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337

劳资关系新论图书

A New Theory of Capital and Labor Relations

SSAPID:101-7929-9707-75
ISBN:978-7-5097-218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资本全球化作为劳资关系的外生变量,以《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为内生影响因子,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从劳动力产权和企业治理维度厘析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转型及挑战,探究劳资合作共赢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吴宏洛
编 辑:曹长香;周永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后记

 序

 导论

  一 资本全球化:劳动问题所处的时代境遇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写作结构

   (一)研究方法

    1.历史和逻辑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

    3.比较分析法

    4.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1.“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

    2.“雇主”和“雇员”

    3.“雇佣关系”

   (三)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劳资关系演进与流变

  一 劳资关系的发展进路

   (一)劳资关系的初始状态

   (二)劳资关系的调整阶段

   (三)劳资关系的演化——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四)当代劳资关系新理路

  二 劳资关系研究:一般框架与经典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资关系

   (二)古典经济学派对劳资问题的解释

   (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中的劳资关系

   (四)新自由主义的劳资关系理论

    1.新制度经济学的劳资关系

    2.劳资政策的新自由主义趋势

   (五)法国调节学派劳资关系的自我调节理论

   (六)管理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

   (七)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

 第二章 资本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

  一 资本全球化下劳资关系的总体述描

  二 资本全球化时代的资本流动

   (一)资本流动的动力机理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

  三 资本全球化时代的劳资关系

   (一)资本的强势与劳工弱势

   (二)资本全球化下的就业状况

    1.资本全球化带来劳动力资源的跨国配置

    2.资本的趋利性带动就业机会的转移

    3.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比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机会

    4.低技术劳动力在全球就业竞争中面临困境

    5.工会的力量逐渐减弱

  四 金融危机下世界劳资关系的新格局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劳资关系的样貌

    1.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2.金融危机对劳工权利的影响

    3.金融危机对劳动保护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下工会的境遇与挑战

 第三章 资本全球化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一 资本全球化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资收入的影响

    1.相关文献综述

    2.FDI对中国工资与收入水平的影响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1.FDI对就业创造的一般分析

    2.FDI对中国的就业效应

  二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一)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1.贸易自由化的含义

    2.相关文献综述

    3.贸易自由化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二)贸易自由化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问题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就业的影响

    1.相关文献综述

    2.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 国际劳工标准及其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标准

    1.国际劳工组织

    2.国际劳工标准

    3.“核心劳工标准”

    4.社会条款

    5.社会标签和社会责任认证制度

    6.联合国“全球契约”

    7.体面劳动

   (二)国际劳工标准产生的原因

   (三)国际劳工标准对各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1.劳工标准问题研究述评

    2.国际劳工标准对各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四)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

    1.中国劳工标准的历史轨迹

    2.劳工标准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3.国际劳工标准在中国劳动立法中的体现

    4.中国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立场与原则

   (五)资本全球化对国际劳工标准的影响

  四 中国劳资关系的转型与挑战

   (一)资本全球化推进了中国劳资关系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劳资冲突

    1.我国劳资关系的新挑战

    2.金融危机加剧了劳资冲突

   (三)后危机时代劳资关系新动向

 第四章 中国劳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 劳资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劳动合同法》的调适

   (一)劳资关系的复杂多样性

    1.劳资冲突显性化

    2.劳动契约的约束力弱化

    3.劳动保护缺位

    4.低工资、低保障的状况普遍

    5.延长劳动时间,超时加班的问题突出

    6.劳务派遣市场管理混乱,被派遣劳动者待遇无保障

   (二)《劳动合同法》旨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二 《劳动合同法》对劳资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机制的影响

   (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

   (三)《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需求与管理的影响

    2.《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3.《劳动合同法》对总体就业状况的影响

  三 《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的配套政策要件

 第五章 劳资关系的产权与博弈论分析

  一 产权视角下的劳资关系与劳资互利共赢

   (一)劳资关系的产权基础

    1.资本产权与劳动力产权

    2.劳动力产权界定的难题

   (二)劳动力产权的实现与劳资互利

    1.确立劳动力产权的理论依据

    2.利润分享是劳动力产权的“天然权利”

  二 博弈论视角的劳资冲突与劳资合作

   (一)劳资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1.非合作博弈:劳资关系的“囚徒困境”

