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6

家庭政策图书

family policy

SSAPID:101-0962-5300-97
ISBN:978-7-5097-381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家庭是重要的福利来源,虽然家庭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家庭所具有的功能是无法被取代的。支持家庭成为西方国家应对家庭变迁的重要战略,将家庭视为重要的社会资产加以保护是发展型家庭政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面对中国家庭变迁及随之出现的家庭问题,我们需要做出战略调整,构建支持、保护家庭的新型家庭政策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安全,支持家庭照顾能力,分担家庭照顾责任,预防并协助解决家庭内的问题,促进家庭能力建设,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福利需求。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吕青 赵向红
编 辑:冯妍;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章 家庭及家庭变迁

  第一节 家庭的含义与特征

   一 家庭的含义

    1.人口普查学定义

    2.法律对家庭的定义

    3.社会学的定义

   二 家庭的特征

    1.家庭是在自然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

    2.家庭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历史范畴

    3.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

    4.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第二节 家庭的发展与变迁

   一 家庭结构的变化

    (一)家庭结构类型

     1.核心家庭

     2.直系家庭(或称主干家庭)

     3.复合家庭(或称联合家庭)

     4.单人家庭

     5.残缺家庭

     6.其他家庭

    (二)家庭结构的变迁

   二 家庭关系的变迁

    (一)家庭关系及影响因素

     1.家庭关系的特点

     2.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

    (二)家庭关系变迁

   三 家庭功能的变迁

    1.经济的功能

    2.保障的功能

    3.教育的功能

    4.娱乐的功能

  第三节 家庭的意义

   一 家庭的一般意义

   二 现代家庭的独特作用

    (一)子女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意义

     2.社会化的过程

     3.社会化的场所

    (二)情感的支持

     1.心理层面——人格需求的完成

     2.社会层面——角色的互补性

 第二章 家庭政策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节 家庭政策的起源与影响因素

   一 家庭政策的起源

   二 家庭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政策目标的多样性

     1.对资源需求进行累进式的再分配

     2.调节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

     3.促进性别平等

    (二)家庭政策环境的差异性

   三 家庭政策的新认识

    1.家庭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摇篮

    2.家庭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合格公民的场所

    3.家庭政策是为达成社会目标对公共资源所做的一次高效投入

    4.家庭政策是促进青少年成长的有效投入

    5.家庭政策反映了决策者和公众的家庭理念

  第二节 家庭政策的含义

   一 内容涵盖范围

   二 政策目的

   三 政策思想来源

  第三节 家庭政策的特征

   一 网络管理的机制

   二 针对私人领域的问题取向

   三 动态的发展

  第四节 家庭政策与社会政策

   一 家庭政策与社会政策

   二 家庭福利与社会福利

    1.家庭福利

    2.社区福利

    3.非营利组织

    4.政府

 第三章 现代西方家庭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家庭政策演变的阶段特征

   一 从市场干预到对家庭干预

   二 从强调公民的权利到权利与责任共存

   三 从缺陷干预到资产投资

  第二节 发展型家庭政策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 发展型家庭政策的提出

   二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影响

   三 公民社会理论及其影响

  第三节 发展型家庭政策的实践依据

   一 预防社会问题

   二 实现福利功能

  第四节 发展型家庭政策的干预策略

   一 保护儿童与支持家庭

   二 帮助成员实现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平衡

   三 预防与早期干预

 第四章 欧亚各国的家庭政策

  第一节 欧洲国家的家庭政策

   一 瑞典的公共政策与家庭

   二 法国的家庭政策

    (一)法国家庭政策产生的背景

    (二)法国的家庭政策

     1.《家庭法典》及相关政策

     2.家庭政策在调和工作与家庭生活冲突问题中的作用

   三 德国的家庭政策

    (一)魏玛时代的家庭政策

    (二)纳粹时期的家庭政策

     1.鼓励结婚,强化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

     2.资助多子女家庭,推行种族主义的生育政策

     3.破坏传统的家庭价值观,推动家庭的纳粹化

    (三)后东、西德家庭政策的分野

     1.“去家庭”与“家庭化”的分野

     2.发展公共托儿事业与强调亲职教育的分野

     3.鼓励生育与消极人口政策的分野

    (四)德国统一后的家庭政策

     1.将促进生育提升为国家的头等战略任务

     2.对拥有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提供现金补助和税收优惠

     3.为儿童和家庭提供优质的看护服务

     4.实现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平衡

   四 欧盟的家庭友好政策

    (一)欧盟家庭友好政策建立的背景

    (二)欧盟家庭友好政策体系的框架与原则

  第二节 亚洲国家的家庭政策

   一 日本在解决工作与生活冲突上的政策与措施

    (一)工作与生活平衡政策出台的社会背景

    (二)大力宣传工作与生活平衡

    (三)将育儿休假制度法制化

    (四)对妇女的再就业提供支持

    (五)鼓励企业采取措施缓解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冲突

    (六)解决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困难

   二 新加坡“家庭为根”的法规政策

    (一)培育“家庭为根”的价值观念

    (二)制定“家庭为根”的法规政策

    (三)建立“家庭为根”的服务体系

  第三节 家庭政策综合分析

   一 低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老化的政策选择

   二 家庭是福利扩张的领域

   三 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影响政策效果

 第五章 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问题

