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26

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图书

low fertility rate and aging of popul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east asia

SSAPID:101-0800-2577-35
ISBN:978-7-5097-398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少子高龄化及其带来的劳动人口过少、负担过重,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也正在或即将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过程、特征、表现、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三国相关学者历经10年辛苦调查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集。论文集对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形成、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人口少子高龄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督促相关部门早日思考提出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对策,并在社会保障、养老模式、文化培育、住宅模式等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性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桥
编 辑:赵慧英;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执笔者简介(按章节顺序)

 作者名录(按文章顺序)

 序二

 序四

 序三

 总论

  第1章 少子高龄化的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

   1.国际背景

   2.中国背景

   3.少子高龄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概览

  第2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少子高龄化

   1.少子高龄化的历史背景

   2.社会的可持续性与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的措施

 东亚少子高龄化的趋势与预测

  第3章 21世纪中国少子高龄化的发展趋势

   1.中国少子高龄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2.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3. 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第4章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与未来

   前言

   4.1 日本的少子化

   4.2 少子化的经济、社会背景

   4.3 未来高龄化发展趋势

   4.4 对未来的思考

   结束语

  第5章 韩国少子高龄化的新举措与研究课题

   前言

   1.韩国低生育率的动向

   2.对生育率极端低下的分析

   3.最近生育率上升的背景和政府的少子化对策

   4.韩国的低生育对策

   5.韩国的低生育、高龄社会对策课题

 东亚少子高龄化成因及问题

  第6章 少子高龄化之东亚现状

   前言

   6.1 东亚共通的少子化

   6.2 韩国的少子化与经济增长

   6.3 香港的少子化与经济增长

   6.4 新加坡的少子化与经济增长

   6.5 中国内地的少子化与经济增长

   6.6 总结

  第7章 中国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影响与问题

   一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人口老龄化

    (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几个特点

   二 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与培训

    (一)中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动

    (二)“人口红利”期的就业结构矛盾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养老责任

    (一)政策回顾

    (二)外出农民工的养老责任

   四 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

    (一)出生人口性别比概况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原因探析

    (三)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综合治理

  第8章 韩国少子高龄化的成因与问题

   前言

   1.少子高龄化的原因:生育率下降

   2.劳动力问题

   3.敬老年金和老年基础年金

   4.农村与城市的差异

   结束语

 少子高龄化对社会、文化、教育、生活的影响

  第9章 从社会文化观点分析东亚少子高龄化

   一 东亚少子高龄化及其文化背景

   二 进行国际区域比较的必要性

   三 东亚与南欧的家庭主义文化

   四 导致低生育率的三个条件

   五 与家庭主义文化相关的老年人的生活风险

   结束语

  第10章 东亚少子高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1.前言

   2.劳动人口减少与经济增长

    2-1 从增长项目看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主要因素

    2-2 生产率的提高能否填补劳动人口的减少

     日本

     韩国、中国

    2-3 是否可通过资本投入的增加来填补劳动人口的减少

     日本

     韩国、中国

   3.社会保障费增加问题

    日本

    韩国、中国

   4.结束语

  第11章 中国少子化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一 中国少子化对家庭的影响

    1.中国的少子化进程

    2.少子化使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

    3.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趋于简单化

    4.男孩偏好的淡化和强化

    5.家庭中子女区别对待的弱化和强化

    6.少子化、代沟与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

    7.少子化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

    8.少子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 少子化对社会的影响

    1.少子化对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在时间上滞后

    2.医院妇产科产床和妇产科医生相对富余

    3.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都随着这批出生队列人口的进入而陆续“萎缩”

    4.少子化加速了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5.少子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了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生

    6.实现人口转变,为实现人口与资源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第12章 对日本老年消费者教育现状的考察

