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448

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图书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SSAPID:101-6968-5592-11
ISBN:978-7-5097-0475-2
DOI:
ISSN: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史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社会变迁的历程进行了剖析,以社会学的整体视角探讨了社会结构、社会政策、社会制度、城乡区域等的变化,分析了这个宏大过程对中国社会分层、农村社会、城市化、城市治理结构等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改革开放研究丛书
作 者: 李强
编 辑:胡涛;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总序

 序言

 作者简介

 第一章 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一 改革以前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一)非财产型的社会分层结构

   (二)比较“均等化”的收入分配政策

   (三)社会身份的分层体系

   (四)整体型的社会聚合体

  二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重大变迁

   (一)身份制的变迁

   (二)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

   (三)贫富差距的扩大

   (四)社会中心群体与社会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

   (五)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

  三 新世纪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一)阶级结构定型化的趋势

   (二)社会群体利益碎片化

   (三)中产阶层的变化趋势

   (四)社会分化中的一些正向因素

   (五)社会缓冲带的逐渐形成

 第二章 农村改革与农村社会变迁

  一 农村改革:计划经济的解体

   (一)人民公社解体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生产责任制和政社分开

   (三)农村工业的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 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

   (一)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二)城乡差距的扩大

   (三)农民负担和农民的不满

   (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五)反哺农村农业的影响

  三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一)农村社区的解体和国家的延伸

   (二)农村宗族与家庭

   (三)社会结构的变化

 第三章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一 背景:城乡隔绝状态下的工业化

   (一)中国的城市化常年低于工业化

   (二)曲折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

   (四)城乡隔绝的体制

  二 改革30年:城市化低于工业化局面得到扭转

   (一)改革以来城市化与工业化差距不断缩小

   (二)结构偏差调整还远远不够

   (三)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国城市化的独特方式

   (一)民工潮的兴起

   (二)民工潮规模与结构

    1.农民工总量

    2.人口结构

    3.输出地结构

    4.输入地结构

    5.行业结构

   (三)农民非农就业政策演变

    1.1978~1991年:逐步放开对农民的就业限制,但限制向城镇流动

    2.1992~1996年: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阶段

    3.1997~2002年:强调有序流动和就近转移

    4.2003年至今:保障权益和促进公平流动

   (四)民工潮的微观动因

    1.个体原因

    2.家庭原因

    3.社会网络作用

    4.新生代农民工

   (五)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输入地的贡献

    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3.国民经济积累的重要渠道

    4.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

   (六)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输入地的贡献

    1.收入贡献

    2.对生产的影响

    3.对家庭的影响

    4.观念改变

    5.回流的行为

  四 “半城市化”:未完成的城市化

   (一)城市“暂住者”

   (二)就业排斥

    1.职业分割

    2.报酬歧视

   (三)生活排斥

    1.居住

    2.子女教育

    3.社会保障

   (四)交往排斥

    1.社会认同

    2.社区排斥

    3.个人交往网络

   (五)缓慢的户籍制度改革

    1.指标配额管理

    2.征收城市增容费

    3.大城市设置城市人口准入标准

  五 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发展的展望

   (二)“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

   (三)家庭移民化

   (四)统筹城乡发展

   (五)从流动者变为市民:需要什么条件

 第四章 改革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

  一 治理结构变革的社会背景

   (一)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社会变迁

   (二)社区建设运动简要历程:从社区服务走向社区自治

   (三)通过社区信息化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二 始于社区的城市治理结构变革

   (一)中国社区的独特历史地位

   (二)政府主导的社区自治运动

    1.为居委会正名(划定地域范围)

    2.居委会自治运动

     (1)议行分设

     (2)直选、竞选

     (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4)居委会独立经费

     (5)社区直通车

    3.街道大社区

     (1)减少行政色彩,加强地域自治

     (2)培育中介组织,实现社区自治

     (3)“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

     (4)实现共建共治的“社区代表会议”

