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56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图书

Diverse Urbanization and China Development: A Study on Strategies and Propelled Patterns

SSAPID:101-6818-5590-53
ISBN:978-7-5097-469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题目来看,本书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本书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本书提出解决的出路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的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农民、农民工城市融入,应成为当前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方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强
编 辑:郑嬿;史雪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索引

 前言

 课题组成员

 第一篇 多元城镇化模式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

   一 引言: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

   二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1900~1949年

    (二)1949~1978年

     1.1949~1957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正常上升期

     2.1958~1965年:城镇化发展的“大起”“大落”

     3.1966~1978年:城镇化发展停滞

    (三)1979年至今

     1.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84年)

     2.城镇化稳步发展阶段(1985~1991年)

     3.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三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四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 多元城镇化模式的理论探讨

   一 中国城镇化基础和条件的特殊性

   二 一元或多元:对中国城镇化模式的思考

   三 多元城镇化的模式

    (一)基于城镇规模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二)基于推进方式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三)推进多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 三规合一:根据多元城镇化战略制订总体战略性规划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整合

    (二)根据多元城镇化战略制订总体性国土空间战略规划体系

   五 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形成多元城镇社会

    (一)社会结构变迁:多元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城市中国的形成

    (二)争论城镇社会:多元城镇社会及其影响

  第三章 中外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英国:内生引领型城市化

     1.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四大阶段

      (1)农业革命的初级城市化时期

      (2)商业革命的城市化阶段

      (3)工业革命的城市化进程

     2.英国模式的核心优势与内在动力机制

      (1)农业技术改进和农产品商品化

      (2)工业革命推动小城镇迅速发展为大城市

      (3)工业革命改变产业结构推动城市形成

      (4)交通运输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5)城市扩张、郊区化和城市聚集

     3.英国城市化中的问题

      (1)住房短缺与贫民窟

      (2)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

      (3)工人处境艰难与“血汗工厂”

      (4)早期城市建设规划滞后、景观丑陋

    (二)美国:市场主导型城市化

     1.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阶段

      (1)从殖民地到非殖民地时期(1609~1830年)

       ①殖民时期的港口贸易城市阶段(1609~1776年)

       ②独立时期的中西部新城镇发展阶段(1776~1830年)

      (2)工业转型与加速发展时期(1830~1920年)

       ①内战前的区域连通发展阶段(1830~1860年)

       ②内战后工业城市带形成阶段(1860~1920年)

      (3)成熟都市区形成与转型时期(1920~2011年)

       ①郊区化与都市区形成阶段(1920~1960年)

       ②都市区转向巨型城市带阶段(1960~2000年)

       ③美国城市的空心化困局(2001~2011年)

     5.美国城市化中的主要问题

      (1)过度郊区化

      (2)社会分化问题

    (三)苏俄:中央计划型城市化

     1.苏俄城市化的历史轨迹

      (1)俄罗斯城市化肇始时期(850~1916年)

      (2)苏维埃政权新生时期(1917~1926年)

      (3)强力中央计划时期(1926~1950年)

      (4)深度发展时期(1951~1991年)

      (5)停滞徘徊时期(1991~2010年)

     2.苏俄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

      (1)城乡住房矛盾日益尖锐

      (2)城市公用设施严重不足

      (3)城市出现“农村化”“农民化”

      (4)身份限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四)日本:政府推动型城市化

     1.日本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进程

      (1)农业社会时期(1603~1867年)

      (2)城市化准备时期(1868~1920年)

      (3)重工业城市圈时期(1920~1950年)

      (4)战后高速发展时期(1950~1990年)

     2.日本城市化模式的经验

      (1)重视农业改造并促进农业现代化

      (2)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3)完善的交通网络建设

      (4)大量吸收外资和技术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重视教育社保等公共事业

      (7)工业反哺农业

     3.日本城市化模式的教训

      (1)住房拥挤和交通堵塞现象严重

      (2)城市房价暴涨造成泡沫经济破裂

      (3)城市负荷过重,居民生活环境恶化

   二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一)韩国:聚集分散型城市化

     1.韩国城市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变迁阶段

      (1)战争及恢复时期(1949~1960年)

      (2)经济起飞阶段(1960~1970年)

      (3)第一次经济调整和消费聚集阶段(1970~1980年)

      (4)卫星城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城市化阶段(1980~2005年)

     2.韩国城市规模的分布特点

     3.韩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二)中国台湾:产业推动型城市化

     1.台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1895~1950年

      (2)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

      (3)196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

      (4)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

      (5)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2.台湾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大都会区的出现

      (2)发展小城镇的选择

     3.推动台湾城市发展的因素

      (1)台湾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2)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因素

    (三)巴西:外部驱动型城市化

     1.巴西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19世纪之前

      (2)19世纪至20世纪

      (3)20世纪之后

     2.巴西城市化的路径

      (1)外激型城市化路径

      (2)农村城市化路径

     3.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四)印度:缓慢发展型城市化

     1.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2.印度城市化的动力因素

      (1)工业化

      (2)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重视教育

      (4)人口迁移

     3.印度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

      (1)贫民窟

      (2)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不足

      (3)能源和环境问题

     4.印度城市化的未来

 第二篇 多元城镇化的推进模式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七种类型

   一 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的特殊性

   二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回顾

   三 中国城镇化推进的多元模式

    (一)建立开发区

    (二)建设新区和新城

    (三)城市扩展

    (四)旧城改造

    (五)建设中央商务区(CBD)

    (六)乡镇产业化

    (七)村庄产业化

   四 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的利弊分析

  第五章 建立开发区模式

   一 开发区的概念由来和历史沿革

    (一)设立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二)历史沿革

     1.起步初创时期(1985~1991年)

     2.高速发展时期(1992~1998年)

     3.稳定发展时期(1999~2002年)

