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10

金融改革与经济安全图书

SSAPID:101-9063-7287-33
ISBN:978-7-80230-72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改革与经济安全”、“外资进入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挑战和对策”、“国外金融改革的教训”、“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不同角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何秉孟
编 辑:张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言

 第一篇 总论

  金融改革与经济安全

   一 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平台

   二 一些国家盲目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导致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

    (一)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告诫世人:不能实行没有监管的金融自由化

    (二)拉美地区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警示世人:不能搞美国倡导的金融自由化

   三 美国自己从不实行金融自由化的真相警示: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坚守四原则

 第二篇 主旨研究报告

  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金融安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金融不安全运行的结构与核心表现

   三 中国金融不安全因素的形成

    (一)逻辑之一:金融部门为渐进式经济改革承担成本

    逻辑之二:金融部门脆弱程度进一步提高

    逻辑之三:全球化对金融部门的冲击升级

   四 保障金融安全的政策选择

    (一)金融安全对策的指导思想

    (二)金融安全对策的工具选择

 第三篇 马克思主义的金融理论与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一 渗透唯物史观的马克思金融学原理

   二 疏通流通渠道必须遵循货币流回规律

    1.遵循货币流回规律才能弄清解决“三角债”的科学途径

    2.疏通流通渠道与金融调控是相辅相成的

    3.银行私有化违背货币流回规律的要求

   三 金融调控必须把握货币与货币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1.西方经济学的货币政策理论沿袭了“斯密教条”的错误

    2.理解货币与货币资本的区别才能对金融关系做出正确判断

    3.遵循利率变动规律可以控制好市场利率

    4.理解货币和货币资本的联系才能控制好流通中的货币量

    5.探索区别货币贷放与资本贷放的操作方法

   四 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必须坚持国家间经济实力对等原则

    1.深刻认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流通的本质区别

    2.不能把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资本项目自由流动的理由

    3.遵循国际价值规律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动

  究竟是什么决定一国银行制度的选择*

   一 引言:从外资银行“水土不服”说起

   二 社会合作能力、政府因素与制度选择:一个分析框架

    (一)社会合作能力与政府作用

    (二)政府因素与市场经济类型

    (三)关于“DGLLS”框架

    (四)政府:一个未被主流经济学范式合理兼容的因素

    (五)制度有效组合集

   三 风险偏好与银行制度选择

    (一)行为方式与风险偏好

    (二)制度选择的内生性

    (三)两种银行制度

   四 项目选择、偏好冲突与银行制度

    (一)DM模型及其引申:一个非正态分布假说

    (二)长期有效项目的内生性质

    (三)两种偏好的偏离与项目选择的有效区间

   五 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率:因银行制度而异

    (一)银行资本要求的制度差异

    (二)国有银行的均衡资本充足率:一种微观分析

    (三)贷款提供的外部性与不良贷款的合理水平

   六 国有银行改革:监管重于“市场化”

    (一)银行“生产函数”与有效监管区间

    (二)监管租金与监管者的“双重效用”困境

    (三)政府双重角色分离的重要性

   七 结论性评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思考

   一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金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二 发展多种成分的金融业一定要保持国有金融的主体地位

   三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稳健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和发展金融市场

   四 保持中国金融的独立自主地位,保证金融的国际安全

 第四篇 金融改革与经济安全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导言

   二 循序渐进 欲速则不达

   三 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金融安全与金融体制改革

   一 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

    1.影响金融安全的内在因素

    2.影响金融安全的外在因素

    3.金融运行基本态势判断

   二 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1.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四大因素

    2.严峻的金融安全环境

    3.金融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4.金融监管水平亟待提高

    5.金融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6.存在金融波动潜在压力

   三 加快金融改革、维护中国金融安全

    (一)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总体思路

     1.总体思路概括

     2.需要处理协调的几个关系

    (二)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战略选择

     1.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控制

     2.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3.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强化

     4.货币政策的协调

     5.汇率政策的目标及其实施

     6.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7.国际收支政策的调整

     8.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三)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政策措施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应对新情况需要新思路

     3.确保金融稳定运行

     4.制定新的风险控制措施

     5.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论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积累

   一 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划分

   二 实体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三 虚拟资本是实体资本转移的工具

   四 对中国虚拟资本积累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产融结合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一 产融结合概念的界定

