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5 !

参考文献

227

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图书

Gong and Si Law : The State Regim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llage

SSAPID:101-3815-2550-76
ISBN:978-7-5097-460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公与私的问题,是中国政治哲学与实践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公与私,不仅是一个看法、一种观念、一套规则,而且是形塑地方社会秩序的文化认同性力量。本书作者赵晓峰博士认为,农民的公私观念形塑着地方社会的秩序,决定着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态,影响着基层治理模式的实践效度,决定着国家政权建设演进路径,是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重视的社会文化网络资源。作者在对湖北省岳平县农村进行深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重构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治理逻辑的变迁轨迹,挖掘村庄视域中国家政权建设的本土化实现逻辑,总结出村庄视域中国家政权建设的一般规律,即本书所谓“公私定律”——无论政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只要农民的“自己人认同”意识没有完全消失,国家都必须将最基层的治理主体建立在最能够整合农民“自己人单位”内部资源的基础之上,打破“公”与“私”的隔膜,使国家之“公”与农民之“私”衔接起来,使“小公”和“大私”能够成为一体,以建构最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否则,政权建设就有可能因为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而走弯路,基层治理与地方社会秩序也可能因此而陷入困境。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社会学文丛
作 者: 赵晓峰
编 辑:单远举;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索引

 导论

  一 中心主题与研究缘起

  二 国家政权建设研究:理论反思与方法创新

   (一)国家权力渗透论视域下的国家政权建设

   (二)农民权利启蒙论视域下的国家政权建设

   (三)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的适用性批判

   (四)嵌入华中村治研究传统的方法创新:从社会基础看政权建设

  三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一)组织重建视角的新农村建设

   (二)华中村治研究传统关于村庄社会性质的研究

   (三)“自己人”信任建构机制的本土心理学研究

   (四)理论资源之四与分析框架:从公私观念理想图式到公私秩序

  四 田野工作与研究方法

   (一)田野工作

   (二)研究方法

  五 概念界定与章节安排

   (一)概念界定

    1.宗族与村庄

    2.大公、小公、大私与小私

    3.公私秩序与公私定律

   (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公私观念与村庄政治

  一 中国人公私观念的特质:伸缩性及其引发的实践悖论

  二 理解农民公私观念的理想图式

   (一)中国农民“私”观念的起点及其行为逻辑

   (二)农民“私”观念的拓展:“自己人”及其行为逻辑

   (三)村庄里的农民行为逻辑:“小私”和“大私”何以“通了家”

   (四)农民的国家观:“大公”与普遍主义

   (五)理解农民公私观念理想图式的构建及其解释力

  三 从公私观念到公私秩序

  四 公私秩序与基层治理之道

  五 公私秩序:理解村庄政治的新视角

 第二章 “破宗族”,“立集体”:农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逻辑

  一 土改的实践逻辑

   (一)工作队进湾*

   (二)划分阶级成分

   (三)土改实践中的策略与技术

   (四)土改的余波

   (五)土改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调整逻辑

  二 社队模式*的确立

   (一)一夜迈进高级社

   (二)大公社里的喧嚣与冷清

   (三)脱“缰”之“马”的疯狂

   (四)社队模式的确立

   (五)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再调整

  三 农民的群体性自治行为

   (一)生产队里的那些猫腻

   (二)住不下来的“湾里的湾外人”

   (三)公社时期农民猫腻行为的社会性质分析

   (四)农民群体性自治行为的提出

  四 塑造革命小农:新旧制度的博弈

   (一)外来力量主导下的村庄社会变迁

   (二)塑造革命小农的不懈努力

   (三)革命小农的性质与特征

   (四)塑造“革命小农”的实践价值

  五 公社体制末期的离心力

  六 集体化时期农民公私观念的调适逻辑

 第三章 “市场离散宗族”:“自己人单位”的命运沉浮

  一 房头的复兴与宗族社会文化网络的重建

   (一)宗族标志物的复兴

   (二)宗族群体性活动的再兴

   (三)房头存在的标志性观念

   (四)宗族社会文化机制的勃发

   (五)宗族的社会文化网络与宗族意识的再生产

  二 岳平人的“历史感”与“当下感”

   (一)“我是谁”:岳平人的宗族记忆

   (二)“为了谁”:岳平人的人生之问

   (三)“活在当下”:由“历史感”到“当下感”

