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198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图书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SAPID:101-0067-8939-00
ISBN:978-7-80230-27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经济区位理论、梯形转移理论、辐射理论、发展轴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列丛书
作 者: 施祖麟
编 辑:李建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区位理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 区位

   二 区位理论

   三 区位条件

   四 区位因子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 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1.理论前提

    2.形成机制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三 对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析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一 韦伯工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二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概要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的概念及其分类

     2.理论前提

    (二)运费对工业区位的作用——寻求运费最低点

     1.一个市场和一种原料

     2.一个市场(M)和两种原料(地)(R1和R2)

     3.一个市场(M)和多种原料(地)(R1、R2…Rn)

    (三)劳动力费用的作用——对运费定向区位的修正

    (四)聚集作用——对运费定向区位的再次修正

   三 对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评析

  第四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 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 中心地理论概要

    1.一些重要概念

    2.中心地理论的三原则空间模型

   三 对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评析

  第五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一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

   二 廖什市场区位论概要

   三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

 第二章 梯度转移理论

  第一节 梯度及梯度转移研究综述

   一 梯度的概念

   二 国内外学者关于梯度转移的研究

   三 对国内梯度转移理论研究的评价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 梯度转移理论的提出

   二 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

    2.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4.各区域所处的梯度是相对和发展变化的

   三 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特点

   四 围绕梯度转移理论的几种争论

    1.反梯度转移论

    2.梯度和反梯度并存论

    3.梯度主导论

  第三节 影响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一 影响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1.实行市场经济是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的体制前提

    2.科技进步是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3.比较成本是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的现实依据

    4.适当的经济流动速度也是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

   二 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缓慢的主要原因

    1.体制因素

    2.成本因素

    3.省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

    4.中国人口及劳动力的特殊性

    5.我国的开放格局

    6.我国经济重心的沿海化趋势

  第四节 梯度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 极化效应

   二 扩展效应

   三 回程效应

   四 对梯度转移经济效应本质的概括

  第五节 梯度转移区域粘性分析

   一 梯度转移粘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 我国梯度粘性的原因分析*

    1.生产要素区位引力场

    2.梯度推移中的沉没成本问题

    3.产业群的生产协作网络

    4.基础设施的区位差异

    5.低梯度地区的市场容量狭小及市场化程度低

    6.低梯度地区的科技消化能力弱

    7.投资信息传导机制不灵

    8.低梯度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

  第六节 梯度转移发展战略

   一 梯度转移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使用范围

    1.梯度转移发展战略的含义

    2.梯度转移发展战略的使用范围

   二 不同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1.高梯度地区

    2.中梯度萧条区

    3.低梯度地区

 第三章 辐射理论

  第一节 辐射及经济辐射

   一 辐射的概念及特点

    1.辐射的概念

    2.辐射的特点

   二 经济辐射的概念及特点

    1.经济辐射的概念

    2.经济辐射的特点

   三 经济辐射在现实中的表现

  第二节 经济辐射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一 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二 经济辐射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1.经济辐射的途径

