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29

城乡福利一体化:探索与实践图书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elfare:Research and Practice

SSAPID:101-3922-2103-77
ISBN:978-7-5097-182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社会保障覆盖和福利享有水平的差距不仅损害了公平原则,也最终会损害经济发展的效率。城乡社会福利体系的分割,已成为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民生为先的中等收入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因此,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城乡的一体化进程,着重分析和总结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改革和实践的新变化、新探索、新政策。换句话说,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为促进城乡社会福利一体化进程,如何把握机会采取应对政策。本书从统筹城乡社会福利体系的动因及制度变革的思考,城乡社会福利一体化改革的政策设计及发展方向,地方推进统筹城乡福利体系进程的主要经验及问题,以及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群体就业和社会福利面临的挑战及改革机遇等主要方面较有逻辑性地展示了对中国城乡福利一体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政策应对和制度变革的认识。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关注民生系列
作 者: 都阳
编 辑:李风华;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库兹涅茨转折点:构建民生为先的中等收入社会

  库兹涅茨转折点:构建民生为先的中等收入社会

   一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二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三 扩大就业与初次分配

   四 通过劳动力流动缩小差距

   五 再分配的优先次序和切入点

 研究篇

  统筹城乡福利体系研究*

   一 福利体系的分割:公民福利水平差异的重要来源

   二 改革现行福利体系的必要性:劳动力市场变迁的视角

   三 福利体系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四 “福利一体化”主要研究工作评述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

   一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简史

   二 未完成的改革任务

   三 政策抉择中的两难处境

   四 国际经验:共识与多样性

   五 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及其理论评述*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养老保障制度

   二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观点综述

    (一)关于制度安排的讨论

    (二)关于账户设计的讨论

   三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模式与评述

    (一)“独立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二)“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三)“纳入型、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四 现行制度实践模式运行困境的理论评述

    (一)政府、企业、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态度的不均衡

    (二)城乡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三)地区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制约

    (四)制度设计及账户管理操作不合理

   五 结论性思考: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安排构想

  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所用数据和研究方法

   三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基本状况

   四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方式及索要工资状况

   五 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因素

   六 结论和政策建议

  农民工的福利状况

   一 所用数据

   二 农民工最低工资覆盖、劳动时间、工资拖欠和住房的基本状况

    (一)最低工资覆盖

    (二)劳动时间

    (三)调整劳动时间后的最低工资覆盖情况

    (四)工资拖欠

    (五)农民工的住房

   三 农民工福利状况的影响因素及各福利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

    (一)最低工资覆盖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农民工各福利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

   一 发展阶段与劳动力市场演进

   二 户籍与相关制度改革

    (一)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

    (二)非典型的城市化

    (三)户籍制度改革新思路

   三 劳动力市场规制与立法

   四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

 政策篇

  建立一个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福利体系*

   一 重构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

   二 全覆盖多层次福利安排:以农民工群体为例

   三 全民共享社会福利体系的财政资金需求与供给能力测算

   四 简要总结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和展望

  建立统一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的标准*

   一 多重标准的社会保险体系

   二 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与城市社会保险覆盖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四个原则

    (二)城市社会保险制度能作为统一标准吗?

   三 对社会保障的一个设想:以养老保险为例

   四 中国城市化的大背景

   五 结论:社会保险应向农民工标准看齐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及发展走向*

   一 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与演进

   二 城乡低保制度实施现状的实证分析

   三 城乡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福利化倾向问题

    2.救助对象家庭收入无法准确核查问题

    3.低保家庭保障与个体救助的责任

    4.流动人口的社会救助问题

    5.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问题

   四 城乡低保制度的发展走向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一 背景

   二 评价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原则和角度

   三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四 主要政策建议

  国际社会救助项目的经验

   一 社会救助项目的支出

   二 社会救助项目的补助水平

   三 社会救助项目的瞄准

   四 与社会救助项目激励相关的问题

   五 社会救助项目的城乡分割

   六 其他国家社会救助项目的经验对中国低保制度的启示

 实践篇

  成都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的创新实践*

   一 成都市统筹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险现状

   二 成都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的创新实践

    (一)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

    (二)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制度

    (三)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险制度

    (四)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五)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制

   三 成都市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创新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创新社会保险制度安排

    (二)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

    (三)增加政府财政补贴投入

   四 成都市健全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思路

  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与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一 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城乡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三)城乡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

