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petitiveness of Central China (2015)

SSAPID:101-3502-0587-79
ISBN:978-7-5097-840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对中国中部竞争力进行研究,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服务,为我国21世纪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公平和谐发展服务。书中对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和中部地区科技教育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对于剖析中部地区竞争优势、挖掘中部地区竞争潜力、提升中部地区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部竞争力蓝皮书
作 者: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编 辑:陈颖;陈晴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研究

   一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

    (一)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部经济社会分项竞争力评价结果

     1.经济发展竞争力

     2.资源环境竞争力

     3.科教文化竞争力

     4.民生保障竞争力

    (三)中部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二 中部城市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解释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2)评价指标权重选择

     (3)计算方法

    (三)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1)交通联系准则评价

     (2)经济落差准则评价

     (3)圈内城市体系准则评价

     (4)中心城市地位准则评价

   三 中部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产业竞争力内涵

    (二)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1.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2.中部地区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3.中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

    (三)提高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四 中部企业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企业的经济与产业属性

     1.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2.中部企业产业结构

    (二)中部企业规模、产能与盈利能力

     1.企业数量与类别属性

     2.企业运营与盈利能力

     3.企业研发能力

     4.企业就业与福利

    (三)中部企业排行榜

    (四)中部企业竞争力模型及评价

    (五)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评价结论及对策启示

   五 中部科技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

     1.中部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方法与模型

     3.中部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二)中部六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1.科技活动投入比较分析

     2.科技活动产出比较分析

    (三)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1.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方法

     2.指标选取

     3.评价结果分析

 BⅡ 综合评价篇*

  B.2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分项竞争力

   一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相关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三)要素禀赋理论

    (四)规模经济理论

    (五)集聚经济理论

    (六)人力资本理论

    (七)竞争优势理论

    (八)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三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整体态势、结构特征与省际比较

    (一)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整体态势

    (二)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规模维度

    (三)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速度维度

    (四)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结构维度

    (五)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竞争力——省际比较

   四 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整体态势、结构特征与省际比较

    (一)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整体态势

    (二)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资源维度

    (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生态维度

    (四)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环保维度

    (五)中部六省资源环境竞争力——省际比较

   五 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整体态势、结构特征与省际比较

    (一)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整体态势

    (二)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科技维度

    (三)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教育维度

    (四)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文化维度

    (五)中部六省科教文化竞争力——省际比较

   六 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整体态势、结构特征与省际比较

    (一)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整体态势

    (二)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民生维度

    (三)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社保维度

    (四)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安全维度

    (五)中部六省民生保障竞争力——省际比较

  B.3 中部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一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整体态势

   二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结构特征

    (一)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分项结构特征

    (二)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维度构成特征

   三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综合竞争力——省际比较

    (一)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省际比较

    (二)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各维度的省际比较

  B.4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一 山西

   二 安徽

   三 江西

   四 河南

   五 湖北

   六 湖南

 BⅢ 城市评价篇

  B.5 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

   一 中国都市圈评价范围

    1.中国都市圈划分原则和依据*

     (1)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原则

     (2)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的原则

     (3)以交通通达条件为纽带的原则

     (4)兼顾城市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相对一致的原则

    2.中国都市圈划分方法

     (1)中心城市的选择和确定

     (2)都市圈半径的确定

    3.都市圈成员城市的确定

   二 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

    1.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2.都市圈评价指标体系

     (1)综合性

     (2)可比性

     (3)可操作性

     (4)考虑都市圈自身特点

    3.计量方法解释

     (1)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2)评价指标权重选择

     (3)计算方法

   三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说明

    1.数据采集来源

    2.数据处理方法说明

   四 2013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1.中国都市圈发育状况排名

     (1)交通联系准则评价

     (2)经济落差准则评价

     (3)圈内城市体系准则评价

     (4)中心城市地位准则评价

    2.中国都市圈实力状况排名

     (1)总体规模准则评价

     (2)次区域发展强度准则评价

     (3)投入与消费能力准则评价

    3.中国都市圈绩效状况排名

     (1)发展水平与财富准则评价

     (2)产出能力与效益准则评价

    4.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排名

  B.6 中国中部都市圈评价

   一 中国中部都市圈发育状况排名

    (1)交通联系强度准则评价

    (2)经济落差准则评价

    (3)圈内城市体系准则评价

    (4)中心城市地位准则评价

   二 中国中部都市圈实力状况排名

    (1)总体规模准则评价

    (2)次区域发展强度准则评价

    (3)投入与消费能力准则评价

   三 中国中部都市圈绩效状况排名

    (1)发展水平与财富准则评价

    (2)产出能力与效益准则评价

   四 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排名

 BⅣ 产业评价篇*

  B.7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 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指标体系分类