    2.经济辐射的影响因素

   三 经济辐射的三种主要形式

    1.点辐射

    2.线辐射

    3.面辐射

   四 关于经济辐射三种形式的说明

   五 如何有效地进行经济辐射

    1.强化辐射源

    2.优化辐射接纳体

  第三节 辐射理论的意义及评价

   一 辐射理论的理论意义

   二 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

   三 辐射理论的不足

   四 辐射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第四章 发展轴理论

  第一节 发展轴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点—轴系统理论

   一 “点—轴系统”理论的来源及其基本内容

   二 “点—轴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

    1.集聚和扩散是社会经济客体空间运动的两种倾向

    2.渐进扩散导致“点—轴系统”的形成

    3.“点—轴系统”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客观规律

   三 “点—轴系统”理论的主要意义

   四 “点—轴系统”与增长极和网络开发模式的异同

    1.“点—轴系统”理论与“增长极”理论

    2.“点—轴系统”开发模式与网络开发模式

  第三节 运输走廊

   一 关于走廊的研究

   二 走廊的特征及功能

   三 走廊的等级和形态

   四 运输走廊的定义

   五 区域运输走廊的空间形成机理

    1.“点”的聚集促进“轴”的形成*

    2.“轴”的加强促使都市圈的形成

   六 走廊与运输走廊研究的三种尺度

    1.城市尺度的运输走廊研究*

    2.区域尺度的运输走廊研究

    3.国家或国际尺度的运输走廊研究

  第四节 水轴理论

   一 水轴理论提出的依据*

    1.水运的发展优势

    2.临水型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二 海岸发展轴

    1.海岸发展轴开发的历史渊源

    2.海岸发展轴线的基础条件

    3.海岸发展轴产业的一般特点

   三 大河河岸发展轴

    1.大河河岸发展轴线的基础条件

    2.大河河岸发展轴产业及其布局的特点

 第五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一 哈罗德—多马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2.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二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四 新增长理论

    1.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考察经济增长

    2.在垄断竞争的框架下考察经济增长的决定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区域经济运用

 第六章 增长极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经济增长极理论

   一 支配作用

   二 经济空间

   三 经济增长与增长极

   四 增长极形成的条件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一 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

   二 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三节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一 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二 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

 第七章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第一节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一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提出

   二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与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三 回流效应与传播效应

   四 非均衡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应用与评价

   一 经济发展的优先次序

   二 回流效应与传播效应在应用中的体现

   三 对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评价

 第八章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 配第—克拉克定律

   二 库兹涅茨假说

   三 霍夫曼定理

   四 钱纳里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 供给因素

    1.人口因素

    2.资源因素

    3.环境因素

    4.资金供应状况

    5.商品供应状况

   二 需求因素

    1.消费需求

    2.投资需求

    3.其他因素

  第三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 比较优势基准

   二 产业关联度基准

   三 主导部门理论

   四 筱原两基准

    1.收入弹性基准

    2.生产率上升基准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九章 产业集群理论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概念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类型和特征

   一 产业组织的视角

    1.马歇尔式集群

    2.轮轴式集群

    3.卫星平台式集群

    4.国家主导式集群

   二 企业性质的视角

   三 网络的视角

   四 动态的视角

   五 联系的视角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

   一 工业区位论的解释

   二 产业区和新产业区论的解释

   三 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四 社会网络论的解释

   五 竞争优势论的解释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定义

   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从自然属性角度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即“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 Sustainable)

    2.从社会属性角度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3.从经济属性角度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4.从科技属性角度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5.从伦理角度定义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Fairness)原则

    2.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原则

    3.共同性(Common)原则

    4.需求性(Demand)原则

   二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内容、指标及体系

    1.评价内容

    2.评价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 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二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

   三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五 区域可持续发展素质体制构成

   六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系统分析

   1.基于“领域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2.基于“时间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基于“响应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体系

   一 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框架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二 联系效应理论

   三 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

   四 梯度推移学说

   五 中心—外围理论

   六 倒U模型

   七 输出基础理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原则

   一 西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概述

    1.市场机制下的区域协调论

    2.政府机制下的区域协调论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障碍因素分析

   二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及基本思路

   三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中央政府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十二章 新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比较

   一 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的不同理论假设及结果

   二 内生与外生之分

   三 对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解释力

   四 历史、预期、路径依赖和锁定

  第三节 D-S垄断竞争模型的应用

   一 D-S垄断竞争模型

   二 D-S模型在新贸易理论中的应用

   三 D-S模型在新增长理论中的应用

  第四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研究视角

   一 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

   二 国际贸易的空间研究视角

   三 城市研究的空间思维

  第五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局限

 第十三章 南通市生产力布局研究

  第一节 南通市周边区域发展态势分析

   一 面向“世界城市”发展的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的变迁

    1.近代城市化进程中,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一直处在剧烈的变化当中

    2.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几乎没有大的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和苏州的复兴改变了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

    4.跨入新世纪之际,长江三角洲的城市格局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化——向世界第六大都市连绵区发展

