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55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21世纪初十年的回眸与展望图书

Population Issues and Development of Demorgraphy in China

SSAPID:101-6510-6283-12
ISBN:978-7-5097-3494-0
DOI:
ISSN:
关键词:

问题 人口学 人口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问题与人口结构问题交织、人口理论研究与人口实证分析蓬勃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呈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对21世纪前十年中国人口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人口学学科本身的反思。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独特性?中国的计划生育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口的未来发展?低生育水平的现象与后果?人口流动的趋势与理论基础?老龄化的影响人群及应对策略?人口与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中国人口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现状与成果?如何重新认识人口学学科体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将向您一一揭示。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人口学研究系列
作 者: 宋健 巫锡炜
编 辑:郑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丛书总序

 主编的话

 第一篇 人口转变的历程与发展趋势

  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第二次生育率转变

   二 中国的生育率结构发生了深刻改变

   三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粗死亡率持续稳定处于低水平

   四 人口的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中国进入了长寿社会

   五 中国死亡率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六 中国的人口挑战

  第二章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

   一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

   二 对中国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再思考

  第三章 论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

   一 中国的人口态势和社会发展变化

   二 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和“优质服务”

   三 计划生育的改革和“综合改革”

   四 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和“计生协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人口:从现在走向未来*

   一 人口态势

   二 生育政策

   三 未来走向

 第二篇 低生育及其社会后果

  第五章 关于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理论思考*

   一 《决定》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划时代意义

   二 必须在理论上解决“三个认识不足”的误区

   三 科学掌握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四 用科学的价值观全面衡量低生育水平的利害得失

   五 在理论上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是关键

  第六章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

   一 文献回顾:“性别偏好”的研究视角与进展

   二 研究定位与数据来源

   三 中国育龄夫妇的生育“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

    (一)育龄妇女最后一个孩子的性别比

    (二)单性别子女的家庭与儿女双全的家庭

    (三)分已有孩子性别的胎次递进比

    (四)活产子女的性别分布与性别比

    (五)子女的活产与存活状况

   四 结论

  第七章 胎次—激化双重效应:中国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生育政策的时空差异

    (二)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特点

    (三)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研究述评

   二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理论构建

    (一)生育率下降与儿童性别比理论

    (二)“胎次—激化双重效应”理论模式

     (1)胎次效应

     (2)激化效应

    (三)理论假设

     (1)主要关系假设

     (2)互动关系假设

   三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省区层面分析

    (二)地区层次分析

   四 总结与思考

  第八章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

   一 对“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的定义

   二 “独生子女”的规模与分布

    (一)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人数与估计

    (二)数据推算

    (三)利用2000年普查数据的估计

   三 独生子女的婚配概率和“四二一”家庭结构

    (一)“独生子女户”与“四二一”家庭

    (二)独生子女的婚配概率

    (三)“四二一”家庭出现的可能性

   四 “独生子女户”的后顾之忧

   五 结语

  第九章 农村独生子女生育选择影响因素及测度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

    (一)研究框架与模型

    (二)数据及变量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独生子女的生育模式选择与生育性别偏好

    (二)生育选择的Multinomial Logistic实证分析

     1.个体因素对生育模式选择的影响与测度分析

      (1)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2)生育模式选择的概率、离散变化测度分析

      (3)生育模式选择的Odds Ratios测度分析

     2.经济与政策因素对生育选择模式的影响与测度分析

   四 结论与思考

  第十章 男孩偏好与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基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环境的考察*

   一 引言

   二 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以及儿童健康:一个理论框架

   三 数据以及分析方法

    (一)儿童健康家庭生产函数

    (二)儿童健康的人体测量指标

    (三)数据

   四 描述分析结果

    (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生育行为状况

    (二)不同生育政策地区以及不同胎次儿童的HAZ评分的性别差异

   五 实证分析结果

   六 结论

 第三篇 人口流动及其社会后果

  第十一章 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流动人口数据收集方式和流动人口统计口径比较

    (一)1982、1990年人口普查“跨县”、“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

    (二)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进一步识别“县内”、“半年以上”流动人口

    (三)2000年人口普查:“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的甄别

   三 如何依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定义流动人口

    (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收集方式的新特点

    (二)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流动人口界定的原则

    (三)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流动人口界定的操作方案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一 数据来源及流动人口口径的界定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一)流动人口的普遍化

     (1)流动人口规模在短短20多年时间内增长了21倍

     (2)流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

     (3)流动人口随处可见

     (4)流动人口来自五湖四海

    (二)流动原因的经济化

    (三)流动时间的长期化

    (四)流入地分布的沿海集中化

    (五)年龄构成的成年化

     (1)年龄结构金字塔的成年化。

     (2)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平均年龄不断上升。

     (3)新增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

    (六)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1)我国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均衡化

     (2)流动人口中育龄妇女的比重不断升高,城市计生服务和管理任务日益加重

    (七)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

    (八)流动方式的家庭化

     (1)流动人口中的女性比例和规模均逐年升高

     (2)流动人口的已婚比例不断提高

     (3)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的比例不断提高

    (九)学业构成的“知识化”

     (1)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不断升级

     (2)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

     (3)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且提高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4)较高受教育水平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三 结论和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1.重新认识我国的人口城市化道路问题,把流动人口问题提高到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

     2.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要以改革的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改革我们对于流动人口的认识,这是真正有效解决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基本前提

     3.流动人口将长期扎根在城市,流动人口问题将是一个长期性问题;这是认识人口流动现象、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4.要认识到我国流动人口仍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

     5.要及早重视来自城镇的流动人口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端”流动人口

     6.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投入

     7.要为更多儿童和老年人口作为流动人口的到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8.要加强对于流动人口调查研究方法的研究

  第十三章 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

   一 什么是“梯次流动”

   二 “梯次流动”的形式

   三 “梯次流动”的原理

   四 实现“梯次流动”的条件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四章 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回顾

   三 数据与方法

   四 结果与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

    (二)Logistic回归结果

   五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五章 成年子女外出状况及对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

   一 研究背景

   二 调查数据和研究思路

   三 外出子女的基本状况及其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一)成年子女外出与老年人的居住变化

    (二)成年子女外出与家庭代际互动关系的变化

    (三)成年子女外出前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变化

   四 政策思考与建议

  第十六章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

   一 “同化”(Acculturation)或“融合”(Assimilation)理论的基本演进轨迹

    (一)融合论*

    (二)多元文化论

    (三)区隔融合论

   二 国内相关理论框架述评

   三 概念的厘定与理论框架的建立

    (一)概念的厘定:“融合”与“融入”

