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48

风险社会与网络传播图书

Risk Society and Interne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terests & Ethics

SSAPID:101-2182-3696-61
ISBN:978-7-5097-562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互联网作为新兴传播技术的代表,首先对旧有媒介生态提出了挑战,伴随着传统媒介生产和传播惯例的打破,媒介系统内部的既有利益格局也面临解构和重组。在风险传播和风险沟通的媒介格局中,互联网的加入,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的风险应对和风险决策的重要变革。本书的主旨即在传媒引发和解构社会风险的双重框架下,专门探讨互联网作为新的传媒成员将带来哪些变化。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燕
编 辑:周映希;崔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章 媒介发展与风险社会理论

  第一节 风险的概念

   一 风险的定义

   二 风险的特征

   三 风险的类型

  第二节 风险社会

  第三节 风险的社会建构

   一 现代社会中的风险

   二 风险与公众认知

  第四节 媒介与风险社会

   一 广义的“媒介”与风险社会

   二 狭义的“媒介”与风险社会

 第二章 互联网技术概论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史

   一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1.军用时期

    2.商用时期

    3.民用时期

   二 互联网三个阶段的特征

  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特征

   一 互联网的传播特点

   二 网络传播特征中的技术痕迹

  第三节 互联网技术的意义

 第三章 互联网技术与风险社会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对风险社会的贡献点

   一 即时性第一时间揭露风险,提供社会信心

   二 开放性拓展风险监测的视界,风险应对去中心化

   三 个性化丰富风险管理的信息支持,推动利益博弈

   四 互动性满足风险社会共识依赖中的沟通需求,去除个人中心主义

   五 全球性符合风险社会全球共生的特征,以利共同应对

  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风险隐患

   一 即时性引起风险传播失控

   二 互联网上海量信息易导致风险信号被淹没、负面信息过度

   三 开放性容易引起风险恐慌或者风险麻木

   四 个性化和关系化网络具有分裂公共领域的风险

   五 网络技术漏洞成为新风险

   六 人与互联网主体间性关系中自我的迷失

  第三节 互联网与社会风险的关系模式

   一 非事件性案例

   二 事件性案例

    1.事前化解型案例

     (1)自主引发型

     (2)被动触发型

    2.事后补救型案例

  第四节 互联网解构社会风险的技术作用机制

   一 风险防范与风险预警

   二 风险告知

   三 风险协商

   四 风险决策

   五 风险追踪

  第五节 解构与重构:互联网技术与社会风险的主体间性

 第四章 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利益框架

  第一节 风险的分配逻辑

  第二节 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中的利益框架

  第三节 网络社会重构社会权力

   一 网络社会对传统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解构

   二 网络社会权力结构的重构

 第五章 互联网与专家系统的风险界定

  第一节 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专家系统风险界定的利益框架

  第二节 风险沟通中公众与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

   一 纯粹关系中的信任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二 公众对专家系统的信任危机产生的社会原因

    1.现代社会的技术依赖赋予了技术进步高度独立、自主的压倒性地位

    2.在风险问题上,科技理性的逻辑和社会公众安全至上的逻辑相互背离

    3.科学实在与社会建构——专家与公众存在风险认知偏差

    4.知识分子的退化

  第三节 公众对专家系统信任的重建:平等对话

   一 变单向的风险告知为双向的风险沟通,在科学决策中引入公众参与

   二 构建公众与专家系统共通的话语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三 加强公众的风险教育,增强对不确定性的耐受能力