   二 面向“世界区域”发展的苏锡常核心区域的走势

    1.长三角的发展态势

    2.苏锡常的发展态势

    3.南通市的区域定位

   三 环沪高新技术产业圈、开放型生产和进出口基地正在隆起

    1.尽快确立南通市沿沪高新技术产业带地位

    2.尽快提升南通市沿沪开放型生产和进出口基地地位

    3.加强开发区和主要工业园区建设,将其建设成与国际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对接的基地

   四 上海申办世博会促使浦江沿岸传统产业转移

    1.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黄浦江沿岸部分工厂将搬迁转移,这给通沪工业走廊梯度转移带来新的机遇

    2.通过与上海共建通沪工业走廊,南通将成为接轨上海、融于世界的扬子“第一窗口”

   五 长江沿岸地区跨江型发展的格局将会出现

    1.伴随跨江通道的形成,长江沿岸地区跨江型发展的格局正在出现

    2.江阴长江大桥为南通市着力培植边际地域经济竞争力提供了现实可能

    3.依托苏通大桥发展轴,发展“注意力”经济

   六 “苏中现象”的发展势头将会得到进一步抬升

    1.南通市面临“苏中现象”的发展新机遇

    2.在江苏省,苏中与苏南的差距逐渐拉大,苏中与苏北的差距逐渐缩小

    3.在通泰扬地区,南通市位居领先地位

    4.在通泰盐地区,南通市虽依然领先,但盐城市追赶加快

  第二节 南通市结构调整和空间分工的战略定位

   一 城市定位的理论支撑

    1.都市圈理论

    2.区位理论

    3.比较优势理论

    4.协同共生理论

   二 城市定位的主要方面

   三 城市定位的基本依据

    1.城市空间定位

    2.城市产业定位

    3.城市特色定位

  第三节 南通市空间结构布局研究

   一 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2.存在问题

   二 空间结构布局的依据、思路和原则

    1.主要依据

    2.基本思路

   三 空间结构布局构想

    1.总体构想

    2.布局框架

    3.空间协调管治

  第四节 南通市产业中心布局研究

   一 产业空间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产业经济主要分布在南部三县(市),尤其集中在沿江地区

    2.市区经济实力和功能不强,对周围地区的带动和服务作用较弱

    3.市区以外的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4.一些相邻城镇的产业空间分布趋于或接近连绵成片

    5.“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式的地域专业化分工比较明显

   二 产业中心布局的依据、思路和原则

    1.主要依据

    2.总体思路

    3.基本原则

   三 产业中心空间布局构想

    1.南通市域产业中心——以南通市区为核心的产业圈

 第十四章 南宁市区域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 机遇分析

    1.行政区划的变动

    2.即将举行的南博会

    3.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二 资源分析

    1.优越的区位资源

    2.独特的自然资源

    3.城市功能优势的渐现

   三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1.社会经济起点低,近十年发展迅速*

    2.区域发展的集聚化速度

   四 产业结构构成的演变与现状特征

    1.产业结构构成的演变特征

    2.产业内部结构

   五 区域发展特征

    1.经济发展迅速,总量规模偏小

    2.三次产业缺乏关联

    3.投资总量偏小、投资结构失衡,制约南宁经济的发展规模

    4.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5.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缺乏现代农业的意识

    6.思想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空间经济特征

   一 周边地区与南宁经济发展

    1.南宁经济与珠三角: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2.南宁经济与大西南:城市联盟

    3.南宁经济与北部湾:营造区域中心城市

   二 国际经济关系与南宁经济发展

    1.扩大对外贸易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增强南宁市FDI的吸引力范围

    3.南宁经济与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积极打造东盟市场

   三 区域经济实力地位分析

    1.省会城市中经济实力处于中下位置*

    2.区内地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节 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识别与判断

   一 产业发展与产业集群

   二 服务业的“虚高度化”问题

   三 中心城市与“洼地效应”

   四 南宁通道问题

   五 关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第四节 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 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

