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1

政府治理评论 第3卷图书

Public Governance Review

SSAPID:101-3273-3768-32
ISBN:978-7-5201-3105-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政府治理评论》为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贵州省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以解决中国各区域及各级政府的治理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己任,着力打造欠发达地区政府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质量。本辑是第3卷,设有五个专题:乡村振兴专题、公共治理专题、民族国家与地方治理、社会保障专题、书评,共有14篇文章。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其松 刘升
编 辑:任晓霞;姜宇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卷首语

 《政府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乡村振兴专题

  国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

    (一)国外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二)国内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三 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总结

    (一)顶层设计方面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三)城乡融合方面

    (四)乡风文明方面

   四 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借鉴

  贵州土地整治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成效评估研究

   一 基本概况

   二 主要做法

    (一)项目规划注重结合资源空间布局

    (二)项目规划紧扣乡村发展目标方向

    (三)项目实施服务山地高效产业布局

   三 有益经验

    (一)基于主体需求路径实施土地整治

    (二)基于土地流转方向来指引土地整治

    (三)基于农业产业升级定位土地整治

    (四)基于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土地整治

   四 综合成效

    (一)土地整治促进农地有效流转

    (二)土地整治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三)土地整治促进劳力返乡回归

    (四)土地整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五)土地整治促进整体环境改善

   五 对策建议

    (一)土地整治工作要注重部门配合

    (二)土地整治工作要加强空间协调

    (三)土地整治工作要促进产业发展

   六 结束语

  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花村的乡村旅游实践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三 乡村旅游的内在机制

    (一)乡村旅游的乡村基础

    (二)乡村旅游的旅游特征

   四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推行乡村旅游的建议

 公共治理专栏

  棘手公共问题的合作治理:理论缘起与分析框架

   一 合作治理:治理理论的过程视角

   二 棘手问题:合作治理的问题起源

   三 合作体制:棘手问题治理主体的关系设计

   四 合作机制:棘手问题合作治理的实现条件

   五 总结与展望

  国家善治和国民幸福感:政府管理的技术水平、民主水平以及政府规模的作用之比较

   一 引言

    (一)早期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三)问题研究

    (四)内容安排

   二 国家善治

    (一)概念

    (二)测评方法

   三 国民幸福感

    (一)概念

    (二)测评方法

   四 国家善治与国民幸福感

    (一)国家善治能够提高国民幸福感吗?

    (二)政府管理在技术和民主层面上是否与国民幸福感存在同样明显的正相关性?

    (三)上述相关性是否呈线性?

    (四)上述相关性普遍存在吗?

    (五)上述相关性与政府规模有关吗?

    (六)以上研究结果存在何种因果关系?

   五 讨论

    (一)其他研究发现

    (二)后期研究方向

   六 研究结果

   七 结语

  “公事”的“家事化”:宗族型村庄“项目落地”困境治理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二 Z村的项目落地治理实践

   三 “公事”与“家事”:认同差异下村民的双重行为逻辑

    (一)“因事而定”的特殊主义行为特性

    (二)认同差异下的行为逻辑区分

   四 “公事”认同:项目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项目落地中的村庄公共性缺失

    (二)“公事”逻辑下的项目落地困境

   五 “公事”的“家事化”:认同转换消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一)主体转变赋予项目工程“家事化”契机

    (二)执行方式转变赋予项目工程实质性“家事”内涵

    (三)“家事化”消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六 结论:建立项目下乡与村民的认同对接

  新时期社会治理评价指标的新问题

   一 社会指标体系研究历程

    (一)从地区性指标体系到全球性指标体系

    (二)从客观指标体系到主观指标体系

    (三)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二 新时期社会指标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

   三 社会治理指标体系中的问题

    (一)“报案率”与社会稳定

    (二)“破案率”与社会治安

    (三)“结/离婚率”与家庭生活

    (四)经济指数与社会发展

    (五)“万人拥有私人汽车量”与居民生活水平

   四 结论与讨论

 民族国家与地方治理专栏

  民族主义思潮的源流与反思

   一 民族和民族主义诸定义

    (一)民族主义

    (二)民族

   二 民族主义的诞生:何以是西方?

   三 民族主义的历史阶段和类型的划分

   四 民族主义的终结?超越民族国家?