     (5)大社区党建网

     (6)共建共治模式

   (三)来自民间的社区行动和政治参与

    1.自荐参与人大代表

     (1)个人行为

     (2)社区有组织行为

    2.社区维权

     (1)美丽园事件

     (2)与美丽园事件相关的情况

     (3)社区维权的后续话题

    3.社区民间组织行动

     (1)社会民间组织进社区

     (2)社区自组织行动

     (3)政府转变对民间组织的态度

    4.社区公民行动的政治影响力

  三 社区信息化推动的社会关系重构

   (一)整合社会关系的城市公共平台

    1.信息时代的管理缺失

    2.社区公共治理平台浮出水面

   (二)社区信息化的战略定位

    1.中国不同时期治理关系对比图示

     (1)中国工业化时期科层管理体制下的组织结构和政社关系

     (2)信息时代共治结构下的组织和政社关系

    2.社区信息化基本概念

    3.社区信息化的宏观定位

   (三)社区信息化正在改变传统社会关系模式*

    1.优化居务管理、开通居民诉求通道的北京内务社区

    2.以数字融合为基础的街道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模式

    3.实现条块结合面向社区的数字政府:深圳市的主动开发战略

    4.外来人口的社区化服务与管理模式

    5.杭州市西湖区德加社区的数字民主

    6.三网融合方便居民的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平台

  四 城市的结构性变革领域

   (一)政府主导的共建共治社会关系调控模式

   (二)地域社区在中国城市治理结构中的显著地位

   (三)以社区为单位的公民参与

   (四)以人为本的新型治理关系架构

   (五)社区信息化战略对治理结构变革的深远影响

 第五章 改革与单位制度的变迁

  一 单位作为一种制度、统治和社会结构

   (一)单位作为一种制度

   (二)单位作为一种统治

   (三)单位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二 社会转型与单位制度的变迁

   (一)单位:变化的方面

   (二)单位:无实质性变化的因素

  三 变迁:整合与控制

  四 几点思考

 第六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消费与消费者

  一 引言

  二 中国城市社会的消费转型

   (一)统计描述: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演变

   (二)结构分析:消费者权力的提升

    1.从单位依赖到消费者自主

    2.从生产者权威到消费者权威

    3.从消费者同质到消费者个性

    4.从人际信用到消费者信用

  三 消费转型中的问题

   (一)统计描述:从收入差距扩大到居民消费率下降

   (二)结构分析:消费者焦虑

    1.保障焦虑

    2.质量焦虑

    3.地位焦虑

    4.财务焦虑

  四 消费制度转型及其逻辑*

   (一)私人消费制度的转型:从理性化逻辑到合法性逻辑

   (二)集体消费制度的转型:从合法性逻辑到理性化逻辑

  五 结语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

  一 中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主导发展方向

   (二)多元支持的科技体系

   (三)应用取向的推进

  二 理解技术进步与职业结构变迁的关系

  三 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与农业中国的解体

  四 纺织技术扩散与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流动

  五 信息技术应用与职业的分化重组

  六 小结

 第八章 改革与妇女地位的变迁

  一 改革前妇女地位的影响因素和妇女地位状况

   (一)党领导下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1.一个统一的、遍布城乡的妇女组织

    2.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的广泛影响

    3.妇女普遍参加社会劳动的传统

   (二)有关妇女问题的议题

    1.妇女广泛就业的得与失

     (1)职业转换:蓄水池机制

     (2)同工同酬

    2.“双重负担”和妇女健康

    3.爱恨交集:妇女的感受

  二 改革开放后妇女地位影响因素

   (一)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

   (二)国际因素的进入和推动

    1.对妇女地位改善的高层承诺

    2.引入核心概念——社会性别

    3.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国际合作项目

   (三)新的社会空间

    1.中国妇女研究运动

    2.非政府妇女组织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1.劳动力市场

    2.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3.教育体制改革

    4.医疗体制改革

   (五)商业文化的兴起

    1.女性如何被重塑

    2.性别文化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三 变化中的妇女地位状况

   (一)教育

   (二)经济和分层

   (三)健康

   (四)政治参与

   (五)婚姻和家庭

    1.家庭权力和资源

    2.家庭责任

    3.离婚中的妇女权益

   (六)几项特别关注问题

    1.出生性别比

    2.农村妇女自杀问题

    3.农村流动女性的权益

    4.老年妇女

 第九章 改革开放30年与社会政策的变化

  一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政策的重大调整

   (一)阶级阶层政策的调整带来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

   (二)分配政策的调整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调整的取向和特点

  二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策变化的基本内容

   (一)人口政策的变化

   (二)就业和劳动关系政策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

   (四)反贫困政策的变化

   (五)教育政策的变化

    1.恢复高考制度

    2.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3.大学扩招

    4.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六)社会管理政策的变化

  三 中国社会政策选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城乡关系问题和反贫困问题的考验

   (二)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挑战

   (三)就业问题和劳动低成本时代逐步走向终结

   (四)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的压力

   (五)环境、资源与快速发展的矛盾

  四 社会政策选择的走向和思路

Alan de Brauw等:《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演变》,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商务印书馆,1996。