     4.科学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二 开发区的发展类型与空间布局

    (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概念

     2.发展现状

    (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概念

     2.发展现状

    (三)国家级保税区

     1.概念

     2.发展现状

    (四)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1.概念

     2.发展现状

    (五)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1.概念

     2.发展现状

    (六)其他国家级开发区

     1.国家旅游度假区

     2.保税物流园区

     3.中俄互市贸易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和台商投资区等

    (七)省级开发区

   三 开发区模式的治理模式

    (一)开发区治理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1.开发区治理模式的概念

     2.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特征

    (二)开发区治理模式的分类

     1.政府主导型

     2.企业主导型

     3.政企混合型

   四 开发区模式的战略功能

    (一)经济功能

     1.国民经济

     2.增加财税

     3.国际贸易

     4.规模效益

     5.产业升级

     6.战略产业

    (二)社会功能

     1.推进城市化进程

     2.统筹城乡发展

     3.创新管理体制

     4.促进社会建设

     5.培育市民社会

    (三)政治功能

     1.发展特区制度

     2.彰显中国模式

     3.促进海峡交流

   五 开发区模式的城镇化推进逻辑

    (一)启动阶段

     1.政府政策

     2.产业规划

     3.示范效应

     4.区域竞争

    (二)资源组织

     1.财政拨款

     2.企业融资

     3.项目融资

     4.社会资本

    (三)资源盘活

     1.土地集中

     2.劳动吸储

     3.成本优势

     4.局部垄断

    (四)结果反馈

     1.政府与管委会

     2.企业与开发商

     3.农民与居民

     4.社区与社会

   六 开发区模式的经济局限和社会约束

    (一)经济局限

     1.经济增长模式单一

     2.抵御国际环境风险能力弱

     3.“准圈地运动”浪费土地资源制约未来发展

     4.开发区模式趋同导致竞争困境

     5.开发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倒错现象

    (二)社会约束

     1.城镇化进程的跳跃性和不稳定性

     2.城镇化进程的强制性、人为性、主观性和外驱性

     3.破坏原有社区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

     4.公共政策制定缺乏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5.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6.开发区绩效评估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7.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

     8.理性的困境:人类的万能抑或是人性的羸弱

  第六章 建设新城模式

   一 新城建设和城市化

    (一)生态要素

     1.人口迁移的条件和特点

     2.新城建设人口迁移的条件和特点

    (二)经济要素

     1.城市化过程和经济活动

     2.新城建设的经济条件

    (三)社会要素

   二 新城建设案例——PG区的新城建设项目

    (一)新城建设的缘起、参与主体和问题

     1.一个浪漫主义的城市发展目标

     2.新城建设过程中的政府、企业和个体

     3.新城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

    (二)新城在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和功能

     1.地理位置和交通

     2.经济现状

    (三)新城的人口特征和意愿

     1.人口的职业和技能

     2.就业意愿

     3.新城建设意愿

      (1)文化程度和新城建设意愿

      (2)就业状况和意愿

      (3)土地、养殖业、非农劳动力和意愿

      (4)收入和新城建设意愿

    (四)新城的社会要素

     1.户口问题

     2.社会保险和安全

     3.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践

   三 新城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一)政府和市场

    (二)城市发展中的不平等和贫困

    (三)征地、移民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第七章 城市扩展模式

   一 政府主导的城市扩展模式

    1.规模大、速度快、区域差异明显

    2.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增幅大、比重高

    3.地方政府债务构成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建设比重偏高

    4.城市改造和开发能力强、分化大

   二 理解城市扩展:增长、分化与蔓延

    1.城市的增长

    2.社会空间分化

    3.城市的蔓延

   三 城市扩展的政治经济机制

    1.金融

    2.公司治理结构

    3.资源配置

    4.经营环境

   四 结论

  第八章 旧城更新模式

   一 概念和发展现状

    (一)相关概念

    (二)“旧城”现状

     1.旧城建筑质量结构老化

     2.居住密度高,生活环境差

     3.基础设施问题突出

     4.人口空巢化、老龄化明显

     5.住房产权

    (三)以往“旧城更新”的方式

     1.危房改造

     2.地产推动

     3.重大社会活动下的旧城更新

   二 旧城更新过程中的问题

    (一)“城市特色”与城市文化的丧失

    (二)“打造”口号下的仿古街和假古董

    (三)旧城改造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 旧城更新模式对策和建议

    (一)关注民生,多元方案

     1“弱势群体”关注

     2.尊重居民意愿,多元方案解决

     3.合理补偿,分享土地后续增值收益

    (二)旧城区域历史建筑的保护

     1.有机更新

     2.整体保护基础上的更新

    (三)旧城区域不具备文物价值建筑的“改造”

    (四)其他

  第九章 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

   一 中央商务区模式介绍:一般规律与国际比较

    (一)中央商务区的概念、特征与演变规律

     1.中央商务区的概念内涵:现代意义下的CBD

     2.现代意义下CBD的基本特征

     3.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演变规律

    (二)我国CBD发展模式:国际比较的视角

   二 我国CBD的建设状况与发展特色

    (一)我国CBD的发展状况简介

     1.我国主要城市CBD规划建设情况统计

    (二)我国CBD的发展特色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2.产业布局表现为以商业发展为主、商务办公为辅

     3.产业特色表现为突出强调金融业发展

     4.产业政策集中于企业入驻相关资金的返还补贴

   三 我国中央商务区(CBD)的适建性及案例分析:政府管理的视角

    (一)我国大中城市中央商务区的适建性分析

     1.建设CBD的条件

     2.我国大城市建设CBD的定位

     3.我国大城CBD的选址

    (二)我国建设较为成熟的CBD:以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例*

     1.规划过程

     2.建设现状

      (1)陆家嘴CBD的空间形态和组团

      (2)基本形成CBD的产业链

     3.现存问题

      (1)金融产业链条短,传统金融服务过多,附加价值低

      (2)知名金融企业少,国际金融竞争力小

     4.发展对策:政府管理模式的视角

    (三)我国建设受挫的CBD: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1.开发背景

     2.区位布局

     3.发展困境及规划调整

      (1)发展困境

      (2)受挫原因

     4.对新规划的评价

   四 我国CBD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CBD发展存在问题探析

     1.对CBD的认识误区和CBD建设的层次定位失误

     2.政府行为的无序

     3.CBD开发建设模式单一

     4.规划缺陷及目标偏离

     5.CBD建设体制不顺,管理不力

     6.CBD产业发展的缺陷

    (二)我国CBD发展规划建议

     1.规范评审程序,合理定位CBD,做好长期规划,保证资金到位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注重CBD各功能区块的合理布局,避免开发商短期行为

