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594

社会问题图书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roblem

SSAPID:101-2939-1686-29
ISBN:978-7-5201-1001-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出版)的修订本。书中首先阐述了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界定过程,系统介绍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其次分析了精神疾病问题与自杀问题;然后分析了吸毒问题、性越轨问题、青少年问题;最后分析了残疾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第五部为边缘群体社会问题,分析了游民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紫金社会学教程
作 者: 朱力
编 辑:佟英磊;孙连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紫金教程编委会

 索引

 第一编 社会问题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社会问题概述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一 什么是社会问题

    二 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2.影响到许多人的公众问题

     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与主导规范

     4.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第二节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一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二 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1.它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

     2.它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

     3.它具有多样性和周期性

     4.它具有社会评价的多义性

    三 与社会问题相关的概念

     1.社会问题与社会运动的关系

     2.社会问题与集体行为的关系

     3.社会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关系

     4.社会问题与灾难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问题基本理论

    一 早期社会问题的理论

     1.社会病态论(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 theory)

     2.社会解组论(social disorganization theory)

     3.价值冲突论(value conflict theory)

     4.行为偏差论(deviant behavior theory)

     5.标签论(标示论,labeling theory)

     6.批判性视角(critical perspective)

    二 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theory)

     2.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 theory)

     3.社会冲突论(social conflicts theory)

     4.综合要素论(comprehensive elements theory)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

    一 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1.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问题

     2.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不同的

    二 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相对性

     1.时间差异性:人们评价社会问题的标准是变化的

     2.国情差异性: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有差别的

     3.群体差异性: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群体、职业群体等准群体)在对社会问题的认定上是有所不同的

    三 社会问题的类型

    四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社会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 社会问题与社会学的关系

    二 社会问题与社会工作

    三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与方法

    一 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方针

     2.坚持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

     2.社会规范性原则

     3.社会公众性原则

     4.社会效益性原则

     5.社会进步性原则

    三 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

  第三章 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一 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二 认识社会问题的理论难点

   第二节 当前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二 社会控制模式变化

   第三节 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

    一 描述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1.印象描述

     2.概观描述

     3.类型描述

     4.典型描述

    二 解释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为什么这样

     1.因果解释

     2.通则解释

     3.功能解释

     4.意向解释

    三 预测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将会怎样

     1.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含义

     2.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综合指数

     3.社会问题预警系统运行

    四 规范性研究的功能——回答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第四章 社会问题研究方法论

   第一节 透视性观点

    一 看到社会问题的隐功能

    二 透视社会的内幕

    三 看到社会的另一个侧面

    四 透视社会生活的多重本质

   第二节 整体性观点

    一 社会是一个整体

    二 任何社会现象只有把它放到社会整体中,才能得到准确的解释

    三 社会整体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四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三节 群体性观点

    一 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

    二 观察社会时要超越个人

    三 要研究群体结构

    四 群体的特性独立于个人的属性

   第四节 客观性观点

    一 实事求是地研究社会问题

    二 摆脱个人狭隘的情绪、经验与偏爱,客观地表达各种发现

    三 保持陌生人观点

    四 保持价值中立观点

    五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二编 异常群体社会问题

  第五章 精神疾病问题

   第一节 精神疾病的含义

    一 精神疾病的含义及其影响

     1.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的影响

     2.精神疾病给家庭带来诸多压力和影响

     3.精神疾病对社会的影响

    二 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

     1.精神刺激

     2.躯体因素

     3.遗传因素、素质

     4.社会环境因素

     5.年龄和性别

    三 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第二节 精神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

    一 精神病的类型及分布

    二 精神疾病诊断问题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治疗

    一 精神治疗

     1.支持疗法

     2.行为疗法

     3.精神分析疗法

     4.生物反馈治疗

     5.催眠疗法

    二 工娱治疗

  第六章 自杀问题

   第一节 自杀是一种社会病

    一 我国自杀的状况

    二 我国自杀的特征

   第二节 自杀的原因

    一 社会结构的视角

     1.自杀的一般情况

     2.自杀的三种类型

     3.到社会结构中寻找自杀的原因

     4.群体的整合对自杀有化解作用

     5.个人主义是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

     6.利他型自杀的原因

     7.失范型自杀的原因

     8.自杀是有规律的

     9.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

    二 个人因素的视角

     1.从个人遭遇的困难中找原因

     2.从个人精神的角度找原因

   第三节 自杀控制

    一 观察自杀预兆

    二 预防自杀措施

     1.注重健康的人格培养

     2.建立自杀劝阻中心

     3.采取形象教育

     4.减少渲染自杀情绪、自杀气氛的报道

     5.开展预防自杀的组织工作

     6.培养预防自杀的专门人才

     7.加强职业团体的凝聚力

 第三编 越轨群体社会问题

  第七章 吸毒问题

   第一节 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一 什么是毒品

     1.麻醉药品

     2.精神药品

    二 我国毒品泛滥状况

    三 当前吸毒状况特点

     1.短时期内吸食者快速增长

     2.青少年成为吸食者的主力军

     3.吸毒者以低文化群体为主

     4.吸毒活动有小群体化的趋向

     5.吸毒者身份复杂化

     6.吸毒形式半公开化

     7.吸毒地区扩大化

     8.城乡具有差异性

     9.对毒品认识程度有空白

     10.复吸率较高

     11.在城市新型毒品开始取代传统毒品

   第二节 吸毒的社会原因与危害

    一 吸毒的社会原因

     1.好奇与被诱惑是吸毒的主要原因

     2.贫困与吸毒是一对相依相存的怪胎

     3.心理压力促使人吸毒

     4.吸毒的外部诱惑因素是强大的

    二 吸毒的危害

     1.吸毒是对自我身体的摧残

     2.吸毒是对自我心理的扭曲

     3.吸毒会引发大量社会犯罪

   第三节 戒毒工作

    一 戒毒者的困境

    二 戒毒的程序

     1.发现征兆

     2.戒毒工作的常规模式

    三 矫治吸毒是社会的系统工程

  第八章 性越轨问题

   第一节 性越轨问题的相关概念

    一 定义的探讨

    二 历史的起伏

    三 死灰复燃

   第二节 买方市场分析

    一 谁是性交易市场的消费者

    二 为什么要购买性服务

   第三节 卖方市场分析

    一 当前性工作者的特点和类型

    二 她们为什么出卖自己

     1.生活贫困所致

     2.性交易有巨大的利益驱动力

     3.家庭保护功能削弱

     4.性罪错的先期体验

     5.亚文化群的影响与压力

   第四节 性交易控制

    一 纠正认识偏差

    二 发挥综合治理效应

    三 建立预防、改造、治疗的专门机构

    四 进行以性道德为中心的性教育

  第九章 青少年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问题的现状

    一 青少年问题的定义

    二 不良青少年问题的种类

     1.校园越轨

     2.青少年性越轨

     3.不良青少年团伙

     4.网络病

   第二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一 青少年犯罪界定

    二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1.闲散青少年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手段成人化

