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3

土地的社会生命图书

The Social Life of Land Cultural Motivation of L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SAPID:101-6816-6832-08
ISBN:978-7-5201-225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一种“生产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正在推动土地社会生命的转换。皖北黄村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平坟、腾指标、确权、农民上楼与土地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实践,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其文化根源在于“生产主义”的发展观将土地仅仅视为市场社会中的生产要素,而忽视了“土”对于乡土中国所具有的总体性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作 者: 陈靖
编 辑:任晓霞;冯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乡土中国的“乡”与“土”

   (一)土地、乡土性与城镇化

    1.费孝通的土地命题

    2.土地的多重意义

   (二)土地与乡土性

   (三)土地与小城镇

  三 土地:一种总体性社会事实的研究视角

   (一)莫斯的遗产:礼物与总体性

    1. “物”在总体性社会的地位

    2. “物”的历程

  四 人类学对物之社会性的研究

   (一)处于社会中心的“物”

   (二)具有社会生命的“物”

  五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产

  一 土地的流转

  二 芥末的生产:一个村庄里的全球化体系

   (一)芥末的产业组织

   (二)土地租佃与劳动雇佣关系

  三 资本化生产的逻辑

   (一)从生产到“生产主义”

   (二)农业的“生产主义”改造

  四 “生产主义”的自反性

   (一)资本化农场的失败

   (二)再小农化

  小结

 第三章 平坟

  一 平坟运动

  二 坟地的社会生命

   1.传统时期的坟地

   2.土地改革后的坟地

   3.集体主义时期的平坟

   4.分田到户后的坟地

  三 坟地、宗族性与族谱

   (一)宗族的文化再造

   (二)祖先的固化

   (三)风水

   (四)祖宗与土地

   (五)殡葬改革

  四 公墓开发

   (一)村庄中的公墓开发

   (二)亡灵的等级

 第四章 指标

  一 都市化的人类学研究

  二 “增减挂钩”与城市化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二)腾指标

   (三)强拆

  三 谁的村落

  四 村落空间与日常生活

   (一)村落与庭院的意义

   (二)反抗“被废弃”的艺术

  五 “消灭”村落的过程

   (一)“无理”的抗争者

   (二)老年房

   (三)窝棚秩序

   (四)被浪费的土地

  小结

 第五章 开发

  一 集体

   (一)土地与集体

   (二)集体与公私

   (三)“公”与干部

  二 公共性、国家与土地治理

   (一)土地的治理秩序

   (二)借地发展

   (三)村庄中的“四化同步”

   (四)谋地型发展主义

  三 土地开发与分利秩序

   (一)富人治村

   (二)村社私化

    1.私权治理

    2.发展动力的私人化

    3.公共物品的私人化提供

    4.资源私化与村庄派性

   (三)私地与私化

  小结

 第六章 地权

  一 权利

  二 制造“大户”

   (一)大户农场的科层制

    1.被雇用的管理者

    2.村级代理人

   (二)“规模化”的陷阱

   (三)“小偷”出没的村庄

   (四)土地的投机主义

  三 地权集中与阶层生产

   (一)制造对立

   (二)减压阀的消失

  四 地权阶层化的社会动力

   (一)基层政治精英阶层的收益

   (二)无地之农

   (三)地权的阶层化

 第七章 家宅

  一 宅基地的社会属性

   (一)作为“小传统”的宅基地地方实践

   (二)农民的宅基地认知

   (三)成员权观念与公平原则

   (四)宅基地的遗产化

  二 宅与家

   (一)从“明三暗五”到“三间半”

   (二)“鸡嘴地”与父子连基

  三 地缘的解体

   (一)邻居从没见过面

   (二)兄弟不愿做邻居

  四 宅基地的市场价值

  小结

 第八章 让土地有“灵魂”

  一 “我们”的土地

   (一)兄弟间的土地流转

   (二)小农家庭的代际与性别分工

   (三)兄弟之间的“养老地”

