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70

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图书

Social System Reform : Theory and Practice

SSAPID:101-2903-8150-30
ISBN:978-7-5097-4789-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于2012年9月23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乃至全国各地的60余位社会学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和交流,本书是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
作 者: 李培林 黄丽娜
编 辑:谢蕊芬;史雪莲;刘荣;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总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编委会

 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

  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制度创新:公共政策的视角

   一 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不断挑战个人的心理底线

   二 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

    (一)必然因素

     1.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2.市场化过程中的改革不完善

    (二)偶然因素

     1.个人的禀赋不同

     2.个人的选择

     3.个人的机遇与运气

     4.个人的努力程度

   三 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制度创新:公共政策的视角

    (一)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目的所在:实现公平

    (二)完善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共享

    (三)公共支出政策:改善起点公平

    (四)公共管理政策:加强过程公平

    (五)公共收入政策:形成结果公平

  矿区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研究*

   一 矿区社会变迁

    (一)社会冲突与矿区社会变迁

    (二)经济体制与矿区社会变迁

    (三)矿竭城衰与矿竭城兴

   二 矿区社会问题

    (一)矿区生态环境恶化

    (二)矿区失业问题严重

    (三)矿农矛盾突出

    (四)矿区阶层异化

    (五)社区建设滞后

   三 冲突理论视角下的矿区社会政策分析

    (一)矿区社会政策中的权力冲突

    (二)矿区社会政策中的制度冲突

    (三)矿区社会政策的群体利益冲突

   四 矿区社会政策的构建

    (一)矿区社会政策构建的理念

    (二)矿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构建

  基本规范的中国实践

   一

    (一)我国作为政治国家的连续性

    (二)废除“六法全书”的政治决断

    (三)“宪法缔造者”的法律体系

   二

    (一)社会主义规范建设的缺失

    (二)法律体系规范的效力理由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连续性

   三

    (一)立法框架的形成与“有法可依”的理念

    (二)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起点、实践起点和逻辑起点

    (三)法律形成论和法律认识论

   四

  “抽象成为统治”:资本逻辑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社会效应

   一 抽象与“商品形式”

   二 交换价值本身的抽象过程

   三 抽象与资本主义普遍体系的形成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一 我国推行职业年金制度基本情况概述

   二 我国推行职业年金制度必要性分析

    (一)增加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减轻财政负担

    (二)有助于员工的福利激励,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效率

    (三)缩小公职人员与企业人员待遇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四)有助于事业单位保留和吸引优秀的人才

    (五)有助于事业单位和个人合理避税、延税

   三 我国推行职业年金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一)推行职业年金给付模式选择问题

    (二)职业年金运行机制对接的问题

    (三)缺乏足够的认识,背后涉及利益大,推广难度大

    (四)职业年金运营管理不够成熟

    (五)事业单位难以保证资金的支持,职业年金的规划不及时

    (六)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

   四 促进我国推行职业年金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职业年金实行初期应采用缴费确定性给付模式

    (二)加快完善职业年金运行机制

    (三)加强宣传教育以获取员工的认同感,采取强制性政策

    (四)加强职业年金的投资运作管理

    (五)差异化实施职业年金计划,提前制定合理的年金规划

    (六)制定健全的针对职业年金的法律法规

  关于开展大规模人事考试与人才选拔机制研究的思考

   一 研究背景

   二 人事考试的种类

   三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路径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实现路径

   六 人事考试体制与机制创新

  从“等级式权力”到“能动式权力”

   一 等级式权力——解放政治运作的主要政治形态

    (一)等级式权力的特征:配置性资源/冲突论与利益论

    (二)“解放政治”的困境:斗争/经济/理性

   二 能动式权力——生活政治运作的主要政治形态

    (一)能动式权力:“生成”的行动者与“生成”的日常生活

    (二)生活政治: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情感与理性

   三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重视能动式权力

    (一)中国语境中的“等级式权力”

    (二)中国语境中的“能动式权力”

  芬兰与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比较研究

   芬兰与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特点

    比较一:廉政教育制度中的民族文化:培养廉政意识,坚定廉政信念

    比较二:廉政薪酬制度中“以俸养廉”的基本价值取向

    比较三:廉政监督制度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芬兰与新加坡廉政制度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管理与社会制度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生态资源配置

   一 城乡生态资源合理配置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一)核心概念的解释

     1.城乡生态资源合理配置的释义

     2.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二)城乡生态资源合理配置是城乡一体化的本质要求

   二 当前城乡生态资源配置低效的多面表现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单向输出

    (二)农村自身环境问题突出

    (三)城市对农村自然资源的侵蚀

    (四)城市污染企业的农村转移

    (五)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缺

   三 城乡生态环境资源低效配置的制度寻根

    (一)“市场——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制度的失灵

     1.“经济人”理性的过分张扬

     2.生态资源价值市场认识肤浅

     3.农村生态资源产权具体归属不明晰

     4.生态资源配置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政府——看得见的手”资源配置制度的低效

     1.农村现有资源保护政策实施不力

     2.区域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缺失

     3.综合系统资源配置理念欠缺

     4.公众参与环保激励机制疲软

   四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生态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化制度取向

    (二)深化生态资源价值观的市场认识

    (三)建立生态资源配置信息网络平台

    (四)建立健全城乡生态资源补偿机制

    (五)政府积极发挥其他方面的主导功能

  中国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体系结构

   一 对“公众参与”的概念解析

    (一)“公众”概念

    (二)公众参与

   二 社会管理公众参与的三元结构

   三 社会管理结构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政府的放权与分权

    (二)提高公众参与层次

    (三)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

    (四)创新公众参与的途径

  新时期应急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一 应急管理“大区制”构想的提出

    (一)防灾抗灾降损的客观需要

    (二)提高应急管理效率的需要

    (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 选择区域地区建立“大区制”的可行性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抗灾降损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国外应急管理“大区制”经验的借鉴