    (二)社会融入理论框架的构建

     1.经济整合

     2.文化接纳

     3.行为适应

     4.身份认同

    (三)五种社会融入模式

   四 结语

  第十七章 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

   一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特点

    (一)中国农村人口呈现历史性的下降趋势

    (二)农村人口空心化对应着快速的城市化

    (三)低生育水平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有促进作用

    (四)城市人口结构比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

   二 农村人口空心化带来的挑战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位的挑战

    (二)农村养老的挑战

    (三)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挑战

    (四)农业生产的挑战

   三 应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挑战的战略

    (一)农业转型战略

    (二)农村养老战略

   四 总结与讨论

 第四篇 老龄化及其应对策略

  第十八章 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概念和理论探析*

   一 对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二 我国老年人口的标准应以60岁为宜

   三 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问题

   四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问题

  第十九章 国内外思潮对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及老龄化危机的误导*

   一 国际思潮:“人口红利”令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彻底“消失”

   二 中国学者、舆论对“人口红利”的滥用

    (一)中国经济增长27%归功于人口红利的计算存在严重瑕疵

    (二)中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廉价劳动力与人口红利无任何关系

    (三)大量剩余劳动力背景下的中国式民工荒

     1.我国目前剩余劳动力仍在2亿人左右

     2.大量剩余劳动力背景下的中国式“民工荒”

   三 人口红利误导了什么:扭曲了对中国老龄化进程中基本矛盾的认识

    (一)在社会福利创建背景下,未来中国社会负担有较高度可控性

    (二)据老龄化教义告诫的劳动力老化对社会活力、创新精神等的影响,也与现实脱节

    (三)劳动力将短缺,还是剩余劳动力将长期存在

     1.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的认识:源于西方却不符合西方实际

     2.未来中国劳动力剩余展望

    (四)我国人口规模滞后效应日趋显现: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时代渐面对转折

    (五)人口规模滞后效应另一显现:密切关注本世纪资源、环境形势变化

   四 今后中国的人口政策问题

  第二十章 1994~2004 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

   一 文献回顾

   二 中国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与变化

    (一)中国老年人总体上仍然主要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养老,但离退休金上升到第二位

    (二)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大幅下降,靠离退休金生活的比例上升1倍

    (三)男性老年人主要靠离退休金,女性老年人主要靠子女或其他亲属

    (四)城市老年人主要靠离退休金,农村老年人主要靠子女或其他亲属

    (五)城市社会养老进步明显,农村进展缓慢

    (六)依靠劳动收入的主要是低年龄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基本依靠子女养老

    (七)各省市老年人生活来源差距明显,上海、北京、天津社会养老水平最高

   三 结论

  第二十一章 中国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变化的地区差异:扩张还是压缩?*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四 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预期寿命

    (一)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趋势

    (二)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变化趋势

    (三)老年人余寿中的健康预期寿命 (HLE/LE)——扩张还是压缩

   五 讨论

  第二十二章 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

   一 家庭养老概念述评

   二 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定义

    (一)家庭养老模式

    (二)家庭养老方式

    (三)家庭养老模式与家庭养老方式的关系

   三 家庭养老概念再定义的意义

    (一)认清中国国情,推进家庭养老

    (二)澄清模糊认识,正确理解家庭养老

  第二十三章 养老转变论:建立以个人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帮助的社会化养老方式*

   一 引言

   二 一个理论学说及其实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的此消彼长

   三 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独立养老的一个事实

   四 社会养老保险的局限性

   五 发展市场化的养老保障计划

   六 简要结语

 第五篇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及应对策略

  第二十四章 从大禹治水看我国应对人口问题的文化机制*

   一 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 我国处理人口问题的文化机制

   三 基于文化机制的政策构建思路

  第二十五章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分析*

   一 传统观念的悖谬

   二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一)人口素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二)人口的集聚效应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三)人口的集中有利于污染物的处理,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有利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人口的迁出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更广阔的栖息场所

     2.避免毁林开荒和陡坡开荒,减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3.减少能源需求,避免大量砍伐薪炭林

     4.避免资源环境的源头污染

   三 如何化解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关于资源紧张问题

    (二)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四 未来的展望

  第二十六章 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应从源头做起*

   一 经济增长仍过度依赖劳动力导致人口膨胀

   二 区位优势必须有效地为城市定位服务

   三 外来低成本农业劳动力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四 人口调控战略必须向依靠经济调控转变

   五 改革流动人口管理机制重视解决本市人口就业问题

  第二十七章 人口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 人口承载力的起源与发展

    (一)人口承载力的起源

    (二)人口承载力的发展

   二 对人口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两种不同观点

    (一)支持派的观点

    (二)反对派的观点

   三 人口承载力研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标准和目标的确定

    (二)技术进步因素

    (三)人口及资源的空间流动

    (四)承载人口的物质基础

    (五)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

  第二十八章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数据和方法

    (一)本文所用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

    (二)研究方法

     1.人口潜力指数

     2.动态人口合理分布评价方法

     3.城乡人口合理分布评价方法

   三 研究结论

    (一)省级人口潜力指数分析

    (二)县级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三)中国城乡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四)动态人口合理分布评价

   四 讨论

  第二十九章 区域人口均衡: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

   一 引言

   二 主体功能区中人口规模重点开发区最大,密度重点、优化开发区最高

    (一)优化开发区域以环渤海人口最多,珠三角密度最大

    (二)重点开发区域人口差异明显,一致性规律是人口主体集中于区域内中心城市

    (三)限制开发区域中荒漠化生态功能区总人口规模最大,湿地生态功能区密度最高

   三 主体功能区中人口素质优化开发区最高,限制开发区最低

    (一)优化开发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8.25年,区域内部之间差别不大

    (二)重点开发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平均7.69年,区域内部之间差异明显

    (三)限制开发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3年,区域内外差异均十分明显

   四 人口年龄结构以优化开发区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最高

    (一)优化开发区域之间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大

    (二)重点开发区域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低于优化开发区域

    (三)限制开发区域少年儿童比例最高

   五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约束因素分析

    (一)人口迁移方向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冲突

    (二)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与主体功能区建设有差距

    (三)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聚集在优化开发区内与规划初衷相背离

   六 实现主体功能区人口均衡的对策建议

    (一)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人口和产业政策,并注重优势互补

    (二)人口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多管齐下,相互协调

    (三)充分把握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中的人口再分布规律,未雨绸缪

 第六篇 对人口学学科的反思

  第三十章 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一 研究背景

   二 中国的人口学科学研究

    (一)人口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二)研究队伍的成长与成熟

    (三)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入

    (四)人口学专业学术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五)科研项目的组织与开展

    (六)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三 中国的人口学教学与培训

    (一)学历教育与培训

     1.博士后教育与培训

     2.研究生学历的教育与培训

     3.本科教育与培训

     4.大、中专教育与培训

    (二)非正规培训

     1.基础知识培训班和岗位业务培训班

     2.人口学科研人员和教师高级研讨班

     3.计划生育和人口统计等高级管理人员的高级研讨班

   四 人口学专业人才的就业状况

    (一)在国外接受规范人口学培训的留学人员

    (二)国内培养的研究生

    (三)国内培养的人口学本科毕业生

   五 对人口学人才需求的展望

  第三十一章 30年来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二 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

