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5 !

参考文献

100

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5)图书

Report on the China's New Media Social Responsibility(2015)

SSAPID:101-2116-0572-28
ISBN:978-7-5097-810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主流新闻网站、大型商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站、视频网站、青少年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媒体微博;研究重点涉及网络话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微博舆论、意见领袖、移动新媒体、电子商务、新媒体管理政策等方面;聚焦于微博和网站两类新媒体平台,对2014年发生的几件重大公共事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两类新媒体平台社会责任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
编 辑: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1 丛书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

 Abstract

 BⅠ 总报告

  B.1 新媒体社会责任现状考察与经验梳理

   一 渐行渐进:我国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发展阶段考察

    (一)实践摸索期:政府主导新媒体行业自律实践(1986~2001年)

    (二)逐渐成熟期:行业协会引导新媒体自律(2001~2004年)

    (三)媒体自觉期:新媒体行业机构主动自律(2004~2009年)

    (四)多方联动期:社会各界广泛参与(2009年至今)

     1.政府管理部门的行动

     2.行业协会的行动

     3.行业机构(组织)的行动

     4.个人用户的行动

   二 他山之石:国外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经验举例

    (一)新媒体行业自律机构建设

    (二)新媒体行业自律规范建设

    (三)新媒体用户行为规范建设

   三 现状考察: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修订与网站(平台)考察

    (一)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修订

    (二)网站(平台)考察及其得分排名

     1.各类网站(平台)得分与排名

     2.整体状况描述

   四 热点话题:专题讨论与案例评析

    (一)专题讨论

     1.典型现象

     2.热点议题

     3.重点人群

    (二)案例分析

     1.微博

     2.网站

 BⅡ 评价篇

  B.2 新闻网站(省级)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现状

    1.主流新闻网站的现状和问题

    2.主流新闻网站改善策略

    3.主流新闻网站社会责任

   二 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

    1.信息生产方面,信息原创性和本地化不足

    2.社会监督方面,监督内容和监督平台较薄弱

    3.文化娱乐方面,文化传播内容失衡,娱乐内容缺乏把关

    4.协调关系方面,线上线下互动不太活跃

   四 对策与展望

    1.提高原创性和本土化,加强新闻整合能力

    2.拓展社会监督领域和渠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航作用

    3.提升网站文化内涵和娱乐健康水平,培养专业人才

    4.发挥中介平台作用,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B.3 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当前我国大型商业网站的社会责任概述

    (一)商业门户网站的定义和主要类型

    (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二 研究设计

    (一)样本——5家代表性商业门户网站

     1.样本网站分别是: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网

     2.样本取样方法说明

    (二)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三 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得分状况

    (一)样本网站具体指标得分情况

    (二)样本网站社会责任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三)各样本网站社会责任得分状况分析

   四 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整体特点及问题分析

    (一)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的整体特点

     1.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平均水平良好,平均差距不大,都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和义务

     2.商业门户网站在社会责任的践行中各有特色,重视个性呈现

     3.作为网民首选网站,商业门户网站努力顺应新传播生态,在优先发展新闻媒体功能的同时,借助自身影响力优势推广其他互联网产品,探索新型社会化媒体传播

    (二)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足

     1.对于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把握不够得力

     2.对广告的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3.网民在互动中的素质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4.娱乐健康度低,不利于受众人群素质的提高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5.商业门户网站在价值观和社会风尚的践行上亟待提高

   五 结论和建议

    1.进一步深化网站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新闻信息生产的同时努力打造自身的媒体品牌

    2.加强对用户在互动中的引导,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传播生态环境

    3.顺应传播生态,提高新闻生产水平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

    4.根据宏观一级指标对比所反映的门户网站承担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信息生产上

  B.4 搜索网站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综述

    (一)基于技术的搜索引擎功能优化研究

    (二)关于搜索网站行为失范的辨正

    (三)关于搜索网站责任规范的探索

   二 研究设计

    (一)样本获取

     1.研究对象的确定

     2.研究样本的选取

    (二)类目构建与指标赋值

    (三)研究方法及工具选择

   三 研究发现

    (一)总体评价

    (二)搜索网站的“信息生产”社会责任评价

    (三)搜索网站的“社会监督”社会责任评价

    (四)搜索网站的“文化教育”与“协调关系”社会责任评价

   四 对策与展望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确保搜索网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发挥技术“把关”优势,防止信息生产的“史特金定律”