   三 应急管理“大区制”组织架构及运行机理设计

    (一)组织架构设计

    (二)运行机理设计

     1.系统复杂性

     2.运行机制

     3.运行流程

   四 构建应急管理“大区制”的实证分析——以重庆为例

    (一)重庆现有应急管理的成绩与经验

     1.主要成绩

     2.成功经验

    (二)具备构建“大区制”应急管理中心的基础条件

    (三)拥有高水平的应急产业研发队伍

    (四)具备雄厚的应急产业基础

    (五)具备完善的医疗救援体系

   五 建立应急管理“大区制”的政策保障

    (一)夯实建立应急管理“大区制”的物质基础

     1.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2.强化应急物资调配管理

    (二)强化建设应急救援队伍

    (三)加快建成“西三角”应急物资产业园

    (四)加快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

   六 构建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指标

    (二)具体行业中的指标体系及应用

     1.自然灾害

     2.煤矿业

     3.化工业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结束语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对策研究

   一 全球化语境中的“社会风险”

   二 当代中国的社会风险特点及成因

   三 应对社会风险的实践机制

    (一)社会发展“全面指数”定期评估与预报

    (二)利益矛盾“冲突指数”定期评估与预报

    (三)社会保障“漏洞指数”定期评估与预报

  “造真型”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应对

   一 风险社会与“造真型食品安全风险”

   二 “造真型”食品安全风险的产生原因

    (一)应用多种化学物质提高产量

    (二)应用多种化学物质改善品质

    (三)应用多种化学物质缩短生长周期

    (四)应用多种化学物质延长保质期

   三 “造真型”食品安全风险的化解之道

    (一)确立食品安全优先的发展观

    (二)大力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

    (三)以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四)依法严厉打击“造真型”食品安全风险的制造者

  垄断国企改革路在何方?

   一 引言

   二 关于垄断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述评

   三 市场约束机制与企业行为

    (一)价格机制的市场约束——产品市场

    (二)声誉机制的市场约束——经理人市场

    (三)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

   四 市场竞争机制与企业行为

    (一)为什么在竞争情况下市场的激励是有效的

    (二)竞争下的企业最大化行为

   五 垄断国企的激励机制创新

    (一)我国垄断国企的控制权市场

    (二)我国垄断国企的经理人市场

    (三)垄断国企内部控制机制:利益相关者激励

   结束语

  杭州湖滨街道与北京德外街道社会管理创新之比较

   一 杭州湖滨街道湖滨晴雨工作室

    (一)湖滨晴雨工作室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

    (二)工作室所取得的成绩

    (三)杭州湖滨晴雨工作室成功经验总结

     1.领导重视、反应快速是成功的前提

     2.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成功的基础

     3.立足民生、解决民困是成功的根本

     4.制度完善、渠道畅通是成功的保障

     5.媒体关注、社会参与是成功的动力

   二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全响应”社会服务

    (一)“全响应”社会服务模式之主要内容

    (二)“全响应”社会服务模式之成就

    (三)德胜街道“全响应”社会服务模式经验总结

     1.精细网格为依托

     2.科学技术为先导

     3.管理服务为目标

     4.系统协同为手段

     5.快速便捷为方向

     6.反馈监督为保障

   三 杭州湖滨晴雨工作室与北京德外街道“全响应”社会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

    (一)两者的目标、方式方法各有侧重

     1.两者最终目的相同,但各有侧重点

     2.实现途径侧重点各异

     3.采集的数据各有侧重

     4.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同

     5.两者社区建设资源整合方向不同

     6.两者社区建设的结果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二)两者的适应条件也有所不同

   四 对北京市社会心态信息收集工作的启示

    1.必须立足民生,完善心态信息收集、疏导的系统性

    2.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坚持平台统一性

    3.必须借助权威组织,打造平台权威性

    4.必须依托网格化,坚持平台全覆盖性与充分代表性

    5.组织实施必须严肃,避免形式化,坚持平台实效性

    6.信息反馈必须及时,监督有力,坚持平台可持续性

 社会文化与消费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专业心理求助

   一 理论基础

    (一)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二)主体间共识视角下的文化分析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

    (二)研究工具

     1.心理健康学识测量

     2.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测量

     3.专业求助意愿和行为测量

    (三)正式调查对象

   三 研究结果

    (一)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二)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相关

    (三)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内容构成和差异

     1.个人和主体间病因观的差异分析

     2.个人和主体间病因观的构成特点

     3.个人和主体间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信念的差异

     4.个人和主体间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信念的构成特点

    (四)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1.个人和主体间病因观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2.个人和主体间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信念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

    (五)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1.个人和主体间病因观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2.个人和主体间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信念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四 结果讨论

    (一)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构成和特点

     1.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构成

     2.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关系

     3.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的人口学差异

    (二)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对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影响

    (三)个人和主体间心理健康学识对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五 研究意义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促进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建议

    (二)研究局限

    (三)未来研究展望

  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二 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设

   三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面板变量的定义

    (三)数据来源

    (四)面板协整模型的设定

   四 实证分析

    (一)面板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面板协整检验

    (三)协整向量的FMOLS的估计结果

   五 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短期动态调整

   六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转型期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存在长期稳定的异质性面板协整关系

     2.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长期稳定关系具有较显著的短期调节效应

    (二)政策建议

  消费公民权:消费维权运动中的市场、国家与消费者组织*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消费公民权:一个分析框架

   三 被“忽视”的中国消费者

    (一)案例回放:“丰田召回事件”