     3.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效率与交通、环境的整合,提升CBD的综合社会福利

  第十章 乡镇产业化模式

   一 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有模式

    (一)中国在毛泽东时期的农村发展模式

    (二)中国沿海地区——珠三角的农村就地城镇化及成因

     1.小城镇战略及农村工业化发展

     2.乡村工业发展与外资共同作用下的就地城镇化

    (三)新农村建设与以农村为主体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方向

   二 案例一:河北乡村工业发展下的农村就地城镇化

    (一)分散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形态与动因

    (二)聚集—分散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形态与动因

    (三)聚集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形态与动因

   三 案例二:广东云浮市的“主体功能”与“完整社区”行动

    (一)市域空间发展与基础设施保障

    (二)主体功能区:政府职能转变与公共服务建设

    (三)社区作为基本的单元:社会自治组织的培育

    (四)行动指引

   四 乡镇产业化与就地城镇化发展建议

    (一)现有案例的共同之处与问题

    (二)讨论:农村城镇化应可持续发展

     1.“非进化论”的多元经济发展与部分自给

     2.农村社区的发展与运用

     3.资源共享与区域整合的就地城镇化

  第十一章 村庄产业化模式

   一 产业带动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二 村庄产业化的动力机制

    (一)内生动力的产业化模式

    (二)外生动力的产业化模式

    (三)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比较

   三 村庄产业化模式的典型——韩村河

    (一)韩村河简介

    (二)韩村河的发展现状

     1.组织机构情况

     2.经济发展指标

     3.走现代农业之路

     4.建学校,育人才

     5.第三产业兴旺

   四 韩村河的致富路

    (一)韩村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因

    (二)企业养富了韩村河——韩建集团的发展史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

     2.第二阶段(1984~1988年)

     3.第三阶段(1988~1994年)

     4.第四阶段(1995~2005年)

     5.第五阶段(2006~2011年)

    (三)韩建集团和韩村河的带头人

    (四)韩建集团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理念

    (五)韩建集团改制

   五 建设韩村河新村

    (一)村容村貌改造

    (二)建别墅,起高楼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

   六 韩村河的经验及未来

    (一)韩村河城镇化道路的经验

     1.坚持村里统一领导

     2.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

     3.带头人的视野和能力

     4.强化制度建设

     5.重视教育和人才

     6.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

    (二)韩村河的未来

     1.韩村河城镇化的策略

     2.韩村河的发展困境

     3.村子能“傍”企业多久

   七 产业城镇化模式的发展

    (一)城镇化的模式思考

    (二)产业化推进模式的特点

 第三篇 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区域研究

  第十二章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 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与趋势*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特征与趋势

   二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向城镇迁移情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人口向城镇迁移特点

   三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情况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人口流动特点分析

     1.不同区域城市人口流动特征

     2.不同规模城市人口流动特征

   四 发挥中小规模城市的集聚效应,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全面滞后于超大、特大城市

    (二)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第十三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推进人口城镇化

   一 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迁移的现状分析

    (一)人口城镇化与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1.我国人口城镇化的主要特点

     2.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二)大量流动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可能带来的问题

     1.大量农村人口流出导致“空心村”的出现

     2.大量的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引发“城市病”

     3.大城市发展带来的高风险

   二 不宜以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政策主导”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特点

     1.建制镇的数量和总人口不断增加

     2.区域间小城镇发展呈非均衡状态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总结性述评

     1.小城镇综合力凸显,是实现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2.不宜以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政策主导”

   三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政策重点推动城镇化发展

    (一)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推动人口城镇化提供动力

    (二)县域城镇的特殊地位利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三)形成县域范围内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更利于大城市的发展

  第十四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 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二 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划分

    (一)经济区域的划分

    (二)主体功能分区

    (三)人口发展功能分区

    (四)主体功能分区与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比较

   三 内生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与自变量的确定

    (一)因子分析方法

    (二)2009年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与自变量的确定

  第十五章 基于县域经济的城镇化理论模型与对策探讨

   一 县域人口城镇化的理论模型构建

    (一)资料说明与指标选择

     1.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2.指标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1)城镇化水平

      (2)经济增长

      (3)城乡收入差别

      (4)农业劳动力

      (5)功能区划

    (二)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1.同步回归分析

     2.逐步回归分析

   二 模型的结果分析

   三 推进县域人口城镇化的对策性思考

    (一)按不同人口发展功能区,分区域制定政策体系,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

    (二)坚持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推进大中小城市(镇)的协调发展

    (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县域城镇发展实行分类指导

 第四篇 城市融入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第十六章 城镇化中的社会融入问题

   一 中国城镇化中“社会融入”的难题

    (一)什么是城镇化中的“社会融入”

    (二)中国高速城镇化发展下的社会融入难题

    (三)中国城镇化中的“不融入”与“半融入”问题

   二 今日“农转非”的“半融入”问题

    (一)户籍制度接纳与多方面要素不接轨的矛盾

    (二)“农转非”总体上是城市里的弱势群体

    (三)有限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

    (四)“半融入”的社会心理表现

    (五)社会认同的差异

   三 外来农民工的“不融入”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不接纳

    (二)与户籍相关联的多方面的社会差异

    (三)制度排斥与农民工能力的反差

    (四)社会不公正现象

    (五)人际交往的断裂状态

    (六)“不融入”的社会认同情况

   四 “半融入”与“不融入”的比较研究

    (一)两个群体在占有资源方面的重大差异

    (二)两种路径:制度差异原因与社会选择差异原因

   五 解决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一)关于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二)关于“农转非”社会融入问题的对策

  第十七章 流动人口城市定居意愿初步研究

   一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一)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简述

    (二)国内人口流动研究简述

   二 研究框架和资料概况

    (一)研究主要框架

    (二)调查资料概况

   三 数据与研究变量初步分析

    (一)经济地位

    (二)社会交往与距离感

    (三)城市生活参与和身份认同

    (四)城市定居意愿

   四 回归模型分析与讨论

    (一)模型分析

    (二)人力资本与定居意愿

    (三)经济因素与定居意愿

    (四)城市适应性与定居意愿

     1.边缘性交往与距离感

     2.社会歧视与距离感

     3.关系重构与“嵌入”

    (五)户籍制度与定居意愿

    (六)家庭因素与定居意愿

   五 影响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

  第十八章 农民工子女的文化适应与城市融入

   一 理论回顾:移民文化适应研究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单维度模型

    (二)文化适应理论的双维度模型

    (三)文化适应理论的多维度模型

    (四)文化适应理论的新进展

     1.多向分层同化理论

     2.叠合性适应

   二 农民工子女的文化适应

    (一)语言适应

    (二)文化活动融入

     1.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

     2.上网

     3.逛街购物

     4.广泛的兴趣爱好

     5.参观游玩

     6.打零工和学习经营

      (1)打零工

      (2)学习经营

    (三)社会关系融入

     1.链式移民

     2.与北京人的社会交往

   三 促进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政策建议

  第十九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问题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程度较高,但职业技能不足