    (三)兼顾宏大叙事和微观关怀的平衡,增强社会监督能力

    (四)利用平台优势,提升互动质量

    (五)把握社会责任履践的整体性,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B.5 视频网站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视频网站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及问题

     2.视频网站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3.视频网站社会责任规范及引导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及目标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操作路径

    (三)研究依据及方法

   三 研究发现

    (一)总体评价

    (二)“信息生产”社会责任评价

    (三)“社会监督”社会责任评价

    (四)“文化教育”社会责任评价

    (五)“协调关系”社会责任评价

   四 对策与展望

    (一)严格管理低俗视频,通过内容差异化提升点击率

    (二)增强社会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

    (三)适度拓展文化教育功能,兼顾娱乐性

    (四)重视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公益及互动活动

    (五)培育网民媒介素养,提高视频制作与欣赏能力

  B.6 我国青少年网站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综述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青少年网站的选取 在抽取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二)研究样本的确定:参考样本的遴选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指标权重的计算

   三 研究发现

    (一)信息生产:整体得分一般,呈梯队化分布

     1.信息质量:真实性较高,原创性欠缺

     2.流程控制:隐私侵犯较普遍,广告控制最薄弱

    (二)社会监督:整体得分较低,国家治理类内容最受关注

    (三)文化教育:塑造共识成为主流,娱乐健康度普遍较低

     1.塑造共识:塑造共识成为主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体现

     2.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居首,红色文化传承欠缺

     3.提供娱乐:娱乐健康度偏低,低俗内容较普遍

    (四)协调关系:线上沟通形式多元,线下活动差距明显

     1.线上沟通:用户体验较佳,公共服务欠缺

     2.线下活动:线下活动受重视,公益活动普遍

   四 对策与展望

    (一)注重原创,提升信息生产质量的同时强化流程控制

    (二)凸显监督,引导网络舆论的同时彰显公民意识

    (三)整治三俗,提倡健康娱乐的同时突出正能量传播

    (四)多维互动,优化用户体验的同时注重终端延伸

  B.7 媒体微信公众号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综述

    (一)微信公众平台社会责任缺失的表征及原因分析

    (二)微信公众平台社会责任规范研究

   二 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

    (一)媒体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生产上的差异分析

    (二)媒体微信公众号在社会监督和文化教育上的比较分析

    (三)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协调关系上的比较分析

   四 对策与展望

    (一)媒体微信公众号差异化定位是必然趋势

    (二)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性有待提升

    (三)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和商业推广需要进一步规范

  B.8 媒体微博传播的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一 研究综述

    (一)媒体微博社会责任基本要素研究

    (二)媒体微博承担社会责任现状研究

   二 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

    (一)媒体微博“信息生产”责任评估

    (二)媒体微博“社会监督”责任评估

    (三)媒体微博“文化教育”责任评估

    (四)媒体微博“协调关系”责任评估

   四 对策与展望

    (一)媒体层面:变“被动承担”为“主动坚守”

    (二)行业层面:建立自律规范与监督机制

    (三)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法规与强化监管机制

 BⅢ 专题篇

  B.9 2014年我国新媒体管理政策社会责任评价

   一 2014年新媒体管理动态扫描

    (一)媒介融合国家战略的出台

    (二)版权问题成为关注焦点

    (三)对有害信息的清理行动持续

    (四)打击不规范的营销活动

    (五)文化安全受到重视

   二 新兴媒体形态的管理与规制

    (一)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成为整治重点

    (二)对移动新闻内容的治理

    (三)对视听娱乐APP的管理

   三 我国新媒体管理政策趋势概览

    (一)规制主体的重新整合

    (二)新媒体治理依旧以运动式治理为主

   四 我国新媒体管理政策的评估与评价

  B.10 新媒体语境下的环境传播及媒体社会责任

   一 新媒体语境下我国的环境传播现状

    (一)信源结构:官方媒体主导,新媒体扩散

    (二)议题集中:环境污染及原因追查

    (三)观点呈现:政府是主角,企业是“祸首”,公众是“讨伐者”