   前言

   一 老年人消费纠纷的现状

   二 日本老年消费者教育的现状

   三 对日本老年消费者教育的考察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结果与考察

   四 日本老年人消费者教育的特征

 少子高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

  第13章 日本少子高龄化和老年福祉政策的再思考

   前言

   一 日本社会福利政策的特征

    1.福利国家的三个模式与日本的特征

    2.后发国家日本的产业化与社会福利政策

    3.东亚型模式——官民混合的多样性系统

   二 日本少子高龄化与老年人福利政策的各种问题

    1.后期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

    2.同居家庭的减少和高龄独居家庭的急剧增加

    3.高龄单身生活女性增加

    4.医疗保险代际关系出现的代沟问题

    5.养老金保险代际差异与不相信养老金的问题

    6.堆积如山的福祉政策课题和采取短期内解决少子高龄化问题对策的必要性

   三 从医疗保险看到的日本高龄福祉政策的各种特征

    1.扶贫性的战后老年人福利政策和个人家庭扶养意识的增强

    2.国民全民保险、全民养老金制度以及家长制的家庭意识

    3.老人医疗给付(免费)制度的瓦解和重视预防型老人保健制度政策的转换

    4.保险与税金浑然一体化以及日本型福祉社会论

    5.从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则中分离和独立出来的长寿老人(后期老年人)医疗制度

    6.混合型医疗保险和“家庭”共同体的终结

   四 从养老金保险看日本老年人福祉政策的特征

    1.养老金制度之间、家庭类型之间、代与代之间的差异和不公平感

    2.以基础养老金为主轴的养老金制度一元化和“社会保险与税的浑然一体化”

    3.养老金支付控制政策和对养老金不信任感的上升

    4.将年轻一代纳入养老金的制度设计

    5.女性养老金问题与老后不安

    6.难以应对社会变化的女性政策的滞后

   五 从高龄者保健、福祉、看护方面分析福祉政策特征

    1.从措施主义到普遍主义的政策转换

    2.看护保险制度的设立与官民一体化看护保险的相互支撑

   结束语

  第14章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强化社会养老保障

   一 人口总量控制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二 生育指标审批制度与计划生育管理

   三 母婴健康指导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 实施义务教育法明确法定责任义务

   五 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

   六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构成与基本内容

   七 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建设

   八 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和退休金制度

   九 城乡居民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十 社会养老的社会救济和政府救助制度

   十一 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制度

  第15章 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一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规模巨大

    (二)速度过快

    (三)未富先老

    (四)差异显著

   二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成就

     1.统一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

     2.基本上做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3.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全面启动

    (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窄

     2.发展不均衡

     3.个人账户运行艰难

     4.管理机制不完善

   三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措施

    (一)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二)做实“个人账户”

    (三)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四)加快养老保险法制化建设

  第16章 老龄化社会中非政府组织提供养老服务的探析

   一 养老服务非政府组织供给的理论基石

    (一)社会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合作主义模式

   二 非政府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必要性分析

    (一)外力推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二)内在优势: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使然

     1.扩充资金来源

     2.满足多样化需求

     3.服务效率高,成本低

   三 非政府组织参与供给养老服务的途径

    (一)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与“时间银行”

     1.提供志愿服务

     2.兴办“时间银行”

    (二)机构养老:民办公助与公建民营

     1.民办公助

     2.公建民营

   四 结束语

  第17章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

   一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独生子女家庭大量增加将导致我国养老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二 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将是今后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方向、重要途径和形式

   三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提高社区养老能力的重要保证和先决条件

   四 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实现社会化养老的关键

  第18章 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理想养老方式的选择

   一 “理想养老方式”的选项内容

   二 选择各种理想养老方式的基本构成

    (一)选择三种理想养老方式的基本构成

    (二)选择三种共同生活方式的基本构成

   三 性别、婚姻等若干变量与理想养老方式选择的交叉分析

    (一)性别与理想养老方式选择

    (二)年龄与理想养老方式选择

    (三)婚姻状况与理想养老方式选择

    (四)实际居住状况与理想养老方式选择

    (五)小结

   四 几点建议

  第19章 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

   一 前言

   二 中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公共养老保险

    (一)概况

    (二)企业的用工状况与公共养老保险

   三 日本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四 法国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扩面措施

   五 总结

 少子高龄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20章 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对策

   1.前言

   2.文化力的提升与老年人的作用

    种族的保存与老年人

    工业化社会与对老年人的差别待遇

    幸福的反论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力

    市场失败与政府失败

    老年人为提高文化力发挥的作用

    人生经验的传递

    继承传统的文化生活

  第21章 少子高龄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 少子高龄化进程

   二 少子高龄化与经济发展

    (一)少子高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少子高龄化对劳动力、生产、分配、产业结构的影响