    (二)职业以制造业、服务业普通员工为主

    (三)较早进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体系

    (四)多数处于未婚状态

   二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中的主要问题

    (一)边缘性的生活世界

     1.居住的边缘性

     2.社会关系的边缘性

    (二)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

    (三)地位差异和相对剥夺感

    (四)矛盾的城市身份认同

    (五)权利意识与实际权利的落差

   三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制度因素

    (三)文化心理因素

   四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方式及对策

    (一)定居于打工城市

    (二)定居于家乡所在地的县城或集镇

  第二十章 城市群中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

   一 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与数据来源

    (一)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的社会距离问题

    (二)中西方社会距离的研究述评

     1.社会距离的含义

     2.社会距离的类型

     3.社会距离的等级

     4.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

     5.社会距离的测量

    (三)研究假设、变量与方法

     1.研究假设

     2.社会距离的操作定义与指标设计

     3.调查与样本

     4.农民工与市民的基本生活状况比较

      农民工的生活状况

       (1)收入状况

       (2)文化水平

       (3)居住状况

       (4)就业状况

      市民的生活状况

       (1)收入状况

       (2)文化水平

   二 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统计描述

    (一)农民工与市民的心理距离

     1.信任

     2.理解

     3.情感倾向

     4.交往意愿

    (二)农民工与市民的交往距离

     1.语言沟通

      (1)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语言交流

      (2)农民工与房东和市民同事的语言沟通

     2.娱乐参与

      (1)农民工与市民同事的娱乐

      (2)农民工与居住区市民的娱乐

     3.朋友关系

     4.私域交往

     5.社会支持

      (1)市民对农民工的经济支持

      (2)市民对农民工的信息支持

    (三)市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总体特征

     1.市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等级

     2.市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类型

     3.市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评价的非对称性

     4.市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发展趋势

   三 假设检验与政策建议

    (一)社会地位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二)文化差异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三)空间隔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1.职业隔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2.居住隔离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四)非正式制度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五)讨论与建议

  第二十一章 农民工技术地位上升转向中间阶层的重要战略

   一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难题

   二 社会地位是怎样获得的:劳动技术与地位变迁的关系

   三 对于中国城市农民工技术与社会地位关系的实证分析

   四 国际比较与结论

 第五篇 中国城镇化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第二十二章 城市群背景下“社会风险综合分析框架”初探

   一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一)城市群的概念

    (二)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的选择

   二 城市群带来高风险社会

    (一)高风险社会的概念

    (二)高风险社会应对机制相关研究

   三 城市群地区社会风险PIETINC分析框架

   四 城市群社会风险实证分析

    (一)自然因素引发的社会风险:以东日本大地震为例

    (二)个别人为因素引发的社会风险:以上海高层公寓大火为例

    (三)系统人为因素引发的社会风险:以北京交通拥堵为例

   五 应对城市群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

  第二十三章 中国城市群中的犯罪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城市群中的犯罪问题

    (一)城镇化与犯罪问题

    (二)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与犯罪问题

     1.犯罪特点

     2.犯罪类型

      (1)“两抢”犯罪

      (2)毒品犯罪

      (3)“涉黑”犯罪

      (4)经济犯罪

   二 珠三角地区城市群中犯罪问题分析

    (一)流动农民工众多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三)城市空间盲区增多

    (四)城乡结合地区情况复杂

    (五)交通运输通达

    (六)多元文化碰撞

   三 城市群中的犯罪与社会对策

    (一)吸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二)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的对策

    (三)推进区域警务协作的对策

    (四)完善社会治安评价的对策

     1.科学基础问题

     2.风险与不确定性

     3.政策的时间滞后性

     4.完善性与社会需求性的折中

  第二十四章 中国城市群中的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研究

   一 研究状况与数据来源

    (一)对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状况的研究

    (二)流浪乞讨的原因分析

     1.城乡差距和贫困是流浪乞讨现象发生的社会原因

     2.乞讨文化是流浪乞讨产生的重要原因

     3.各种自然灾害也是造成农民行乞的原因之一

     4.家庭原因是产生流浪乞讨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5.乞讨者个人生活方式选择方面的原因

     6.历史原因

     7.制度原因

    (三)研究价值

    (四)调查活动与数据特征

    (五)研究框架、研究假设、变量和指标

   二 流浪乞讨人员的统计描述

    (一)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分布与构成

     1.来源地

     2.年龄结构

     3.文化程度

     4.家庭婚姻

    (二)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1.收入状况

     2.日常活动

     3.乞讨方式

     4.居住方式

     5.健康状况

     6.外出乞讨时间

     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百分比

      (2)流浪乞讨人员发生违法犯罪现象种类较多

      (3)操纵、经营乞丐现象

      (4)强讨强要

     8.社会冲突

     9.乞讨心理与情绪特征

    (三)流浪乞讨人员的类型划分

    (四)城市居民的施舍行为分析

   三 流浪乞讨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是流浪乞讨的主要原因

    (二)乞讨文化的影响

    (三)个人因素是乞讨的重要原因

    (四)制度缺失对乞讨行为发生的影响

     1.救助制度存在的困难及调查结果

     2.治安管理工作存在的困难

     3.市民对管理强度的看法

    (五)城市市民施舍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施舍行为的影响

     2.城市市民与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距离及其对施舍行为的影响

   四 治理流浪乞讨现象的对策建议

    (一)推行以疏导为主的社会政策,推行人性化管理

    (二)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原则

    (三)建立多元化的救助体系

    (四)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弘扬主流文化,摈弃乞讨文化

    (六)制定《社会救助法》

  第二十五章 城市群中的社区邻里关系研究

   一 邻里与邻里关系

    (一)什么是邻里

    (二)邻里关系及其作用

     1.邻里关系的价值

     2.邻里关系的作用

   二 国外社区邻里研究的主要理论

    (一)社区失落论

    (二)社区继存论

    (三)社区解放论

   三 H市社区邻里关系的整体现状分析

    (一)邻里熟识

     1.个体属性与邻里熟识

      (1)年龄与邻里熟识

      (2)户籍与邻里熟识

     2.居住时间与邻里熟识度

    (二)邻里互助

     1.邻里互助的整体情况

      (1)个体属性与邻里互助

      (2)居住时间与邻里互助

     2.邻里互助的主要维度

      (1)行动照顾类

      (2)物质支援类

      (3)心理慰藉类

      (4)工具性支持类

    (三)邻里认知

     1.邻里互助评估

     2.邻里关系和谐评价

    (四)邻里认同

     1.社区归属感

      (1)社区是否有家的感觉

      (2)是否喜欢居住的社区

     2.社区自豪感

   四 典型传统社区与典型新兴社区邻里关系比较分析

    (一)邻里熟识

    (二)邻里互助

     1.行动照顾类

     2.物质支援类

     3.心理慰藉类

      (1)见面打招呼

      (2)登门拜访

     4.工具性支持类

    (三)邻里认知

     1.邻里互助评估

     2.居民关系和谐评价

    (四)邻里认同

     1.社区归属感

     2.社区自豪感

   五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1.邻里关系与社区整合

     2.邻里关系与空间规划

     3.邻里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十六章 城市群中的农村土地制度

   一 中国农地制度整体回顾

    (一)农地的所有权及经营制度

     1.1978~1983年,人民公社制度逐渐过渡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84~1991年,承包期延长15年,允许土地合法流转