     3.团伙犯罪是主要形式

     4.女青少年犯罪人数激增

     5.突发性犯罪多

     6.犯罪年龄低龄化

    三 青少年犯罪的轨迹

   第三节 越轨青少年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不良社会化因素

     1.家庭教育偏差

     2.社区交友偏差

     3.社会学习偏差

    二 青少年问题的实证研究

     1.个人因素

     2.家庭因素

     3.学校因素

     4.朋辈因素

     5.一般社会因素

   第四节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 宏观预防

    二 中观预防

    三 微观预防

 第四编 弱势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章 残疾人问题

   第一节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 残疾人问题的两重性

    二 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残疾人问题的现状与根源

    一 我国残疾人现状

     1.就业问题

     2.贫困问题

     3.教育问题

     4.康复问题

     5.婚姻家庭问题

     6.社会活动困难问题

    二 残疾人问题的现实根源

     1.经济结构的转轨

     2.人口结构的转变

     3.产业结构的转变

   第三节 解决残疾人问题的途径

    一 确立新的残疾人观

    二 健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规体系

    三 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1.残疾人生活保障

     2.残疾人就业保障

     3.残疾人医疗保障

     4.残疾人教育保障

     5.残疾人社交服务保障

    四 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1.运用社区工作方法,营造支持残疾人的社会环境

     2.应用个案工作方法

     3.可应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展

  第十一章 失业问题

   第一节 失业问题概述

    一 失业的定义

    二 失业指标体系

    三 失业的种类

    四 我国失业状况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城镇下岗职工人数

     3.城镇隐性失业率

    五 失业的原因

     1.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2.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移

     3.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 青年就业问题

    一 青年就业问题显现

    二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

    三 正确选择职业

   第三节 失业的理论解释

    一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二 社会学研究失业的相关理论

     1.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

     2.社会冲突理论

     3.相对剥夺感理论

     4.市场能力理论

     5.社会排斥理论

     6.社会网络支持理论

   第四节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一 政府

     1.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

     2.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二 社区

     1.改变失业管理措施

     2.组建劳动服务公司

     3.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三 个人

  第十二章 贫困问题

   第一节 贫困的概念与状况

    一 贫困的概念与类型

     1.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

     3.区域贫困与个体贫困

     4.长期贫困与暂时贫困

    二 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三 农村贫困群体的状况

    四 城镇贫困群体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城市底层社会群体

    一 关于底层群体的研究

    二 城市低保群体的生存特征

     1.素质特征

     2.自然生理特征

     3.职业特征

     4.经济特征

     5.心理特征

     6.社交特征

    三 他们为何陷入困境

    四 他们如何对待困境

    五 城市社会底层群体产生、传递的机制及其消解

   第三节 关于贫困的理论探讨

    一 贫困的环境解释

    二 贫困的社会学解释

     1.结构贫困论

     2.文化贫困论

     3.情境适应理论

     4.社会排斥理论

    三 我国学者的贡献

     1.素质贫困论

     2.系统贫困观

     3.贫困发生学

   第四节 反贫困的措施

    一 反贫困措施的理论

     1.国际反贫困的战略

     2.我国政治家论贫困

    二 农村反贫困措施

    三 城市反贫困措施

    四 反贫困中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第十三章 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节 婚姻家庭问题理论

    一 婚姻家庭问题

    二 我国婚姻和家庭问题的特点

     1.我国是世界上家庭最多的国家

     2.“大概率现象”和“大概率价值观”

     3.我国的婚姻和家庭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

    三 婚姻家庭问题的相关理论流派

     1.社会学学派

     2.人口学学派

     3.经济学学派

     4.心理学学派

     5.生理学学派

   第二节 婚姻家庭问题

    一 婚姻家庭内部问题

     1.离婚

     2.家庭暴力

    二 婚姻家庭外的问题

    三 非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

     1.大龄未婚和独身浪潮

     2.无子女家庭

     3.同性恋伙伴

     4.非婚同居家庭

     5.开放式婚姻

   第三节 家庭社会问题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处置

    一 婚姻家庭的社会原因

     1.观念变化

     2.社会流动增加

     3.理想婚姻与现实的差距

     4.社会竞争压力

    二 加强对婚姻家庭社会问题的研究

    三 家庭社会工作对婚姻家庭问题的介入

 第五编 边缘群体社会问题

  第十四章 游民问题

   第一节 游民问题

    一 农民工中的游民

    二 游民产生的原因

     1.就业歧视

     2.制度隔离

     3.无认同感

    三 对策及建议

     1.加强政府的就业管理与服务

     2.社会关心

     3.组织就业

   第二节 乞丐问题

    一 当前我国乞丐的一些特点

    二 城市乞讨增多的原因

     1.行乞者的因素

     2.社会结构性因素

     3.城市行乞条件宽松

    三 化解乞丐群体问题

     1.政府给乞讨者提供劳动机会

     2.建立全国性的救助信息管理系统

     3.救助机构要与行乞人员流出地的基层政府配合

     4.对行乞中的违法犯罪者要进行打击

     5.启动“义务劝导员”活动

   第三节 流浪儿童问题

    一 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原因

    二 流浪儿童的保护政策

    三 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

     1.完善流浪儿童救助的相关法规

     2.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系统

     3.实施社会工作专业制度

 后记

 总序

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修订本。第一部分社会问题概述,阐述了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界定过程,系统介绍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第二部分为异常群体社会问题,分析了精神疾病问题与自杀问题。第三部分为越轨群体社会问题,分析了吸毒问题、性越轨问题、青少年问题。第四部分为弱势群体社会问题,分析了残疾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第五部为边缘群体社会问题,分析了游民问题。本书搭建了社会问题学的基本框架,适宜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律学、行政管理学、新闻学等的教学需要,可为政府民政、司法等系统的工作人员从事社会治理活动提供相关的知识借鉴与治理启示。

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何雪松,2007,《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雷洪,1999,《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迎生,2007,《转型时期的社会政策:问题与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尼斯贝特等,1961,《当代社会问题》,郭振羽等译,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

尚重生,2007,《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沈湘平主编,2003,《社会热点解读》,北京:北京出版社。

乔纳森·H.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1987,《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合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闫志刚,2006,《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第1期。

Fuller,R.C.and Myers,R.R.,1941,“Some Aspects of A Theory of Social Problem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June:27-32.