  二 经营权交易之中的信任

   (一)熟人关系作为担保机制

   (二)村社组织作为协调中介

    1.愿意种地的可以继续种地,但需要调整位置

    2.愿意种地的农户可以将土地集中调整在一起,由村级组织提供基础设施

    3.可中止的流转合同

    4.村级组织作为沟通中介

    5.承包者经营中需要雇工,必须优先从流转土地的农户中雇用

  三 地租如何确定

   (一)地租的乡土意义

   (二)地租的执行

   (三)协商式地租的生成

  四 土地开发中的乡土人情

   (一)熟人与“脸面”

   (二)拖欠着的房款

  五 熟人关系的动员

   (一)“不要想着赚老百姓的钱”

   (二)“就当给老少爷们献爱心了”

  六 土地作为总体性呈献

   (一)“自己人”包地

   (二)为自己人看守土地

   (三)在熟人经济里再造村落

    1. “生命价值”谱系之中的土地

    2.再造“农民”

    3.中坚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第九章 结语

  一 土地的总体性

   (一)乡村的大清理

   (二)“理想”的“社区”

   (三)生命的废弃

  二 把道德经济拉回抗争的中心

 附录

  附录一 雍县多措并举推进土地流转

   一 两优

    (一)优质服务

    (二)优惠政策

   二 两严

   三 两创新

  附录二 黄村新村建设规划图

  附录三 黄村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图

 文前辅文

当前,一种“生产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正在推动土地社会生命的转换。皖北黄村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平坟、腾指标、确权、农民上楼与土地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实践,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其文化根源在于“生产主义”的发展观将土地仅仅视为市场社会中的生产要素,而忽视了“土”对于乡土中国所具有的总体性意义

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埃里克·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梁永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陈锋:《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社会》2015年第3期。

陈锋:《“祖业观”:嵌入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与实践》,《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陈辉:《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叙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陈进国:《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陈靖:《从“人生任务”看农民的生命价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陈靖:《中国小农“多元经营的家庭生计”》,《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陈奕麟:《重新思考Lineage theory与中国社会》,《汉学研究》1984年第2期。

陈奕麟:《香港新界在二十世纪的土地革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86年第61期。

陈义媛:《资本主义式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再思考——以水稻生产为例》,《开放时代》2013年第4期。

陈志明:《东南亚华人的土地神与圣迹崇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陈支平、郑振满:《清代闽西四堡族商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戴维·艾伦·佩兹:《工程国家:民国时期(1927-1937)的淮河治理及国家建设》,姜智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杜靖:《作为概念的村庄与村庄的概念——汉人村庄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杜靖:《九族与乡土:一个汉人世界里的喷泉社会》,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载黄宽重、刘增贵《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费孝通:《乡土重建》,长沙:岳麓书社,2012。

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高圣平、刘守英:《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桂华:《“过日子”与圆满人生——论农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国农村研究青年论坛,2011。

桂华、余彪:《散射格局:地缘村落的构成与性质——基于一个移民湾子的考察》,《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桂华:《礼与生命价值》,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郭亮:《集体所有制的主体为什么是“模糊”的?——中山崖口:一个特殊村庄存在的一般意义》,《开放时代》2011年第7期。

哈斯特普:《迈向实用主义启蒙的社会人类学》,谭颖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何怀远:《生产主义发展观的价值维度——生产主义的批判与超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何怀远:《迈向实用主义启蒙的社会人类学》,谭颖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贺雪峰:《乡村选举中的派系与派性》,《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贺雪峰:《论利益密集型农村地区的治理——以河南周口市郊农村调研为讨论基础》,《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6期。

贺雪峰:《论富人治村:以浙江奉化调查为讨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

贺雪峰:《新“中农”是今后中国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第7期。

胡庆均:《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华琛、华如璧:《乡土香港:新界的政治、性别及礼仪》,张婉丽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

黄迪:《清河村镇社区——一个初步研究报告》,《社会学界》1938年第十期,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编。

黄小虎:《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黄应贵:《物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4。