    (四)话语方式:从被动趋向主动

    (五)问题归类:着重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

   二 新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功能发挥

    (一)环境监视

    (二)社会协调

    (三)环境文化传承

   三 新媒体环境传播的不足和困境

    (一)“事件触发式”环境报道的被动型和浅层次传播特征

    (二)环境传播多元主体间的冲突影响了新媒体环境传播功能的发挥

    (三)公众的新媒体素养会影响环境问题的理性传播

    (四)新媒体环境传播存在浓重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四 新媒体在环境传播中的结构性变革及责任

    (一)环境传播的新媒体结构性变革

    (二)新媒体环境传播的责任

  B.11 社交媒体的健康信息传播及其社会责任建构

   一 引言

   二 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责任

    (一)社交媒体的泛传播责任及其信息功能

    (二)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及其信息质量

   三 研究设计

    (一)资料收集

     1.微博账号筛选

     2.微博数据采集

    (二)评价指标建构

    (三)评估指标赋值与数据处理

   四 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微博健康信息质量的总体概况

    (二)基于具体指标对微博健康信息质量的探讨

    (三)个人账号和营销账号的比较

   五 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责任建构

  B.12 微博意见领袖群体中媒体从业者社会责任的实证评估*

   一 问题的由来

    (一)作为微博舆论引导者的意见领袖

    (二)作为意见领袖群体主力军的媒体从业者

   二 文献述评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述评

    (二)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

    (一)信息生产责任

    (二)社会监督责任

    (三)文化教育责任

    (四)协调关系责任

   四 结语

  B.13 从腾讯推送新闻看移动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一 文献综述

    (一)媒体社会责任理论

    (二)媒体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移动新闻与推送新闻

   二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1.样本与分析单位

     2.类目建构

      (1)新闻信源

      (2)新闻类别

      (3)新闻主题

      (4)报道语气

      (5)报道对象

      (6)报道品质

    (三)编码及信度检验

   三 数据统计的研究发现

    (一)信源分布与新闻类别、新闻主题

    (二)报道主题与报道品质

    (三)报道对象与报道语气

    (四)腾讯推送新闻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分析

   四 结论与讨论

  B.14 从网民热评看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社会责任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一)在线网民评论

    (二)新闻价值理论

    (三)网民间的评论互动

    (四)评论的首因效应

   三 研究方法

    (一)抽样

    (二)编码

   四 研究结果

    (一)总体描述

    (二)变量检验

   五 研究结论

    (一)话语权的重新分配

    (二)从“告知”到“解决”

    (三)从“接受”到“反抗”

   六 结语

  B.15 不文明话语的网络呈现及相关因素研究

   一 公共讨论与互联网

   二 网络公共讨论与不文明话语

   三 研究问题

   四 研究方法

    (一)网站选取

    (二)数据选取

    (三)评论分类

    (四)编码

   五 研究结论

    (一)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的数量及比例

    (二)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受欢迎程度

    (三)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与公众参与的相关性

    (四)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与新闻类型、新闻内容的关系

    (五)网民表达中不文明话语是否与网友评论的质量相关

   六 讨论与不足

  B.16 我国电子商务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一 网络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二)网络零售业社会责任实践与问题

   二 网络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与评价体系

    (一)社会责任的定义

    (二)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三 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建构策略

    (一)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相结合,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细化行业社会责任

    (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三)培养电商企业责任理念,提高责任意识

    (四)平衡社会责任维度,完善网络零售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五)科学适度开展责任营销,使社会责任行为被公众了解和认可

 BⅣ 案例篇

  B.17 政务微信、微博中的政府形象协同治理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样本选择

   三 研究发现

    (一)政务微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

     1.爆发期政务微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

     2.过渡期政务微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

     3.高潮期政务微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

    (二)政府形象的协同治理情况

    (三)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配合情况

    (四)舆论引导状况

   四 结论与反思

  B.18 微博情绪再现与新媒体风险传播的责任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一)受众风险感知与情绪