    (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供给型”:成都模式

    (五)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启示

   二 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及均等化程度基本现状

    (一)农村公共文化体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

    (三)基本医疗卫生

    (四)就业和社会保障

    (五)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六)社会管理类

   三 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及城乡均等化综合评价比较分析

    (一)成都市各经济圈层比较

    (二)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

     1.成都市与广州区县之间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较

     2.成都市与广州市镇级(街道)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比较

     3.成都市与广州市村级公共服务现状比较

     4.集体经济与农村公共服务

     5.成都市与广州市城乡公共服务支撑点比较

   四 成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村级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

   五 政策启示与建议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目标模式、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

   一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一般界定与内涵

   二 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实践

    (一)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前的多元制度并存

    (二)成都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向一体化发展

     1.实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初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三 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目标模式、发展路径与政策选择

    (一)目标模式

    (二)发展路径

    (三)政策选择

  城乡统筹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一 城乡统筹改革对成都市农村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二 城乡统筹改革中成都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扶助政策评析

    (一)农民工就业扶助政策评析

     1.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2.农民工就业援助公共服务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扶助政策评析

    (三)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评析

     1.失地农民创业优惠政策

     2.受灾农村劳动者创业优惠政策

     3.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

   三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模式——成都市的创新

    (一)“温江花工”品牌与全民创业

    (二)郫县安德镇产业集群发展与就业“三同步”模式

    (三)双流万安镇——以组织化助推农民就业

    (四)彭州灾后重建中促进就业的措施与问题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统筹的劳动力转移监测服务机制还不完善

    (二)城乡统筹视野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不够明确

     1.认识当前成都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处的阶段

     2.从承接产业转移和参与人口红利再分配高度制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3.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公共就业培训效率尚需提升

     1.农民参与就业培训的愿望不足

     2.提供公共就业培训服务的经费的财政分担机制不够完善

     3.公共就业培训机制创新不足、培训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突出

     4.没有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回馈机制

   五 政策建议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农村就业支持系统

     1.加大农村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力度

     2.建立完善的农村就业响应网络机制

    (二)确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就业促进政策

     1.将促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结合在一起

     2.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二三圈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合在一起

     3.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争取人口红利再分配结合在一起

    (三)通过创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服务效率

     1.结合当地产业打造劳务品牌

     2.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整合培训功能

     3.理顺公共就业培训机制中的地方财政分担机制

  从“分割”到“分享”的社会保险福利安排

   一 成都市“综合型”农民工社会保险总体情况

   二 “综合型”社会保险体系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福利的改善

   三 政府统筹城乡社会保险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努力

   四 城乡社会保险体系不均衡性依然存在

   五 结论和启示

  重庆市征地农转非人口社会福利保障情况调查与启示*

   一 重庆市征地农转非人员转非前社会福利与保障情况调查

    (一)农转非前农民收入稳定

    (二)农转非前农民社会福利待遇较好

    (三)居民住宅宽敞和土地保障效果明显

   二 征地农转非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情况调查

    (一)征地农转非人员由富返贫现象严重

     1.征地农转非居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2.“先转先贫”现象突出

    (二)征地农转非人员居住问题突出

     1.安置房建设滞后,居民居住困难

     2.集中安置,集中了社会矛盾

     3.还建房小区管理机制不完善

     4.居住面积急剧减少,再无房屋出租收入

    (三)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困难

    (四)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政策缺陷明显

     1.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面临改革

     2.与城市居民相比,农转非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水平过低

    (五)农村集体资产处理成为城乡矛盾焦点

   三 提高征地农转非居民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思考

    (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瓶颈

   四 提高征地农转非居民社会福利保障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就业指导和扶持,促进征地农转非人员再就业

    (二)实行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增加征地农转非人员的补偿收入

    (三)解决好转非居民的住房安置

    (四)改革城市郊区征地管理制度

    (五)改善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条件

     1.实行残病群众病退政策

     2.成立困难救助资金

     3.城市低保政策要同等对待农户转非人口,取消不必要的限制

     4.完善养老保障内容

     5.推进转非人口养老保障全覆盖

     6.切实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解决病有所医

    (六)搞好村集体资产处置,力求让农村居民转非后收入不减少

     1.保护集体经济

     2.发展集体经济

     3.对需要分配处理的集体经济,有效合理分配处置

 金融危机

  中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农民工就业*

   一 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由来与演变

   二 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发展方向

   三 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四 未来中国就业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统筹城乡就业

  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挑战*

   一 金融危机加大了农民工的就业压力

   二 农民工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 加快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促进农民工就业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及应对建议

   一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

   二 失业率和非农产业就业损失估计

   三 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殊性剖析

    1.城镇正规就业

    2.城镇正规失业

    3.非正规就业

    4.农业就业

   四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对策建议

    (一)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

    (二)通过直接的刺激消费政策扩大内需——提高收入

    (三)通过间接的刺激消费政策扩大内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是青年劳动者

    (五)保持劳动力市场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六)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自然失业率