黄应贵:《人类学与物质文化》,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三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读书》2006年第3期。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黄宗智、高原、彭玉生:《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中国的农业发展》,《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黄祖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胡庆均:《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景军:《神堂记忆:一个中国乡村的历史、权力与道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焦长权:《魂归何处:“阴宅”的法律属性与社会功能初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刘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关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康拉德·科塔克:《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张经纬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卜永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李国庆:《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强:《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李亦园:《台湾的民族学田野工作》(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专刊第四种),台北:台大考古人类学系,196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载《第三届海洋发展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附:拜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刘朝晖:《超越乡土社会:一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刘克祥:《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与土地买卖——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地权集中趋势及其特点——20世纪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刘克祥:《20世纪30年代土地阶级分配状况的整体考察和数量估计——20世纪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刘锐、刘小峰:《农村阶层分化与“住房地位群体”》,《人文杂志》2014年第5期。

刘燕舞:《中国农民自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卢晖临:《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麻国庆:《宗族的复兴与人群结合》,《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马文·哈里斯:《夸富宴——原始部落的一种生活方式》,《民族译丛》1986年第6期;

莫里斯·E. F.布洛克:《吾思鱼所思:人类学理解认知、记忆和识读的方式》,周雷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3。

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莫里斯·郭德烈:《人类社会的根基:人类学的重构》,董芃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欧阳静:《富人治村:机制与绩效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现代性及其弃儿》,谷蕾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齐钊:《社区·区域·历史:理解中国的三种进路——对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与研究特色的再分析》,《开放时代》2013年第6期。

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阮云星:《传统政治文化之风土:宗族的地域与心性》,载阮云星、韩敏编《政治人类学:亚洲田野与书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食收购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孙琼欢、卢福营:《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3期。

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谭同学:《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田先红、陈玲:《“阶层地权:农村地权配置的一个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13年第9期。

仝志辉、温铁军:《资本和部门下乡与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王海娟、贺雪峰:《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2期。

王丽惠:《“宅田合一”:农村宅基地流转及退出的习惯法——基于皖北农村的调查》,《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王利敏:《皖北平原远郊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与启示——基于阜阳、亳州两市636户农民问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王利明:《论我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完善》,《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铭铭:《水利社会的类型》,《读书》2004年第11期。

王铭铭:《物的社会生命?——莫斯〈论礼物〉的解释力与局限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王铭铭:《心与物游》,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王崧兴:《龟山岛——汉人渔村社会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67。

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沃尔夫:《乡民社会》,张恭启译,台北:巨流出版社,1983。

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威廉·配第:《赋税论 献给开明人士 货币略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文军、吴越菲:《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15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4期。

温铁军:《中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温铁军等:《解读苏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读书》2011年第1期。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吴文藻:《论社会学中国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乌尔里希·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王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行龙:《“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疍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谢继昌:《轮伙头制度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985年第59期。

熊万胜:《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

许嘉明:《祭祀圈之于居台汉人社会的独特性》,载张炎宪编《中华文化复兴月刊》,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78。

徐嘉鸿:《祖业抑或私产:论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对赣北z村征地纠纷的个案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徐宗阳:《“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基于华北地区一个公司型农场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16年第5期。

扬·杜威·范德普勒格:《新小农阶级:帝国和全球化时代为了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斗争》,潘璐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严海蓉、陈义媛:《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李放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杨华:《“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叶敬忠:《留守人口与发展遭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应星:《农户、集体与国家: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六十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

余练:《产权的地方性形态及其表达逻辑——基于对W村土地纠纷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清华文史讲座,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袁松:《富人治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权力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约翰·博德利:《人类学与当今人类问题》,周云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约翰·博德利:《发展的受害者》,何小荣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臧德顺:《“谋地型乡村精英”的生成——巨变中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臧德顺:《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1期。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赵冈:《传统农村社会的地权分散过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赵亮、龙登高:《地权交易、资源配置与社会流动——以19世纪台湾范家土地交易与家族兴衰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赵旭东:《法律与文化:法律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经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陈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宏明:《土地象征:禄村再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张俊峰:《超越村庄:“泉域社会”在中国研究中的意义》,《学术研究》2013年第7期。

张佩国:《走向产权的在地化解释——近代中国乡村地权研究再评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章邵增:《阿拉善的骆驼和人的故事:总体社会事实的民族志》,载郑也夫等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7)》,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张曙光:《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张亚辉:《灌溉制度与礼治精神——晋水灌溉制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张闻天等:《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张小军:《再造宗族:福建阳村宗族“复兴”的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学位,1998。