  第四节 互联网打破社会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垄断格局

   一 Web2.0的社会性满足数字时代学习对社会网络提出的额外要求

   二 Web2.0的开放性促进知识更广泛全面的共享

    1.Web2.0的开放版权促进知识共享、激发创新

    2.低廉的信息发布和信息获取成本降低知识共享门槛

    3.Web2.0营造的全开放知识共享模式改变传统知识生产格局

   三 Web2.0的群体协作构建庞大知识爆发系统

    1.博客的个人化自主表达即时记录隐形知识

    2.Trackback和Pingback带来高效率的知识交流

    3.大众分类模式更适合表述知识之间的关系

    4.社会性书签的合作过滤带来灵活高效的信息推送和检索

    5.Wiki的集体编辑模式带来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形式

   四 Web2.0的“用户贡献价值”打造新的知识生产传播链条

 第六章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媒的风险传播

  第一节 风险传播中传统大众传媒的权力逻辑

   一 市场的权力逻辑

   二 政治的权力逻辑

  第二节 传统大众传媒对风险的主观建构

   一 媒介恐慌:大众传媒夸大风险

    1.媒体恐慌与恐慌政治

    2.媒介与恐慌经济

   二 媒介失语:大众传媒忽视风险

   三 媒介安全:大众传媒框架风险

  第三节 互联网在风险传播互向博弈中的角色和功能

   一 风险传播中的互向模式

   二 政府风险应对中互联网的角色

   三 公众风险应对中互联网的角色

   四 传统媒体风险传播中互联网的角色

 第七章 互联网与多元利益表达

  第一节 新技术条件下网络表达的新特征

   一 以开放个人为主体的意见表达机制

   二 以开放性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意见组织机制

   三 以自组织的纽带为主要联结方式的意见传播机制

  第二节 微博与多元利益表达

   一 微博的自媒体特征

   二 微博模式利益表达的特征

    1.开放性

    2.碎片化

    3.即时性

    4.交互性

   三 微博表达兼具公共性与私人性

    1.微博的私人性保障了表达内容的多元化,并提供了个人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

    2.微博的公共性要求表达内容的理性和正义,微博具备成为公共领域的潜力

     (1)微博能够促成媒体“受众角度”到“公众角度”的转变

     (2)微博的个性化天生携带的公共性要求微博表达内容的理性和正义

     (3)微博具备发展成为公共领域的潜力

  第三节 社交网络与多元利益表达

   一 借助SNS建立起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意见的分享与整合

    1.通过SNS模式降低建立和维护人际传播关系的代价

    2.SNS建立的自愿人际关系,有助于用户社会资本的增加

    3.通过SNS形成的弱连接关系,有助于意见的传播和共享

     (1)弱连接的社会群体中能够实现冗余度小的意见共享

     (2)相对于强连接关系,弱连接更利于意见的广泛传播

    4.结构洞的存在,强化了意见在不同群体之间传播的动力

   二 SNS建立的是信任度相对较高的网络,有助于提升网络民意的理性和整合程度

    1.SNS的用户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应,削弱了网络虚拟性

    2.六度空间理论提供的信任转移使得SNS成为一张可以信任的社会网络

    3.SNS通过建立用户之间的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有利于意见扩散

 第八章 互联网与风险社会的公共领域

  第一节 公共领域概念与特征

   一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二 适用于我国的公共领域概念

  第二节 公共领域对风险治理的积极意义

   一 风险预警

   二 风险反思与批判

   三 整合社会个体

   四 公共协商与共同治理

  第三节 我国公共领域发育的社会条件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公与私、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格局

   二 市场经济带来的契约精神是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实现的前提

   三 文化多元化在社会形成开放包容的对话模式

   四 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公众的表达和参与提供现实通道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

   一 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主要载体

   二 传统大众传媒对公共领域的偏离

    1.从精英到大众的单向传播方式侵蚀公共领域参与主体的独立性

    2.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偏离公共领域“自由平等交流”的初衷

    3.消费文化的侵蚀使得公共领域批判的公共性被操纵的公共性所取代

  第五节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

   一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平等性与公共领域的平等精神重合

   二 互联网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提供了话语民主的可能性

    (1)媒体自说自话

    (2)媒体与受众对话

    (3)媒体与媒体对话

   三 互联网为公共利益群体的形成提供聚合的工具和平台

   四 互联网形成弱势群体的代言机制

    1.公共知识分子落户互联网

    2.为弱势群体代言是社会对公共知识分子角色期待的重要内容

     (1)我国弱势群体组织化程度低,自我意识不强

     (2)弱势群体拥有的政治资源太少限制其利益表达

     (3)弱势群体的表达效用普遍较低

     (4)公共知识分子为弱势群体代言成为客观需要

    3.公共知识分子在互联网的意见表达成为中国民意表达的新近力量

  第六节 多数暴政——网络民主的风险

   一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

   二 网络民主不能取替代议民主

 第九章 风险社会的伦理建构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技术伦理

   一 知与不知:人与技术关系的无限循环

   二 “不知”的常态存在要求技术伦理加入安全原则和未来原则

   三 现代技术风险的利益复杂性强调利益主体各自的责任原则

  第二节 风险社会的责任伦理

   一 政府的风险责任

   二 专家系统的风险责任

   三 大众传媒的风险责任

    1.风险预警

    2.风险信息公开与信息调控

    3.社会动员

    4.社会参与

    5.舆论监督

   四 公众的风险责任

    1.提升自身知识素养

    2.提升自身风险素养

    3.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1)风险的知识依赖性要求公众能够快速高效地从媒介汲取风险知识