  第一节 传统的中国家庭与变迁

   一 传统的中国家庭

   二 传统家庭制度受到的冲击

    (一)中国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受到批判的原因

  第二节 新制度文明中的中国家庭与变迁

   一 新制度文明中的中国家庭

    1.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由、自主,主张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2.实行一夫一妻制

    3.反对父权制,实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

    4.反对夫权制,实行家庭中夫妻关系平等

   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对亲情的解构

   三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理性对家庭文化的侵蚀

  第三节 现代中国家庭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一 家庭发展中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1.现代社会中家庭情感支持的要求与独立意识支配下家庭责任感缺失的矛盾

    2.个人情感的膨胀和社会约束力减弱改变了婚姻和家庭的关系与地位

    3.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增加了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

    4.家庭关系的逆向调整改变了老年人的地位,家庭的养老困境越来越突出

   二 家庭问题及表现

    1.离婚率攀升,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

    2.个人感情泛化带给婚姻家庭无限伤害

    3.家庭形式多样化带来很多隐忧

    4.现代家庭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5.社会变迁使与家庭相关的矛盾显性化,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第六章 中国家庭政策变迁

  第一节 以公平为导向的家庭政策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政策

    1.男女平等的基本政策或基本原则

    2.促进女性就业的有关政策

    3.协调两种生产、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的相关政策

   二 计划经济时期家庭政策的制度根基

  第二节 以发展为导向的家庭政策

   一 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1.市场机制引入及社会经济政策转变

    2.单位职能的转化和福利保障的减少

    3.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劳动关系的变化

    4.从按劳分配到按多种要素分配

    5.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

   二 家庭政策转变

 第七章 中国家庭政策分析

  第一节 婚姻家庭立法

   一 《婚姻法》

    1.1980年的《婚姻法》

    2.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

    3.未来婚姻家庭立法面临的挑战

   二 《民法通则》及婚姻家庭法向民法的回归

   三 特定人群的政策法规

    1.《未成年人保护法》

    2.《妇女权益保障法》

    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4.《残疾人权益保障法》

  第二节 生育政策及对家庭的影响

   一 生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节育政策

     1.20世纪50年代的节育政策

     2.20世纪60年代的节育政策

    (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计划生育政策

    (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 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一)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二)计划生育政策对妇女、儿童、老人的影响

     1.对妇女的影响

     2.对儿童的影响

     3.对老人的影响

    (三)计划生育对社会的作用

   三 对现行农村计划生育户养老问题政策支持的审视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政策及对家庭的影响

   一 社会救助政策与家庭

    (一)社会救助政策

    (二)社会救助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二 社会保险政策与家庭

    (一)现行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1.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2.医疗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3.失业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4.工伤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5.生育社会保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二)家庭视角下的社会保险政策不足分析

    (三)发达国家家庭因素融入社会保险的理论与经验

     1.家庭视角构建社会保险的理论基础

     2.发达国家的经验*

   三 社会福利政策与家庭

    (一)福利政策的出台与完善

     1.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法制化初步形成

     2.内涵和外延有所扩大,社会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3.政府与社会在社会福利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得到初步界定

     4.家庭、社区、福利机构相结合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二)社会福利改革的局限和不足

    (三)社会福利的家庭视角

   四 住房保障政策与家庭

    (一)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二)住房保障政策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1.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现状

     2.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融资能力现状

     3.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供给现状

    (三)住房保障问题解决之思考

  第四节 教育和就业政策及对家庭的影响

   一 教育政策与家庭

    (一)教育政策及其基本内容

     1.社会化的意义

     1.教育经费问题

     2.课程问题和教学方法

     3.教育对象问题

     4.教育者问题或人事问题

     5.教育制度或学制问题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政策变迁

     1.逐步恢复阶段(1978~1990 年)

     2.基本完善阶段(1991~1999 年)