    (一)问题研究催生方法发展

     1.人口问题的演变及其相关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以生育率研究为例

    (二)数据技术推动方法运用

    (三)“拿来主义”带动方法本土化

     1.世界人口学方法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2.中国本土化的人口学方法

   三 中国人口学方法发展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十二章 对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新认识*

   一 为什么现阶段要研究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问题

   二 近2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口学学科体系的重要论述

   三 对我国人口学学科体系的新认识

   四 对人口学学科体系几个问题的商榷

    (一)关于“人口理论”问题

    (二)关于人口学和人口统计学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学分学科和专门化研究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对人口理论和历史知识的需要

     2.人口学应用的方法和方法论

     3.对人口学变量的深入研究

     4.亚人口(或分人口Sub-population)的人口学研究

     5.人口变量与非人口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或称人口研究)

    (四)人口数量研究与人口质量的分支研究

   五 科学认识人口学的分支学科

    (一)人口学分支学科的科学性质

    (二)人口学分支学科的学名问题

    (三)人口学分支学科的认定是个科学界定的问题

  第三十三章 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一 人口学和人口资源环境硕士点和博士点数量快速扩大

   二 与人口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课题数量大幅度增加

   三 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

   四 人口研究机构增加,学校交流频繁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问题与人口结构问题交织、人口理论研究与人口实证分析蓬勃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书呈现的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对21世纪前十年中国人口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及对人口学学科本身的反思。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独特性?中国的计划生育改革何去何从?中国人口的未来发展?低生育水平的现象与后果?人口流动的趋势与理论基础?老龄化的影响人群及应对策略?人口与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学方法的发展特点?中国人口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现状与成果?如何重新认识人口学学科体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将向您一一揭示。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3,《透视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人口研究》,第5期。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6,《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从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第1期。

蔡菲,2007,《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分因素贡献率》,《人口研究》,第4期。

陈卫,2005,《“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人口研究》,第1期。

崔红艳,2008,《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质量的评估》,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08西安)。

杜鹏、翟振武、陈卫,2005,《中国人口老龄化百年发展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高凌,1993,《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人口研究》,第1期。

顾宝昌、罗伊,1996,《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比较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6,《2005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7,《2006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2007,《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1985,《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1993,《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黄荣清、刘琰,1994,《中国人口死亡率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李建民,2004,《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率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人口研究》,第1期。

刘爽,2006,《对中国生育“男孩偏好”社会动因的再思考》,《人口研究》,第3期。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2002,《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王燕、黄玫,2004,《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特征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阎瑞、陈胜利,1993,《四十年来中国人口分年龄死亡率与寿命的研究》,《中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北京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菊华,2006,《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姚新武、尹华编,1994,《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2002,《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人口研究》,第3期。

翟振武、陈卫,2007,《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张二力,2005,《从“五普”地市数据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第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08中国卫生统计年鉴》,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wstj/list.htm。

Banister,Judith. 1987. China’s Changing Population,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anister,Judith. 2007. “Poverty,Progress,and Rising Life Expectancy”,Transition and Challenge: China’s Popu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ed. Z. Zhao and F. Gu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dwell,John C. 1986. “Routes to Low Mortality in Poor Countr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 12,No.2,pp.171-220.

Freedman,Ronald. 1995. “Asia’s Recent Fertility Decline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Demographic Change”. Asia-Pacific Population Research Reports,No.1. Program on Population,East-West Center.

United Nations. 1992. Patterns of Fertility in Low-fertility Settings. Sales No.E.92.XIII.11.

United Nations. 2003. Partnership and Reproductive Behaviour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 ESA/P/WP. 177.

Zhao,Zhongwei. 2007.“Changing Mortality Patterns and Causes of Death”,Transition and Challenge: China’s Popul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ed.Z.Zhao and F.Gu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陈卫,2008,《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研究》,第5期。

陈卫、黄小燕,1999,《人口转变理论述评》,《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顾宝昌,1992,《论生育和生育转变:数量、时间和性别》,《人口研究》,第6期。

郭志刚,2008,《关于中国家庭户变化的探讨与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侯东民,2003,《试论中国人口转变特殊的社会经济机理——人口控制自我稳定的经济学作用》,《市场与人口分析》,第4期。

蒋耒文,2002,《“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人口研究》,第3期。

李辉、于钦凯,2005,《中国人口转变研究综述》,《人口学刊》,第4期。

李建民,2000,《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第4期。

李建民,2000,《中国的人口转变完成了吗?》,《南方人口》,第2期。

李建民,2009,《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第1期。

李建新,2000,《“后人口转变论”质疑》,《人口研究》,第6期。

李竞能主编,1992,《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山西人民出版社。

联合国人口基金,2009,《面对一个变化中的世界:妇女、人口与气候》。

刘爽,2004,《全球人口管理:从理论到实践》,中国人口出版社。

罗丽艳,2003,《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解释》,《市场与人口分析》,第3期。

穆光宗、陈卫,2001,《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开放时代》,第1期。

宋珊,2008,《中国人口转变中的婚育行为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宋元梁,1997,《试论我国的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人文杂志》,第3期。

于学军,2000,《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朱国宏,1989,《人口转变论-中国模式的描述和比较》,《人口与经济》,第2期。

Asha A. Bhende & Tara Kanitkar,1994,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Studies,Himalaya Publishing House,pp.270-280.

陈华、朱中仕,1999,《从富阳实例看浙江富裕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转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陈卫,2002,《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生育行为》,《人口研究》,第2期。

侯亚非,2003,《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李南、马科斯·费尔德曼、什瑞帕德·图加普卡,1999,《带有男孩偏好文化传播的人口模型》,《人口与经济》,增刊。

李树茁、朱楚珠,1996,《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婴生存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第1期。

李涌平,1993,《婴儿性别比及其和社会经济变量的关系:普查的结果和所反映的现实》,《人口与经济》,第4期。

马瀛通,2004,《重新认识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与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1997,《出生顺序与性别次序别性别比》,《人口与经济》,第5期。

乔晓春,2004,《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Chai Bin Park and Nam Hoon Cho. 1994. “Consequences of Son Preference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 in East Asia: Rising Imbalance of Sex Ratio at Birth.” PAA Paper University of Hawaii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East-West Center programon Population,and Korea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Social Affairs.

