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国情报告(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Vietnam's national situation
[内容简介] 越南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外向度很大,2009年金融危机对越南经济发展影响依然很大。可以预见,与各国一样,越南依然面临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不过,越南经济社会的基本面仍然没有改变,预期2009年底2010年初有可能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From the Editor
编撰说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广西蓝皮书编委会
中文摘要
《越南国情报告(2010)》编委会
Abstract
上篇 总报告
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达5%的国家之一
一 经济增长5.32%令人刮目
(一)在温和通胀中保增长
(二)“三驾马车”拉动经济V型反弹
(三)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次体现
二 政治、社会、外交的发展
(一)政治
(二)社会民生
(三)外交
三 2010年前景展望
(一)2009年存在的问题
(二)2010年的内外环境
(三)全力筹备越共“十一大”
(四)经济增长预期为6%~7%
中篇 2009~2010年越南发展分报告
Ⅰ 政治
一 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 推进“十一大”筹备,大会文件起草取得进展
三 继续推进法制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四 遏制衰退促增长,加大投入保民生
Ⅱ 外交
一 越南与大国关系
(一)与美国关系
(二)越南与俄罗斯关系
(三)越南与日本关系
二 越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一)越南与老挝、柬埔寨的关系
(二)越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三 越南与主要国际组织的关系
(一)越南与联合国的关系
(二)越南与东盟关系
(三)越南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
四 2009年越南对外关系的一些特点
(一)经济外交遭遇困难但仍有亮点
(二)越南开展对外活动日趋成熟、务实
(三)关注国际局势,努力用越南的声音影响世界
(四)注重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现实主义路线呈现理性主义色彩
五 2010年越南外交展望
Ⅲ 中越关系
一 中越陆地边界勘定顺利完成
二 政治关系继续稳定发展
三 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
(一)双边贸易进出口额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中国对越投资合作稳定发展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中越经贸合作搭台
四 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日益巩固和拓展
五 中越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继续深入发展
六 广西、云南边境省区市的对越交流与合作关系继续深化
七 2010年中越关系发展前瞻
Ⅳ 军事
一 突出政治,稳定军心
(一)重视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二)以安全稳定为焦点开展政治教育
(三)提高待遇,增加福利
二 适应形势,完善体制
(一)调整海上防卫体制
(二)完善国防应急机制建设
(三)改革民兵编制体制
(四)推进军队行政改革
三 加快武器、装备建设
四 面向国际,加强交流
(一)深化与各大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二)深化与东盟各国的互信合作
(三)加强国防政策宣传
Ⅴ 农业
一 2009年农业生产
(一)农业
(二)林业
(三)水产
二 农产品的出口情况
三 制约越南农业发展的因素仍将长期存在
(一)农业生产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
(二)畜禽疫情是影响越南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自然灾害频发威胁越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 农业仍将是越南大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一)越南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对农业和农村实行扶持政策
(二)农林水产品出口有望得到恢复
Ⅵ 工业
一 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逐步恢复增长
(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工业生产下滑
(二)各地区和领域的工业产值有增有减
二 工业产品出口减少,但进口逆差同比下降
(二)进口比2008年减少
三 2009年工商业发展中的一些大事
四 2010年展望
(一)目标
(二)具体生产指标
(三)进出口指标
1.出口指标
2.出口市场
3.进口指标
4.投资建设
(四)拟采取的措施
Ⅶ 交通通信
一 交通运输
(一)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交通运输业仍有可观增长
1.概况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公路
4.海洋运输
5.内河航运
6.航空运输——有喜有忧
7.铁路的改革与创新
(二)交通工业
(三)国际合作
(四)存在问题
(五)2010年计划和长远目标
二 通信、信息产业
(一)通信
(二)信息产业
(三)发展目标
Ⅷ 财政金融
一 财政
(一)完成2009年财政任务情况
1.财政收入取得积极结果
2.保证财政预算支出
3.稳定财政预算
(二)采取积极财政政策
(三)存在问题
(二)2010年越南财政目标、任务和措施
1.目标
2.任务
3.措施
二 金融
(一)充分利用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二)增加对生产经营的贷款
(三)采取强有力措施稳定汇率
(四)重视处理不良贷款
(五)外国银行经营良好
(六)与中国人民币结算
(七)2010年前瞻
三 证券
(一)2009年概况
(二)越南政府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证券市场复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10年要采取的措施