     (2)媒介的风险传播偏差要求公众理解媒介的权力逻辑,批判解读媒介内容

     (3)风险应对的社会集体行动要求公众主动利用媒介、积极参与风险决策

 第十章 互联网与风险社会的伦理构建

  第一节 聚合社会力量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对比模式

  第二节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新传媒机制有助于构建全球共生的安全机制

  第三节 “共景监狱”:有依托的社会信任

 第十一章 互联网技术自身的伦理困境

  第一节 网络谣言泛滥

   一 把关机制弱化——鱼龙混杂

   二 身份虚拟——大胆自由发言

   三 实时性——信息失真

   四 群体思考——主观性强

  第二节 网络暴力

   一 网络暴力现象的本质

   二 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网络极端民族主义

   一 网络民族主义

   二 极端民族主义

   三 网络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

  第四节 协同过滤与群体极化

   一 协同过滤使得表达自由失去多元选择的机会

   二 群体极化使得网络民意走向一个个极端的意见群落

    1.互联网加剧群体极化倾向

    2.群体极化倾向阻碍不同意见的相互交流和辩论

    3.群体极化倾向危及民主的发展

    4.群体极化倾向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与安全

  第五节 网络霸权的存在威胁话语表达自由

   一 文化霸权

   二 语言的霸权和隔膜

   三 经济霸权

 第十二章 困境中的希望:技术的演进与素养的提升

  第一节 网络理性重建的技术可能

   一 从理论上看互联网的匿名性存在消逝的可能

   二 Web2.0的实践模式现实地降低了网络匿名性

    1.Web2.0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体验吸引人们留下真实姓名

    2.Web2.0用户采用稳定的假名同样存在网络声誉的考虑

    3.六度空间理论的应用形成信任的传递机制

    4.自愿的选择——匿名实名取长补短

  第二节 公众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一 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

   二 网络媒介素养——学会成为负责任的传播者

 结论

 前言

 后记

互联网作为新兴传播技术的代表,首先对旧有媒介生态提出了挑战,伴随着传统媒介生产和传播惯例的打破,媒介系统内部的既有利益格局也面临解构和重组。在风险传播和风险沟通的媒介格局中,互联网的加入,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的风险应对和风险决策的重要变革。本书的主旨即在传媒引发和解构社会风险的双重框架下,专门探讨互联网作为新的传媒成员将带来哪些变化。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谢尔顿·克里姆斯基、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徐元玲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等编著《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赵延东、马缨等译,北京出版社,2005。

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三联书店,1998。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

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椿译,商务印书馆,1958。

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译文出版社,1987。

塞缪尔·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汪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保罗·利文森:《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冰、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保罗·利文森:《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

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曹静生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陈卫星主编,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习惯与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

罗兰·德·沃尔克:《网络新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

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

熊澄宇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倪延年:《知识传播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刘延章:《文献信息分类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方兴东:《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吴顺长:《民意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庄友刚:《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胡延平编著《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

李希光:《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

赵成根主编《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第37页。

斯科特·拉什、王武龙:《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第52~63页。

孟建、赵元坷:《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第27页。

喻国明:《关注Web 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青年记者》2006年21期。

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3期,第54页。

刘莹:《贝克“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期,第83~84页。

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90页。

丁元竹:《2010年:中国的三种可能前景——对98名政府和非政府专家的调查与咨询》,《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4期,第7页。

孙和平:《“风险社会”的传媒哲学阐释——兼论“应急响应机制”的新传媒视域》,《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43页。

葛星:《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野下的传播、媒介概念和大众媒体》,《新闻大学》2012年第3期,第12页。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技术发展研究:发展脉络与体系架构》,《现代电信科技》2007年第7期,第3页。