   五 结语

  干部包村:中西部乡镇治理组织策略、路径与基础

   一 问题提出与既有研究

   二 干部重组与组织再造

    (一)科层组织与专业分工

    (二)干部重组与组织再造

    (三)“因村派人”:分配与再分配逻辑

   三 乡村一体与责任连带

    (一)工作内容

    (二)责任连带

   四 统合治理与国家基层政权建设

    (一)治理事务特征内在选择组织形态

    (二)乡土社会的不规则性需要灵活高效的组织载体

    (三)体制优势:党委领导下的人本主义式统合治理

   五 结论与讨论

  郡县与分封:县域中国社会治理的两种逻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县域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

   三 郡县中国遭遇之困境: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四 当代中国县域治理的现实路径

 社会保障专栏

  近十年老年照护研究综述

   一 老年照护相关概念内涵研究

    (一)失能老人与长期照护

    (二)家庭照护者的内涵

    (三)养老观念内涵

   二 老年人照护现状

    (一)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分布情况

    (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三)老年人照护困境

   三 研究视角

    (一)文化视角

    (二)公共管理视角

    (三)“场域-惯习”理论视角

    (四)社会支持理论视角

   四 老年照护研究简要评价及未来研究方向

    (一)研究简要评价

    (二)未来研究方向

  基层社会救助的精准扶贫作用与问题研究

   一 社会救助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二 赤水市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执行办法

   三 基层社会救助在精准扶贫中的精准化体现

    (一)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

    (二)基层社会救助助推精准扶贫识别

    (三)基层社会救助助推精准扶贫帮扶

    (四)基层社会救助助推精准扶贫管理

   四 基层工作人员为民众服务的健康工作态度

    (一)简化程序,实质便民

    (二)政府无条件站在群众前面

    (三)基层工作人员心系民众

   五 基于政府治理视角下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民参与、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型政府

    (二)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避免形式主义扶贫

    (三)政府应对扶贫政策目标的精准定位

    (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强化社会救助政策的专业化建设

  虚拟养老院:大数据战略支撑下的贵州养老新构想

   一 老龄化背景下贵州省养老实践及核心问题

   二 贵州省大数据战略支撑下虚拟养老院建设的基础条件

   三 贵州省大数据战略支撑下虚拟养老院建设的重点任务分析

    (一)无界限养老观念的树立与推广

    (二)相关主体的培训是前提

    (三)打造全面开发与开放的养老市场

    (四)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构建是核心

    (五)规范评价体系及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 难点及展望

 书评

  义利之衡:财政社会学视野中的项目制与乡村治理

   一 “简约治理”:传统时期的乡村治理

   二 项目制: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及其消解

   三 项目指标的分配:乡镇政府的行为及乡村关系的变化

   四 项目指标的争取:村庄权力结构的变迁

   五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地方势力”下乡

   六 项目制中的“农民”及其冲突的性质

   七 义利再平衡:项目制与财政公共性的再造

 编委会

韩俊,2013,《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农村经营管理》第6期。

黄运,2016,《扶贫工程注入生态元素》,《环境日报》第1版。

刘学侠,2016,《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探索》,《六盘水日报》第1版。

余维祥,2010,《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安徽农业科学》第3期。

钟钰,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陈锡文,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艳、杨红月,2017,《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以贵州黔北革命老区为例》,《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申鹏、李明昊,2016,《后发地区整村扶贫开发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以黔北花茂村为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新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严凯、伍廷辉、王伦梅、杨飞、王金凤,2017,《贵州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以贵州省遵义市枫香镇九丰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农业研究与应用》第4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写组,20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

崔剑生、赵承华,2017,《沈阳市乡村振兴战略及其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姜德波、彭程,2018,《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南京审计大学学报》第1期。

刘楝子,2017,《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域旅游:一个分析框架》,《改革》第12期。

刘锐,2018,《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理论与改革》第3期。

刘升,2015,《家庭结构视角下的“半工半耕”及其功能》,《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刘升,2018,《嵌入式振兴:乡村振兴的一种路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志阳、李斌,2017,《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2期。

王晨光,2018,《集体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与启示》,《山东社会科学》第5期。

王佳宁,2017,《乡村振兴视野的梁家河发展取向》,《改革》第11期。

谢小芹,2017,《旅游景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基于黔东南州J村苗寨旅游开发的实证调研》,《中国行政管理》第1期。

杨瑜婷、何建佳、刘举胜,201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演化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企业经济》第1期。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2018,《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第1期。

张晓山,201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人民论坛》第33期。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毕瑞峰,2010,《论合作治理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重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高秉雄、张江涛,2010,《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社会主义研究》第6期。

