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6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调处机制图书

Coordinating Mechanism for Conflicts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in Non-public Enterprises in Pearl River Delta

SSAPID:101-2853-7937-02
ISBN:978-7-5097-679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调研基础上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劳资矛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劳资矛盾调处的理论依据,并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探索和分析了劳资矛盾调处机制的转型,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珠三角劳资矛盾调处的路径选择。本书对社会转型期劳资矛盾的预防和调处、其他社会矛盾的调处及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曾秀兰
编 辑:单远举;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编委会

 前言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第一章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

  第一节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的发展现状

   一 劳资纠纷数量大幅增长

   二 劳资矛盾和冲突的对抗性加剧

   三 集体劳动争议案大幅提高

  第二节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的新特点

   一 工人有主动抗争的色彩

    1.与资方进行对话

    2.利用互联网造势

    3.仲裁或诉讼

    4.怠工或旷工

   二 劳资纠纷方式出现群体化趋势

   三 工人集体行动更理性

   四 争议内容既有权利之争也有利益之争

   五 利益诉求从“底线型”向“增长型”转变

 第二章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根本原因:劳资利益差异,劳资力量不平衡

   一 内生原因:劳资之间的利益差异

    1.劳资冲突的产生与劳资关系的内在属性密不可分

    2.劳资之间的利益差异是劳资矛盾和冲突的内生原因

   二 深层原因:劳资之间力量对比的不平衡

    1.经济全球化下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劳资力量的不平衡

    2.中国特有的国情加剧形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格局

  第二节 制度原因:法律制度不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不畅通

   一 劳动立法、执法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二 政府、工会职责不明,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1.政府监管缺位

    2.工会维护职能缺失

    3.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第三节 直接原因:劳工权益受到侵害,超出劳方耐受力

   一 工人法定权益得不到保护和完全实现,引发矛盾

    1.劳动者报酬过低,工资不及时发放,甚至拖欠工资

    2.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和劳动卫生权得不到保障

    3.有法不依、执法“打折”,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害

   二 工人合理诉求无法解决,引发矛盾

    1.工人诉求得不到解决,引发冲突

    2.生活境况超出承受力,产生自损行为

  第四节 劳动者主体原因:新生代工人权利意识增强,耐受力较低

   一 新生代工人权利意识增强,更易采取集体行动维护权益

    1.新生代工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

    2.新生代工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主要表现

   二 新生代工人利益诉求多元而耐受力低,更易导致劳资冲突

  第五节 外部环境原因:法律法规调整,企业转型,新媒体催化

   一 法律法规的实施或修订,助推劳资纠纷骤升

   二 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使劳资关系处于多变状态

   三 国际金融危机及新媒体的催化使劳资关系风险增加

    1.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劳资关系造成严重冲击

    2.新兴媒体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日渐深远

 第三章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调处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风险社会理论

   一 风险社会理论:不确定性,难以掌控

   二 风险社会理论的启示:高度重视劳资矛盾,预防在先

  第二节 社会冲突理论

   一 社会冲突理论:冲突正功能,“安全阀”机制

   二 社会冲突理论的启示:正确看待劳资矛盾,建立疏导机制

  第三节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一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

   二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启示:处在矛盾凸显期,劳资矛盾要多方共治

 第四章 社会治理背景下劳资矛盾调处机制的转型

  第一节 劳资矛盾调处机制转型的原因

   一 诱致性原因:劳资矛盾激化引发严重后果

    1.经济后果:影响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社会后果: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3.政治后果:削弱党的执政基础,消解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 强制性原因: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已成为新的执政理念

    1.社会管理基于社会是个系统性、开放性的社会

    2.社会管理是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3.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执政理念的转变

  第二节 劳资矛盾调处机制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 调处主体的转型:由政府包揽到多方参与的系统治理

    1.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

    2.社会组织在调处劳资矛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几点建议

   二 调处方式的转型:由经验型、人治型管理到法治型治理

   三 调处手段的转型:由单一手段到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理

    1.网格化管理方式

    2.多方(部门)联动治理模式

    3.利用经济杠杆化解劳资矛盾的治理模式

   四 调处重心的转型:由事后处置到源头治理

    1.构建劳资矛盾预警机制

    2.完善调解制度和运行机制

    3.健全劳动者利益保障机制

 第五章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调处的宏观视角

  第一节 政府:应由“主体”向“主导”转变

   一 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演进

    1.政府职能及政府职能的动态性

    2.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演进

   二 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偏差

    1.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理论

    2.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角色偏差

   三 政府在劳资关系中的应然角色:“主体”向“主导”转变

    1.政府是劳动法律、制度、政策的“供给者”