郭静晃,2003,《社会问题与适应——个人与社会》,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忠晶,2002,《社会问题刍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雷洪,1999,《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青连斌,2002,《社会问题的界定和成因》,《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3期。

邵雍编,2010,《中国近现代社会问题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夏普等,2009,《社会问题经济学》,郭庆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11,《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宁,2007,《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非理性》,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杨善华主编,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云立新,2012,《冲突与和谐:透视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冲突问题》,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诺曼·K.邓津等主编,2007,《定性研究(第三卷):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风笑天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风笑天,2002,《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强,2002,《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主编,1993,《199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7,《守卫底——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许欣欣,2000,《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章辉美,2004,《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朱光磊等,2007,《当代中国各阶层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戴维·波普诺,1987,《社会学》,刘云德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诺曼·K.邓津,2007a,《定性研究(第二卷):经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诺曼·K.邓津,2007b,《定性研究(第三卷):经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法》,风笑天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詹姆斯·汉斯林,2007,《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任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易斯·A.科瑟,1990,《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尹恩罗·伯逊,1988,《现代西方社会学》,赵明华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乔纳森·H.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杰弗里·亚历山大,2000《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李弘毅,2002,《社会问题研究的功能分析范式》,《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阎志刚,2003,《社会问题理论的多维视角》,《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菲力普·亚当、克洛迪娜·尔兹里奇,2005,《疾病与医学社会学》,王吉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米歇尔·福珂,2007,《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戴维·罗森汉,1975,《在精神病院里的健康人》,《科学杂志》第1期。

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1987,《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合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威廉·麦克汉姆,2000,《医学社会学》,杨辉、张拓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廖荣利,2004,《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刘白驹,2000,《精神障碍与犯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编,信春鹰,黄薇,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翁永振主编,1991,《简明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雷厄姆·希尔编,2000,《Advanced Psychology Through Diagrams 心理学专业英语基础 图示教程》,耿文秀注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周达生、戴梅竞编著,1993,《现代社会病》,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埃米尔·迪尔凯姆,1988,《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樊富珉、张天舒主编,2009,《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季建林,2001,《医学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季建林、赵静波编,2007,《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贾米森,2011,《生命逝如斯——揭开自杀的谜题》,一熙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库少雄,2011,《自杀:理解与应对》,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建军,2007,《自杀行为的社会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陆丹、张越,200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及其现在价值——〈自杀论〉的社会学方法论解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吴飞,2007,《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吴飞,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杨子慧,1997,《中国城乡人口自杀死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翟书涛,2002,《自杀原因的研究现状》,《中华精神科杂志》第2期。

周德新,2006,《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解读》,《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科塞等,2001,《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夏建中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伊·波特、米库拉什·泰希主编,2004,《历史上的药物与毒品》,鲁虎、任建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贝帝,2006,《中国吸毒调查》,北京:新华出版社。

董玉整等,1999,《毒祸论——毒品问题的社会透视》,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广东省禁毒委员会等编,1992,《毒祸》,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耿柳娜,2010,《毒瘾透视:吸毒人群心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韩丹,2011,《吸毒与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吸毒人群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蒋和平,2005,《毒品问题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倪娜,2009,《社会工作介入戒毒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法制与社会》第9期。

袁永源,1994,《试论中国的禁毒方针》,载《二十一世纪世界警务发展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历,1991,《死亡的交易》,桂林:漓江出版社。

赵秉志主编,1993,《毒品犯罪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安克强,2004,《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袁燮铭、夏俊霞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米歇尔·博宗,2010,《性社会学》,侯应花,杨冬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陈锋等,1991,《中国病态社会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杰克·道格拉斯等,1987,《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米歇尔·福柯,2005,《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翰·盖格农,1994,《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李银河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黄盈盈、潘绥铭,2003,《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第3期。

阿尔弗雷德·C.金赛,2007,《金赛性学报告》,潘绥铭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贺兰特·凯查杜里安,1989,《人类性学基础》,李洪宽等译,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李银河,2002,《西方性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2006,《李银河自选集——性、爱情、婚姻及其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李银河主编,2009,《性的问题》,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刘达临,1992,《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马尔图切利,2007,《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潘绥铭等,2005,《小姐:劳动的权利》,香港:香港大道出版社。

潘绥铭、黄盈盈,2011,《性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邱仁宗,2001,《她们在黑暗中:中国大陆若干城市艾滋病与卖淫初步调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伦那德·塞威特兹等,1988,《性犯罪研究》,陈泽广编译,武汉:武汉出版社。

赵军,2011,《边缘的权利:女性性工作者被害问题经验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张萍编著,1992,《日本卖淫问题与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

埃里克森,1998,《同一性:未成年人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陈如,2013,《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贾洛川,2006,《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莫洪宪,2005,《中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吴再德,1990,《青少年越轨与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雍自元,2006,《青少年犯罪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迈克尔·奥利弗等,1990,《残疾人社会工作》,高巍、尹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坦妮娅·拜伦、佩妮·阿玛蕾娜主编,2009,《残疾与全纳发展》,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际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蔡禾、周林刚等,2008,《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程凯、郑晓瑛等,2008,《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

李惜雯等,1996,《中国残疾人口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朱丽叶·C.罗斯曼,2008,《残疾人社会工作》,曾守锤、张坤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吕学静、赵萌萌,2012,《典型国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比较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杰里·L.马萧,2005,《官僚的正义:以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权利主张的处理为例》,何伟文、毕竞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梅运彬,2010,《老年残疾人及其社会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民政部社会福利司,2006,《2006年中国社会福利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卓平,2002,《残疾人权益保障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奚从清等主编,1993,《残疾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

奚从清、沈庚方主编,1990,《残疾人工作概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谢琼主编,2013,《国际视角下的残疾人事业》,北京:人民出版社。

郑功成,2011,《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琪、吴江等,2004,《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国际部,2006,《温馨家园》,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2007,《国外残疾人立法选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残疾人事业大事编年1949~2008编写组,2008,《中国残疾人事业大事编年:1949~2008》,北京:华夏出版社。

安立仁,2011,《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胡鞍钢等,2002,《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李实、佐藤宏,2004,《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刘帆,2011,《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马川,2012,《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青年失业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钱再见,2006,《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汝信等,2002,《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可参考每年的社会蓝皮书中的就业部分)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9,《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沈立人,2006,《中国失业者》,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史及伟、杜辉,2006,《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孙立,2005,《转型中国之隐性失业分析与治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10,《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际运作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沈水根,2013,《中国城镇职工失业保险问题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谭永生,2011,《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王霆,2012,《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2000,《社会问题经济学》,郭庆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恩·谢泼斯、哈文·沃斯,1987,《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杨宜勇,2000,《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曾群,2006,《青年失业与社会排斥风险——一项关于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曾湘泉等,20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敏杰,2003,《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