孙茜:《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现代情报》2006年第2期,第69页。

王婧:《微博在网络与现实中共振》,《网络传播》,2010年第8期,第64页。

郭巍青、陈晓运:《风险社会的环境异议——以广州市民反对垃圾焚烧厂建设为例》,《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1期,第95~96页。

陈天林、刘爱章:《网络时代预防和处置生态环境型群体性事件的新思路——透视厦门PX事件》,《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第111页。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第131页。

黄鲜华:《风险社会视野中的信息沟通与协商民主——以厦门PX事件为例》,《东南传播》2009年第5期,第66页。

方雪琴:《论新兴媒体背景下的风险传播》,《当代传播》2009年第1期,第24页。

田文婷:《风险分配研究文献综述》,《企业导报》2012年第16期,第9页。

王树生:《风险分配的利益框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第1~2页。

司马媛、童星:《对风险社会理论的再思考及政策适应》,《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12期,第94页。

刘岩:《风险被谁放大?——“社会建构论”的回答》,《绿叶》2009年第8期,第92页。

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张洁、张涛甫:《美国风险沟通研究:学术沿革、核心命题及其关键因素》,《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第24页。

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反思:以中国为参考背景》,《绿叶》2009年第8期,第98页。

李国亮:《吉登斯现代性视野下的风险与信任》,《南方论刊》2010年第5期,第66页。

蒋劲松:《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民主与科学》2006年第3期,第19~20页。

张洪根:《论风险社会的恐慌政治学及其技术化进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9年第1期,第171页。

刘岩:《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机制与放大效应》,《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徐联仓:《风险与决策》,《科学决策》1998年第2期,第37页。

陈海嵩:《科技风险认知的差异及其解释——从心理学到社会学》,《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37页。

邬晓燕、程苹:《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科技风险认知与规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月,第77页。

钟志贤、张琦:《论分布式学习》,《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第29~30页。

董瑞卿、师胜利、杨彦锡:《基于SNS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构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10期,第75页。

唐新川:《Web2.0时代的全开放知识共享模式》,《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第208页。

张立彬:《博客互动的意义诠释与规则探析》,《情报科学》2007年第12期,第1800页。

余金香:《Folksonomy及其国外研究进展》,《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第7期,第38页。

何筠红:《在线共享的自由百科全书》,《新世纪图书馆》2006年第4期,第40~42页。

西米:《杯弓蛇影:美国人的“恐怖主义恐慌症”》,《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9期。

邵培仁:《恐怖源于媒体——媒体恐慌论介绍及启示》,《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第27页。

张梅:《从社会建构主义到新闻建构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9页。

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现代传播》2007年第4期,第28页。

董天策等:《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蕉癌”风》,《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第37页。

李小军、童晓玲:《风险社会视野下的食品安全与大众传媒》,《新闻世界》2009年第8期,第141页。

杨瑞光:《论社会公共问题中的互向传播模式》,《新闻世界》2009年第4期,第66~67页。

林爱珺:《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现代传播》2009年第2期,第51~54页。

苏震:《社会性软件平台下的知识运行机制研究》,《情报科学》2007年第11期,第19页。

李蕉:《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学术界》2007年第3期,第257页。

张瑞:《“校园SNS”火爆的学理思考》,《传媒观察》2007年第2期,第55页。

杜迈南、何姗、焦宝:《校园SNS:拟态环境中人际传播的回归》,《青年记者》2007年6月下,第35页。

田传信:《论文化包容性与存在》,《文教资料》2007年第9期,第85页。

王吉鹏:《网络媒体影响力时代的来临》,《中国科技画报》2004年第2期,第94页。

宋利存:《新闻话语的霸权分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78页。

罗艳:《网络时代的多元化公共领域》,《青年记者》2007年5月下,第94页。

李希光、赵心树:《传播分散化与信息透明化》,《采写编》2003年第3期,第53页。

朱苏力:《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天涯》2004年第5期,第162页。

田秋生:《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形象》,《当代传播》2005年第1期,第19页。

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6页。

范进学:《论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文史哲》2002年第1期,第152页。

唐丽萍:《从代议民主制到参与式民主制——网络民主能否重塑民主治理》,《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第120页。