Chai Bin Park. 1982. “Preference for Sons,Family Size and Sex Ratio: An Empirical Study in Korea.” East-West Population Institute,East-West Center. Working Paper: A Prepublication Series Reporting on Research in Progress. No. 24.

Gary H. McClelland. 1979. “Determining the Impact of Sex Preferences on Fertility: A Consideration of Parity Progression Ratio,Dominance,and Stopping Rule Measures.” Demography. Vol. 16,Number 3.

Goh T.H. 198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ome Decision Rules for Family Planning in an Oriental Society.” Interfaces. 1981 Apr;11 (2):31-37.

Gray E. 1972. “Influence of Sex of First Two Children on Family Size.”Journal of Heredity,1972.Mar-Apr. 63:91-92.

蔡菲、陈胜利,2006,《限制生育政策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市场与人口分析》,第3期。

陈友华,2008,《仅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与发展》,第2期。

陈兆钧,2004,《浅谈生育政策调整与性别比问题》,《学术界》,第6期。

楚军红,2000,《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高凌,1995,《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顾宝昌,2007,《我对出生性别比问题的认识》,《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顾宝昌、K. Roy,1996,《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和行韩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第5期。

顾宝昌、徐毅,1994,《中国婴儿出生性别比综论》,《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郭志刚,2007,《对2000年人口普查人出生性别比的分层模型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解振明,2002,《引起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三要素》,《人口研究》,第5期。

李若健,2005,《性别偏好与政策博弈:广东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时空变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树茁,2008,《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与女孩生存:公共政策的取向与选》,《人口与发展》,第2期。

刘爽,2002,《生育率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对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另一种思考》,《市场与人口分析》,第5期。

吕红平,2003,《我国今年来出生婴儿性别比升高问题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长春。

穆光宗(主持人),2008,《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出生人口性别异常偏高与生育政策有关吗?》,《人口与发展》,第2期。

穆光宗,1995,《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人口与经济》,第1期。

彭珮云主编,1997,《中国计划生育大全》,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钱信忠,1983,《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钱信忠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荣成现场会上的总结讲话》。原载《中国计划生育大全》,彭珮云主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乔晓春,2008,《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中的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屈坚定,2006,《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与家庭理想子女数、子女性别偏好和出生性别比:国家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调查结果》,《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第9卷第4期。

汤兆云,2006,《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地区差异及其政策选择》,《河北大学学报》,第2期。

王金营,2008,《从承德地区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机制》,《人口研究》,第4期。

杨菊华,20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定性和定量分析》,《人口学刊》,第1期。

杨菊华,2008,《梅开二度:湖北省长阳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新二孩生育政策调研初步报告》,载《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地区的调查报告》(顾宝昌、王丰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菊华,2006,《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杨菊华,2007,《生育政策与少儿福利》,哈尔滨出版社。

杨菊华,2008,《中国性别平等50年:一个生命历程视角分析》,原载《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论文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与中国人口学会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杨云彦,2005,《人口与计划生育前沿问题论坛——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学术研讨会总结》,第二届人口与计划生育前沿问题论坛,武汉,11月21日。

原新、石海龙,2005,《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与计划生育政策》,第3期。

张二力,2005,《从“五普”地市资料看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和婴幼儿死亡率性别比的影响》,《人口研究》,第1期。

张二力、陈建利,1999,《现行独生子女政策下的模拟终身生育水平》,《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张维庆,2007,《尊重科学规律,把握时代脉搏,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道路》,《人口研究》,第3期。

周丽苹,2006,《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人口与发展》,第1期。

Assche,Simona Bignami-Van. 2004.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Imbalance of Reported Sex Ratio at Birth in Rural China.”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4(2):p50-67.

Banister. Judith. 2004. 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1(1):p19-45.

Das Gupta,M. 1987. “Selective Discrimination Again Female Children in Rural Punjab,Ind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3(3):77-100.

Das Gupta,M.,and P. N. Mari Bhat. 1997. “Fertility Decline and Increased Manifestation of Sex Bias in India.” Population Studies 51:307-315.

Greenhalgh,Susan. 1986. “Shift in China’s Population Policy 1984-86: Views from the Central,Provincial,and Local Level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2(3):491-516.

Hull,T. H. 1990. “Recent Trends in Sex Ratios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6(1): 63-83.

Muhuri,Pradip,and Samuel Preston. 1991. “Effect of Family Composition on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by Sex Among Children in Matlab,Bangladesh.”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7:415-434.

Park,C. B. and N.-H. Cho. 1995. “Consequences of Son Preference in a Low-fertility Society: Imbalance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 in Kore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1(1): 59-84.

Pebley,Ann,and Sajeda Amin. 1991. “The Impact of A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 on Sex Differentials in Childhood Mortality in Rural Punjab,India.” Health Transition Review 1:143-169.

Qian,Nancy. 2005. “Quantity-Qualit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Family Size on School Enrollment in China.” MIT working paper.

Short,Susan,Zhai Fengying,Xu Siyuan,and Yang Mingliang. 2001.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Care of Children: An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Social Forces 79(3):913-943.

Zeng,Y.,P. Tu,Baochang Gu,Yi Xu,Baohua Li,and Yongping Li. 1993.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nt Increase in the Reported Sex Ratio at Birth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2): 283-302.

G.费尼、N. Y. 露斯、孟庆普、孙瑛,1993,《中国近期生育趋势—来自1990年普查的结果》,原载《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统计出版社。

《甘肃:农村计生家庭每人年均奖励扶助600元》,中国人口信息网,2004年11月4日,http://www.cpdrc.org.cn/rdzt/rd_wx_detail 1.asp?id=3438。

风笑天主编,2004,《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知识出版社。

郭志刚,1995,《低生育率下我国家庭模式的发展前景》,原载乔晓春主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人口研究》增刊。

郭志刚、刘金塘、宋健,2002,《我国现行生育政策与“四二一”家庭》,《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建民、原新、王金营,2000,《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

刘鸿雁、柳玉芝,1996,《独生子女及其未来婚姻结构》,《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宋健,2000,《“四二一”家庭结构:形成及其发展》,《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杨书章、郭震威,2000,《中国独生子女现状及其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市场与人口分析》,第4期。

张二力、陈建利,1995,《现行生育政策下的模拟终身生育水平》,《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Dirk J. Van De Kaa. 2001. “Postmodern Fertility Preferences: From Changing Value Orientation to New Behavior.” p.318 in Rodolfo A. Bulatao,et al. Global Fertility Transi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A supplement to Vol. 27.

