾后重建中的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一 地震灾区原有的人口约束

    (一)生态约束

     1.汶川地震灾区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紧束的生存环境

     2.从区域生态功能来看,这些地区应该属于限制发展地区

    (二)资源约束

     1.该区域资源开发的成本高,且已经开发过度

     2.直接满足人口生存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极度有限

    (三)经济约束

   二 地震对灾区人居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一)对人口自身的破坏

    (二)对经济的破坏

    (三)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 地震灾区人口容量与迁移量分析

    (一)经济人口容量

    (二)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1.土地资源容量

     2.生态环境容量

   四 地震灾区人口迁移的政策思路

    (一)制定人口迁移法,规范人口迁移行为

    (二)分类指导与功能分区结合,科学实现灾区重建和人口分布优化的目标

    (三)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分阶段推进人口迁移

    (四)政府供养制度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建立应对重大灾难的长效机制

   五 结论

  暂时性贫困假说及应用扎根理论的验证

   前言

   一 对中国农户风险管理策略的文献回顾

   二 周至县及周至县农户的生计方式

    (一)周至县:富裕城市中的贫困县

    (二)周至县农户的生计方式及其变化

    (三)对农户生计的冲击因素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程序

     1.预访谈

     2.正式访谈

    (三)资料分析

     1.数据的录入与整理

     2.分析工具

     3.资料分析

   四 范畴抽取与模型构建

    (一)结果与主要范畴抽取

     1.冲击

     2.家庭缓冲能力

     3.支持

    (二)理论建构

   五 结论

  论中国西北地区的人口素质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前言

   一 西北地区人口素质状况与评价

    (一)人口素质有较大提高且与国内发达地区差距缩小,但是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二)西北地区人口素质空间差异大,地区分布很不均衡

    (三)在人口素质相对较高的城镇,有限的人力资本没能得到有效发挥,降低了人口素质的实际水平

   二 西北地区人口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低素质的人口群体,易造成自然资源利用中的低效率和浪费,加剧有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压力,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

    (二)人口素质低,限制了人们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加剧了生产过程中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产生并加重了环境污染

    (三)人口素质低下,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造成产业和行业结构趋同,加大了环境污染及破坏的规模效应

   三 几点结论与思考

  灾后村镇重建中的人口空间布局研究

   一 汶川地震对村镇发展的基本影响评价

    1.村镇房屋等固定资产毁坏巨大

    2.村镇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3.农村经济遭受直接损失

    4.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受到破坏

    5.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损严重

   二 灾后村镇空间布局的基础性分析

    1.地质结构状况

    2.自然环境状况

    3.社会经济状况

    4.民族文化状况

   三 灾后村镇空间布局的原则和条件

    1.基本原则

    2.有利条件

    3.不利因素

   四 灾后村镇重建空间布局的思路

    1.村镇合并与易地重建相结合

    2.集约居住与适度分散相结合

    3.生活、生产、生态、安全空间均衡发展

    4.依托大中型城市、交通要道实施“点线布局”

   五 灾后村镇重建空间布局的政策建议

    1.积极引导移民自发地融入新环境

    2.重视重建过程中的利益补偿问题

    3.以市场化手段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4.适当保持农村血缘、亲缘、地缘格局

    5.搭建农民参与平台,创新村镇重建规划的编制模式

 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对湖南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 湖南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一)老龄化速度快

    (二)高龄老人多

    (三)空巢化严重

    (四)老年人口分布不平衡

    (五)老年抚养比大

    (六)“未富先老”负担重

   二 人口老龄化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

    (一)挑战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应对能力

    (二)挑战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三)挑战计划生育的保障能力

   三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一)建议把老龄化问题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

     1.加强前瞻性研究,及时把握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

     2.加大人口普查力度,建立人口老龄化的经常性监测机制

     3.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设置过渡期人口政策

     4.建立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长效机制,降低人口性别结构与年龄结构交织在一起对人口安全形成的危害,努力促进老龄社会男女性别结构和谐

     5.加强出生缺陷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增强对老龄人口的抚养能力

    (二)建议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确保计划生育家庭的老龄人口安度晚年

     1.全面落实《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优待规定

     2.不断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的覆盖面,提高扶助标准

     3.建议进一步拓宽利益导向的领域和思路,鼓励各级政府制定并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各项奖励、优先、优待、优惠、救助、保障政策,努力形成“奖励、优待、救助、扶持、减免、保障和制约”为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政策体系

    (三)建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社区”结合的社会养老模式

     1.大力提倡我国传统“孝文化”