    (二)市场失序下的艰难维权

   四 消费维权中的国家行动

    (一)“丰田召回事件”中的国家行动

    (二)消费公民权的政治意涵

   五 消费者组织的匮乏与维权运动的困境

    (一)消费者协会:实践与局限

    (二)消费者组织:重新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新空间

   六 结论与讨论

  宗教统战与公益引导

   一 新时期宗教统战引导目标的公益化转型

    (一)宗教统战的合法性溯源

    (二)不同时期宗教统战的目标、方式

    (三)宗教统战引导目标的公益化转型的必要性

   二 宗教界公益的统战引导模式

    (一)统战政策开放宗教界公益的制度空间

    (二)把握宗教界慈善组织准入的政治合法性

    (三)宗教界公益进程的统战协调服务

    (四)优化宗教参与公益的外部环境

   三 统战引导宗教界公益的制约因素

    (一)宗教界公益的统战引导局限

    (二)宗教界公益的统战引导制约因素

   四 宗教界公益的统战引导路径创新

    (一)完善宗教统战体制的顶层制度设计

    (二)设立和完善宗教统战的协商平台

    (三)创新宗教统战的服务宣传方式

    (四)建立健全宗教统战的服务监督机制

  宗教信仰与团体秩序建构

   一 宗教信仰与社会行动

    (一)宗教信仰的社会性

    (二)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行动

   二 “关系”中的团体秩序的建构

   三 宗教信仰与团体秩序的建构

    (一)分类体系下的团体秩序建构

    (二)团体秩序的结构

     1.共享价值观下的宗教认同

      (1)宗教团体的身份认同

      (2)宗教团体成员“关系”认同

      (3)宗教行动的意义认同

     2.宗教信仰规范的制度化

     3.仪式基础上的权威体系建构

    (三)外部权力与团体秩序之间的张力

   四 小结

  “80后”青年的住房拥有状况研究

   一 青年住房拥有问题的国际比较

   二 “985”高校毕业生住房拥有情况

    (一)住房拥有率

    (二)住房拥有与社会分化

   三 影响“985”高校毕业生住房拥有的因素

   四 结论

 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

  环保回馈:“邻避行动”化解之道

   一 文明“副产品”

   二 “别建在我家后院”

   三 人人产生垃圾、人人都想让垃圾远离的新兴风险

   四 搁置,但未解决

   五 环保回馈 和谐共生

  嵌入视角下草根NGO的资源配置与社会关系

   一 草根NGO的社会关系网

    (一)上指向关系

    (二)同指向关系

    (三)目标指向关系

   二 草根NGO的结构型嵌入

    (一)草根NGO的镶嵌形态

    (二)草根NGO组织内及组织间关系结构

     1.草根NGO的组织内部关系结构

     2.草根NGO的组织之间关系结构

    (三)草根NGO的结构洞

     1.民众结构洞

     2.政府政策缺陷结构洞

     3.企业信任结构洞

   三 草根NGO的关系型嵌入

    (一)草根NGO的关系嵌入形态

    (二)草根NGO关系强度与组织行为关系

     1.湖北XM教育NGO的强关系与组织行为研究

     2.湖北XM教育NGO的弱关系与组织行为研究

    (三)草根NGO的关系传递链

   四 结论

  我国农村基本药物可及性的制度构建*

   一 引言

   二 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制度

   三 基本药物定价机制

   四 基本药物供应体系

   五 基本药物目录与新农合报销目录有效衔接

  家庭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探析

   一 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管理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口流动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1.从迁徙自由到严格管控

     2.城乡人口流动的松动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1.强化管理阶段

     2.强调服务阶段

    (三)东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举措

     1.创新性确立“新莞人”称谓

     2.成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局

   二 东莞市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管理——以H镇教育为例

    (一)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教育资源与政策制度

     1.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支持与投入

     2.“积分制”入读公校先行试点

    (二)东莞市H镇新莞人子女的受教育情况

     1.东莞市H镇的教育资源与学校设立情况

     2.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距

    (三)东莞市H镇推行“积分制”入读公校的情况

     1.可入读公办学校的新莞人

     2.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的程序

     3.“积分制”的具体施行情况

     4.“积分制”的收效和反响

   三 从子女义务教育情况看家庭式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管理

    (一)影响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的制度局限

    (二)对政策约束的规避与抵制

    (三)正确定位“服务”与“管理”的关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与实践

   一 研究缘起

   二 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合理性

    (一)与企业的依附关系

    (二)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会保障资源

   三 市场经济时期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

    (一)职均收入低,加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难度

    (二)法律意识弱,使社会保险基金收缴难

    (三)缴费负担重,社会保障扩面难

   四 兵团社会保障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的不协调性

    (二)兵团人的相对剥夺感

 社会媒体与社会教育

  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及应对

   一 利益失衡、表达不畅导致群体性事件多发

    (一)利益失衡是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诱因

    (二)现有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激发群体性事件

    (三)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方式

   二 从乌坎事件看新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一)新媒体在乌坎事件中的运用

    (二)新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

     1.新媒体提高了民众的利益聚合与组织动员能力

     2.新媒体提高了群体性事件的利益表达效果

   三 新媒体与群体性事件交互作用影响社会稳定

    (一)放大社会阴暗面,催生群体性事件

    (二)助长极端情绪,加剧群体性事件的烈度

    (三)新媒体介入群体性事件的示范效应

    (四)克服新媒体的弊端,有待于现实社会的改进

   四 新媒体时代应对群体性事件之道

    (一)技术层面

     1.提高舆情监测技术,建立预警机制

     2.培养领导现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二)政策层面

     1.“阳光透明”是新媒体时代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则

     2.坚持在法治框架下解决群体性事件

    (三)治本之道

  都市报关于农民工报道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关于文本数据的解构

   二 对《扬子晚报》中关于农民工报道的分析

    (一)对农民工报道数量的统计

    (二)对农民工报道版次(是否在首版)的统计

    (三)关于农民工形象的报道情况统计

    (四)关于农民工报道的体裁分类统计

    (五)关于农民工报道的题材类型统计情况

   三 与其他都市类报纸的横向比较分析

   四 关于都市报对农民工报道的结论

   五 关于都市类报纸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报道的对策建议

  主流文化视角下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实证分析

   一 框架建构理论

   二 《人民日报》农民工形象变迁

   三 《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特征

   四 《人民日报》中对农民工形象建构存在的偏差

   五 和谐和社会背景下的农民工报道改进方向

    (一)增强社会责任,发挥媒体功能

    (二)建立日常报道机制

    (三)报道中应尽量做到以农民工为本

  返乡农民工子女学业适应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 农民工子女返乡就学的背景因素分析

