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8

人口大国的希望图书

SSAPID:101-9606-3251-19
ISBN:978-7-5097-2182-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自选的一些重要论文的文集。本书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中国人口政策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田雪原
编 辑: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一 人口理论拨乱反正与中国人口问题

  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

   一 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

   二 到底属于哪一个“马家”

   三 值得认真总结的历史教训

  控制人口,促进“四化”*

   一 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 加快实现“四化”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三 控制人口增长要采取有力措施

  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场大辩论*

   三 我国人口理论研究的新阶段

    (一)提出并论证了人口的不断增长不是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二)拨乱反正,纠正了过去批判中的一些错误

    (三)提出了许多带有闯“禁区”,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少数民族人口要不要控制*

   一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很快

   二 值得引起重视的人口问题

    (一)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长期不能提高

    (二)农业劳动力有余,城镇待业人口增加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赶不上人口增长,旧文盲未扫除而新文盲又大量涌现

    (四)宣传计划生育和科学卫生知识不够,多生多育是压在妇女肩上的沉重负担

   三 未来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趋势

    (一)增长趋势预测

     1.高位预测

     2.中位预测

     3.低位预测

    (二)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四 人口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

   一 关于孩子成本—效益理论

   二 当前我国孩子成本—效益作用的倾斜

   三 以孩子成本—效益为基础的生育控制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马鞍形”的出生率变动

   二 步入成年型初期的年龄结构

   三 改革大潮下的人口城市化

   四 伴随商品经济活跃起来的人口流动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人口问题*

   一 新的生育高潮的冲击和抉择

    (一)这一次生育高潮的基本态势

    (二)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

   二 生产年龄人口激增的冲击和抉择

   三 老龄化的冲击与抉择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口控制*

   一 微观人口控制:加大利益调节分量

   二 中观人口控制:发挥社区调节功能

   三 宏观人口控制:增强综合调控能力

  论“传宗接代”生育观及姓氏改革*

   一 由来与发展

   二 性质与作用

   三 取舍与改革

   四 小议姓氏改革

  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决策选择问题研究*

   一 总体人口变动趋势与生育控制决策选择

   二 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趋势与分配、教育改革决策选择

   三 生产年龄人口增长趋势与劳动就业决策选择

   四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决策选择

   五 人口城市化趋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决策选择

   六 人口流动增强趋势与开发中西部战略决策选择

 二 人口经济与劳动就业

  调整是目前国民经济全局的关键*

  为社会主义的“托拉斯”恢复名誉*

  人口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一 总人口同生活资料之间的平衡

    (一)人口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比例

    (二)人口和消费基金之间的比例

    (三)生产和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之间的比例

   二 劳动适龄人口同生产资料之间的平衡

    (一)劳动适龄人口增长速度和生产资料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增加劳动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三)劳动就业和经济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 人口质量同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

  2000年中国的人口和就业*

   1.人口的数量受到控制,增长速度放慢

   2.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3.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4.人口结构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过渡并向老龄化发展

   5.人口城市化

   6.经济生产年龄人口比总人口增长为快,就业人口空前膨胀

   7.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

   8.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转移

   9.总人口就业率上升和经济生产年龄人口就业率下降

   10.就业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利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促进现代化建设*

   一 人口年龄构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和从属年龄比的变动趋势

    (一)生育率较高的方案

    (二)生育率中间的方案

    (三)生存率较低的方案

   三 充分利用人口年龄构成的“黄金时代”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和宏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一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回顾和展望

   二 生产年龄人口变动和就业发展战略

   三 老龄化趋势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 从属年龄比变动和经济发展速度

  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人口观*

   一 人口数量观

   二 人口素质观

   三 人口结构观

  中国1992年家庭经济与生育10省市抽样调查报告*

   一 背景和方案设计

   二 家庭经济与生育水平

   三 孩子成本构成

   四 孩子效益比较

   五 孩子成本—效益管窥与人口控制利益调节改革思路

  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研究*

   一 一个有待澄清的认识“误区”

   二 “中观”人口控制的基本领域

   三 “三结合”开创新的范例

   四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重大改革*

 三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

  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一 迎接“银色浪潮”挑战:发展老年科学和开展老年人口调查

