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7 !

参考文献

6

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图书

Analysis and forecast on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2006)

SSAPID:101-5116-9589-55
ISBN:7-80190-76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不同层面对中国社会的改革现状和发展态势、特别是对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内容包括:调查篇、发展篇、专题篇、阶层篇与附录。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蓝皮书
编 辑:任文武;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2006年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部分皮书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 2005年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1.经济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2.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3.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

    5.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

    6.城市化和社区建设加快

    7.人口面临新的转型

   二 2005年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财政薄弱影响公共服务能力

    2.土地的城市化大大快于农民的市民化

    3.就业形势总体紧张情况下出现结构性短缺的并存

    4.上学难、看病难、大中城市里行路难成为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5.减少贫困仍是新世纪的迫切任务

    6.安全事故,特别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后果严重

   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关政策建议

    1.关键阶段注重扩大内需、经济稳定和政治秩序

    2.政府工作要更多地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领域

    3.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

    4.加快事业单位的改革和第三产业发展

    5.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促进就业市场发育

    6.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从机会公平和制度建设入手

    7.设立新的减贫工程

    8.农民的普遍兼业应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四 2006年社会发展的几个趋势

    1.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将超越三年

    2.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气象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将加快

    4.劳动力市场将从无限供给走向结构性短缺并存

    5.孩子减少、老人增加将对消费市场和养老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6.大学扩张潜伏着财务风险

    7.反腐败、反贿赂的制度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8.对未来五年的展望将成为突出的社会热点

 调查篇

  西部11省(市、区)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查*

   一 家户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情况

    (一)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季节性问题严重

    (二)家户饮用水安全状况堪忧,农村家户尤甚

    (三)西南地区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严重

   二 劳动就业

    (一)就业基本状况

    (二)西部总体失业率为2.0%,城镇失业率为5.9%

   三 家庭经济情况

    (一)家户收入和收入差距

    (二)六成以上的西部家庭近年来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三)四成以上的西部家庭有债务负担

   四 人力资源与教育

    (一)四分之一的西部成年人口无阅读能力

    (二)难以承受的教育负担

    (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亟待发展

   五 健康与医疗

    (一)总体健康状况:越穷越病,越病越穷

    (二)医疗服务:设施不足还是费用过高

    (三)刚性的医疗健康支出

   六 农业生产

    (一)七成以上的西部家庭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二)农业生产环境较差,六成村庄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受灾

    (三)十分之一的西部农户在过去五年内有过农业用地损失

    (四)五分之一的农业家庭参加了退耕还林项目,绝大多数得到补偿

    (五)近二成农户在上年有弃耕行为

  领导干部对2005~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看法

   一 对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八点看法

    1.对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好于2004年,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评价要高于东中部地区的评价

    2.对2005年改革的总体评价好于2004年,不同地区干部的评价有一定差异

    3.对2005年经济、政治、社会和外交各领域工作进展情况的评价:“处理国际事务”和“处理台湾问题”进展最显著,“推进医疗制度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最不显著

    4.感觉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有所上升的被访者所占比例较2004年略有下降,但不同地区的领导干部的看法有较大差异

    5.谁是近年来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高度一致

    6.“经济持续发展”、“人心稳定”和“政治稳定”是衡量社会形势是否稳定的主要标志,但不同地区的干部各有侧重

    7.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和社会治安是2005年社会形势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

    8.近年来调整各种重大关系的情况有快有慢,有喜有忧。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统筹得最好,城乡关系的统筹任重道远

   二 对2006年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社会形势的十点看法和建议

    1.超过90%的人对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景“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越是西部地区的领导干部,信心指数越高

    2.近七成的人对所在地区2006年居民生活水平持乐观态度,西部地区领导干部的预期最高

    3.今后一段时期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条件,最重要的仍然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同地区的领导干部对此的认识有较大差异,与2003年的调查有较大不同

    4.当前中国要特别注意解决好哪些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成为首选

    5.对2006年改革的关注重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被关注

    6.今后一段时期改革顺利推进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保持社会稳定”和“宏观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依然成为首选

