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54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图书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China Ⅱ

SSAPID:101-9952-5329-96
ISBN:978-7-5097-649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全书分为五个单元,分别讲述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趋向;阐释公众的环境风险意识、行为倾向以及环境问题的呈现机制;探讨公众环境抗争与社会冲突的动因、方式和策略;研究环境治理的社会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特定社会制度、文化体系与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洋与环境社会学文库
作 者: 崔凤 陈涛
编 辑:孙瑜;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 2012~2013年环境社会学方向部分硕博学位论文

 编委会

 总序

 序言

 第一单元 理论研究/学科建设

  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断后”:中国人的历史性焦虑

   三 “落后”:中国人的近代焦虑

   四 结论

  建构跨学科的中国环境与资源社会学*

   一 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的融合

   二 环境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历史传统和研究现状

    (二)未来发展方向

   三 结语

  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

   一 问题及研究传承

   二 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取向及实践

   三 中国生态现代化困境

   四 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

  脱嵌型资源开发与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困境*

   一 资源开发与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两类问题

   二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面临的四个关系性难题

   三 脱嵌:四个关系性难题的性质及成因

    (一)脱嵌:四个关系性难题的性质

    (二)“脱嵌”的成因:关系失衡与逻辑错位

   四 结论与讨论:从脱嵌到社会嵌入

  灾害的再生产与治理危机*

   一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是“矿山地质灾害”

   二 灾害的制造:煤炭开采与“矿山地质灾害”

   三 灾害的治理:“惠民工程”的拖延与变形

   四 结语:如何理解“治理危机”

 第二单元 风险认知/环境行为

  大众传媒:环境意识的建构者*

   一 引言

   二 环境关注

   三 环保关注率与大众传媒宣传度拟合

   四 环保关注率与污染事故损失率拟合

   五 大众传媒的后期力量

   六 结论

  隐形的环境问题*

   一 问题的提出

    1.现实的困惑

    2.理论的发展

   二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三 “隐形的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第一,逐渐远离的自然环境。

    第二,特殊的结构体系。

    第三,绕开政府的环境问题。

    第四,关注与报道的戛然而止。

   四 “隐形的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五 小结与讨论

  约制与建构:环境议题的呈现机制*

   一 两种视野中的环境问题

   二 “别在我家后院”*:反建L垃圾 焚烧厂始末

   三 群体利益冲突:环境议题的内部动因

    (一)群体利益

    (二)群体利益冲突

   四 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环境议题的社会建构

    (一)环境状况的认知差异

    (二)主张集成与表达

    (三)主张竞争

   五 权力、资源与策略:环境议题的结构性约制与运作

    (一)权力掌控

    (二)资源控制与动员

     (1)天助自助者:自身力量的整合

     (2)借力:潜在的外部资源

    (三)行动策略

     1.主建方的行动策略

     2.反建方的行动策略

      (1)面对各级政府

      (2)针对公众内部

      (3)面向社会

   六 结论与讨论

    (一)环境议题呈现的实质与特点

    (二)反思:别在我家后院?

  “癌症村”内外*

   一 导言

   二 区域特征:水系演变与污染

   三 媒体关注:村外污染与癌症

   四 整体理解:村民日常生活与疾病

    1.肺癌死者中男性生前吸烟的比例很高

    2.肝癌死者中乙肝患者比例较高

    3.改水与普通消化道疾病的减少

    4.悄然变化的村民生活

   五 比较与讨论

  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

   一 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

    (一)地方依附感研究

    (二)地方依附感的结构

    (三)环境行为概念及其结构

    (四)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关系

   二 场所依赖与环境行为的测量与问卷调查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1.场所依赖与环境行为量表的构成

     2.场所依赖与环境行为量表的信度

     3.场所依赖与环境行为量表的效度

    (二)方法与程序

   三 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一)地方依附感的基本结构

    (二)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基本结构

    (三)滨海沙滩旅游人群的总体特征

    (四)地方依附感上的差异性分析:游客特征的影响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4.地方依附感在婚姻状况、职业和收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地方依附感上的差异性分析:旅游信息变量的影响

    (六)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游客特征的影响

    (七)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差异性分析:旅游信息变量的影响

   四 地方依附感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一般环境行为与地方依附感关系研究

    (二)具体环境行为与地方依附感关系研究

    (三)环境负责任行为回归模型的构建

   五 研究结论

  公众环境风险认知与环保倾向的国际比较及其理论启示*

   一 研究回顾与数据基础

   二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

    (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

    (二)公众对环境问题相对重要性的判断

   三 公众对环境问题危害的认知

    (一)公众认为最重要的具体环境问题

    (二)公众对环境问题危害的认知

   四 公众的环保倾向分析

    (一)哪类国家更应付出努力

    (二)偏爱哪种政策选择

    (三)公众个人的环保意愿

   五 总结与讨论

 第三单元 环境抗争/社会冲突

  转型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项社会学考察*

   一 转型期安徽两村的“环境维权事件”

    (一)皖南吕村的“环境维权事件”

    (二)皖北田村的“环境维权事件”

   二 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中地方政府在场的逻辑

    (一)“污染合理”逻辑

    (二)“不出事”逻辑

   三 安徽两村“环境维权事件”中农民微弱声音的逻辑

    (一)“生存主义”逻辑

    (二)“风险最小”逻辑

   四 结语

  群体性事件中的原始抵抗*

   一 抗争研究范式的引申

   二 案例的呈现

   三 原始的注解

   四 结语:原始抵抗的洞察力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

   一 引言

   二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一个本土的分析框架

   三 分析框架的初步检验:以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为例

    (一)N村铅中毒事件概况

    (二)结构性政治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1.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专家学者、民间环保组织等功能的缺失

     2.信访的作用不明显

     3.媒体的关键性作用

    (三)象征性政治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1.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强调及其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

     2.被镇压危险的明显减少

     3.中央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颁布了多项环保法律

   四 结论与讨论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

   一 “依法治国”与农民的“依法抗争”

    1.“依法治国”话语的强化:环境法律的视角

    2.农民的“依法抗争”

   二 媒体的逐渐开放与农民对媒介的利用

    1.媒体报道中的环境抗争:走向开放

    2.农民对媒介的利用

   三 分化的行政体系与农民的机会空间

    1.并非铁板一块的行政体系

    2.分化的行政体系与农民的机会空间

   四 小结

  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

   一 有“法律”无“情理”:已有研究的局限

   二 “礼”与“情理”:传统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1.“礼”“情理”与社会秩序

    2.“礼”“情理”与纠纷解决机制

   三 “情理”与苏北农民环境抗争的实践逻辑

    1.沙岗村案例

    2.东井村案例

   四 结论与讨论

  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

   一 环境非正义与环境抗争

   二 环境抗争困境与网络技术赋权

   三 环境抗争的“网络幻象”