Kenneth Roberts:《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形势及其变化——从历时最久的流动中得到的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W.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和政治体制》,华夏出版社,1989。

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

白南生、陈传波:《还有人能外出吗:外出务工率的地区差异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第4卷第2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白南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柏晶伟:《为农业大包干报户口的人——王郁昭》,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5期。

毕先萍、简新华:《论经济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经济评论》2002年第8期。

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7。

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蔡昉、王德文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与就业结构》,载于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4期。

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蔡欣怡:《后街金融:中国的私营企业主》,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蔡一平:《国际公约与妇女人权的保护——以〈消歧公约〉在中国的执行为例》,载于谭琳、杜洁等著《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1999。

陈光金:《反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回顾》,载于景天魁、王颉主编《统筹城乡发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陈吉元等编《中国农村经济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建新等:《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陈立中、张建华:《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测度》,《财经科学》2006年第9期。

陈明显等:《新中国四十年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的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陈文玲:《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陈锡文等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陈晓华、张红宇:《建立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陈星博:《构建开放型的城市社区: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新思路》,《新视野》2003年第5期。

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东方出版社,1995。

陈永杰:《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2005年2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

陈云:《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0日),《陈云文选》(1949~1956年),人民出版社,1984。

陈宗胜:《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陈宗胜、周云波:《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城市流动人口问题课题组:《对于城市农民工政策的反思——以北京为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程虹:《制度变迁的周期》,人民出版社,2000。

程晓农:《维持稳定与深化改革:中国面临的抉择》,《当代中国研究》1995年第1、2期。

戴慧思、卢汉龙译著《中国城市的消费革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

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载于孙宽平主编《转轨、规则与制度安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

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1982年9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小平:《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1978年9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2版。

邓小平:《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邓颖超:《坚定不移地搞好党风》(1981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

邓祖善:《加快“民工潮”向“创业潮”的转换》,载于王郁昭等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丁娟:《妇联组织在参与立法中的作用及其自身的决策功能》,载于李秋芳主编《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中国妇女五十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都阳、Albert Park:《迁移、收入转移与减贫》,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杜洁:《国家社会性别平等机制》,西部妇女网站,http://www.china-gad.org/version2004/ReadNews.asp?NewsID=975。

杜洁:《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分析——从概念到实践》,载于谭琳、杜洁等著《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

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杜钰洲:《开放、合作、共赢:世界纺织工业的新趋势》,http://www.eck. com.cn/article/disp.biz?tid=t2006042100030。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

房爱卿、范剑平、朱小良:《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费孝通:《小城镇再探索》,1984年5月2日《新华日报》。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冯小双:《面子文化的位置——农村妇女消费观调查》,《21世纪》1995年第3期。

冯晓英:《城市人口规模调控政策的回顾与反思——以北京市为例》,《人口研究》2005年第9期。

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到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高尚全:《九年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89。

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关信平:《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背景下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及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郭归春:《科学实在论到方法论到本质》,科学出版社,2004。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第4期。

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2005年4月22日《经济日报》。

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中国城镇居民贫困的测量》,《中国统计》1997年第3期。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

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5号),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

国家统计局调研组:《当前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分析》,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司:《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统计司:《中国社会中的女人和男人——事实和数据(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五”计划研究课题组:《“十五”期间宏观经济改革取向》,《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2000年第41期。

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走向现代化的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的状况》(1994年6月),http://www.gov.cn/zwgk/2005-05/25/content_695.htm。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2005年8月25日第7版《人民日报》。

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胡鞍钢:《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上)》,国研网。

胡兵、赖景升、胡宝娣:《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胡景北:《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贫困的理论分析》,载于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黄西谊:《中国当代社会变迁中农村妇女经济身份转换》,载于李小江、谭深主编《中国妇女分层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译林出版社,2002。