敬乂嘉,2009,《合作治理:再造公共服务的逻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孔繁斌,2012,《公共性的再生产:多中心治理的合作机制建构》,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楼苏萍,2005,《治理理论分析路径的差异与比较》,《中国行政管理》第4期。

阿格拉诺夫,罗伯特、迈克尔·麦圭尔,2007,《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鄞益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麻宝斌,2013,《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谭英俊,2009,《公共事务合作治理模式:反思与探索》,《贵州社会科学》第3期。

王锋,2015,《合作治理中的组织边界》,《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3期。

颜佳华、吕炜,2015,《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华锋,2014,《协同治理的行动者结构及其动力机制》,《学海》第5期。

尤金·巴达赫:《跨部门合作——管理“巧匠”的理论与实践》,周志忍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俞可平,2001,《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第9期。

俞可平,2012,《重构社会秩序走向官民共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多纳休,约翰,理查德·泽克豪泽,2015,《合作:激变时代的合作治理》,徐维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康之,2008,《论参与治理、社会自治与合作治理》,《行政论坛》第6期。

张康之,2012,《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张康之,2014,《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郑文强、刘滢,2014,《政府间合作研究的评述》,《公共行政评论》第6期。

Ansell C.,Gash A.,2008,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Theory,18(4).

Bryson,John M.,Barbara C. Crosby,and Melissa Middleton Stone,2006,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ross-sector Collaborations:Propositions form the Literatur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6.

Bueren E.M.V.,Klijn E.,Koppenjan J.F.M. 2003,Dealing with Wicked Problems in Networks:Analyzing an Environmental Debate from a Network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 Theory,13(13).

Emerson K.,Nabatchi T.,Balogh S.,2012,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2(1).

Johnston E.W.,Hicks D,Nan N,et al.,2011,Managing the Inclusion Process in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1(4).

Kickert W.J.M.,1997.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Netherlands:An Alternative to Anglo-American ‘managerialism’[J],Public administration,75(4).

Klijn E.H.,Koppenjan J.,2012,Governance Network Theory:Past,Present and Future[J]. Policy & Politics,40(4).

Levi-Faur,David,2012,Oxford Handbook of Governanc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S.P.,2010,The Tew Public Governance: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Governance[M]. Routledge.

Peter J. Robertson,Taehyon Choi,2012,Deliberation,Consensus,and Stakeholder Satisfaction[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14(1).

Thomson,Ann Marie,and James Perry,2006,Collaboration Processes:Inside the Black Box,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Weber E.P.,Khademian A.M.,2008,Wicked Problems,Knowledge Challenges,and Collaborative Capacity Builders in Network Setting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8(2).

Amburn,B.,2007,The Failed States Index 2007,Foreign Policy(161),54-63.

Bj?rnskov,C.,2008,How Comparable are the Gallup World Poll Life Satisfaction Data?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4.

Bj?rnskov,C.,Dreher,A.,& Fischer,J.,2007,The Bigger the Better?Evidence of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Size on Life Satisfaction around the World. Public Choice,130,3-4.

Cantril,H.,1965,The Pattern of Human Concerns,New York:New Brunswick.

Easterlin,R.,1974,Does Economic Growth Improve the Human lo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In P. A. David & M. W. Reder(Eds.),Nations and Households i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Honour of Moses Abramovitz,New York:Academic Press.

Frey,B. S.,2008,Happiness:A Revolution in Economics. The MIT Press.

Frey,B. S.,& Stutzer,A.,2005,Beyond Outcomes:Measuring Procedural Utility. Oxford:Economic Papers.

Helliwell,J.,& Huang,H.,2008,How's your Government?International Evidence Linking Good Government and Well-being,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8,595-619.

Kaufmann,D.,2005,Back to the Basics-10 Myths about Governance and Corruption,Finance & Development(10),434-436.

Kaufmann,D.,& Kraay,A.,2008,Governance Indicators:Where Are We,Where Should we be going?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3(1),1-45(45).

Layard,R.,2005,Happiness: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New York,USA:The Penguin Press.

Lyubomirsky,S.,King,L.,& Diener,E.,2005,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Psychological Bulletin,131(6),803-55.

Martin,P.,2005,Making Happy People:The Nature of Happiness and its Origins in Childhood,London:Fourth Estate,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Ng,Y. K.,& Ho,L. S.,2006,Happiness and Public Policy,Palgrave Macmillan.