   二 典型“金字塔”状结构:老年人口年龄、性别和文化构成

    (一)年龄构成

    (二)性别构成

    (三)文化构成

   三 旧式婚姻关系的再现:老年人口婚姻、生育和家庭

    (一)早婚普遍和一次性婚姻占绝对优势

    (二)有配偶率较低和丧偶率较高

    (三)早育严重和生育子女数量多

    (四)过渡性质家庭

   四 农业型与工业型并存:老年人口经济状况和供养

    (一)经济收入来源

    (二)经济收入水平

    (三)供养构成

    (四)经济地位

   五 自食其力与奉献:老年人口就业和职业构成

    (一)就业率

    (二)就业动机

    (三)职业和行业构成

   六 增进健康和活力:老年人口医疗、健康、居住和活动

    (一)医疗

    (二)健康

    (三)料理

    (四)居住

    (五)活动

  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老年保障体系*

   一 扩大老年社会保障范围,改革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二 强调子女赡养义务,发挥家庭养老作用

   三 鼓励老年人口继续就业,提高老年人口收入水平

  现代化·老龄化·社会保障*

   一 现代化与入口老龄化

   二 实现现代化与发展老年社会保障

   三 走向现代化与家庭养老保障

   四 加速现代化与老年就业保障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改革*

   一 人口转变与年龄结构老龄化

   二 发展社会供养与寻求改革

   三 提倡家庭供养与发展社区服务

   四 组织老年自养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老龄问题和老年科学研究*

   一 老年人口规模和分布的变动

   二 老年人口婚姻和家庭的新趋向

   三 老年人口价值观和地位的改变

   四 老年人口社会保障和市场取向

  “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

   一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不同养老模式

   二 滞后于“二元经济”变动的农村养老保障

   三 适应“二元经济”变动趋势的农村养老保障改革思路

  21世纪中国发展:关注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一 老龄化与人口发展战略

   二 “人口盈利”、“人口亏损”与经济发展

    (一)老龄化与储蓄率、储蓄水平

    (二)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供给

    (三)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四)老龄化与收入分配

   三 老龄化与社会发展

    (一)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体系

     1.建立农村责任田养老基地

     2.创建城镇房产养老保险

    (二)老龄化与科技进步

    (三)老龄化与社区发展

    (四)老龄化与老年婚姻、家庭

    (五)老龄化与文化发展

  立足可持续发展:中日“少子高龄化”比较*

   一 中日“少子高龄化”趋势

   二 “少子高龄化”问题

    (一)劳动力供给问题

    (二)社会负担问题

    (三)发展活力问题

   三 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选择

  荷兰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及启示*

   一 荷兰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

    (一)荷兰人口老龄化的背景

    (二)老年收入保障

    (三)对老年人的照护

     1.院内家庭(Residential Homes)

     2.小型疗养院(Nursing Homes)

    (四)应付老龄化加深发展的对策

   二 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启示

    (一)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待人口老龄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二)从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老年服务事业

    (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老年科学研究

 四 人口流动与人口城市化

  改革开放给人口城市化带来新的生机*

   一 改革与人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二 改革与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结构的转变

   三 改革与人口城市化模式弹性的增强

  中国城市人口划分标准问题研究*

   一 现行城市人口划分中的问题和矛盾

   二 划分城市人口的原则和标准

   三 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调整

  迈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城市化*

   一 数据资料评价

    (一)中国人口、城市人口数据可靠性

    (二)城市人口数据的主要问题

   二 城市人口变动回顾

    (一)20世纪50年代的迅速增长

    (二)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徘徊不前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加速发展

   三 未来人口城市化趋势

    (一)发展图像

    (二)国际比较

   四 人口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方针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

     1.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乡村过剩人口的合理转移

     2.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流动人口激增的理论思考及其政策选择*

  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应坚持治理与疏导相结合*

   一 走出流动人口“部门观”的误区

   二 流动人口观的确切定位

   三 疏导与治理相结合的决策选择

  西部开发重在人力资本积聚*

   一 资本结构现状

    (一)自然资本

    (二)产出资本

    (三)人力资本

   二 人力资本“瓶颈”

   三 人口决策选择

  警惕人口城市化“拉美陷阱”*

   一 总体判断:中国人口城市化步入第二阶段

   二 “拉美陷阱”:当前人口城市化面临的主要危险

   三 决策选择:变农民为市民的基本思路

    (一)准确定位城市化内涵,适当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

    (二)准确定位城市化方针,谋求大、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三)准确定位农民工地位,谋求城市建设和发展新思路