郏启新:《“民工潮”促“创业潮”“开发潮”“建城潮”》,载于王郁昭等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贾云竹:《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发展趋势及生存状况》,载于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建设部调研组:《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研究报告》,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江泽民:《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2000年7月3日第1版《人民日报》。

姜秀花:《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载于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蒋永萍:《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载于蒋永萍主编《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蒋永萍:《中国妇女的就业状况》,载于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蒋永萍:《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国家机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教育部调研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解振明:《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现象和本质》,载于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金一虹:《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妇女就业》,《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3期。

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长尾理论》,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

蓝宇蕴:《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思考——以广州市为例的研究》,《探求》2007年第4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报告》,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研组:《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数量、结构与特点》,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劳动关系现状与调节模式选择》,《经济要参》2004年第15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0):《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http://www.lm.gov.cn/gb/faqs/2002-05/14/content_682.htm。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李汉林:《关于中国单位社会的一些议论》,载于潘乃谷、马戎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李汉林、王奋宇、李路路:《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得》,《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和行动方式》,《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a。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权力、资源和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b。

李路路、李汉林,《关于中国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方式》,载于马戎、苏星编《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明堃、李江涛编《中国社会分层:改革中的巨变》,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3。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张翼:《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平:《国际技术扩散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效果及对策分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李强等:《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强:《“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强、洪大用等:《市场经济、发展差距与社会公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李强:《经济分层与政治分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

李强:《政策变量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调整》,《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李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李善同:《中国城市化水平20年后可达60%》,《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第28期。

李实、John Knight:《中国城市贫困中的三种类型》,载于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李实、赵人伟:《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洪范评论》2006年第3卷第2辑。

李实:《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李通屏:《中国消费制度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李醒民:《科学和技术异同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1期。

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经济学家》2006年第5期。

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林毅夫、王格玮、赵耀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林幼平、张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刘伯红:《老年问题的核心是女老年问题》,载于李福成等编著《从维也纳到马德里:国际老龄行动》,天津技术出版社,2002。

刘伯红、李慧英、邓飞:《中国性别政策述评》,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主办“社会政策论坛”背景资料,2004。

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刘大椿:《科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刘光明、宋洪远:《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4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刘建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第3卷第1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刘茂松:《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思考》,《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8期。

刘伟:《转型经济中的国家、企业和市场》,华文出版社,2001。

刘兆佳等编《市场、阶级与政治:变迁中的华人社会》,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0。

柳拯、郭洪泉、朱勋克:《我国城乡贫困问题预测分析》,《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第9期。

卢毖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卢迈、赵树凯、白南生:《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载于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2》,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陆绯云:《同乡关系网络与中国大陆的“民工潮”》,《世纪中国》2001年第3期。

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张厚义、张其仔:《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罗宾·威廉姆斯:《技术研究和技术的社会形成观导论》,载于殷登祥等编《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大学版社,2004。

罗琼:《妇女解放问题基本知识》,人民出版社,1986。

罗闰良、魏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庆典》,《杂交水稻》2004年第19卷第5期。

马丁:《权力社会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

毛昌祥等:《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现状分析》,《杂交水稻》2006年第21卷第6期。

毛泽东:《粮食统购统销问题》(1953年10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7。

孟昕、白南生:《中国非技术工人工资增长了多少——基于2000~2004年广东七厂家的数据研究》,载于Ross Garnaut、宋立刚主编《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孟昕、张俊森:《中国城镇的双层劳动力市场——上海城镇居民与农村移民的职业分割与工资差距》,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课题小组:《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出版社,1991。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联出版社,1994

潘强恩、愈家宝主编《中国农村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乔健:《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秦晖:《既要WTO,也要NGO》,《中国改革》2002年第6期。

秦晖:《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邱泽奇:《没有爆发点的危机——中国失业人口结果与社会稳定》,《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全国妇联办公厅编《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四十年》,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社会与科技统计司编《中国性别统计资料(1990~1995)》,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著《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联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关于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快速汇总结果的公报(第3号)》,http://www.stats.gov.cn/tjgb/nypcgb/。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组:《促进法律/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社会性别平等:趋势与展望》,载于谭琳、杜洁等著《性别平等的法律与政策: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盛来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4。

宋洪远、黄华波、刘光明:《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问题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宋丽娜、Appleton:《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有权益阶层与无权益阶层的抗衡:寻求就业与政府干预》,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1卷。