S. H. Preston. 1986. “The Decline of Fertility in Non-European Industrial Countries.” p.38 in Kingsley Davis,et al. Below-replacement Fert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Causes,Consequences,Polic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A supplement to Vol.12.

陈彩霞、张纯元,2003,《当代农村女性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第5期。

陈卫,2005,《“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的动态关系:中国省级数据再考察》,《人口研究》,第1期。

陈卫、吴丽丽,2006,《中国人口迁移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陈卫、史梅,2002,《中国妇女生育率影响因素再研究——伊斯特林模型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杜本峰、石晓,2009,《有序变量列联表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在人口学中的应用》,《人口研究》,第5期。

风笑天,2006,《第一代独生子女婚后居住方式:一项12城市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郭志刚、巫锡炜,2006,《泊松回归在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侯杰泰,2004,《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

侯亚非,马小红,2008,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1期。

靳小怡、李树茁、弗尔德曼,2004,《婚姻形式与男孩偏好:对中国农村三个县的考察》,《人口研究》,第5期。

李树茁、Marcus Feldman、 朱楚珠,1998,《中国农村妇女就业与生育行为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第1期。

陆杰华、傅崇辉等,2005,《结构方程模型在妇女生育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以深圳市为例》,《人口研究》,第3期。

任强、傅强,2007,《经济发展下的边际生育行为—莱宾斯坦理论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金营、徐蕾等,2008,《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基于对河北承德、邯郸两地区实地调查的比较》,《人口研究》,第9期。

杨菊华,2008,《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学海》,第1期。

杨涛、Marjorie McElroy,2000,《中国人口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周长洪、黄丽华,1996,《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农村妇女生育意愿比较分析》,《人口与经济》,第3期。

周长洪、张宗益、陶勃,2000,《农村独女户生育意愿与动机的变化——宜昌市调查报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2期。

周连福,1997,《生育与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关系的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Alan Agresti 2002,Categorical Date Analysis,Wiley-Interscience.

Bagozzi,Richard P. and M. Frances Van Loo. 1978.“Fertility as Consumption: Theori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Vol.4,No.4,pp.199-228.

Bagozzi,Richard P. and M. Frances Van Loo. 1978.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Fertility: A Causal Modeling Approach.” Demography,Vol.15,No.3,pp.301-320.

Birdsall,Nancy and Jamison,Dean T. 1983.“Income and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Fertility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9,No.4,pp.651-675.

Hofferth,Sandra L. 1983.“Childbearing Decision Making and Family Well-Being: A Dynamic,Sequential Mode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8,No.4,pp.533-545.

J. Scott Long 1997. 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and 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s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Jennifer S. Barber & William G. Axinn. “The Impact of Parental Pressure for Grandchildren on Young People’s Entry into Cohabitation and Marrigage”,Population Studies, 1998,52(2): 129-144.

Lavely,W.R.1984.“The Rural Chinese Fertility Transition: A Report from Shifan Xian,Sichuan”,Population Studies,38:365-384.

Long,J.Scott. and Freese,Jeremy.2006.“Regression Models for Categorical Dependent Variables Using Stata.” Stata Press.

Miller,W.1995.“Childbearing Motivation and Its Measurement”,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4,473-488.

Miller,Warren B.and Severy,Lawrence J.et al.2004.“A Framework for Modelling Fertility Motivation in Couples.”Population Studies,Vol.58,No.2,pp.193-205.

Powers,D.A. and Y. Xie. 2000.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Thomson,E.,and Brandreth,Y.1995. “Measuring Fertility Demand.” Demography,1,81-96.

Udry,J.R,1983.“Do Couples make Fertility Plans One Birth at a Time?” Demography 20(2),pp.117-128.

楚军红,2000,《我国农村生育率与出生性别比关系探讨》,《市场与人口分析》,第6期。

高凌,1993,《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人口研究》,第1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2003,《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人口研究》,第5期。

刘爽,2002,《生育转变过程中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变化》,《市场与人口分析》,第5期。

宋月萍、谭琳,2006,《医疗卫生资源的可及性与农村儿童健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杨菊华,2006,《生育政策的地区差异与儿童性别比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Arnold,Fred,and Liu Zhaoxiang. 1986. “Sex Preference,Fertility,and Family Planning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2(2): 221-46.

Bandyopadhyay,Mridula. 2003. “Missing Girls and Son Preference in Rural India: Looking beyond Popular Myth.” 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24: 910-926.

Banister,Judith. 2004. “Shortage of Girls in China today.”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1 (1):19-45.

Behrman,J ere R.,Deolalikar,Anil B. Health and Nutrition,ed. Hollis Chenery and T. N. Srinivasa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ress,1988,pp.631-711.

Croll,Elisabeth. 2000. Endangered Daughters: Discri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sia. London: Routledge.

Das Gupta,Monica,Zhenghua Jiang,Bohua Li,Zhenming Xie,Woojin Chung,and Bae Hwaok. 2003. “Why is Son Preference so Persistent in East and South Asia?A Cross-Country Study of China,India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40: 153-187.

Davis,Deborah,and Stevan Harrell. 1993. “Introduction: The Impact of Post-Mao Reforms on Family Life.”in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ed. Deborah Davis and Stevan Harrell,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rin,Trapp,Jill Williams,Jane Menken,and Shannon Fisher. 2004. “Disappearing Sex-Bias in Child Health in Bangladesh.” Presented at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Habicht J.-P. et al. “Height and Weight Standard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How Relevant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Growth Potential?” Lancet,1974,: 611-614.

John M. Graham et al.,“Teratogen Update: Gestational Effects of Maternal Hyperthermia Due to Febrile Illnesses and Resultant Patterns of Defects in Humans.” Teratology. Vol.58.Issue 5,pp.209-221,Novermber 1998.

Li,Jianghong. 2004. “Gender Inequality,Family Planning,and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in a Rural Chinese County.”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59: 695-708.

Marcoux,Alain. 2002. “Sex Differentials in Undernutrition: A Look at Survey Evidenc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8: 275-284.

Monica Das Gupta,1987. “Selectiv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emale Children in Rural Punjab,Indi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 13,No.1. Mar.,pp:77-100.

Muhuri,Pradip K. and Samuel Preston. 1991. “Effects of Family Composition on Mortality Differentials by Sex Among Children in Matlab,Bangladesh.”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7: 415-34.

Obermeyer,Carla Makhlouf,and Rosario Cardenas. 1997. “Son Preference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in Morocco and Tunisia.”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 28: 235-244.

Pebley,Ann and Sajeda Amin. 1991. “The Impact of a Public Health Intervension on Sex Differentials in Childhood Mortality in Rural Punjab,India.” Health Transition Review,2: 143-69.