Ⅸ 商贸服务业
一 国内商业服务业
(一)物价
(二)相关行业
1.交通运输
2.邮政、通信
(三)电子商务
(四)主要商品
1.粮食
2.食品
3.食糖
4.食盐
5.化肥
6.汽油
7.水泥
8.钢材
9.纸张
10.药品
二 对外贸易
(一)出口
(二)进口
(三)服务贸易和旅游
(四)外资
(五)侨汇
三 消费与市场
四 2010年前瞻
Ⅹ 旅游
一 在困难中求发展
(一)国际游客数量下降
(二)宣传攻势促旅游业回暖
(三)旅游业成为吸引外资主力
二 实施四大计划和四大措施搞活旅游市场
(一)提出四大计划提振旅游业
1.越南旅游总局启动“印象越南”全包式优惠旅游计划
2.越南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因地制宜促进特色越南旅游
3.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4.开发越南旅游新线路
(二)提出四大措施复兴旅游业
1.开发项目,吸引游客
2.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增加投资
3.加强旅游业间的相互协调
4.加强市场开拓和宣传
三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旅游业发展
(一)加强与最大客源国中国的合作
(二)密切与东盟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
(三)重视对重点旅游市场进行宣传
四 2010年前瞻
Ⅺ 文化
一 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 主旋律文化活动
三 文化战略与立法
(一)越南到2020年的文化发展战略
(二)《文化遗产法》等3部法律的修订
(三)公布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门的179项行政手续
四 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五 文学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艺术
(二)文学事业
(三)第十六届电影节
六 报刊传媒工作
七 继续开展“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
八 “全民团结建设文化生活”运动
九 民族节庆与文化旅游村
(一)民族文化节
1.越南西北地区第11届民族文化体育旅游节
2.南方民族歌舞晚会
3.2009年越南民族文化节
4.首届红河平原各省文化体育旅游节
5.2009年国际锣钲文化节
(二)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村
十 国际文化交流
(一)缅甸“2009年越南文化节”
(二)编译赠送老挝语版《邓垂簪日记》
(三)英国“越南文化周”
(四)美国“走近越南”活动
(五)湄公河—日本文化旅游节
Ⅻ 教育
一 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一)各级教育发展概括
(二)教育普及工作
(三)学前教育
(四)普通教育
1.小学教育
2.中学教育
3.重点高中学校
(五)中级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六)大学教育
(七)全面教育
(八)照顾发展民族教育
(九)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二 发展政策与措施
(一)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财政机制改革
(三)通过《2005年教育法修订法》
(四)开展“建设亲善、学生积极的学校”竞赛活动和3项运动
(五)加强应用信息技术到教育管理工作和服务革新教学方法
1.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2.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到教育管理工作
3.合理推动开展应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法
(六)实施教育单位的“3个公开”
(七)巩固和加强学校的物质基础
三 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平均每年公派700名留学人员
(二)越南举办第二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
(三)东盟学分转换体系(ACTS)
四 2009~2010学年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ⅩⅢ 工商业中心胡志明市
一 经济增速继续保持领先全国
二 经济增长的亮点
(一)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三)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生产经营
(四)外资减少但还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
(五)进出口减少
(六)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三 加强社会民生工作
四 2010年展望
下篇 综合资料
Ⅰ 越南概况
一 简况
二 地理
三 简史
四 行政区域和重点城市
(一)行政区划
五 主要城市和旅游胜地
(一)首都河内*
(二)最大工商业中心胡志明市
(三)北方工业港口城市海防
(四)中部工业港口城市岘港
(五)农业中心芹苴市
(六)“海上桂林”与煤都下龙市
(七)最贴近中国的城市芒街
(八)钢城太原
(九)化工基地越池市
(十)纺织城南定市
(十一)古都顺化
(十二)滨海城市芽庄
(十三)避暑胜地大叻
(十四)石油与旅游城市头顿
(十五)天涯海角河仙
Ⅱ 2009年越南及中越关系大事记
2009年越南大事记
2009年中越关系大事记
Ⅲ 恩怨过后正常化
一 中越关系发展的背景
(一)越南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国家
(二)中越国情相似,关系特殊
(三)中越友好有助于地区稳定和发展
(四)大国关注中越关系
二 中越关系60年历程
(一)中国是第一个承认并与越南建交的国家
(二)越南统一前的中越关系
(三)短暂的冲突
(四)中越关系正常化
三 经验与教训
(一)和则两利
1.政治关系日益加强
2.经贸合作迅速发展
3.文化交流活跃频繁
4.双边关系友好有利于两国的改革发展
(二)斗则两害
四 影响中越关系的因素分析
五 中越关系发展前景
结束语
Ⅳ 经济社会统计资料
Ⅴ 中国高等院校越南语专业招生和毕业生情况
Ⅵ 2009年中国国内部分有关越南问题的专著、博士和硕士论文名录
一 专著
二 研究生论文
(一)博士论文
(二)硕士论文
Ⅶ 越汉新词语翻译
一 越译中
1.政治
2.经济
3.社会民生
4.流行语及网络语
二 汉译越
1.政治
2.经济
3.社会民生
4.其他
主要编撰者简介
法律声明