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孙自铎:《农民跨省务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谭琳主编《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妇女绿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谭深:《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妇女地位》,载于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1991~1995》,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科学出版社,1994。

陶春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论》,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陶春芳、蒋永萍主编《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第45~56页。

童星、林闽钢:《中国农村贫困线标准》,《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万广华:《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德文、吴要武、蔡昉:《迁移、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什么农村迁移者的失业率很低?》,《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第1期。

王奋宇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北京出版社,2001。

王建平:《中国城市中间阶层消费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95+10)》(妇女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美艳:《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6期。

王宁:《消费的欲望——中国城市消费文化的社会学解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王宁:《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围绕城镇职工消费生活与劳动动机的制度安排及转型逻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王宁:《欲望的起飞与节俭主义——社会双轨化中的欲望与消费》,《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5期(第22辑)。

王西玉、崔传义、赵阳、马忠东:《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第61~69页。

王颖:《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

王郁昭:《让创业大潮汹涌澎湃》,载于王郁昭等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

卫生部调研组:《农民工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调研报告》,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城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吴忠民:《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载于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肖扬:《妇女与健康》,载于王金玲主编《中国妇女发展报告(‘95+10)》(妇女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肖唐镖:《农村宗族重建的普遍性分析》,《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5期。

肖显静:《科学哲学研究到三大转向到内涵及其意义简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2期,第52~56页。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信息产业部:《中国电信运营状况分析》(内部报告),2004。

邢志杰:《关于教育收益率研究的国际比较》,《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4年第2卷第1期。

熊伟:《农民工家庭婚变研究——基于四川泸州地区案例》,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徐匡迪:《中国工程科技30年回顾与展望》,2008年4月7日《科学时报》。

徐瑛等:《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许欣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亚洲开发银行:《关键指标2007:亚洲的分配不均等》,人民出版社,2007。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城市贫困战略研究》,《观察与建议》2004年第10期。

严善平:《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杨云彦:《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姚洋:《社会排斥和经济歧视——东部农村地区移民的现状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叶文志:《用市场法则引导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载于王郁昭等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殷登祥等:《技术的社会形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殷登祥:《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袁志刚、方颖:《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力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张慧瑜:《遮蔽与突显:“农民工”在大众传媒中的位置》,http://www.tecn. cn/data/detail.php?id=9778。

张乐天:《告别理想》,东方出版中心,1998。

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

张惟项、周皓、刘爽、宋健:《应不应该建立“人口准入制度”?(之一)》,《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

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张绪武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78~1993年》,香港经济导报社出版,1994。

张烨霞、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城乡迁移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赵人伟、李实、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2005年4月25~26日《中国经济时报》。

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赵延东、张化枫、邓大胜:《西部城乡居民的贫困状况》,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赵燕青:《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述评》,载于叶维均等主编《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赵耀辉、刘启明:《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中国人口科学》1997年第2期。

赵耀辉:《跳出农门:中国农村人口到城镇迁移决策》,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

赵玉林等:《中国科技五十年:成就、经验和规律》,《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5期。

赵忠:《农村移民的特点和经济分析》,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郑丹丹:《婚姻家庭中的妇女地位》,载于蒋永萍主编《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社会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郑晓瑛、方鹏骞:《妇女与健康研究综述》,载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郑真真、解振明、刘鸿雁:《流动对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影响》,载于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组织部课题组:《中国调查报告(2000~2001):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3。

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中国发展基金会,《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07》,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手册》,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6。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6》,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6。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年鉴2005》,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妇女管理学院编《中国妇女运动文献资料汇编(1949~1983)》第二册,中国妇女出版社,1988。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工商总局数据说私企破500万户》,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7年8月17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5%》,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6年9月29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社科院报告说私企还存在诸多缺陷》,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6年2月17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十五期间民营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6年3月31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载于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中国企业家调研课题组:《2007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和谐稳定调查”课题组:《2006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状况调查报告》(李培林、陈光金、李炜执笔),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西苑出版社,2003。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一)》,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7年3月16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6年中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二)》,载于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2007年3月23日《民营经济内参》。

中国通信年鉴编委会:《中国信息产业年鉴(通信卷)》(2006),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年6月》,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9月23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五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

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周其仁、杜鹰、邱继成:《发展的主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周云、柳玉芝:《老年妇女研究综述》,载于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Achterhuis,Hans,American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Empirical Tur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1.