     3.逐步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

    (三)教育政策对家庭的影响

     1.文凭社会兴起对家庭的影响

     2.教育分层扩大对家庭的影响

   二 就业政策与家庭

    (一)就业政策及基本内容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政策变迁

    (三)就业政策与家庭

     1.就业形势对家庭的影响

     2.家庭视角的就业政策

 第八章 家庭服务与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节 家庭服务

   一 发达国家的家庭服务

    1.经济或实物援助

    2.辅导服务

    3.家务助理

    4.家庭生活教育

    5.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庇护服务

    6.破裂婚姻调解服务

    7.保护儿童服务

   二 我国的家庭服务

  第二节 家庭社会工作

   一 社会工作介入家庭服务的优势

    1.社会工作的分析视角有助于对家庭问题的科学判断

    2.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助于现代家庭理念的形成

    3.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有助于家庭服务内容的丰富

   二 欧美的家庭社会工作

    1.间接的服务

    2.直接服务

   三 我国的家庭社会工作

    1.专业家庭社工人才队伍尚待形成

    2.专业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3.家庭社会工作岗位和专业机构比较缺乏

   四 家庭社会工作的切入点

    1.妥善处理婚姻家庭裂变

    2.协调婚姻家庭关系、增强婚姻家庭功能

    3.进行青少年以及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

 第九章 中国发展型家庭政策建构

  第一节 家庭政策建构的背景

   一 经济与社会发展

    1.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2.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关系的重构

   二 社会风险与社会发展

    1.社会老龄化的风险

    2.农村空壳化的风险

    3.城市新贫困人口生产、再生产的风险

    4.新弱势群体不断出现的风险

    5.疾病模式改变的风险

    6.家庭照料能力减弱的风险

   三 补缺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1.改革开放30多年建立的补缺型社会福利

    2.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建设的背景

    3.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建设的构想

   四 家庭微观利益与国家宏观利益

    1.政策内容过于狭隘

    2.政策功能比较单一

    3.政策理论指导缺乏

    4.政策视野偏重短期

    5.政策体系“碎片化”明显

    6.政策保障的政府缺位

  第二节 中国发展型家庭政策的构建思路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政府承担社会福利的投资主体角色,即确立其在社会保障的前沿位置,从社会保障的后方走向前台

    2.对慈善和社会捐助行为采取积极的税收激励政策应该也是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重要方式

    3.通过政策规制和财税政策调动和激励企业行使社会责任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4.在政策设计中增强对家庭的支持作用,帮助家庭行使责任

   二 完善家庭政策体系

    1.要将家庭作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优先事项予以促进

    2.要因地制宜,明确家庭事务的管理职能

    3.要在城乡社区设立服务家庭的机构

    4.要建立系统的关于我国家庭和儿童福祉的数据统计

   三 投资于家庭和儿童

   四 实施一些普遍性的社会福利

  第三节 中国发展型家庭政策的构建内容

   一 发展型家庭政策体系的对象、主体和目标

    1.发展型家庭政策体系的对象和主体

    2.发展型家庭政策体系的目标

   二 发展型家庭政策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积极性原则

    2.公益性原则

    3.循序性原则

    4.整体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多元性原则

   三 发展型家庭政策体系的具体构想

    1.保障和维护有家庭负担者的体面工作权,减轻其经济压力

    2.完善促进家庭和工作平衡的政策支持

    3.在社区建设中,注入家庭政策的概念

    4.尽快将保育事业、养老事业和家庭服务事业切实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范畴,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照顾服务

    5.发展社会工作,为家庭提供专业服务

 序言

家庭是重要的福利来源。虽然家庭自工业革命以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家庭所具有的功能是无法被取代的。支持家庭成为西方国家应对家庭变迁的重要战略,将家庭视为重要的社会资产加以保护是发展型家庭政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面对中国家庭变迁及随之出现的家庭问题,我们需要做出战略调整,构建支持、保护家庭的新型家庭政策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安全,支持家庭照顾能力,分担家庭照顾责任,预防并协助解决家庭内的问题,促进家庭能力建设,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福利需求。

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美〕威廉·J.古德(William J.Goode):《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王跃生著《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编《中国发展型政策论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上海社会科学院妇女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编《性别与家庭调研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杨发祥著《低生育社会的来临——中国生育革命与政策抉择》,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林闽钢著《社会政策——全球本地化视角的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谢秀芬著《家庭与家庭服务——家庭为整体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之研究》,五南图书出版社,2011。

Neil Gilbert,Paul Terrell著《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张彦、吕青编著《社会保障概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海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研究》(第三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上海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研究》(第四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上海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研究》(第五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上海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编《中国家庭研究》(第三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徐安琪等著《风险社会的家庭压力和社会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迈克尔·谢诺登著《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7。

