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情报告(200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Vietnam's national situation
[内容简介] 本书反映和分析了2008-2009年越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预测了越南下一年度的发展前景。
广西蓝皮书编委会
中文摘要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编撰说明
《越南国情报告(2009)》编委会
法律声明
From the Editor
上篇 总报告
在高通胀中发展
一 政治:加强越共*领导,深化各项改革
(一)加强越共领导
1.越共十届六中全会
2.越共十届七中全会
3.越共十届八中全会
(二)推进改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发挥国会的积极作用
2.加强祖国阵线工作
3.公开招聘副部级领导干部
4.加强媒体的管理并发挥其监督作用
(三)首都河内扩大
二 外交: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一)主动出击战略
(二)着重大国、邻国的双边外交
1.与大国关系的发展
2.与邻国关系加强
(三)着重东盟、联合国的多边外交
1.越老柬关系
2.在东盟架构下的活动
3.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
(四)加强海外越南人的工作
1.国会通过法律修正案,允许公民持双重国籍
2.对海外越南人实行免签
3.吸引海外越南人回国投资、旅游
三 经济: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
(一)通货膨胀创16年来新高
(二)人均GDP历史性突破1000美元
(三)从优先控制通胀到集中力量抑制经济衰退
四 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贫困比例依然较大
(二)工人罢工增加
(三)环境污染问题严峻
(四)艾滋病感染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 2009年发展预测
(一)形势严峻
(二)有利条件与采取的措施
1.发展的有利条件
2.应付金融危机的措施
(三)越南经济有可能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走出危机阴影恢复较快增长
中篇 2008~2009年越南发展分报告
Ⅰ 政治
一 夯实执政基础,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
二 应对复杂形势,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大局
Ⅱ 外交
一 越南与大国关系
(一)越南与美国关系
(二)越南与日本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大国关系
二 越南与周边国家关系
(一)越南与老挝关系
(二)越南与柬埔寨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关系
三 越南与其他国家关系
(一)越南与传统友好国家关系
(二)越南与韩国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国家关系
四 越南与联合国及东盟组织关系
(一)越南与联合国关系
(二)越南与东盟关系
五 对2008年越南外交活动的若干评论
(一)经济外交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格局演变进程,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三)理想与现实并重,维护国家利益
六 2009年越南外交前瞻
(一)继续奉行积极主动的多边外交政策
(二)继续加大经济外交的力度,为越南经济的发展争取稳定、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继续重视与加强宣传,为越南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Ⅲ 中越关系
一 陆地勘界立碑工作完成
二 政治关系稳定发展
三 双边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势头
四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发展和提升
五 广西、云南边境省区的对越合作进一步深化
六 中国台湾省成为越南第二大海外投资方
七 中越友好交流日益频繁
八 2009年中越关系发展前瞻
Ⅳ 军事
一 大幅调整人事,进行建制改革
(一)大幅调整高层人事和晋升高级军官衔级
(二)组建首都司令部
二 加强政治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政委、政治员制度
(二)加强党支部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三)多形式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和锻炼
(四)加强法纪教育
(五)提高官兵福利待遇
三 加快装备现代化步伐
(一)更换新的军装
(二)提升军事装备能力
四 扩大对外军事交往与合作
(一)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
(二)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军事关系
(三)积极发展同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关系
Ⅴ 农业
一 困难中越南农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二 主要农林水产品生产情况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1.茶叶
2.咖啡
3.橡胶
4.胡椒
5.腰果
(三)畜牧业
(四)林业
(五)水产业
三 2009年前瞻
(一)越南农业面临的挑战
1.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2.越南农产品面临国外产品的有力竞争
3.越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仍居高不下
4.一些农产品出口价格出现下降趋势
5.农业领域引进FDI资金比例很低
6.禽流感疫情成为越南养殖业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2009年越南农业发展预测
1.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大米价格将有所提高
2.越南农产品出口市场将继续扩大
3.越南努力提高农业竞争力
4.越南化肥生产能力不足,仍需进口
Ⅵ 工业
一 2008年越南工业发展特点
(一)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各省市、各行业增长不一
(三)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工业出口创汇与吸引外资继续取得进展
(五)工业快速增长势头受阻具有深刻的内外背景
1.国内方面
2.国际方面
二 主要行业发展状况
(一)能源工业
1.油气工业
2.电力工业
3.煤炭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纺织工业
(四)其他行业
1.木材工业
2.机械工业
3.化肥工业
4.造纸工业
5.塑料工业
6.水泥工业
三 2009年前瞻