张小军:《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张小军:《文治复兴与礼制变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张小军:《“韦伯命题”与宗族研究的范式危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张小军:《让经济有“灵魂”:文化经济学思想之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张小军:《“韦伯命题”与中国研究的范式危机》,《山西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张亚辉:《灌溉制度与礼治精神——晋水灌溉制度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张玉林:《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之毅:《玉村农业和商业》,载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周大鸣:《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周大鸣:《告别乡土社会:广东农村发展30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过程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周飞舟:《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2012年第1期。

周飞舟、王绍琛:《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探索的调查研究》,《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周其仁:《缩小城乡差距要让农民分享土地收益》,《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21期。

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周雪光、练宏:《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5期。

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朱浒、赵丽:《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朱晓阳:《小村故事:地志与家园(2003~20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庄孔韶:《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庄英章:《台湾农村家族对现代化的适应——一个田野调查实例分析》,《“中研院”民族研究所集刊》,1972。

庄英章:《林圯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Appadurai,Arjun,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Burton,Pasternak,Kinship &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Ebrey,Patricia,“The Early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escent Group Organization,”Kinship Organiz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000-1940,edit by Patricia Ebrey and James Wats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Faure,David,China and Capitalism: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C] The Annual Workshop in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1993):Occasional Paper No.1. Division of Humanities,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4.

Feuchtwang,Stephan,An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Geomancy. Vi-entiane:Vithagna,1974.

Godfrey,Lienhardt,Divinity and Experience:The Religion of the Dingka ,Oxford:Clarendon,1961.

Goldschmidt. Walter Rochs,As You Sow:Three Studies in the Social Consequeces of Agribusiness ,Montclair,NJ:Allanheld,Osmum&Cop,1978.

Guldin,Gregory,Urbanizing China,Contributions in Asia Studies ,Number 2,Green wood Press,1992.

Gregory,Christopher,“Gifts to Men and Gifts to God:Gifrs Exchange and Accumulation in Contemporary Papua New Guinea,”Man.15.4.626~652,1980.

Heller,Michael.1998,“The Tragedy of the Anticommons:Property in the Transition from Marx to Markets,”Harvard Law Review ,111(3).

Karsenti,Bruno,“The Maussian Shift,”in W. James and N. J. Allen(eds.)Marcel Mauss:A Centenary Tribute ,New York:Berghahn Books,1998.

Lang. O.,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1946.

Lansing,JS. Kremer. JN,“Emergent Properties of Balinese Water Temple Networks:Coadaptation on a Rugged Fitness Landscape,”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93,pp.97-114.

Lingda Lim Y. C.,“Chinese Economic Activity in Southeast Asia:An Introductory Review,”In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Ethnicity and Economic Activity ,vol.1,edited by Linda Y. C. Lim and L. A. Peter Gosling. Singapore:Maruzen Asia,1983.

Liu. X.,In One's Own Shadow: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 of Post-reform Rur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Malinowski Bronislaw,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A Study of the Methods of Tilling the Soil and of Agricultural Rites in the Trobriand Islands ,Bronislaw Press,2008.

Martin,Ahern,Emily,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Naquin,Susan,“Funerals in North China:Uniformity and Variation,”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akakida Rawski,eds.,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Chapter Thre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1988.

Oi,Jean C.,1995,“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vol.45,no.1,1992;“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The China Quarterly ,vol.114.

Oi,Jean C.,Rural China Takes Off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Ortner,sherry,1984,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6(1):126-166.

Pan Xuefang.,2014,The Paradox of Rural Collective Ownership and Community Membership Rights:The Case of a“Village inside the City”,in Taizhou Rural China ,11(2).

Strathern Marilyn,The Gender of the Gif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Watson,James,“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akakida Rawski,eds.,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Chapter On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 Press,1988.

Wolfram,Eberhard,1962,Social Mobility in Traditional China ,Netherlands:E. J. Brillp,pp.206-208.

Wolf,Arthur,“Gods,Ghosts,and Ancestors,”in Arthur P. Wolf,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Weiner,Annette,Inalienable Possessions:The Paradox of Keeping While Giv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