    2.合作博弈:劳资关系实现共赢

   (二)劳资政三方博弈下利益均衡的制度选择

    1.我国劳资博弈的基本形态

    2.政府介入的劳资政博弈关系

 第六章 劳资关系的企业治理

  一 民主协商:合作型劳资关系的制度构建

   (一)集体协商:中国劳资关系重构的制度保障

    1.集体协商机制下的劳资合作

    2.集体协商机制的中国实践

   (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民主协商功能与空间的实践

    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2.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中国实践

  二 企业伦理:合作型劳资关系的道德基准

   (一)劳资关系调整中的伦理维度

   (二)劳动伦理维护与企业道德建设

    1.资本逻辑与资本的伦理限制

    2.劳动伦理维护与企业道德责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

〔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纳著《管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美〕坎贝尔·R.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美〕克劳德·小乔治:《管理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5。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2。

〔美〕威廉姆森、〔美〕温特主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邢源源译,商务印书馆,1988。

〔日〕平子友长:《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论述》,黄文前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英〕葛德文(W.Goewin):《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英〕韦伯夫妇:《英国工会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59。

〔英〕约翰·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商务印书馆,1997。

《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WTO经济导刊》2008年第10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http://www.cau.edu.cn/xgh/FAGUI/guojia/ldf.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http://www.gdgs.gov.cn/cyfg/GSf.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130 765.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http://www.cau.edu.cn/xgh/FAGUI/guojia/ldf.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 885.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http://baike.baidu.com/view/1869885.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http://www.gov.cn/flfg/2007-12/29/content_847310.htm。

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刘守英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7。

白天亮:《“返航事件”凸显航空公司和飞行员之间的矛盾》,2008年4月9日《人民日报》。

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工人出版社,1986。

庇古:《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璧翠思·波特尔:《产业民主》(英文版),伦敦朗曼—格林出版公司,1926。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

蔡昉:《论对劳动雇佣关系的合法保护——破除关于〈劳动合同法〉的认识误区》,2008年4月29日第10版《光明日报》。

蔡昉、都阳:《〈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意义、争议与相关政策取向》,《领导之友》2008年第2期。

蔡昉、都阳、曲玥:《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议和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7期。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财经论丛》2004年第1期。

曹可安:《我国劳动关系的新特点》,《中国劳动》2010年第5期。

曹天予:《劳动产权、现代经济学和市场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现实》2004年第5期。

常凯:《WT0、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当代法学》2006年第6期。

常凯:《金融危机与劳动政策》,2009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发言稿。

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常凯:《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依据和法律定位》,《法学论坛》2008年第2期。

常凯:《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其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常凯等:《2008~2009年企业劳动关系报告》,http://it.sohu.com/20090105/n261585507.shtml。

常凯主编《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与劳工政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陈步雷:《劳动执法“厉而不严”》,2008年7月24日第8版《社会科学报》。

陈大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趋势》,《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陈恕祥、杨培雷:《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陈仲常、杨怡:《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与现代企业合约理论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程延园:《保护企业才能更好保护劳动者 不能割裂两者利益》,2008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发言稿。

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程延园:《构建制度化的劳资利益沟通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程延园:《中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周年的回顾和反思》,2009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发言稿。

崔向阳:《转轨经济中构建劳资合作制度的博弈分析》,《当代财经》2007年第10期。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2。

戴德生:《WTO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立法的完善》,《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2期。

德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邓汉慧、罗玉娟:《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享控制权的理论基础》,《商业研究》2008年第5期。

邓启峰:《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2007年第11期。

邸灿:《工会——劳资冲突博弈中的重要力量》,《知识经济》2008年第11期。

丁剑平、李菲:《货币升值对不同产业就业的影响》,《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丁远杏:《劳动力产权与和谐企业利益分配关系》,《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董保华:《劳动法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共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董保华:《劳资冲突,还是资资冲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5期。

董保华:《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

董保华、邱婕:《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应作去强扶弱的调整》,《中国劳动》2006年第9期。

范省伟、白永秀:《劳动力产权的界定、特点及层次性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范言慧、宋旺:《实际汇率对就业的影响:对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冯娟:《从博弈论看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财经界》2008年第11期。