     2.优化居家养老环境

     3.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4.广泛开展老年事业慈善、救助和社区服务活动

     5.扩大老龄工作社会化服务队伍

  孝与养老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内容及结果

    (一)访谈对象基本特征及代表性

    (二)孝的含义及内容

    (三)赡养与孝道关系

    (四)孝的知晓途径以及教育途径

    (五)个人发展与孝道

    (六)孝观念中的性别差异

    (七)社会范畴

    (八)孝观念的代际差异

   四 讨论

    (一)关于孝的含义

    (二)关于孝的教育仍待加强

    (三)全面辩证地认识传统的孝文化

    (四)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都将孝与养老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是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具体体现

    (五)孝观念的代际差异

  中国和亚洲各国人口老龄化比较

   一 研究背景

   二 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吗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吗

    (三)中国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吗

   三 结论与讨论

本书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口学会年会”论文集。书稿全面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和经验,从人口发展战略、计划生育、人口统计、流动人口、生殖健康、人口老龄化等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中国人口发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入研究了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内涵、思路和途径,对推动人口科学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封志明:《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障》,《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陈百明:《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能力》,气象出版社,2000。

封志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土地科学》1994年第3期。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中国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地理学报》2007年第10期。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3期。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冰川冻土》1999年第2期。

唐焰、封志明、杨艳昭:《基于栅格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资源科学》2008年第5期。

范业正、郭来喜:《中国海滨旅游地气候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第4期。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XIA Jun,et al.. Water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in hydrological sciences in China[J]. 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2001,46(6):907-921.

崔凤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第1期。

牟海省、刘昌明:《我国城市设置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协调研究分议》,《地理学报》1994年第4期。

但承龙:《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闵庆文、余卫东、张建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及应用》,《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第3期。

王书华、毛汉英:《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案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3期。

谢高地:《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方法的思考》,《资源科学》2005年第1期。

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

牛叔文、郭晓东、刘正广、李国柱、曾明明:《甘肃省百年尺度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李膺:《甘肃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朱传耿、马晓冬、孟如宜、仇方道:《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实证》,科学出版社,2007。

张红宇:《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4日第9版。

王国辉:《基于农户净收益最大化的中国乡城迁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蔡昉、都阳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肖国安、王文涛:《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政策选择》,《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姜树军、刘学:《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10期。

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人口研究》2008年第2期。

刘成武、李秀彬:《1980~2002年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时序特征》,《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第4期。

张红宇:《正确看待农村土地撂荒现象》,《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5月11日第5版。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01~2007。

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西方社会人口学要论选译》,商务印书馆,1992。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群言出版社,1999。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李建民:《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李建新:《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其特点》,《人口学刊》2000年第5期。

“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邬沧萍、穆光宗:《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1期。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杨菊华:《意愿和行为的背离》,《学海》2008年第1期。

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Attias-Donfut,Claudine & Arber,Sara 2000,“Equity and Solidarity across the Generations”,in the Myth of Generational Conflict,Sara Arber & Claudine Attics-Donfut,eds. Rutledge.

Elder,Glen H.,Jr. 1974,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Social Change in Life Experience. 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lder,Glen H.,Jr. 1975,“Ag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Life Cours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165-189.

Pritchett.L.H. 1994,“Desired Fertility &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Polic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55.

Ryder Norman B. 1965,“The Cohort as a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0:843-61.

邦加茨、费尼:《生育的数量与进度》,郭志刚译,《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Bongaarts and Feeney. 1998. 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271-291.

北京市崇文区计划生育办公室:《从我区计划生育实际情况看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局限性》,《人口研究》1984年第1期。

曾毅等:《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近年出生率回升成因的人口学分析》,《人口研究》1991年第1期。

查瑞传:《正确认识和解释人口现象——谈同期人分析和同批人分析》,《西北人口》1983年第4期。

查瑞传:《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总和生育率指标》,《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5期。

查瑞传主编《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

陈卫、吴丽丽:《2005年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载《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陈卫:《我国生育率的主要直接决定因素分析》,《人口研究》1989年第1期。

陈卫:《中国的低生育率》,《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陈卫:《“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陈卫:《中国的人工流产:趋势、模式与影响因素》,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陈卫:《妇女生育水平》,载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5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顾宝昌:《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在我国生育率下降中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

郭震威:《对“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TFR′)方法”的一点看法》,《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郭志刚a:《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

郭志刚b:《从近年来的时期生育行为看终身生育水平——中国生育数据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的研究》,《人口研究》2000年第1期。

郭志刚c:《中国90年代的生育水平分析——多测量指标的比较》,《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郭志刚:《总和生育率的内在缺陷及其改进》,《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郭志刚:《2000年人口普查按生育政策类型的人口分析(打印稿)》,2003。