     3.1992~1999年,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鼓励适度规模经营

     4.2000年以来,家庭承包经营的法制化

    (二)农地流转制度

     1.禁止流转阶段

     2.允许流转并逐步放开

    (三)农地转化制度

     1.农地转化必须严格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严格审批

     3.严格耕地补偿制度

   二 现行土地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城镇化、经济增长对于土地政策依赖性

    (二)征地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

    (三)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

   三 基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城乡统筹实践——成都经验

    (一)“还权赋能”

    (二)土地确权

    (三)农地流转

    (四)集中居住与建设用地指标置换

    (五)土地级差效应的优势与问题

    (六)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经验

   四 总结

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题目来看,本书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本书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本书提出解决的出路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的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范围内的农民、农民工城市融入,应成为当前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方式。

埃德温主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郝寿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刘磊、吕梁山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白南生:《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载《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白南生:《回乡还是进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白南生:《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1000-1994年》,阮岳湘译,商务印书馆,2008。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

鲍克:《中国开发区——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人民出版社,2002。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编《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蔡禾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曹裕等:《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2010年第3期。

岑俊华:《对珠江新城规划的看法》,《广东科技》2005年第8期。

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陈丽春:《台湾都市再生策略》,《台湾土地金融季刊》1999年第4期。

陈秋玲:《社会风险预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陈双阳:《关于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整治的实践与思考》,《公安研究》2009年第10期。

陈伟新:《国内大中城市中央商务区近今发展实证研究》,《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

陈伟新:《中央商务区漫谈——见证中国城市CBD建设与发展》,《中外建筑》2007年第11期。

陈瑛:《城市CBD与CBD系统》,科学出版社,2005。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玉和、姜秀娟等编著《风险评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池子华:《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仇保兴:《面对全球化的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

仇保兴:《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仇保兴:《在城市建设中容易发生的八种错误倾向》,《中国建设报》2005年2月13日。

仇保兴:《应对机遇与挑战: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崔传义:《农民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崔功豪:《中国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王健、单燕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戴维·鲁斯克:《没有郊区的城市》,王英、郑德高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城市规划》2005年第4期。

丁成日:《高度集聚的中央商务区——国际经验及中国城市商务区的评价》,《规划师》2009年第9期。

东莞市公安局办公室:《城市化与“珠三角”的社会治安》,《法制学刊》1996年第2期。

董黎明:《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

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期。

樊绯:《20世纪城市发展与CBD功能的演变》,《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4期。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樊宁:《高新区扩容后如何防止旧体制复归——透视苏州高新区区划调整》,《中国外资》2003年第8期。

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势》,《地理科学》2011年第31卷第9期。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2005年第5期。

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房国坤、王咏、姚士谋:《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人文地理》2009年第2期。

房宁、贠杰主编《突发事件中的公共管理——“非典”之后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费景汉、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王月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小城镇 大问题》,载《费孝通全集》(第十一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冯红燕:《农户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1。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高阿娜:《韩村河印象》,《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1月22日。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高强:《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世界农业》2002年第7期。

高希均、李诚主编《台湾经济40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

耿慧志:《论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的动力机制》,《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3期。

辜胜阻:《中国跨世纪的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辜胜阻:《中国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3期。

辜胜阻:《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辜胜阻、朱农:《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1期。

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

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顾益康:《对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历史批判》,《农村经济问题》1989年第3期。

关健:《中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6。

管荣开:《农村工业发展与我国乡村城市化问题》,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广州市公安局课题组编著《大城市公安工作探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情报信息处:《2008年广州市社会治安形势分析》,《广州公安研究》2009年第1期。

桂勇:《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郭薇:《开发区二次创业恰逢其时》,《中国环境报》2011年5月12日。

郭志刚:《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人口研究》2010年第1期。

国际劳工组织网站,http://laborsta.ilo.org/STP/guest。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不愿意“双放弃”换取城镇户口》,《中国经济时报》,20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农公办课题组:《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2010年6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哈斯其其格:《中国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韩俊等:《中国农村土地问题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韩可胜:《CBD的经济结构与政府管理模式研究——国际经验与上海陆家嘴的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

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何彦君:《促进我国城市中央商务区健康发展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6。

赫尔曼·M.施瓦茨:《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徐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侯丽:《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新解读》,《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第2期,总第187期。

胡必亮:《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胡崇庆:《印度的城市化》,《人口与经济》1985年第2期。

胡丽娜:《白沟农民工夜校——一项“社会学强干预”的尝试》,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7。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黄光耀:《论17世纪英国重商主义殖民思想的发展》,《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10期。

黄匡时:《社会融合的心理建构理论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黄平等:《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黄少安、谢冬水:《“圈地运动”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经济学解释》,《当代财经》2010第12期。

霍布斯鲍姆:《非凡的小人物——反抗、造反及爵士乐》,王翔译,新华出版社,2001。

纪晓岚:《苏联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评价》,《欧洲中亚研究》2002年第3期。

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与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纪泽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贾英健等:《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简新华:《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经济学研究》第二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建设部课题组:《新时期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蒋朝晖:《中国大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建设之辨》,《国外城市规划》2005年第4期。

蒋三庚、王曼怡、张杰:《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路径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杰弗里·萨克斯:《贫穷的终结》,邹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康少邦:《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柯亨、阿拉托:《社会理论与市民社会》,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

孔凡文、徐玉梅:《论中国小城镇发展速度与质量》,《农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邝梅、蔡继明:《论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雷霞:《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李春玲:《移民与社会流动》,载马戎等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恩平:《韩国城市发展的路径及趋势》,载邴正主编《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芳、高春茂:《国外CBD研究及规划事例简介(一)》,《城市问题》1994年第2期。