      (2)指标体系设计

     2.指标说明

      (1)市场竞争力指标(显性竞争力指标)

      (2)资源要素竞争力指标(潜在竞争力指标)

     3.评价模型的构建

      (1)指标权重的确定

      (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3)评价模型

     4.竞争力实证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

      (2)纵向评价结果分析

    (二)中部地区畜牧业产业竞争力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1)市场竞争力指标

      (2)资源要素竞争力指标

      (3)环境竞争力指标

     2.畜牧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1)指标权重的确定

      (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3)评价模型

     3.竞争力实证分析

     4.评价结果分析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

      (2)纵向评价结果分析

   二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

    (一)工业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工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建立指标体系

    (二)基于纵向比较的中部工业竞争力评价

     1.纵向评价模型的构建

     2.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纵向比较

     3.基于横向比较的中部产业竞争力评价

      (1)因子分析法

      (2)横向比较下的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

   三 中部地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

    (一)中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1.中部地区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竞争力实证结果

     3.评价结果分析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

      (2)纵向评价结果分析

    (二)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1.中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和评价模型

     2.竞争力实证结果

     3.评价结果分析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

      (2)纵向评价结果分析

 BⅤ 企业评价篇

  B.8 中部企业发展总态势:2013

   一 中部企业的经济与产业属性

    (一)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二)中部企业产业结构

   二 中部企业规模、产能与盈利能力

    (一)企业数量与类别属性

    (二)企业投资

    (三)企业运营与盈利能力

    (四)企业研发能力

    (五)企业就业与福利

  B.9 中部企业排行榜

   一 中部各省百强企业

    (一)安徽省百强企业(2014)

    (二)河南省百强企业与百高工业企业(2014)

    (三)湖北省百强企业(2014)

    (四)湖南省百强企业(2014)

    (五)江西省百强企业与百强民营企业(2014)

    (六)山西省百强企业(2014)

   二 企业排行榜中的中部企业排名

    (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部入榜企业

    (二)“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部入榜企业排名

    (三)“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部入榜企业

   三 中部上市公司排行榜

    (一)中部上市公司资产排行榜

    (二)中部上市公司负债水平排行榜

    (三)中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排行榜

    (四)中部中小板企业营业收入排行榜

    (五)中部创业板企业利润排行榜

    (六)中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榜

   四 企业排名分省排行榜

    (一)中部各省入榜“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数比较

    (二)中部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三)中部中小板公司数量排名

    (四)中部创业板公司数量排名

    (五)中部上市公司按总资产排名前100强入榜数

    (六)中部上市公司按总营业收入排名前100强入榜数

  B.10 中部企业竞争力模型及评价

   一 区域企业竞争力理论

   二 中部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一)中部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二)区域企业竞争力模型指标选择

     1.竞争环境

      (1)政府支持相关指数

      (2)市场环境相关指数

     2.竞争能力

      (1)企业获利能力指数

      (2)企业营运能力指数

     3.竞争潜力

      (1)企业发展规模指数

      (2)企业创新能力指数

     4.排名补充项

    (三)企业竞争力指标基准赋值

   三 企业竞争力比较

    (一)模型运算与指标处理

    (二)中部企业竞争力分析

   四 研究结论与对策启示

    (一)中部各省经济环境和发展地位呈现分化趋势,竞争位次锁定开始松动,“你追我赶”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和高级化程度依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企业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三)中部地区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总体向好,但各省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和特定属性差异

    (四)中部地区企业运营与盈利能力差异较大,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

    (五)中部企业经营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相对滞后,在各类企业排行榜中表现不突出

    (六)中部六省企业发展和竞争力差距显著,并呈现扩大化趋势

 BⅥ 科技评价篇

  B.11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和指标体系设计

   一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与主要评价方法

    1.熵权法

    2.数据包络法

    3.模糊评价法

    4.灰色系统评价法

    5.层次分析法

    6.神经网络法

    7.数理统计法

    8.生产函数法

   二 中部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

  B.12 基于熵权法的中部科技竞争力评价

   一 评价方法与模型

    1.形成原始数据矩阵

    2.对原始矩阵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计算第j个指标下的第i个评价对象的特征比重

    4.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5.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Dj

    6.确定各指标的熵权Wj

    7.分别计算各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Vi

   二 数据来源

   三 实证分析

   四 结果分析

    (一)整体态势

    (二)科技投入指标

    (三)科技产出指标

    (四)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

    (五)科技潜力指标

  B.13 中部六省科技活动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一 科技活动投入比较分析

    (一)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二)科技活动经费投入

     1.R&D投入强度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参与度

   二 科技活动产出比较分析

    (一)科技论文收录情况

    (二)专利授权情况

  B.14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一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方法