越南《共产主义》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数字与事件》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经济与预测》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工业》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农业》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商业》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财政》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旅游》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全民国防》2009年第1~12期和2010年第1~3期。
越南《国际关系研究》2009年全年和2010年第1~2期。
越南《东南亚研究》2009年全年和2010年第1~2期。
越南《科技与环境》2009年第1~12期。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人民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经济时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投资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劳动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物资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经济都市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人民军队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世界与越南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越南《西贡解放日报》(中文)。
越南政府网,http://www.chinhphu.vn。
《越共电子报》,http://www.cpv.org.vn/。
http://www.qdnd.vn/qdndsite/vi-VN/43/default.aspx,越南《人民军队报》网站。
越南计划投资部,《2009年12月及全年经济社会情况报告》,计划与投资部网站,http://www.mpi.gov.vn。
越南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vn。
越南教育培训部网站,http://www.moet.gov.vn/。
维基百科越南语版,http://www.cpv.org.vn/cpv/JHJ3HR5A25WspK。
越南统计总局:2007、2008年《越南统计年鉴》,河内,越南统计出版社2008、2009。
《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纲领》(草案),越南《人民报》1990年12月1日,河内。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届十中全会公报》,见http://www.cpv.org.vn/cpv/Modules/News/NewsDetail.aspx?co_id=30110&cn_id=348689。
《十一中全会闭幕:党的建设对制度具有生死存亡意义》,见2009年10月10日http://vietnamnet.vn/chinhtri/200910/Tiep-tuc-doi-moi-bam-sat-thuc-tien-873037/。
越南统计总局:《2009年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新闻公报》,见2009年12月31日http://www.gso.gov.vn/default.aspx?tabid=507&idmid=&ItemID=9449。
苏辉惹:《当前形势下党的思想工作》,见2009年8月3日http://www.cpv.org.vn/cpv/Modules/News/NewsDetail.aspx?co_id=30296&cn_id=353378。
越南工商部网站:2010年4月12日关于2009年越南工商业情况和2010年工作措施。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人民日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环球时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经济日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经济参考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广西日报》。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瞭望》。
2009年全年和2010年1~3月中国《东南亚纵横》。
古小松主编《越南国情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许家康、古小松:《中国—东盟年鉴·2009》,线装书局,2009。
中国商务部网站、中国驻越南使馆经商处、驻胡志明市经商室网站资料。
古小松:《越南国情与中越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李谷:《从恩恩怨怨到平等互利——世纪之交的中越关系研究》,香港,红蓝出版公司,2001。
Gu Xiaosong:
简 介: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和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面对严峻的挑战局面,越南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政治、外交、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从整体看,政治社会稳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外交活跃,人民生活继续稳步提高。 展望2011年。越南将集中精力落实2011年1月通过的越共“十一大”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完成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
简 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采用史论结合、规范性分析和实证性研究的方法,从理论、实践和热点问题三个层面,对越南政治、经济和外交,以及中越经贸往来、中越两社会主义比较等前沿问题进行了考察。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越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问题的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作者:
潘金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