   二 返乡就学农民工子女的学业适应状况

   三 思考与建议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主题是“社会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60余位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和交流,本书是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汇编。

丘林,2012,《中国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1月21日,http://www.bwchinese.com/article/1025178.html。

任仲平,2012,《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人民日报》7月10日。

安洋,2001,《山西今年起新设置矿业权将全部实行公开出让》,http://china. rednet.cn/c/2004/04/25/554223.htm。

贝克、邓正来、沈国麟,2010,《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社会学研究》第5期。

戴维·米勒,2001,《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富永健一,2004,《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信平,2010,《社会政策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2009,《资源枯竭性城市昆明东川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韩全芳,2011,《社区分化与社区重构——云南DY铜矿变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贾丁,2009,《古铜沧桑话东川》,北京:科学出版社。

李汉林,2010,《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李培林,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祥、王立杰,2003,《“四矿”问题与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炭》第2期。

桑德斯,1982,《社区论》,徐震译,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约翰·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复明,2002,《资源的优势陷阱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途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4期。

张以诚,2005,《矿业城市概论》,《中国矿业》第7期。

朱训,2002,《21世纪中国矿业城市形势与发展战略思考》,《中国矿业》第1期。

Hall.Shawn. 1998. Old Heart of Nevada:Ghost Towns and Mining Camps of Elko County. Reno: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波斯纳,2005,《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凌斌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董必武,1986,《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

哈特,1996,《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卡尔·施密特,2005,《宪法学说》,刘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编,199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凯尔森,1996,《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李龙、刘连泰,2003,《废除“六法全书”的回顾与反思》,《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乔晓阳,200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特征和内容》,载全国人大培训中心编《全国人大干部培训讲义》,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读本》,北京:新华出版社。

徐崇德,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约瑟夫·拉兹,2003,《法律体系的概念》,吴玉章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张志铭,2009,《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中国法学》第2期。

周永坤,2011,《不成文宪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法学》第3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1974,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1972,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北京:人民出版社。

丰子义,2006,《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丰子义,2010,《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Ellen Meiksins Wood. 1997. “Back to Marx.” Monthly Review 49(2).

戴卫东、陶纪坤,2011,《OECD国家职业年金运行模式及其启示》,《河南社会科学》第5期。

黄瑞芹,2003,《我国职业年金制度衔接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第4期。

刘琳,2009,《国外职业年金的运作模式选择》,《经济与管理》第2期。

苏卫东、郭建民,2011,《职业年金,想说爱你不容易》,《中国社会保障》第6期。

章泓,2010,《关于实施职业年金问题的思考》,《劳动保障世界》第12期。

支晓晴、吴忠等,2010,《职业年金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劳动保障世界》第9期。

安东尼·吉登斯,1998a,《民族-国家与暴力》,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1998b,《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1998c,《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2002,《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10,《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高宣扬,2005,《当代法国哲学导论(下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卡尔·施米特,2003,《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蒂文·卢克斯,2008,《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张汝伦,2009,《政治世界的思想者》,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Anthony Giddens. 1982. Classe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thony Giddens. 1993.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Sexuality,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Polity Press.

高勇,2009,《新加坡廉政建设的法治与文化因素探析》,《河南大学学报》第3期。

黄存金,2010,《试论新加坡廉政建设及其对我国的现实启示》,《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季正矩,1995,《跨越腐败的陷阱——国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秋芳主编,2007,《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腐败体制机制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李跃东,2006,《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安阳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刘步健,2011,《芬兰反腐保廉的制度化解读》,《群众》第7期。

刘亚林,1995,《论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兰州大学学报》第23期。

孟德斯鸠,1961,《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彭锦清,2006,《新加坡廉政建设的特点与启示》,《百花文苑》第6期。

宋亦飞,2007,《芬兰治理商业贿赂新动向:鼓励揭发卡特尔》,《百花文苑》第11期。

宋振国、刘长敏,2006,《各国廉政建设比较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王恩界、乐国安,2006,《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差异——来自于文化心理学视角的分析》,《哲学研究》第8期。

许道德,2002,《新加坡:严密立法严格执行》,《中国监察》第16期。

许道敏,2004,《预防腐败:当今世界的共鸣音》,《党政干部文摘》第2期。

徐汉明、黄达亮、姜汉奎,2008,《富有特色的新加坡反贪体制及运行机制》,《检察长视界》第9期。

颜颖颛,2010,《新加坡如何反腐败》,《文史月刊》第6期。

约翰·阿克顿,1997,《1887年4月3日致毕晓普·曼德尔·克莱顿的信》,载康绍邦《政治名言录》,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巴里·康芒纳,1997,《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陈光庭,2002,《城乡一体化概念的历史渊源和界定》,http://www.bjpopss.gov.cn/bjpopss/cgjj/cgjj20021224.htm.zh。

方世南、张伟平,2004,《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自然辩证法研究》第5期。

郭立宏,2001,《我国环境资源配置低效的制度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1期。

刘助仁,2006,《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摘)》,《云南农村经济》第3期。

吕国平,2000,《论新资源观》,《资源与产业》第9期。

马庆斌,2011,《城乡一体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钱俊生、余谋昌,2004,《生态哲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唐楠,2010,《浅谈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科技资讯》第25期。

田雪原,2004,《人口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建增,2011,《论城乡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胜今、景跃军,2006,《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吴锡镇,2010,《世纪初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讨》,http://blog.ifeng.com/article/8010145.html。

肖显静,200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新视野》第3期。

姚润丰,2004,《全国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http://old.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411/29/140635.shtml。

余谋昌,2000,《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余谋昌,2005,《自然价值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肖显静,2000,《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新视野》第3期。

习近平,2011,《关键在于落实》,《求是》第6期。

Amstein Sherry.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Planner 35(8).