     1.给农民工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地位和权利

     2.给农民工更多的居住和就业的机会

     3.给农民工来去自由开辟绿色通道

     4.把农民工生产生活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四)准确区分管理与歧视的界限,打造防止落入“拉美陷阱”的安全阀门

 五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理论体系*

   一 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宗旨

   二 以人力资本为主要驱动力

   三 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系

    (一)全方位适度人口论

    (二)稀缺资源论

    (三)生态系统论

    (四)总体经济效益论

     1.质量效益发展观

     2.广义空间效益发展观

     3.长远时间效益发展观

    (五)社会协调发展论

     1.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3.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发展

  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 资源的稀缺性

   三 人口增长的压力

   四 “分母的加权效应”

  谋求21世纪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 人口增长与环境恶化

   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压力

   三 控制人口增长与维护生态平衡

  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 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可持续发展

   二 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发展

   三 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四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与养老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 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可持续发展

   六 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 人口与社会分层

   二 分层与可持续发展

    (一)领导层人口与社会调控主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二)执行层人口与社会调控媒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执行层人口数量过大,增长过快

     2.执行层人口素质需要提高

    (三)承受层人口、结合层人口与社会调控客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 可持续发展与人口社会“热点”问题

    (一)消除贫困和适度经济增长

    (二)如何满足就业和生产资料的基本需求

    (三)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四)注意推动技术进步和危险的有效控制

  走现代文明发展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个飞跃”*

   一 飞跃之一:“后小康”经济发展突出集约性

   二 飞跃之二:“后小康”社会发展关注全面性

    (一)缩小差别,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

    (二)发扬民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三)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三 飞跃之三:“后小康”发展落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总体人口变动对GDP、消费以及资源、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二)人口素质提高的作用和影响

    (三)劳动年龄人口变动的作用和影响

    (四)人口城市化的作用和影响

    (五)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作用和影响

    (六)人口地区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立场*

   一

   二

   三

 六 人口发展战略与人口政策

  关于人口发展战略问题*

   一

   二

   三

  论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一 总体人口和生活资料的协调发展

   二 生产年龄人口和生产资料的协调发展

   三 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技术进步的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人口变动趋势及其宏观调节基本思路*

   一 总体人口继续增长的趋势

   二 生产年龄人口激增的趋势

   三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应高度重视潜在的“性别危机”*

  “三步走”: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一 宏观思路

   二 路径选择

   三 政策建议

  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

   一 从生殖崇拜到多生多育

    (一)生殖崇拜

    (二)多子多福生育观

    (三)以多生多育为主线的人口政策

     1.直接干预的人口政策

     2.间接干预的人口政策

   二 新中国前30年的人口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人口问题

     1.人口转变

     2.第一次生育高潮

    (二)关于人口问题的论战

     1.社会学派人口节制主义再起

     2.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三)对新人口论的批判

    (四)形而上学人口理论一统天下

    (五)在艰难中启动的人口生育政策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政策

    (一)舆论准备——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

    (二)战略抉择——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四 “后人口政策”决策选择

    (一)建立和完善“后人口政策”体系

     1.第一层次:狭义人口政策和广义人口政策

     2.第二层次:狭义人口政策和广义人口政策下的子人口政策

     3.第三层次:子人口政策之下的各项具体人口政策

    (二)“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

    (三)“后人口政策”决策选择

     1.后生育政策

     2.后养老保障政策

     3.后人口转变政策

  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

   一 历史的足迹

   二 关键的决策

   三 当前的选择

  《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总论*

   一 国际背景

    (一)信息化

    (二)经济全球化

   二 国内背景

    (一)经济转轨

     1.体制转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2.经济发展方式转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社会转型