Rachel Murphy. “Fertility and Distorted sex Ratios in a Rural Chinese County: Culture,State,and Polic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 29,No.4(Dec.,2003)p.619.

Ren,Xinhua Steve. 1995. “Sex Differences In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In Three Province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40: 1259-1269.

Sudha,S,and S. Irudaya Rajan. 1999. “Female Demographic Disadvantage in India 1981-1991: Sex Selective Abortions and Female Infanticid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0: 585-618.

WHO,Physical status: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thropometry. Report of a WHO Expert Committee. 1995. 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

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处等,1997,《′95北京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办公室,1998,《1997 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中国商业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6,《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1999,《关于1990 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国家统计局10-30。

谢康,1997,《我国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状况》,《人口研究》,第5期。

翟振武等,200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

IUSSP. 1982. Multilingual Demographic Dictionary.

段成荣,2001,《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分析》,《人口研究》,第1期。

段成荣,2000,《影响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个人特征分析——兼论“时间”因素在人口迁移研究中的重要性》,《人口研究》,第4期。

段成荣、孙玉晶,2006,《我国流动人口统计口径的历史变动》,《人口研究》,第4期。

郭志刚,2004,《北京市家庭户的变化及外来人口影响》,《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第1期。

国家统计局,1985,《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1987,《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1993,《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7,《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7,《2005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2006,《农民工问题现状和发展趋势》,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和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周皓、梁在,2006,《中国的返迁人口: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段成荣,1998,《人口迁移研究原理和方法》,重庆出版社。

段成荣、杨舸,2008,《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人口学刊》,第6期。

国家统计局,200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李成,2006,《基于农村居民迁移行为与意愿分析的城市化道路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强,1999,《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Todaro,M. P.,1969,“A Model of Labor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 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1): 105-133.

Sanderfur,Gary D.and Wilbur J.Scott.1981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ge,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Characteristics on Migration”,Demography 18:355-368.

Stark,O. and Taylor,J. E.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 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 1163-1178.

W.默斯顿,1985,《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资料》,第7期。

敖再玉,1990,《我国迁移与非迁移已婚妇女生育行为的差异》,《人口动态》,第4期。

陈卫,2005,《外来人口与我国城市低生育率》,《人口研究》,第4期。陈再华,1996,《外出人口特征研究》,《1992年中国生育率抽样调查论文集》,中国人口出版社。

郭志刚,2005a,《关于京津沪超低生育率中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检验》,《人口研究》,第1期。

郭志刚,2005b,《关于外来人口分母效应的再讨论》,《人口研究》,第4期。

梁秋生,2004,《外来流入人口的分母效应与大城市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以京、津、沪为例》,《人口研究》,第5期。

梁秋生,2005,《再论大城市超低总和生育率中外来流入人口的分母效应》,《人口研究》,第2期。

谭晓青,1994,《城镇人口迁移与生育》,载马侠主编《中国城镇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出版社。

王平权,1996,《农村——城镇迁移人口行为对生育行为影响的几点认识》,《人口学刊》,第1期。

杨子慧,1991,《流动人口的生育行为》,《人口与经济》,第3期。

尤丹珍、郑真真,2002,《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祖根,1993,《人口流动迁移与生育》,《人口学刊》,第5期。

You,Helen Xiuhong and Dudley L. Poston,Jr. 2004. “Are Floating Migrants in China ‘Childbearing Guerillas’: An Analysis of Floating Migration and Fertility.” Asia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Vol.13,No.4.

杜鹏、丁志宏等,2004,《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6期。

孙鹃娟,2006,《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伍小兰,2008,《中国老年人口收入差异研究》,《人口学刊》,第1期。周福林,2006,《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西北人口》,第1期。

Aboderin & Isabella,2004,“Modernization and Ageing Theory Revisited:Current Explanations of Recent Developing World and Historical Western Shifts in Material Family Support for Older People.”Ageing & Society, 24: 29-50.

Dwayne Benjamin,Loren Brandt,and Scott Rozelle,2000,“Aging,Well-being,and Social Security in Rural North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26: 89-116.

Wilensky.H.L.,2002,Rich Demographics: Political Economy,Public Policy and Performan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5,《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第4期。

蔡昉,2004,《边缘化的外来劳动力》,《开放导报》,第6期。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2005,《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人口研究》,第4期。

郭星华、杨杰丽,2005,《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强,1995,《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2008,《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人口与经济》,第2期。

刘传江、周玲,2004,《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人口研究》,第5期。

马西恒,2001,《敦睦他者: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形态的探索性研究——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http://www.sdx.sh.cn/depportal/department/city/view.jsp?tpid=120902&id=573。

牛喜霞、谢建社,2007,《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7,第6期。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人口研究》,第3期。

田凯,1995,《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2008,《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人口与发展》,第1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1997,《“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毅杰、梁子浪,2004,《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市场与人口分析》4,第6期。

徐祖荣,2008,《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障碍分析》,《党政干部学刊》,第9期。

许传新、许若兰,2007,《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第5期。

杨菊华,2007,《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关系的理论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易善策,2007,《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障碍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2期。

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Alba,Richard,Victor Nee. 2003. Remaking the American Mainstream: Assimilation and Contemporary Immigration.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yd,Monica. 2002.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of immigrant offspring?Success or Segmented Assimil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6(4):1037-1060.

Gordon,Milton.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Glencoe,IL: Free Press.

Gordon,Milton.1981.“America as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454.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Hirschman,Charles. 1983. “America’s Melting Pot Reconsidered.”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397-423.

Hirschman,Charles. 2001. “The Educational Enrollment of Immigrant Youth: A Test of The Segmented-assimilation Hypothesis.” Demography 38(3):317-336.

Park,Robert. 1928. “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

Park,R.E. and E. W. Burgess. 1921.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ety(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erlman,Joe,and Roger Waldinger. 1997. “Second Generation Decline?Children of Immigration,Past and Present-A Reconside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4):893-922.

Portes,A. 1995. “Children of Immigrants: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 ed. Portes,A.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Essays on Networks,Ethnic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ortes,Alejandro,and Min Zhou. 1993.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530: 74-96.

Portes,Alejandro,and Min Zhou. 2001.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Social Stratification: Class,Race,and Gender in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edited by Grusky,David B.,pp. 597-607. Boulder,Colo.: Westview Press.

Portes,Alejandro,Robert Nash Parker,and Josea Cobas. 1980. “Assimilation or Consciousness: Perceptions of U. S. Society Among Recent Latin American Immigr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Social Forces 59(1).

Rumbaut,Ruben G. 1997. “Assimil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Between Rhetoric and Realit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4): 923-960.