   (四)“生活世界”:农民特殊主义行为逻辑的锻造场

  三 农民个体行为逻辑的调整与农户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被启蒙的农民权利意识:一例婚外性关系的启示

   (二)农民行为逻辑变迁引发的家庭代际关系调整轨迹

   (三)受规约的农民权利表达:农民“大私观”的实践价值分析

  四 “自己人的治理”逻辑之变与法律下乡的进路

   (一)农民互助合作需求的层次演变:常规性的与应急性的

   (二)“自己人治理”的延续: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宗族性权威的“选择性治理”

   (四)规则混乱与法律下乡的进路

   (五)农民的权利与国家的法律:夹缝中求生存的“自己人的治理”

  五 分田到户以来农民“私”观念的表达与实践

 第四章 “宗族里的国家”:村社集体权力的运作逻辑

  一 村社集体权力的上移

   (一)从生产队到村民小组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三)基层治理体制的隐性变革

  二 农业税费征收中的权力、策略与技术

   (一)水涨船高的农民负担

   (二)村组干部的治理术——两个“三子”的实用哲学

   (三)化“公”为“私”的税费征收术——村组干部的代垫行为

   (四)国家与农民的“联手”:夹缝中的村组干部“生存术”

   (五)合法性的争夺:讨人嫌的村社集体与讨人欢的国家

  三 失衡的农民公平观与失灵的社区正义观:自治之殇

   (一)农民公平观的基石: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账”

   (二)作为农民公平观“守护之神”的社区正义观

   (三)遭遇重创的农民公平观:惠农政策之殇

   (四)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与社区正义观的失灵

   (五)丧失自治权的村民自治实践:“谁之过”

  四 村社集体权力运作的底层逻辑

 第五章 “集体退”,“宗族进”:“自己人治理”逻辑的表达与实践

  一 理事会的兴起

   (一)宝恩镇的第一个理事会

   (二)理事会的普及式发展

   (三)理事会的“前世今生”

  二 “自己人治理”的逻辑

   (一)治理“钉子户”的逻辑

   (二)有限资源的“自己人”分配逻辑

  三 “外人当政”引发的风波

   (一)集体权力的宗族化

   (二)“湾里的湾外人”当了村支书*

   (三)理事会的尴尬

   (四)风波的平息:“以权治权”

   (五)权力合法性的民间命题

  四 非均衡的资源分配引发的农民上访事件

   (一)“资源下乡”中的分配难题

   (二)基于集体成员权的上访由头

   (三)上访农民的利益诉求

   (四)乡镇政府和村社集体的应对

   (五)理事会兴起的忧思

  五 道中“道”,非“常道”:农民公私观理想图式的表达

  六 村委会、理事会与公私秩序的表达机制

 第六章 “村落中的国家”:百年国家政权建设史中的公私定律

  一 “自己人单位”的构建:农民“大私观”的新表达

   (一)“自己人单位”的解构:俗世生活与超越信仰

   (二)“自己人单位”的建构:价值性建构与功能性建构

   (三)“自己人单位”的重构:结构之变及其社会文化土壤

  二 被塑造的权利与被规约的权利:农民“小私观”的新表达

   (一)权利被形塑

   (二)面向国家的农民权利:群体的,还是个体的?

   (三)被规约的农民权利:生活世界中的个体行为取向

  三 农民国家观:价值化与去价值化

   (一)60年来农民国家观的流变

   (二)两种不同类型国家观的冲突

  四 渐行渐远的“集体”:从退却的集体中发现“社会”

   (一)公私关系三部曲:从重叠,经分离,到断裂

   (二)斩不断的社会自治史:从集体的退却中发现“社会”

   (三)“社会”的建构:两种不同类型农民政治学的表达

  五 公私秩序:村庄社会秩序维系机制的深层逻辑

   (一)私域里的秩序机制

   (二)公域里的秩序机制

   (三)私域与公域之间秩序的承接与转换机制

  六 从公私秩序到公私定律:百年国家政权建设史的重构

   (一)公私定律的提出:村庄视域中国家政权建设史的重构

   (二)公私定律的实践价值:重构“公权力”与“私权力”有机衔接机制

 后记

 序言

公与私的问题,是中国政治哲学与实践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公与私,不仅是一种观念、一套规则,而且是形塑地方社会秩序的文化认同性力量。本书认为,农民的公私观念塑造着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态,影响着基层治理模式的实践效度,决定着国家政权建设的演进路径,是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重视的社会文化网络资源。作者在对湖北省岳平县农村进行深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挖掘、总结出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的本土化实现逻辑与一般规律,即本书所谓“公私定律”——无论政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只要农民的“自己人认同”意识没有完全消失,国家就必须将最基层的治理主体建立在最能够整合农民“自己人单位”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打破“公”与“私”的隔膜,使国家之“公”与农民之“私”衔接起来,以建构最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否则,政权建设就有可能因为缺乏实施的社会基础而走弯路。