    7.政治体制改革要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处理好党政关系”最重要

    8.改革对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得失会有怎样的影响?改革将会使领导干部获得好处的预期较为平稳,“受损失”的预期普遍降低,但说不清的情况越来越多

    9.“体制不完善”和“‘三农’问题严重”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主要因素

    10.“贫富悬殊”、“金融危机”和“高失业率”是中国当前必须注意的主要风险

  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一 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较2004年有所下降,连续5年,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但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二 居民乐观预期未来生活,“在工作中求变化和发展”是未来一年城乡居民共同的心声

   三 七成居民感觉生活幸福,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主要基础,而贫穷是不幸福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

   四 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个人职业状况满意度、个人社会保障满意度和养老忧虑是影响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五 几项主要微观环境指标满意度比较:个人经济状况和职业满意度连续三年小幅下跌,社保和消费信心度略有提升但仍处低位,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六 几项主要宏观环境指标满意度比较: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继续上升;社会变革预期和国家国际地位感高位平稳;农村居民物价波动承受能力上升而治安安全感下降

   七 “因学致贫”和“因病致贫”现象普遍存在,城镇居民将贫穷归于“缺关系和门路”、“不善钻营”的现象不容忽视

   八 就业仍是城镇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农村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农业政策,青少年教育和农民工权益问题也受到农村居民的较高关注

  当前中国社会心态分析报告

   一 社会需求的基本状况

    (一)“和谐社会”目标与社会需求

    (二)民众的社会参与意愿

     1.政治参与

     2.社区参与

   二 社会焦虑

    (一)风险焦虑

    (二)公平焦虑

   三 社会行为倾向

    (一)社会应对策略

    (二)消费行为中的民族情绪

 发展篇

  居民生活和消费结构的新变化

   一 收入和消费需求稳步扩大,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

    (一)消费结构向质量型转化

    (二)市场繁荣,消费品供应充足

    (三)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升,走势基本平稳

    (四)城乡居民储蓄意念增强,存款增加

    (五)“黄金周”消费持续增长,旅游成为居民消费热点

    (六)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 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已降到最低点

    (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矛盾仍较突出

    (三)贫困人口比例居高不下,影响消费需求

    (四)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支出对居民消费压力过大

   三 2006年居民生活和消费市场的预测

  13亿之后中国人口的新特征

   一 人口增速放缓、年增加人数降至700多万

   二 峰值时间提前,峰值可能达到14.5亿

   三 老龄化速度将加快,养老压力会很大

   四 人口有“红利”:机会之窗开放到2020年

   五 初婚年龄会推迟,生育率下降仍有空间

  就业形势: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 2005年就业形势分析

    (一)2005年前三季度完成全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任务的90%和78%

    (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工作得到推进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活跃,求人倍率进一步提高

    (四)2005年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二 农民工的就业状况*

    (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达到1.2亿人,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人

    (二)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

    (三)文化素质和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整体仍显偏低

    (四)主要为自发外出或亲友介绍方式,有组织外出逐年增加

    (五)中西部地区为主要输出地,东部地区为主要输入地,半数农民工跨省流动

    (六)农民工就业以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并已成为从业人员主体,服务行业逐渐成为吸纳农民工的重要渠道

    (七)务工收入呈上升趋势,并成为农村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 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一)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正在得到改善

     1.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2.打击非法中介,整顿劳动力市场,向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

     3.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收费

     4.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5.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6.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险体系的办法

     7.继续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8.颁布和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二)今后一个时期,改善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三个重点问题

     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 2006年的就业政策环境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改进就业服务,强化职业培训