李芳、高春茂:《国外CBD研究及规划事例简介(二)》,《城市问题》1994年第3期。

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李洁瑶:《珠江新城的CBD之痒》,《房地产导刊》2005年第18期。

李林杰、中波:《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李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强、杨开忠:《城市蔓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李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李强:《为什么农民工“有技术无地位”:技术工人转向中间阶层社会结构的战略探索》,《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6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李唯一:《中国工资制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厉以宁:《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廖洪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载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明文书局,2002。

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调查》,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刘传江:《中国城市化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刘德承:《民营经济推动下的农村城镇化研究——浙江省典型案例》,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1。

刘广:《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河南大学,2010。

刘红星:《温州市城镇化特点分析和水平预测》,《城市规划》1987年第2期。

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刘欣葵:《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扩展方式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刘学忠、李树超:《试论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农业经济》2000年第4期。

刘耀彬、陈志、杨益明:《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刘志国、王恩德、付建飞、邵安林:《河北平原地下水水位的时空变异》,《东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陆华:《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十大问题及对策》,《规划师》2003年第3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益龙:《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罗伯特·欧文:《欧文选集:第1卷》,柯象峰译,商务印书馆,1981。

罗宏翔、何卫东:《建制镇人口规模的演变》,《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

罗永泰、张金娟:《我国中央商务区发展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2期。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少春、刘刚、王发曾:《城中村在城市犯罪中的空间盲区特质分析与犯罪防控》,《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6期。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报》1984年第1期。

马侠:《工业人口、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马雪峰:《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马英才:《关于文安县民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经济论坛》2005年第12期。

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么树本:《三十五年职工工资发展概述》,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

梅雪芹:《19世纪英国的环境问题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3期。

孟凌:《重庆市CDB演化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7期。

匿名:《开发区的有序竞争与协同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3月11日。

匿名:《全国开发区整治整顿工作情况对比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第15期。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

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科学》2011年第3期。

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诺南主编《城市手册》,郭爱军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帕克:《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潘家华、魏后凯主编《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齐康、夏宗玕:《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筑学报》1985年第1期。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曲福田等:《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曲彦斌:《乞丐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曲哲涵:《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人民日报》2010年5月24日。

任震英、任致远:《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城市规划资料汇编》第9期。

阮仪三:《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沈玉:《论英国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盛九元、胡云华:《台湾的都市化与经济发展》,九州出版社,2009。

盛九元:《台湾都市化发展的经验与缺陷》,《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徐自立、王嗣均、徐松年、马裕祥、王文源译,中华书局,2000。

施秧秧、吴宇哲、张奇:《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卷第6期。

石长慧:《我是谁:流动少年的多元身份认同》,《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石磊:《广东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南方都市报》2005年12月13日。

石磊、李锡海:《工业化、城市化与犯罪》,《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等:《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张玫英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舒扬:《广州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丝奇雅·萨森:《全球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斯皮罗·科斯托夫:《城市的形成——历史进程中的城市模式和城市意义》,单皓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孙波、白永秀、马晓强:《日本城市化的演进及启示》,《经济纵横》2010年第12期。

孙洪健:《我国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谭深:《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唐灿、冯小双:《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唐茂华:《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6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和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莉:《有偿使用制度下的土地增值与城市发展:土地产权的视角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童卉欣:《日本如何破解“农民工”问题》,《深圳商报》2010年3月17日。

童星、张海波等:《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7期。

王贵祥:《“五亩之宅”与“十家之坊”及古代园宅、里坊制度探析》,《建筑史》2005年第21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王红生:《印度城市化进程缓慢原因探析》,《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6年8月。

王宏伟、袁中金、侯爱敏:《城市化的开发区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期。

王慧岩:《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吉林财经大学,2010。

王缉磁:《社会结构演进与产业技术发展间动态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0。

王建:《2030年:中国空间结构大调整》,《中国改革》2005年第8期。

王坤、李志强:《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立军:《浙江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1年4月10日。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7期。

王小鲁:《体制改革迟缓致中国陷入权贵资本主义泥潭》,《中国与世界观察》2011年第1期。

王兴平:《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4期。

王兴平:《中国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错位现象研究——以南京国家级开发区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王秀玲:《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4期。

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岳麓书社,2003。

王学圣:《苏联城市化的历史和现状及其特点》,《人文地理》1990年第1期。

王宇灏:《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

王郁:《城市管理创新:世界城市东京的发展战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障碍》,《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王智民:《当前中国三大经济圈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魏后凯:《“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1期。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第2期。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7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吴传清:《世界城市群概览》,《宁波经济》2004年第4期。

吴康、方创琳:《新中国60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经济地理》2009年第10期。

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建筑学报》1989年第7期。

吴良镛、吴唯佳、武廷海:《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科技导报》2003年第2期。

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人文地理》1999年第1期。

吴瑞、崔家国:《城镇化背景下的违法犯罪问题探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吴若瑄:《辅导新移民家庭应有之文化与心理适应的认知》,www.edpsy.tku.edu.tw/news/941209-3.ppt.2005。

吴沙:《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公安研究》2009年第7期。

吴莹:《农民工子女“被歧视”群体共识的建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系,2005。

夏建中:《城市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肖冰:《跨越发展——解读温家宝观察中关村讲话中》,《中国高新区》2005年第7期。

谢建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谢守红:《城市化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谢志强、姜典航:《城乡关系演变:历史轨迹及其基本特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邢建军:《美国城市化发展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

熊国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华中建筑》2009年第2期。

熊国平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华中建筑》2010年第4期。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

徐敏娟:《对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教育的思考》,泰顺县教育网,http://www.tsedu.com.cn/Article/2008/200809/36279.html,2008。

徐永光:《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第三条道路》,国家图书馆“新民教育讲坛”演讲稿,2009年6月16日,http://www.pubchn.com/articles/85921.htm。

许抄军、罗能生:《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迁移——2000年以来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2期。

许学强、李郇:《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09年1月。

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城市规划》1995年第6期。

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社会:现代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颜俊:《巴西人口城市化进程及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

杨东峰、熊国平:《我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机制的实证研究及其政策建议——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道路交通、土地资源》,《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1期。

杨凤岗:《皈信、同化和叠合身份认同:北美华人基督徒研究》,默言译,民族出版社,2008。

杨俊宴、吴明伟:《中国城市CBD适建度指标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杨绍澄:《苏联城市化的速度与程度》,《城市问题》1984年第3期。