萨比娜·阿尔基尔等,2010,《贫困的缺失维度》,刘民权、韩华为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齐格蒙特·鲍曼,2010,《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李兰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陈云,2013,《“失组织”城市贫民的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万广华主编,2006,《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端计,200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剩存贫困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程胜利,2007,《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城市贫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范明林,2012,《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雪剑,2007,《三条保障线——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迈克尔·哈灵顿,2012,《另一个美国》,郑飞北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李丽,2012,《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梁柠欣,2012,《社区发展与贫困群体生活机遇重构:基于广州与兰州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廖桂蓉,2010,《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反贫困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哈瑞尔·罗杰斯,2012,《美国的贫困与反贫困》,刘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2006,《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2007,《2007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杰弗里·萨克斯,2007,《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邹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马蒂亚·森,2009,《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红,2000,《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唐钧等,2003,《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

谭诗斌,2012,《现代贫困学导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碧玉,2006,《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王桂敏、金明玉,2006,《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问题研究》,沈阳:白山出版社。

王梦奎主编,2013,《反贫困与中国儿童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王兆萍,2007,《转型经济发展中的文化断裂与贫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立雄、胡姝,2013,《中国农村贫困线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叶普万,2007,《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于秀丽,2009,《排斥与包容:转型期的城市贫困救助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邓伟志、徐新,2006,《家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富晓星,2012,《空间、文化、表演:东北A市男同性恋群体的人类学观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凯旋心理咨询中心,2012,《家庭冷暴力与情感失衡》,北京:外文出版社。

W.古德,1986,《家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达临、鲁龙光主编,2005,《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刘晓霞、王丽丽主编,2012,《反家庭暴力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梁景和主编,2012,《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频主编,2011,《中国反家庭暴力行动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克玉、张静,2010,《婚姻家庭社会学》,北京:新华出版社。

李银河,2006,《李银河说性》,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李银河,2009,《李银河关于情感的对话》,武汉:武汉出版社。

孟德花,2009,《别居与离婚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2009,《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绥铭,1995,《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阿尔文·托夫勒,2006,《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邢飞编著,2012,《中国“同妻”生存调查报告》,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袁亚愚,1991,《中美城市现代的婚姻与家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周达生、戴梅竞编著,1993,《现代社会病》,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瞿明安、施传刚主编,2011,《多样性与变迁:婚姻家庭的跨文化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张亚林、曹玉萍主编,2011,《家庭暴力现状及干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李玺,2006,《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东武、齐小玉,2011,《城市社区多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微,2007,《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郭星华等,2011,《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胡虎林,2009,《流动人口法制:现状及其完善》,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鞠青等,2008,《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若兹·库贝洛,2005,《流浪的历史》,曹丹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柳周,2004,《广州流浪乞讨人员现象的考察与思考》,《社会》第10期。

王思斌,2005,《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王学泰,2007,《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北京:同心出版社。

王学泰,2012,《中国游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王毅杰等,2010,《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薛在兴,2005,《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青年研究》第10期。

姚华松,2012,《流动人口的空间透视:以广州为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张声华,1998,《上海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展望》,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齐安,2000,《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报告》,载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安敏,2000,《信息资讯》,《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肯·奥莱塔,1991,《美国底层阶级》,聂振雄,蒋伟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柏忠言编,1983,《西方社会病》,张蕙兰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编写组,1987,《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公安局编,1988,《北京封闭妓院纪实》,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北京医学院主编,1980,《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戴维·波普诺,1987,《社会学》,李强等译,沈阳:辽宁出版社。

布鲁姆等,1991,《社会学》,张杰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蔡民、闫晓光,2006,《缺乏忍让宽容 “80后”独生子女成离婚高发人群》,央广网,http://www.cnr.cn/news/200612/t20061211_504348056.shtml。

曹文慧,2005,《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武警学院学报》第4期。

查特吉,2001,《关注底层》,《读书》第8期。

朝阳,2014,《东莞背后的中国性工作者现状》,http://mp.weixin.qq.com/s?_biz=MjM5NzU5NDc0MA==&mid=200028364&idx=8&sn=4fc479152c32661be06fce9fbacd8ec2。

车烯竖,1997,《戒毒人员复吸原因及对策》,《青少年犯罪研究》第7期。

陈贝帝,2006,《中国吸毒调查》,《天津日报》11月8日。

陈锋等,1991,《中国病态社会史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陈功、林艳、张蕾、宋新明、郑晓瑛,2009,《中国残疾人口的生活状况》,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http://www.ide.go.jp/English/Publish/Download/Jrp/pdf/152_03.pdf。

陈娟,2005,《我国首次公布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article/20050524/3138280.shtml。

陈显容、周永生,1994,《残疾人——困苦的社会群体》,《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6期。

陈雨,2013,《新型毒品在中国呈蔓延流行趋势》,国际在线,http://gb.cri.cn/42071/2013/06/26/5951s4160392.htm。

陈钟梁,1990,《坚持“三个面向”推进普通教育改革》,《上海教育》第1、2期合刊。

程连升、刘学敏,2000,《中国城镇第六次失业高峰及其特征》,《经济研究资料》第1期。

崔红,2003,《777个救助站50天救助6.04万人》,《北京晨报》10月9日。

崔丽,2003,《保护未成年人措施碰撞现行法律专家呼吁建立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中国青年报》6月18日。

崔明,2006,《把行为干预和性病诊疗服务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危害——昆明市对女性工作者(CSW)的综合干预)》,《卫生软科学》第1期。

杰克·道格拉斯等,1987,《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199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邓柱峰、陈家源,2012,《调查称40岁以下男子七成不反对“一夜情”》,《广州日报》5月16日。

埃米尔·迪尔凯姆,1988,《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http://temp.cdpj.cn/dlzt/cydc/sjfb-1.htm。

丁晓平,1995,《中国的“圣·玛丽亚”——来自南京危机干预中心的报告》,《社会》第1期。

杜鹏、杨慧,2008,《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状况与康复需求》,《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第3期。

段成荣,1999,《关于当前人口流动和人口流动研究的几个问题》,《人口研究》第2期。

范传贵,2011,《婚姻法“新解释”应重视中国现实》,《法制日报》8月30日。

方祥生,2009,《禁毒仍是全球性难题》,光明网,http://www.gmw.cn/01g-mrb/2009-02/20/content_889776.htm。

冯元、龚源远,2014,《中国流浪儿童福利发展状况及其动力研究》,《人口与社会》第2期。

冯煜,2002,《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俸卫东等,2006,《3452例性服务工作者性传播感染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第4期。