    3.开展失业调控,加强就业管理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再就业工作

  反腐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体系

   一 反腐倡廉取得新成效

    (一)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改革,统揽反腐倡廉工作

     1.从严治党治政

     2.严肃党纪政纪

    (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制度

     1.审计披露严重问题

     2.四大问题屡审屡犯

     3.百亿资金正在整改

     4.审计效率质量提升

    (三)依法惩治各类腐败犯罪,健全预防腐败犯罪机制

   二 腐败现象呈现新特点

    (一)官商勾结酿成频发的矿难

    (二)官员参赌成为贿赂的花招

    (三)教育乱收费形成腐败热点

    (四)医疗高费危害群众的身心

   三 防治腐败需要新举措

    (一)反腐倡廉的法制要更新

     1.修订反腐败刑事法律

     2.制定适应防治洗钱犯罪实践所需的《反洗钱法》

     3.制定《公务员法》的配套规定

     4.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

     5.立法确认人民监督员制度

    (二)惩治腐败的体制要革新

    (三)防治腐败的机制要创新

     1.从“个人拍板”方式转变为民主决策机制

     2.从“群众运动”方式转变为依靠群众机制

     3.从“专项整治”方式转变为常态法治机制

  2005年社会治安形势

   一 社会治安大局总体稳定

   二 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

   三 当前社会治安问题的主要特征

   四 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建议

  2005年社会保障形势分析

   一 社会保障发展状况

    (一)社会保险

    (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三)企业年金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五)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二 当前社会保障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社会保险发展进程与社会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存在缺陷,相关社会政策面临调整

  调整中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 现状

   二 调整

   三 酝酿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 2005年:在保护资源环境中求发展

    (一)环境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环境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局面

    (二)全社会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从改革政策管理入手,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 2005年:环境与发展中的缺失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资源环境紧张局面

    (二)发展不当导致生态恶化趋势不能有效控制

    (三)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情况

     2.重污染产业转移问题时有发生

     3.洋垃圾进口问题仍屡禁不止

    (四)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冲突,影响社会稳定

     1.经济发达地区是环境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地区

     2.城市郊区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比较突出

     3.淮河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是一个长期不安定因素

    (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政策管理缺失

     1.水资源浪费出现“新形式”

     2.取消对柴油汽车限制的政策不落实

     3.消费品的节约和环保标准不完善

   三 2006年:面向“十一五”的环境与发展

    (一)进一步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减少违法造成的环境问题

    (二)强制淘汰污染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四)统筹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专题篇

  调整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就业结构的变化

    (二)城乡结构的变化

    (三)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二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演变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就业结构的调整

    (二)城乡结构的调整

    (三)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

   三 调整和创新社会政策,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与挑战*

   一 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走向普遍覆盖的艰难之路

    (一)城市:社会医疗保险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公费劳保医疗体制

    (二)农村:从传统合作医疗到新型合作医疗

    (三)走向全民医保?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之路

   二 医疗服务递送体系:市场化与社会公益性的冲突

    (一)走向自主化:医疗服务机构的改革

    (二)自主化改革引发供方诱导需求:医疗费用快速增长

    (三)公立医院的主导性与医疗服务体系的社会公益性

   三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政府扭曲与市场失灵

   四 中国医疗体制进一步改革面临挑战

  走向公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一 2004年教育发展概况

   二 重大教育论争和政策调整

    (一)素质教育大讨论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

    (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争论

    (四)“教育产业化”的黄昏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六)传统文化教育登堂入室

   三 讨论和建议

    (一)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确立国家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开放教育市场,打破对教育资源的垄断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恢复学校的自主性,建立学术本位的管理

  乡镇改革:攻坚之难

   一 乡镇政府的权力构造问题

    1.一体性机构

    2.一元化权力

    3.内部单位“半盘活棋”

    4.垂直单位“一盘死棋”

   二 乡镇政府的问责方向问题

    1.来自县市的问责安排

    2.乡镇内部的问责安排

    3.问责体系的重心

   三 乡镇政府的应酬活动问题

    1.会议

    2.文件

    3.汇报

    4.接待

    5.检查

   四 乡镇政府的村级管理问题

    1.乡镇对村干部的管理

    2.乡镇对村财务的掌控

    3.乡镇的管片和包村制度

    4.难以驾驭的村庄

   五 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问题

    1.乡村治安

    2.乡村教育

    3.乡村医疗卫生

   六 结语

  改革回顾及未来五年改革展望

   一 “十五”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成效

    (一)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二)打破基础产业的国有及行政性垄断被提到议事日程

    (三)深化金融、财税、投资、价格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四)农村改革掀起新一轮高潮