     1.导致老年扶养系数上升

     2.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和数量

     3.影响扩大再生产

     4.影响分配

     5.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少子高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四)少子高龄化对储蓄的影响

    (五)少子高龄化与社会保障

   三 老年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制定扶持老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二)提高老年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合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四)开发老年市场的空间

     1.老年服装市场:越来越多老年人不甘落伍于时代,因而对服装的需求逐渐增大

     2.老年食品市场:近几年老人的食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占领了“半壁江山”

     3.老年旅游:即“夕阳红之旅”

     4.养老服务市场拓宽:随着少子高龄化的日益加深,老年人口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显现,需要照料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比例不断升高

    (五)日本的“银色经济”

     1.“抓住团块世代的心”

     2.满足银发族强大的消费能力和需求

     3.巨大的看护市场

     4.独居老人服务空白催生老年经济

   结束语

  第22章 解决少子化问题

   1.少子化问题是孩子居住成长的地方、地区的问题

   2.孩子是生出来的?还是恩赐来的?或者是造出来的?

   3.年轻核心家庭的减少是从1980年前后开始的

   4.养育孩子的单位未必是核心家庭

   5.通过熊猫证明了“老奶奶假说”

   6.奄美大岛是一个可以安心悠闲生活、养育孩子、长寿的岛屿

   7.少子化问题是地区问题,用全国整体的思维方式是不能解决的

 实例研究

  第23章 奄美大岛的长寿、高生育率及其原因

   1.奄美群岛概况

   2.奄美地区的长寿现象及其原因

   3.奄美地区的高生育率及其原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教育环境

   4.结束语

  第24章 凯里市与宁波市老年女性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老年女性退休金较低

   老年女性医疗保障程度较低

   老年女性丧偶率较高

   老年女性孤老户比例较高

   老年女性家务劳动较重

   老年女性心理孤独寂寞感较重

  第25章 中国老年住宅产业模式的几点思考

   国外可借鉴的经典案例

   各国养老产业经营模式、服务特点的可借鉴之处

   中国老年住宅产业

   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

   老年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模式

    一、推出房地产概念——养生文化村

    二、以房养老

    三、异地养老

     (一)异地购房

     (二)候鸟式养老

     (三)季节性养老

     (四)海外华人回国养老

    四、度假养老基地连锁

  第26章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 黔东南州人口及人口老龄化现状

   二 人口老龄化对黔东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1.加重了家庭养老负担

    2.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3.黔东南州外出务工人员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矛盾更加突出

   三 黔东南州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

    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广泛惠及老年人

    2.降低门槛,扩大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范围,使企业困难职工得到了实惠

  第27章 建立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老年人生活状态调查

    1.选定贵州省为调查地的背景如下:

    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老年人口现状

   二 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人口老龄化压力大

    2.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水平差距大

    3.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集中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建设

    4.土地“虚化”、进城务工导致家庭养老功能薄弱化

    5.老年养老保障与服务呈现城乡、地区分割

   三 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2.构建民族地区农村社区养老模式

    3.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4.发挥农村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第28章 四川省成都市养老服务现状研究

   一 高龄化加速趋势与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二 成都市老龄化进程与养老服务需求

   三 成都市老年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养老护理员、护工老龄化断层

    3.2 养老护理员、护工“用工荒”

    3.3 养老护理员、护工待遇低

    3.4 养老护理员、护工护理专业水平极低

    3.5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四 建造多样性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

 后记

 序一

少子高龄化及其带来的劳动人口过少、负担过重,是当前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也正在或即将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过程、特征、表现、影响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较大差异。三国相关学者历经10年辛苦调査和深入研究,形成了《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集。论文集对三个国家少子高龄化的形成、特征,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人口少子高龄化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督促相关部门早日思考并提出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对策,并在社会保障、养老模式、文化培育、住宅模式等方面为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Cohen,Joel E.(1995),How Many People Can Earth Support? W.W.Norton & Company Inc.(日文版为重定南定子、濑野裕美、高须夫悟父译《新人口论、生态学的方法》,农文协,1998)。