福联,2000,《全国妇联建议婚姻法应遏制重婚纳妾和包二奶行为》,《法制日报》9月21日。

盖格农,约翰,1994,《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李银河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盖锐等,2009,《社会保障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高梅兰等,2000,《“精神疾病时代”的挑战与对策》,《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高莺,2013,《〈南方周末〉2000~2012年性工作者媒介形象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耿洁,2012,《浅议第三者插足婚姻家庭问题》,《法制与社会》第22期。

公安部,2004,《中国吸毒人员持续增加禁毒形势严峻》,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4-06-25/17433523210.shtml。

公安部,2006,《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htm。

公安部,2013,《中国吸毒人数达222万》,《京华时报》7月3日。

古德,W.,1986,《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管乐,2006,《同性恋法律问题的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室,1986,《贫困地区工作手册》(内部资料)。

郭来喜、姜德华,1994,《贫困与环境》,《经济开发论坛》第5期。

郭庆兰、张郦,2006,《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第6期。

郭翔,1996,《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状况与特点》,《中国青年研究》第3期。

郭箴一,1937,《中国妇女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

国家统计局,1999,《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327.html。

国家统计局,2013,《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305/t20130527_12978.html。

国家统计局,2013,《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华网,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4-02/24/c_119472571_10.htm。

国家统计局编,2006,《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6/indexch.htm。

国务院新闻办,201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ibo/2014-02/28/content_31616154.htm。

海剑,2006,《E时代深度焦虑:网络性瘾》,《检察风云》第21期。

韩慧琴、曾勇、赵旭东等,2008,《昆明市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11期。

韩庆祥,2003,《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图景》,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何兰,2014,《国际刑法中毒品犯罪综述》,《法制与经济》第16期。

何晓琦,2004,《长期贫困的定义与特征》,《贵州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何雪峰,2005,《白领玩“换妻游戏”专家称集体淫乱可治罪》,凤凰网,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72627141061115904/20050616/568329.shtml。

洪清瑜、沈樟、陆忠明,2010,《1227例卖淫嫖娼人员资料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第11期。

胡鞍钢等,2002,《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年)》,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胡玲、钟明亮,2014,《公安部:中国毒品形势严重 吸毒人员超千万》,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a/20140625/40891912_0.shtml#_from_ralated。

黄诚等,1997,《天津地区城市与农村自杀死亡资料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5期。

黄承伟,2002,《中国反贫困:理论·方法·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黄洁,2013,《同性恋诉请离婚面临法律空白》,《法制日报》1月11日。

黄绍伦等编,1992,《社会学新论》,台湾:商务印书馆。

黄文平、卢新波,2002,《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上海经济研究》第8期。

黄盈盈、潘绥铭,2003,《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第3期。

安东尼·吉登斯等,2001,《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季建林,2001,《医学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江苏省统计局,2010,《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收支状况简析》,江苏统计局,http://www.jssb.gov.cn/jstj/fxxx/tjfx/201107/t20110706_115586.htm。

姜德华等编,1989,《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金宗美,1992,《从青少年自杀谈起》,《苏联研究》第2期。

景军、吴学雅、张杰,2010,《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贺兰特·凯查杜里安,1989,《人类性学基础》,李洪宽等译,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赖特·凯勒,1987,《社会学》,林义男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康树华等,1998,《犯罪与犯罪对策论丛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犯罪预防与控制》,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康晓光,1995,《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刘易斯·A.科瑟,1990,《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R.M.克朗,1987,《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陈东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C.H.库利,1999,《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保尔·拉法格等,1954,《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

斯科特·拉什、王武龙,2002,《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赖俊明,2011,《青少年犯罪趋势探析》,《法制与社会》第20期。

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法及社会保险研究室编,1991,《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雷洪,1999,《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一个中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列宁,1965,《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1972a,《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1972b,《列宁选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1972c,《列宁选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列宁,1972d,《列宁选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爱芹,2006,《中国丁克家庭的社会学透视》,《西北人口》第6期。

李保民,2005,《中国失业问题研究需要新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斌,2004,《市场能力与职工住房利益分化》,《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李东亮等,2006,《2517例卖淫嫖娼人员性传播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第4 期。

李红梅,2013,《我国有重性精神病患者1600万》,人民网,http://sn.peo-ple.com.cn/n/2013/0802/c190207-19218442.html。

李红梅、白剑峰,2012,《“十二五”医改:公立医院不再以药养医》,《人民日报》3月23日。

李纪恒,1997,《贫困地区发展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李康熙,2007,《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急剧上升的原因分析——以山东省为例的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第4期。

李立国,2014,《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4/20140228/zy30558/Document/1365512/1365512.htm。

李培林等,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等,2013,《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1989,《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李强等,2013,《空巢老人达近八成》,《南方日报》5月31日。

李淑英、李淑霞,2006,《自杀与抑郁症的关系及预防》,《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第17期。

李双其,2004,《吸毒原因系统分析——基于对240名吸毒者的全面研究》,《法学文献数据库》1月1日。

李晓凤、蔡瑾,2009,《问题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机构救助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第8期。

李晓宏,2012,《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近2.3亿 平均年龄约为28岁》,《人民日报》8月9日。

李银河,2006,《李银河说性》,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李中东,2003,《灾难预备役》,《中国科技财富》第6期。

厉以宁、董辅礽、韩志国主编,1999,《中国经济跨世纪的主题和难题》,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2013年世界毒品报告(中文摘要),杜新忠戒毒网,http://www.jh-ak.com/uploads/soft/201307/2_03160952.pdf。

梁霓霓,2013,《法国民议会通过同性恋婚姻法案》,《新华每日电讯》2月14日。

林宪,1978,《自杀死亡率、自杀企图》,(台北)《当代医学杂志社》第8期。

刘白驹,2000,《精神障碍与犯罪》,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崇顺,1995,《“1994社会热点研讨会”述评》,《社会学研究》第5期。

刘达临,1992,《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刘金瑞,2012,《“非法同居”的变迁与选择自由》,《法制日报》8月18日。

刘连忠、肖水源,2002,《自杀未遂者的一般特征与自杀行为特征》,《医学与社会》第4期。

刘敏,1991,《中国西部毒品蔓延的现状和特点》,《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刘小利,2013,《逾九成吸毒者中小学文化 女性吸毒者比例逐年上升》,《东莞时报》6月26日。

刘尧,2002,《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5期。

刘易斯,阿瑟,1989,《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娄银生,2013,《破解精神病人犯案的困局》,《人民法院报》4月12日。

卢国显、王太元、李春勇,2012,《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状况、社会距离与管理创新思路——基于全国五个城市的调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艾尔·鲁宾顿、马丁·温伯格编,1988,《社会问题导论——五种理论观点》,陈慧娟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陆幸生,2005,《苦婚:探访“二奶村”》,《乡镇论坛》第2期。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主编,1991,《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