    (五)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调整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六)克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七)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八)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二 “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前景分析与展望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关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3.关于财税体制改革

     4.关于金融体制改革

    (二)以人为本加快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设和谐社会

     1.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改革的几个方面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坚持的几项改革

  2005~2006年:中国收入分配问题与展望

   一 2005年:收入分配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财政放权让利的力度

    (二)城乡居民实际可比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三)区域间和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继续拉大

    (四)城镇非劳动收入增长仍然快于劳动收入

    (五)收入分配进一步向行政性垄断行业倾斜

   二 2006年:收入分配问题的发展趋势预测

    (一)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将继续下降

    (二)公共服务的分配形势更加严峻,影响未来收入分配公平

    (三)国有部门分配秩序紊乱,将进一步增加调控难度

   三 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稳步促进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

    (三)在教育和医疗改革中更加注重公平

    (四)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五)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宏观监测机制

  2005年:中国民间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一 民间乡村建设与改造的几种主要形式及发展状况

    (一)组建农民协会,农民自导自演进行乡村建设与改造

    (二)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入手进行乡村建设与改造

    (三)从乡村建设出发构建和谐社会

     1.创立“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使其成为新乡村建设的实践基地与交流平台

     2.在全国范围内培训组织大学生参与新乡村建设工作

     3.开辟新乡村建设试验基地

    (四)从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进行乡村建设与改造

   二 思考与建议

    (一)乡村建设宜由政府主导

    (二)应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尽快提上日程

    (三)应允许并鼓励各种形式的乡村建设试验,给予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必要的支持

  金融风险新表现:过热的高校圈地贷款

   一 高校圈地贷款的现状

    (一)贷款总量

    (二)各类型高校贷款情况

    (三)贷款形式

   二 高校大规模圈地贷款的原因分析

    (一)扩招与贷款的恶性循环

    (二)为吸引教学人才,高校开高价

    (三)官僚治校模式与地方政府官僚思维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对高校教育贷款缺乏风险意识

   三 高校还贷能力分析

    (一)国家财政性教育资金

    (二)学杂费

    (三)创收

    (四)圈地贷款

   四 高校贷款与金融风险

   五 预防金融风险扩大的措施

 阶层篇

  中国工人:劳动者组织权的法律保障与实践

   一 中国对劳动者组织权的法律保障

    (一)组建工会的实体要件

     1.工会会员的资格

     2.工会组织领导人的资格

     3.工会组织的合法性

    (二)组建工会的程序要件

     1.申请

     2.批准

   二 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的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

   三 完善劳动者组织权保障的政策措施

    (一)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

    (二)改革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

    (三)完善工会立法,保障劳动者的组织权

  2005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一 农民收入:以统筹破解“三农”问题

    (一)农民收入增加,支出增长

     1.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民收入的结构

     3.农资价格上涨使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

     4.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快速增长

    (二)农业产业化、农村经纪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1.农业产业化将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组织起来,适应市场需求

     2.农村经纪人将农户的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三)村内贫富分化扩大

    (四)农民工

   二 城乡关系:城市化要考虑农民权益

    (一)城镇化要有农民的视角

    (二)土地

    (三)城乡一体化

   三 农民工:衡量城乡关系协调的指示器

   四 基层组织:乡镇相对减事绝对减员,村民自治重在维权

   五 农村公共产品:当年成效大,历史欠账多

   六 结论和建议

  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的新阶段

   一 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的新阶段

    (一)经济地位重要

    (二)政治地位明确

    (三)法律地位确立

    (四)政策措施制定

   二 私营企业主阶层新阶段的成长特点

    (一)私营企业主阶层队伍扩大,综合素质和社会地位提高

    (二)私营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经济实力增强,在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私营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贡献突出