Solinger,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tion,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Zhou,Min and Yang Sao Xiong. 2005. “The Multifaceted American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of Asian Immigrants: Lessons for Segmented A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8(6): 1119-1152.

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1999,《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

杰拉尔德·M.梅尔等主编,2004,《经济发展的前沿问题》,黄仁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2000,《经济发展的国际分析》,郭熙保、张进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白南生等,2002,《回乡还是外出》,《社会学研究》,第3期。

韩俊等,2007,《农村剩余劳动力微观调查》,蔡昉主编《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炳棣,2000,《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新华、黄锟,2007,《中国农民工最新生存状况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

李若建,2007,《广东省外来人口的定居性与流动性初步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检贵,2002,《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邬沧萍、杜鹏等,2006,《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与挑战》,中国人口出版社。

熊祥强等,2006,《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安徽农业科学》,第11期。

徐萌,2007,《农村土地抛荒原因探析》,《现代农业科技》,第2期。

姚远主编,2007,《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老年人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翟振武、段成荣等,200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3,《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报告》,地质出版社。

周祝平,2005,《人口变动与工业化目标双重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出版社。

朱仰东,2007,《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上海农村经济》,第6期。

邾鼎玖、许大文,2000,《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农村经济问题》,第12期。

Calvin L. Beale. 1964.“Rural De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ome Demographic Consequences of Agricultural Adjustments.” Demography,1.

Benjamin H. Hibbard.1912. “The Decline in Rural Population.”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97.

杜鹏,1999,《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人口经济》,第1期。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统计出版社。

姜向群,1994,《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影响》,原载《人口研究论文集》,《人口研究》增刊。

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1982,《多种文字人口学辞典》,《人口译丛》 ,第3期。

刘铮,1986,《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

罗淳,2001,《对“人口老龄化”之说的几点质疑》,《人口研究》,第6期。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2000,《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载文范等《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与对策研究》,华龄出版社。

邬沧萍,1999,《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萧振禹,2001,《人口老龄化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原载《中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劳动出版社。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

Tibbitts,C.,1974,Handbook of Social Gerontology,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2-13.

United Nations,1999,2000,2001,2002,Population Ageing.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1956,The Aging of Population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1988,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Population Aging,United Nations,New York.

蔡昉,2004,《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人口研究》,第2期。

侯东民,2000,《中国资源制约型农业: 长期困境与基本农业战略革新》,《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

科林·吉列恩等编,2002,《全球养老保障: 改革与发展》,杨燕绥译,中国社会保障出版社,译。

色文,1990,《现代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

Bloom,David E.and Jeffrey G. Williamson.1998.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and Economic Miracles in Emerging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3: pp.419-455.

杜鹏、武超,1998,《中国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杜鹏,2003,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现状与变化.《人口研究》,第6期。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编,2005,《2004中国人口》,中国统计出版社。

杜鹏、李强,2006,《1994~2004 年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变化》,《人口研究》,第5期。

杜鹏、武超,2006,《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人口研究》,第1期。

谷琳,2006,《我国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健康预期寿命的差异性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第5期。

顾大男、曾毅,2006,《1992~2002 年中国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变化研究》,《人口与经济》,第4 期。

李凯、郝秦,2004,《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第10期。

任强、游允中、郑晓瑛、宋新明、陈功,200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死亡的水平、模式及区域差异》,《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汤哲、项曼君、Zachary Zimmer、方向华、Toshiko Kaneda,2005,《北京市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变化》,《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第12期。

曾毅、顾大男、凯·兰德,2007,《健康期望寿命估算方法的拓展及其在中国高龄老人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张文娟,2008,《中国老年人群劳动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人口研究》,第6期。

钟军、陈育德、饶克勤,1996,《健康预期寿命指标计算方法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Fries J.F.“Aging,Natural Death and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80,Vol.303:130-13.

Fries J.F.,Green L.W.,Levine S. 1989.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Compression of Morbidity.” Lancet,481-483.

Fries J.F. 2003.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Success in Compressing Morbidity”.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Vol.139:455-459.

Gruenberg E.M. 1977. “The Failure of Success.” Milbank Q,55:3-24.

Kramer M. 1980. “The Rising Pandemic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Associated Chronic Diseases and Disabilities.” Acts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S285,Vol.62:282-297.

Manton K.G.1982. “Changing Concept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 Milbank Q, 60:183-244.

Zimmer Z.,Martin L.G.,Chang M.C. 2002. “Changes in Functional Limitation and Survival Among Older Taiwanese,1993 and 1996.” Population Study, 56:265-276.

Carol Jagger. 1999. “Health Expectancy Calculation by the Sullivan Method: A Practical Guide.” NUPRI Research Paper Series No.68 Nihon University 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rimmins E. M,Hayward M D,and Saito,Y. 1996. “Differentials in Active Life Expectancy in the Older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Gerontology: Social Sciences 51B(3):S111-S120.

Robine J.M,Mathers C D,and Bucquet D. 1993. “Distinguishing Health Expectancies and Health adjusted Life Expectancies From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836:797-798.

Laditka S B,and Wolf D A 1998.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Active Life Expectancy.”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102:214-241.

Freedman V A and L G Martin. 1999.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Explaining and Forecasting Trends in Functional Limitations Among Older Americans.” Demography,36(4): 461-473.

杜亚军,1998,《代际交换与人类的养老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http://www.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40359。

刘庚常,1996,《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基础与转变的条件》,《人口研究》,第5期。

刘溶沧,2002,《养老:靠国家还是靠自己》,《社会保障制度》,第8期。

马歇尔·N.卡特、威廉·G.希普曼,2003,《信守诺言——美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李珍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穆光宗,2002,《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华龄出版社。

世界银行,1996,《防止老龄危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王树新,2004,《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华龄出版社。

邬沧萍,1998,《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是历史的选择》,载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

杨志英,1996,《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人口研究》,第6期。

姚远,1998,《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第5期。

姚远,2005,《非正式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

朱继臣等,1998,《代际关系与家庭养老》,载中国老龄协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

董锁成等,2002,《中国百年资源、环境与发展报告(1950~2050)》,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冀党生等,1995,《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中国人口出版社。

李培林,2003,《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月9日。

苏杨,2004,《应重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月2日。

杨邦杰,2003,《农村能源建设是国家生态恢复实现农村小康的当务之急》,中国网,www.10thnpc.org.cn/chinese/zhuanti/288364.htm。

杨云彦,2004,《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网,www.chinapop.gov.cn/rkzh/zgrk/rkyzy/t20040326_2787.htm。

陈卫、孟向京,2004,《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网,3月26日。

高吉喜,2001,《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李朝辉、魏贵臣,2005,《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实例》,《环境科学与技术》,第1期。

陆大道,1995,《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

宋健、于景元,1985,《人口控制论》,科学出版社。

苏智选、王仁卿,1993,《生态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谢高地、周海林、鲁春霞、甄霖,2005,《我国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5(5)期。

Cohen,J.E.1995. “Population Grownth and Earth’s Human Carrying Capacity”. Science.269:341-346.