Ott,J. C.,2005,Level and Equality of Happiness in Nations:Does Greater Happiness of a Greater Number Imply Greater Inequality in Happines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6(4),397-420.

Veenhoven,R.,1984,Conditions of Happiness. Dordrecht:Kluwer.

Veenhoven,R.,1999,Quality-of-life in Individualistic Society,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48(2),159-188.

费孝通,2006,《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桂华,2014,《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分析——以农地整治为例》,《政治学研究》第4期。

贺雪峰,2006,《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试论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的行动逻辑》,《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贺雪峰,2009,《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第6期。

黄光国,2004,《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贾先文,2014,《农村社区经济发展中的宗族因素分析》,《现代经济讨论》第5期。

瞿州莲,2002,《一个家族的时空域:对瞿氏宗族的个例分析》,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瞿州莲,2005,《宗族组织与村民自治的非兼容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5期。

赖扬恩,2004,《欠发达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困境》,《发展研究》第12期。

李祖佩,2011,《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力量表达及后果》,《青年研究》第3期。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林语堂,2000,《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

刘良群,2007,《宗族与国家在“第三领域”的互动关系研究——以XJ县为实例》,《江西社会科学》第6期。

罗兴佐,2004,《体制精英的半官僚化与村庄选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马池春、马华,2017,《宗族共同体:农民利益表达的一种选择——基于对华南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观察与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第1期。

韦伯·马克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玉生,2009,《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规范发生冲突:计划生育与宗族网络》,《社会》第1期。

布迪厄·皮埃尔,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秦勃,2010,《村民自治、宗族博弈与村庄选举困局——一个湘南村庄选举失败的实践逻辑》,《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孙秀林,2011,《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海娟、贺雪峰,2015,《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学习与探索》第2期。

王阳、刘炳辉,2017,《宗族的现代国家改造与村庄治理——以南部G市郊区“横村”社区治理经验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肖唐镖,1997,《农村宗族重建的普遍性分析——对江西农村的调查》,《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肖唐镖,2010,《乡村治理中农村宗族研究纲要——在实践中认识农村宗族》,《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肖唐镖,2011,《宗族在重建抑或瓦解——当前中国乡村地区的宗族重建状况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宜音,1999,《“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杨宜音,2008,《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袁明宝,2015,《“去自治化”: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的理想表达与现实困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2000,《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振洋,2017,《当代中国项目制的核心机制和逻辑困境——兼论整体性公共政策困境的消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晓峰,2011,《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晓峰,2012,《农村宗族研究:亟待实现范式转换——基于赣州、岳平两地农村社区发展理事会建设实践的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郑也夫,1993,《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社会学研究》第4期。

Peng,Yu-sheng,2004,“Kinship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no.5:109.

成伯清,2015,《社会意向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德鲁诺夫斯基,1987,《文明水平:社会指标应用的新领域》,《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丁赛、刘小珉、龙远蔚,201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研究》第4期。

方方、马佳明,2014,《社会指标发展研究》,《科技展望》第14期。

李路路、孔国书,2016,《社会指标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第6版。

李强,1986,《论主观社会指标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少杰,2016,《网络社会的时空扩展:时空矛盾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战线》第11期。

迈尔斯,1988,《社会指标的用途》,《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彭宗超、李贺楼,2013,《社会指标运动源起、评价及启示》,《南京社会科学》第6期。

施祖辉,1994,《台湾的社会指标》,《江苏统计》第3期。

宋林飞,2010,《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唐晓岚,2003,《美国及联合国社会指标模型评析》,《发展研究》第4期。

王建新,2006,《北京建立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人民日报》第10版。

王玉珍,2005,《多维变动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

张剑锋,2008,《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评述》,《学术交流》第2期。

张萍,1991,《日本社会指标的由来与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

郑杭生、李强、李路路,1987,《我国社会指标研究的几点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周长城,2003,《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朱庆芳,1987,《我国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初探》,《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庆芳,1993,《社会指标的应用及评价比较实例——改革开放以来哪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社会学研究》第2期。

Bauer,Raymond,1967,Social Indicates,Cambridge:MIT Press.

ESRC,2005,WeD Toolbox:Resources and Needs Questionnaire(RANQ)Version 7. Retrieved from ESRC Research Group on Wellbeing in DevelopingCountries[EB/OL],http://www.welldev.org.uk/research/methods-toobox/ranq-toolbox.htm.