    (四)在私营企业的内部结构中,有限责任公司与第三产业仍然占主体地位

     1.私营企业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制企业比重继续提高

     2.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与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在加大

    (五)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和城镇的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1.私营企业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2.城镇私营企业的户数继续增长

   三 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面临的新情况

    (一)要素供给不足

    (二)产品销售不畅

    (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制化”

    (四)私营企业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

  2005年中国青年发展态势

   一 青年群体呈现的一些主要态势

    (一)青年就业成为青年发展的第一要务

    (二)青年担当了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三)高校贫困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四)青年扮演着流行文化的主角

    (五)青年网民人数迅速增长

    (六)青年群体出现“新娱乐”现象

   二 青年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

    (一)青年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青年择业心理呈现理想与务实的并重

    (三)青年的压力感主要来自工作和经济方面

   三 青年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贫困女大学生生存发展状况需要关注

    (二)青年成为“网婚”时尚的主体

    (三)高校学生中轻生现象时有发生

   四 促进青年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促进青年就业的制度建设

    (二)关注高就业压力对青年心理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对青年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心理指导

    (四)不断提高青年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附录

  社会经济和谐度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

   一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出现负增长

   二 在GDP总量中社会发展总支出速度慢、比例低

   三 经济效益和投资效果低下

   四 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过低、教育机会不均等

   五 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缺医少药

   六 社会不公平、机会不均等加剧,各种收入差距扩大

    (一)贫富收入差距扩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也呈加速扩大的趋势

    (三)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四)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七 代际之间不和谐,老年人口贫困率较高

   八 几点对策建议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社会发展支出和提高教育经费的比例

    (二)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四)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

    (五)在经济建设中要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从过去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从扩大外延转到以提高内涵、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六)增强各部门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力度

    (七)彻底改变单纯追求速度的考核指标,防止经济过快的政绩诱因

 《社会蓝皮书》编委会

 前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常凯、郑宇硕、乔健、傅麟主编《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与劳工政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4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工运研究》2005年第18期。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编《修改〈工会法〉参考资料汇编》,1999年内部刊印版。

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新建企业工会工作实用教材》,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简 介:收入分配不公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刘仕国博士应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造了一个包括农业和非农现代产业两部门的开放经济体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过程和结果,并运用动态工业面板数据和分析方法,估计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企业雇员工资率和就业的影响,测算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变...

作者: 刘仕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简 介:少子高龄化及其带来的劳动人口过少、负担过重,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也正在或即将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过程、特征、表现、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三国相关学者历经10年辛苦调查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集。论文集对三个国...

作者: 王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简 介: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出版)的修订本。书中首先阐述了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界定过程,系统介绍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其次分析了精神疾病问题与自杀问题;然后分析了吸毒问题、性越轨问题、青少年问题;最后分析了残疾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婚姻家庭...

作者: 朱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简 介:本书综合进述了泛珠三角区的基础和条件,细讲了基础高施与生态环境,经济教育与科技,法律与政府管理等内容.指出了泛珠三角区发展策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

简 介:社会性突发事件(即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生的冲击社会秩序的一种集体行动或集体行为,它是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主要反映,它具体表现为集体上访、静坐、集会、示威游行、示威抗议、罢工、堵塞交通、封堵政府大门、冲击政府、公共混乱事件、骚乱、网络聚集等。本书通过对200余个个案的分析,归纳了经济型突发事件的十...

作者: 朱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简 介:本书是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全书分为五个单元,分别讲述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趋向;阐释公众的环境风险意识、行为倾向以及环境问题的呈现机制;探讨公众环境抗争与社会冲突的动因、方式和策略;研究环境治理的社会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的...

作者: 崔凤 陈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基本原理为指导,围绕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基本内涵,按照三个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思路,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建设问题。作者不仅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党的执政基础建设,而且从政治学合法性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使对问题的分析和...

作者: 温敬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