   二 城市最佳集中度

   三 生态城市与资源节约

  第五节 区域发展阶段识别、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空间模式

   一 区域发展阶段判断

   二 城市功能定位

    1.城市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分析

    2.一些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借鉴

    3.当前南宁市城市功能定位各种分析

    4.南宁市城市功能定位

   三 区域发展战略空间模式

    1.点域发展战略模式

    2.点轴发展战略模式

    3.网络发展战略模式

  第六节 区域发展策略与对策

   一 区域发展的主要策略

    1.区域国际化策略

    2.区域一体化策略

    3.产业轻型化策略

    4.市场导向型策略

   二 区域发展的主要对策

    1.二元调整机制

    2.跨越式发展

    3.城市联盟

    4.打造东盟市场

 第十五章 湖州市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湖州市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一 湖州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

    1.湖州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

    2.工业生产力布局现状

    3.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总体特点

    4.湖州产业集群中的优势产业

   二 湖州产业集群的类型

   三 湖州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1.民间多元投资的主体性

    2.块状产业与有形市场的互动性

    3.龙头企业的推动性

    4.“二个市场”的导向性

   四 湖州产业集群发展对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产业集群增强了地区经济竞争力,是湖州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2.产业集群是湖州大规模就业的吸收器,可以很好地解决就业

    3.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4.产业集群是湖州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

    5.产业集群是节约能源、集中治理污染的有效方式

   五 湖州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从产业外部分析

    2.从产业内部分析

  第二节 湖州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比较分析

   一 湖州产业集群竞争力区域比较的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的指标说明

    2.定量分析

   二 定性分析

    1.产业链程度分析

    2.服务支持系统分析,包括私人服务、纯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

    3.技术创新系统分析,包括技术研发、技术模仿和集体学习

    4.地方基础系统分析

    5.外部气候系统

  第三节 湖州市各行业间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 比较优势比较

    1.市场竞争力

    2.盈利能力

    3.生产效率

    4.产业集中度与外向度

    5.专业化程度(区域比较优势)

    6.发展潜力

    7.增长贡献率

   二 环境影响效应比较

    1.能耗

    2.环境影响

   三 综合结论

  第四节 湖州主导产业群的选择

   一 产业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二 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

    1.方法一:基于“钻石模型”的主导产业选择

    2.方法二:层次分析法对主导产业选择

    4.层次分析法对主导产业的确定

  第五节 政策建议

   一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湖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高成本时代的到来

    2.高成本时代到来对湖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二 湖州产业集群发展的五大关系

    1.全球化与本地化的关系

    2.要素限制与创新升级的关系

    3.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4.产业内部与产业间(专业镇内部及专业镇之间)的关系

    5.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三 发展政策

    1.基于集群动议的创新支持政策

    2.加强产业空间规划管理

    3.建立新型的市场管理协调机制

 第十六章 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及其对浙江省的影响

   一 近几年我国土地政策的调整

   二 国家土地政策调整对浙江省的影响

    1.土地供应将进一步受到约束

    2.促使浙江充分利用现有的存量土地

    3.促使浙江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促使土地利用管理的市场化和法制化

  第二节 浙江省土地利用的现状及评价

   一 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

    2.土地利用的结构状况

    3.土地利用的行业状况

   二 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1.土地资源比较稀缺,开发利用潜力较小

    2.耕地不断减少,且速度较快

    3.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增长较快

    4.土地产出率较高

    5.绿化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6.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对粗放

    7.土地供应不足与土地闲置并存

    8.管理过度与管理失效并存

  第三节 国内外土地利用模式及对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启示

   一 发达国家(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及启示

    1.美国土地集约利用的模式

    2.日本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3.英国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4.新加坡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5.中国香港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6.发达国家(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相似点

    7.对中国大陆土地集约利用的启示

   二 国内各地土地集约利用创新方法

    1.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2.江苏省昆山市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3.上海市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4.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方法

  第四节 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证分析

   一 浙江省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1.浙江省建设用地与GDP的相关关系分析

    2.浙江省建设用地与财政收入的相关关系分析

    3.浙江省建设用地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关系

    4.浙江省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相关关系

    5.结论及建议

   二 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浙江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