罗必良,1991,《从贫困走向富饶》,重庆:重庆出版社。

尹恩·罗伯逊,1988,《现代西方社会学》,赵明华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罗家洪等,2006,《不同地区吸毒人员艾滋病行为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第4期。

戴维·罗森汉,1975,《在精神病院里的健康人》,《科学杂志》第1期。

马红文、朱临,2008,《文化冲突语境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解读》,《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马俊贤,2001,《农村贫困线的划分及扶贫对策研究》,《统计研究》第6期。

马克思,19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d,《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e,《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2f,《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里,2012,《国家大病医保新政规定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50%》,国际在线,http://gb.cri.cn/27824/2012/08/30/5005s3831712.htm。

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9,《毛泽东选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孟俊、卢玲玲,2012,《昆明一对同性恋者求结婚登记被拒》,云南网,http://society.yunnan.cn/html/2012-08/14/content_2352840.htm。

赖特·C.米尔斯,1987,《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赖特·C.米尔斯,2005,《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赖特·C.米尔斯等,1986,《社会学与社会组织》,何维凌、黄晓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民政部,2004,《救助管理简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4330122752.html。

民政部,2006,《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创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631694009.html。

民政部,2012a,《2011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6-21/3979184.shtml。

民政部,2012b,《2012年5月份全国县以上城镇低保情况》,民政部,http://files2.mca.gov.cn/cws/201206/20120621135200275.htm。

民政部,2012c,《中国基本实现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0-24/4274160.shtml。

民政部,2013a,《2013年第二季度社会服务统计》,民政部,http://files2.mca.gov.cn/cws/201311/20131120114958719.htm。

民政部,2013b,《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gov.cn/gzdt/2013-06/19/content_2428923.htm。

民政部,2013c,《〈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10周年》,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620/c1001-21903801.html。

民政部,2014,《中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4/20140228/zy30558/Document/1365520/1365520.htm。

民政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数据,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artical/content/WJG_YWJS/2004330123020.html。

缪锋,1997,《善待生命自杀现象的心理透视》,《宁德师专学报》第1期。

詹姆斯·莫瑞斯,1999,《失业是一种罪恶》,《中国人才》第11期。

牟文余、蒋曼,2013,《当代婚姻家庭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80后夫妻为例》,《学理论》第15期。

迪帕·纳拉扬等,2001,《谁倾听我们的声音》,付岩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尼斯贝特等,1961,《当代社会问题》,郭振羽等译,台北:“国立”编译馆出版。

潘榕,2003,《刑法要加大控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范围》,《青少年犯罪问题》第4期。

潘绥铭,1995,《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彭立荣,1988,《婚姻家庭大辞典》,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齐晓安,2009,《社会文化变迁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及趋势》,《人口学刊》第3期。

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2011,《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ibo/zhuanti/ch-xinwen/2011-10/21/content_23687810.htm。

冉志江,1991,《没有炮舰的鸦片战争》,《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汝信等,2002,《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2006,《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9,《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伦那德·塞威特兹等,1988,《性犯罪研究》,陈泽广编译,武汉:武汉出版社。

沈红,2000,《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沈路涛,2001,《在册“瘾君子”86万》,《时代潮》第2期。

石头河,1992,《卖淫嫖娼忧思录》,《中国社会报》7月14日。

《思茅市多措施并举提高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云南禁毒网,http://www.ypncc.gov.cn/pubnews/doc/read/ynxw/149392200.170079590。

宋林飞,1987,《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第1期。

宋林飞,1990,《当代西方社会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宋林飞,1997,《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苏丹婷等,2005,《对成都中心城区高档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第1期。

苏敏,2004,《自杀列我国青壮年死因首位》,《中国青年报》9月11日。

苏中华等,2005,《470名社区吸毒人员和1185名社区普通居民对毒品和艾滋病的认知态度调查》,《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14期。

孙本文,1947,《社会学原理》(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龙等,2012,《江苏省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知识与危险行为的调查分析》,《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

孙彦杰,2005,《自杀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第4期。

孙永发、陈云香、惠文、吴华章,2012,《我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床位配置及其规划研究》,《中国医院管理》第6期。

唐湘岳等,2000,《给精神残疾人更多的爱》,《光明日报》11月10日。

乔纳森·H.特纳,1987,《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乔纳森·H.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田兴春,2013,《〈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10周年》,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620/c1001-21903801.html。

阿尔文、托夫勒,1996,《未来的冲击》,孟广均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王春光,2006,《警惕农民工“底层化意识”加剧》,《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5期。

王丹丹,2006,《社会工作视野下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处遇探析》,《社会工作》第10期。

王道斌,2008,《调查显示26岁以下未婚女性占流产人数的7成以上》,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txt/2008-07/30/content_16095880.htm。

王枫,2002,《家庭文化观念变化使上海“丁克家庭”占12.4%》,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47/20021106/859827.html。

王桂敏,金明玉,2006,《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问题研究》,沈阳:白山出版社。

王金玲等,1993,《新生卖淫女性构成、身心特征与行为之缘起——389名新生卖淫女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君平,2013,《我国每年25万人死于自杀,成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本地宝,http://gz.bendibao.com/news/2013911/content135354_2.shtml。

王君平,2016,《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央广网,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1014/t20161014_523196819.shtml。

王俊等,2007,《苏州市2005年~2006 年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江苏预防医学》第3期。

王康主编,1988,《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王玫,2000,《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中英维护妇女权益、防止家庭暴力研讨会”综述》,《人民法院报》3月15日。

王荣党,2006,《农村贫困线的测度与优化》,《华东经济管理》第3期。

王思斌,2005,《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

王思斌主编,1998,《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主编,2002,《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小强、白南风,1986,《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振宏主编,2012,《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王增珍等,2004,《吸毒人员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11期。

威廉、威尔逊,2007,《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成伯清、鲍磊、张戌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卫计委,201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征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tp://www.moh.gov.cn/zwgkzt/pjbkz1/201206/55015.shtml。

魏春华等,2006,《福州地区吸毒人员滥用毒品的现状调查》,《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第1期。

魏薇、深卫信,2016,《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在册人数已达510例》,《深圳都市报》10月10日。

翁永振主编,1991,《简明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炽煦,2003,《西方国家对同性恋的认识与研究》,《湖北预防医学杂志》第5期。

吴娟、张文等,2004,《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矫正措施》,《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第3期。

吴理财,2001a,《论贫困文化(上)》,《社会》第8期。

吴理财,2001b,《“贫困”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分析的贫困》,《经济评论》第4期。