    (三)人口转变

   三 人口发展战略宏观思路

  《中国人口政策60年》前言*

 七 人口研究与学科建设

  发达国家人口研究动向和人口问题*

   一 发达国家人口研究的动向和特点

    (一)在重视宏观研究的同时,人口学的微观研究得到更多的重视

    (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更多地侧重于应用研究

    (三)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面,大量进行的是实地调查和定量研究

   二 人口都市化和劳动力的转移

   三 人口老龄化和减速经济

  20世纪人口科学发展一瞥*

   一 前期人口学研究的广泛突破

    (一)适度人口论

    (二)经济学派人口理论

    (三)社会学派人口理论

    (四)数理学派人口理论

   二 后期人口科学的深入发展

    (一)“人口转变论”的完成

    (二)人口经济学的新发展

    (三)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四)数理人口学的兴起

    (五)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加强

  论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

   (一)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具体分析及举例

   二 加大孩子直接成本—效益调节分量

  人口文化研究*

   一 人口文化概念

   二 人口文化研究的对象

    (一)人口变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本质

     1.人口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本质

     2.人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本质

    (二)人口文化在人口变动与发展中的地位和本质

     1.人口文化的规范性质

     2.人口文化的历史性质

   三 研究人口文化的意义

    (一)研究人口文化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人口文化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人口科学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一 人口控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

   二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 女性人口研究

   四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口理论和现实人口问题研究

   五 人口流动与人口城市化研究

   六 老年人口科学研究

   七 生育(殖)健康研究

   八 人口学理论研究

  解放思想,应对转变,谋求人口科学新发展*

   一

   二

   三

   四

  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一 20世纪人口科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二 近年来的调整与发展

    (一)必要的和有意义的调理

    (二)“九五”以来人口科学的新发展

   三 未来人口科学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前言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1]朱利安·L.西蒙:《人口增长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彭松建编著《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田雪原:《关于人口发展战略问题》,《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85年第3期。

[4]秦芳芳:《中国计划生育对生育率影响的评估》,《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

[5]李小平:《生育效用与控制生育的经济对策》,《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1期。

[6]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7]Harvey Leibenstein,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1973.

[8]Gary S.Becker,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in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in Developed Count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1]《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增刊(1)。

[2]彭珮云:《我国人口发展的形势及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动态》1989年第1期。

[3]田雪原主编,邬沧萍、鲁志强副主编《2000年的中国人口和就业》(内部研究报告),1985年。

[4]刘铮、李建保:《论农村劳动生产率、家庭教育投资、人口质量关系》,《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5]田雪原:《人口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6]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生存与发展》,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世界银行:《198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8]Lester R.Brown et al,State of the World 1988,1989,1990,A Worldwatch Institute Report on Progress toward Sustainable Society,W.W.Norton and Company,New York,London.

[9]United Nations,Global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of Population by Sex and Age,the 1988 Revision,New York,1989.

[10]Be Ellen Jamison,World Population Profile 1989,U.S.Departmedt of Commeree Bureau of the Census.

[1]《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重要文献摘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柳随年、吴群敢主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彭松建主编《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李竞能主编《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Harvey Leibenstein,A Theory of Economic Demograthic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USA,1954.

[7]Gary S.Becket,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In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ntri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USA,1960.

[8]Richard A.Easterlin and E.M.Crimmins,Fe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USA,1985.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文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日报》1996年3月20日。

[3]宋健主编,惠永正副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4]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5]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6]许明主编《关键时刻——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27个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7]《中国21世纪日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绿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季羡林等:《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9]Nafis Sadik:The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1977,UNFPA,New York,1997.

[10]IUSSP: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Beijing,1997.

[1]H.Leibenstein,A Theory of Economic Demographic-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4.

[2]G.S-Becker,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irtili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3]R.A.Easterline and E.M.Crimmins,Fi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 Demand Analysis,University of Press,1985.

[4]J.C.Caldwell,Theory of Firtility Decline,London Acam.Press,1982.

[5]刘国光等:《关于进一步有效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报告》,载《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

[6]田雪原:《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田雪原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7]彭松建编著《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李竞能主编《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田雪原主编,钟勘、许改玲副主编《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江亦曼主编,朱楚珠、彭希哲、朱云成、陈剑、钱如生副主编《走出沼泽地——多孩生育的根源与对策》,气象出版社1993年版。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何肇发主编《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彭珮云:《积极稳妥地推行计划生育“三结合”,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995年10月20日。

[6]田雪原:《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1期。

[7]Lester R.Brown and Others,State of the World 1965,A World Watch Institute Report on Progres Toward Sustainable Society,U.S.A.

[8]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ew York,1994.

出版社1986年版

5田雪原主编,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6田雪原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7中国老年

8版

[1]《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增刊(1)。

[2]田雪原主编《中国老年人口》(人口、经济、社会三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编《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汇编》,1992年版。

[4]邬沧萍主编《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中国老年学学会编《21世纪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6]U.S.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n Aging World:2001. By Kevin Kinslla and Victoria A.Velkoff.