〔英〕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

〔俄〕A.恰亚诺夫,1996,《农民经济组织》,肖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薄一波,1991,《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陈安,2010,《1994年税制改革以及对中国农村财政结构的影响》,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7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柏峰,2006a,《现代性、村庄与私人生活》,《学术界》第4期。

陈柏峰,2006b,《村落纠纷中的“外人”》,《社会》第4期。

陈柏峰,2007,《“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开放时代》第6期。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柏峰,2011,《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春会,2004,《春秋战国社会转型与“私”观念的发展》,《人文杂志》第5期。

陈独秀,1984,《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三联书店。

〔美〕查尔斯·蒂利,2007,《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2010,《抗争政治》,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

常建华,1998,《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

曹锦清,2006,《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探索与争鸣》第10期。

曹锦清,2010,《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弱水,2006,《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载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江苏人民出版社。

曹树基,2008,《国家形象的塑造——以1950年代的国家话语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少明,2007,《忍与不忍——儒家德性伦理的一个诠释向度》,《学术月刊》第1期。

陈周旺,2010,《从“静悄悄的革命”到“闹革命”——国共内战前后的土改与征兵》,《开放时代》第3期。

邓宏琴,2009,《反省:集体化时代塑造乡村干部群体的运作机制——以山西长治张庄为考察中心》,《开放时代》第12期。

邓正来,1994,《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8期。

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董磊明,2007,《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法律出版社。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美〕杜赞奇,2006,《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冯尔康,2005,《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

方江山,2000,《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

〔法〕福柯,1999,《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福柯,2007,《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英〕弗里德曼,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福山,2007,《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4卷,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2006a,《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2006b,《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裴宜理,2001,《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载于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8辑,商务印书馆。

裴宜理、于建嵘,2008,《中国的政治传统与发展》,《南风窗》第20期。

〔美〕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桂华,2009,《鄂南县X村村治模式报告》,未刊稿。

桂华,2011,《基层治理视域中的农民上访问题研究——对中部省份一个农业县农民上访的考察》,《战略与管理》(内部版)第1~2期。

郭亮,2009,《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农地制度的实践演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5期。

高王凌,2006,《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

郭于华、孙立平,2002,《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于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12辑。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2009,《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黄冬娅,2008,《比较政治学视野中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及其逻辑》,《中大政治学评论》第3辑,中央编译出版社。

黄光国,2004,《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于黄光国等主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坚,2006,《村级“一事一议”:目标冲突与政策定位》,《调研世界》第2期。

黄克武,2004,《从追求正道到认同国族:明末至清末中国公私观念的重整》,载于《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

韩敏,2007,《回应革命与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1999a,《论村民自治对国家层面民主的贡献》,《理论与现代化》第11期。

贺雪峰,1999b,《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贺雪峰,2000,《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第3期。

贺雪峰、仝志辉,2002,《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贺雪峰,2004,《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贺雪峰,2005,《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管理世界》第11期。

贺雪峰,2006,《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贺雪峰,2007a,《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07b,《乡村治理中的常规性权力》,未刊稿。

贺雪峰,2007c,《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第1期。

贺雪峰,2007d,《试论20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贺雪峰,2008a,《税费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贺雪峰,2008b,《乡村体制改革系列评论》,未刊稿。

贺雪峰,2008c,《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第3期。

贺雪峰,2008d,《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

贺雪峰,2009a,《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9b,《村治模式》,山东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09c,《农村老年人为什么选择自杀——湖北京山农村调查所感》,载于王晓明、蔡翔主编《热风学术》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10a,《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0b,《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山东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11,《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第2期。

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第6期。

胡先晋,2006,《中国人的脸面观》,载于翟学伟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宗智,2000,《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3a,《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宗智,2003b,《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

黄宗智,2007,《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5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美〕J.R.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199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1,《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传统》,载于强世功主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法制出版社。