   二 指标选取

    (一)投入指标

    (二)产出指标

   三 实证分析

    (一)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二)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纯技术效率

    (三)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纯规模效率

    (四)中部六省生产前沿面目标投入——R&D经费投入额

    (五)中部六省生产前沿面目标投入——R&D人员数

    (六)中部六省生产前沿面目标产出——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额

    (七)中部六省生产前沿面目标产出——专利授权量

    (八)中部六省生产前沿面目标产出——科技论文收录数

    (九)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规模收益情况

    (十)中部六省科技资源配置超效率测算

   四 结果分析

  B.15 提升中部科技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 提升科技投入水平,促成投入体系多元化

   二 合理利用六省科技资源互补性,增强中部区域科技合作

   三 高效配置科技资源,重视基础研究

   四 完善企业主体地位,激活科技创新能力

   五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

 BⅦ 区域发展篇

  B.16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驱动竞争力评价

   一 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 实证及评价结果分析

   三 对策建议

 BⅧ 附录

  B.17 附录1 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B.18 附录2 22个都市圈城市构成

  B.19 附录3 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20 附录4 都市圈各评价指标对目标层的最终影响权重

  B.21 附录5 中部地区粮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值

  B.22 附录6 中部六省畜牧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3 附录7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24 附录8 中部六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5 附录9 中部六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B.26 附录10 中部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B.27 附录11 中部科技竞争力指标数据

 皮书数据库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编委会

 Abstract

 前言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5)》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撰,以“中部竞争力”为研究主题,由“总报告、综合评价篇、城市评价篇、产业评价篇、企业评价篇、科技评价篇、区域发展篇”七大部分组成。总报告作为全书的总论,围绕中部竞争力问题,从宏观上揭示和解释了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态势,并分别对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企业、科技的竞争力评价进行了概述。综合评价篇以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为支撑,科教文化创新为动力,民生保障为目标,构建了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分项评价、综合评价及排序,揭示了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整体态势、结构特征、省际差异,并分别提出中部六省提升经济社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城市评价篇根据城市竞争力内涵,结合中国都市圈发展特征与中部地区发展特点,构建了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综合指数分析方法建立了中国都市圈特别是中部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群发育水平、实力水平以及绩效水平三方面综合评价中国不同区域都市圈的综合竞争力。产业评价篇构建了不同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产业竞争力横向和纵向评价模型,运用线性加权、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对中部六省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与建议。企业评价篇根据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双重内涵和属性,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以“环境-能力-潜力”为核心的“三大构件、六项指征”的“三维一体”的区域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部六省区域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科技评价篇分为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科技投入产出分析和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三部分。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部分采用熵权法对六省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科技投入产出部分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六省科技活动情况;科技资源配置采用DEA方法测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和提升中部科技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区域发展篇通过建立资本、人力、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外商投资以及市场发展程度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了中部六省在经济发展驱动力方面的特征和定位,同时运用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着重研究资本、人力、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市场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对中部崛起的影响以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驱动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定位分析。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陈柳钦:《区域竞争力内涵的多元化认知与辨析》,《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

周绍森、胡德龙:《现代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论——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本对经济贡献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王圣云:《中部地区人文发展的生态效率评价》,《经济地理》2011年第10期。

王圣云:《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空间经济联系与网络结构》,《经济地理》2013年第4期。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部经济社会竞争力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高汝熹、罗守贵:《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2006)》,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高汝熹、吴晓隽、车春鹂:《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2007)》,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lingzhongru:《2014年中国主要城市GDP排行榜》,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data/2015/01/27/2130233wrz.shtml,2015-4-25。

lingzhongru:《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经济百强县排名》,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data/2014/11/03/111610ig4m.shtml,2014-4-20。

陈晓红、解海涛、常燕:《基于星形模型的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研究——关于中部六省的实际测算》,《财经研究》2006年第10期。

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乐筱康:《企业竞争能量定量评价探讨》,《管理与效益》1990年第2期。

李卫东:《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

林本初等:《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3期。

林德教、殷纯永、林映侠等:《采用威布尔函数模型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初探》,《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第6期。

刘满凤:《企业竞争力的DEA评价》,《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吕晞:《中部地区企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郝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

贺琼、程希骏:《企业融资投资分析与决策》,科学出版社,2000。

杨杜:《企业成长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周广亮:《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级区域竞争力评价》,《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期。

Porter M.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Basingstoke,Macmillan.1990.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Paris.1996.

Huovari Janne,Aki Kangasharju and AkuAlanen.“Constructing an Index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Pellervo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Helsinki,2001.No.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