   四 环境抗争“网络化”的负效应及其治理

  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

   一 引言

   二 计划经济时期:环境问题初现与农民的集体沉默

    (一)革命与建设:工业下乡的双重变奏

    (二)工厂与农民:共生关系的形成

    (三)集体沉默:农民的无奈抉择

   三 经济转轨时期:环境问题加剧与农民的私力救济

    (一)停滞与危机:下乡工业的结构性困境

    (二)工厂与农民:从共生到紧张

    (三)私力救济:农民的自我保护

   四 市场经济时期:环境问题恶化与农民的依法抗争

    (一)改制与转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下乡

    (二)工厂与农民:从紧张到对立

    (三)依法抗争:农民的生存策略

   五 结论与讨论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及居民行动策略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环境问题及社会学的理论解释

   二 居民在生活中遭遇的环境纠纷

   三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及行动策略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四单元 环境治理/生态建设

  人水关系变迁与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点概况

   二 河流与生计

    1.日常生活中对河流的利用

    2.水与人生礼仪及节庆

    3.农田灌溉

    4.水能利用

   三 河流的管理

    1.河段管理

    2.灌溉管理

    3.汛期治理

   四 人水关系的变化

    1.河流的污染与资源退化

    2.河道资源的过度利用与河道的破坏

    3.引水工程发展与用水方式的变化

   五 结论

  环境保护语境下的草原生态治理*

   一 人类学对环境保护主义的讨论

   二 草原生态治理的话语实践

   三 春季禁牧期间的舍饲圈养

   四 牧民们的行动和话语抵抗

   五 结论:“自然脱嵌”的新形式

  从“生态自发”到“生态利益自觉”*

   一 研究区域与研究问题

   二 反思与比较中形成“生态自发”

    1.资源与环境进入潜意识

    2.实践出真知:对比试验的开展

   三 生态利益自觉的形成

    1.生态利益自觉的形成路径

    2.农村精英的资源环境观

    3.从“独木不成林”到“漫山遍野”

   四 生态利益自觉的社会效应

    1.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

    2.形成了预防工业污染的机制

    3.推动了机制改革,并提高了村民的环境意识

    4.形成了抵制污染的社会性力量

   五 结论与讨论

  政府、企业和公民:中国环境治理的责任困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环境治理责任的理论框架

   三 数据来源

   四 当前我国居民环境问题认知状况

    (一)较关心环境问题,意识到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二)担心人口增加和人类进步造成的环境危害,但认为人类可以与环境和谐相处

    (三)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优先于环境保护

   五 环境保护责任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居民环境保护责任认知状况

     1.强调依法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2.对政府环保行为认可度一般,并存在“央强地弱”的认可结构

     3.居民个人承担环保成本意愿较弱,日常环保意识不强

    (二)环保责任承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 研究结论

 第五单元 环境与社会

  重大环境事件与当代国际社会的重塑*

   一 福岛核事故重塑国际社会

   二 对福岛核事故的深层反思

    (一)“富裕社会”与风险分配逻辑

    (二)新型风险的作用方式

    (三)现代性社会的自反性

   三 未来:走向安全需求型社会

  国家、市场与牧民生计转变:草原生态问题的阐释*

   一 导论

   二 定居轮牧:草原空间的网格化

   三 技术变革:牧业生产的市场化

   四 传统嬗变:牧业组织的原子化

   五 结语

  制度变迁背景下的草原干旱*

   一 导言

   二 问题的发生:气候变化和干旱

   三 畜群承包和定居

   四 草场承包和围封

   五 买草、借债和贫困

   六 结论

  三维“断裂”:城郊村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一 断裂与环境问题:相关文献述评

   二 案例村及其环境问题

    1.水污染

    2.生活垃圾污染

    3.水功能层次下降

    4.水域消减与水系破坏

   三 结构断裂:中心—边缘格局

   四 循环断裂:传统农业式微

   五 文化断裂:失范与文化堕距

    (一)水规范失灵

    (二)文化堕距

   六 结论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是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力求充分呈现学科研究议题、理论与方法。本书共收录论文27篇,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我国的环境问题,并探讨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趋向。第二单元“风险认知/环境行为”,主要阐释公众的环境风险意识、行为倾向以及环境问题的呈现机制。第三单元“环境抗争/社会冲突”,主要探讨公众环境抗争与社会冲突的动因、方式和策略。第四单元“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主要研究环境治理的社会逻辑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五单元“环境与社会”,主要分析特定社会制度、文化体系与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

陈阿江,2010,《次生焦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1994,《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德增,2008,《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山东人民出版社。

陆昀,2004,《清理开发区6866个国家级开发区恢复建设用地供应》,《中国工商时报》,12月2日,转载于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7/3027273.html。

马克斯·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

宁可,2006,《中国王朝兴亡周期率》,《新华文摘》第18期。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2008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建议》,载《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编,2008b,《第二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初步意见》,载《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重要文件汇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孙中山,1956,《建国方略(1917—1919)建国方略之一,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

Allan Schnaiber,David N.Pellow,and Adam Weinberg.2002.“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Research in Social Problems and Public Policy 10:15-32.

Judith Sharpiro.2001. Mao’s War against Nature—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wis W.Moncrief.1970.“The Cultural Basis for Our Environmental Crisis”. Science170:508-512.

Lyn White,Jr.1967.“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Science 155:1203-1207.

Mark Elvin.2004.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China’s Environmental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包智明、陈占江,2011,《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包智明,2005,《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为例》,《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

陈阿江,2007,《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30-149页。

陈阿江,2000,《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崔凤、刘变叶,2006,《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现存问题解决办法探析》,《学习与探索》第6期。

崔凤、唐国建,2010,《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董海荣、左停、李小云等,2004,《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与社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乡南台村实地调查的思考》,《农村经济》第7期。

董小林、严鹏程,2005,《建立中国环境社会学体系的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弗林特,2009,《西方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概论》,秦华、科特尼译,《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高静、洪文艺、李文明等,2009,《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初步研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经济地理》第11期。

顾金土、邓玲、吴金芳等,2011,《中国环境社会学十年回眸》,《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洪大用、卢春天,2011,《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 的数据应用》,《社会学研究》第4期。

洪大用、马芳馨,2004,《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洪大用、肖晨阳,2007,《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洪大用,2000,《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环境问题——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第5期。

洪大用,2001,《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三种表现》,《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洪大用,2006,《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社会》第5期。

洪大用,2002,《试论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洪大用,1999,《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洪大用,2005,《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黄鹏,2007,《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公平问题的思考》,载《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25-234页。

江莹,2005,《试论综合治理南京秦淮河的话语路线——以组织创新为论域》,《南京社会科学》第11期。

李小云、左停、靳乐山主编,2006,《共管:从冲突走向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兵,2010,《中国环境问题的理论关照:一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林兵,2007,《西方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借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期。

林梅,2007,《环保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政策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关系及格局》,《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42-366页。

卢春天、洪大用,2011,《建构环境关心的测量模型基于200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社会》第1期。

卢淑华,199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本溪市的环境污染与居民的区位分布》,《社会学研究》第6期。