金耀基,1999,《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耀基,2002,《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金耀基,2006a,《“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载于翟学伟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金耀基,2006b,《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载于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

康晓光,2002,《未来3~5年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分析》,《战略与管理》第3期。

〔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2003,《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李东、温铁军,2010,《综合农协:“三农”、“三治”脱困之路》,《中国乡镇企业》第7期。

吕德文,2008,《在“钉子户”与“特困户”之间——重新理解税费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吕德文,2009,《治理钉子户——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权力与技术》,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李国庆,2005,《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第6期。

林辉煌,2009,《盘龙村村治模式》,未刊稿。

卢晖临,2003,《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

卢晖临,2006,《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社会学研究》第6期。

吕红平,2001,《农村家族问题与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

李怀印,2008,《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中华书局。

李建斌,2008,《非事件性的“老年人自杀”问题》,未刊稿。

刘金志、申端锋,2009,《乡村政治研究——回顾与前瞻》,《开放时代》第10期。

李连江、欧博文,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于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

李金铮,2006,《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第4期。

李里峰,2007,《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李里峰,2008,《经济的“土改”与政治的“土改”》,《安徽史学》第2期。

李立志,2002,《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

〔俄〕列宁,1986,《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

李巧宁,2007,《建国初期山区土改中的群众动员——以陕南土改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第4期。

廉如鉴、张玲泉,2009,《“自我主义”抑或“互以对方为重”——“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的一个尖锐分歧》,《开放时代》第11期。

刘少奇,1985,《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刘伟,2010,《难以产出的村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林文勋、谷更有,2005,《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

李文治、江太新,2000,《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1997,《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兴佐,2002,《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第1期。

林语堂,1990,《吾国与吾民》,中国戏剧出版社。

林语堂,2000,《中国人》,学林出版社。

刘燕舞、王晓慧,2009,《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大冶市丰村的个案分析(1980~2000)》,《青年研究》第1期。

陆益元,2006,《革命与乡村——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刘泽华、张荣明,2003,《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逄先知、金冲及,2003,《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

钱杭、谢维扬,1995,《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美〕米格代尔,2009,《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

莫宏伟,2005,《新区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各阶层思想动态述析——以湖南、苏南为例》,《广西社会科学》第1期。

莫宏伟,2006,《苏南土地改革后农村各阶层思想动态述析(1950~1952)》,《党史研究与教学》第2期。

〔英〕迈克尔·曼,2007,《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昭智,2007,《对农村“一事一议”制度的反思》,《中州学刊》第3期。

满永,2010,《政治与生活:土地改革中的革命日常化》,《开放时代》第3期。

毛泽东,197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a,《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b,《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c,《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那瑛,2007,《梁启超的公私观》,《史学集刊》第5期。

欧阳静,2010,《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官僚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乡镇》,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秦晖,2004,《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申端锋,2007,《农村生活伦理的异化与三农问题的转型》,《中国发展观察》第10期。

申端锋,200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史凤仪,1999,《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力,200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宋丽娜,2009,《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孙立平,201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于谢立中主编《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中山,1981,《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

孙中山,1985,《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

〔法〕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

田先红,2008,《乡村农技服务:在改革中沉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田先红,2010,《从维权到谋利:农民上访行为逻辑变迁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6期。

田先红,2012,《治理基层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仝志辉,2004,《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韦伯,2004,《支配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晖,2009,《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王建革,2009,《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三联书店。

王铭铭,2004,《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

武如英,1976,《三定桩》,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朔柏、陈意新,2004,《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时代安徽农村宗族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绍光,2010a,《祛魅与超越》,中信出版社。

王绍光,2010b,《不应淡忘的公共决策参与模式:群众路线》,《民主与科学》第1期。

温铁军,2006,《合作社实践中形成的三个基本经验》,《人民论坛》第9期。

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

温铁军,2010,《村社理性:破解“三农”与“三治”困境的一个新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4期。

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毅,2007a,《记述村庄的政治》,湖北人民出版社。

吴毅,2007b,《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三联书店。

吴毅、吴帆,2010,《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开放时代》第3期。

王跃生,2000,《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美〕西奥多·W.舒尔茨,2006,《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

薛波,2003,《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

项飚,2010,《普通人的“国家”理论》,《开放时代》第10期。

许纪霖,2008,《世俗化与超越世界解体》,载于许纪霖主编《世俗世代与超越性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