Daily,E.Herman(1996),Beyond Growth,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Beacon Press.(日文版为新田功、藏元忍、大森正之译《可持续发展经济学》,SUZUMI书房,2005年)。

驮田井正:《持续的地区再生产论(1)》,《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2000年第41卷第3号。

驮田井正:《持续的地区再生产论(2)》,《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2001年第42卷第1号。

驮田井正:《文化经济学的视点与方法》,《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2006年第47卷第2号。

驮田井正:《少子高龄化与生产率的概念》,《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2008年第49卷第3号。

田雪原:《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筒井纪美译,若林敬子解说,新曜社,2000。

Georgescu-Roegen,Nicholas(1971),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eorgescu-Roegen,Nicholas(1981),Economics and Natural Resources-Myths and Facts,(日文版为小出厚之助、室田武、鹿岛信吾译《经济学的神话》,东洋经济社)。

石南国(YOSIKUNI):《人口论》,创成社,2001。

西川润:《数据书 人口》,岩波BOOKLET,2008。

大友笃:《续·通过人口看世界 人口变动与其要因》,古今书店,2006。

佐和隆光编《21世纪的问题群——伸向持续发展的道路》,新曜社,2000。

柳田芳伸:《经济改革下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存在形式》,《调查与研究》2005年第36卷第1号。

柳田芳伸:《从马尔萨斯〈人口论〉看到的现代中国的社会流动——从中产阶级形成论的视角来观察》,《马尔萨斯学会年报》第15号,2006。

河野稠果:《对人口学的招待》,中央公论新社,2007。

鬼投头宏:《从人口解读日本的历史》,讲谈社,2000。

速水融:《近代农村历史人口学的研究》,东洋经济新报社,1973。

S.B. Hanley,K. Yamamura:《前工业化期日本的经济与人口》,速水融、穐本洋哉译,HYUNHAK书房,1982。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统计资料集2009》。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第13次生育意愿基本调查:有关结婚与生育的全国调查——夫妇调查结果概要》,《人口问题研究》2006年第62卷第3期。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未来人口的预算数据库》。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日本长期统计总览第1卷》,日本统计协会,1987。

日本厚生劳动省:《第7次21世纪新生儿分期跟踪调查》,www.mhlw.go.jp/toukei/saikin/hw/syusseiji/07/index.html。

日本厚生劳动省:《每月勤劳统计调查》。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统计中心:《劳动力调查——长期系列数据(详细集计)》。

太田清:《自由职业者的增加与劳动收入差距的扩大》,ESR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140,2005。

金子隆一等:《第13次生育意愿调查 有关结婚与生育的全国调查——独身者调查结果概要》,《人口问题研究》2006年第62卷第4期。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统计中心:《平成17年全国普查第1次基本统计结果》,载《全国普查》。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统计中心:《社会、人口统计体系(通过统计来看都道府县、市区町村)》。

原田康平:《对少子高龄化的思考》,《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2006年第47卷第4期。

大渊宽、大森仁编《人口减少时期的日本经济(人口学书库5)》,原书房,2006。

《国民年金法》。

《低生育、高龄社会基本法》。

企划预算处:《2008年预算、基金主要内容》,2007。

保健福祉部:《2006年国民基本生活保障支付者现状》,2007。

保健福祉部:《地方自治团体别低生育对策独立事业》,2008。

保健福祉部:《第一次低生育高龄社会基本计划(2006~2010)》,2006。

朴光骏:《老年社会的老人福祉政策:国际比较观点》,HYUNHAK社,2004。

三星经济研究所:《外换危机之后的低生育原因分析》,2005。

Lee Tae-Jion、2008、形成韩国型资产的援助项目、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

统计厅:《老年人统计》各年度;人口统计数据。

行政自治部:《地方自治团体预算概要》(2007)。

国民健康保险公团:《妊娠生育相关医疗使用形态以及费用分析》,2008。

Esping-Andersen,Gosta,1990,The Three World of Welfare Capitalism,Polity Press.

Fukuyama,F.1995,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perty,Free Press.