 前言

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城乡社会保障覆盖和福利享有水平的差距不仅损害了公平原则,也最终会损害经济发展的效率。城乡社会福利体系的分割,已成为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民生为先的中等收入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挑战。因此,本书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推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城乡的一体化进程,着重分析和总结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改革和实践的新变化、新探索、新政策,换句话说,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为促进城乡社会福利一体化进程如何把握机会并采取应对政策。本书从统筹城乡社会福利体系的动因及制度变革的思考、城乡社会福利一体化改革的政策设计及发展方向、地方推进统筹城乡福利体系进程的主要经验及问题,以及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群体就业和社会福利面临的挑战及改革机遇等主要方面,较有逻辑性地展示了对中国城乡福利一体化改革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政策应对和制度变革的认识。

蔡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蔡昉、万广华:《中国转轨时期收入差距与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黄平、崔之元:《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稻葵:《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新财富》2007年9月21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罗斯托著《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盛来运、彭丽荃:《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载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6。

Barro,R. (1998),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Empirical Study,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

Blank,Rebecca (2002),“Can Equity and Efficiency Complement Each Other?” NBER Working Paper,No.8820.

Cai,Fang and Dewen Wang (2003),“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The China Review 3 (2),pp.73-93.

Gill,Indermit and Homi Kharas (2007),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Gustafsson B. and Shi Li (2001),“A More Unequal China?Aspects of Inequalit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quivalent Income”,in Carl Riskin,Renwei Zhao and Shi Li (eds),China’s Retreat from Equality: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M.E.Sharp.

Hu,Dapeng (2002),“Trade,Rural-urban Migration,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2,pp.311-338.

Kanbur,Ravi and Xiaobo Zhang (2004),“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Reform,and Openness”,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WIDER Discussion Paper,No.2004/50.

Keidel,Albert (2007),China’s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Its Rural Economy,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Washington,DC.

Krugman,Paul (2006),“Wages,Wealth and Politics”,New York Times,August 18.

Kuznets,S. (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5,No.1,pp.1-28.

Lewis,W.A. (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39-191,Reprinted in A.N.Agarwala and S.P.Singh (eds) 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Lin,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2004)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52 (3),pp.587-603.

Lipton,Michael (1977),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kun,Arthur (1975),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Ravallion,Martin and Shaohua Chen (2004),“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Policy Research Paper,No.3408,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Washington,D.C.

Sala-i-Martin,X.X. (1996),“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106 (July),pp.1019-1036.

Sen,A. (1981),Poverty and Famines,Oxford:Clarendon Press.

Whalley,John and Shuming Zhang (2004),“Inequality Change in China and (Hukou) Labour Mobility Restrictions”,NBER Working Papers,No.1068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an,Guanghua (2008a),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Modern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uanghua (2008b),Understand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Methods and Applications,Palgrave Macmillan.

World Bank (2005),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6:Equity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蔡昉、都阳:《“文化大革命”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破坏》,《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4期。

蔡昉、孟昕:《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2004年第10辑。

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及促进增长的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Asher,Mukul G. and Deepa Vasudevan (2008),“Rethinking Pension Reforms in Chile: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Asia”,http://www.spp.nus.edu.sg/wp/wp0807a.pdf.

Krugman,Paul (2007),The Conscience of Liberal:Reclaiming America from the Right,Allen Lane,an imprint of Penguin Books.

Turner,Adair (2006),“Pension Challenges in an Aging World”,Finance and Development,Vol.43,No.3,pp.36-39.

朱信凯:《农民市民化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农民工问题的启示》,《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德文:《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中国人口与劳动经济问题报告No.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蔡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中国人口与劳动经济问题报告No.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德文、张恺悌:《中国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与贫困发生率估计》,《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1期。

蔡昉:《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2期。

郑功成:《分层分类保障农民工的权益》,2001年11月29日《经济日报》。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韩俊:《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政策框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7期。

刘秀红、陈彩:《关于建立全国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李迎生:《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之路》,《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

曹信邦:《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研究》,《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刘从龙:《我国将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2/18/。

公维才:《“第三条道路”——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2期。

陈颐:《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学海》2006年第5期。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闫艾茹:《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理论探索》2003年第5期。

唐钧:《让农民工社保异地转移接续》,《瞭望》2007年第36期。

蔡昉:《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2004年12月8日《中国老年报》。

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安排及其创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徐赛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0期。