Babbie,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elmont,1989.

Bass,Frank M.,“A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 for Consumer Durables”,Management Science. 1969,13(5).

Berger,Peter L.,and Thomas Luckman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Garden City,N.Y.:Doubleday,1966.

Berger,P.L.,et al. Die gesellschaftliche Konstruktion der Wirklichkeit. Frankfurt. 1992.

Bian,Yanjie. 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

Bijker,Wiebe E.,and John Law. Shaping Technology/Building Society: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2.

Bijker,Wiebe E.,Thomas Parke Hughes,and T.J.Pinch.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7.

Bosetyky,H,P.Heinrich,Mensch und Organisation. Muenchen. 1989.

Bourdieu,Pierre.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Buss,L. Lehrbuch der Wirtschaftssozio,logie. Berlin. 1985.

Chan,Anita,et al. Chen Village under Mao and De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Cheng,Tiejun,and Selden,Mark,“The Origin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ukou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1994,139.

Cole,S. The Sociological Method. Chicago. 1980.

Cutcliffe,Stephen H.,and Carl Mitcham. Visions of STS:Counterpoints in 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 Studie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Dahrendorf,Ralf.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Deborah S.Davis(ed.).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Durbin,Paul T.,Friedrich Rapp,and Werner-Reimers-Stiftung.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MA:Reidel,1983.

E.Durkheim.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1933.

Eisenstadt,S. M. “Studies in Reference Group Behavior.” Human Relations,VII. 1954.

Ellul,Jacques.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 New York:Knopf,1964.

Engel,U.,et al. Panelanalyse. New York. 1994.

Fan,C. Cindy. “Migration,Hukou,and the City,on Shahid Yusuf and Anthony Saich 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Strategies and Policies,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8.

Flick,U.,et al. Handbuch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Weinheim. 1995.

Giddens,Anthony.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5.

Giles,John. “Is life more Risky in the Open?Household Risk-coping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s Labor marke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81,2006.

Granovetter,Mark and Swedberg Richard(Eds.),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al Life. Westview Press,1992.

Gurr,T. R. Why Men Rebe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Hare,Denise,“‘Push’ versus ‘Pull’ Factors in Migration Outflows and Returns: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Status and Spell Duration among China’s Rural Popul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1,35(3).

Huges,Thomas P. Networks of Power:Electrification in Western Society,1880-1930. Baltimore,MD: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3.

J.B.Schor. The Overspent American:Why We Want What We Don’t Need. New York,HarperPerennial,1998.

Jones,D.C.,Li,C.,Owen,A.L. “Growth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China Economic Reviews,2003,Vol.14.

Kanbur,Ravi and Xiaobo,Zhang. “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Reform and Openness”,Paper prepared for the UNU/WIDER Project Conference on Spatial Inequality in Asia,2003.

Kelly,H. H. “Two Functions of Reference Groups.” G. H. Swanson et al.,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 1952.

Khan,Azizur Rahman,Keith Griffin,and Carl Riski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1999,Vol.89,No.2.

Kula,A. Social Contructivism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Routledge,2000.

Kuznets,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March,45(1).

Lau,E. E. Intention und Institution. Muenchen. 1978.

Lepsius,R. Interessen,Ideen und Institutionen. Opladen. 1990.

Li Hanlin,Die Grundstruktur der chinesischen Gesellschaft. Opladen. 1991.

Li Hanlin,“Das Danwei-Phaenomen und die chinesische Modernisierung.” Atteslander P.(Hg):Kulturelle Eigenentwicklung. Frankfurt. 1993.

Li Hanlin,“Soziale Kontrolle und die chinesische Danwei-Organisation.” Reimann,H.,& Mueller,H. P. (Hg.),Probleme moderner Gesellschaft,Opladen. 1994.

Li Hanlin,“Power,Resources and Exchange in the Chinese ‘Work Unit Society’”. Atteslander,P. (Ed.),Anomie-Social Destab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Warning Syst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1995,Vol 15.

Li Hanlin,Wang Qi.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Work Unit Society. Frankfurt. 1996.

Lin,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4,52(3).

Li,Yi.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Inc.,2005.

Loether,H. et al. Descriptive and Inferential Statistics,Boston. 1986.

Luhmann N. Ausdifferenzierung des Rechts. Frankfurt am Main. 1981.