吴再德,1990,《青少年越轨与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格雷厄姆·希尔编,2000,《Advanced Psychology Through Diagrams 心理学专业英语基础 图示教程》,耿文秀注释,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奚从清,2000,《论两种不同的残疾人观》,《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夏国美,1998,《卖淫女在想些什么?》,《社会》第8期。

夏吟兰,2006,《我国残疾人婚姻家庭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法商研究》第6期。

夏英,1995,《贫困与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萧勤福等,1989,《五次浪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路易斯·谢利,1986,《犯罪与现代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对犯罪的影响》,何秉松译,北京:群众出版社。

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1987,《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合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谢思全,2000,《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三题》,《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新华社,2003,《调査显示:中国普通人群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匮乏》,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o/2003-10-ll/0857897141s.shtinl。

新华社,2004,《天津:大龄未婚六成为女十种职业易单身》,《新华每日电讯》2月10日。

新华社,2005,《骚乱升级 巴黎郊区已陷入“内战”?》,汉网,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5-11/05/content_535534.htm。

新华社,2010,《温家宝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境外代表》,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1196874.html。

新华社,2014a,《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势头》,《新华日报》6月26日。

新华社,2014b,《中国警方去年查处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案件4.5万起》,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1/09/content_10630077.htm。

徐国俊,2004,《浅议青少年犯罪的成因、特点及对策》,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4/05/id/118537.shtml。

徐沪,1993,《中国卖淫嫖娼的现状与对策》,《社会学研究》第3期。

徐向群,1999,《吸毒行为及其控制的社会学分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1期。

徐运平、胡健,2001,《沉重的话题——关于婚姻法修改系列述评之三》,《妇女研究》第1期。

徐振东,2003,《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现代商业银行导刊》第8期。

许毅,2008,《男性同性恋的相关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薛晓源、刘国良,2005,《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杰弗里·亚历山大,2000,《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严念慈、徐艳,2004,《青少年偶像崇拜:社会化视角的解读》,《青年探索》第3期。

严正、李增伟,1998,《不应忽视的群体——国际残疾人问题一瞥》,《人民日报》5月19日。

彦欣编,1992,《卖淫嫖娼与社会控制》,北京:朝华出版社。

杨鸿台,1997,《死亡社会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杨炯、赵晓,2005,《青少年犯罪统计显示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数70%》,《华西都市报》6月3日。

杨善华主编,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伟民,2004,《社会政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雪冬,2004,《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杨艳琳、娄飞鹏等,2010,《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杨宜勇,2000,《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杨子慧,1997,《中国城乡人口自杀死亡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姚秀钰,2013,《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佚名,1996,《打拐禁娼势头强劲》,《法制日报》9月5日。

佚名,2003,《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性工作者600万》,《新明日报》8月18日。

佚名,1997,《吸毒者心理》,《人民公安报》9月11日。

佚名,2000a,《我国吸毒人员八成为青少年》,光明网,http://www.gmw.cn/01shsb/2000-03/04/GB/03%5E1272%5E0%5ESH5-422.htm。

佚名,2000b,《是谁在包二奶》,《生活新报》9月5日。

佚名,2001a,《社会关爱对控制复吸很重要》,《新华日报》5月20日。

佚名,2001b,《同居试婚分手和离婚一样困难》,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76/123/20011015/581915.html。

佚名,2006,《联合国举办防自杀研讨会》,《参考消息》9月10日。

佚名,2011c,《世界预防自杀日宣传材料》,中华心理教育网,http://www.xinli110.com/education/xsxl/wjgy/201103/211526.html。

佚名,2013,《社会福利企业办公室2013年工作总结》,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fanwen.aspx?id=155253。

余传霞,2012,《谈建立戒毒回归人员过渡性帮扶救助制度——以3000 例吸毒人员复吸原因解析为基础》,《中国司法》第6期。

余放争、杨国纲、余翔等,2005,《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医学信息》第12期。

俞涛,杨丽,2013,《浙江警方发布2013年禁毒报告》,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focus/2013-06/26/c_116289209.htm。

俞韫烨,2010,《美国大龄未婚女社会压力大》,《新华每日电讯》3月25日。

袁方主编,1990,《社会学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袁亚愚,1991,《中美城市现代的婚姻和家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袁永源,1994,《试论中国的禁毒方针》,载《二十一世纪世界警务发展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袁志刚,1994,《失业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经济研究》第9期。

袁志刚,1997,《失业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群、魏雁滨,2004,《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潮主编,2013,《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应用》,新华出版社。

张春龙,2000,《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社会学分析》,《社会》第2期。

张达,2013,《中国就业形势有多严峻?》,《网易财经》第121期。

张国,2010,《最新数字:全国闲散青少年超过2800万》,《中国青年报》11月4日。

张河川、李宁、郭思智,2000,《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和机制》,《中国校医》第1期。

张洪成、黄瑛琦,2013,《毒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华,2000,《共同关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第一届环太平洋地区犯罪与公共政策国际研讨会侧记》,《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张俊才、田阔川,2006,《我国迎来第三次就业高峰 高失业成主要社会风险》,《中国经济周刊》第23期。

张俊才、田阔川,2013,《青年就业是世界性难题 2013年青年失业率高达12%》,《人民日报》5月18日。

张俊英,1991,《广州市卖淫嫖娼的调查》,《社会》第10期。

张锴,2001,《暴力离你有多远——全国31个省市对妇女施暴现状的调查报告》,《妇女研究》第1期。

张兰君,1998,《贫困大学生焦虑状况与生活事件关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张历,1991,《死亡的交易》,桂林:漓江出版社。

张萍,1993,《中国违法婚姻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萍编著,1992,《日本卖淫问题与对策》,北京:群众出版社。

张绍民等,2004,《禁毒大视角:中国禁毒历史概况》,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张声华,1998,《上海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胜康,1998,《大众媒体与青少年暴力行为》,《青年探索》第2期。

张西,2009,《吸戒毒群体现状调查——以北京市戒毒中心戒毒人员为对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兴杰主编,1998,《跨世纪的忧患——影响中国稳定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张秀兰、徐月宾、王韦华,2007,《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张雪琴等,2011,《广东三地流浪儿童自我意识现状调查》,《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第1期。

赵秉志主编,1993,《毒品犯罪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合俊,2002,《性权与人权——从〈人权宣言〉说起》,《环球法律评论》第1期。

赵树凯,2000,《沉重的脚步:1999年的民工流动》,载汝信等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竹良,1994,《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残疾人问题》,《社会科学》第1期。

郑杭生,2007,《减缩代价与增促进步:社会学及其深层理念(郑杭生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建文,1992,《青少年吸毒问题剖析》,《特区理论与实践》第5期。

郑丽箫,200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反贫困战略思想比较》,《江西社会科学》第8期。

