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9

华中村治研究(2017年第2期.总第3期)图书

Journal of Huazhong Rural Governance (2017, Vol.2 Issue 3)

SSAPID:101-1033-2283-80
ISBN:978-7-5201-227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农民自杀问题研究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通过代际关系、阶层分化、自杀秩序、价值迷失和城市化等角度对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农村青年人自杀问题”主要从农村社会转型的制度层面对当前农村未婚青年和妇女自杀情况做了分析;“农民自杀的理论研究”对当前农村自杀状况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农民自杀的区域差异”则是通过农村自杀的区域差别寻找农村自杀的原因。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燕舞
编 辑:高启;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

 编后记

 第一篇 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

   一 问题与进路

   二 农民自杀概况及其变迁

   三 老年人自杀的类型

    (一)甘愿型自杀

    (二)激愤型自杀

    (三)绝望型自杀

    (四)孤独型自杀

   四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的发展趋势

   五 自杀“秩序”及其村庄社会基础

   六 自杀“秩序”的价值基础

  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老年人的自杀秩序

    (一)老年人自杀的概况

    (二)老年人自杀的历史(1949~2008年)

    (三)对老年人自杀的看法

    (四)自杀秩序

   三 自杀秩序的形成:家庭结构变动的双重失衡

    (一)代际关系的失衡:从父母统治到子女统治

    (二)夫妻关系的失衡:从夫为妻纲到妻唱夫随

    (三)理解自杀秩序:代际失衡、国家权力与市场逻辑

   四 自杀秩序的社会基础:缺失主体性的村庄

   五 结语

  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

   一 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二 老年人自杀的类型

    (一)乏味型自杀

    (二)利己型自杀

    (三)绝望型自杀

    (四)利他型自杀

   三 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基础

    (一)对待鬼神的态度(鬼神观)——缺乏死后世界想象

    (二)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生命观)——个体自主处置自己的身体

    (三)对待老人的态度(老人观)——没用了就该死

    (四)对自杀的态度(自杀观)——老人自杀是觉悟提高的正常选择

   四 自杀秩序与老年人自杀的后果

   五 老年人自杀的成本收益分析:利他型自杀将更可能出现?

   六 对其他地方老年人自杀的未来想象

  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主题

    (二)研究综述与路径选择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命题

    (一)阶层分化与竞争机制

    (二)代际分工与剥削机制

    (三)底层的去道德化机制

   三 中部地区8个村庄老年人自杀现象分析

    (一)个案村与自杀现象的基本情况

    (二)农村老年人自杀变化的曲线图

    (三)农村老年人自杀的阶层分布

    (四)农村老年人自杀的诱因及变化

   四 农村阶层分化:社会性竞争与地位焦虑

    (一)农村阶层分化状况与特点

    (二)“比着过日子”:社会性竞争与地位焦虑

   五 阶层分化下的代际关系与焦虑释放

    (一)高度竞争与代际关系逻辑的转变

    (二)焦虑的释放:代际分工与代际剥削

   六 农村老年人自杀与底层的去道德化建构

    (一)阶层分化与底层的去道德化建构

    (二)底层去道德化的策略

     1.强调子代的难处

     2.强调老年人“恶”的方面

     3.强调年轻人“善”的方面

     4.强调老年人自杀的国家责任

     5.强调老年人的道德境界

   七 结论与讨论

  价值迷失与老人自杀

   一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二 J村老人自杀的概况描述

    1.为子代着想诱发的自杀

    2.家庭矛盾诱发的自杀

    3.孤独无力诱发的自杀

    4.疾病困扰诱发的自杀

   三 农民的生活价值问题

   四 价值迷失与老人自杀

    1.本体性价值的坍塌

    2.社会性价值的丧失

    3.主体性价值的被迫选择

   五 结语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老人利他型自杀的形成机制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S村老人自杀概况及研究对象界定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利他型自杀