    (二)媒介风险传播的正负功能

   三 研究方法

    (一)抽样设计

    (二)类目建构

    (三)编码

   四 研究发现

    (一)网民对事件卷入程度的时间分布

    (二)微博主体

    (三)主题分布

    (四)微博主情绪类型

    (五)不同主题的风险情绪

   五 结论与讨论

  B.19 环保动员中微博意见领袖的传播功能与社会责任

   一 动员发起者确保动员信息的可信度

    (一)动员主体是电视新闻记者

    (二)动员主体是受害者母亲

    (三)动员主体是关注环保的知识女性

   二 动员响应者扩大动员信息的影响力

    (一)动员响应者是电视媒体意见领袖

    (二)动员响应者是传媒圈意见领袖

    (三)动员响应者是传媒相关领域意见领袖

   三 动员行动者验证动员信息的真实性

    (一)环保领域意见领袖验证

    (二)污染地域体验用户验证

    (三)微博用户跨时空验证

   四 环保动员中意见领袖的社会责任

    (一)信息真实性保障信任资本

    (二)信息透明度构建组织资本

    (三)针对性地提升网络资本

  B.20 香港“占中”事件的新闻特征与社会责任构建

   一 引言

   二 文献分析

   三 研究方法

    (一)抽样设计

    (二)类目建构

    (三)编码

   四 研究发现

    (一)消息来源

    (二)新闻来源

    (三)文章体裁

    (四)篇幅大小

    (五)新闻框架

    (六)消息来源与新闻框架的关系

    (七)消息来源和文章体裁的关系

   五 结论与分析

  B.21 空难报道框架与新媒体社会责任

   一 引言

   二 文献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框架理论述评

    (二)新闻报道中的框架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

   三 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框架列表

     1.框架类别

     2.信息来源

     3.框架话语

     4.框架周期

    (三)数据抓取与分析

   四 研究发现

    (一)框架类别

    (二)框架来源

    (三)框架话语色彩

    (四)框架周期

   五 小结与讨论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本报告是华中科技大学“新媒体社会责任”课题组2015年度分析报告,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同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组织编撰。本报告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在对国内与国外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2014年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并运用这套指标体系对国内现有主要的新媒体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总报告对既有研究框架,特别是考察指标,进行了优化与调整,旨在更加全面、系统和客观地呈现2015年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总报告包含四个部分。第一,渐行渐进:我国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发展阶段考察;第二,他山之石:国外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经验举例;第三,现状考察: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修订与网站(平台)考察;第四,热点话题:专题讨论与案例评析。评价篇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主流新闻网站、大型商业网站、搜索引擎网站、视频网站、青少年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媒体微博。研究显示:信息生产方面,大部分评估对象都在“信息生产A1”一级指标中处于较好的水平。除青少年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外,其他评估对象普遍重视新媒体信息生产责任。评估对象的普遍不足在于信息的原创性,从主流新闻网站到大型商业网站,大部分评估对象的信息都来自传统媒体,缺乏原创意识和独立意识,同题报道与内容同质现象比较普遍。社会监督方面,除了省级主流新闻网站和大型商业网站外,其他评估对象在“社会监督A2”一级指标中都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说明新媒体平台的社会监督功能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大部分评估对象的社会监督效能发挥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内容单一、监督实效有限。部分新媒体平台注重社会监督类议题的轰动效应,较少能有持续性的深入报道,存在一定数量的“烂尾新闻”。文化教育方面,除大型商业网站、视频网站外,大部分评估对象都在“文化教育A3”一级指标中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在激烈的新媒体市场竞争中文化教育责任依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塑造共识(B7)方面,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倡导主流核心价值观、引领正面积极社会风尚。提供娱乐(B9)方面,在国家严控低俗涉黄信息的背景下,大部分评估对象能够对娱乐信息进行基本的过滤筛查,总体上低俗的娱乐信息在各大平台上不多见。文化传承(B8)方面,除了省级主流新闻网站外,其他评估对象都还有一定提升的空间。协调关系方面,除微信公众号外,其他评估对象在“协调关系A4”一级指标中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多元价值冲突碰撞日益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新媒体需要自觉通过自身特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肩负起联络、沟通、协调社会关系的重任,通过线上沟通与线下活动实现社会整合。专题篇以新媒体传播中的典型现象、热点议题和重点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涉及网络话语、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微博舆论、意见领袖、移动新媒体、电子商务、新媒体管理政策等方面,是对2015年新媒体研究热点的集中呈现,也是对新媒体社会责任发展趋势的系统研究与归纳总结。典型现象方面,近年来人为的社会风险事件呈现频发趋势,其中关于健康和环境的议题由于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而容易成为新闻热点,专题篇对新媒体在健康传播和环境传播中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讨论。热点议题方面,专题篇首先对移动新媒体和电子商务企业两大互联网平台进行了社会责任分析,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出发,两类平台社会责任状况尚有一定提升空间。其次,从微博舆论谣言、微博舆论暴力两方面,分析了微博舆论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正确引导和治理微博舆论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措施与建议。最后,从宏观管理角度对我国2014年新媒体管理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的政策管理应当更关注公平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以使传播过程中多方利益得到调和。重点人群方面,专题篇对新媒体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与网民两类群体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分类研究。案例篇聚焦于微博和网站两类新媒体平台,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2014年发生的5件重大公共事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两类新媒体平台的社会责任问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ews.mydrivers.com/1/381/381898.htm,2015年2月3日。