肖唐镖,2010,《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商务印书馆。

夏勇,2004,《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第3期。

徐勇,1993,《市民社会:现代政治文化的原生点》,《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徐勇,2000,《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第11期。

徐勇,2003,《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第1期。

徐勇,2006,《“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第4期。

徐勇,2009,《“接点政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县域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杨国枢,2004,《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国枢,2008,《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载于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主编《华人本土心理学》(上册),重庆大学出版社。

〔美〕约翰·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华,2008a,《从农民的日常算计看税改政治逻辑的得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杨华,2008b,《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开发研究》第2期。

杨华,2009,《自己人的调解——从农村纠纷调解过程中的“举例说明”谈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华,2010a,《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杨华,2010b,《乡村治权、国家基础权力与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未刊稿。

衣俊卿,2006,《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俞可平等,2002,《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念群,2004,《“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

鄢庆丰,2008,《现代化视野下的市场、国家与税费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袁松、王德福、余练,2009,《房头记忆下的村庄》,未刊稿。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学研究》第2期。

姚洋,2009,《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经济评论》第3期。

应小丽,2008,《关于人民公社制度变迁动力和机制的探讨》,《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杨宜音,1999,《“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杨宜音,2005,《“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载于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宜音,2008,《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杨中芳,2005,《中国人真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文化、价值与个体的关系》,载于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

〔日〕滋贺秀三,1998,《中国法文化的考察》,载于《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法律出版社。

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丽江等,2010,《生活政治学的发端及关注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乐天,2004,《村队场景:革命表象下演绎的传统——以70年代浙北联民村为例》,载于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乐天,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译,译林出版社。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张荣明、王文涛,2003,《〈晋书〉中的“私”观念》,载于刘泽华、张荣明等著《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思,2005,《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

郑伟,2004,《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吉登斯政治观管窥》,《理论学刊》第1期。

钟霞,2007,《集体化与东邵疃村经济社会变迁》,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赵旭东,2003,《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

赵晓峰,2008,《嵌入型秩序与享受型生活逻辑——湖北京山村治模式》,未刊稿。

赵晓峰,2009a,《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赵晓峰,2009b,《房头与村庄政治——湖北岳平县村治模式》,未刊稿。

赵晓峰,2010a,《“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农民生育观》,《中国改革报》1月11日。

赵晓峰,2010b,《重读税费改革:国家、集体和农民关系的视角》,《人文杂志》第3期。

赵晓峰,2010c,《税费改革的四重逻辑》,《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1期。

赵晓峰,2011,《论农民的生活政治学》,未刊稿。

赵晓峰、李宽,2009,《农村土地流转缘何出了问题?》,《调研世界》第1期。

赵晓峰、林辉煌,2010,《富人治村的社会吸纳机制及其政治排斥功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

翟学伟,2001,《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翟学伟,2004,《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翟学伟,2005,《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翟学伟,2010,《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社会运行模式》,《开放时代》第5期。

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天津古籍出版社。

朱晓阳,2007,《“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郑有贵,2000,《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当代中国史研究》第5期。

简 介:当前,一种“生产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正在推动土地社会生命的转换。皖北黄村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平坟、腾指标、确权、农民上楼与土地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实践,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其文化根源在于“生产主义”的发展观将土地仅仅视为市场社会中的生产要素,而忽视了“土”对于乡土中国所具有的总体性意义。

作者: 陈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在追问“东亚社会的协调发展建基于何种公共性”这一基本问题基础上,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将中国社会学者较少关注的“韩国社会转型”作为反思中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照框架,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超越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皆为共生互...

作者: 芦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3卷,...

作者: 黄其松 刘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简 介:本书的主要建树:一是从新经济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对合作社制度表达与制度实践相背离的现象进行阐释,指出“嵌入式发展”是当前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二是提出用“村庄吸纳合作”与“大社区信任”作为分析概念分别阐释村域合作社与跨村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三是论证合作社发展中信任建构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为合作社跨地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四是立...

作者: 赵晓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简 介:本书以农民自杀问题研究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通过代际关系、阶层分化、自杀秩序、价值迷失和城市化等角度对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农村青年人自杀问题”主要从农村社会转型的制度层面对当前农村未婚青年和妇女自杀情况做了分析;“农民自杀的理论研究”对当前农村自杀状况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农民自杀...

作者: 刘燕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