EU,2012,EU Social Indicators,Retrieved from Employment,Social affairs & Inclusion[EB/OL],“http://ec.europa.eu/social/main.jsp?catId=756&langId=en

HPI,2012,The Happy Planet Index:2012 Report,London: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UNSD,2012. Social Indicators,Retrieved from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EB/OL],http://unstats.un.org/unsd/demographic/products/socind/.

凯杜里,埃里,2002,《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霍布斯鲍姆,埃里克,2002,《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史密斯,安东尼·D,2006,《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2016,《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扩散》,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盖尔纳,厄内斯特,1993,《今天的民族主义》,《国外社会科学》第7期。

盖尔纳,厄内斯特,2002,《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维勒,汉斯-乌尔里希,2013,《民族主义:历史、形式、后果》,赵宏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黄其松,2015,《民族认同: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与宪法爱国主义》,《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3期。

黄其松,2016,《权利、自治与认同:民族认同的制度逻辑》,《政治学研究》第4期。

李克灿,1988,《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通论》,《民族译丛》第4期。

马戎,2004,《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

马戎,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领导者》第29期。

洛,穆艾,2002,《民族主义》,《国外社会学》第6期。

斯大林,1953,《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汪晖,2016,《“民族主义”的老问题与新困惑》,《读书》第7期。

格林菲尔德,亚里,2010,《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王春华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张凤阳,2017,《民族主义之前的“民族”——一项基于西方情境的概念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7期。

Gordon,Milton M. 1975.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Racial and Ethnic Relations,”in Nathan Glazer and Danied Moynihan(eds.),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Anthony D.,1991,National Identity,Reno: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冯定星,2014,《政策执行中的“包保责任制”——以Q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例》,《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

何海根,2017,《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

黄宗智,2007,《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载《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里峰,2010,《工作队:一种国家权力的非常规运作机制——以华北土改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刘金海,2012,《工作队: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特殊组织及形式》,《中共党史研究》第12期。

吕德文,2012,《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赣南版上镇的计划生育工作(1991~2001)》,《开放时代》第6期。

欧阳静,2010,《“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欧阳静,2011,《“维控型”:政权多重结构中的乡镇政权特性》第3期。

欧阳静,2011,《压力型体制与乡镇的策略主义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饶静、叶敬忠,2007,《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政权的“政权依附者”角色和行为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荣敬本,2013,《“压力型体制”研究的回顾》,《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田先红,2014,《基层信访治理中的“包保责任制”:实践逻辑与现实困境——以鄂中桥镇为例》,《社会》第4期。

汪晖,2007,《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开放时代》第2期。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第1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09,《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少奇,1956,《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人民日报》第1版。

渠敬东,2016,《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封建与郡县之辨》,《社会》第2期。

宋亚平,2012a,《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浙江学刊》第6期。

宋亚平,2012b,《论中国古代“内重外轻”与“外重内轻”的博弈——以郡县制为视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张伟宾,2017,《精准扶贫要减少无用功》,《农民日报》第2版。

张学博,2017,《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观察:1949-2016》,《党政研究》第3期。

曹艳春、王建云,2013,《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社会保障研究》第3期。

曹煜玲,2014,《我国老年人的照护需求与服务人员供给分析——基于对大连和南通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丁志宏,2014,《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人口研究》第4期。

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王雪辉,2016,《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范慧敏,2014,《社区失能老人居家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高畅,2014,《长春市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高利平,2018,《论老年人照护依赖与支持》,《中国人口报》1月24日。

纪竞垚,2016,《我国家庭养老观念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老龄科学研究》第1期。

焦津强,2016,《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养老观念的影响》,《决策与信息》第2期。

金英爱、徐从德、刘琰,2013,《传统养老观念背景下的养老压力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福利》(理论版)第12期。

李明、李士雪,2013,《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构建》,《东岳论丛》第10期。

李庆梅,2012,《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研究》,《现代交际》第11期。

李庆梅,2014,《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研究》,长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林茂华,2017,《社会支持视角下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减压研究》,首都经贸大学硕士论文。

刘春蕾,2017,《农村老年贫困的后乡土社会场域——基于山东省T村的田野调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第4期。

刘丹,201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我国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刘丹,2014,《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我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陆杰华、张莉,2018,《中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验证》,《人口学刊》第2期。

路雪芹、李彦洁等,2017,《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的负担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现代预防医学》第44期。

毛智慧、刘晓亭等,2017,《沈阳市皇姑区265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月报》第1期。