Luhmann N. Soziologische Aufklaerung. Opladen. 1982.

Margaret Levi. “The State of the Study of the State.”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ed.)by H.V.Milner,Washington,D.C.:W.W.Nort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2.

Mayring,P. Psychologie des Gluecks. Koeln. 1993.

Merton,R. K. & A. S. Rossi,“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Reference Group Behavior.” R. K. 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Free Press.1968.

Mills,C. Wright.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6.

Nachmias,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 1976.

Nee,Victor.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54.

Nee,Victor.,“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1,56.

Nee,Victor.,“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101.

Nee,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54.

Oi,Jean.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Oi,Jean.,“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1992,45.

Oi,Jean.,“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China Quarterly,1995,144.

Oi,Jean.,Rural China Takes Of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ley. 1999.

Opp,K. D. The Rationality of Political Protes,Westview Press.1989.

Parish,William L. and E. Michelson. “Politics and Markets:Dual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6,101.

Parkin,Frank. 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Peng,Yusheng,“Chinese Village and Townships a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Ownership,Governance,and Market Disciplin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March,2001.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London:Routledge,1984.

R.K.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 Glencoe,Free Press,1957.

Roth,E. (Ed.),Sozialwissenschaftliche Methoden,Muenchen. 1995.

Rozelle,Scott,J.Edward Taylor and Alan de Brwa,“Migration,Remittances,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Vol.89,No.2.

Rozelle,Scott,Li Guo,Minggao Shen,Amelia Hughart and John Giles,“Leaving China’s Farms: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1991,No.158.

Runciman,W. G.,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London. 1972.

Russell Keat,Nigel Whiteley,and Nicholas Abercrombie(eds.).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sumer. London,Routledge,1994.

Samuel Popkin,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Berkeley. 1979.

Schelsky,H.,“Zur soziologischen Theorie der Institution.” Zur Theorie der Instittution. Duesseldorf. 1970.

Schuelein,J. A. Theorie der Institution,Opladen. 1987.

Siegrist,J.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Effort/Low-Reward Condi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1996. Vol.1.

Simmel,G. Soziologie:Untersuchungen ueber die Formen der Vergesellschaftung. Berlin,1968.

Simon,J. Basic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1982.

Solinger,Dorothy J.,“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9,Vol.114 (3).

Straits,B. et. al.,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New York. 1988.

Tanur,J.(ed.),Questions about Questions,New York. 1992.

Tarde,Gabriel de. The Laws of Imitation. Translated by Elsie Worthington Clews Parsons. New York:H. Holt and Company,1903.

Tufte,E. Data Analysi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London. 1978.

Vernon,Raymo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Victor Nee. “Sourc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edited by Mary C.Brington and Victor Nee,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Walder,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Weber,M. “Class,Status,Party”,Pages 113-122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edited by David B. Grusky,Boulder:Westview Press Inc.,1994.

Weber,M. Wirtschaft und Gesellschaft. Tuebingen. 1980.

Weiner,A. B. Lehrbuch der Organisationspsychologie,Muenchen. 1981.

Whyte,Martin King,and William Parish.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World Bank,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Attacking Poverty. Washington DC,US.:The World Bank. 2001.

Yusuf,Shahid and Kaoru Nabeshima. “Optimizing Urban Development,on Shahid Yusuf and Anthony Saich 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Strategies and Policies,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8.

Zhao,Yaohui,“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9,47(4).

Zhou,Xueguang,“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orm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105.

Zhou,Xueguang. 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 1949-1994. Cambridge,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Zucker,L. “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nn. Rev. Sociol. 1987.

简 介:本书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技术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影响。作者和研究团队横跨十余省,访谈了200余名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80岁,包括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农村大学生、农村干部等。本书通过三种媒介使用:信息传播媒介,交通媒介,广泛意义上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和事物,揭示了媒介技术对农村经...

作者: 张世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题目来看,本书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本书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本书提出解决的出路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

作者: 李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本书从海洋社会学的含义、对象与特征等方面系统阐释了何谓海洋社会学;继而从海洋社会的含义、特征、层次、构成要素以及海洋社会变迁等方面阐释了海洋社会的内涵;进而围绕海洋社会群体与海洋社会组织、海洋移民、海洋文化、海洋社会问题、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专题,对其含义、构成、特征、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