Andrew Middleton,Sue Beckingham,Smart Learn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Media-Enhanced Learning Special Interest Group and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2015,P.65.

Joanne B.Y.Lim,Video Blogging and Youth Activism in Malaysi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2013,P.300.

Karen Goldschmidt MSN,RNC,Technology in Nursing Education:YouTube as a Teaching Strategy,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 (2013) 28,P.408.

Chandra Clark,ShuHua Zhou,Fake News?A Survey on Video News Relea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Journalistic Ethics,Independence and Credibility of Broadcast News,Media Watch,January 2015,P.18.

王长潇、刘瑞一:《从乌合表达到理性传播——以群体心理学视角解析网络视频分享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

胡瑛、程丽蓉:《自制元年: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再思考》,《编辑之友》2015年第4期。

李小侠:《视频分享网站的版权风险管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李翔:《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内容特色与生存之道》,《当代传播》2014年第1期。

宋磊:《动漫视频网站追求商业利益必须匹配社会责任》,《中国文化报》2015年4月13日,http://news.idoican.com.cn/zgwenhuab/html/2015-04/13/content_5401215.htm?div=-1。

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王晓丽:《基于专业性网站评价体系的研究》,《情报杂志》2002年第10期。

韦生源:《网络环境中青少年专属社区与服务资源建设问题探讨》,《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1期。

李红:《试论网络时代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阵地建设》,《视听》2011年第6期。

滕广青、毕强:《儿童网站的信息建构策略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陈园园:《香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网站分析与启示》,《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2期。

David Korn,Martha Murray:Engaging Youth About GamblingUsing the Internet,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6),12.

L. Sterling,J. Nyhof-Young,V. S. Blanchette,V. R. Breakey:Exploring Internet Needs and Use among Adolescents:A Website Development Project,Haemophilia (2012),18.

新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3新浪媒体微博报告》,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Detail?id=159,2014年1月。

李杰琼:《媒体微博报道业务性失实的成因与纠正》,《中国记者》2014年第11期。

郑敏:《谈突发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舆论引导》,《新闻战线》2014年第9期。

刘鹏飞:《媒体微博发展中的问题与规范化管理》,《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8期。

陈昌凤:《媒体微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者》,《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1期。

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王宇、孙阳:《我国环境传播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东南传播》2013年第5期。

李雅红:《试论网络媒体对环境议题的建构》,《新闻传播》2014年第6期。

黄河、刘琳琳:《环境议题的传播现状与优化路径——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较分析》,《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1期。

张淑华:《建构主义视角下我国的环境问题传播》,《青年记者》2014年第33期。

李春雷、舒瑾涵:《环境传播下群体性事件中新媒体动员机制研究——基于昆明PX事件的实地调研》,《当代传播》2015年第1期。

洪大用:《试论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学的阐释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干瑞青:《新媒体时代环境传播的特性》,《青年记者》2013年第35期。

Luhmann.N.,Ecological Communication (J.Bednarz,Tra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John Berger,Marshall McLuhan,Susan Sontag,Bruno Munari: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An Inventory of Effects,Penguin Classics,2008.