    2.政府是劳动保障的“监察者”

    3.政府是集体谈判和三方协商机制的“协调者”

    4.政府是劳动争议的“调解者”

  第二节 工会:应突出“维护”职能

   一 工会是劳资关系中的三方主体之一

   二 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尴尬及困境

    1.工会已有的适应与变化

    2.工会组织的尴尬及困境

   三 工会转型与本位回归: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

    1.工会转型的必然性

    2.工会转型与回归的路径

  第三节 雇主组织:应在“三方机制”中更有作为

   一 雇主组织是雇主的“娘家”

    1.雇主及雇主组织

    2.雇主组织是劳动关系的三方主体之一,参与“三方机制”

   二 雇主组织在“三方机制”中的职责偏失

    1.雇主组织在“三方机制”中的职责偏失

    2.“三方机制”中雇主组织的代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3.雇主组织的能力不足,公信力有待提高

   三 雇主组织在“三方机制”中应更有作为

    1.将工商联纳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其在劳资关系治理中的作用

    2.发挥雇主组织的自身优势,搭建活动平台,增强自律功能

    3.加强雇主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

  第四节 社会参与:社会工作介入劳资矛盾调处与预防

   一 社会工作的特点与优势

    1.“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

    2.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3.社会工作的中立性

   二 社会工作介入劳资矛盾调处与预防的实践探索及模式

   三 社会工作在劳资矛盾调处与预防中的作用

    1.社会工作能增进员工福利,减少劳资冲突

    2.社会工作能帮助企业员工疏导心理压力,使之脱离困境,减少极端行为

    3.社会工作有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节省法律资源

    4.社会工作有助于培育劳工群体的正能量,发掘和培养新生代青年工人的抗逆力

   四 社会工作介入劳资关系治理的问题与困境

 第六章 珠三角非公企业劳资矛盾调处的微观视角

  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机制

   一 树立民主管理意识

    1.资方民主管理意识的提高是前提和条件

    2.劳方民主管理意识的形成是保证和动力

   二 建立民主管理渠道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厂务公开制度

   三 促进员工参与管理

    1.明确员工参与管理的权利

    2.要有及时的反馈机制

    3.要有配套的激励制度

  第二节 企业基层党组织服务机制

   一 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局

    1.基层党组织要服务于人

    2.基层党组织要服务于事

   二 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组织的领导

  第三节 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一 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

   二 建立让员工可感知的企业文化

   三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基于社会责任

  第四节 企业劳动保障机制

   一 企业内的劳动保障制度应当体现出本企业的特色

   二 企业内的劳动保障应涉及员工的成长

   三 在企业内部建立“体面劳动”的保障机制

  第五节 企业劳工群体心态引导机制

   一 要在企业内部积极培育良性的群体心态

   二 要及时平复和疏导群体情绪

   三 要积极应对群体性劳资事件

本书在调研基础上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矛盾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劳资矛盾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劳资矛盾调处的理论依据,并从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探索和分析了劳资矛盾调处机制的转型,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珠三角劳资矛盾调处的路径选择。本书对社会转型期劳资矛盾的预防和调处、其他社会矛盾的调处及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

3.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明报出版社,2007

4.马克思:《共产党宣言》,成仿吾译,人民出版社,197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10.《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1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常凯:《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4.常凯:《劳权保障与劳资双赢——〈劳动合同法〉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15.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6.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工会民主选举与工人公民权利衍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7.翁礼成:《社会矛盾调解机制——以珠三角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8.许叶坪:《全球化背景下的劳资关系》,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19.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0.杨正喜:《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21.吴宏洛:《劳资关系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3.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4.陈焱光:《公民权利救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5.〔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

26.〔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孙立元、藤文芳编译,北京出版社,2012

27.林燕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人权利意识的演进和培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8.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9.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三联书店,2011

30.〔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3

31.刘少杰:《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2.〔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3.〔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4.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36.〔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37.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8.〔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9.〔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40.〔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

41.李培林、谢立中:《社会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12

42.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4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