[7]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0 Revision,New York,2001.

[8]Unid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Monitoring 2001,New York,2001.

[9]IUSSP:Population,Volume 13-2,Paris,2002.

[1]〔美〕马尔科姆·H.莫里森著《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张家钢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美〕戴维·C.德克尔著《老年社会学》,沈健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中日老龄化社会对策学术讨论会纪念论文集《中日老龄化社会发展与对策》,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

[4]田雪原、王金营、周广庆:《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田雪原、王国强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6]劳动部课题组:《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用预测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7]王金营:《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8]周广庆:《人口革命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版。

[10]中国老年学学会编《21世纪老年学与老年问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

[11]Robert L.Clark and Joseph J.Spengler,The Economics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Agi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2]David A,Wise,and Judith Stewart Status,The Economics of Aging,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13]Schulz,1991,Borowski and Crown,Econmics of Population Aging,Auburn House,PRB,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1994.

[14]Frenk.J.,Bobadilla,J.l. and Lozano.R.,The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 in Latin America In:I.M.Timaeus,J.Chackiel and L.Ruzicka(eds),Adult in latin America.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6.

[15]WHO Kobe Center:Aging and Health Technical Report(1):Global Health Expectancy Research Among Older People,2001.

[16]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New York,2003.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1》,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田雪原、萧振禹主编《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和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日〕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统计资料集2003》,2003年版。

[6]〔日〕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日本の将来推计人口》,2001年版。

[7]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0 Revision,New York,2001.

[8]United Nations:National Populatlion Policies 2001,New York,2002.

[1]《中国21世纪议程暨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彭珮云:《努力开创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人口与计划生育》1997年第1期。

[4]曲格平、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田雪原主编《中国沿海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张文贤:《人口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4 Revision.New York,1995.

[8]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1990. New York,1991.

[9]Programmer of Action adop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airo,1994;Population and Develpment.Volumel,1995.

[10]Nafis Sadik. The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1996. New York,1996.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人民日报》2000年5月8日。

[2]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00年3月17日。

[3]张维庆:《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与发展问题》,《光明日报》2000年6月27日。

[4]杨宜勇:《坚持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光明日报》2000年6月27日。

[5]田雪原:《西部应当加速人力资本积聚,当前重点仍是控制人口数量》,《科学时报》2000年6月20日。

[6]田雪原:《跨世纪的人口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郑晓瑛:《西部大开发中的EPD教育》,《光明日报》2000年6月27日。

[8]于学军:《中国西部大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要先行》,《人口与计划生育》2000年第2期。

[9]原新:《我国西部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控制方略》,《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3期。

[10]U.N.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 The World at Six Billion,U.N.1999.

[11]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Grouth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The Concise Report,U.N.New York,1999.

[12]United Ntions:Charting the Progress of Populations,U.N.Now York,2000.

[1]《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1992),国家环保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邓楠主编《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4]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报告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田雪原、王国强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7][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8][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译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9]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1992,World Resources 1992-1993.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0]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New York,2003.

[1]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陈耀邦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年版。

[4]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出版社1994年版。

[5]张维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口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1期。

[6]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7]《田雪原文集》(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8]United Nations,Program of Ac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Cairo 1994.(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Volume 1,1995.

[9]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ew York,1994.

[1]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联合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会议:《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1994年。

[3]《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田雪原文集》(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5]H.Leibenstein,A Theory of Economic Demographic Develop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4,USA.

[6]Lester R.Brown and others,State of the World 1995,A Worldwatch Institute Report on Progress Toward a Sustainable Society,USA.

[1]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联合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会议:《国际人口与发展行动纲领》,1994年。

[4]《中国环境保护20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United Nations,Program of Ac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Cairo 1994.(Population and Cevelopment)Volume 1,1995.

[4]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ew York,1994.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西奥尔多·W.舒尔茨著《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5]丹尼尔、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王宏周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7]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1992 Revision,New York,1993.

[8]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ew York,1994.

[1]《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会议:《21世纪议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编《迈向2020年的中国》,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4]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化危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5]斯泰因·汉森(Stain Hasen)著《人口:对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第12期。

[6]伊格纳西·萨什(Ingnacy Sachs)著《人口、发展与就业》,《国际社会科学》1995年第8期。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编《迈向2020年的中国》,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3]杨魁孚、田雪原主编《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田雪原:《跨世纪人口与发展——田雪原文集》(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0 Revision,New York,2002.