吕媛媛、胡光:《科技传播中的伪科学现象分析》,《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

郑怡卉:《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新闻学研究》(台湾)2013年第116期。

胡海卿:《互联网开启“泛传播”时代》,http://www. no4media.com/html/track back. do,2003。

展莲蓉:《微博的舆论构建与社会责任意识解析》,《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第10期。

邱超奕:《网络新媒体时代“社会责任论”的再思考——“社会责任论”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延展探析》,《新闻知识》2013年第5期。

任正安、仇韶华:《泛传播与泛责任: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格权保护》,《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熊萍:《“微博”伦理失序及其伦理秩序构建》,《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1期。

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西奥多·彼得森、威尔伯·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Ni,X.,Xue,G.R.,Ling,X.,Yu,Y.,Yang,Q.:Exploring in the Weblog Space by Detecting Informative and Affective Articles. In: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pp. 281-290 (2007).

Thackeray R,Neiger B L,Hanson C L,et al. Enhancing promotional strategies within social marketing programs:use of Web 2.0 social media[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08,9(4):338-343.

Dawson,R. (2007). Launching the Web 2.0 framework. Retrieved January 28,2008,from http://www.rossdawsonblog.com/weblog/archives/technology_trends/

McKenzie,J. F.,Neiger,B. L.,& Thackeray,R.(2009). Planning,implementing,and eval-uating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s (5thed.). San Francisco:Benjamin Cummings.

Korda H,Itani Z. Harnessing social media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behavior change[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13,14(1):15-23.

Madden,M.,& Zickuhr,K. (2011).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pewinternet/org/Reports/2011/Social Networking-Sites.aspx

Hughes,A. (2010). Us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o amplify public health messages:An examination of tenet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keyaudi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smexchange.ogilvypr.com/wp-content/uploads/2010/11/OW_SM_WhitePaper.pdf Deloitte.(2010).survey of health care consumers. Retrieved 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UnitedStates/Local%20Assets/Documents/US_CHS_2010SurveyofHealthCareConsumers_050610.pdf

Neiger B L,Thackeray R,Van Wagenen S A,et al. Use of social media in health promotion purposes,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and evaluation metrics[J].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12,13(2):159-164.

Bender,J. L.,Jimenez-Marroquin,M.,& Jadad,A. R. (2011).Seeking support on Facebook:A content analysis of breast cancer group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13(1),e16.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1a). CDC flu. Retrieved from http://twitter.com/#!/CDCFlu

Webb,T. L.,Joseph,J.,Yardley,L.,& Michie,S. (2010). Using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health behavior change:A 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oretical basis,use of behavior change techniques,and mode of delivery on efficac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12(1),e4.

Cappiello,C.,Francalanci,C.,Pernici,B.:Data Quality Assessment from the User’s Perspective. In: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Qua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pp. 68-73 (2004)

Agichtein,E.,Castillo,C.,Donato,D.,Gionis,A.,Mishne,G.:Finding High-Quality Content in Social Media. I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Search and Web Data Mining,pp. 183–194 (2008)

Finberg,H.,& Stone,M. L. (2002). Digital Journalism Credibility Study. Washington,D.C:Online News Association. http://www.journalists.org/Programs/Credibility_study.pdf.

Paul Starobin,On the Square,National journal,25 May 1996,1145-1149

Risk,A. & Dzenowagis,J. (2001)Review Of Internet Health Information Quality Initiatives.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3(4):e28.

Hansen,D.L.,Derry,H.A. & Resnick,P.J. et al.(2003) Adolescents searching for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An observational study.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5(4):e25.

Skinner,H.,Biscope,S. & Poland,B.(2003)How adolescents use technology for health information: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from focus group studie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5(4):e32.

Berland,G.K.,Elliott,M.N. & Morales,L.S. et al.(2001)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Accessibility,Quality and readability in English and Spanish.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85(20),pp.2612-2621.

Crespo,J. (2004)Training the health information seeker:Quality issues in health information web sites. Library Trends,53,pp.360-374.