毛明芳:《应对现代技术风险的伦理重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12期,第55~56页。

杨伟宏:《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技术伦理》,《学术交流》2009年第10期,第43页。

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8页。

张庆旋:《现代科技的社会风险与社会控制》,《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54页。

杜建华、马翠华:《风险视域下突发事件传媒应对机制建设——基于吉登斯风险分类理论的视角》,《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110页。

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页。

喻发胜、宋会平:《“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青年记者》2008年第21期,第9页。

宗志勇、邓吉林:《探索国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动员新模式》,《现代商业》2008年第23期,第120页。

冯薇:《析大众传媒协调社会功能的重要性》,《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109页。

谈悠:《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缓释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33页。

郭小平:《风险传播视域的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8期,第52页。

欧阳薇:《国外风险沟通研究概述》,《东南传播》2009年第8期,第89页。

周桂田:《争议性科技之风险沟通——以基因改造工程为思考点》,《生物科技与法律研究通讯》2005年第18期,第44页。

施政:《驾驭集体的智慧——Web2.0解读之一》,《新闻实践》2007年第4期,第47页。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人民论坛》2009年第16期,第21页。

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第77~79页。

刘辉、陈红莲:《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3期,第45页。

黄哲:《网络民主与网络暴力》,《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年第1期,第72~74页。

张桂霞:《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104~107页。

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现代传播》2003年6期,第89页。

陈莉、林井萍:《浅议网络媒介素养及其培养》,《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1期,第62~63页。

蒋晓丽:《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及特定原则》,《新闻界》2004年第5期,第20~21页。

李卫东:《媒介素养:网络道德问题出路新探》,《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9期,第28页。

何镇飙:《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10。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8。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2。

尚磊:《“互联网/权力”研究——从福柯视野看网络社会权力的消解和重构》,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6。

袁甲:《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基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分析》,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11。

晋晓兵:《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6。

王常杰:《Internet安全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2。

李兢兢:《网络舆论的表达自由及其限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5。

丁桃:《理性的重构——论博客社区公共领域的建构》,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8。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7。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7。

王楠:《对校园SNS用户人际互动与其掌握社会资本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以校内网为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9。

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6。

刘一赐:《“共和媒体”的浮现与未来新闻模式──兼论媒体生态进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钱超:《论民意表达》,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08。

燕道成:《传媒责任伦理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CNKI,,2010。

郝莎莎:《博客个人表达的解放及前瞻》,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4。

罗然:《网络传播的局限性问题及规避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4。

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6。

欧阳薇:《欧洲风险沟通研究述评》,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NKI,2009。

小童:《历史长廊展见证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通信信息报》2004年9月8日。

赵继成:《李银河、喻国明、朱大可谈超级女声:一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反动》,《新京报》2005年8月22日。

李颖:《观察篇: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8月1日。

朱学勤:《这一年:基于自由的创造》,《南方周末》2004年12月31日。

贺承:《“抵张”背后的网络民族主义》,《凤凰周刊》2004年第19期。

李侠:《知识分子:不要活着参加自己声誉的葬礼》,《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2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09年1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7/17/c_125023329.htm,2013年9月7日。

《“今日头条”:基于社交数据挖掘的个性化阅读体验》,http://www.36kr.com/p/200758.html,2013年9月7日。

《报告称中国互联网对本国GDP贡献排名第三》,http://news.51zjxm.com/chanye/20120426/14768.html,2013年9月7日。

吴佳:《哪些食物可能有胶:酸辣粉火腿肠龟苓膏老酸奶棉花糖》,人民网《生命时报》,http://health.people.com.cn/GB/17671510.html,2013年9月7日。

《〈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发布微博首次曝光热点事件比例上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3e37e001019fgn.html,2013年9月7日。

刘怡:《对草根新闻的传播学思考》,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人民网学子论文评选,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84301/84304/5777287.html,2007年11月15日。

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新的麦克卢汉》,李卫华译,文化研究网站,http://www.culstudies.com,2012年8月18日。

王璇:《论微博的本质——社交Or媒体》,http://www. km center. org/html/s61/201109/20-13338_2.html,2012年9月5日。

何盈:《互联网,作为公共领域勃兴的契机》,http://www. comment-cn.net/data/2006/0317/article_3906.php,2012年8月18日。

杨奎松:《瞭望东方周刊访谈:关于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http://www.yangkuisong.net/xsyj/000224.html,2012年8月18日。

刘江永《网络民族主义”和“对日新思维”不太可取》,http://news.qq.com/a/20050223/000002_1.htm,2012年8月18日。

郑磊:《国内Web2.0网络实名制现状》,http://blog.ce.cn/html/37/101637-42648.html,2012年8月18日。

Ulrich Beck,World Risk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9.