Holliday,I.and Wilding,P.2003,Welfare Capitalism in East Asia,Palgrave Macmillan.

Park Kwang Joon,2007,Family Ideology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the Social Policies for the Low Fertility-Aged Society in Korea、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Symposium between Three Countries,South Korea,China and Japan,15-16 November,2007,Dongguk University Seoul.

Sleebos,2003,Low Fertility in OECD Countries.

OECD,2007,OECD Health Data.

Sen,Amartya:《克服贫困——何为亚洲发展的关键》,1999/大石译,集英社新书,2002。

朴光骏:《社会政策的评价研究:以韩国生产的福祉政策为素材》,第110期社会政策学会,2004。

朴光骏:《东亚国家年金制度改革的比较》,载社会政策学会编《社会政策学会志》18号:《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2007。

若林敬子:《近年来东亚的少子高龄化》,《亚洲研究》2006年第52卷第2期,2006。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日本长期统计总览 第1卷》,日本统计协会,1987。

UN,“Demographic Yearbook-Special Census Topic 2000 Round”.

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 Population Database”,esa/un.org/unpp.

UN,“Demographic Yearbook 2007”.

Office of the President,“The Republic of China Yearbook 2008”,www.president.gov.tw/en.

UN,“Demographic Yearbook-Historical Supplement 1997”.

Statistics Korea,“Korean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ervice”,www.kosis.kr/eng/index.html.

UN,“UNdata National Accounts Official Country Data”,data.un.org.

UN,“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unstats.un.org/unsd/snaama/resQuery.asp.

ILO,“LABORSTA internet,Labour Statistics Database”,laborsta.ilo.org.

ILO,LABORSTA Internet.

OECD,“OECD.Stat Extracts”,stat.oecd.org/Index.asp.

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数据书国际劳动比较2009》。

黄秀庆:《韩国的工资结构》,友冈有希译,《大原社会问题研究所杂志》2006年第571卷。

横田伸子:《韩国劳动市场的弹性化和非正规劳动者规模的扩大》,《大原社会问题研究所杂志》2003年第535卷。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Hong Kong Statistics”,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index.jsp.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Hong Kong Social and Economic Trends 2001 Edition”.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Hong Kong Social and Economic Trends 2009 Edition”.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统计资料集 2009》。

Statistics Singapore,www.singstat.gov.sg.

Statistics Singapore,“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05 Statistical Release 1:Socio-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

OECD,“OECD Factbook 2009:Economic,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Statistics”。

UN,“National Accounts Main Aggregates Database”。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中国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统计中心:《劳动力调查》。

金明中、张芝延:《韩国的少子化现状与对策》,《海外社会保障研究》2007年第160卷。

高安雄一:《韩国的少子化发展的要因与少子化政策》,ERINA Discussion Paper,No.0801,2008.

向山英彦:《把握经济再生与少子化对策的关键是韩国非正规劳动的问题》,《环太平洋商务信息》2007年第7卷25号。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07。

黄荣清:《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人口》,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田雪原、王国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

蔡、顾宝昌:《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蒋正华、张羚广:《中国人口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汤兆云:《当代中国人口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人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北京国际讨论会论文集《10亿人口的普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印。

Kang Kyoung-Sook,Byun Mi-Hee,Jung Eun-Mi:《根据时系列资料对低生育原因的分析》,《韩国家庭福祉学》(韩国家庭福祉学会)2005第10卷3号。

Kim Seong-kyoung等:《低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影响和长短期政策方案》,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002。

Kim Seong-kyoung等:《低生育时代新人口政策》,2004年韩国人口学会前期学术大会。

金韩元、Kang Sung-Ho:《有关老后收入保障的个人年金活性化政策的研究》,《社会福祉政策》(韩国社会福祉政策学会)2008年第32号。

Kim Tae-Hyun:《农村人口特性与变化(1960~1995)》,《韩国人口学》(韩国人口学会)1996年第19卷第2号。

Kim Han-Gon:《韩国生育力下降的原因与展望》,岭南大学出版部,1993。

Kong Sae-Kwon等:《韩国的家庭形成和生育形态》,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1992。