吴晓欢等:《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评估与制度创新》,《人口研究》2005年第7期。

桂世勋:《我国城镇外来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模式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4期。

梅定祥:《农民工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当代经济》2008年第10期。

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

崔红志:《对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认识》,《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侯力:《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市二元结构”及其影响》,《人口学刊》2007年第2期。

崔传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9期。

彭宅文、乔利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出路》,《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张展新:《城镇社会保障的“本地—外来”分割与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开放导报》2006年第6期。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周莹、梁鸿:《中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养老保障制度模式设计》,《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Anne,Drouin & Lawrence,H.Thompson,“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China”,Geneva:Sub-regional Office for East Asia Bangkok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Social Security Department 2006.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3):《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

王美艳(2006):《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回报因素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

UNDP (2005):《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

Feng Wang and Xuejin Zuo (1999),“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9,No.2,pp.276-280.

Dorothy J.Solinger (1999),“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3,pp.455-478.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都阳、高文书:《中国离一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多远?》,《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2卷第2期。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李培林主编《中国农村迁移劳动力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柳松、李大胜:《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商业研究》2007年第5期。

李斌:《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的分割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2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lss.gov.cn),2007。

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世界银行主编《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王敏:《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7年第16期。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张泓铭:《住宅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Chan,Kam Wing and Li Zhang (1999),“The Hukou System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Processes and Changes”,The China Quarterly,No.160,pp.818-855.

Solinger,Dorothy J. (1999),“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3,pp.455-478.

Wang,Feng and Xuejin Zuo (1999),“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9,No.2,pp.276-280.

Yang,Dennis T. and Fang Cai (2003),“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hina’s Rural-Urban Divide”,in Nick Hope,Dennis T.Yang and Mu Yang (eds)How Far Across the RiverChinese Policy Reform at the Millenniu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389-416.

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李建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国人大网,2008,http://www.npc.gov.cn/。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加尔布雷思文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中国74城镇迁移抽样调查(1986年)》,中国人口科学编辑部,1988。

Anderson,K. (1995),“Lobbying Incentives and the Pattern of Protection i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3,No.2,pp.401-423.

Cai,Fang and Yang Du (2004),“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Evidence from Wage Convergence in Manufacturing”,in Garnaut and Song (eds) China:Is Rapid Growth Sustainable,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Cai,Fang,Yang Du and Changbao Zhao (2007),“Regional Labour Market Integration since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Entry:Evidence from Household-level Data”,in Garnaut,Ross and Ligang Song (eds) China-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pp.133-150.

Chan,Kam Wing and Ying Hu (2003)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New Definition,Different Series,and Revised Trends,The China Review,Vol.3,No.2,pp.49-71.

Harper,F.A. (1957),Why Wages Rise,New York:Foundation for Economic Education.

Ministry of Finance of India (MOF) (2006),Economic Survey,2005~2006,New Delhi,Ministry of Finance.

Olson,M. (1985) The Exploitation and Subsid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paper presented to the 19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Malaga,Spain.

World Bank (2005),Integra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s:Economic Benefit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Unit,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Report No.31973-CHA,June 13.

李实、白南生:《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http://www.china.com.cn/06/23/2003,2003。

白南生:《关于中国的城市化》,《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都阳、屈小博:《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及其理论评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NO.72,2008年11月。

郑功成主编《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人民出版社,2008。

赵曼、吕国营著《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蔡昉、陈显煜主编《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状况调查》,2009年3月26日《光明日报》。

程晓明主编《医疗保险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胡务:《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Robert Holzmann,Richard Hinz等著《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郑秉文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蔡昉:《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Market Economics:2008年12月1日《CLSA中国制造业PMI报告》。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9年2月2日。

Cai,Fang (2004),“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The Chinese Economy,Vol.37,No.5 (September-October),pp.74-89.

Green,Stephen (2008),“We Bring You the China Value-added”,part Ⅱ,On the Ground,Standard Chartered,10 July.

简 介:基于中国扶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本书从理论、策略、保障三方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扶贫精细化问题。书中采用了多维贫困的研究思路,对收入贫困、健康贫困、权利贫困及其精细化应对进行了具体探讨,不仅使扶贫研究更为深入和细致,而且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作者: 王三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简 介:家庭是重要的福利来源,虽然家庭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家庭所具有的功能是无法被取代的。支持家庭成为西方国家应对家庭变迁的重要战略,将家庭视为重要的社会资产加以保护是发展型家庭政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面对中国家庭变迁及随之出现的家庭问题,我们需要做出战略调整,构建支持、保护家庭的新型家庭政策体系,保障家庭经济...

作者: 吕青 赵向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