郑荣昌,1998,《农村妇女自杀年均17万》,《新世纪》第8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7,《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公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http://www.cdpf.org.cn/shiye/sj-105.htm。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1,《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http://www.cdpf.org.cn/index/2011-06/09/content_30340867.htm。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a,《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http://www.cdpf.org.cn/sytj/content/2012-06/26/content_30399867.htm。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3,《〈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3)3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http://www.cdpf.org.cn/ggtz/content/2013-03/26/content_30440283_2.htm。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2b,《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www.gov.cn/fwxx/cjr/content_2421000.htm。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2769.html。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精神疾患全球负担以及国家层面的卫生和社会部门进行综合性协调应对的需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www.chinacdc.cn/gwxx/201206/t20120611_63493.htm。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6/3882411.html。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0,《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腾讯网,http://edu.qq.com/a/20100201/000119_1.htm。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2008,《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6期。

中国人权研究会编,李君如主编,常健执行主编,2014,《人权蓝皮书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 No.4(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肃毒扶贫”课题组,1995,《肃毒扶贫 振兴经济——云南省思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察报告》,《社会学研究》第3期。

中新社,2000,《羊城“包二奶”现象愈演愈烈》,《中国新闻社》11月14日。

中新社,2012,《联合国:每年近百万人自杀 人数超凶杀及战争总和》,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9-08/4168483.shtml。

《中国法律年鉴》编辑部编,1993,《中国法律年鉴》,北京:法律出版社。

钟国兴等,1993,《社会暗层简析》,《中国社会报》3月6日。

周彬彬,1993,《贫困的分布与特征》,《经济开发论坛》第2期。

周达生、戴梅竞编著,1993,《现代社会病》,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周德民,2003,《流浪儿童外流时间分类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周宁,《中国“剩男剩女”的婚恋观究竟是啥样?——解读〈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12/15/c_13650287.htm。

周文林,1993,《中国残疾人状况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周晓虹,1997,《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逸梅,2009,《七成孩子网络减压 近半数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京华时报》5月15日。

周振想,2000,《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1期。

周治斌,1990,《残疾人的苦衷与社会保障》,《社会学与社会调查》第6期。

朱国秋,2001,《美国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文汇报》5月18日。

朱力,1994,《社会结构转轨与社会问题突现》,《南京大学学报》第2期。

朱力,1997,《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朱小勇,2009,《调查指5%广东80后曾嫖娼,20%认可一夜情服务》,《信息时报》2月6日。

朱应平,2000,《精神卫生立法刍议》,《法律与医学杂志》第2期。

邹伟,2011,《我国登记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已占吸毒人员总数近三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1/20/c_121005869.htm。

Alcock,P.,1993,Understanding Poverty,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Atteslander,P.,Gransow,B.,& Western,J.S.,1999,“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Policies.?”Metal World,215-224.

Beck U.,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ecker,H.S.,1963,Outsiders:Studies in the Sociologyof Deviance,New York:Free press of Glencoe.

Blumer,H,1971,“Social Problems as Collective Behavior”,Social Problems,18 (3): 298-306.

Braginsky B.,Braginsky D.D,Ring K.,1969,Methods of madness:TheMental Hospital as a Last Resort,New York:Holt Richart and Wiston.

Chambliss,W.J.,1975,“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rime”,Theory and Society,2:157-170.

Clinard,M.B.and Meier,R.F.,1985,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r,NelsonEducation.

Clinard,M.B.and Meier,R.F.,1985,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r Sixth Edition,New York: NelsonEducation.

Cooley,C.H.,1909,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New York:Scriner's.

Durkheim,E,1951,Suicide,J.Spaulding & G.S.Glencoe (trans.),New York:Free Press.

Fuller,R.C.and Myers,R.R.,1941,“Some Aspects of A Theory of Social Problem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June:27-32.

Fuller,R.C.and Myers,R.R.,1980,“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blems”,Sociological Review,6 :320-328.

Gans,H.J.,1979,“Positive Functionof Pover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275-289.

Gans,H.J.,1996,The War against the Poor:The Underclass and Antipoverty Policy,New York: Basic Books。

Giddens,Anthony,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re,C.,1995,“Introduction:Markets,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in Rodgers,Gerry,Gore,Charles & Figueriredo,JoseB.(eds.) 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Gneva: ILO/IILS.

Gurr,T.,1970,Why Men Rebel,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rington,M.,1962,The Other America: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Hulme,D.,2003,“Conceptualizing Chronic Poverty.”,World Development,31 (3):403-423.

Jenck,C.,1991,“Is the American Underclass Growing?”Christopher Jencks,C.,Peterson,P.E,The Urban Underclass.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Kornblum,W.,1994,Sociolog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

Lemert,E.M.,1972,Human Deviance,Social Problem,and Social Control,2nd ed,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Lewis,O.,1966,“The Culture of Poverty.”Scientific American.

Merton,R.K.,1938,“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3:672-682.

Myrdal,G.,1962,Challenge to Affluence,New York: Pantheon.

Ogburn,W.F.,1922,Social Change with Respect Culture and Original Nature,B.W.Huebsch.

Parsons,T.,1958,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oom,G.,1995,“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The New European Agenda for Policy and Research”,In Room,Graham(ed.) 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Bristol:The Policy Press.

Rubington,E.and Weinberg,M.S.,2011,Social Problems Seven Perspectives,Seventh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pector,M.B.,& Kitsuse,J.I.,1987,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Aldine de Gruyter.

Sutherland,E.H.,1939,Principles of Criminology,J.B.Lippincott.

Swartz,D.,1997,Culture and Power: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emerlin,M.K.,1968,“Suggestion Effects in Psychiatric Diagnosis”,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147(4):349-353.

Werber M.R.,1985,“Emotional Disturbance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Everyone's Problem Which Must Be Addressed through Interagency Cooperation”,Agency Cooperation:9.

Wilmoth,J.R.and Ball,P.,1995,“Arguments and Action in the Life of a Social Problem:A Case Study of Overpopulation.1946-1990”,Social Problems,42 (3) August.

简 介:本书透过对当前我国城市药品流通过程的分析,揭示出造成药费过高的药品价格的形成过程,透视了药价虚高和药费畸高的社会生成机制。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2月

简 介:在西力冲击下,中国社会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因为婚姻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重大,它顺理成章的成为近代先觉者反思国家、民族命运链条的起点,婚姻变革被赋予了“强国保种”的悲壮语境。本书梳理1860—1930年中国婚姻文化的变迁历程,清晰地把握两性伦理和婚姻功能的变化脉络,得出该段时间中中国两性的解放和个体自由度的提高,它使人...

作者: 王栋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的第13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支持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参与编撰。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89.13万个社会组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1.06万个,增长率为-1.18%。从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团体有37.01万个,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41.5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