44.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5.燕继荣:《发展政治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47.风笑天、张小山、周清平:《社会管理学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8.李培林:《我国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实例与启示》,研究出版社,2012

49.李培林:《新时期社会管理总论》,研究出版社,2012

50.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1.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52.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3.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4.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5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5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7.澎湃:《政府角色论》,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3

5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9.彭秀良:《一次读懂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0.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1.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2.〔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

63.〔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

64.〔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译,东方出版社,2009

65.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6.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7.王沪宁:《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8.《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

69.《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5

70.《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

7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2.胡联合:《中国当代社会稳定问题》,红旗出版社,2009

73.吴江霖、戴健林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4.肖龙香:《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5.〔美〕玛丽亚·E.加拉格尔:《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郁建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1.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蔡禾:《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3.杨正喜;《转型时期我国劳资冲突特点——以珠三角农民工为对象》,《管理科学文摘》2008年第3期

4.杨正喜:《转型时期我国劳资冲突特点——以珠三角农民工为例》,《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杨正喜、唐鸣:《工会:我国农民工维权之组织选择》,《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6.赵端:《把权利交给工人是调整劳资关系的根本之道——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0期

7.廖艺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探索》2006年第1期

8.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9.彭光华:《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初探》,《工会博览》2007年第9期

10.刘诚:《劳动争议处理法核心问题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1.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2.刘泰洪:《劳资冲突与工会转型》,《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3.廖艺萍:《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分析》,《探索》2006年第1期

14.李艳:《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与管理策略——以南海本田停工事件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4期

15.颜昌武、朱泳东:《本田事件:中国劳工维权的理性标本》,《决策》2010年第8期

16.白青锋:《风波就此平静——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全景追踪》,《当代劳模》2010年第4期

17.《本田“罢工门”调查》,《商周刊》2010年第12期

18.蔡吉恒、黄莹瑜:《若干国家和地区劳资利益调整立法简介》,(中国劳动》2010年第10期

19.新华社“新华观点”:《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上海档案》2010年第7期

20.杨正喜:《结构变迁、怨恨集聚、共同命运与华南地区工人集体行动》,《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21.袁凌、李健:《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22.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23.姚先国:《劳资和谐是劳动关系和谐的核心》,《今日浙江》2007年第8期

24.杨宁、贺伟:《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13期

25.石秀印、许叶萍:《市场条件下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劳资冲突——与马克思时代对比》,《学海》2005年第4期

26.刘泰洪:《劳资冲突治理地方政府何为》,《中国工人》2012年第7期

27.贺建永:《论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缺失》,《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3期

28.韦长伟:《互补与协同:中国劳资冲突的多元化解》,《理论导刊》2011年第4期

29.杨琳:《通钢事件是我国劳资关系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32期

30.杨琳:《劳资“转型”之痛》,《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25期

31.陈微波:《基于劳资冲突治理视角的利益表达问题研究》,《求实》2013年第1期

32.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放时代》2010年第5期

33.邵敏、包群:《FDI对我国国内劳工权益的影响——改善抑或是恶化?》,《管理世界》2013年第9期

34.李长军:《从富士康“血汗工厂”事件看我国劳工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金融经济》2012年第12期

35.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放时代》2010年第5期

36.胡连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工权益保障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37.张永宏:《争夺地带:从基层政府化解劳资纠纷看社会转型》,《社会》2009年第1期

38.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39.郭于华、沈原、潘毅、卢晖临:《当代农民工的抗争与中国劳资关系转型》,《二十一世纪》2011年第4期

40.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六集)2008年第11期

41.《中国工人》编辑部:《把权力交给工人——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专访》,《中国工人》2013年第5期

42.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

43.曾秀兰:《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下社会管理之应变》,《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4.娄本东:《农民工代际差异凸显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导刊》2013年第11期

45.郎俊杰、钱亚东、董梦妍:《农民工社会诉求代际差异实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4期

46.赵蓉、王振亚:《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问题》,《学术探索》2013年第12期

47.陈宇海:《从“生存的满足”到“生活的要求”——代际变迁中的农民工》,《青年探索》2008年第1期

48.朱光婷、杨绍安:《我国第二代农民工的三大转变》,《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9.罗洁琪:《刘汉黄刺杀台商始末》,《财经》2009年第14期

50.卢燕、蓝宝辉:《劳工新媒体维权途径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51.王阳:《新形势下推进劳动关系多方治理结构建设》,《中国工人》2012年第11期