Moon Sang-Sik等:《对韩国出生性别比的预测分析》,《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研究论丛》1995年第5卷第1期。

Park Kyoung-Sook:《壮年期工作地位和退休过程的多样性》,《劳动经济论集》(韩国劳动经济学会)2001年第24卷1号。

Park Kyoung-Sook:《劳动市场高龄化和行业种类、职业种类的年龄分离现状》,《劳动政策研究》(韩国劳动研究院)2002年第2卷第2号。

Park Kyoung-Sook:《高龄化社会已经到来的明天》,Vam出版,2003a。

Park Kyoung-Sook:《65岁以上老年人劳动市场退出过程》,《劳动政策研究》(韩国劳动研究院)2003b年第3卷第1号。

朴光骏:《老年社会老人福祉政策》,现学社,2004。

朴光骏:《韩国少子高龄社会的举措和课题》,2007,未发行资料。

朴世景:《低生育时代孩子养育费负担与政策课题》,《保健福祉论坛》(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006年。

Park Sook-Ja:《低生育现状的原因和对策方向》,《东德女性研究》(东德女子大学)2003年第8号。

Phang Ha-Nam等:《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及劳动市场的变化》,韩国开发研究院,2004。

Sohn Seong-Young:《低生育高龄化社会与家庭关系变化》,《东德女性研究》(东德女子大学)2005年第10号。

Shin Yun-Jeong:《保育、教育费用对生育意向的影响分析》,2008韩国人口学会前期学术大会。

Lee Sang-Sik:《低生育原因的构成和政策方向》,《保健福祉》(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2006年。

Lee He-Hoon:《对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思考》,《劳动政策研究》(韩国劳动研究院)2002年第2卷第2号。

Eom Dong-Wook:《中老年人的决定就业的因素》,《劳动政策研究》(韩国劳动研究院)2008年第8卷第3号。

张英植、Ho Jung-Wha:《就业者平均退休年龄的变化及人口构成差异》,《劳动政策研究》(韩国劳动研究院)2002年第2卷第2号。

张英植等:《根据新人口预测的人口规模及结构变化和政策课题》,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1996。

Cho Nam-Hoon等:《1997年全国生育力及家庭保健实际调查报告》,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1997。

韩国开发研究院:《人口老龄化和宏观经济》,2004。

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农村地区人口变化》,2003。

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韩国保健福祉指标》,2003。

韩国女性民友会(2003)www.womenlink.or.kr。

韩国统计厅:《未来人口特别预测结果》,2005。

韩国统计厅:《2005人口住宅总调查标本合计结果》,2006。

韩国统计厅:《未来人口预测》,2006。

韩国统计厅:《人口住宅总调查》,2007。

低生育老年社会委员会(2005)www.precap.go.kr。

保健福祉家庭部(2008)www.mw.go.kr。

首尔大学女性研究所(2003)

朴光骏:《滞后的收入保障和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影响:韩国的经验》,载小川全夫编《变老的东亚及相关的对策》,九州大学出版会,2010。

朴光骏:《社会政策比较研究的发展》,《社会福祉学部论集》(佛教大学)2006年第3号。

朴光骏:《儒教文化和老年人的人权》,《人之路》2004年9号。

三星经济研究所:《国家债务的合适比率》,《CEO Information》2010年第765号。

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人口变化的亚洲:2050年世界的姿态》,2007。

现代经济研究院:《缩小希望子女数和出生子女数之间的差距是解决低出生的方法》,《VIP Report》2010年第10~24号。

安东尼奥·格隆尼:《意大利生育率的动向以及家庭政策》,载阿藤诚编《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少子化和家庭政策》,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

威廉斯基:《福祉国家与平等》,下平好博译,木铎社,1984。

G.Esping-Andersen:《福祉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冈泽宪芙、宮本太郎监译,Minerva书房,2001。

Higgins,Joan,1981,States of Welfare:Comparative Analysis in Social Policy,Basil Blackwell.

Zuanna et al ed.,2005,Strong Family and the Low Fertility:A Paradox? Springer.

OECD,Society at a Glance 2009-OECD Indicators.

OECD,Employment Database,Family Database.