Douglas,M. and A.Wildavsky. Risk and Cul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Habermas,Jurgen,“The Public Sphere,”in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ed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II,Cheltenham,1997,UK.

David Altheide,“Risk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Fear,” Catal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Cultural Studies,Volume 2 Number 2,2010.

Covello,V. T.,Slovic P. and von Winterfeldt,D.,“Risk Communication:A Review of Literature,” Risk Abstracts. 1986.3(4):172.

Clarel. Twiggere-Ross and Glynis M.Brea Kwell,“Relating risk experience,venture some ness and risk perception”,Journal of Risk Research2(1),1999,PP.73-83.

Waddell,C.“Saving the great lakes: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olicy”,In C. Herndl & S. Brown,Green Culture:Environmental Rhetoric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Madison:U of Wisconsin P.1996.

Tuchman,G.,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Y:The Free Press,1978.

Gouldner,A. W.,The Dialectics of Ideology and Technology,London:Macmillan,1976.

Bruce Schneier.,Beyond fear:thinking sensibly about security in an uncertain world,New York:Copernicus Books,2003.

Sullivan,Hartley,Saunders,Montgomery,Fiske,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New York:Routledge,1994.

Gillmor,Dan. “New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Here Comes ‘We Media’”,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2003-01,http://www.cjr.org/issues/2003/1/wemedia-gillmor.asp,2012-08-18.

Bowman,Shayne. & Willis,Chr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07,http://www.hypergene. net/wemedia/download/we_media.pdf,2012-08-18.

Butterfield,S.,“I Am Sharing This with You”.http://www. sylloge.com/PersonaF2004/08/folksonomy-social-elassifieation-great.html,2007-01-09.

Arnstein,Sherry 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Vol. 35,No. 4,July 1969.Available Online(Last Accessed:2006-05-09):http://lithgow-schmidt.dk/sherry-arnstein/ladder-of-citizen-participation.html.

Hans Jonas.,The Imperative of Responsibility:In Research of an Ethics For the Technological A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Taylor,D. & Altman,I.,“Self-disclosure as a function of reward-cost outcomes”,Sociometry,38.1975.

Joinson,A. N.,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Behavior:Virtual Worlds,Real Live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3.

Organ,D.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It’s Construct Clean-up Time”,Human Performance,1997,10(2):85-97.

Locke S.,“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A Rhetorical Invention”,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2002,27(1):87-111.

Paul Levinson,Digital Mcluhan: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London:Routledge. 2001.

N. Luhmann,Risk:A Sociological Theory,Berlin:de Gruyter 1993.

Herring,S.C.,Seheidt,L.A.,Bonus,S.,Wright,E,“Bridging the Gap: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System Sciences,2004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Annual Hawaii Intemational Conference,2004.

Krishnamurthy,S.,“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Blog Conversations:The Vitual Enactment of September 11”. Intemet Research,2002,3.

Nardi,B.,Schiano,D.,Gumbrecht,M.,Swartz,L.,“Blogsphere:Why We Blo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4,47(12).

Kumar,R.,Novak,J.,Raghavan,R.,Tomkins,A.,“On the Bursty Evolution of Blogspace”. World Wide Web,2005,8(2).

Mortensen,T.,Walker,J.,“Blogging Thoughts:Personal Publication as an Online Research Tool”. Researching ICTs in Context,2002.

Baggaley,J.,“Blogging as a Course Management Tool”,TheTechnology Source,2003.

Harrseh,M.,Rss,“The Next Killer App for Education”. TheTechnology Source,2003.

Cohen,K.R.,“What Does the Photoblog Want?”. Media,Culture&Society,2005,27(6).

Halavais,A.,“Blogs and The Social Weather”. Intemet Research,2002,3.