郭志刚a:《对中国1990年代生育水平的研究与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郭志刚b:《关于中国1990年代低生育水平的再讨论》,《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郭志刚c:《关于生育政策调整的人口模拟方法探讨》,《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郭志刚:《孩次递进比的计算与调整生育指标的理解》,《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黄荣清、秦芳芳、王树新:《人口分析技术》,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贾忠科:《中国省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研究:1981~1985》,《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

蒋正华:《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人口研究》1986年第3期。

蒋正华:《中国生育率变化及人口发展分析》,《人口研究》1988年第5期。

康晓平、王绍贤:《影响农村妇女生育率直接因素的研究——北京市顺义县杨镇乡已婚育龄妇女生育率调查》,《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1期。

李竞能:《第二十一章 人口科学研究进展》,载《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林富德、刘金塘:《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发展因素》,《南方人口》1998年第1期。

林富德:《评总和生育率》,《人口研究》1984年第6期。

林富德:《我国生育率转变的因素分析》,《人口研究》1987年第1期。

林富德:《去婚龄影响后的中国生育率转变形势》,《中国人口科学》1994年第6期。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马瀛通、王彦祖、杨叔章:《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人口与经济》1986年第2、3期。

马瀛通、王彦祖、杨叔章:《对寇尔-特拉塞尔模型应用问题的研究》,《人口与经济》1986年第6期。

马瀛通:《总和生育率初探》,《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5期。

马瀛通:《人口统计分析学》,红旗出版社,1989。

马瀛通:《人口控制实践与思考》,甘肃人口出版社,1993。

彭希哲、黄娟:《试论经济发展在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乔晓春、陈卫:《我国生育率控制的地区差异分析》,《人口学刊》1990年第4期。

秦芳芳:《中国计划生育对生育率影响的评估》,《中国人口科学》1987年第2期。

孙文生、靳光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育率效应研究》,《人口研究》1994年第6期。

吴丽丽、陈卫:《2006年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文献综述》,载《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

肖振禹:《也谈总和生育率》,《人口与经济》1984年第1期。

徐绍雨:《关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概念、性质与作用》,《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5期。

尤双林:《1950~1979年中国婚姻、生育转变的若干理论问题》,《人口研究》1988年第6期。

于学军、解振明:《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0。

朱国宏:《现代化与中国人口》,《人口研究》1989年第2期。

蔡昉:《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友华:《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概念、测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学海》2008年第1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李建新:《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学海》2008年第1期。

王胜今、于潇:《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学刊》2007年第5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2/content_5637713.htm。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办公室:《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2005。

游允中:《收集人口数据的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于学军、王广州:《中国的生育水平到底有多低》,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翟振武、郭志刚、于学军、李伯华、王广州、王金营、段成荣、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课题组编《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报告之四》,2005。

崔红艳、张为民:《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总数的初步评价》,《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张为民、崔红艳:《对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戴世光:《我国1953年的人口普查》,《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4期。

《人口间接估计技术》,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编《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刘铮:《我国人口科学的发展和成就》,《人口研究》1985年第1期。

刘铮:《中国人口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人口研究》1990年第6期。

田雪原主编《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邬沧萍主编《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吴忠观主编《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曾毅编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查瑞传:《关于平均寿命的计算》,《人口研究》1978年第2期。

查瑞传:《人口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人口研究》1980年第2期。

查瑞传:《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总和生育率指标》,《人口与经济》1983年第5期。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

翟振武等:《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朱国宏:《中国人口学的20年:1978~1998》,《人口研究》1998年第11期。

Armstrong Marc P.,Xiao Ningchuan and Bennett David A.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to Create Multicriteria Class Intervals for Choropleth Map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3,93(3):595-623.

Brewer Cynthia A.,Pickle Linda.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Classifying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Choropleth Maps in Seri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2,92(4):662-681.

李铭:《专题地图统计数据分级的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郭庆胜、李留所、贾玉明等:《顾及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数据分级质量评价》,《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葛美玲、封志明:《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李小文、曹春香、常超一:《地理学第一定律与时空邻近度的提出》,《自然杂志》2007年第2期。

Miller Harvey J. Tobler’s First Law and Spatial Analysi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4,94(2):284-289.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1》,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

汤国安:《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6。

陈彦光、单纬东:《区域城市人口分布的分形测度》,《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第1期。

山口喜一、南条善治等:《生命表研究》,古今书院,1995。

蒋庆琅:《寿命表及其应用》,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

黄荣清:《儿童、少年期死亡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2期。

Wilfred Perks,“On Some Experiments in the Graduation of Mortality Statistics”,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Actuaries,63,1932,pp.12-57.