陆益龙,2007,《节约合作的实现机制与节水型社会的建构》,《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4-129页。

罗芬、钟永德,2011,《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细分研究——基于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经济地理》第2期。

吕涛,2004,《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社会学研究》第4期。

麻国庆,1993,《环境研究的社会文化观》,《社会学研究》第5期。

麻国庆,2001,《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

麻国庆,2007,《开发、国家政策与狩猎采集民社会的生态与生计——以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族为例》,《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0-172页。

马戎、郭建如,2000,《中国居民在环境意识和环保态度方面的城乡差异》,《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马戎,1998,《必须重视环境社会学——谈社会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祁秋寅、张捷、杨旸等,2009,《自然遗产地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倾向研究——以九寨沟为例》,《旅游学刊》第11期。

沈殿忠,2007,《关于环境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探讨》,《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施国庆、仲秋,2009,《中美环境意识变化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0—2008)》,《南京社会科学》第7期。

孙秋、周丕东、袁涓文等,2006,《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 (CBNRM)方法的制度化——基于贵州省长顺县凯佐乡的实践》,《贵州农业科学》第5期。

陶传进,2007,《从环境问题的解决看公民社会的应有结构》,《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326-341页。

王书明,2006,《海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第8期。

王晓毅,2009,《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内蒙古六个嘎查村的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肖晨阳、洪大用,2007,《环境关心量表(NEP)在中国应用的再分析》,《社会科学辑刊》第1期。

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张宏、杨新军、李邵刚,2004,《社区共管: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模式的新突破——以太白山大湾村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3期。

张倩,2011,《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玉林,2010,《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第2期。

张玉林,2006,《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第5期。

甄霖,2009,《资源社会学的构建与重要研究领域展望》,《资源科学》第2期。

郑杭生,2000,《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的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2期。

Belsky,J.M.2002.“Beyond the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Divide:Insights from A 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15:269-280.

Buttel,F.H. and D.R.Field.2002.“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ociology:Introducinga Debate and Dialogue”.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5:201-203.

Buttel,F.H,.“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Institutional Histories And Intellectual Legacies”.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5:205-211.

Field,D.R.,A.E.Luloff,and R.S.Krannich.2002.“Revisiting the Origins of and Distinctions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 Soc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5:213-227.

Flint,C.G. and A.E.Luloff.2005.“Natural Resource-Based Communities,Risk,And Disaster:An Intersection of Theories ”.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8:399-412.

Freedman,M.1962.“Sociology in and of China”,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3:106-116.

Merton,R.K.1967. On Theoretical Sociology:Five Essays,Old and New. New York:Free Press.

Mills,C.W.1959.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udel,T.K.2002.“Sociologists in the Serv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GOs And Environment-Society Stud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15:263-268.

Wickson,F.,A.L.Carew,and A.W.Russel.2006.“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Characteristics,Quandaries and Quality”. Futures 38:1046-1059.

Wong,Siu-lung.1979. Sociology and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London,Bostonand Henley:Routedge & Kegan Paul.

洪大用等,2007,《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晓,1999,《中国环境政策的总体评价》,《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陈吉宁、李广贺、王洪涛,2004,《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国水利》,第9期。

孙秀艳,2012,《我国60多万个建制村大多数污染治理仍空白:农村污染求“急救”》,《人民日报》1月31日,第4版。

赵喜亮、钟晓红、傅涛,2012,《中美环保产业对比分析研究》,《中国环保产业》第4期。

邹骥、傅莎、王克,2009,《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环境保护》第24期。

张学刚,2009,《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批评综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7,《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编,2008,《生态现代化:原理与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共中央编写组,200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1,《2011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A.P.J.Mol.2010.“Environmental reform in modernizing China,”.In M.Redclift and G..Woodgate,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Cheltenham,UK-Northampt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A.P.J.Mol and N.T Carter.2006.“China’s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5:149-170.

A.P.J.Mol and D.A.Sonnenfeld,eds.2000.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Perspectives and Critical Debates. London-Portland:Frank Cass & Co.Ltd.

A.P.J.Mol and G.Spaargaren.2000.“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in Debate:a Review”.in A.P.J.Moland D.A.Sonnenfeld,eds.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Perspectives and Critical Debates. London-Portland:Frank Cass & Co.Ltd..

A.P.J.Mol.1995. The Refinement of Production: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Theory and the Chemical Industry. Utrecht:Van Arkel/International Books.

David N.Pellow,Allan Schnaiberg and Adan S.Weinberg.2000.“Putting the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Thesis to the Test:The Promises and Performances of Urban Recycling”.inA.P.J.Mol,and D.A.Sonnenfeld,eds.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Perspectives and Critical Debates. London-Portland:Frank Cass & Co.Ltd.

A.Schnaiberg.1980. The Environment:From Surplus to Scarci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Commoner.1971. The Closing Circle. New York:Bantam Books.

D.A.Sonnenfeld.2000.“Contradictions Of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Pulp And Paper Manufacturing In South-East Asia”.in A.P.J.Mol and D.A.Sonnenfeld,eds.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Perspectives and Critical Debates. London-Portland:Frank Cass & Co.Ltd..

F.H.Buttel.2000.“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Social Theory”. Geoforum 31:57-65.

G.Spaargaren and A.P.J.Mol.1992.“Sociology,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5:323-344.

John Hannigan.2006.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L.Zhang,A.P.J.Mol and D.A.Sonnenfeld.2007.“The Interpretation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Environment Politics 16:659-668.

U.Simonis.1989.“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The Strategic Element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1:347-361.

W.R.Jr.Catton,,and R.E.Dunlap.1978.“Theories,Paradigms And The Primacy Of The HEP-NEP Distinction”. The American Sociology 13:256-259.

包智明,2010,《从多元、整体视角看西部的生态与文化保护》,《中国社会科学报》4月13日。

陈文烈,2011,《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社会变迁悖论》,《青海民族研究》第4期。

崔延虎,2011,《权力、权利与利益如何在资源开发中实现平衡》,《中国民族报》3月4日。

胡延新,2000,《苏联开发中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东欧中亚研究》第6期。

来仪,2002,《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1期。

李俊清,2012,《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应处理好三大问题》,《贵州民族报》2012年10月26日。

李世勇,2013,《和谐民族关系视阈下西北民族地区资源开发问题探析——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1期。

刘裕明、任国英、冯金朝、石雪峰、张海洋、陈慧英、吴燕红,2005,《西部民族地区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

牟本理,2003,《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民族研究》第6期。

许振成、张修玉、胡习邦、赵晓光、王俊能,2011,《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初探》,《改革与战略》第9期。

肖红波、庄万,2010,《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收益共享新模式调查——以甘孜州白玉县呷村矿产资源开发为个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1期。

荀丽丽,2011,《与“不确定性”共存:草原牧民的本土生态知识》,《学海》第3期。

周大鸣等,2006,《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

Auty,R.M..1993. 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c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 Lon-don:Routledge.