52.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53.于水:《风险社会下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治理》,《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54.张伟:《现代社会冲突理论》,《学习时报》第286期

55.陈成文、高妮妮:《从科塞的冲突理论看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8期

56.任剑涛:《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7.张成、刘衡:《试论社会矛盾冲突疏导机制构建》,《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58.《工会的新机会》,《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23期

59.蔡禾:《从统治到治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大城市社会管理》,《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6期

60.周红云:《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概念、逻辑、原则与路径》,《团结》2014年第1期

61.王思斌:《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工作》2014年第1期

62.李晓燕、岳经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社会工作》2014年第2期

63.岳经纶、庄文嘉:《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劳动监察体制:基于治理视角的一项整体性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第5期

64.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65.陈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社会管理研究:内涵与范围》,《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66.朱征夫:《政府应放手发展专业服务——乌坎事件启示三》,《同舟共进》2012年第9期

67.胡一峰:《困境与对策:关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思考》,《领导科学论坛》2014年第4期

68.陈发桂:《多元共治:基层维稳机制理性化构建之制度逻辑》,《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69.赵语慧:《网格化管理与政府职能定位》,《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

70.赵斌:《网格化管理中行政法律问题的思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71.周连根:《网格化管理:我国基层维稳的新探索》,《中州学刊》2013年第6期

72.吴亮、陈大可:《劳资矛盾预警机制中的政府职能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73.李德恩:《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三调联动”》,《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期

74.梁星心:《“枫桥经验”50年历久弥新的奥秘》,《中国社会组织》2014年第2期

75.赫然、张荣艳:《中国社会纠纷多元调解机制的新探索》,《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

76.刘光军:《政府职能界定与政府职能转变》,《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77.张成福、马子博:《宏观视域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界域、路径与工具》,《行政管理改革》2013年第12期

78.林大钧:《美国联邦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台湾)《劳资关系月刊》2001年第6期

79.李洁芳、姜裕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以治理企业欠薪的“开化模式”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80.李杏果:《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内在逻辑与界限》,《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0期

81.齐凌云:《工会:政党协调劳资矛盾的重要平台》,《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

82.雷晓天、王若晶:《从个别到集体: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劳工政策转型》,《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83.张波:《劳资关系中政府定位的应然选择与国际借鉴》,《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84.燕继荣:《集体谈判:正常协商与博弈的平台》,《同舟共进》2011年第4期

85.罗燕、高贝:《我国群体性劳动争议的诉求与处理路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86.赵军:《浅析我国企业工会的行政化现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87.《中国工人》杂志社:《把权力交给工人——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专访》,《中国工人》2013年第5期

88.常凯:《工会何为》,《南风窗》2005年第23期

89.冯钢:《企业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及其形成背景》,《社会》2006年第3期

90.齐林:《“中国式”工会的转型之路》,《中国新时代》2012年第10期

91.李鸿:《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是劳资关系协调的关键》,《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92.李力东:《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路径——工会转型的视角》,《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2期

93.孙德强:《工会经费应从拨缴制改为由会员直接交纳制》,《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94.颜江伟:《行政化与回归社会:中国工会体制的弊病与改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95.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

96.柴静等:《工会在集体行动中的法团转型——以南海本田与南沙电装为例》,《工会博览》2011年第11期

97.陈剩勇、张明:《中国地方工会改革与基层工会直选》,《学术界》(双月刊)2004年第6期

98.罗燕、梁思敏:《我国企业工会主席身份差异是否影响员工福利》,《学术研究》2014年第5期

99.王同信:《规则的力量》,《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第9期

100.杨晶:《论罢工权再入宪》,《陇东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01.石晓天:《三方协商机制及其对劳动政策过程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102.胡磊:《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理论导刊》2014年第5期

103.夏小林:《私营部门: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104.李继霞:《关于完善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若干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105.陈成、李文沛:《论三方协商机制的“广州模式”——以〈广州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规定〉为例》,《人民论坛》2013年第8期

106.辜胜阻:《和谐劳资关系是民企社会责任的重中之重》,《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5期

107.马永堂:《外三方协商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4期

108.董保华:《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政府法治研究》2005年第7期

109.王瑞华:《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18期

110.陈雪娇、章爽:《东莞正阳:从政府买单到企业自主购买社工服务》,《社会与公益》2013年第5期

111.顾江霞、董衍森、蒙彦妮:《企业社会工作本土化探析——以东莞市某制造业企业社会工作实践为例》,《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8月(下)