    2.浙江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分析

    3.浙江省各市土地利用情况

    4.浙江省各市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5.浙江省耕地占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6.几点结论

  第五节 浙江省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对策

   一 从宏观层面看,要立足“长三角”区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体制转型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集约利用土地

    2.要立足于“长三角”,统筹区域内浙江土地集约利用

    3.加快浙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加快经济体制转型

    6.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 从中观层面来看,要不断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1.政策规章制度建设

    2.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3.土地储备制度建设

    4.规划机制建设

    5.市场机制建设

    6.管理机制建设

    7.土地供给机制建设

    8.征地机制建设

    9.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10.激励机制建设

    11.监督机制建设

   三 从微观层面看,要充分挖掘土地的规模潜力、结构潜力和空间潜力

    1.充分挖掘土地的规模潜力

    2.充分挖掘土地的结构潜力

    3.充分挖掘土地的空间潜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系列丛书》总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近几年来对区域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从区域经济犮展的角度,以古典区位论为基础,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研究前沿,对区域经济理论进行了梳理,编写了这本《区域经济犮展:理论与实证》。这是一本理论结合实际的著作,全书有三大特色:一是理论脉络比较清晰:二是实证研究比较深入:三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

[1]〔德〕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2]Isard W.,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A General Theory Relating to Industrial Location,Market Areas,Land Use,Trade,Urban Structur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56.

[3]〔德〕廖什:《经济空间秩序》,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1995。

[4]〔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吴衡康译,商务印书馆,1997。

[5]〔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9]杨吾扬:《区位论原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10]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张文忠:《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

[1]Friedman,J.,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ystem[J],Development and Change,1972-1973(4).

[2]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刘茂松:《反梯度转移发展论——湖南经济超越发展的经济学思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8]栾贵勤、何操:《区域经济概论》,百家出版社,2002。

[9]武友德、潘玉君等:《区域经济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11]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2]秦海:《制度的历史分析》,载吴敬链《比较》,中信出版社,2002。

[13]郭凡生:《发展战略概论》,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1985。

[14]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出版社,2000。

[15]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16]陆大道等:《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战略性结构调整与区域发展新格局》,商务印书馆,2003。

[17]陈鸿宇:《区域经济梯度转移发展新探索》,中国言实出版社,2001。

[18]〔美〕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9]刘茂松:《论工业化反梯度推移发展道路》,2005年2月13日《湖南日报》。

[20]孙海鸣、赵小蕾:《200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1]孙海鸣、刘乃全:《区域经济理论的历史回顾及其在20世纪中叶的发展》,《国外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8期。

[22]李具恒、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转移理论内在机理的扩展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3]宋炳良:《关于梯度转移中的区域“粘性”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6期。

[24]〔美〕埃利诺·奥斯托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

[25]魏敏、李国平等:《我国梯度推移粘性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当代财经》2004年第8期。

[26]魏敏、李国平等:《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推移粘性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25期。

[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对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胡学勤:《经济辐射理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经济经纬》2003年第6期。

[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李瑞娥:《论经济辐射的强化》,《当代经济科学》1997年第1期。

[5]李汉林、沈关宝、时强:《论区域科学技术和经济辐射力》,《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6]刘崇献:《北京与上海经济辐射能力差异探析》,《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7]〔荷〕布雷克曼:《地理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8]〔美〕保罗·克鲁格曼、〔日〕藤田昌久:《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Gakenheimer,R. & Meyer,M.D,1990. Urban Transport Corridor Planning.[A]. In:Dimitrou,H.T. Routledge(ed.). Transport Planning for Third World Cities. 11 Hew Fetter Lane. London.

[2]Hoyle,B. & Knowles,R.,1998. Modern Transport Geography.[M]. Wiley & Sons Ltd. England. KNOWLES,R.D.,1993. Research Agendas in Transport Geography for the 1990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1).

[3]Baerwald,Thomasj.,1978. The Emergence of a New-‘down-town’.[J].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8,(3)

[4]Baerwald,Thomasj.,1982. Land Use Change in Suburban Clusters and Corridor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D.C.