Granovetter,M.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Sachs and Warner.2001.“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5.

曹海东,2009a,《山西为煤所误三十年》,《南方周末》4月29日。

曹海东,2009b,《煤老板取代了晋商》,《南方周末》4月29日。

曹海东、李廷祯,2009a,《山西能摆脱“资源诅咒”吗》,《南方周末》4月30日。

曹海东、李廷祯,2009b,《煤老板绝地反击质疑山西煤改违法》,《南方周末》11月5日。

曹金亮,2004,《山西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研究现状》,《地质通报》第11期。

董继斌,1994,《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十周年回顾》,《能源基地建设》第2期。

高山,2006,《山西:一年内7名安监局长落马》,《中国青年报》9月14日。

郭建立,2011,《新形势下山西煤炭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8期。

黄宗智,2009,《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第4期。

克莱夫·庞廷,2002,《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北方,2006,《煤权之祸》,《南风窗》第21期。

李成先等,1995,《山西省地方煤炭工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第5期。

李承义,1986,《山西乡镇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李径宇,2003,《山西矿难的真相》,《中国新闻周刊》第13期。

李其谚等,2010,《大同原副市长落马幕后》,《财经国家周刊》第10期。

孟登科,2008,《山西非常一月》,《南方周末》10月23日。

苗长青,2006,《“一柱擎天”惹人愁——山西实施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反思》,《党史文汇》第1期。

秦文峰、苗长青,2009,《山西改革开放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戎昌谦、唐晓梅,1981,《对山西社队企业调整的几点看法》,《经济问题》第2期。

山西省统计局,2006,《山西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问题研究》,山西统计信息网,www.stats-sx.gov.cn 2006-11-29。

上官敫铭,2009,《山西白家峁血案调查——一个吕梁山下“村矿矛盾”的极端悲剧》,《南方都市报》10月22日。

石破,2008,《山西煤炭:“黑金”掘进30年》,《南风窗》第19期。

宋凯,2010,《论山西矿山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

孙春龙,2005,《官煤产业链黑幕》,《瞭望东方周刊》第45期。

王宏英,2000,《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能源基地建设》第1-2期合刊。

王宏英、曹海霞,2011,《山西构建煤炭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完善建议》,《中国煤炭》第10期。

王社民、杨红玉,2010,《在分类指导中整体推进——山西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纪实》,《中国监察》第13期。

吴达才,2004,《“热”“冷”遐思——关于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随感》,《山西能源与节能》第3期。

吴天有,2010,《大同市南郊区西部采煤沉陷区农民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未刊稿。

徐湘林,2010,《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俞可平主编,2008,《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约翰·福斯特,2006,《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张玉林,2007,《中国的环境战争与农村社会——以山西省为中心》,梁治平主编《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与前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玉林,2012,《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周洁,2008,《浓墨重彩写辉煌——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回顾》,《前进》第10期。

《21世纪经济报道》,2010,《阳泉“煤之战”》,12月31日。

《半月谈》,2009,《“煤海”采空区治理调查:谨防“生态移民”变“无业游民”》,4月25日。

《半月谈内部版》,2010,《我国地质沉陷区治理存弊端 需国家层面整合资源》,第 11 期。

《大同日报》,2011,《丰云祥深入南郊区、左云县进行调研》,5月18日。

《经济参考报》,2007,《山西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拉开大幕》,6月15日。

《经济观察报》,2005,《揭秘红顶煤商》,10月31日。

《山西日报》,2008,《山西防与治——为全国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探索新路》,9月5日。

《山西日报》,2009,《山西代表联名:将山西作为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3月7日。

《中国矿业报》,2008,《山西11个市立下“军令状”》,4月1日。

《中国矿业报》,2008,《山西11个市立下“军令状”》,4月1日。

《中国矿业报》,2011,《山西30余万人告别采煤沉陷区》,4月11日。

《中国青年报》,2009,《山西忻州第一信访案平息 2人死亡多人受伤》,11月11日。

John Robert McNeill.2000/2011.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日译本见《20世纪环境史》,海津正伦、沟口常俊监译,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洪大用,1999,《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洪大用,2005,《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黄璘,2007,《吉化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当代广西》第16期。

施国庆、仲秋,2009,《中美环境意识变化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0—2008)》第9期。

宋言奇,2010,《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杨莉、戴明忠、窦贻俭,2001,《论环境意识的组成、结构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第6期。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8,《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Hannigan,John A.1995.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Routledge:5-57.

查尔斯·哈珀,1998,《环境与社会》,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陈燕,2010,《有限的环境抗争——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法制与社会》第11期。

费孝通,2008,《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

洪大用,2002,《试论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洪文安,2009,《论水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九曲河个案研究》,《安徽农业科学》第37期。

简·汉考克,2007,《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

刘少杰,2006,《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吕涛,2004,《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第4期。

约翰·汉尼根,2009,《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虎彪,2010,《环境维权的合法性困境及其超越——以厦门PX事件为例》,《兰州学刊》第9期。

艾里奇、保罗、安妮·艾里奇,2000,《人口爆炸》,张建中、钱力译,新华出版社。

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哈珀,查尔斯,1998,《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肖晨阳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汉尼根,约翰,2006,《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华夏时报》,2007,《L垃圾焚烧厂不会过关》,7月14日。

康芒纳,巴厘,1997,《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林梅,2003,《社会政策实施的制度分析》,中国言实出版社。

罗尔斯,约翰,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毛达,2007,《要论证的不只是垃圾焚烧》,《绿叶》第7期。

萨巴蒂尔,保罗·A,2004,《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三联书店。

斯科特,詹姆斯·C,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第5期。

沃勒斯坦,伊曼纽尔,1998,《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沃勒斯坦,伊曼纽尔,1998,《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重商主义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巩固(1600—1750)》,吕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沃勒斯坦,伊曼纽尔,2000,《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个时代》,孙立田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殷,罗伯特·K.,2004,《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版)》,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于达维,2012,《垃圾焚烧大跃进》,《财新〈新世纪〉》第2期。

Buttel,F.H. and Taylor,P..1992.“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ACritical Assessment”.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5:211-230.

Douglas,Mary.1981.“High Culture and Low”. TLS 13:154.

Dunlap,R.E. and W.R.Catton Jr..1979.“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5:243-273.

Dunlap,R.E. and W.R.Catton Jr..1983.“What Environmental Sociologists Have in Common.” Sociological Inquiry 33:113-135.

Dunlap,R.E. and W.R.Catton Jr..1993.“Towards an Ecological Sociology:The Development,Current Status and Probabl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he 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 3:263-284.

Dunlap,R.E.,Lutzenhiser,L.A. and Rosa,E.A..1994.“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A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Perspective”.In Economy,Environment,and Technology:A Socio-Economic Approach (Studies in Socio-Economics). edited by Burgenmeier,B..NY:M.E.Sharpe.

Dunlap,R.E. and Brent K.Marshall.2006.“Environmental Sociology.” In The Handbook of 21st Century Sociology. Thousand Oaks,CA:Sage.