112.王红艺:《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内容和推进模式》,《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113.王思斌:《试论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114.甘满堂:《企业社会工作不能回避劳资关系问题》,《中国社会工作》2012年4月(上)

115.钱宁:《劳动关系治理与工业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工作》2014年第1期

116.陈雪娇:《深圳至诚:企业社工发展的“三把钥匙”》,《社会与公益》2013年第5期

117.高钟:《企业社工与员工正能量培育与发掘》,《社会工作》2013年第3期

118.朱华桂:《论风险社会中的社区抗逆力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19.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0.齐芳:《抗逆力视角下的新生代青年工人社会工作服务策略》,《社会工作》2013年第1期

121.程延园:《对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几点思考》,《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22.陈炜、王茂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规范管理的思考——以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2期

123.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4.陈月生:《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态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6期

125.曾秀兰:《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态探析》,《探求》2011年第3期

126.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27.李志国、周铁军:《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温州私营经济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28.杨正喜、唐鸣:《转型时期劳资冲突的政府治理》,《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广东一尘肺病工人再遇“工伤”认定难》,《工人日报》2010年8月30日

2.门君诚、王銮峰:《佛山尘肺工不满工厂搬迁上街堵交通》,《南方都市报》2011年1月5日

3.钟传芳:《80环卫工人停工讨欠薪》,《羊城晚报》2011年3月30日

4.安芯:《惠州美资厂未按规定遣散员工引发千人罢工》,《联合早报》2011年5月30日

5.程元、李亚蝉:《本田佛山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数百人罢工》,《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5月20日

6.王羚:《南海本田停工事件再反思 激辩群体劳资矛盾破解之道》,《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9月20日

7.邱明、马晓澄:《东莞“代工厂”劳资纠纷引发风波》,《北京青年报》2014年4月19日

8.黄应来:《南海本田工会“变身”记》,《南方日报》2011年7月5日

9.王俊秀、刘梦泽:《劳合法实施2年劳动争议案井喷 新工人求职更难》,《中国青年报》2010年1月19日

10.黄子宁:《高温来了 补贴没到》,《广州日报》2014年8月7日

11.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学习时报》2006年6月26日

12.沈锡权等:《警惕劳资矛盾向“劳政矛盾”演变》,《经济参考报》2011年7月4日

13.张开云、张兴杰:《科学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人民日报》2013年3月27日

1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8日

15.《福田推行防欠薪网格化管理减少劳资纠纷》,《深圳晚报》2010年3月19日

16.《东凤司法所推行“三级网格化”模式 建筑工地劳资纠纷有效化解》,《中山日报》2013年8月2日

17.《一张电子地图 化解劳资矛盾》,《南方日报》2012年9月13日

18.刘茜:《珠三角劳动维权催生“黑律师”》,《南方日报》2008年10月27日

19.杜军玲:《“经济独立”:让工会主席腰板挺得更直》,《人民政协报》2010年9月8日

20.《今年首家企业工会直选,原工会主席落选》,《南方日报》2012年5月28日

21.《企业直选工会的成长烦恼》,《南方日报》2013年3月18日

22.《雇主组织的起源和发展(一)》,《中国企业报》2007年5月16日

23.《三方机制是经济民主化产物》,《中国企业报》2007年7月4日

24.应华根、方平原:《“三方四家”推动宁波劳资关系“和为贵”》,《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8月31日

25.《龙岗113家企业加入和谐劳资关系社工项目》,《南方日报》2013年12月12日

26.《社工进厂,缓解劳资矛盾》,《南方都市报》2013年12月9日

27.王会贤:《企业社工的东莞之路》,《公益时报》2014年8月6日

28.刘挺:《企业为员工募捐15万治病》,《惠州日报》2014年8月20日

1.安丽丽:《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东莞为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张锐:《我国转型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角色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翁公羽:《企业工会组织功能演变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薄平阳:《员工和企业双赢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初探——以深圳市为例》,郑州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2

5.胡珊:《企业社会工作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介入——以深圳市某工业园区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李胜男:《企业社会工作两维价值观的冲突与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硕士论文,2012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535号)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

6.《中国工会章程》(2013年)