曾毅、金袄伯:《中国高龄老人的死亡模式》,《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

Thile,P.N. On a Mathematical Formula to Express the Rate of Mortality throuout the Whole Life,J.I.A. 1872.

L.Heligman,J.H.Pollard,The Age Pattern of Mortality,Journal of the Instituee of Actua-ries,No.107,part I,1980,pp.49-80.

黄荣清:《人口死亡的因子分解及其模型》,《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6期。

黄荣清:《人口死亡模型的函数解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4期。

段成荣、孙玉晶:《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2006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国家统计局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国家统计局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5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翟振武、段成荣:《农民工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2007。

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翟振武等:《北京市流动人口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吕学静、陈蕊:《农民工就业与就业促进问题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4期。

郭志刚:《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于学军:《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需求和公共政策思考》,《开放导报》2005年第6期。

王广州:《当今我国的流动人口特点以及生存状况》,《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5期。

辛妮妮:《流动人口家庭化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7增刊。

朱明芬:《农民工职业流动带动家庭人口迁移的实证分析——以杭州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陈贤寿、孙丽华:《武汉市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5期。

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继续增加》,《调研世界》2007年第4期。

吴晓邦等:《陕西农民工回乡创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开放人才网,2007年6月13日。

杨云彦等:《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Michael M.Cernea. 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and Development:Some Projects have Adverse Social Effects. Can these be Prevent?[J]. Finance and Development,1988,(3):44-46.

Mathur,H.M. The Resettlement of People Displaced by Development Projects Issues and Approaches[C]//H.M.Mathur. Development,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Focus on Asian Experiences. Delhi:Vikas Publishing House,1995.

余文学、高渭文、张云:《水库移民问题的社会经济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张绍山:《水库移民的“次生贫困”及其对策初探》,《水利经济》1992年第4期。

胡静:《非自愿移民、介入性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

杨云彦、徐映梅:《外力冲击与内源发展》,科学出版社,2008。

李培林等:《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黄瑞芹:《中国贫困地区社会资本与家庭收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武汉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张军:《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T.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1。

J.L.西蒙:《人口增长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盖尔·约翰逊:《人口增长与经济财富》,《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P.舒尔茨:《人口结构与储蓄:亚洲的经验证据及对中国的意义》,载《经济学季刊》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商务印书馆,1999。

李通屏:《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本的经验》,《人口研究》2002年第6期。

李通屏:《人口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王丰、安德鲁·梅森:《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载曾毅、李玲、顾宝昌、林毅夫主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

蔡昉、王美艳、都阳:《人口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湖北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口(湖北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武汉统计五十年1949~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Bloom,D. and J.Williamson(1997).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6268.

Hansen,A H. 1939. Economic Progress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Kelly,A.C. 1998. The Impacts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on Poverty,Food Provision and the Environment. Working paper. Duke University,Chapel Hill,North Carolina.

Keynes,J.M. 1937. Som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 Declining Population,Eugenics Review.

Krugman,P. 1994.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V73. pp.62-78.

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赵达薇:《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方法》,《经济科学》1998年第2期。

T.J.巴尔季克等:《城市舒适与公共政策》,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张金水:《应用微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黄有光:《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埃德温·S.米尔斯:《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郝寿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蔡昉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奥兹、谢伊:《网络产业经济学》,张磊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顾宝昌主编《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国际观点与动向》,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国际妇女生殖健康研讨会”论文汇编》,1994。

朱明若主编《中国妇女生育健康促进——从需求评估到政策发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Kabeer,Naila. “Resources,Agency,Achievements:Reflections on the Measurement of Women’s Empowerm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1999(30):435-464.

刘鸿雁、娄彬彬:《从避孕节育措施的应用看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

涂平等:《中国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2期。

涂平:《积极稳妥开展知情选择避孕方法,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人口研究》1995年第4期。

涂平等:《在中国农村地区引进新型药具、提高服务质量的研究》,《人口研究》1998年第4期。

王绍贤、李浈主编《云南农村妇女的心声——生育健康需求评估》,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王铁明、解振明、冯庆才、张二力编著《管理与评估工作指南》,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杨雪燕等:《生殖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需求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5期。

赵捷等:《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健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陶春芳、萧扬主编《中国妇女生育健康研究》,新世界出版社,1995。

朱楚珠等:《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March of Dimes. Global Report on Birth Defects:The Hidden Toll of Dying and Disabled Children. 2006:1-7.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陈佳鹏、纪颖、武继磊、刘菊芬、张蕾、范向华:《中国出生缺陷高发地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水平和流行病学特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第1期。

Xu XM,Zhou YQ,Luo GX,Liao C,Zhou M,Chen PY,Lu JP,Jia SQ,Xiao GF,Shen X,Li J,Chen HP,Xia YY,Wen YX,Mo QH,Li WD,Li YY,Zhuo LW,Wang ZQ,Chen YJ,Qin CH,Zhong M. The Prevalence and Spectrum of α- and β-thalassemia in Guangdong Province: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Health Burden and Population Screening. J Clin Pathol. 2004,57(5):517-22.