Enloe,C.H..1975. The Politics of Pollu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cology and Power in Four Nations. New York:David Mckay.

Murphy,P. and M.Maynard.2000.“Framing the Genetic Testing Issue:Discourse and Cultural Clashes among Policy Communitie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2:133-153.

Pellow,David N.,Adam Weinberg,and Allan Schnaiberg.2001.“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Equitable Allocation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utcom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4:423-439.

Schnaiberg,Allan.1980. The Environment:From Surplus to Scarcity.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esbury,W..1976.“The Environmental Agenda:An Illustration of how Situations may Become Political Issues and Issues may Demand Responses from Government:Or How They May Not.”. Public Administration 54:379-397.

Spector,M. and Kitsuse,J.I..1973.“Social Problems:A Reformulation.” Social Problems,20:145-159.

Yearley,S.2002.“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A Theoretical Review and Some Not-very-Herculean Labors”.In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Classical Foundations,Contemporary Insights. edited by R.E.Dunlap,F.H.Buttel,P.Dickens and A.Gijswijt.Lanham MD:Rowman&Littlefield.

陈阿江,2010,《次生焦虑——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阿江、程鹏立,2011,《“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学海》第3期。

陈阿江、罗亚娟、陈涛,2011,《“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与后果——环保与卯集皮革业发展之案例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部,2007,《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

林梅,2007,《博弈分析:关系及格局——以淮河污染防治为例》,载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建邦,2010,《从食管癌现场的发展看我国肿瘤防治的道路和方向》,《中国肿瘤》第1期。

罗亚娟,2010,《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学海》第2期。

宋国君等编著,2007,《中国淮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素萍主编,2009,《流行病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郑连第主编,2004,《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利史分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Funabashi,Harutoshi,Minamata.2006.Disease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15.

Martha Balshem.1993. Cancer in the Communit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崔凤、唐国建,2010,《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董丽丽,2012,《场所依赖研究综述》,《绥化学院学报》第32期。

董玉明、王雷亭,2000,《旅游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黄向、保继刚、Wall Geoffrey,2006,《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一种游憩行为现象的研究框架》,《旅游学刊》第9期。

任莉颖,2002,《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载杨明主编《环境问题和环境意识》,华夏出版社。

唐文跃、张捷、罗浩等,2008,《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旅游学刊》第10期。

王芳,2007,《环境社会学新视野——行动者、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曾秉希,2003,《地方居民对台中市梅川亲水公园依附感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中朝阳科技大学休闲事业研究所。

赵苑姗,2008,《游客观光意向与地方依附感关系之探讨——以高雄市旗津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Bricker,K.S.,and Kerstetter,D..2000.“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Leisure Sciences 11:233-257.

Carrus,G.,Bonaiuto,M.,and Bonnes,M..2005.“Environmental Concern,Regional Identity and Support for Protected Areas in Ita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7:237-257.

Devine-Wright,P.,and Howes,Y.2010.“Disruption to Place Attach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A Wind Energy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271-280.

Gosling,E.,and Williams,K.J.H.2010.“Connectedness to Nature,Place Attachment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ur:Testing Connectedness Theory among Farme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298-304.

Halpenny,Elizabeth A..2006.“Environmental Behaviour,Place Attachment and Park Visitation:A Case Study of Visitors to Point Pelee National Park”.Ph.D.diss..University of Waterloo.

Hammitt,W.E.,Backlund,E.A.,and Bixler,R.D..2006.“Place Bonding for Recreation Places: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 Leisure Studies 25:17-41.

Hernández,B.,et al.2010.“The Role of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in Break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281-288.

Hidalgo,M.C.,and Hernandez,B.2001.“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273-281.

Hines,J.M.,Hungerford,H.R.,and Tomera,A.N.1986.“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1-8.

Jorgensen,B.S. and Stedman,R.C.2006.“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Sense of Place Dimensions:Attachment to,Dependence on,and Identification with Lakeshor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79:316-327.

Kyle,G.,Graefe,A.,and Manning,R.2005.“Test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Place Attachment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7.

Kyle,G.,Graefe,A.,Manning,R.,and Bacon,J.2003.“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Activity Involvement and Place Attachment among Hikers along the Appalachian Trai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5:249-273.

Low,S.M. & Altman,I.1992.“Place Attachment:A Conceptual Inquiry”.In I.Altman,&S.M.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Press:1-12.

Maria Lewicka.2011.“Place Attachment:How Far Have We Come in the Last 40 Year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207-230.

Moore,R.L.,Graefe,A.R.1994.“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17-31.

Raymond,R.2000.“Exploring the Loyalty Construct at Two National Park Sites”.Masters of Arts.University of Waterloo,Waterloo,ON.

Scannell,L. and Gifford,R.2010.“The Relations between Natural and Civic Place Attachment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289-297.

Smith-Sebasto.N.J.,D’Acosta A.1995.Designing a Likert-type Scale to Predic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Undergraduat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7(1).

Stern,P.C.2000.“Towards a Coherent Theory of 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3):407-424.

Schreyer,R.,Roggenbuck,J.W.1981.“Visitor Images of National Parks: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finitions of Places o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In D.Lime,D.Field (eds.).Some Recent Products of River Recreation Research.USDA Forest Service,Gen.Tech.Rep.NC,63:39-44.

Stokols,D.,Shumaker,S.A.1981.“People and Places:A Transactional View of Settings in:Harvey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Environment:441-488.

Tartaglia,S. And Rollero,C.2010.“Different Levels of Place Identity:From the Concrete Territory to the Social Categori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27:134-245.

Trentelman,C.K.2009.“Place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Attachment:A Primer Grounded In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A Community Sociologist”.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22:191-210.

Tuan,Y.F..1974.“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Geography 6:233-246.

Vaske,J.J,Kobrin K.2001.“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e Behavio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16-21.

Williams,D.R.,Patterson,M.E.,Roggenbuck,J.W.,and Watson,A.E.1992.“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4:29-46.

Williams,D.R.,Roggenbuck,J.W.1989.“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Some Preliminary Resul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ssion on Outdo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NRPA 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San Antonio,TX.

Williams,D.R.,Vogt,C.A.,and Vitterso,J.1999.“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f Users’ Response to Wilderness Recreation Fe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1:245-268.

Bravo,G. and Marelli,B.2007.“Micro-Foundat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n Empiric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1):36-62.

Brechin,S.R.,and Kempton,W.1994.“Global Environmentalism:A Challenge to the Postmaterialism Thesi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75(2):245-269.

Brechin,S.R. & Kempton,W.1997.“Beyond Postmaterialist Values:National Versus Individual Explanat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ism”.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1):16-20.

Diekmann,A.,and Franzen,A.1999.“The Wealth of Na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31(4):540-549.

Dietz,T.,Fitzgerald,A.,and Shwom,R.2005.“Environmental Values”.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30:335-372.

Dunlap,R.E.,and Mertig,A.G.1997.“Global Environmental Concern:an Anomaly for Postmaterialism”.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1):24-29.