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甘春华、张炳申:《论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策略》,《经济师》2007年第4期。

高长春、周慧敏、李娟:《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高玉林:《资本的视角与劳动的视角》,《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龚家友、钱学锋:《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龚里、张亚斌、艾洪山:《FDI、要素成本与东道国产业发展》,《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顾国达、张正荣、张钱江:《汇率波动、出口结构与贸易福利》,《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关信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转型》,《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郭继强:《强制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局限分析》,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郭庆松:《论劳动关系博弈中的政府角色》,《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

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郭铁民、黎元生:《我国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韩喜平、姜国权:《市场社会主义劳动产权理论评述》,《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何宇:《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产权视角:一个不完全合约框架》,《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

何璋、覃东海:《开放程度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黑启明:《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黑启明:《政府规制视角下的劳动关系理论研究述评》,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

洪银兴:《合作博弈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胡海峰:《对法国调节学派及其理论的分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胡海军、张卫东、向锦:《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农村贫困的联系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8期。

胡鸿高:《劳资博弈与劳动关系稳定的制度保障》,《工会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黄河涛、赵健杰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黄季焜、徐志刚、李宁辉:《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农业、贫困和公平》,《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7期。

黄季焜、徐志刚、李宁辉、罗思高:《新一轮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贫困和环境》,《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第3期。

黄乾:《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产权理论》,《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蒋荷新:《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制造业职工工资变动的实证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5期。

金碧、陈仲常:《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就业效应传导渠道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1期。

金喜在、孔德威:《劳动就业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趋势》,《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居励:《汇率变动对工资和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坎贝尔·R.麦克南等:《当代劳动经济》(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肯尼思·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孔德威:《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改革》,《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李翀:《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欢乐:《从合作到和谐:集体协商的中国之路》,2008年5月28日第3版《中国劳动保障报》。

李惠斌:《“组织起来”与工会博弈》,《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李惠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博弈论分析》,《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李惠斌:《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现实》2004年第5期。

李惠斌:《企业民主管理的二元解释:利益需求与心理需求》,《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杰:《劳动契约不完全及其关系治理》,《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6期。

李杰:《论提高劳动者的市场博弈能力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9月中旬刊。

李敏:《私营企业雇主与雇员关系的博弈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李其庆:《法国调节学派评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4年第2期。

李石新、邹新月、郭新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0期。

李世光:《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和收入分配差距》,《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6期。

李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动态及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李文臣:《国际劳工权益保护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李文臣:《社会因素对现代贸易的影响》,《上海企业》2005年第4期。

李向民、任宇石:《FDI自由流动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冲突与战略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1期。

李娅、赵俊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构》,《人才开发》2010年第3期。

李芸:《西方集体谈判制度与我国工会维权职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6期。

林燕玲:《国际劳工标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刘炳福、刘肇民:《论马克思劳资竞争合作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刘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的变化及企业治理的新特点》,《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刘超:《多边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

刘诚:《全球化背景下劳动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工会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刘芳:《论劳动力产权与企业的合约安排》,《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刘刚:《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刘京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亚太经济》2006年第1期。

刘素霞、杜宽旗:《劳动力分工、贸易效率与收入分配关系》,《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刘泰洪:《劳资合作与冲突:利益博弈的分析视角》,《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刘铁民:《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发展动态及其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劳动保护》2002年第3期。

刘晓君:《福特制(Fordism)的百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3期。

刘晓倩:《日本劳动关系的调整变化与启示》,《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2期。

鲁晓东:《我国对外开放与收入差距:基于地区和行业的考察》,《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陆海深:《警惕后危机时期劳动关系新动向》,《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0年第3期。

陆占奇:《集体协商可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2009年2月7日第3版《中国劳动保障报》。

吕世荣、周宏:《资本全球化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罗后清、张继军:《西方利润分享制发展述评》,《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2期。

罗良文、刘辉:《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马健:《管理与伦理的结合:一个美丽的神话?》,《经济论坛》2009年第8期。

马小丽:《中国式工资集体协商应顺势而为、梯次推进》,人民网理论频道,2010年10月21日。

马旭东:《演化视角下的劳资关系研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宓小雄:《构建新的认同——市场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劳动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倪迎春、徐风华、杨炯:《马克思关于企业所有权的观点与现代企业理论的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潘士远:《贸易自由化、有偏的学习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差异》,《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彭光华:《劳资互信改变企业 改变中国》,2008年4月16日第3版《中国劳动保障报》。