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杨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工业大学,2010。

杨峥屏、但秋君:《珠海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对策》,《规划师》2006年第5期。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姚士谋、李青、武清华、陈振光、张落成:《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地理研究》2010年第29卷第8期。

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认同与定居意愿》,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9。

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2011年第2期。

叶鹏飞:《农民工城市生活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

殷丰毅:《区域发展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殷广卫、薄文广:《基于县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8期。

于慧芳:《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于猛:《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人民日报》2011年4月11日。

于培伟:《日本的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9期。

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

俞金尧:《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中心的分析》,http://www.xslx.com/html/jjlc/201101/14356.html。

袁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岳晓春、李永生:《我国城市青少年闲暇生活状况及成因分析》,《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曾群华、徐长乐、武文霞、蔡琴:《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与主体功能分区的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1期。

翟振武、段成荣:《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詹姆斯·万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詹水芳:《上海开发区空间聚集模式与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

张德明:《广州市刑事犯罪常态研究》,《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警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警察协会,2006。

张红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问题及政策建设》,载《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张建华、洪银华:《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经济学家》2007年第1卷第5期。

张杰:《北京CBD产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8。

张钧:《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张蕾:《山东省农村中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07。

张敏:《社科院专家:我国城镇化率虚高10个百分点》,http://www.sina.com.cn,2010年7月30日,新浪每日经济新闻。

张世富:《民族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规划》2001年第7期。

张庭伟:《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城市规划》1983年第5期。

张艳:《机构调查显示拆迁矛盾已成为我国首要社会矛盾》,《人民网》2011年6月23日。

张翼:《农民工户籍转化意愿及其政策含义》,《比较》No.2,中信出版社,2011。

张云华等:《中国农地流转问题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

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赵燕菁:《中国城市化道路理论述评》,载叶维钧等主编《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赵之枫:《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村庄集聚的时空方略》,《小城镇建设》2002年第10期。

郑德涛:《社会转型与大都市治理——国际视野下的广州经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编《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08-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编《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0-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年3月16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1年4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周大鸣:《中国农民工的流动——输出地与输入地比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周国萍:《初中生闲暇生活现状研究——以对上海市804名学生的调查研究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

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小区》,鲍霭斌译,商务印书馆,1995。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周其仁:《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周穗芳:《我国开发区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财政监督》2009年第18期。

周卫:《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新旧空间关联理论及模式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3期。

周一星等:《土地失控谁之过?》,《城市规划》2006年第11期。

周永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http://www.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20/c_121101832.htm。

朱建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和社区运动的民族志》,博士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02。

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南方人口》2004年第3期。

《2008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009年3月25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index.htm。

Alan Gilbert,Josef Gugler,Cities,Poverty and Development:Urbanization in the Third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Albert Park,“Rural Urban Inequality in China.”in Chapter 2,ed. Shahid Yusuf and Tony Saich. 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trategies,and Policies,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8.

Ball,P.,Giles,H.and Hewstone,M.,“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Intergroup theory with catastrophic dimensions.” In H.Tajfel (ed.),The Social Dimension:European Developments in Social Psychology,Volume 2,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Beck,U,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

Berry,J.W.,Ype H.Poortinga,Marshall H.Segall et al.,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Berry,J.W.,“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Acculturation.” In Kevin M.Chun,Pamela Balls Organista & G.Marín(Eds.),Acculturation:Advances in Theory,Measurement,and Applied Research,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Berry,J.W.,“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In H.C.Triandis,& R.W.Brislin(Eds.),Handbook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Social Psychology(vol.5),Boston:Allyn and Bacon,1980.

Bogardus,E.S.,“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9(1925):299-308.

Bogue,Donald J.,Principles of Dem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1969.

Bourhis,R.Y.,Mooese,L.C.,Perreault,S.,Seneacal,S.,“Towards an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7,32(6).

Bradburn N.M.,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Chicago:Aldine,1969.

Bunce M.,Rural Settlement in an Urban World,Billing and Sons Limited,London,1982.

Cui Zhiyuan,“Can Privatization Solve the Problems of Soft Budget Constraints?”pp.213-27 in Changing Political Economies:Privatization in Post-Communist and Reforming Communist States,edited by Vedat Milor,Boulder,Colo.:Lynne Rienner,1994.

C.Stone,“Urban Regimes and the Capacity to Govern: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15(1949).

Damion Waymer,“Walking in Fear:An Autoethnographic Account of Media Framing of Inner-City Crim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2009,Volume 33 Number 2.

Diener Ed.and Suh E.,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Economic,Social,and Subjective Indicator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40(1997).

Douglas,M.and Wildavsky,A.,Risk and Cultur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Duncan,O.D.,“From Social System to Ecosystem”,Sociological Inquiry 31(1961).

Edward O.Laumann,Subjective Social Distance and Urban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 71(1965):26-36.

E.Bradford Burns,A History of Brazil,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80.

Fishman R.,C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Washington D.C:Urban and Institute,2000.

Frank Parkin,Class Inequality and Political Order: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Communist Societies,London:MacGibbon & Kee Ltd,1971.

Giddens,A.,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Giddens,A.,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London:Profile,1999.

Gordon,Milton 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Gottmann,J.,“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Economic Geography,33(3)(1957).

Gu Chaolin,“Social Polarization and Segregation in Beijing”,The New Chinese City: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Blackwell,2002.

Guthrie,Douglas,Dragon in a Three-Piece Sui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Hayek,Friedrich A.,“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1945).

Hall,P.and Pain,K.eds.,The Polycentric Metro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London:Earthscan Publications,2006.

Harvey,Molotch,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Toward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1976).

Harvey,David,The Urban Experience,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 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Cambridge,MA:Blackwell,2010.

Hogg M.A & Abrams D.,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Hunter,F.,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A Study of Decision Makers,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53.

Hurh,Won Moo,and Kim,Kwang Chung,“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8(1984).

Jeanne E.Gullahorn and Charles P.,“Loomis,A Comparison of Social Distamce Attitud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Volume 2,1966,Number 6.

Jefferson and Rawski,“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8(2)(1994).

John Logan,Urban China in Transition,Blackwell,2008.

John R.Logan,Harvey L.Molotch,Urban Fortune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Kamal-Chaoui,L.,Edward Leeman and Z.Rufei,“Urban trends and Policy in China.”OECD Reg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2009.

King L J,Golledge R G.,Cities,Space and Behavior:the Elements of Urban Geograph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8:66.