Seidl I.,Tisdell C. A.1999.“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Ecological Economics. 31:395-408.

程希,1996,《对不同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和资源环境关系的总体评价》,《人口与经济》,第6期。

孟向京,2006,《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人口合理分布标准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2期。

乔瑞迁,1987,《试论我国人口分布的平衡与不平衡》,《西北人口》,第4期。

王桂新,1997,《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玉平,1991,《土地承载力与我国人口的合理分布》,《南方人口》,第2期。

原华荣,1993,《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研究》,《地理研究》,第1期。

Otis Dudley Duncan. 1957.“The Measuremen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pulation Studies,Vol. 11,No. 1.

Stewart,J.Q. and Warntz,W.1958. “Physic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Regional Science.

United Nations. 198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olicies in Development Planning.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1998.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New York.

柴剑锋,2009,《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动力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第2期。

柴剑锋、邓玲,2008,《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人口再分布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第5期。

高国力,2008,《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李江苏、骆华松、王焱,2008,《主体功能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初探》,《西北人口》,第29(3)期。

李玮、王利,2009,《辽宁省主体功能区人口集聚度分析》,《科技信息》,第31期。

牛雄,2009,《主体功能区构建的人口政策研究》,《改革与战略》,第25(4)期。

欧阳慧,2008,《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人口迁移政策》,《宏观经济管理》,第6期。

齐浩良、栾贵勤,2010,《差异性: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经济——人口协调状况对比分析》,《开发研究》,第1期。

熊理然、成卓、李江苏,2009,《主体功能区格局下中国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及其政策取向》,《城市》,第2期。

曾群华、徐长乐、武文霞,2010,《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的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第1期。

中国政府网,2006/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268766.htm。

查瑞传主编《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

彭珮云主编《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杨魁孚、梁济民、张凡编《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8、1999、2000)》,中国计划生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中国人口年鉴(1985、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中国人口年鉴(2001)》。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2,《人口学研究方法:规范与发展》(人口与发展论坛),第5期。

查瑞传,1978,《关于平均寿命的计算》,《人口研究》,第2期。

查瑞传,1980,《人口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人口研究》,第2期。

查瑞传,1981,《生命表》,《人口研究》,第3期。

查瑞传,1983,《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总和生育率指标》,《人口与经济》,第5期。

查瑞传主编,1999,《人口学百年》,北京出版社。

陈长蘅,1957,《谈谈过渡时期的中国人口问题》,《文汇报》5月4日,转引自彭珮云主编(1997)《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第542~543页。

楚军红,1995,《我国人口学的发展和人口科学体系的建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戴世光,1957,《我国1953年的人口普查》,《教学与研究》,第4期。

郭志刚、巫锡炜,2006,《泊松分布在生育率研究中的应用》,《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译,1992,《人口间接估计技术》,中国统计出版社。

郝虹生、陈功,1998,《中国人口研究与〈人口研究〉二十年》,《人口研究》,第5期。

黄荣清,1992,《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死亡指标方法探讨》,《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蒋正华,1986,《社会经济因素对中国生育率的影响》,《人口研究》,第3期。

蒋正华,1990,《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李树茁,1994,《8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动分析—兼论对1990年人口普查死亡水平的调整》,《人口研究》,第2期。

林富德,1994,《去婚龄影响后的中国生育率转变形势》,《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林正祥、原新,2004,《中国人口增长之探讨》,《人口学刊》,第1期。

刘铮,1985,《我国人口科学的发展和成就》,《人口研究》,第1期。

刘铮,1990,《中国人口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人口研究》,第6期。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1981,《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陆杰华、肖周燕、王烨,2006,《2005: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市场与人口分析》,第1期。

陆杰华、周辉,2004,《2003: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路磊、魏小凡,1992,《1990年中国简略生命表》,《人口研究》,第1期。

路遇主编,2004,《新中国人口五十年》,中国人口出版社。

马寅初,1957,《新人口论》,《人民日报》,7月5日。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1997,《创立出生性别比新概念与构建马冯陈(MFC)数学模型》,《人口与经济》,第5期。

马瀛通、王彦祖、杨叔章,1986,《递进人口发展模型的提出与总和递进指标体系的确立》,《人口与经济》,第2、3期。

亓昕、马金、高杏华等,1999,《我国1995年各省市分性别简略生命表编制》,《人口与经济》,第5期。

孙本文,1957,《八亿人口是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文汇报》,1957年5月11日,转引自彭珮云主编(1997)《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第544页。

谭琳,1999,《目前人口研究方法面临的挑战》,《人口研究》,第1期。

田雪原,2002,《中国人口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口研究》,第4期。

田雪原主编,2004,《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维志,1984,《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初步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邬沧萍主编,2006,《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忠观主编,2000,《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杨书章、王广州,2006,《孩次性别递进比研究》,《人口研究》,第2期。

尹豪、景跃军、王晓峰等,1999,《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二十年》,《人口学刊》,第2、3期。

于学军、解振明主编,2000,《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

曾毅编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翟振武,1993,《1990年婴儿死亡率的调整及生命表估计》,《人口研究》,第2期。

翟振武,2000,《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6期。

翟振武、刘爽、宋健等,2003,《中国的人口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人口研究》,第5期。

翟振武、路磊,1989,《中国1986~1987年份省简略生命表》,《人口研究》,第5期。

翟振武、路磊,1990,《中国1986~1987年份省简略生命表》,《人口研究》,第2、4期。

翟振武等著,1989,《现代人口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磊、陆杰华、吕萍,2002,《2001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人口研究》,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信息处理室,1987,《中国1981年全国及分省市简略生命表》,《人口研究》,第1~4期。

朱国宏,1998,《中国人口学的20年:1978~1998》,《人口研究》,第11期。

Bongaarts and Feeney,1998,“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4(2),pp.271-291.

Dublin,L. I. and Lotka,A. J. 1925,“On the True Rate of Natural Increase as Exemplified by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192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25,pp. 305-339.

Feeney,Griffith,1985,“Parity Progression Projectio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Conference. Florence,vol. 4.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

刘铮、邬沧萍、李宗正,1986,《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

瓦连捷伊,1981,《人口学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忠现、李永胜、刘家强,2000,《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西南大学财经出版社。

David Yaukey. Demography.ST. Martin’s Press,New York,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