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56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0MIC AND SO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ENTRAL CHINA (2011 )

SSAPID:101-6925-9267-02
ISBN:978-7-5097-3174-1
DOI:
ISSN:

[内容简介] 1.该报告为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一本“中部竞争力蓝皮书”,通过模型设定和数理判断,对中部六省进行竞争力分析。该报告对于提升中部地区竞争优势、加速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该报告首先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科教文化、民生保障四大分项竞争力和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序;其次是对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引擎——中部六大城市区域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最后对中部企业竞争力进行深入剖析,评出“中部企业百强”、“中部最盈利企业20强”和“中部民营企业50强”。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部竞争力蓝皮书
作 者: 傅春 周绍森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法律声明

 Abstract

 前言

 摘要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总报告

  B.1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研究*

   一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

    (一)区域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

    (三)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方法

     1.线性加权评价法

     2.加权TOPSIS评价法

    (五)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

    (六)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组合评价结果

     1.经济发展竞争力

     2.资源环境竞争力

     3.科教文化竞争力

     4.民生保障竞争力

   二 中部主体功能区研究

   三 中部地区企业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研究

    (一)企业竞争力与中部企业发展态势

     1.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区域竞争力

     2.中部地区企业发展态势

    (二)中部企业发展排行榜分析

     1.中部百强企业

     2.中部最赢利企业20强

     3.中部民营企业50强

    (三)企业发展差异、问题与对策

     1.中部企业中国500强比较

     2.中部上市公司发展及竞争力比较

     3.中部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综合评价篇

  B.2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来源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三)要素禀赋理论

    (四)规模经济理论

    (五)集聚优势理论

    (六)人力资本理论

    (七)技术差距理论

    (八)技术创新理论

    (九)竞争优势理论

    (十)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与综合评价框架

    (一)区域竞争力的属性

    (二)区域竞争力的内涵

    (三)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内涵

    (四)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框架

  B.3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指标类型与选取原则

    (一)指标与指标体系的内涵

    (二)指标的分类

     1.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水平指标、变动指标和结构指标

     3.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

     4.消费指标和储蓄指标

     5.存量指标与流量指标

    (三)指标选取基本原则

     1.简明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2.相对完备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

     3.相对独立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4.层次性和结构性指标并重的原则

   二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选取

    (一)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层次结构

    (二)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含义解释

    (三)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计算方法

  B.4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线性加权评价*

   一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1.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2.构造判断矩阵

     3.权重的计算

     4.计算各层因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1. Z值标准化

     2.极差标准化

   二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评价的数据库

   三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评价

   四 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

   五 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评价

   六 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评价

  B.5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TOPSIS评价*

   一 TOPSIS的综合评价模型

   二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评价

   三 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评价

   四 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评价

   五 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评价

  B.6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组合模型综合评价*

   一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

   二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评价

   三 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组合评价

   四 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组合评价

   五 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组合评价

 专题研究篇

  B.7 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与中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

   一 主体功能区划与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

   二 中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分类

   三 中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重点方向

   四 主体功能区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

  B.8 太原城市圈建设与发展*

   一 太原城市圈的提出和界定

    (一)太原城市圈的提出

    (二)太原城市圈的界定

     1.太原城市圈的概念界定

     2.太原城市圈的范围界定

   二 太原城市圈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太原城市圈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二)太原都市区经济发展状况

    (三)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经济发展状况

    (四)阳泉、忻定原、离柳中“三组群”经济发展状况

    (五)“一核一区三组群”经济空间格局

    (六)太原城市圈内外交通联系状况

   三 太原城市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过度倚重第二产业,服务业比重较低

    (二)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都市区一体化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空间组织效应不明显

    (三)城市圈内行政区划分割严重,各级政府干预城市空间的权力过大,阻碍了城市间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通畅对流

   四 太原城市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城市圈内政府协作机制,以太榆同城化为试点,逐步改善城市圈内城市之间行政区划分割现象,强化市场机制在城市圈形成发育中的主导作用

    (二)建立城市圈内城市分工合作机制,以构建“一小时通达交通圈”为先导,积极推动城市圈内城市之间经济社会一体化步伐

    (三)坚持集约高效的城市化道路,以提升太原都市圈综合竞争力为着力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抓手,助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