彭五堂:《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钱津:《论亚当·斯密对资本用途的分析》,《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卿涛、郭志刚:《论雇佣治理的社会合作关系模式》,《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高鸿业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沙良永:《劳动合同短期化:现状、原因、危害与对策》,《上海企业》2008年第5期。

佘云霞:《美国西部港口劳资纠纷之博弈分析》,《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

佘云霞、傅麟:《国际社会对贸易自由化与国际劳工标准的辩论》,《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沈根荣、张维:《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及其最新发展》,《国际商务研究》2004第3期。

沈国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2008年3月31日《文汇报》。

沈恒林:《中国企业的权益结构与劳资关系》,《理论界》2007年第1期。

沈水生:《对〈劳动合同法〉性质的分析与理解》,2008年3月4日理论版《中国劳动保障报》。

盛乐、姚先国:《残缺劳动力产权与国企经营低效的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0年第2期。

盛乐、姚先国、黎洁:《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劳动力产权因素分析》,《经济评论》2001年第3期。

石印秀:《劳资关系:零和逻辑的困境与合作逻辑的可能》,《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宋晓梧:《产权关系与劳动关系》,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孙冬鹤:《中国核心劳工标准3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08年12月2日。

孙海霞:《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8期。

唐锋、姚利民:《对国际劳工标准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思考》,《特区经济》2005年第11期。

唐正东:《雇佣劳动的嬗变与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田松青:《全球化时代企业劳动者权益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佟新:《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shxx/site/chinac/laogong/tx.htm。

万欣荣、史卫、方小军:《外国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汪洪:《我国应对国际劳工标准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

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若干特征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1期。

王传荣:《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导机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传荣、钱乃余:《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王大庆:《劳动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

王继平:《从“分工论”到“契约论”:企业理论的批评性回顾及启示》,《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王剑:《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效应的测算》,《统计研究》2005年第3期。

王剑、张会清:《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王珏:《劳动力产权及其实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王丽萍:《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研究综述》,《商业经济》2009年第10期。

王全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关系走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全兴、粟瑜:《飞行员劳动关系协调的思路转换》,《中国劳动》2008年第6期。

王荣武、李红:《集体协商谈判与劳动力市场效率》,《商业研究》2002年第8期。

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王伟:《西方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变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王一江:《“保八”时期的劳动利益》,2009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发言稿。

王泽鹏:《政府应以更大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2009年2月9日第4版《学习时报》。

王中:《劳动力产权:现代企业制度下激励机制的理论探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5期。

王祖强:《劳资关系与员工权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王祖强:《论FDI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绩效的影响》,《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8期。

韦茨曼:《分享经济》,林青松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巫继学:《〈资本论〉的穷人经济学解读》,《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吴丰盛:《国际劳工标准与WTO“蓝色条款”》,《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吴君槐、田军:《和谐劳动关系的缺失与重构》,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公共政策与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2月。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夏小林:《就业结构、劳资关系和收入分配》,《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45期。

肖寄斌、吴江:《产权视角下的我国劳资关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谢富胜、黄蕾:《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谢海东:《国外劳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9期。

谢康、倪经纬:《国际资本流动周期特征及其在华走向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谢小青:《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就业、工资的影响》,《统计与决策》2005年8月刊。

辛宝海、孟祥仲:《〈劳动合同法(草案)〉争论解读——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1期。

徐辉、黎万和:《〈共产党宣言〉与经济全球化》,《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徐剑明:《对外开放与国内财富分配不均间的传导机制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8期。

徐林清:《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徐青英:《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初探》,《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徐树林:《贸易自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8期。

徐维欣:《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法律化进程》,http://www.sina.com.cn,2008年3月18日。

许叶萍:《全球化背景下的劳资关系》,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

杨曼萍:《民营企业劳动者产权权益受损现象探析》,《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杨鹏飞:《舍弃〈劳动合同法〉还是完善社保制度》,2008年3月27日第2版《社会科学报》。