裴晓梅、房车莉,2010,《老年长期照护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彭展琼,2010,《失能老人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孙祺宇,2017,《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王兰兰,2016,《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我国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辛程、张会君、黄菲、赵思宇、程玲、尹姣,2014,《养老院失能老人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第4期。

熊吉峰,2014,《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对照护者生计行为的影响研究》,《求索》第4期。

杨赟,2015,《传统孝道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家庭养老困境探析》,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张苗苗,2014,《城市“四二一”家庭老年人养老观念探析》,《改革与开放》第5期。

张瞳、赵富才,2011,《失能老人主要居家照护者的照护评价、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5期。

张叶琼、朱喜钢,2017,《老年公寓的伦理场域研究——基于杭州10个老年公寓的调查》,《中国名城》第3期。

张云英、胡潇月,2016,《城市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研究综述——基于2002-2015年国内外文献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7期。

赵怀娟、罗单凤,2015,《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感受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第2期。

周淋,2011,《老年人养老观念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周文彬,2017,《孝道式微:农村养老面对的一个挑战》,《北京日报》6月5日。

朱海龙、欧阳盼,2015,《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白小平、代枚训、王娅荣,2017,《精准扶贫与社会救助制度“协同”观察》,《重庆社会科学》第5期。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2017,《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赤水市退出贫困县的公告》,http://www.gzgov.gov.cn/xwdt/tzgg/201710/t20171031_1078984.html。

江治强,2016,《社会救助在精准扶贫中的地位与着力点》,《团结》第4期。

李芳,2005,《从优化政府治理视角解读当前我国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路径选择》,《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5期。

李泉然,2017,《精准扶贫视阈下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中州学刊》第1期。

祁凡骅、李声宇,2016,《“精准扶贫”的治理理念、治理能力与治理工具——基于政府治理创新视角》,《行政科学论坛》第6期。

人民网,2014,《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17/c1001-25854660.html。

王飞跃,2017,《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社会救助托底作用》,《中国社会报》3月22日。

庄天慧、杨帆、曾维忠,2016,《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3期。

贵州省统计局,《2016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z.stats.gov.cn/tjsj_35719/tjgb_35730/tjgb_35732/201703/t20170322_2015383.html。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2017,《贵州大数据: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领导决策信息》第3期。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州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http://www.zunyi.gov.cn/sy/szfgzhzc/qfbf/201710/t20171024_619348.html。

贵州省民政厅,《白云区老龄办开展“块数据+养老”,创新养老服务》,http://www.gzsmzt.gov.cn/xwzx/sxxx/201712/t20171215_2912223.html。

《贵州拟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放开养老市场 即日起征集民意》,http://www.gz.chinanews.com/content/2017/09-08/75821.shtml。

《贵州省民政厅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签署智慧养老云多彩贵州“广电云”战略合作协议》,http://news.sina.com.cn/c/2017-09-28/doc-ifymkxmh7601855.shtml。

《贵州政策“杠杆”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http://news.qx162.com/gz/2017/1123/205996.shtml。

李斌、毛鹏飞,2016,《养老资源的结构与积极型养老模式的建构》,《理论学刊》第5期。

林宝,2017,《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与改革思路》,《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刘文、焦佩,2015,《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

马肖曼,2017,《乡—城新生代人口的家庭迁移模式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屈芳、郭骅,2017,《“互联网+大数据”养老的实现路径》,《科技导报》第16期。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

韦璞、武学丽,2013,《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历程、特征与趋势》,《社会福利》第6期。

周天绮,2016,《基于民政大数据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构建》,《物联网技术》第3期。

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陈锡文,2003,《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杜鹏,2016,《项目造“点”与村庄精英更替——以广西陈村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桂华,2014,《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分析——以农地整治为例》,《政治学研究》第4期。

贺雪峰,2011,《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第2期。

黄宗智,2007,《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宗智、龚为纲,2014,《“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开放时代》第5期。

李芝兰、吴理财,2006,《“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祖佩,2016,《分利秩序:鸽镇的项目运作与乡村治理(2007—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毛寿龙、冯兴元,2014,《规则与治理:理论、现实与政策选择》,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0,《清华社会学评论》(1),厦门:鹭江出版社。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荣敬本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申端锋,2010,《乡村治权与分类治理: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开放时代》第6期。

田孟,2015,《项目体制与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地方财政研究》第6期。

汪晖,2007,《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开放时代》第2期。

王健君,2009,《走在“钢丝”上的地方财政》,《决策探索》第12期。

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12,《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兼论“项目治国”》,《社会》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