   四 村庄进城竞争与进城压力的代际传递

    (一)村庄进城价值的形塑

    (二)进城压力的代际传递

   五 老人的行为实践及其自杀选择

    (一)家庭经济生产的积极参与

    (二)日常消费支出的极度压缩

    (三)利他型自杀的产生

   总结与讨论

 第二篇 农村青年人自杀问题

  反抗与绝望:农村社会转型中的未婚青年自杀*

   一 未婚青年自杀概况

   二 为婚姻自主权而自杀

   三 家庭日常冲突中的未婚青年自杀

   四 生活困境中的未婚青年自杀

   五 反抗与绝望:未婚青年自杀的心态

  农村社会转型中的婚姻关系与妇女自杀*

   一 妇女地位变化的一般情况

   二 21世纪前后的家庭暴力、闹离婚与妇女自杀

   三 20~21世纪之交以来的逃婚与离婚

   四 婚外性关系及相关观念的变迁

   五 婚姻关系及妇女自杀变迁的价值意涵

  家庭整合与农村青年妇女自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家庭整合的模式及其转换

    (一)从家族主义到个体主义

     1.小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

     2.私人生活的崛起

     3.亲的理性化

    (二)家庭权威结构的重塑

   三 嵌入家庭整合模式的青年妇女自杀

   四 家庭冲突类型与青年妇女自杀

   五 自杀秩序的生成

   六 结论

 第三篇 农民自杀的理论研究

  “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互构:理解南方农村自杀潮的一个框架*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综述

    (一)如何理解农村自杀的潮起潮落

    (二)农村自杀研究综述

   二 分析框架

    (一)结构紧张理论

    (二)乡村社会的“结构—价值”搭配

    (三)自杀潮发生的机理:“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互构

   三 南方农村自杀潮:4个村的案例分析

    (一)资料搜集与调查村的基本情况

    (二)四个村的自杀率与自杀潮

    (三)农村自杀的主要人群与主要诱因

    (四)关于农村自杀潮的几个基本判断

   四 南方农村自杀潮中的年轻妇女自杀

    (一)农村年轻妇女自杀概况

    (二)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的价值观基础

    (三)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的结构性背景

     1.农村婆媳关系演变与年轻妇女结构性位置的变化

     2.夫妻关系的变化与妇女家庭权力的提升

    (四)结构与价值变动的错位搭配与农村年轻妇女自杀

   五 南方农村自杀潮中的老年人自杀

    (一)农村老年人自杀概况

    (二)农村老年人自杀的价值观基础

    (三)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结构性背景

     1.宗族碎片化使老年人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

     2.家庭结构由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蜕变

     3.老年人不掌握家庭财产权且经济上依赖年轻人

     4.年轻人地位和权力的提升

     5.儿子在三角关系中的偏离、中立与倒戈

    (四)结构与价值变动的错位搭配与农村老年人自杀

   六 结论与讨论

  论“奔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自杀社会学研究及其传统

    (一)中国的自杀社会学研究

    (二)西方自杀社会学研究的传统

    (三)建设性的反思

   三 本土自杀社会学理论构建的哲学基础

   四 何谓“奔头”

   五 “奔头”的合法性层次与农民自杀

   六 “奔头”的合理性层次与农民自杀

   七 “奔头”与自杀的共变

  权利二重性:解读农民自杀问题的一个视角*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权利被启蒙:一例“打人命”事件引发的思考

   三 鄂东农村30年来农民自杀潮现象的初步解析

   四 “市场—权利”之维:30年来农民自杀潮现象的深层解读

   五 农民权利的规约机制与农民自杀潮现象的区域差异

   六 结语

  理解中国农民自杀*

   一

   二

   三

  “过日子”与农民自杀*

   一

   二

   三

 第四篇 农民自杀的区域差异

  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

   一 农村自杀的类型

    1.代际冲突导致的自杀

    2.子女不孝导致父母自杀

    3.夫妻矛盾导致的自杀

    4.父母干涉婚姻导致的自杀

    5.重病导致的自杀

    6.兄弟、妯娌矛盾导致自杀

   二 农村自杀的时空特征

    1.南方农村的自杀率较高

    2.南方农村较少男子自杀

    3.南方农村代际冲突引发的自杀多,而中部地区子女不孝引发的老年人自杀多,华北农村老年人自杀较少

    4.几个有趣的特殊情况

   三 如何理解农村自杀的时空特征

   结语

  反抗与解脱

   导论

   一 两地农民自杀基本情况的比较

   二 自杀的类型

    1.激愤型自杀

    2.绝望型自杀

    3.利他型自杀

    4.孤独型自杀

   三 自杀的表现形式:反抗与解脱

    1.自杀作为一种反抗方式

    2.自杀作为一种解脱方式

   四 农民自杀原因分析

    1.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2.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3.两者的相互作用