[5]Erickson,Rodneya. & Gentry,Marylynn,1985. Suburban Nucleations.[J].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75,(1)

[6]Taylor,G.,1949. Urban Geography-a Study of Site,Evolution,Pattern and Classification in Villages,Towns and Cities.[M]. Methuen & Co.Ltd.,London.

[7]Rimmer,P.J. & Comtois,C.,1991. Transforming the Asia-Pacific’Strategic Architecture: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Platforms,Corridors and Organizations Asia Pacific security.[A]. In:Nexus.(ed.). The Economic-politics[C]. Harris,S. & Mark,A.

[8]Mccann,L.D.,1982. Heartland and Hinterland:A Framework for Regional Analysis.[A]. In:Mccann,L.D(ed.)Heartland and Hinterland:a Geography of Canada.[C]

[9]Kreukels,T. & Polle,E.J. 1997. Urbanization and Spatial Planning in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12,(1).

[10]Whebell,C.F.J.,1969. Corridors:A Theory of Urban System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9,(1)

[11]Rimmer,P.J. & Comtols,C.,1991. Transforming the Asia-Pacific’Strategic Architecture: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Platforms,Corridors and Organizations Asia Pacific security.[A]. In:Nexus.(ed.). The Economic-politics[C]. Harris,S. & Mark,A

[12]Rodricue,J.P.,1994,The Overview of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in Asian Urban Regions.[R].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3]陆大道:《区位论与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88。

[14]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6]胡长顺:《21世纪中国新工业化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17]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1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19]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地理科学》2002.22(1)。

[20]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和最佳发展》,《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2期。

[21]曹小曙、阎小培:《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城市规划》2003.27(1)。

[22]马万军:《运输通道理论浅析》,《综合运输》1990年第10期。

[23]杨振宇等:《区域运输走廊形成机理及其界定分析》,《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年第1卷第2期。

[1]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2]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7]陶文达:《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9]送言:《新古典主义区域增长理论评介——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1期。

[1]Boudeville J.R.. 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

[3]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姚士谋:《区域与城市发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7]汤茂林:《苏南地区小城镇规划中问题的思考》,《城市研究》1997年第4期。

[8]高玉芳:《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4年第5期。

[9]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0]曾艳红:《区域开发中的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以十堰二汽为例》,《经济地理》1992年第12期。

[11]李留坤:《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理论运用评析》,《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Duckworth,1957.

[2]DeSouza A.K.,Foust J.B. World Space-Economy. Columbus,Ohio. Charles E.Merrill,1979.

[3]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载于《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商务印书馆,1984。

[5]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7]姚士谋:《区域与城市发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8]张金凯、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9]陈世斌、袁山林:《累积因果理论与区域经济合作——兼谈浙江区域经济准备》,《财经论丛》2002年第4期。

[10]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11]司正家:《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实事求是》1999年第6期。

[1]Allen G.B.Fisher,“Production,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Economic Record,June,1939.

[2]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London:Macmillan,1951.

[3]〔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

[4]〔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

[6]〔英〕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7]〔美〕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朱东海、黄钟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8]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9]〔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1]Amin,A. and Thrift,N(Ed.),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Ann Markusen,“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Economic Geography,Vol.72,No.3(1996).

[3]Frank McDonald and Giovanna Vertova,“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Vol.13,No.3(2001).

[4]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p.78,1973.

[5]Ian R.Gordan and Philip McCann,“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 Urban Studies,Vol.37,No.3(2000).

[6]Isard,W. and Kuenne,R.E,“The Impact of Steel upon The Greater New York-Philadelphia Industrial Reg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35,1953.

[7]Masahisa Fujita,Paul Krugman,Anthony J. 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9.

[8]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The Free Press,1990.

[9]Michael E.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6,No.6(1998).

[10]Michael J.Enright.,“Regional Cluster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Independence,Dependence,or Inter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forthcoming.

[11]Michele Bagella and Leonardo Becchetti(eds.),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District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Physica-Verlag,2000.