卫生部、中国残联:《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年)》,2002。

张洁、王斌、钱序、石琦、陈英耀、李军、朱怡蓓:《我国唐氏综合征的疾病经济负担》,《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第7期。

IOM. Reducing Birth Defects:Meeting the Challeng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2003:4-9.

WHO. Servi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Genetic Disorders and Birth Def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O Publication WHO/ HGN/ GL/ WAOPBD /99.1.Geneva,1999:29-32.

郑晓瑛、景枫、李成福、武继磊、张蕾:《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和模式》,《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年第5期。

郑晓瑛、宋新明、李成福、裴丽君:《计划与非计划怀孕围孕期环境危险因素暴露差异的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年第3期。

郑晓瑛、陈嵘、张蕾、刘菊芬、陈秋媛:《孕前—围孕保健的ACI模式》,《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第11期。

ACOG. Antenatal Diagnosis of Genetic Disorders. ACOG Technical Bulletin No. 108. Washington,D.C.: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1987.

Marta CW,Beth W,Peggy K,Stephanie F. Advances in Preconception Genetic Counseling. J Pernatal Neonat Nurs,2004,18:28-40.

宋新明、范向华、张蕾、刘菊芬、张钧、郑晓瑛:《孕前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工具和方法》,《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年第11期。

李艳红、刘凤华:《我国青年对婚前性行为的社会态度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田丰:《中国未婚青年性观念开放程度及影响因素——根据网络调查数据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11期。

徐莉、刘爽:《大城市未婚青年的性知识、性观念及其行为模式》,《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

肖海雁、韦义平、张官禄:《大学生性观念的投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6期。

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乔晓春:《中国妇女人工流产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顾宝昌:《关于我国当前人口形势的若干材料,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Tu Ping,Qiu Shuhua,Fang Huimin,and Herbert L.Smith. 1997. “Acceptance,Efficacy,and Side Effects of Norplant Implants in Four Counties in North China.”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8(2):122-131.

John Bongaarts,Charles F.Westoff,The Potential Role of Contraception in Reducing Abortion,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September 2000,31(3):193-201.

Cicely Marston,John Cleland,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eption and Abortion:A Review of the Evidence,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Volume 29,Number 1,March 2003.

Finn Egil Skjeldestad,Using Induced Abortion to Measure Contraceptive Efficacy,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 1995,27(2).

Trussell,J.,Vaughn,B.,Contraceptive Failure,Method-related Discontinuation and Resumption of Use:Results from the 1995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1999,31(2).

Fu.H.,Darroch,J.,Haas,T.,Ranjit,N,Contraceptive Failure Rates:New Estimates from the 1995 National Sruvey of Family Growth.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s,1999;31(2).

童传良、周剑萍、吴愉、庄留琪:《上海市已婚育龄妇女非宫内节育器避孕方法使用情况》,《中国生育健康》2003年第6期。

刘粉年:《避孕药具失败原因调查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2005年第11期。

Che Y and Cleland J.,Unintended Pregnancy after Marriage among Newly Married Couples in Shanghai,International Family Planning Perspective,2003(forthcoming).

Senlet P.et al.,The Role of Changes in Contraceptive Use in the Decline of Induced Abortion in Turkey,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2001,32(1):41-52.

Ryuzaburo Sato,Contracptive Use and Induced Abortion in Japan:How is it to so Unique amongthe Developed Countries,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2006,March,Vol.4,No.1.

刘云嵘:《中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方法使用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向(五)》,《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第9期。

乔晓春:《中国妇女人工流产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刘鸿雁、蔚志新:《避孕方法知情选择与人工流产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陈锡宽:《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社区干预研究》,博士生论文,2003。

李瑛、吴玉、孙志明、顾晓萍:《改善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对降低人工流产的作用》,《生殖与避孕》1999年第6期。

李玉艳、武俊青、陈锡宽等:《农村育龄妇女的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第4期。

周丽苹、黄鑫楣、姜建鸿:《开展知情选择服务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口研究》2000年第5期。

李玉艳、陈锡宽、李文英、武俊青:《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原因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第1期。