Garson,G.D. & J.D.Willianms. 1982. Public Administration:Concept,Reading,Skill,Bost Publon. Massachusetts:Allyn & BaenIne.

刘淑妍、朱德米,2005,《参与城市治理:中国城市管理变革的新路径》,《中国行政管理》第6期。

陈淑伟,2007,《加强我国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方廷勇、章涛林、徐军、王强,2008,《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高效应急管理机制》,《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第Z1期。

吕玉宝,2008,《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探究》,《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杨安华、张伟、梁宏志,2010,《民族地区社会结构变化与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6期。

张黎勇、梁昌勇,2008,《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决策》第11期。

张义,20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应急管理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Cohn,R.,Waisel,L.,Carley,K.,Wallace,W.A. 1998. “The Pothole lake fire:an analysis of emotion in a successful emergency response.” Safety Seienee 30(l-2).

Daniel,H. 2010. “Evaluating local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programs:what framework should public managers adop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

Eisenman,D.P.,Wold,C.,Fielding,J.E.,Long,A.,Setodji,C.,Hickey,S.,Gelberg,L. 2005.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level terrorism preparedness in Los Angeles County.” American Joumal of Preventive Medieine.30(1).

Landesman,L.Y. 2001.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of disasters:the practice guide. Washington,DC: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eiation.

龚维斌,200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第1期。

刘铮、雷敏,2011,《一季度中国经济增9.7%,3月份CPI涨5.4%》,《新华每日电讯》4月16日。

列宁,2009,《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卢卡奇,1999,《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恩格斯,200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4a,《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4b,《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2001,《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余子鹏,2008,《中国农村金融演变、创新和风险管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庄友刚,2008,《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a,《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北京:新华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b,《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c,《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陈剑英、陈忠熙,2001,《一起食用乌骨鸡引起盐酸克伦特罗中毒的调查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第5期。

胡萍、余少文、李红等,2008,《中国13省1999~2005年瘦肉精食物中毒个案分析》,《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第1期。

梁飞、卢江,2005,《我国辐照食品发展前景和管理对策探讨》,《中国卫生工程学》第4期。

孟祥超,2011a,《山东肉羊第一镇部分羊喂瘦肉精羊肉销往17省市》,《新京报》10月26日第A26版。

孟祥超,2011b,《河北“瘦肉精羊”调查:喂瘦肉精多年羊销往各地》,《新京报》8月16日第A21、A22版。

王圣志、徐海涛,2011,《用瘦肉精喂牛 安徽一农民获刑》,10月27日,http://news.163.com/11/1027/09/7HC405GI00014AED.html。

薛晓源、周战超,2005,《全球化与风险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3,《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第3期。

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张迪,2010,《深圳“瘦肉精蛇”来自南昌》,《南方日报》9月10日第A14版。

张崟、王卫、刘达玉,2011,《2000~2010年媒体曝光的“问题食品”总结及分析》,《农产品加工(学刊)》第3期。

过勇、胡鞍钢,2003,《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姜付秀、余晖,2007,《我国行政性垄断的危害——市场势力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刘小玄,2003,《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产权和市场——关于市场产权行为和绩效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戒骄,2001,《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管制与管制改革》,《学术研究》第4期。

吕薇,2002,《产业重组与竞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盛洪、王新波,2003,《电信业:准入、分拆、竞争与绩效》,载于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联合专家组《中国反垄断案例研究》,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谭云清、韩忠雪、朱荣林,2007,《产品市场竞争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期。

王俊豪等,2005,《中国垄断性产业结构重组分类管制与协调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魏文彪,2006,《员工持股是分配正义的题中之义》,《中华工商时报》5月29日第7版。

张小宁,2002,《经营者报酬、员工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分析》,《世界经济》第10期。

周其仁,2000,《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第11期。

周其仁,2004,《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载于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2,《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2年专题报告》(http://www.ceoinchina.com/Category_24/index.aspx)。

祝红梅、王勇,2007,《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功能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朱启才,2004,《权力、制度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德胜街道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德胜街道办事处编,2012,《智能德胜——“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实践》(内部资料)。

上城区湖滨街道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委员会编,2011,《品质湖滨、精彩有我——湖滨街道区域化党建共建工作掠影》(内部资料)。

高文珺、李强,2008,《心理疾病污名社会表征公众影响初探》,《应用心理学》第4期。

夏勉、江光荣,2007,《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忍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第39期。

卫生部,2011,《十二五期间个人卫生支出比将降至30%以下》,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jk.2011/01-06/2769818.shtml。

Al-Krenawi,A.,Graham,J.R.,Al-Bedah,E.A.,Kadri,H.M.,& Sehwail,M.A. 2009,“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Middle Eastern university students:Help-seeking behaviors,attitudes toward helping professionals,and cultural beliefs abou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45.

Chen,S.X.,&Mak,W.W.S. 2008,“Seeking professional help:Etiology beliefs about mental illness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

Conner,K.O.,Lee,B.,Mayers,V.,Robinson,D.,Reynolds,C.F.,Albert,S.,et al. 2010,“Attitudes and beliefs about mental health among African American older adults suffering from depression.”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24.

Corrigan,P.W.,Kerr,A.,Knudsen,L. 2005,“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explanatory models and methods for change.”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11.