[12]Williamson,O.E.,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 Free Press,1975.

[13]〔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商务印书馆,1997。

[1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

[15]宋东林、郭俊玲:《从硅谷、新竹看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管理现代化》2001年第1期。

[1]Meadows,D.et al. The Limits to Growth,Washington D.C.:Potomac,1972.

[2]Mohan Munasinghe and Walter Shearer,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Biogeophysical Sustainability,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The 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s,New York,xvii-xxxiii.

[3]IUCN,UNEP,WWF.,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Glad:Switzerland,1991.

[4]Barbier,E,B.Economic,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London:Earth Scan,1985.

[5]Pearson,C. “Down to Business:Multinationals,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85.

[6]WCED. Our Common Futur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7]Brown,B.J.et al. Global Sustainability:Toward Definition[J]. Environ. Management,1987,11(6).

[8]Daly,H. Steady-State Economics,In C.Merchant(eds),Econlogy:Key Concepts in Critical Theory. New Jersy,1994.

[9]DCS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partment: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R]. New York:United nations,1996.

[10]World Bank. 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Indicator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Monographs Series No.17[R],Washington,D.C.,1997.

[11]甘师俊:《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选择》,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

[12]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等:《保护地球——可持续性生存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13]转见张坤民:《可持续经济发展论》,中国环境出版社,1997。

[14]钟茂初等:《知识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词典》,现代知识出版社,2004。

[15]王之佳等:《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6]叶文虎、唐剑武:《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方法及衡量指标初探》,见《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7]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8]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19]朱启贵:《可持续发展评》,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0]高洪深:《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1]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2]叶正波:《可持续发展评估——理论及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3]金元欢、王建宇:《区域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2]陈秀山,陈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4]陈鸿宇:《区域经济学新论》,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李小健:《经济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英〕G. L.克拉克等:《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2]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地理学报》2002年第7期。

[3]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2004年第10期。

[4]刘安国、杨开忠、谢燮:《新经济地理学与传统经济地理学之比较研究》2005年第10期。

[5]〔日〕藤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英〕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日〕藤田昌久、〔比〕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刘峰等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谢燮、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诞生的理论基石》,《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7期。

[8]谢燮、杨开忠:《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新经济地理学透视》,新华出版社,2005。

[9]张文忠:《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10]朱华友、丁四保、高斌:《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对经济地理学范式的修正》2003年第12期。

[10]〔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

[1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8。

[12]雷翔、徐兵:《桂南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及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1期。

[13]李京文主编《南宁市1998~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4]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报告:《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区域研究》,1999。

[15]刘纯彬:《新世纪南宁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几个重要命题》,《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6]贺勤志:《略论广西经济发展布局调整》,《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17]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18]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9。

[19]《广西统计年鉴》(1996~2003)。

[2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03)。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湖州年鉴》(2001~2004),中华书局。

[3]湖州市人民政府体改办:湖州市经济体制改革文件汇编若干。

[4]《湖州统计年鉴》(2001~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6]沈威:《产业集群发展与地方政府作用》,《中国科技产业》2004年第6期。

[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 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0]《浙江统计年鉴》(2001~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科学出版社,2004。

[3]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艾建国:《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

[6]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刘江涛、杨开忠、冯长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制——缘起·失灵·改进》,新华出版社,2005。

[8]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姜志德:《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秦明周:《美国的土地利用与管制》,科学出版社,2004。

[11]赵贺:《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2]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黄征学:《中国城市经营中的土地价格行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4]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5]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16]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课题组:《浙江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浙江经济》2005年第12期。

简 介:本书基于外部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从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与国家发展战略、与高铁经济带、与土地开发、与服务质量、与节能环保等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促进高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

作者: 林晓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简 介: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大主题开展研究。全书突出前瞻性、原创性、综合性,既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简 介:本书基于外部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我国高速铁路与国家发展战略与高铁经济带、与土地开发、与服务质量、与节能环保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促进高铁及区域经济社会...

作者: 林晓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简 介:本报告在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判断及对广州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2008年广州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