胡汉萍、刘春良、黄伏连等:《4611对夫妇产后4年避孕失败追踪观察》,《使用预防医学》2004年第1期。

荆春范:《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86例分析》,《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王晓莉、严爱华:《节育器移位及带器妊娠原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23期。

黄重嫣:《上海市普陀区384例带器妊娠妇女情况调查》,《广州医药》2005年第5期。

陈树永:《宫内节育器避孕的效果影响因素》,《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2004年第1期。

楼超华、赵双玲、涂晓雯、高尔生:《人工流产妇女非意愿妊娠的原因及可预测妊娠的比例分析》,《生殖与避孕》2000年第4期。

刘小玲、林晓宁等:《人工流产原因及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第6期。

赵更力、王临虹等:《城市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史及避孕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第12期。

周美蓉、卢树华等:《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避孕效果降低人工流产率的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4年第4~5期。

周美蓉、卢树华等:《健康教育提高育龄妇女避孕效果降低人工流产率的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4年第4~5期。

张文辉、李芝兰、杜蔚云等:《农村已婚人群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认知和需求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3年第9期。

王松丽、梁建成:《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与避孕状况调查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年第6期。

黄玉梅、熊丹清等:《湖北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知情选择现状调查》,《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1期。

刘宁、武俊青等:《避孕节育咨询与知情选择对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的影响》,《生殖与避孕》2004年第3期。

卜玲玲、车焱等:《川渝农村地区避孕措施的使用及服务状况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第5期。

郭友宁、吴敏伦、车焱:《上海市夫妇婚后15个月时避孕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生殖医学杂志》2001年第4期。

陈锡宽、袁伟等:《实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障碍及其对策》,《生殖与避孕》2002年第3期。

黄洪琳、周丽苹:《浙江出生性别比变动态势及有关问题的探讨》,《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

靳小怡、李树茁、费尔德曼:《婚姻形式与男孩偏好:对中国农村三个县的考察》,《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李树茁:《中国80年代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动分析》,《人口研究》1994年第2期。

李树茁、费尔德曼:《中国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第1期。

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儿童生存性别差异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朱楚珠、李树茁、邱长溶、胡平、金安融:《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朱楚珠、李树茁:《宣言下的合力:中国农村改善女孩生活环境的社区发展项目》,《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李树茁、孙福滨、姜全保、邹旭峰、管仁贤、胡平:《转型期的中国人口:2000年人口普查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死亡研究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李树茁、姜全保、刘惠君:《性别歧视的人口后果: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模拟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6a年第2期。

李树茁、朱楚珠、刘晓兵:《巢湖改善女孩生活环境实验区效果评估》,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b。

Retherford,R.、M.Choe、J.Chen、李希如、崔红艳:《中国的生育率:到底下降了多少?》,《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孙中锋、马芒、黄鹂、赵捷:《农村养老保障与计划生育工作拓展——安徽省的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

魏津生:《扎实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5期。

韦艳、李树茁、费尔德曼:《中国农村的男孩偏好与人工流产》,《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严梅福、毛菊元、卢继杰:《探索降低出生性别比的治本之途:湖北大冶市变革婚嫁模式实践》,《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5期。

阳义南:《家庭资助计划:完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政策创新》,《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周长洪:《关于现行生育政策微调的思考——兼论“单独”家庭二孩生育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

Attané,I. 2005. “Gender discrimination at early stages of life in China:Evidence from 1990 and 2000 population censuses”.In Gender Discriminations among Young Children in Asia. French Institute of Pondicherry.

Banister,J. 1992. “China:Recent mortality levels and trend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Denver,Colorado.

Banister,J. 1994. “I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China’s 1990 census data.” In China State Council and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ed.),199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eminar. 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Banister,J. 2004. “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1(1):19-45.

Banister,J. and K.Hill. 2004. “Mortality in China 1964-2000”. Population Studies 58(1):55-75.

Bossen,L. 1999. “Women and development”.In Robert E.Gamer,ed.,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Boulder,Colo.:Lynne Rienner,1999.

Cai,Y and W.Lavely. 2003. “China’s missing girls:Numerical estimates and effects on population growth”. The China Review 2(3):13-29.

Chow,E. and C.W.Berheide. Global Perspectives:Women,Family and Public Policies(Chinese Edition).Social Science Document Press.2004.

Chu,J. 2001. “Prenatal sex determination and sex-selective abortion in rural central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7(2):259-281.

Coale,A.J. and J.Banister. 1994. “Five decades of missing females in China”. Demography 31:459-479.

Croll,E. 2001. Endangered Daughters:Discri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sia. London:Routledge.

Das Gupta,M.,and S.Li. 1999. “Gender bias in China,South Korea and India 1920-1990:The effects of war,famine,and fertility declin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0(3):619-652.