Dunlap,R.E.,and York,R.2008.“The Glob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the Limits of the Postmaterialist Values Explanation:Evidence From Four Multinational Survey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49(3):529-563.

Franzen,A.,and Meyer,R.2010.“Environmental Attitudes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ISSP 1993 and 2000”.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6(2):219-234.

Gelissen,J.2007.“Explaining Popular Suppor 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50 Nations”. Environment & Behavior 39(3):392-415.

Gerhards,J.,and Lengfeld,H.2008.“Support for European Union Environmental Policy by Citizens of EU-Member and Accession States”. Comparative Sociology 7(2):215-241.

Inglehart,R.1995.“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bjective Problems and Subjective Values in 43 Societie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1):57-72.

Inglehart,R..1990. Culture Shift In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66.

Kidd,Q.,and Lee,A-R.1997.“Postmaterialist Values and the Environment:A Critique and Reappraisal”.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1):1-15.

Knight,K.W.,and Messer,B.L.2012.“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The Effects of Affluence,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World Societ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93(2):521-537.

Marquart-Pyatt,S.2012.“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Cross-National Context:How Do Mass Publishing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mpare With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Czech Sociological Review 48:641-666.

Neumayer,E.2002.“Do We Trust the Data?On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Cross-National Environmental Surveys”. Social Sciece Quarterly 83 (1):332-340.

Jennifer Holdaway、王五一、叶敬忠、张世秋主编,2010,《环境与健康:跨学科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阿计,2011,《环保维权如何从“邻避主义”走向社会公平?》,《人民之声》第9期。

陈阿江,2007,《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第1期。

邓正来,2011,《“生存性智慧模式”: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既有理论模式的检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高建民,2008,《中国农民概念及其分层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高一飞,2007,《污染合理论:过时了40年的陈腐观念》,《中国保险报》7月2日。

贺飞、郭于华,2007,《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浙江学刊》第6期。

贺青梅,2009,《生活社会化:小农的经济压力与行为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洪大用主编,2007,《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宗智,200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李成贵、孙大光,2009,《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历史视野下的综合考察》,《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李淑文等,2011,《环境正义视角下农民环境弱势群体地位分析》,《生产力研究》第4期。

吕忠梅,2011,《理想与现实:中国环境侵权纠纷现状及救济机制建构》,法律出版社。

牟成文,2008,《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

唐任伍、李水金,2007,《中国农民话语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行政管理》第5期。

田成有,2005,《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

武力,2011,《论近代以来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演变》,《武陵学刊》第1期。

肖巍、钱箭星,2003,《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行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徐勇,2007a,《“行政下乡”:动员、任务与命令:现代国家向乡土社会渗透的行政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徐勇,2007b,《“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第8期。

闫威、夏振坤,2003,《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杨心宇、王伯新,2005,《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求是学刊》第5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于建嵘,2010,《“信访综合症”背后的潜规则》,《人民论坛》第15期。

俞可平,2006,《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昱、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张金俊,2011,《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运作逻辑: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第2期。

郑杭生、杨敏,2010,《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社会建设的一种新视野》,《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钟伟军,2011,《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出事”逻辑:一个分析框架》,《浙江社会科学》第9期。

周祖文,2008,《论十八世纪小农家庭的生存经济》,《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

周作翰、张英洪,2006,《当代中国农民的信访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1期。

Jean C.Oi..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144:1132-1149.

蒂利,2010,《抗争政治》,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

詹姆斯·C.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

克里斯特娃,2007,《反抗的未来》,广西大学出版社。

勒维,2001,《从斯温队长到潘乔·比利亚——埃里克·霍布斯包姆史学著作中的农民反抗》,狄山译,《第欧根尼》第2期。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吴长青,2010,《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第2期。

吴毅,2007,《“权利—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谢少波,1999,《抵抗的文化政治学》,陈永国、汪民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学海》第2期。

赵旭东,2008,《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

赵旭东、赵伦,2011,《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化解机制与农村稳定问题研究》,《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第3期。

Hobsbawm,E.J.1959. Primitive Rebels.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陈阿江、程鹏立,2011,《“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学海》第3期。

高恩新,2010,《社会关系网络与集体维权行动——以Z省H镇的环境维权行动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1期。

黄家亮,2008,《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基于华南P县一起环境诉讼案件的分析》,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景军,2009,《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郎友兴,2005,《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广州。

刘鉴强,2006,《“弱势部门”再掀环保风暴,潘岳誓言决不虎头蛇尾》,《南方周末》2月9日,第A1版。

罗亚娟,2011,《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第2期。

童志锋,2011,《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第1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祝天智,2011,《政治机会结构视野中的农民维权行为及其优化》,《理论与改革》第6期。

Almeida,P.,and L.B.Stearns.1998.“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Local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The Case of Minamata”. Social Problems 45:37-60.

Eisinger,P.K..1973.“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7:11-28.

McAdam,D..1996.Conceptual Origins,Current Problems,Future Directions.In D.McAdam,J.D.McCarthy and M.N.Zald (ed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yer,D.S.,and D.C.Minkoff.2004.“Conceptualiz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Social Forces 82:1457-1492.

Schock,K..1999.“People Power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ies:Social Movement Mobilization and Outcom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Burma”. Social Problems 46:355-375.

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级》,《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战军,陈勇,2010,《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湖南日报》8月23日。

洪大用,2001,《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洪大用,2006,《试论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中的十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第5期。

洪大用,2008,《试论改进中国环境治理的新方向》,《湖南社会科学》第3期。

何明修,2005,《社会运动概论》,三民书局。

李静君,2006,《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载李友梅,《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转型与发展)》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连江、欧博文,1997,《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九七效应》,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芝兰,2004,《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第6期。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刘能,2007,《中国乡村社区集体行动的一个理论模型:以抗交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例》,《学海》第5期。

汤森,沃马克,2003,《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石发勇,2005,《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第3期。

张茂桂,1990,《社会运动与政治转化》,财团法人张荣发基金会、国家政策研究资料中心。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nna M.Brettell.2003. The Politic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o-Movement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Gamson,William A.,and David S.Meyer.1996.“Fram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In Doug McAdam,John D.McCarthy,and Mayer N.Zald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Lianjiang.2004.“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 Modern China 30.

SunYanfei,&Zhao Dingxin.2007.Multifaceted State and Fragmented Society:The Dynam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in China,In Dali Yang (eds). Discontented Miracle:Growth,Conflict,and Institutional Adaptations in Chi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er.