*此研究由佛教大学资助,为2008年度教员海外研修的研究成果。

大岛宁子、上村未绪:《能否确保少子高龄化、人口减少时代的日本的成长——追求平衡的危机意识》,《MIZUHO总研论集》2007年第Ⅱ号。

大渊宽:《少子化与人口政策基本问题》,载大渊宽、阿藤诚编著《少子化的政策学》,原书房,2005。

经济同友会:《“如何应对人口减少社会”——思考2050年时的日本》,2006。

日本厚生劳动省:《劳动经济白书——人口减少社会劳动政策课题 平成17年版》,2005。

日本厚生劳动省:《厚生劳动白书——对生活基础和社会保障的思考 平成20年版》,2008。

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编《读解日本人口减少社会——从最新数据分析少子高龄化》,中央法规出版,2008

Ogura S.(ed),Choruhi I. & Kuan Ho,S.:《韩国高龄化研究新开拓地》,Minerva书房,2009。

高桥伸彰:《现代经济学系列:少子高龄化的死角——什么是真正的危机》,Minerva书房,2005。

日本内阁府:《老年社会白书 平成19年版》,2007。

日本内阁府:《老年社会白书 平成20年版》,2008。

日本内阁府:《平成20年版 少子化社会白书》,2008。

额贺信:《需求缩小的危机——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学》,NTT出版,2005。

桥本択摩:《人口减少与社会差别》,秀和系统,2006。

MIZUHO总研:《东亚的高龄化进程和政策措施的课题》,《MIZUHO总研论集》2008年第Ⅳ号。

八代尚宏:《少子高龄化的经济学》,东洋经济新报社,1999。

若林敬子:《中国人口问题和社会现实》,Minerva书房,2005。

西村隆男:《日本的消费者教育》,有斐阁,1999。

石坂敦子等:《消费者课程》,一桥出版,1996。

Ito.Setsu等:《消费生活经济学》,光生馆,1994。

今井光映、小木纪之等:《寻求新的消费者教育》,家政教育社,1982。

今井光映、中原秀树:《消费者教育论》,有斐阁,1994。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25页。

袁华明:《民营养老机构何以举步维艰》,中国养老金网,2005-09-1。

周润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6亿》,http://www.cpirc.org.cn/news/rkxw_gn_detail.asp?id=11331,2009-12-3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2006-12-12。

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

陈晓春、陈玉娥:《非营利组织民营化研究》,《云梦学刊》2005年第6期。

〔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

陈晓春、李胜:《非政府组织与经济发展探析》,载《和平·文化·教育:和平发展中的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Delarue Antoine(2011),“Extending Social Security Coverage to Informal Economies,——Through Contribution Prepayment Techniques”, a PPT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the Potential for Matching Defined Contributions Design Features in Pension System to Increase Coverage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on 6-7 June 2011.

N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Research(2011),“Social Security in Japan”, http://www.ipss.go.jp/s-info/e/Jasos2011/SS2011.pdf.

Sakamoto Junichi &Takayama Noriyuki(2011),“Matching Pension Schemes in Japan”, a PPT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the Potential for Matching Defined Contributions Design Features in Pension System to Increase Coverage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on 6-7 June 2011.

Takayama Noriyuki(2008),“Pension Coverage in Japan”, a paper presented at World Bank-MOF-Hitotsubashi Workshop on Closing the Coverage Gap:the Role of Social Pensions,February 20-22,2008.

Binswanger,Mathias(2008), Die Tretmhlen des Glucks-wir haben immer mehr und warden nicht glucklicher. Was konnen wir tun?Verlag Hereder GmbH. 日文版:《金钱与幸福的可笑关系——不打算从跑步机上下来吗》,小山千早译,新评论,2009。

驮田井正:《Keynesian,Monetarist and Supply-Side economics展望(Ⅰ)》,《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1984年第25卷2号。

驮田井正:《Keynesian,Monetarist and Supply-Side economics展望(Ⅱ)》,《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1985年第25卷4号。

驮田井正:《后工业社会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载木下悦二编《当今的经济学手法》,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创立纪念论文集,九州大学出版会,1995。

驮田井正:《文化经济学的视点与方法》,《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第47卷第2号。