[8]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New York,2001.

[1]江泽民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江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4]《21世纪中国战略大策划——大国方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5]《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田雪原文集》(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郑易生、王世汶主编《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0 Revision,New York,2001.

[11]United Nations:Government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nviroment,New York,1997.

[12]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1999 Revision,New York,200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印,1991年。

[2]《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

[3]孙兢新、孟庆普:《十一亿人口的普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讨论会论文,1992年2月。

[4]田雪原:《90年代的中国人口问题》,《田雪原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5]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1990,New York,1991.

[6]United Nations:Fundfor Population ActivitdsThe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1992. New York,1992.

[7]lester R.Brown et al:State of the World 1990A Worldwatch Institute Report on Progress Toward Sustainabal Society,W.W.Norton and Company,New York,London.

[8]G.J.R.Linge and D.K.Forbes et al:China Spatial Econom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年版。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人民日报》2000年12月20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5]张维庆主编《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版。

[6]《田雪原文集》(三)(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7]王金营:《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8]李文:《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New York,2003.

[10]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U.N.New York,2001.

[11]United Nations:National Population Policies 2001,New York,2002.

[1]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

[3]张维庆主编《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2008年版。

[4]杨魁孚、梁济民、张凡编写《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5]《马寅初全集》第一卷、第十四卷、第十五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田雪原:《中国人口政策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田雪原等著《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孔子:《论语》,孔子中国画院《金龙图》荣誉出品。

[9]杜佑:《通典》,商务印书馆万有文本库。

[10]马端临:《文献通考》,光绪十三年刻本。

[11]吴希庸:《人口思想史》,北平大学出版社1936年版。

[1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柳祥麟、姬广武:《羲皇故里寻根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吕思勉:《中国通史》,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15]王跃生:《中国人口的盛衰与对策——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Yearbook Historical Supplement,New York,1979.

[18]John R.Weeks:Popula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elmont,California A Division Wadsworth,Inc,1994.

[19]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lon Prospects The 2004 Revision,Volume 1:Comprehensive Tables,New York,2005.

[20]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2008,New York,2008.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年版。

[2]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3]张维安、孙文威、徐振华主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编《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史》,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年版。

[5]杨魁孚、梁济民、张凡编写《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6]田雪原:《跨世纪的人口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7]田雪原:《田雪原文集》(四),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8]王全营:《1990—2000年中国生育模式变动及生育水平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4期。

[9]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New York,2003.

[10]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and Developrnent,New York,2001.

[1]田雪原主编,翟振武、李竞能副主编《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李竞能主编、吴国存副主编《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杨中新:《西方人口思想史》,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John R.Weeks:Population,Wadsworth Pubising Belmont,California 1994,USA.

[5]Philip Hauser and Otis Dudly Duncan:The Study of Popul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2.

[1]刘国光等:《关于进一步有效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报告》,《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

[2]田雪原:《论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和人口控制》,《田雪原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3]彭松建编著《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李竞能主编《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H.Leibenstein:A Theory of Economic-Demographic Developme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4.

[6]G.S.Becket: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irtili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7]R.A.Easterline and E.M.Crimmins:Firtility RevolutionA Supply—Demand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8]J.C.Caldwell:Theory of Firtility Decline,London Acadmic Press,1982.

[1]张忠利、宗文举编《中西文化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潘贵玉主编《中华生育文化导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

[3]田雪原:《跨世纪的人口与发展——田雪原文集》(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孙熙国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编《人口学词典》,杨魁信、邵宁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辞海》(修订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New York,2001.

[9]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Newsleter,December 2002,New York,2002.

[10]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0 Revision,New York,2001.

[1]中国人口学会:《第七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1998年。

[2]查瑞传主编,胡伟略、翟振武副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邬沧萍:《人口学在21世纪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朝阳科学》,《中国人口学会通讯》2001年第4期。

[4]张纯元:《中国人口科学现状、问题、对策之我见》,《中国人口学会通讯》2001年第4期。

[5]田雪原:《解放思想,应对转变,谋求人口科学新发展》,《中国人口学会通讯》2001年第4期。

[6]学科调查课题组:《人口学“九五”以来学科发展调查报告》,200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