Tarrow,Sidney.1996.“State and Opportunities:The Political Structuring of Social Movements”.Doug McAdam,John.McCarthy & Mayer N.Zald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hao,Dingxin.2001.The Power of Tiananmen: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the 1989 Beijing Student Move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1992,《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上海书店出版社。

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冀昀主编,2007,《左传》,线装书局,2007。

金观涛、刘青峰,1992,《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中文大学出版社。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毅编《乡村中国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亚娟,2010,《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学海》第2期。

欧中坦,2004,《千方百计上京城:清朝的京控》,载高道蕴等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清华大学出版社。

瞿同组,200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

苏力,2001,《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汪辉祖,1998,《佐治药言》,载赵子光释《一个师爷的官场经》,九州图书出版社。(清)汪辉祖,1998,《学治臆说》,载赵子光释《一个师爷的官场经》,九州图书出版社。

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詹姆斯·C.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滋贺秀三,1998,《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载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 5 期。

谌彦辉,2006,《山西富人的生态移民》,《乡镇论坛》第8 期。

洪大用,2012,《如何减轻环境突发事件的社会损害》,《世界环境》第2期。

胡中华,2011,《环境正义视域下的公众参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米歇尔·福柯,1999,《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任丙强,2011,《农村环境抗争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危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汝信等,2005,《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汝信等,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约翰·布洛克曼,1998,《未来英雄—33位网络时代精英预言未来文明的特质》,海南出版社。

约翰·罗尔斯,2010,《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玉林,2006,《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第5期。

朱力、尤永红,2012,《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的凸显与调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第1期。

Paul DiMaggio,Eszter Hargittai,W.Russell Neuman and John P.Robinson.2001.“Social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1):307-336.

E.M.Rogers,and A.Singhal.2003.“Empowerment and Communic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Organizing for Social Change”. Communication Yearbook 27(5):67-85.

Murray Bookchin.1989. Remaking Society. Montreal Quebec:Black Rose Books.

包智明,2010,《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第2期。

包智明、陈占江,2011,《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社会学研究》第6期。

曹树基,2005,《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2010,《抗争政治》,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

费孝通,2005,《费孝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家亮,2009,《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中国乡村研究》第6期。

林梅,2003,《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1期。

刘春燕,2012,《中国农民的环境公正意识与行动取向——以小溪村为例》,《社会》第1期。

罗亚娟,2010,《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第2期。

毛泽东,196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曲格平,1997,《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司开玲,2011,《农民环境抗争中的“审判性真理”与证据展示——基于东村农民环境诉讼的人类学研究》,《开放时代》第8期。

王绍光,2008,《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徐昕,2003,《论私力救济》,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

荀丽丽、包智明,2007,《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张佩国,2007,《反抗与惩罚——20世纪50年代嘉定县乡村的犯罪与财产法秩序》,《社会》第4期。

张玉林,2006,《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探索与争鸣》第5期。

张玉林,2007,《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洪范评论》第9期。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第7期。

滋贺秀三,1998,《清代诉讼制度之民事法源的概括性考察》,载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E.Michelson.2008.“Justice from Above or Justice from Below?Popular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Grievances in Rural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3.

Kevin J.O’ Brien,and Lianjiang Li.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un Jing.2004.“Environmental Protests in Rural China”.in Elizabeth Perry and Mark Selden edited.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Routledge/Curzon.

龚文娟,2008,《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6期。

洪大用、肖晨阳,2007,《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洪大用,2011,《建构环境关心的测量模型基于2003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社会》第1期。

洪大用、卢春天,2011,《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社会学研究》第6期。

“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研究”课题组,2008,《建立和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求是》第12期。

陆益龙,2009,《民间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和范式》,《湖南社会科学》第5期。

孙岩、武春友,2007,《环境行为理论研究评述》,《科研管理》第3期。

王灿发,2002,《环境纠纷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武春友、孙岩,2006,《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预测》第4期。

吴卫星,2008,《中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立法问题与建议》,《环境保护》第10 期。

杨敏、陆益龙,2011,《法治意识、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选择—基于2005 CGSS的法社会学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杨朝霞,2011,《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与运用》,《环境经济》第1期。

Cordano,M.,S.A.Welcomer and R.F.Scherer.2003.“An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4:22-28.

Dunlap,R.E.,et al.2000.“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A Revised NEP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425-442.

Dunlap,R.E. and K.Van Liere.1978.“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A Proposed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9:10-19.

Dunlap,R.E. and R.E.Jones.2002.“Environmental Concern:Conceptual and Measurement Issues”.in R.E.Dunlap and W.Michelson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

Ester,P. and F.Van Der Meer.1982.“Determinants of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Behavior:An Outline of a Behavioral Model and Some Research Findings”.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Sociology 18:57-94.

Felstiner,W.,R.Abel,and A.Sarat.1981.“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Naming,Blaming,Claiming …”.Law and Society Review 15:631-54.

Hines,J.,Hungerford,H. and A.Tomera.1987.“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1-8.

Jackson,E.L.2002.“The Environmental Paradigm Scale:Has It Outlived Its Usefulnes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3:28-36.

Jones,R.E. and R.E.Dunlap.1992.“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Have They Changed over Time?”. Rural Sociology 57:28-47.

La Trobe,H.L. and T.G.Acott.2000.“A Modified NEP/DSP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Scal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12-20.

Michelson,E.2007.“Climbing the Dispute Pagoda:Grievance and Appeals to the Official Justice System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459-485.

Stern,P.C. and T.Dietz.1994.“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0:65-84.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1994,《德宏州志·综合卷》,德宏民族出版社。

盈江县水利电力局,1997,《盈江县水利志》,盈江县水利电力局。

云南省水利厅,1997,《云南省志·水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

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97,《盈江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

高平,2007,《禁牧、休牧、轮牧:“新三牧”休养内蒙古草原》,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米歇尔·福柯,2003,《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彦民,2007,《我国为何要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中国牧业通讯》第9期。

S苏木政府,2007,S苏木2007年休牧工作总结(内部资料)。

S苏木政府,2008,关于禁牧期间牲畜死亡情况的反映(内部资料)。

S苏木政府,2008,备草备料和牲畜出栏责任书(内部资料)。

唐国策,2006,《禁牧休牧总动员》,《中国牧业通讯》第9期。

王晓毅,2005,《政策下的管理缺失——一个半农半牧区草场管理的案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6期。

詹姆斯·C.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2006,《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

张雯,2008,《草原沙漠化问题的一项环境人类学研究——以毛乌素沙地北部的B嘎查为例》,《社会》第4期。

张雯,2010,《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一项来自内蒙古的环境人类学研究》,《开放时代》第11期。

周宏春、季曦,200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Argyrou,Vassos.2005. The Logic of Environmentalism:Anthropology,Ecology and Postcoloniality. New York & Oxford:Berghahn Books.

Brosius,J.Peter.1999.“Analyses and Interventions:Anthropological Engagements with Environmentalism”. Current Anthropology 40.

Chatty,Dawn.2003.“Mobile peoples and conversation:An introduction”,Nomadic Peoples 7,Issue I.

Escobar,Arturo.1996.“Constructing Nature:Elements for a Poststructural Political Ecology”.In Michael Watts(ed.). Liberation Ecologies:Environment,Development,Social Movements.L ondon:Routledge.

Escobar,Arturo.1999.“After Nature:Steps to an Anti-essentialist Political Ec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40(1).