刘继同著《国家责任与儿童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洪天慧主编《中国和谐家庭建设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范斌著《福利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内尔·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侯晶晶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米奇利著《社会发展:社会福利视角下的发展观》,苗正民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杨团、林卡主编《当代社会政策研究Ⅵ》,中国劳动社会出版社,2011。

杨善华编著《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杨团、葛顺道主编《社会政策评论(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英〕理查德·蒂特马斯著《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江绍康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邓伟志、徐新著《家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英〕诺尔曼·金斯伯格著《福利分化》,姚俊、张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于燕燕主编《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左际平、蒋永萍:《社会转型中城镇妇女的工作和家庭》,中国当代出版社,2009。

都阳主编《城乡福利一体化:探索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杜芳琴:《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蒋永萍:《半个世纪的中国妇女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贺天中:《劳动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7。

金一虹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控制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曲恒昌、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精明:《国家、射虎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吕亚军、刘欣:《家庭政策概念的辨析》,《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蓝瑛波:《瑞典的家庭政策和妇女就业》,《学海》1999年第3期。

吕亚军:《欧盟家庭友好政策评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王家宝:《难解的人口难题——论法国的家庭政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和建花:《法国家庭政策及其对支持妇女平衡工作家庭的作用》,《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11期。

胡澎:《日本在解决工作与生活冲突上的政策与措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张雨露:《家庭—个人与社会的博弈——关于德国家庭现状及目前家庭政策的分析》,《德国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敏杰:《德国家庭政策的回顾与探析》,《浙江学刊》2011年第3期。

张浩淼:《德国福利体制的转型与重构》,《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6期。

宋卫清、〔德〕丹尼尔·艾乐:《福利国家中的社会经济压力和决策者——德国和意大利家庭政策的比较研究》,《欧洲研究》2008年第6期。

吕亚军:《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政策的嬗变》,《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吕亚军:《战后西方家庭政策研究综述》,《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顾辉:《当前家庭面临的挑战与选择》,《学术界》2011年第9期。

蒋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婚姻家庭立法的变革与思考》,《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

吴国平:《我国新时期婚姻家庭立法的回顾与展望》,《海峡法学》2011年第6期。

邬沧萍、苑雅玲:《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分享控制人口取得成果的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6期。

马广博、赵丽江:《基于家庭视角的社会保险制度构建》,《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第11期。

王海燕:《家庭福利政策的选择——转型期日本社会福利政策调整的圭泉》,《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6年第2期。

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

李静、周沛:《人口与家庭福利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

张秀兰、方黎明、王文君:《城市家庭福利需求压力和社区福利供给体系建设》,《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刘继同、左芙蓉:《“和谐社会”处境下和谐家庭建设与中国特色家庭福利政策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刘中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福利政策体系》,《开放导报》2011年第8期。

刘伯红、张永英、李亚妮:《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看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刘中一:《我国现阶段家庭福利政策的选择——基于提高家庭发展能力的思考》,《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8期。

王军平:《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改革思路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4期。

许照红:《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刘军强:《社会政策发展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理论发展评述》,《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郁兴建:《走向社会政策时代:从发展主义到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建设》,《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张秀兰、方黎明、王文君:《城市家庭福利需求压力和社区福利供给体系建设》,《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潘允康:《中国婚姻家庭的社会管理》,《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孙正娟:《专业家庭社会工作:未来家庭的需求》,《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齐麟:《单身家庭的现状和成因》,《西北人口》2003年第1期。

张敏杰:《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一个世纪的回顾》,《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3期。

李静、周沛:《“人口与家庭福利”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6期。

〔日〕沈洁:《城市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与运作机制探讨》,《社会福利》2002年第2期。

徐安琪、张亮:《转型期家庭压力特征和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和建花、蒋永萍:《从支持妇女平衡家庭工作视角看中国托幼政策及现状》,《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成海军、陈晓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嬗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

徐安琪:《和谐家庭指标体系及其影响机制探讨——上海的经验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袁锦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妇女权益的法律保护》,《湖南社会科学》2010 年第1 期

韩良良:《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妇女权益保障》,《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汪斌等:《试论我国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护》,《法学评论》1995年第1期。

何艳霞:《制定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之我见》,《学术前沿》2011第7期。

王金霞、智学:《教育政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迟巍、钱晓烨、吴斌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负担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陈方红:《论我国教育过度的成因及社会影响》,《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张文剑、 陈复华、陈建平:《关于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