    (四)充分考虑山西地理区位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尽早出台城市群科学规划技术导则,制订和出台太原城市群总体规划,引领太原城市圈可持续崛起之路

  B.9 皖江城市带建设与发展*

   一 皖江城市带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发展速度加快,突出了皖江城市带的引擎作用

    (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引领作用

    (三)产业规模壮大,提升了优势行业的地位

    (四)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增强,激发了内生活力

   二 皖江城市带建设存在的两大问题

   三 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二)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四 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

    (一)对撤并巢湖市这一行政措施的评价

    (二)皖江城市带建设应当实行“双核推动”战略

    (三)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B.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

   一 前言

   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区属性及特区职能

    (一)“生态特区”与“经济特区”的双重性

    (二)生态经济特区的职能要求

   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耦合要求

    (一)通过生态补偿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开发提供经济保障

    (二)通过产业集群与城市群耦合优化经济和生态资源配置

    (三)通过建立园区实现生态和产业的集约开发

   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耦合工程选择

    (一)工业园与高新园生态化建设

    (二)生态环保与生态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三)湿地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

    (四)生态城与生态社区建设

    (五)生态国家公园建设

    (六)生态物流枢纽建设

    (七)生态型虚拟创意产业培育

    (八)鄱阳湖生态品牌推广

    (九)生态化基础设施建设

    (十)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五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耦合的特区路径

  B.11 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

   一 中原经济区的谋划历程

   二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三 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1.产业、产品结构不优

    2.人力资本层次不高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城镇化步伐迈得不大

   四 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中原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方式

    2.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层次,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区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让科技创新全方位引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4.深化区域合作的力度和广度,促进中原经济区域的联动协同发展

    5.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与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高度衔接

  B.12 武汉城市圈的建设与发展*

   一 建设武汉城市圈是顺应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两型”社会的概念及提出

    (二)走“两型”之路是湖北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创新体制机制是全面推进武汉城市圈

    (一)研究谋划了改革试验的整体框架

    (二)积极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

     1.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创新资源节约体制机制

     2.以水生态治理为重点,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3.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创新科技体制机制

     4.以两型化改造为重点,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

     5.以提高用地保障能力为重点,创新集约用地体制机制

     6.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三)集中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1.以大力推进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圈域产业优化整合

     2.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以实施商业集团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圈域城乡市场共同繁荣

     4.以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

     5.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进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二)能源消耗下降,资源利用情况全面提高

    (三)生态、生活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四)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

    (五)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五 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逐年下降,发展速度有待进一步加快

    (二)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整体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三)与中部地区有关试验区、城市群的差距

   六 推进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B.13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与发展*

   一 划分指标的建立

   二 划分方法及过程

    (一)数据的标准化

    (二)计算指标权重

    (三)计算主体功能区划分指标指数

    (四)进行主体功能区划

   三 划分标准及结果

   四 分区域发展导向

    (一)优化开发区

    (二)重点开发区

    (三)一般开发区

    (四)限制开发区

    (五)禁止开发区

   五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的优化

   六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建设

    (一)加强长株潭“绿心”建设

    (二)加强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

    (三)加大对城市群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力度

    (四)加强体制改革和创新

   七 结语

 企业发展篇

  B.14 企业竞争力与中部企业发展态势*

   一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区域竞争力

   二 中部地区企业发展态势

    (一)企业的经济环境

    (二)企业的发展效益

   三 中部企业发展结构性分析

    (一)企业的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

    (二)企业的轻重结构

  B.15 中部企业发展排行榜*

   一 中部百强企业

   二 中部最赢利企业20强

   三 中部民营企业50强

  B.16 中部企业发展差异、问题与对策*

   一 中部企业中国500强比较

    (一)四大经济区域比较

    (二)省域结构比较

    (三)行业结构比较

    (四)企业社会责任比较

   二 中部上市公司发展及竞争力比较

   三 中部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中部大事记

  B.17 中部崛起大事记(2005~2011)