   五 结语

  代跋:侯氏之死

   幕启

   承秦高速,侯氏之死的最后一根稻草

   赡养纠纷,伏笔早已埋下

   自杀前夕,到处求助未果

   自杀死后

   余音

   幕落

本期以农民自杀问题研究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篇为“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该篇通过代际关系、阶层分化、自杀秩序、价值迷失和城市化等角度对当前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二篇为“农村青年人自杀问题”,主要从农村社会转型的制度层面对当前农村未婚青年和妇女自杀情况做了分析。第三篇为“农民自杀的理论研究”,作者对当前农村自杀状况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第四篇为“农民自杀的区域差异”,作者试图通过农村自杀的区域差别寻找农村自杀的原因。该书的作者在研究中力图摆脱西方研究范式,一步一个脚印,以“村庄”作为基本田野单位,采取驻村调查的办法,吃住在农户家里,以15~30天不等的“社会学调查”时间,通过深度访谈,收集走访过的每一个村庄中村民所能够回忆起来的所有自杀案例,进行总结分析,资料翔实可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陈柏峰:《家事纠纷中的农村妇女自杀》,《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陈柏峰:《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陈柏峰:《三十年来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对全国10省25村的调查和分析》(未刊稿),2009。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中国学术》第4期,商务印书馆,2001。

贺雪峰:《论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古今农业》2007年第4期。

贺雪峰:《现代化进程中的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王跃生:《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5期。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杨华:《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杨华:《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曾毅、李伟、梁志武:《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1992年第2期。

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6(2002).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陈柏峰:《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皖北李圩村调查》,载《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陈柏峰:《农村婚姻关系的变迁及其价值意涵》(未刊稿),2008。

陈柏峰:《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载《乡村中国评论》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崔自铎:《主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的科学涵义》,《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丁祖豪:《论个体主体性与社会主体性》,《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2008年第4期。

刘燕舞:《从核心家庭本位迈向个体本位——农村夫妻关系变动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穆光宗:《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王跃生:《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2006年第3期。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7(2002).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陈柏峰:《基督教在湖北通山农村的传播》,工作论文,2008。

陈柏峰:《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陈涛:《村将不村——鄂中村治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董磊明、刘燕舞、汪永涛:《湖北京山曹村调查》,工作论文,2008。

费立鹏、李献云、张艳萍:《中国的自杀率:1995—1999年》,《柳叶刀》(英国)2005年第8期。

郭亮:《走出祖荫——赣南村治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贺雪峰:《农村非正常死亡情况》(未刊稿),2008。

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刘燕舞:《三赎基督教在湖南的传播——基于湖南三村的调查》,工作论文,2008。

刘燕舞:《他们为什么不会自杀——湘北源村老人状况调查》,工作论文,2008。

刘洋:《村庄发展的社会基础——一个豫东村庄的村治模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吕德文:《涧村的圈子——一个客家村庄的村治模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欧阳静:《地下基督教在宗族性村落的发展——江西左村调查》,工作论文,2008。

欧阳静:《宗族性村落的老人状况——江西龙村调查》,工作论文,2008。

汪永涛:《农村民间信仰考察——江西永春村调查》,工作论文,2008。

王习明:《川西平原的村社治理——四川罗江县井村调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王小军:《转型之痛——赣中南路东村调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谢丽华:《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杨华:《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杨镇涛:《正常人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6期。

袁松、李欣欣:《流动的村庄——J县顾村调查报告(节选)》,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article/2008/1122/article_12563.html,2008年11月22日。

袁松、李欣欣、陈婧:《湖北京山顾村调查》,工作论文,2008。

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6期。

张世勇:《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法〕波德里亚·让:《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法〕杜尔克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美〕威尔逊:《真正的穷人》,成伯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私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锋、袁松:《富人治村下的农民上访:维权还是出气?》,《战略与管理》2010年第3~4期合编本。

陈文玲、郭立仕:《关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及政策建议》,《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阶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年第2期。

德清:《富士康员工频自杀 底层社会现危机》,《侨报》2010年5月21日。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载《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珊珊、肖水源:《我国农村自杀问题的研究状况》,《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第4期。