杨鹏飞:《新合作主义能否整合中国的劳资关系——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杨体仁、李丽林编著《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杨永康、苏彦军:《国际贸易对我国行业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中国科技产业》2008年第2期。

杨玉华:《“民工荒”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变迁——对外贸易政策的一种解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12期。

杨泽文、杨全发:《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姚先国:《到底应该怎样看〈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009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发言稿。

姚先国:《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力市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姚先国:《劳动力产权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中国劳动科学》1997年第6期。

姚先国、蔡宁、郭继强:《企业产权结构模式与中国的选择》,《财经论丛》2000年第4期。

姚先国、高怿:《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的雇用效率》,《财经研究》2007年第3期。

姚先国、郭继强:《再论劳动力产权》,《学术月刊》2001年第3期。

姚先国、翁杰:《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技术经济》2005年第12期。

姚先国、翁杰:《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

叶碧英:《论亚当·斯密对劳动者生活状况的关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殷格非、崔征:《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企业家信息》2008年第12期。

于桂兰、于楠:《工会制度与工人权利:基于产权经济学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

余斌:《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问题——与张维迎先生商榷》,《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余晓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俞会新、刘杰:《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约里斯·范·鲁塞弗尔达特等主编《欧洲劳资关系——传统与转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岳经纶、蒋晓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劳工与国家的张力》,载《全球化下的劳工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的博弈分析》,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湛泳:《劳动产权问题研究综述》,《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昊光、姜秀兰:《必须防止外资拉大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财经科学》2004年第2期。

张红凤:《产权定义的诠释》,《理论学刊》2003年第2期。

张坚民:《劳动力产权与劳动者组织——工会》,《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张建勤:《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5期。

张建武:《集体协商谈判的经济学分析》,《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张建武:《略论集体协商谈判的涵义》,《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3期。

张建武、刘光辉、周异:《〈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一个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含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张抗私:《工资集体协商的约束条件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张丽宾:《〈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72期。

张庆伟:《劳资关系的涵义:三种不同的经济学解读》,《当代经济》2007年第11期(上)。

张全红、张建华:《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城镇贫困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9期。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张晓群:《论资本流动全球化的程度和效应》,《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张彦宁、陈兰通主编《2007年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张志明:《外国直接投资与国内就业效应》,《现代商业》2008年第8期。

赵国伟:《国际劳工标准背景下的中国劳动立法解析》,2008年6月6日第3版《中国劳动保障报》。

赵华灵:《劳动力产权视角下的企业人性化管理》,《前沿》2007年第4期。

赵华灵:《马克思的生产组织与劳动力产权思想的当代解读》,《兰州学刊》2007年第12期。

赵健杰:《公平与正义: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伦理维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赵俊康:《国际贸易、劳动力市场与国民福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1期。

赵领娣、殷克东、黄瑞芬、张丽华:《《劳动合同法》实施对我国沿海地区企业就业的影响》,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

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赵晓霞:《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评论》,《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2期。

郑秉文:《合作主义:中国福利制度框架的重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郑桥:《全球化对劳资关系体制的冲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1期。

周长征:《全球化与中国劳动法制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周少青:《论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河北法学》2004年第11期。

周申、李春梅、谢娟娟:《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述评》,《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周天勇:《失业率高企:应当出台保就业的财政政策》,2009年2月9日第4版《学习时报》。

周效门:《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劳资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工会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周新军:《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两种体制下的经济关系》,《现代财经》2001年第12期。

朱春燕:《〈资本论〉产权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朱春燕:《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启示》,《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朱圣明:《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博弈论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庄三舵:《论劳动力要素的利润分享权》,《兰州学刊》2004年第4期。

祖强、张丁榕:《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就业效应分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Adapted from J.T.Dunlop.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New York:Henry Holt,1958.

Aguirre J,Adalberto&Ellen Reese.“Introduction: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for Workers:Transnational and Transborder Issues”.Social Justice,2004.

Appelbaum,Richard & Peter Dreier.“Students Confront Sweatshops”.The Nation,2005.

Armbruster-Sandoval,Ralph.“Globalization and Cross-border Labor Organizing”.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1999.

Benjamin,Medea.“Toil and Trouble:Student Activism in the Fight Against Sweatshops”.in Campus,Inc:Corporate Power in the Ivory Tower,(eds.)by Geoffry D.White & Flannery C.Hauck.Amherst,N.Y.:Prometheus Books,2000.