Kingsley Dav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City Reader,Second Edition,2000.

Krueger,Ann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 Seeking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1974).

LaFromboise,T.D.,Coleman,H.L.K.and Gerton,J.,“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Evidence and Theory”,Psychological Bulletin(3)(1993).

Lash,S.,“Risk Culture”,In The Risk Society and Beyond:Critical Issues for Social Theory,edited by Barbara Adam,Ulrich Beck and Joost Van Loon,London:Sage,2000.

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

Li Peilin,“Tremendous Changes:The End of Villages-A Study of Villages in the Center of Guangzhou Cit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Beijing,2002.

Li Zhang,“Migration and Privatization of Space and Power in Late Socialist China.” American Ethnologist,Vol.28,No.1 (Feb.,2001).

Lin G.C.S.,“Evolving Spatial Form of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China”,Professional Geographer,Vol.53,No.1(2001).

Lupton,D.,“Introduction:Risk and Sociocultural Theory”,In Risk and Sociocultural Theory:New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edited by Deborah Lupt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Massey Doreen,Space,Place,and Gender,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

McKinnon.Ronald I.,“Spontaneous Order on the Road Back from Socialism:An Asian Perspectiv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May)(1992).

Meg Elizabeth Rithmire,“Closed Neighborhoods in Open Cities:The Politics of Socio-Spatial Change in UrbanChina”,Paper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Washington D.C.2010,APSA.

Merton,Robert K.,“Social Structure and Anomi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1938).

Michael B.Katz,“Why Don’t American Cities Burn Very Often?”Journal of Urban History,Vol.34 No.2(2008).

Michael J White,Wu Fulong,Yiu Por(Vincent) Chen,“Urbanization,Institutional Change,and Socio-spatial Inequality in China,1990-2001”,in Urban China in Transition,ed by John Logan.Blackwell,2008.

Mike Davis,Planet of Slums,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06.

Mike Savage,Alan Warde,Kevin Ward,Urban Sociology,capitalism and Modernity,Palgrave Macmillan,2003.

Myrdal,Gunnar,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igions,London. Gerald Duchworth Co,1957.

Myrdal,Gunnar,Asian drama:An inquiry into the Poverty of Nations,VolumeⅢ,New York:Pantheon,1968.

Nee,V.and Opper,S.,“On Political Capitalism”,In V.Nee and R.Swedberg (Ed.),On Capitali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Oi,Jean C,“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45(Oct.,1992).

Oliver Gillham,The Limitless City:A Primer on the Urban Sprawl Debate,Island Press,2002.

Ong,Aihwa,“Cultural citizenship as subject making:Immigrants negotiate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Current anthropology,1996.

Park,Robert Ezra,Race and Culture,Glencoe,IL:The Free Press,1950.

Park,Robert Ezra,“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3(1928).

Park.Albert and Katja Sehrt,“Tests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Banking Reform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9(2001).

Perroux Francois,“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64 Issuel(Feb.1950).

Phinney,J.S.,“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1990).

Phinney,J.S.,“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A review and integration”,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3(1991).

Polsby,N.W.,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New Haven,C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3.

Porter,J.R.,Washington,R.E.,“Minority Identity and Self-esteem”,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1993).

Portes,Alejandro and Ruben G.Rumbaut,Immigrant America:A Portrait,2nd. Edi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6.

Portes,Alejandro and Ruben G.Rumbaut,Legacies:The Story of the Immigrant Second Generation,Berkeley and New York: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nd Russell Sage Foundation,2001.

Portes,Alejandro and Jensen.L.,“The Enclave and the Entrants:Patterns of ethnic enterprise in Miami before and after Mariel”,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1989).

Portes,Alejandro and Zhou Min,“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Annals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530(1993).

Qian Yingyi and Chenggang Xu,“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 Differ: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lanat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1993).

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J.,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Vol.38,No.1(1936).

Robert Ezra Park,Race and cul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0.

Robert E.Park and Ernest W.Burges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Including the Original Index to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Robert J.Duran,“Legitimized Oppression,Mexican American Experiences with Police Gang Enforcement”,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vol.38 No.2(2009).

R.V.Gwynne,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Latin America,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Samuel H.Preston,“Urban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Demographic Reappraisal”,in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Third World,edited by Josef Gugler,Oxford(Oxfordshi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Scott A J.,Global City-regions:Trend,Theory,Policy,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Shen Xiaoping,“Spatial Inequality of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1989-1994”,Journal of Rural StudiesVol.15. No.2(1998).

Soja,Edward W.,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London:Verso,1998.

Stark,David,“Recombinant Property in East European Capitalis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996).

Sugie Lee,“Metropolitan Growth Patterns and Socio-Economic Disparity in Six US Metropolitan Areas 1970-200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asearch 9(2011).

Szelenyi,Ivan,and Eric Kostello,“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Toward a Synthe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996).

The CTB team.Promoting Neighborhood Action[M/OL].[2009-03-1]. http://etb.ku.edu/en/tablecontents/sub_section_main_1327.htm.

Todaro,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 (1) (1969).

Tony Saich,“The Changing Role of Urban Government”,in Shahid Yusuf and Tony Saich,eds.,China Urbanizes:Consequence,Strategies,and Policies,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8.

Wikipedia.Neighborhood [G/OL].(2009-2-16)http://en.wikipedia. org/w/index.Php?title=Neighbourhood&oldid= 271163940.

William H.Frey and Zachary Zimmer.Defining the City:Handbook of Urban Studies,ed.by Ronan Paddison,SAGE Publication,2001.

William Julius Wilson,When Work Disappears:the World of the New Urban Poor,City Reader,1996.

Wirth,Louis,“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1938).

Wolman,H.and Goldsmith,M.,Urban Politics and Policy:A Comparative Approach,Oxford:Blackwell,1992.

Wong,Sonia M.L.,Sonja Opper,and Ruyin Hu,“Shareholding Structure,Depoliticization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China’s Listed Companies”,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2(2004).

YH Dennis Wei,Ingo Liefner,“Globalization,industrial restructuring,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China”,Applied Geograpy 32(2012).

Ying,Y.,“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Chinese Americans”,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1995).

You-tien Hsing,“Land and Urban Politics”,The Great Transformation:Politics of Land and Property in China,2010.

Zhang Donghui,Home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Acculturation Among Second-generation Chinese Children,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doctoral dissertation,2005.

Zhou Min,“Segmented Assimilation:Issues,Controversies,and Recent Research on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