驮田井正:《少子高龄化与生产率的概念》,《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会)2008年第49卷第3号。

驮田井正:《幸福的反论与文化经济学的视点》,《产业经济研究》(久留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会)2009a年第49卷第4号。

驮田井正:《筑后川流域的可持续地域的形成——追求与自然的共生》,久留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项目研究,久留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纪要第33集,2009b。

海老田辉己:《贝原益轩〈养生训〉笔记三》,载《海路6》,海鸟社,2008。

上久保敏:《下村治―:“日本经济学”的实践者》,日本的经济思想,日本经济评论社,2008。

斋藤毅宪、藤野次雄、松浦克己、南千惠子:《高龄者的消费行动》,中央经济社,2003。

篠原彻:《自然生存的技术》,历史文化书库204,吉川弘文馆,2005。

高木朋代:《年龄差别与高年龄者的雇用》,《日本劳动社会学年报》2006年第16号。

Toffler,Alvin(1980),The Third Wave,William Morrow & Company,Inc. 日文版:《第三次浪潮》德冈孝夫监译,中央文库,1982。

刘鸿、王毅、刘国辉、佘忠生:《论少子高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天府新论》2005年5月30日。

顾宝昌:《人口老化是全局性风险》,社会学视野网,2012年08月30日。

穆光宗:《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周期高峰惊人吻合》访谈,《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31日。

李长安:《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周期高峰惊人吻合》访谈,《上海证券报》2006年10月31日。

熊必俊:《少子高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晏月平、廖炼忠:《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7卷第3期。

《城乡空巢家庭逾50%我国将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2010年11月8日。

王曼:《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与启示》,《特区经济》2012年第7期。

驮田井正、原田康平、王桥:《东亚地区少子高龄化与可持续发展——日中韩三国比较研究》,日本新评论社,2010。

《贵州“人口普查系列分析报告”出炉》,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http://www.gog.com.cn,2011-09-1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4月28日。

王鉴:《黔东南州民族地区城乡老年人生活状态调研数据分析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贵州课题组,2007年。

王桥:《关于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的思考》,载《2005国情调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汝信、路学艺、李培林主编《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杨团、李振刚、石远成:《融入社区健康服务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张展新、王桥、林宝:《“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课题研究》,数据来自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

黎建飞:《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思考》,《法学家》2007年第1期。

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汇编上、下册》,2002年12月出版。

贵州写作学会编《天下苗疆第一县——台江》,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凯里市委宣传部主办《黔东南日报——庆祝自治州成立50周年·凯里特刊》,2006年7月。

覃东平、张本里:《试论苗族鼓社的社会作用》,中国民俗学网,2011年11月18日。

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3页。

丁国剑:《银色经济——21世纪晚霞产业商机无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第5页。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年4月28日。

阿诤:《“居家养老”因社区而完整》,《社区》2005年第20期。

余晓洁、赵超:《我国老年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新华网,2011年08月24日。

高莎:《民政部: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千万目前仅有几万》,《工人日报》2010年11月17日。

《城乡空巢家庭逾50% 我国将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新浪网,2010年11月8日。http://www.sina.com.cn.

颜婧:《成都常住人口总数1404.76万 勇夺副省级城市首位》,四川日报网,2011年7月4日。http://news.hsw.cn.

郑其:《成都养老设施规划出台,养老床位超21万张》,《天府早报》2012年1月17日。

周娜:《“空巢老人”比例超两成 成都拟养老院进社区》,《成都商报》2012年9月11日。

郭锐川:《福利院护工断层》,成都商报电子版,2012年8月9日。

杨团、李振刚、石远成:《融入社区健康服务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申秋红:《中国养老体制的问题及出路》,《中国经济》2010年第12期。

王桥《日本“菲兰寿乐”住宅型养老院》,《养老》2011年7月总第12期。

简 介:本书汇集了作者2013~2016年的最新作品,分成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人口战略与人口政策;第二部分,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三部分,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第四部分,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第五部分,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第六部分,附录。本书论述了新中国人口政策制定始末、调整初衷、人口形势变化情况、“二孩”新政影响,以及人口与政治、...

作者: 田雪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