1.《深圳先歌国际音影老板欠薪路跑 工人罢工堵路》,http://nuu0065.chinaw3.com/a/report/news/labor/2012/0904/3287.html

2.《深圳保安为保饭碗集体跳楼维权》,http://nuu0065.chinaw3.com/a/report/news/labor/2012/0820/3217.html

3.《深圳石塚感应电子资方擅降低员工待遇 激全体员工罢工》,http://nuu0065.chinaw3.com/plus/view.php?aid=3246

4.《逼签新合同 珠海市联思电子厂千多名员工集体罢工》,http://nuu0065.chinaw3.com/plus/view.php?aid=3297

5.《东莞港资皮具厂二千人罢工堵路抗议待遇低辞工难》,http://nuu0065.chinaw3.com/plus/view.php?aid=3305

6.《待遇过低 江门一幼儿园教师集体罢课》,http://news.aedu.cn/20120913/51d63d95-f00e-41e7-a18b-29f9748b4da4.shtml

7.《广东揭阳出租车集体罢工》,http://nuu0065.chinaw3.com/plus/view.php?aid=3311

8.《广州番禺大岗昶联公司全体工人罢工 抗议低薪及劳务派遣》,http://nuu0065.chinaw3.com/plus/view.php?aid=3316

9.王文杰、王卫:《小榄近百名司乘停工 要求提高待遇》,http://nuu0065.chinaw3.com/a/report/news/labor/2012/0925/3334.html

10.蔡雯:《农民工队伍呈年轻化 90后农民工要钱更要关爱》,http://www.oeeee.com/a/20100713/908522.html

11.书聿:《CNN:智能手机普及提升中国农民工网络话语权》,http://www.yangtse.com/system/2012/09/19/014617253.shtml

12.曹晓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三角地区各方面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2009年1月8日

13.《“成本洼地”实际是劳工权益的洼地》,http://www.dooo.cc/2014/08/30834.shtml

14.周宁、周婷玉、朱剑敏:《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红”多久?》,http://news.qq.com/a/20091211/000942.htm

15.《劳工界呼吁信:反思粉尘爆炸惨案,全面提升劳工权益》,http://www.jttp.cn/a/report/news/society/2014/0806/5965.html

16.《东莞劳动争议骤升》,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09-01-14/110048077.html

17.《珠三角企业转型引发劳资博弈停工频发激化矛盾》,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408/12069788_0.shtml

18.王胜俊:《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9-03/17/content_1261386.htm

19.《上半年中国劳动争议案件呈井喷态势》,http://www.caijing.com.cn/2009-07-13/110196787.html

20.《2013社会蓝皮书:近半群体事件由征地拆迁引发》,http://sh.house.163.com/12/1219/08/8J2U0QM800073SDJ.tml,2012年12月19日

21.厉以宁:《政府职能真转变了 改革就到位了》,http://news.cnr.cn/special/gov/view/201310/t20131031_513988562.shtml

22.罗文胜:《〈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台前幕后》,http://www.jttp.cn/plus/view.php?aid=722

23.常凯:《完善工会应对劳动关系集体化》,http://www.caijing.com.cn/2010-08-04/110491464.html

24.《直选工会主席,还原工会功能》,http://www.jttp.cn/a/soceity/2012/0525/2973.html

25.王江松:《落实工人结社自由防止企业工会直选成为新的政治花瓶?》,http://www.jttp.cn/a/report/review/2012/0626/3064.html

26.《工会需要走出形式大于内容的宿命》,http://www.jttp.cn/a/report/review/2013/1108/4979.html

27.《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章程》,广东省雇主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c-gec.com/frontStage/index.jsp

28.2013年10月15日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陈丹在纪念广东省工商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acfic.org.cn/web/c_000000010003000100010002/d_24370.htm

29.辜胜阻:《工商联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四大独特优势》,http://www.gmw.cn/content/2007-11/13/content_690713.htm

30.成放:《东莞裕元工业集团来市民政局交流社会工作》,http://czj.d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ongzw/gzdt/201009/252856.htm

31.《东莞政府首次掏钱雇社工为企业服务》,http://www.zfcg.com/purchase/2011-03-07/A310232.html

32.《粉饰太平企业社会工作还要持续多久》,http://weibo.com/p/1001603739952256040938

33.《让劳动者体面劳动 有尊严地生活》,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5/1181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