Buhi,E.R.,Daley,E.M. & Oberne,A. et al. (2010)Quality and Accuracy of Sexual Health Information Web Sites Visited by Young People.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47(2),pp.206-208.

Bernstam,E.V.,Walji,M.F. & Sagaram,S. et al. (2008)Commonly cited website quality criteria are not effective at identifying inaccurate online information about breast cancer. Cancer,112,pp.1206-1218.

李彪:《微博意见领袖群体“肖像素描”——以40个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为例》,《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

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传播模式探究》,《现代传播》2012年第7期。

曾繁旭、黄广生:《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

常松、王慧:《博客视域中的舆情引导》,《江淮论坛》2012年第5期。

蔡雯、闰东洁:《媒体微博:重塑新闻传播的新起点——以〈人民日报〉有关雾霾的微博报道为个案的研究与思考》,《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

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现代传播》2012年第3期。

王灿发、李婷婷:《群体性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意见的形成、扩散模式及引导策略探讨——以2012年“宁波PX事件”为例》,《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芦何秋、郭浩、廖俊云、石慧、沈阳:《新浪微博中的意见活跃群体研究——基于2011年上半年27件重大网络公共事件的数据分析》,《新闻界》2011年第6期。

王平、谢耘耕:《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见领袖的实证研究——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例》,《现代传播》2012年第3期。

刘锐:《微博意见领袖初探》,《新闻记者》2011年第3期。

李彪:《微博意见领袖群体“肖像素描”——以40个微博事件中的意见领袖为例》,《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

曾繁旭、黄广生:《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

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素描——一种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

熊琦:《被置换的政治主体与微博政治——微博内的广东“乌坎事件”》,《新闻大学》2013年第5期。

王灿发、李婷婷:《群体性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意见的形成、扩散模式及引导策略探讨——以2012年“宁波PX事件”为例》,《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素描——一种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

戴建中:《电子商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3~5页。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2,第15页。

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1页。

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第108页。

张漫宇:《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与构建》,《企业活力》2007年第8期。

马云:《狂人马云谈社会责任》,《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8期。

赵勍升:《论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4期。

由莉颖、韩丹凤:《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刘文纲、梁征伟、唐立军:《我国零售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台北)三民书局,1999。

黄旦:《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研究者研究历史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夏倩芳、张明新:《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党员形象与与精英形象》,《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4卷第2期。

曾繁旭等:《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PM2.5议题的媒介报道分析》,《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8期。

师曾志等:《新媒介赋权下的情感话语实践与互联网治理——以“马航失联事件”引发的恐惧奇观为例》,《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期。

郭恩强:《“媒介模板”的建构与协商:马航事件中中国媒体的职业行为与反思》,《编辑之友》2014年第9期。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

Entman,R. M,Framing U.S.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and Iran Air Incident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1.

Entman,R. M,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3.

Gitlin,T.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Berkeley,U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Fan Xiao,Comparative Framing Analysis of the Ivlissiim Malaysian Plane MH370 Coverage in WSJ and China Daily,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English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he Graduate School of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Journalism.

简 介:本书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对国内现有主要的新媒体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其中评价篇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专题篇集中呈现2016年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典型现象和重点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传播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案例篇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对事件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简 介:本书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对国内现有主要的新媒体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其中评价篇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专题篇集中呈现2016年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典型现象和重点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传播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案例篇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对事件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简 介:本书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对国内现有主要的新媒体类型进行了全面考察,其中评价篇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专题篇集中呈现2016年新媒体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典型现象和重点平台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传播中呈现的伦理问题;案例篇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对事件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简 介:本书以“新媒体社会责任”为主题,对国内主要新媒体平台进行全面考察,对新媒体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归纳;对典型新媒体类型进行社会责任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传统媒体微博、视频直播网站、网络募捐平台、传媒与政务类公号和大型商业网站;以新媒体传播中的典型现象、热点议题和重点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2016~2017年发生的重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简 介:本书对2018年新媒体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整体呈现;对国家级新闻网站、省级主流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媒体微博、传媒类微信公号、综合类视频网站、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和移动短视频应用这8类典型新媒体平台网站进行了社会责任评价;对2018年新媒体行业中的典型现象、热点议题与重点人群进行了分析;通过典型案例探讨了争议性事件中的情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