    1.产融结合的概念

    2.金融资本、银企关系与产融结合

   二 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必要性

    1.产融结合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2.产融结合是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 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模式的构建

    1.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

    2.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渐进路径选择

    3.国有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的组织形式

 第五篇 外资进入与金融安全

  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威胁与应对策略

   一 外资进入中国的历史回顾与新动向

    1.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

    2.加入WTO以来外资进入中国的新动向

   二 外资大量涌入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1.经济安全的内涵

    2.外资涌入对中国经济安全的挑战

   三 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思路与对策

    1.限制外资进入规模,引导外资投向

    2.逐步减少优惠政策,给外资以国民待遇

    3.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外资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4.有效发挥国内企业作为技术进步主体的作用

    5.建立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系统,加强对外资的预警和监测

  “适度保护”内资银行保障中国经济安全

   一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冲击

   二 外资银行进入需要中国提高对金融风险监管的水平

    1.混业经营要求金融监管不可完全忽视

    2.金融监管很快适应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困难

    3.对外资入股中资金融机构的监管有很大的难度

    4.资本流入对金融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三 “适度保护”内资银行、保证经济安全,必须对银行体制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尽快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2.要减轻国有商业银行的赋税负担

    3.要重视国内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问题

    4.建立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解决银行业安全的问题

    5.对外资金融机构既要热情欢迎又要严格监管

    6.认真防范国际游资冲击

  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部门的外国直接投资:动因、效应和中国的对策*

   一 金融生产方式和职能的根本变化与金融外国直接投资

    1.企业资本社会化,企业成为社会企业,即所谓的公共企业或公司

    2.经济全球化

    3.信息生产的社会化

    4.银行业职能和性质的变化,银行从企业的银行转变为社会的银行,不仅为企业同时也为个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5.银行服务交付方式的革命

   二 外国金融直接投资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

    (一)可能的积极影响

     1.金融服务改善

     2.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技巧

     3.加剧金融业的竞争,促进本国金融服务价格下降和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

     4.增加了外部资金的可得性

     5.促进当地金融监管和法制发展

    (二)可能的消极影响

     1.造成金融市场集中度增加和外国金融机构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垄断

     2.不平衡竞争驱使本国银行的盈利性下降和资本基础被削弱

     3.外国银行的“摘樱桃”行为和本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

     4.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变差

     5.增加国内金融市场被外部危机传染的可能性

     6.金融信息来源丧失

     7.本国金融市场被边缘化

     8.监管缺失

   三 中国的对策

    (一)坚持本国金融市场主要由本国控制的政策

    (二)加快本国的金融改革

    (三)建立审慎有效的监管体系

  在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条件下如何打造中资银行竞争优势

   一 外资进入的必然性和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现状

    (一)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

    (三)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

    (四)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WTO),承诺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二 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策略

    (一)市场进入策略

    (二)地域拓展策略

    (三)客户拓展策略

    (四)业务拓展策略

    (五)选择定位

    (六)战略联盟

   三 打造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

    (一)遏制金融自由化

    (二)培育核心竞争力

    (三)在与外资银行合作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

    (四)实现金融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五)始终依靠客户的忠诚

    (六)把提升人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正确应对国际热钱冲击,积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 导言

   二 中国热钱规模概算RMB Derivatives一书,本人参与了张光平教授该书的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和中文翻译校对工作,对张光平教授的无私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三 热钱流入途径与流向途径分析

    (一)热钱的流入途径

    (二)热钱在国内的流向分析

     1.房地产

     2.股票市场

     3.中国国债

   四 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热钱流入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热钱流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股票市场

     2.债券市场

     3.期货市场

    (三)热钱流入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四)对热钱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继续坚持现有汇率制度,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

     2.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的监管,防范热钱炒作市场的行为

     3.防止房地产泡沫,打击过度投机行为

 第六篇 金融自由化不适合中国国情

  国有企业改革误区与金融安全隐患

   一 新自由主义、私有化与金融危机频发的联系

   二 全球私有化的势头衰微重新国有化浪潮的兴起

   三 公开或隐蔽的管理层收购之风严重威胁中国金融安全

  简析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的股权分置

   一 科斯产权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二 股权分置与国有股减持

   三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市继续低迷

  他山石:法国银行的所有制结构

   一 法国的国有化浪潮

   二 法国银行的民营化改造

   三 银行不放弃社会功能是民营化的基本经验

    (一)用合作制银行承担银行业的社会功能

    (二)民营化不是去制度化

    (三)保持监管机构不变

〔美〕哈威尔·E.杰克逊、小爱德华·L.西蒙斯编著《金融监管》,吴志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余永定:《关于资本流入的宏观管理的几个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10期。