Dietrich,S.,Matschinger,H.,& Angermeyer,M. 200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genetic causal explanations and social distance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Results from a population survey in German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52.

Eisenberg,D.,Downs,M.,Golberstein,E.,& Zivin,K. 2009,“Stigma and help seeking for mental health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 66.

Fischer,R.,Ferreira,M.C.,Assmar,E.,Redford,P.,Harb,C.,Glazer,S.,et al. 2009,“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s descriptive norms:Development of a subjective norm approach to culture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

Goh,M.,Xie,B.,Wahl,K.H.,Zhong,G.,Lian,F.,& Romano,J.L. 2007,“Chines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 29.

Hill,D.J. & Bale,R.M. 1980,“Development of the Ment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and Mental Health Locus of Origin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4.

Jorm,A.F.,Barney,L.J.,Christensen,H.,Highet,N.J.,Kelly,C.M.,& Kitchener,B.A. 2006,“Research on mental health literacy: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still need to know.”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0.

Kahneman,D. 2003,“A perspective on judgment and choice:Mapping bounded ration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8.

Kashima,Y. 2008,“A social psychology of cultural dynamics:Examining how cultures are formed,maintained,and transformed.”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

Kessler,R.C.,Andrews,G.,Colpe,L.J.,Hiripi,E.,Mroczek,D.K.,Normand,S.-.T.,et al. 2002,“Short screening scales to monitor population prevalences and trends in non-specific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2(6).

Komiti,A.,Judd,F.,&Jackson,H. 2006,“The influence of stigma and attitudes on seeking help from a GP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A rural context.”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41.

Lazar,S.G.,Sledge,W.H.,& Adler,G. 2010,“Introduction.” In S.G.Lazar & The Committee on Psychotherapy (Eds.),Psychotherapy is worth it: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its cost-effectiveness. Arlington,VA,US: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Inc.

Link,B.G.,Struening,E.L.,Neese-Todd,S.,Asmussen,S.,& Phelan,J.C. 2001,“The consequences of stigma for the self-esteem of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es.” Psychiatric Services 52.

Mehta,S.I.,& Farina,A. 1997,“Is being sick really better?Effect of the disease view of mental disorder on stigma.”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6.

Phillips,M.R.,Zhang,J.,Shi,Q.,Song,Z.,Ding,Z.,Pang,S.,et al. 2009,“Prevalence,treatment,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2001-05: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The Lancet 373.

Rusch,N.,Angermeyer,M.C.,& Corrigan,P.W. 2005,“Mental illness stigma:concepts,consequences,and initiatives to reduce stigma.” European Psychiatry 20.

Shteynberg,G.,Gelfand,M.J.,& Kim,K. 2009,“Peering into the ‘magnum mysterium’ of culture: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descriptive norm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

Ware J.E.Jr.,Kosinski,M.,& Keller,S.D. 1996,“A 12-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Construction of scales and preliminary test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Medical Care 34(3).

Wan,C.,Chiu,C.,Peng,S.,& Tam,K. 2007,“Measuring cultures through intersubjective cultural norms:Implications for predicting relative identification with two or more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

Wan,C.,& Chiu,C. 2009,“An intersubjective consensus approach to culture:The role of intersubjective norms versus cultural self in cultural processes.” In R.S.Wyer,C.Chiu & Y.Hong (Eds.),Understanding culture: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 New York,NY,US:Psychology Press.

WHO World Mental Health Organization Survey Consortium.. 2004. “Prevalence,severity,and unmet need for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91.

Zou,X.,Tam,K.,Morris,M.W.,Lee,S.,Lau,I.Y.,& Chiu,C. 2009. “Culture as common sense:Perceived consensus versus personal beliefs as mechanisms of cultural influ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陈太明,2007,《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挤出还是挤入》,《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陈朝宗,2009,《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福建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迟福林,2008,《民生之路——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储德银、闫伟,2009,《地方政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基于199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统计研究》第8期。

范秀荣、贺本岚,2009,《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分析与对策建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胡书东,2002,《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姜洋、邓翔,2009,《替代还是互补——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分析》,《财贸研究》第3期。

马海涛、程岚、秦强,2008,《论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经科学》第12期。

斯蒂格里茨,1997,《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谢建国、陈漓高,2002,《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一个基于跨期替代模型的中国经验分析》,《经济科学》第6期。

王宏利,2006,《中国政府支出调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世界经济》第10期。

张平,2002,《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分配和消费》,《现代经济探讨》第5期。

Ahmed,Shagil. 1986.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n open economy:some evidence for the united-kingdom.”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7.

Aschauer,D.A. 1985. 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

Amano,R.A. and Wirjan to T.S. 1997. “Intratemporal substitution and government spending.”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9 (4).

Bailey,Martin. 1971. National income and price level. New York:Mcgraw hill.

Chen,B,S.K.McCoskey,C.Kao. 1999.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a cointegrated regression in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19(1).

Gali,Lopez-Salido & Valles. 2004.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pending on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8051.

Georgios & Karras. 1994.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consumption: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

Graham,F.C. 1993. “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3).

Hadri,K. 2000. “Testing for stationarity in heterogeneous panel data.” Econometrics Journal 3.

Kormendi,R.C. 1983. “Government debt,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behavio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

Hall,Robert E. 1978. “Stocha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fe cycl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Economics 86(6).

Kao,C.,Chiang M.H. 2000. “On the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of a cointegrated regression in panel data.” Advances in Econometrics 15.

Levin,A.,Lin,C.,& Chu,C.J. 2002.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asymptotic and finite sampl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08.

Ho,Tsung-wu. 2001.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consumption:a panel co integration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95(108).