(一)2009年越南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1.电力工业方面
2.油气行业方面
3.煤炭工业方面
(二)2009年越南工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蔓延,尚未见底,将对越南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带来全局性的影响
2.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必然会引发内需不足,并出现企业倒闭、失业急增、工人罢工事件上升等问题,反过去也会制约工业的发展
3.越南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Ⅶ 交通通信
一 交通运输
(一)2008年全面发展
1.概况
2.制定交通法规
3.交通工业
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公路建设
6.内河运输
7.铁路方面
8.民用航空
(二)存在问题
(三)“两廊一圈”交通建设继续发展
(四)2009年计划
(五)交通领域各行业发展计划
1.海洋运输和内河航运
2.公路方面
3.铁路方面
4.城市交通
5.民用航空
6.交通工业
7.造船工业
二 通信、信息产业
(一)通信
(二)信息产业
Ⅷ 财政金融
一 财政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财政预算总支出执行情况
(二)财政措施得力、有效
1.财政部积极执行政府提出的克服经济困难的措施
2.税务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2009年财政工作前瞻
1.财政工作任务
2.财政工作具体任务
二 金融
(一)金融业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
1.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2.股市、楼市暴跌
3.国际收支恶化
4.物价和利率提高给企业投资、经营造成困难
5.商业银行利率竞争激烈
(二)采取强有力的金融政策和措施
1.严格执行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
2.实行外汇汇率干预
3.实行公开透明的金融信贷信息
4.对信贷系统加强监管
(三)存在问题和2009年前瞻
三 证券
(一)2008年概况
1.证券市场指数跌幅最大
2.股市价值大幅度缩水
3.股票市场恐慌气氛加剧
(二)原因
(三)2009年前瞻
Ⅸ 商业服务业
一 国内商业服务业
(一)物价
(二)相关行业
1.交通运输
2.邮政、通信
3.教育培训
4.医疗卫生
5.文化新闻
6.体育
7.环境
(三)电子商务
(四)主要商品价格
1.粮食
2.食品
3.食糖
4.食盐
5.化肥
6.汽油
7.水泥
8.钢材
9.纸张
10.药品
二 对外贸易
(一)出口
(二)进口
(三)服务贸易和旅游
三 消费
四 2009年前瞻
(一)2009年继续促进出口,控制进口,减少入超
(二)为必需品、出口商品的生产经营提供充足资金
(三)继续执行社会民生和扶贫政策,扩大内需
(四)继续扩大经济外交
Ⅹ 对外经贸
一 越南外经贸关系总体情况
(一)进出口
(二)外资
(三)外援
二 中越经贸合作简况
(一)外贸进出口下滑
(二)中国对越南投资减少
(三)中国在越南工程承包保持增长
三 越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二)吸收外资政策
四 发展趋势
Ⅺ 旅游
一 总体情况
二 发展措施
(一)积极制定旅游发展措施
(二)提高国家对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功能,使旅游经营活动日趋完善
(三)加大投资发展旅游产品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严格管理旅游产品质量
(四)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五)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保证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积极参加区域与国际旅游论坛和博览会,推广和促销旅游业
(七)加强旅游业的国际合作
三 存在问题
(一)世界金融危机使旅游业遭受重大打击
(二)旅游经营管理不善
(三)旅游部门人事变动导致旅游行业组织体系不稳定
(四)国家宏观调控未真正产生效果
(五)旅游经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融入世界经济和竞争的意识不够强
(六)各行业、各地区缺乏紧密配合
(七)旅游业的宣传、推广和促销工作不够科学合理
四 2009年前瞻
(一)越南旅游总局启动“印象越南”全包式优惠旅游计划
(二)因地制宜促进特色旅游
(三)“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四)开发旅游新线路
Ⅻ 科技
一 发展概况
二 发展政策与措施
(一)关于在推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建设知识分子队伍的27-NQ/TW号决议
(二)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三)国家科技发展基金启动
(四)继续发展技术和设备市场
(五)《高新技术法》等的出台促进科技法律体系的完善
(六)和乐高技术园区的建设
三 一些重要科技行业的发展
(一)空间技术
(二)核能技术
(三)海洋科技
(四)环保技术
(五)生物和农业技术
(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四 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一)与中国的科技合作
(二)与老挝的科技合作
(三)与德国的科技合作
(四)与日本的科技合作
(五)与美国的科技合作
ⅩⅢ 首都河内
一 首都扩大:河内发展新的里程碑
二 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中小企业推动工业增长
(二)旅游发展拉动内需
(三)商品零售服务业平稳发展
(四)外商投资活跃
(五)进出口快速增长
三 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 存在问题
(一)吸收外国投资结构失衡
(二)工业区环保问题严重
(三)星级宾馆不足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五 2009年发展计划
ⅩⅣ 工商业中心胡志明市
一 经济保持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
(一)工业和建筑业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低于2007年的增长率
(二)农林业增长,水产业减产
(三)全社会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
(四)商品零售额和服务业大幅度增长
(五)运输业增长较快
(六)进出口继续增长
(七)财政预算收支均超额完成计划
二 社会文化
三 政治
四 2009年展望
下篇 综合资料
Ⅰ 越南概况
一 简况
二 地理
三 简史
四 行政区划
五 主要城市和旅游胜地
(一)首都河内*
(二)最大城市胡志明市
(三)北方工业港口城市海防
(四)中部工业港口城市岘港
(五)农业中心芹苴市
(六)“海上桂林”与煤都下龙市
(七)最贴近中国的城市芒街
(八)钢城太原
(九)化工基地越池市
(十)纺织城南定
(十一)古都顺化
(十二)滨海城市芽庄
(十三)避暑胜地大叻
(十四)石油与旅游城市头顿
(十五)天涯海角河仙
Ⅱ 2008年越南及中越关系大事记
一 2008年越南大事记
二 2008年中越关系大事记
Ⅲ 重要文献
中越联合声明
Ⅳ 北部湾千年复兴?