天一:《以均衡发展战略引领中国经济的未来——余永定先生访谈》,《外汇管理》2004年第3期。

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8月。

〔德〕汉斯—彼得·马丁等著《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4月。

周金山编著《国际金融》,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朱宝宪等编著《当代金融市场》,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8月。

李琮著《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陈晓著《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5月。

《研究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工作》,2006年11月9日《金融时报》。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年)》摘要,2006年10月31日《金融时报》。

《2006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6年10月10日《金融时报》。

曹荣湘主编《风险与金融安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王国刚主编《资本账户开放和中国金融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9月。

迟福林主编《世纪之交:中国的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外文出版社,1999年1月。

谭雅玲等著《国际金融与国家利益》,时事出版社,2003年1月。

李琮主编《经济全球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宋绍英著《日本崛起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

施兵超等著《金融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何秉孟等主编《亚洲金融危机:最新分析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7月。

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何秉孟主编《产权理论与国企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

何秉孟、刘迎秋、李千等著《新自由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陈雨露、张杰、王芳:《经济金融化与经济结构调整》,载纪宝成、杨瑞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4: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陈雨露、张杰、王芳:《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结构和政策取向》,载纪宝成、杨瑞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5: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中国“三农”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第二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政治、市场和企业》,载吴敬琏主编《比较》第三辑,中信出版社,2002。

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周叔莲、罗仲伟:《充分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第9期。

Alenxander,S.S.,“Effects of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s,Vol.2.1952.

Fischer,S.,“The Financial Crisis in Emerging Markets:Lessons for Eastern Europe and Asia”,IMF Comments for the Conference of the 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Washington D.C.,1999.

Minsky,H.,“The Financial Fragility Hypothesis:Capitalist Proces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in Financial Crisis:Theory,History,and Policy,Ed.C.P.Kindleberger and J-P,Laffargue.Cambirdge:Cambridge Univ.Press,1982.

Sachs,J. & W.Woo.,“Understanding the Reform Experiences of China,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in C.Lee and H.Reisen,eds,From Reform to Growth: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Development Centre,OECD,Paris,1994.

Stiglitz,J. and A.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1(3),June:pp.393-410,1981.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96.

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陈其人:《货币理论与物价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何干强:《〈资本论〉的基本思想与理论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黄达主编《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刘明康主编《领导干部国际金融知识读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美〕罗纳德·Ⅰ.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秩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周庭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华庆山主编《国际金融报告》(2003~2004),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第240~242页。

黄仁宇:《黄河青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全球信贷研究部:《中国银行业展望:改革继续进行,问题有待解决》,《比较》2004年第13辑。

钱颖一、黄海洲:《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新华网,2004年4月19日。

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张杰:《二重结构与制度演进——对中国经济史的一种新的尝试性解释》,《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及其演进: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管理世界》2001年第5期。

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张杰:《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张杰:《交易、风险与所有权——解释中国经济变迁路径及其绩效的一种新视角》,《管理世界》2003年第5期。

张杰:《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张杰:《解读合作的制度基础》,打印稿,2004。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4年各期。

Bonin,J.P.,and Schaffer,M.E.,1995:“Banks,Firms,Bad Debts and Bankruptcy in Hungary,1991~1994”,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Center for Economic Performance Discussion Paper:p.234.

Dewatripont,M. and Maskin,E.,1995:“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62),pp.541-556.

DGLLS,2003:“The New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2).

Gao,S.,and Schaffer,M.E.,1998:“Financial Discipline in the Enterprise Sector in Transition Countries:How Does China Compare?” Center for Economic Reform and Transition Discussion Paper:98/1,Heriott-Watt University,Edinburgh.

IMF,2004:China’s Growth and Integration into the World Economy:Prospects and Challenges,Edited by Eswar Prasad,Washington,D.C.,pp.43-50.

Pagano,M.,1993:“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An Overview”,European Economic Review(37),pp.613-622.

Roland,G.,2000:Transition and Economics,MIT.

Thakor,A.V.,1996:“The Design of Finance Systems:An Overview”,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pp.917-948.