Boris,Eileen. “Consumers of the World United”.in Sweatshop USA:The American Sweatshop in Histori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eds.)by Bender,Daniel & Richard A.Greenwald.NewYork:Routledge,2003.

Bronfenbrenner,Kate,Sheldon Friedman,Richard Hurd,Rudy Oswald & Ron Seeber(eds.).Organizing to Win:New Research on Union Strategies.Ithaca,NY:ILR Press,1998.

Buechler,Steven M.Social Movements in Advanced Capitalism: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ctiv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Burawoy,Michael.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London:Verso,1985.

Burawoy,Michael.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London:Verso. 2003,“For a Sociological Marxism:The Complementary Convergence of Antonio Gramsci and Karl Polanyi”.Politics & Society,1985.

Chan,Anita & Hong-zen Wang Winter.“The Impact of the State on Worker Conditions-Comparing Taiwanese Factories in China and Vietnam”.Pacific Affairs,2005/2004.

Clark,Kim.The Impact of Unionization on Productivity:A Case Study.Industrial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80.

Clawson,Dan.The Next Upsurge Labor and the New Social Movement.Ithaca:ILR Press,2003.

Cornfield Daniel B.Seniority.Human Capital and Layoffs:A Case Study.Berkeley:Industial Relation,1982.

Delaney,John T.Godard,John. “An industrial Relations Perspective on the High performance Paradig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Winter 2001,Vol.11 Issue4.

Frederick B Bird and Jeffrey Gandz.Good Management:Business Ethics in Action(Scarborough,Ontario:Prentice-Han Canada Inc,1991)VI.

Gittell,Jody Hoffer.The Southwest Airlines way:Using the Power of Relationships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NewYork:Mc Graw-Hill 2003.

Granovetter 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Gray,John.False Dawn:The Delusions of Global Capitalism.London:Granta Books,1998.

Hammer,Tove,and Robert N Stern.A Yo-Yo Model of Union Management Cooperation.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86.

Ichniowski Casey,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Grievances and Productivity.NBER Working Paper No.1367,1984.

Ichniowski,Casey,ThomasA Kochan,David Levine,Craig O lson,and George Strauss.What Works at Work:Overview and Assessme.Industrial Relations,1996.

Jody Hoffer Gittell,Andrew von Nordenflycht,and Thomas A Kochan,Kochan.Mutual Gains or Zero Sum?Labor Rela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Airline Industry.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2004.

JoeL Cutcher-Gershenfeld.The Impaction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Transformation in Workplace Relations.Industrial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1.

John T.Dunlop.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New York:Henry Holt,1958.

Katz,Harry,TKochan,and K Gobeille.Industrial Relations Performance,Economic Performance,and the Effects of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Efforts:An Interplant Analysi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83.

Korpi,W.The Democratic Class Struggle.Routledge,London,1983.

Lazear,Edward.Personnel Economic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5.

Marcus H.Sandver.Labor Relations:Process and Outcomes.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7.

Michael Salamon.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3 edition.Practice Hall Europe,1998.4.

MorrisM Kleiner,Jonathan S Leonard,and Adam M Pilarsk.How Industrial Relations Affects Plant Performance:The Case of Commercial Aircraft Manufacturing.Industrial Labor Relations Review,2002.

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54.

Samuelson P.A Note on the Measurement of Utili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37.

Terry Mcllwee.Collective Bargaining.in European Labor Relations. Vol.1.Gower,England,2001.

Webb,S.and Webb,B.Industrial Democracy.London:Longman. 1920.

Williamson,J B.And Pampel.F C.Old Age Secur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简 介:本书在调研基础上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劳资矛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劳资矛盾调处的理论依据,并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探索和分析了劳资矛盾调处机制的转型,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珠三角劳资矛盾调处的路径选择。本书对社会转型期劳资矛盾的预防和调处、其他社会矛盾的调处及探索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 曾秀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简 介: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审视女性农民工的劳动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为分析框架,以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库为样本,结合社会性别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农民工的劳动境遇、劳动权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完善劳动保障制度、特殊劳动保护、法律规制的性别意识等...

作者: 苏映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