Flanagin,A.J.,Park,H.S.,Seibold,D.R.,“Group Performanece and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A Longitudinal and Multileve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Quality Contribution Equity and Members,Satisfac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4,71(3).

Organ,D.W.,“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It’s Construct Clean-up Time”. Human Performance,1997,10(2):85-97.

Taylor,D. & Altman,I.,“Self-disclosure as a function of reward-cost outcomes”. Sociometry,1975,38.p. 18-31.

Joinson,A. N.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Behaviour:VirtualWorlds,Real Live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Into the blogsphere”,http://blog.lib.umn.edu/blogsphere.

Guy,M.,Tonkin,E.,“Folksonomies:Tidying up Tags?”.http://www.dlib.org/dlib/january06/guy/0lguy.html,2006-01-09.

Anonymous.“Folksonomy”.http://en.wikipedia.com/folksonomy,2006-11-09.

Mathes,“A.Folksonomies-Co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Shared Metadata”.http://www.adammathes. com/academic/computer-mediated-communnication/folksonomies. html,2006-11-07.

Schachter,J.,“Del.Icio.Us About Page”.http://del.icio.us/doc/about,2006-11-27.

Hammond,T.,Hannay,T.,Lund,B.,Scott,J.,“Social Booknlarking Tools(I):A General Review”. http://www.dlib.org/dlib/april05/hammond/04hammond.html,2007-02-09.

BiddulPh,M.,“Introducing Del.Icio.Us”.http://www. xml.com/pub/a/2004/11/10/delicious.html,2006-11-08.

Golder,S.,Huberman,B.A.“The Structure of Collaborative Tagging Systems”. Arxiv Preprint CSDL/0508082,2005.

Merhol,P.,“Meta data for the Masses”.http://www.adaptivepath.com/publications/essays/arehives/000361.php,2006-12-18.

Butterfield,S.,“I Am Sharing This with you”.http://www.sylloge.com/personal/2004/08/Folksonomy-social-cassification-great.html,2007-01-09.

Surowiecki,J.,The Wisdom of Crowds:Why the Many Are Smarter Than the Few and How Collective Wisdom Shapes Business,Economics,Societies and Nations,2004.

Anderson,C.,“Long Tail 101”.http://www.thelongtail. com/the_long_tail/2005/09/long_tail_101.html,2006-12-09.

WikiPedia. “Frigyes Karinthy”.http://en.wikipedia.org/wiki/Frigyes_Karinthy,2006-12-07.

Milgram,S.,“The Small World Problem”,Psychology Today,1967,2(l).

Travers,J.,Milgram,S.,“All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Small World Problem”. Sociometry,1969,32(4).

Granovetter,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

Burt,R.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1992.

Burt,R.S.,“The Contingent Value of social Capital”.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l997,42(2).

Johnson,S.,Emergence:The Connected Lives of Ants,Brains,Cities,and Software. Scribner,2001.

Marshall Van Alstyno & Eric Brynjolfsson.,“Electronic Communities:Global Village or Cyborbalkans”.http://web.mit.edu/marshall/www/papers/CyberBalkans.pdf,2005-10-12.

Hilts,Staff,R. &Murray,Tumoff,The Network Nation: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1993,97.

W·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Sage,1998.

Blood,R.,The Weblog Handbook:Practical Advice on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Your Blog. Cambridge,Mass.:Perseus Publishing,2002.

Ranganathan,S.R.,Class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lhi,India:University of Dethi,1951.

Misztal,B.A.,Trust in Modem societies:The Search for the Bases of Social Order. Polity Press,1996.

ShaPiro,A.L.,The Control Revolution:How the Internet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Public Affairs,1999.

简 介:本书以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风险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和制度建设建议方案为研究旨向,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关口期面临的诸多社会风险乃至潜伏的危机,以期探寻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和社会风险治理的实现路径。

作者: 丁东铭 魏永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本书以伦理学为视角和理论基础,以商业广告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广告的本质属性、社会功能及其伦理意义;从广告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伦理责任入手,阐释了不同广告行为主体对广告伦理的影响,并深入解析了广告伦理缺失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道义论理论基础上对广告的伦理规范提出了若干个广告伦理原则;最后从社会整合的角度探讨...

作者: 徐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