保罗·克鲁格曼等:《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宏观调控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陈彪如、冯文伟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72~1975。

李铁映:《劳动价值论问题读书笔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成思危主编《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周骏、张中华、刘惠好主编《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高峰主编《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运行特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陈国宏:《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王平编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王巾英、崔新健著《中国利用外资:理论、效益、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祝连贵: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

李洪慈、尹凤华:《关于我国利用外资的几点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11期。

夏申:《跨国公司“入侵”与我国的经济安全》,《管理世界》1996年第5期。

王中华:《利用外资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Focarelli,D. and A.F.Pozzolo:“The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Bank Mergers and Shareholdings in OECD Countri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5(2001),pp.2305-2337.

B.Gerard Dages,Linda Goldberg,and Daniel Kinney:“Foreign and Domestic Bank Particip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Lessons from Mexico and Argentina”,FRBNY Economic Policy Review,September 2000.

Greg Nini:“The Role of Local Banks in Promoting External Finance:A Study of Syndicated Lending to Emerging Market Borrowers”,Federal Reserve Board,Version,2004-1-23.Paper submitted for CGFS working group on financial sector FDI.

Allen N.Berger,Robert DeYoung:“FDI in the Financial Sector”,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 19:2/3 163-184,2001.

Chua Hak Bin:“The Experience of ASEAN Countries over the Last Decade”,BIS,March 2003.

Jonathan Coppel and Michael Davies:“Foreign Participation in East Asia’s Banking Sector”,Contribution to the CGFS Working Group on FDI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of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June 2003.

Adolfo Barajas,Roberto,Steiner,and Natalia Salazar:“Foreign Investment in Colombia’s Financial Sector”,IMF Working Paper,WP/99/150,1999,11.

Allen N.Berger,Robert DeYoug,Hesna Genay,Gregory F.Udell:“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Banking Performance”,Brooking-Wharton papers on financial services,vol.3,2000.

Stephen Haber:“Mexico’s Experiments with Bank Privat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1991-2003”,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9(2005),pp.2325-2353.

Angelo A.Unite,Michael J.Sullivan:“The Effect of Foreign Entr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the Philippine Domestic Banking Market”,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7(2003),pp.2323-2345.

Inwom Song:“Foreign Bank Supervision and Challenges to Emerging Market Supervisors”,IMF Working Paper,WP/04/82.

Hyun E.Kim,Byung-Yoon Lee:“The Effects of Foreign Bank Entry on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Domestic Banks in Korea”,BOK,March 2004.

IMF,“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Emerging Markets”,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2000,Chapter VI.

BI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of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report submitted by a Working Group established by the Committee on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March 2004.

Allen N.Berger,Leora F.Klapper,Gregory F.Udell:“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Volume 25,2001.

Stijn Claessens,Aslι Demirgü?-Kunt,and Harry Huizinga:“How Does Foreign Entry Affect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5(2001),pp.891-911.

丹尼斯:《西方银行家为掠夺资产推动全球私有化》,美国《政企首要摘要》,2001年8月10日。

杨斌著《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美国隐蔽经济战与改革陷阱》,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米格尔·特伊伯尔:《阿根廷:结构调整和社会脱节》,美国《科学与社会》2000~2001年冬季号。

《冲击银行焚烧取款机 阿根廷一些城市发生骚乱》,美联社,2002年1月。

新华社记者沈安:《阿根廷警察搜查外资银行 危机中约260亿美元外流》,布宜诺斯艾利斯2002年1月18日电。

《阿根廷警方就资金转移问题对外资银行展开调查》,中国新闻网,2002年1月。

《朗旋风实录——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大讨论》,中国财政出版社,2005年。

杨斌著《软战争——美国经济军事霸权挑战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简 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追踪各种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和政治经济倾向,打破某些经济危机相关理论“普世价值”的伪装,还原它们的真实价值取向;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政策主张,肯定和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揭露和批驳其中的不合理因素,正确评价它们的历史作用;结合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分析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简 介:本书着重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要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道路的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道路,并不是仅仅指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指要建立与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把最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让他们能够科学利用物质资源,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破除...

作者: 裴小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6月

简 介: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流派、代表人物各有哪些?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又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是如何蔓延的,其效果如何?肇始于美国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是否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本书生动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对我们对于新自由主义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分析,读来如上了一堂...

作者: 何秉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