Das Gupta,M.,Lee,S.,Uberoi P.,Wang D.,Wang L.,X.Zhang. 2004. “State policies and women’s agency in China,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India 1950-2000:Lessons from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pp.234-259 in V.Rao and M.Walton(eds),Culture and Public Action:A Cross-Disciplinary Dialogue on Development Policy.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B. and K.Roy. 1995.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areas of East Asia:What we know”. 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 3:17-42.

Hudson V. and Den Boer,A.M. 2004. Bare Branches: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Asia’s Surplus Male Population. MIT Press,Cambridge,MA.

Klasen,S. and Wink,C. 2002. “A Turning Point in Gender Bias in Mortality?An update on the number of missing wome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2):285-312.

Klasen,S. and Wink,C. 2003. “Missing Women:A Review of the Debates and an Analysis of Recent Trends”. Feminist Economics. 9(2-3):263-299.

Johansson,S. and O.Nygren. 1991. “The Missing Girls of China:A new Demographic Account”.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7:35-51.

Johansson,S. and A.Arvidsson. 1994. “Problems in Counting the Youngest Cohorts in China’s Censuses and Surveys”.In China State Council and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ed.),199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eminar,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

Li,S.,C.Zhu,M.Feldman. 2004.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ild Survival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A county study”.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 36:83-109.

Murphy,R. 2003. “Fertility and Distorted Sex Ratios in a Rural Chinese Coun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4):595-626.

Park,C. and N.Cho. 1995. “Consequences of Son Preference in a Low Fertility Society:Imbalance of sex ratio at birth in Kore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1:59-84.

Pritchett,L. and L.Summers. 1996. “Wealthier is Healthier”.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1:841-868.

Skinner,G.W. 1997. “Family Systems and Demographic Processes”.In D.I.Kertzer and T.Fricke(eds.),Anthropological Demography:Toward a new Synthesis. pp.53-95.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Illinois.

Sun,R. 2002. “Old age Support 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from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s Perspectives”. Research on Aging 24(3):337-359.

Tuljapurkar,S.,N.Li,and M.W.Feldman. 1995. “High Sex Ratios in China’s Future”. Science 267:874-876.

Yuan,X. 2003. “High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brief review).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Population Changes in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December.

Zeng,Y.,P.Tu,B.Gu,Y.Xu,B.Li,Y.Li. 1993.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Recent Increase in the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2):283-302.

解振明:《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马炎:《从性别平等的视角看出生婴儿性别比》,《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刘爽:《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江中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亟待完善相关立法》,《人口研究》2005年第2期。

谭琳:《韩国治理出生性别比的经验与启示》,在中央党校“治理出生性别比与制度创新”研讨会上的发言,2007年7月。

杨书章、王广州(2006a):《孩次性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及孩次性别递进指标体系》,《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2期。

杨书章、王广州(2006b):《生育控制下的生育率下降与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与市场分析》2006年第4期。

杨书章、王广州(2006c):《孩次性别递进比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2期。

张丽萍(2006a):《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

张丽萍(2006b):《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回顾》,《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5期。

Elder,G.H.(1998). The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in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edited by Richard M.Lerner(Volume 1: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Inc.

United Nations. 2007.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6 Revision. Available at http://esa.un.org/unpp,Accessed in June 28,2007.

何平:《社保改革选准攻坚路》,《瞭望》2001年第1期。

金一虹:《退休政策、社会保障与性别平等》,载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李娟:《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李慧英:《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中国的性别立法与社会公共政策》,《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财经科学》2002年第5期。

潘锦棠:《世界男女退休年龄现状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戎维莉:《男女退休年龄差异问题刍议》,《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第9期。

邵国栋、朱小玉、刘伟:《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延迟退休年龄合理性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沈诣:《我国退休年龄是否应该调整?——国内相关研究综述》,《西北人口》2006年第5期。

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97~421页。

夏吟兰:《“男女同龄退休”意义何在》,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8/25/content_1042359.htm,2008年4月18日查询。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老龄人口的贫困化》(2005),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enkou/959254.htm,2008年4月18日查询。

张车伟:《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吗?——也谈劳动成本优势能保持长久吗?》,http://www.chinapop.gov.cn/rklt/zjtrd/t20070205_133629687.html,2008年4月18日查询。

郑楚、程征:《退休年龄——女儿何以不如男?》,《中国新闻周刊》,http://news.tom.com/1002/20051115-2651396.html,2007年4月18日查询。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299~317页。

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1980。

蔡菲:《我国出生性别比升高态势及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陈胜利、顾法明、蔡菲:《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对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的启示》,《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陈卫、翟振武:《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陈晓洁、韩飞:《我国分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10期。