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中国学术》2001年第4期。

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受苦人”的讲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贺雪峰:《被“规定”为无用的京山老人》,《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第11期。

贺雪峰:《中国农村的代际“剥削”——基于河南洋河镇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2日。

贺雪峰、董磊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逻辑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

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林炳玉:《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与村党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刘燕舞:《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伦理学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刘燕舞:《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1980-2009)》,《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现代中国研究》(日本)2009年第9期。

卢福营:《中国特色的非农化与农村社会成员分化》,《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益龙:《中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六十年的变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穆光宗:《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4期。

裴宜理、严小骏:《底层社会与抗争政治》,《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申端锋:《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第7期。

宋丽娜、田先红:《论圈层结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孙立平:《黑窑奴工与底层的生存生态》,《南方都市报》2008年3月25日。

孙立平:《生存生态恶化背景下的底层沦陷》,《经济观察报》2007年7月8日。

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背景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

孙文凯、路江涌、白崇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唐松波、耿葆贞:《孝经二十四孝注释》,金盾出版社,2008。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王跃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肖锋:《中国人压力报告》,《新周刊》2006年8月7日。

徐嘉鸿:《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中农现象》,《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许荣:《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颜廷静:《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袁松:《消费文化、面子竞争与农村的孝道衰弱》,《西北人口》2009年第4期。

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钟琴:《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Scott,James C.,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锋:《农村“代际剥削”的路径与机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4期。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贺雪峰、郭俊霞:《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刘锐、杨华:《价值迷失与农村老人自杀——基于湖北京山J村的个案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刘燕舞、王晓慧:《血缘联结度、规则维控度与自杀行动》,《青年研究》2014年第1期。

王德福:《乡村建设的文化使命》,《绿叶》2014年第8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杨华:《“结构—价值”变动的错位互构:理解南方农村自杀潮的一个框架》,《开放时代》2013年第6期。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杨华、欧阳静:《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人自杀》,《管理世界》2013年第5期。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99,” The Lancet 6(2002).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晓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柏峰:《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皖北李圩村调查》,载《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陈柏峰:《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农村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载《乡村中国评论》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贺雪峰、郭俊霞:《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刘燕舞:《国家法、民间法与农民自杀——基于一个地域个案农民自杀现象的分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5期。

刘燕舞:《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伦理学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刘燕舞:《自杀研究:困境表述、理论检视与进路转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基于湖北省京山县鄂村老年人自杀的个案研究》,《现代中国研究》(日本)2009年第9期。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汪永涛:《反抗与解脱——赣鄂两地农民自杀比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肖爱树:《建国初期妇女因婚姻问题自杀和被杀现象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张杰、景军等:《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赵晓峰、钟琴:《权利二重性:解读农民自杀问题的一个视角》,《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

Sing Lee,Arthur Kleinman,“Suicide as Resistance in Chinese Society,” In Elizabeth Perry,Mark Selden(eds.),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Wu Fei,“Gambling for Qi:Suicide and Family Politics in a Rural North China County,” The China Journal 54(2005).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陈柏峰:《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农村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乡村中国评论》2007年第2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贺雪峰、郭俊霞:《中国农村弱势群体状况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景军、吴学雅等:《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刘燕舞:《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1980-2009)》,《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王会、杨华:《规则的自我界定:对农村妇女主体性建构的再认识》,《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许烺光:《祖荫下》,南天书局,2001。

杨华:《妇女何以在村落里安身立命?》,《中国乡村研究》2010年第8期。

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安琳、贾会学:《中国不同地区女性自杀死亡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第2期。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柏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法〕杜尔克姆:《自杀论》,钟旭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费立鹏、刘华清、张艳萍:《中国自杀状况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载《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基于大冶市X村的调查》,《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古今农业》2007年第4期。

贺雪峰:《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辽宁大古村调查》,《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贺雪峰:《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素描》,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李斌、左格尔:《脱序型:中国农村女性自杀原因探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刘斌:《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刘建洲:《她们为何走上轻生之路——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的动机分析》,《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申端锋:《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第7期。

童玉英:《从农村家庭变迁看农村老人自杀现象》,《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9期。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周罗晶、刘筱娴:《女性自杀机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5年第2期。

He,Zhaoxiong,David Lester,“Sex Ratio in Chinese Suicid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2(2002).