陈鹏,2008,《公民权社会学的先声——读T.H.马歇尔〈公民权与社会阶级〉》,《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鹏,2009,《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开放时代》第4期。

戴慧思、卢汉龙,2003,《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新凯,2005,《国家对消费者的保护及其限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铃木深雪,2002,《消费生活论——消费者政策》(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卢汉龙,2003,《中文版序:消费革命与消费者自主》,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奇、莫里斯,2010,《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现代社会中的福利、意识形态和变迁》,郭忠华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马歇尔,T.H.,2007,《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载于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彭华民,1996,《消费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戎素云,2008,《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制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莱斯特·M.萨拉蒙,2007,《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原,2007,《走向公民权——业主维权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公民运动》,载于沈原著《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逻格斯·M.史密斯,2007,《现代公民权》,载于恩靳·伊辛、布莱恩·特纳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施芸卿,2007,《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社会学研究》第2期。

斯考克波,2009,《找回国家——当前的战略分析》,载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著《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苏黛瑞,2009,《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宁,2001,《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宁,2006,《消费者增权还是消费者去权——中国城市宏观消费模式转型的重新审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宁,2009,《从苦行者社会到消费者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绍光,1999,《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彦斌、赵晓荣,2011,《国家与市场:一个组织认同的视角》,《江海学刊》第1期。

沃麦克,詹姆斯·P.、丹尼尔·T.琼斯、丹尼尔·鲁斯,1999,《改变世界的机器》,北京:商务印书馆。

夏建中,2003,《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第3期。

杨春凤,1997,《论消费者保护的政治学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尹世杰,2001,《关于当前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几个问题》,《求索》第4期。

恩靳·伊辛、布莱恩·特纳,2007,《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2009,《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第4期。

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第6期。

赵文词,2003,《结语:第二次解放,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载于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宇民,2010,《浙江工商局局长郑宇民:消费维权亦国家战略》,《21世纪经济报道》3月24日,http://auto.163.com/10/0324/08/62HF8N3N000838QO.html。

郑永年,2009,《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消费者协会,2011,《二〇一一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4月28日,http://www.cca.org.cn/web/xfxx/picShow.jsp?id=51877。

庄文嘉,2011,《跨越国家赋予的权利?对广州市业主抗争的个案研究》,《社会》第3期。

Clarke,John. 2007. “Unsettled Connections:Citizens,consumers and the reform of public services.”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7.

Creighton,L.B. 1976. Pretenders to the Throne. 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

Davis,Deborah. 2006. “Urban Chinese Homeowners as Citizen-Consumers.” In S.Garon and P.Maclachlan (eds.),The Ambivalent Consumer.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ermann,R.O. & Mayer,R. 1997. “U.S.Consumer Movement:History and Dynamics.” In Brokeck,S.(eds.),Encyclopedia of the Consumer Movement. Santa Barbara,La et al.:ABC-Clio.

Marshall,T.H. 1992.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T.H.Marshall & Tom Bottomore (eds.),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London:Pluto Press.

Shklar,Judith N. 1991. American citizenship:The quest for inclusion.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uk-ching Ho. 2001. “Executive Insights:Growing Consumer Power in China. Some Lessons for Manag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9.

Trentmann,Frank. 2007. “Citizenship and consump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7.

陈津利,2008,《中国慈善组织个案研究——慈善组织的成功、策略和公众参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培林,2008,《和谐社会十讲》,北京:中华书局。

刘澎,2009,《关于宗教组织进入社会服务领域的机制问题》,《佛教在线》,http://www.fjnet.com/fjlw/200906/t20090627_126234.htm.

张士江、魏德东,2008,《中国宗教公益事业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徐以骅、刘骞,2011,《安全与统战——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双重解读》,《世界宗教研究》第6期。

牟钟鉴,2012,《宗教和谐论》,《中国民族报》2月12日。

国家宗教局政法司,2011,《我国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宗教》第4期。

李晋,2011,《普陀山佛协4.5亿捐赠政府》,《京华时报》4月11日。

胡绍皆,2007,《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服务的回顾与审视》,《信德学刊(3)》,石家庄:信德文化研究所。

何其敏,2010,《“对话”的张力解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5期。

爱弥尔·涂尔干,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2005,《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戴康生,2007,《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戴维·米勒等编,2002,《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方文,2005,《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社会学研究》第1期。

顾中华,200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泽,2009,《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克里斯·希林、菲利普·梅勒,2009,《社会学何为?》,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向平,2006,《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拥华,2008,《布迪厄的“终身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罗伯托·希普里阿尼著,2006,《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竹风主编,1995,《人·社会·宗教》,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06,《经济与社会(上)》,北京:商务印书馆。

帕森斯,2003,《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谢立中,2005,《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英格尔、李向平,2006,《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傅敬民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199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朱文斌,2008,《分类体系下的社会秩序的建构——对〈洁净与危险〉的述评》,《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广利、王登峰,2010,《社会行动:韦伯和吉登斯行动理论之比较》,《学术交流》第7期。

青井和夫,2002,《社会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卡罗尔·索尔坦、埃里克·尤西拉纳、维吉尼亚·郝夫勒,2003,《新制度主义:制度与社会秩序》,陈雪莲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Jonathan H.Turner. 2004.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Philip Smith,2008,《文化理论面貌导论》,林宗德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Talcott Parsons. 1991. The Social System,London:Routledge.

风笑天,2011,《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强,2009,《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闵学勤,2011,《空间拜物:城市青年住房消费的仪式化倾向》,《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宋健、戚晶晶,2011,《“啃老”:事实还是偏见——基于中国4城市青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人口与发展》第17卷第5期。

Bourassa Steven C.,Haurin Donald R.,Haurin R.Jean,et al. 1994. “Independent Living and Home Ownership:An Analysis of Australian Youth.”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3.

Callis Robert R.,Kresin Melissa. 2011. Residential Vacancies and Homeownership in the Fourth Quarter 2011. U.S.Census Bureau.

Cameron Stephen,Tracy Joseph. 1997. “The Transition to Homeownership:The Importance of Early Career Concerns.” Working Paper of Columbia University.