翟振武、陈卫:《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杨云彦:《中国出生性别比:从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徐岚:《利用教育统计资料对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的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汤兆云:《20世纪90年代关于我国出生性别比问题的研究》,《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新浪网新闻中心:《汶川地震已造成69207人遇难、18194人失踪》,参见http://news.sina.com.cn/c/2008-08-01/050416039809.shtml。

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汶川地震灾情初步评估》,2008年6月9日《领导决策信息》。

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材料:《防范次生地质灾害》,2008年5月22日,参见http://www.mlr.gov.cn/zt/kzjz/wjhb/200805/t20080522_104084.html。

徐洁莹:《地震震伤四川天保工程》,2008年6月17日《华西都市报》。

蒋巨峰:《在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7月13日。

黄堃:《青川用五种安置模式解决受灾民众生活问题》,新浪网,2008年6月25日。

杨开忠等:《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6期。

定军:《国家人口计生委酝酿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2008年1月3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宋开文:《“三孤”人员纳入福利院集中供养》,2008年8月4日《四川日报》。

Deaton A.Saving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 Econometrica,1991,59(5):1221-1248.

Jalan J. and M.Ravallion. Are the Poor Less Well Insured?Evidence on Vulnerability to Income Risk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8(1):61-81.

Kochar A. Smoothing Consumption by Smoothing Income:Hours-of-Work Responses to Idiosyncratic Agricultural Shocks in Rural Indi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9,81(1):50-61.

Jalan J.,M.Ravallion. Is Transient Poverty Different?Evidence for Rural China. Economic Mobility and Poverty Dynam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2000:82-99.

于建原、李清政:《应用“扎根理论”对营销假说的验证》,《财贸经济》2007年第11期。

曹和平:《中国农户储蓄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传波、丁士军:《中国小农户的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第127页。

都阳:《风险分散与非农劳动供给——来自贫困地区农村的经验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46~50页。

Morduch J.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2):221-225.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安华:《国外农村风险管理研究:一个分析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0期。

Dercon S.Income Risk,Coping Strategies,and Safety Nets.,2002,17(2):141-166.

Rosenzweig M.R.,K.I.Wolpin. Credit Market Constraints,Consumption Smoothing,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urable Production Ass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Investments in Bullocks in India.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3,101(2):223.

Udry C.Risk and Saving in Northern Niger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5):1287-1300.

Park A.Risk and Household Grain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conomic Journal,2006,116(514):1088-1115.

Kazianga H.,C.Udry. Consumption Smoothing?Livestock,Insurance and Drought in Rural Burkina Fas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79(2):413-446.

Zimmerman F.J.,M.R.Carter. Asset Smoothing,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under Risk and Subsistence Constrain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1(2):233-60.

Knight J.,L.Shi. Three Poverties in Urban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6,10(3):367-387.

李玉尚:《民国时期西北地区人口的疾病与死亡》,《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编《华北、西北地区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学讨论会论文资料》,银川,1982。

赵晟、张则奎:《西北五省区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现状分析》,《西北人口》2004年第2 期。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资源利用课题组:《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面积》,《水利规划与设计》2003年第2期。

人口研究编辑部:《生态危机:“人口”该负多大责任?》,《人口研究》1999年第2期。

任仓钰:《西北地区盐渍土形成特点及开发利用》,《水土保持通讯》2002年第4期。

Chow,N.(1991). “Does filial piety exist under Chinese communism?” J Aging Soc Policy 3(1-2):209-25.

Miller,E.T.(2007). “Living independently is good”:“residence patterns in rural north China reconsidered.” Care Manag J 8(1):26-32.

王铭、赵建华:《浅析孝、孝道、孝文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唐咏:《孝文化的文献综述与孝观念的调查》,《社会工作(学术版)》2007年第1期。

杨国枢:《中国人孝道的概念分析》,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9。

李儒胜:《论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伍小兰:《现代中国的孝文化与家庭养老》,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论文,2003年12月。

于学军:《银色浪潮的冲击》,载田雪原、王国强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 Around the World United Nations. New York,2005:69-71.

Ghazy Mujahid. Population Ageing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Current Situation and Emerging Challenges. UNEPA Country Technical Services Team fo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Bangkok,Thailand,2006:20-28.

尹豪:《韩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社会保障》,《人口学刊》2000年第5期。

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王桂新:《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之比较》,《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

姜向群:《中韩两国人口老龄化及其老年人口问题的比较分析》,《人口学刊》2003年第6期。

邬沧萍、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李建新:《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动特征》,《学海》2005年第6期。

杜鹏、李强:《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