  B.18 中部发展(2005~2011)十大事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撰的《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是一部以中部竞争力为研究主题的皮书,由总报告、综合评价篇、专题研究篇、企业发展篇和中部大事记五部分组成。总报告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的引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提出的中部六省六大城市区域(城市群、经济带、经济区)进行研究,对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中部企业竞争力进行研究。综合评价篇以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为支撑、科教文化创新为动力、民生保障为目标,构建了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年度评价研究,科学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及排序,体现了报告的年度定量评价和省区对比分析特色。专题研究篇是对中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2011年报告是对中部地区主体功能区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重点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体现了报告的理论性和学术性。企业发展篇基于企业竞争力内涵,进行中部地区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研究。中部大事记收集整理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政策文件、中部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全面反映了中部发展的整体态势,还推选出中部发展2005~2011年十大事件,体现了报告的政策性和时效性。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倪鹏飞:《决定区域竞争力的9大因素》,《港口经济》2009年第6期。

陈柳钦:《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王圣云:《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周绍森、胡德龙:《现代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论——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周绍森主编《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10)》,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主体生态功能区划》,2010年12月2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1月12日。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安徽年鉴社:《安徽年鉴(2011年)》。

范恒山、吴克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荣兆梓:《论芜湖跨江发展》,《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分析》总第71期。

Kornai,Janos,Highway and Byway(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5),174.

Roland,Gérard and Verdier Thierry,“Privatization in Eastern Europe:Irreversibility and Critical Mass Effect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1994):161-183.

Laban,Raul and Wolf Holger,“Large Scale Privatiz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 (1993):1199-1210.

John M. Litwack,Yingyi Qian,“Balanced or Unbalanced Development:Special Economic Zones as Catalysts for Transitio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 (1998):1-25.

陈世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制度的立法完善》,《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杜晖、余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条件及模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外商直接投资时空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1期。

刘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功能分区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7期。

刘蓉、梁云、田双全:《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王展祥:《去工业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当代财经》2010年第7期。

王明初、陈为毅:《实现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经济特区的跨越》,《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徐静、付来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朱丽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空间耦合构想》,《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朱松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形成的理论准备》,《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1期。

张利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及政策思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张百平、陆大道等:《国家生态特区构想及其科学基础》,《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

张福庆:《区域产业生态化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郑建军:《向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转变》,《求是》2010年第2期。

张锐、谷建全:《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11)——转变发展方式与河南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http://www.gov.cn/zwgk/2011-10/07/content_1963574.htm。

罗盘、曲昌荣:《务实发展跃上新起点——河南谋划建设中原经济区纪实》,2011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肖鹤、王乐:《中原经济区:新起点,新征程》,2011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

喻新安:《中原经济区顶层设计的背景、历程与经验》,《中州学刊》2011年第3期。

喻新安:《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王珏:《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思考和建议》,《学习论坛》2011年第5期。

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

吴海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张占仓:《河南省建设中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范恒山:《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2011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肖安民:《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湖北省统计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指数三年评价》,《武汉城市圈专报》2011年第4期。

《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00强排行榜》,《财富》(中文版)2011年第4期。

程明、程金凤、叶双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中部地区企业“多梯制”人才发展通道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8期。

胡树华、李荣:《基于500强的中国企业国家竞争力现状及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3期。

江若尘、曹光明、王丹:《中国500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结构性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蒋丹:《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时代金融》2011年第9期。

刘元洪:《中部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商业研究》2009年第9期。

全国工商联:《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时尚品牌网,2011年8月31日。

中国企业联合会等:《2010中国企业五百强》,http://www.cec-ceda.org.cn,2011年9月9日。

周园园:《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第11期。

简 介:本书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影响机制,基于系统科学理论,以中部地区为例,全面揭示了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两大系统的变化特征,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计量经济、响应函数、情景模拟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中部地区城市化系统和粮食安全系统之间的影响关系,粮食安全对城市化的响应程度以及在不同城市化发展水平下粮食...

作者: 姚成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简 介:本书旨在通过对中国中部竞争力进行研究,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服务,为我国21世纪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服务。书中对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和中部地区科技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于剖析中部地区竞争优势、挖掘中部地区竞争潜力、提升中部地区竞争能力等...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简 介:《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报告(2013)》为连续编纂的第三本,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编撰,以“中部竞争力”为研究主题。 本书采用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法等方式对2011年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等进行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得出各省份在...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本书通过模型设定和数理分析,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评价,书中首先通过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科教文化、民生保障四方面,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其次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科教、民生和综合竞争力对中部81个设区市分项进行排序;再次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进行深入评价分析,从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和服...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