Grove-White,Robin.1993.“Environmentalism:A New Moral Discourse for Technological Society?”.In Key Milton(ed.),Environmentalism:The View from Anthrop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Ingold,Tim.2008.“Globes and Spheres:The Topology of Environmentalism”,In Michael R.Dove and Carol Carpenter (ed.).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A Historical Reader.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Milton,Kay.1996. Environmentalism and Cultural Theory:Exploring the Role of Anthropology in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陈阿江,2009,《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契机与类型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陈涛,2008,《生态现代化视角下皖南农村发展的实证研究——兼论当代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经济探讨》第7期。

陈涛,2009,《1978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以当涂县为个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汉尼根,2009,《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景军,2009,《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鸟越皓之,2009,《环境社会学》,宋金文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王春水,2006,《生态扮靓新农村》,http://www.tangnan.gov.cn/tangnan/showmessage.php?a1=1&id=352,11月29日。

Buttel,F.H,Larson,O.F and Gillespie,G.W..1990.The Sociology of Agriculture.New York:Greenwood Press.

Dobson,A..2003. Citizenship and the Environment.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nigan,J.A.2006.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L 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Rogers,E.M. and Burdge,R.J.etal..1988.Social Change in Rural Societies (3rd ed).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70、216页.

彭水军、包群,2008,《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财经问题研究》第8期。

谢秋山、马润生,2010,《机会主义、土地产权、合法权威与农村“界畔纠纷”》,《西部论坛》第6期。

谢秋山、许源源,2010,《“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定量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

杨兴林,2001,《国民素质论》,湖南教育出版社,第168页。

张文彬、张理芃、张可云,2010,《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省际竞争形态及其演变——基于两区制空间Durbin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管理世界》第12期。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2010,《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BeckermanW..1992.“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Whose Growth?Whose Environment”. World Development 20:481-496.

Bhagawati J.1993.“The Case for Free Trade”. Scientific American 11:142-491.

Elizabeth Economy.2005.“Environmental Enforcementin China”.In Kristen A.Day(ed.). China’s Environment and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York:M.E.Sharpe,Inc.

芭芭拉·亚当等,2005,《风险社会及其超越》,赵延东等译,北京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

乌尔里希·贝克,2008,《风险社会》,何博文译,译林出版社。

杨敏、郑杭生,2010,《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

陈阿江,2009,《次生焦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福柯,2010,《安全、领土与人口》,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戎、李殴,1995,《草原资源的利用与牧区社会发展——从一个社区看体制改革对畜牧业、人口迁移和劳动力组合形式的影响》,载潘乃谷、周星主编《多民族地区:资源、贫困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晓毅,2009,《环境压力下的草原社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詹姆斯·C.斯科特,2004,《国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Michael MayerfeldBell.2004. AnInvitationtoEnvironmentSociology. Sage Publication.

Zhou Xueguang.2000.“Reply:Beyond the Debate and toward Substan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5.

敖仁其等,2009,《牧区制度与政策研究——以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变迁为主线》,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布朗,柯林等人,2009,《中国西部草原可持续发展研究》,赵玉田、王欧译,中国农业出版社。

陈素华、宫春宁,2005,《内蒙古气候变化特征与草原生态环境效应》,《中国农业气象》第4期。

费根,布莱恩,2008,《大暖化》,苏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宫德吉,1995,《近40年来气温曾暖与内蒙古干旱》,《内蒙古气象》第1期。

宫德吉,1997,《内蒙古干旱对策研究》,《内蒙古气象》第4期。

国家林业局,2005,《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http://www.gov.cn/ztzl/fszs/content_650487.htm,2005。

国家林业局,2011,《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http://hmhfz.forestry.gov.cn/uploadfile/main/2011-1/file/2011-1-5-59315b03587b4d7793d5d9c3aae7ca86.pdf.2011。

环境保护部,2006,《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http://www.mep.gov.cn/pv_obj_cache/pv_obj_id_A1AF0B188307942D2A8D7504A6FC94A5FED71200/filename/2005zkgb.pdf.2006。

海山、乌云达赖、孟克巴特尔,2009,《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在自然灾害中的“脆弱性”问题研究》,《灾害学》第2期。

韩俊等编著,2011,《中国草原生态问题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

韩念勇主编,2011,《草原的逻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韩颖、侯向阳,2011,《内蒙古荒漠草原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应用生态学报》第4期。

IPCC,2008a,《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版。

IPCC,2008b,《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出版。

贾幼陵,2011a,《关于草原荒漠化及游牧问题的讨论》,《中国草地学报》第1期。

贾幼陵,2011b,《草原退化原因分析和草原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中国草地学报》第2期。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2011,《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

李文军,2010,《应对气候变化:来自干旱草原牧区的启示》,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编《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小兵等,2011,《气候变化的内蒙古温带草原的影响极其响应》,科学出版社。

克什克腾旗志编辑委员会,1993,《克什克腾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娜日苏等,2011,《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经济的影响评述》,《北方经济》11期。

秦大河主编,2009,《气候变化:区域应对与防灾减灾》,科学出版社。

王菱等,2008,《蒙古高原中部气候变化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地理研究》第1期。

王晓毅等,2010,《非平衡、共有与地方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乌尼尔、谭晓霞,2010,《草原政策与牧民应对策略》,载《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8辑)》,云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政府网》,2012,《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http://www.gov.cn/ldhd/2012-05/30/content_2148928.htm,5月30日。

Ellis,Jim.1994.“Climate Variability and Complex Ecosystem Dynamics:Implications for Pastoral Development”.in Ian Scoones eds. Living with Uncertainty.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Helen de Jode eds.2010. Modern and Mobilit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IIED) and SOS Sahel International UK.

Humphrey,Caroline & David Sneath.1999. The End of Nomadism?The White Horse Press.

Kelly,P.M. & W.N.Adger.2000.“Theory and Practice in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Facilitating Adaptation”.in Climatic Change 47.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奥格本,1989,《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包智明,2010,《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第2期。

布雷特·克拉克、贝拉米·福斯特,2010,《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陈阿江,2007,《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第1期。

陈阿江,2000,《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洪大用,2004,《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洪大用,2001,《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浙江学刊》第4期。

洪大用,2010,《环境社会学:彰显自反性的关怀》,《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28日,第20版。

洪大用,2001,《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侯小阁、栾胜基、艾东,2008,《结构性环境问题——我国环境评价遭遇的“结构”困境》,《生态环境》第17期(2)。

贾春增,2000,《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宁宁,2001,《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学海》第1期。

李素萍,李杨,2009,《关于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几点思考》,《学习论坛》第8期。

麻国庆,2001,《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

舒建中,2002,《沃勒斯坦“中心—边缘”论述评》,《学术论坛》第6期。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4页。

王亚娟、马俊杰,2002,《城郊环境特征、问题及其改善对策》,《水土保持研究》第3期。

尹绍亭,2000,《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

Lynn White.1967.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Science.155:120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