Haurin Donald R.,Hendershott Patric H.,Kim Dongwook. 1993.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Homeownership Decisions of American Youth.” Netherland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8(2).

Moreno Almudena. 2012.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in Spai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 Incidence of Structural Factors.” Young 20(1).

Nevulis,Mary Beth. 2011. “Home Ownership Continues to Drop Among Young People”,Professional Builder (http://www.housingzone.com/industry-data-research/home-ownership-continues-drop-among-young-peopl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4. “Australian Social Trends,2004”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7d12b0f6763c78caca257061001cc588/58c63d8c5ba7 af60ca256e9e0029079a).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9. “Housing Occupancy and Costs,2009-10”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atestproducts/4130.0Main%20Features2 2009-10?opendocument&tabname=Summary&prodno=4130.0&issue=2009-10&num=&view=).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编,2012,《2011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北京:时事出版社。

牛文元主编,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赵章元,2008,《生态文明六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符平,2009,《“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伟民、梁玉成,2002,《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第3期。

马克·格兰诺维特,2007,《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克·格兰诺维特,2008,《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上海:格致出版社。

罗家德,2010,《社会网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帕萨·达斯古普特、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2005,《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史传林,2009,《草根NGO的伦理困境与改善策略》,《学术交流》第8期。

王露燕,2012,《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研究综述》,《学理论》第3期。

谢莉娇,2008,《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一种途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新远见》第2期。

徐超,2007,《从“嵌入性”到“结构洞”》,《社会学视野网》5月7日。

朱健刚,2004,《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第6期。

成钢、刘晓云、侯建林等,2011,《我国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调整策略》,《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10期。

侯志远,2010,《地方基本药物增补与基层用药行为研究——基层卫生机构和居民药物可及性》,《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论文集》。

李颖、王虎峰,2011,《药物目录遴选制度构建关键问题研究——基于典型国家遴选制度模式的经验》,《中国药房》第24期。

孙强,2009,《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分析和改革思路探讨》,《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4期。

徐战英、孙利华,201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药房》第16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医改课题组,2008,《基本药物供应的市场保障体系》,《中国医改评论》第9期。

Deepak Paudel. 2007. “Rational use of drugs:the challenging need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CARE Nepal Newsletter 119(1).

Dickson M,Redwood H. 1998. “Pharmaceutical reference prices:how do they work in practice.” Pharmacoeconomics 14(5).

WHO. 2004. Equitable access to essential medicines:a framework for collective action,Policy Perspectives on Medicines.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东莞年鉴》编委会编纂,2006,《东莞年鉴(2006)》,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年鉴》编委会编纂,2007,《东莞年鉴(2007)》,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年鉴》编委会编纂,2008,《东莞年鉴(2008)》,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年鉴》编委会编纂,2009,《东莞年鉴(2009)》,岭南美术出版社。

东莞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09,《东莞市新莞人服务管理工作服务指南》,东莞阳光网,http://edu.sun0769.com。

谢志强、姜典航,2011,《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4期。

公天亮、张静亚,2003,《兵团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形势及发展思路》,《新疆农垦经济》第3期。

李福生、方英楷,1997,《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李汉林,2004,《中国单位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新萍,2007,《兵团社会保障:现状、问题、思路与措施》,《新疆农垦经济》第2期。

新疆兵团党委党校科研处,2003,《当前兵团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199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新疆发展研究中心,200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局与新疆稳定研究》,《边疆调研·调研报告》第2期。

王思斌,1999,《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响裙,2004,《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2000,《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思斌,1998,《“相对剥夺”与改革环境的建造》,《社会科学》第3期。

罗桂芬,1990,《社会改革中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心理浅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刘欣,2002,《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郭星华,2001,《城市居民相对剥夺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李俊,2004,《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社会科学》第4期。

刘欣,2002,《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第1期。

查德威克,2010,《互联网政治学》,中信出版社。

杜骏飞,2010,《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乌坎转机”的时代意义和国家样本意义》,2011,胡耀邦史料信息网,http://www.hybsl.cn/zonghe/zuixinshiliao/2011-12-26/28051.html。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宾厄姆·鲍威尔,2007,《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

科塞,1989,《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

匡文波,2008,《“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第6期。

刘建锋,2012,《长治久安:扩大公权还是还权于民》,《经济观察报》6月11日。

刘向晖、周丽娜,2007,《保卫厦门发起者讲述厦门PX事件始末》,《中国新闻周刊》第48期。

孙立平,2009,《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11,《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金融博览》第4期。

笑蜀,2010,《关注就是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南方周末》1月14日。

张铁,2011,《“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人民日报》12月22日。

《中国广东陆丰乌坎村抗议活动升级:薛锦波葬礼和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2011,《中国财经日报》12月17日。

周明、曾向红,2012,《埃及“一·二五革命”中的信息瀑布与虚拟社交网络》,《外交评论》第2期。

布迪厄,2001,《社会空间与符号权力》,载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红梅,2004,《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资报道为例》,《新闻大学》第1期。

胡杰成,2008,《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综述》,《兰州学刊》第12期。

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马广海,2001,《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王春光,2003,《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张力,2010,《〈华西都市报〉农民工报道研究:以1997~2009年的报道为例》,《新闻世界》第4期。

丰帆,2005,《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

李星,2009,《〈南方周末〉视阀下的农民工——〈南方周末〉(1984~2008)农民工报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人民日报》电子图文版数据库,2008。

喻国明,2000,《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张洪忠,2002,《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新闻与传播》第1期。

邵华泽,2004,《谱写党报历史的新篇章——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首届年会上的讲话》,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4页。

程方生,2008,《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集聚县城现象剖析——以江西省为例》,《中国教育学刊》第1期。

桑锦龙等,2009,《我国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高中阶段入学问题初探》,《教育研究》第3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