Ji,Jianlin,Arthur Kleinman,Anne Becker,“Suicide in Contemporary China:A Review of China’s Distinctive Suicide Demographics in Their Sociocultural Context,” in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1(2001).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6(2002).

〔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译,译林出版社,2006。

〔美〕乔治·B.沃尔德等:《理论犯罪学》,方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美〕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英〕莫里斯:《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刘仁文译,法律出版社,2004。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柏峰:《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陈柏峰:《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农村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载《乡村中国评论》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贺雪峰:《被“规定”为无用的京山老人》,《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第11期。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景军、张杰、吴学雅:《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刘斌:《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现代中国研究》(日本)2009年第9期。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穆光宗:《丧失和超越:寻求老龄政策的理论支点》,《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4期。

王会、杨华:《从当家权流变看村落社会的内聚和离散》,《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吴飞:《自杀中的“正义”问题》,《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1期。

谢丽华主编《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2001。

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杨华:《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杨华:《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杨晓丽等:《1992-200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趋势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年第2期。

杨镇涛:《正常人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6期。

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6期。

张杰、景军等:《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张静:《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钟琴:《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June(2002).

Wolf,Margery,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奥〕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卢岚兰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李佶、林泉喜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答旦:《中国自杀研究五十年》,《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4期。

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4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贺雪峰:《农村老年人为什么选择自杀?》,载《热风学术》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景军、吴学雅等:《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基于湖北省京山县鄂村老年人自杀的个案研究》,《现代中国研究》2009年第25号。

刘燕舞:《国家法、民间法与农民自杀——基于一个地域个案农民自杀现象的分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5期。

刘燕舞:《中国农村的自杀问题(1980-2009):兼与景军先生等商榷》,《青年研究》2011年第6期。

《史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王黎君等:《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报告准确性评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第10期。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

吴飞:《无言的游魂》,《读书》2005年第7期。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吴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三联书店,2007。

吴飞:《浮生取义——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

杨华、范方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张杰、景军等:《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张翼:《社会学自杀研究理路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Anthony,Giddens,The Sociology of Suicide(London:Cass,1971).

Douglas,Jack D.,The Social Meaning of Suicid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Gibbs,Jack & Martin,Walter,Status Integration and Suicide:A Sociological Study(Eugene:University of Oregon Press,1964).

Henry,A.F. & Short,J.F.Jr,Suicide and Homicide:Some Economic,Sociological,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Aggression(New York:Free Press,1954).

Jing,Jun,“State Comrades and an Elderly Woman’s Suicid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2(2007).

Lee,Sing & Arthur Kleinman,“Suicide as Resistance in Chinese Society,” in Elisabeth Perry(ed.)Chinese Society(London:Routledge,2003).

Liu,Meng,“Rebellion and Revenge:the Meaning of Suicide of Women in Rural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11(2002).

Pearson,V. and,Liu.,“Ling’s Death:An Ethnography of a Chinese Woman’s Suicide,”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4(2002).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6(2002).

Wu Fei.,“Gambling for Qi:Suicide and Family Politics in a Rural North China County,” The China Journal 54(2005).

Zhang,J. and Ma,J.et al.,“Economic Growth and Suicide Rate Changes:A Case in China from 1982 to 2005,” European Psychiatry 3(2010).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加〕费立鹏:《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第4期。

〔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桂华、贾洁:《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基于大冶市X村的调查》,《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5期。

贺雪峰:《村治的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贺雪峰:《农村老年人为什么自杀——湖北京山农村调查随感》,载《热风学术》(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李建斌:《非事件性的“老年人自杀”问题》,工作论文,2008。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现代中国研究》(日本)2009年第9期。

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基于湖北省大冶市丰村的个案分析(1980-2000)》,《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杨华:《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中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钟琴:《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6(2002).

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陈辉:《古村不古》,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陈涛:《村将不存——鄂中村治模式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贺雪峰:《农民价值关系的类型及其关系》,《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杨华:《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黄光国、胡先缙:《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金一虹:《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吴飞:《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谢丽华:《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刑朝国:《过日子:一个中国式自杀的分析框架——读吴飞的〈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11期。

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杨镇涛:《正常人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初探》,《健康心理学》2000年第6期。

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年第6期。

Phillips Michael,Xianyun Li,Yanping Zhang,“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The Lancet 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