一 聚焦北部湾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二)东亚合作空前紧密
(三)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
二 斯土斯民
(一)北部湾范围
(二)丰富的资源
1.气候资源
2.沿岸地区农业资源
3.海洋渔业资源
4.沿海港口资源
5.旅游资源
(三)居民与社会
三 开放、发展、合作现状
(一)现代交通的建立
(二)发展中的经济
(三)区域合作的推进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2.中越构建“两廊一圈”
3.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四 发展潜力及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1.建设海运中心
2.铁路方面
3.公路方面
4.航空方面
(二)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三)西太平洋沿岸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有助于地区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五 合作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一)基础薄弱,起点低
(二)开放发展支撑要素欠缺
1.人才、资金缺乏
2.交通运输服务落后
3.经济腹地欠发达
(三)各方从达成共识到积极参与有一个过程
六 对推进开放、合作与发展的建议
(一)中国中央政府需要加大推动力度
(二)广西的主动快速崛起
1.突出重点,打好发展基础
2.壮大实力,打造产业节点
3.彰显东盟特色,提升合作平台
4.从长计议,打造核心引擎
5.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三)中越合作“1+1>2”
(四)东盟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加坡的积极参与
1.海上的港口合作
2.陆上积极参与和推动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建设
3.在北部湾沿岸地区成片开发,建设科技工业园区和生态城
七 结论与展望
Ⅴ 经济社会统计资料
Ⅵ 中国设置越南语专业的高等院校名录
Ⅶ 2008年中国国内部分有关越南及中越关系的专著、博士和硕士论文
一 著作
二 研究生论文
(一)博士论文
(二)硕士论文
越南统计总局:2006年《越南统计年鉴》,河内,越南统计出版社,2007。
越南统计总局:2007年《越南统计年鉴》,河内,越南统计出版社,2008。
越南《共产主义》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数字与事件》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经济与预测》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工业》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农业》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商业》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财政》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旅游》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全民国防》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越南《国际关系研究》2007年全年和2008年第1~2期。
越南《东南亚研究》2008年全年和2009年第1~2期。
越南《科技与环境》2008年第1~12期。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人民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经济时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投资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劳动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物资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经济都市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人民军队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世界与越南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西贡解放日报》(中文)。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越南共产党电子报》,网址:http://www. cpv.org.vn/。
越南旅游总局2008年工作总结报告。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中国《人民日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中国《环球时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中国《经济日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中国《经济参考报》。
2008年全年和2009年1~3月中国《广西日报》。
《瞭望》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中国《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1~12期和2009年第1~3期。
古小松主编《2008年越南国情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许家康、古小松:《中国—东盟年鉴·2008》,北京,线装书局,2008。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报告》,2008年10月。
复旦大学“985”课题组:《越南货币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中国的警示》,《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第7期。
中国商务部网站、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网站、中国驻胡志明市经商室网站资料。
简 介:本书以经济合作发展史为主线,以国际关系和区域经济学为指导,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来考察冷战结束以来的中国和大陆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对过去20多年来中国和大陆东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脉络、合作内容、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的启示和影响。
作者:
卢光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
简 介:●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承认它,踏踏实实地研究它,然后对它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模式是在中国这片国土上,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和优秀文化,经过不断地、反复地试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能够推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长期稳定和谐、人民普遍幸福的一整套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
简 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规范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实践和热点问题三个层面,对越南政治、经济和外交,以及中越经贸往来、中越两社会主义比较等前沿问题进行了考察。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越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作者:
潘金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
简 介:越南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外向度很大,2009年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发展影响依然很大。可以预见,与各国一样,越南依然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不过,越南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预期2009年底2010年初有可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