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1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 China (2011)

SSAPID:101-0573-2070-99
ISBN:978-7-5097-246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唯一的新媒体蓝皮书系列年度报告的第二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将通过专业视角和学者声音,基于事实、数据和深度,解读新媒体大势,纵论新媒体之道,盘点新媒体热点。 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美国政府大搞网络外交,美国之音何以停播,微博热的冷思考,解密“维基解密”,三网融合的国内进程和国外经验、中国网络舆论重大事件等,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更多精彩,尽在其中。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媒体蓝皮书
编 辑: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新媒体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中国皮书网

 法律声明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新媒体的本土化与社会化

   一 发展特征:民族品格与中国特色日益彰显

    1.在全球新媒体快速普及和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中,中国新媒体在发展方式、文化特质等方面益发彰显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

    2.在社会化、融合化的发展态势下,新媒体的主流作用凸显

    3.在高速普及化中,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有序性渐显

   二 主要新媒体发展概况

    (一)主要网络媒体发展概况

     1.中国重点新闻网站阵容增强,业务拓展,转企改制启动

     2.微博发展较快,但盛火之下有“虚热”

     3.搜索引擎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激烈

     4.博客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5.网络论坛“逆市”增长,“长盛不衰”

     6.经历“火爆”2009之后,社交网站在调整中发展

     7.新媒体视频快速成长,行业竞争白热化

     8.网络游戏发展进入平台期,应理性看待网络游戏的负面作用

    (二)主要移动与数字媒体发展

     1.手机电视运营模式相对成熟,发展空间巨大

     2.手机报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3.电子书快速增长,从孕育期走向发展期

     4.数字电视与IPTV齐头并进,竞合态势良好

     5.数字报深化媒体融合,仍在探索收费模式

     6.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希望又现

   三 传播社会影响与热点解析

    1.新媒体已成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谷歌事件、网络外交、“茉莉花”革命:新媒体向政治领域深层渗透

    3.新媒体影响下的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4.网络文化让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态”变得更有活力

    5.网络舆论已成为一股重要的“主流”建设性力量

    6.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牵系中国的未来

    7.“维基解密”:一个人挑战一个国家

    8.“3Q大战”可谓中国互联网界的一场运动

 BⅡ 热点篇

  B.2 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

   一 “美国之音停止对华广播”的真相

    1.美国之音拟取消普通话和粤语广播,但会强化藏语等语种,并非全面停止对华广播

    2.美国国内对“停播”方案的反对之声甚重,“停播”未必成真

    3.美国之音预算不减反增,“停播”并非因为经费不足

    4.新媒体传播战:美国之音对华传播出现重大战略转型

   二 对华传播战略转型:美国之音开发新媒体的三大新动向

    1.转战对华意识形态新空间:全方位发展网络对华传播

    2.重视意识形态的“移动化”渗透:大力拓展手机传播

    3.扩张新媒体意识形态霸权:猛力开发突破中国网络审查技术

   三 深度解析

    1.美国对华传播战略转型:顺应新媒体发展大势之必然

    2.美国的实用主义意识形态战:提高传播效益、重视传播效果

   四 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1.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

    2.高度重视西方对华传播战略转型背后的新媒体意识形态战

    3.中国是美国的全球第一意识形态渗透对象

    4.加强运用新媒体,积极、主动、有效地应对美国的“普世价值”意识形态战

    5.加强运用新媒体构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

  B.3 美国政府的对华网络外交

   一 美国政府与公共外交、网络外交

   二 美国政府网络外交的实施

   三 美国政府对华网络外交的实施

    (一)奥巴马访华时网络手段的运用

    (二)美国在上海世博会的网络外交运用

    (三)谷歌事件中网络手段的运用

    (四)美国国务院及美国驻华大使馆对网络手段的运用

   四 美国政府的网络外交是“巧实力”的体现

  B.4 1998~2010年中国重大网络舆论事件与传播特征

   一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时空特征

    1.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时间分布

    2.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空间分布

   二 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群体与类型

    1.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群体

    2.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涉类型

   三 网络舆论事件的信息源与传播途径

    1.网络舆论事件的信息源

    2.网络舆论事件的传播途径

   四 网络舆论事件的影响与效果

    1.网络舆论对事件解决的多向作用

    2.网络舆论事件中媒体影响力比较

   五 结论与启示

  B.5 201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

   一 前言

   二 未成年人网络运用基本状况

    (一)基本情况

     1.互联网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程度高,近四成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2.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3.上网频度不是很高

     4.未成年人每次上网时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上网主要使用娱乐类功能

     6.使用最多的是各类综合性商业网站

    (二)热点应用情况

     1.网络聊天

     2.网络游戏

     3.社区类网站

     4.音视频网站

   三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最新特点及结果

    1.家庭上网成主流

    2.手机成为新的重要工具

    3.城乡差异依然存在

    4.低龄触网,使用有度

    5.娱乐主导,追新逐潮

    6.内容成人化,影响能知晓

    7.核心影响需关注

    8.家长调查结果值得重视

   四 对策建议

    1.关注上网新终端、新途径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2.积极推进新媒体素养教育,科学引导未成年人上网

    3.营造健康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舆论

    4.探索内容分级的可能及途径

   五 正视娱乐化问题,积极开拓健康有益的网上娱乐

   六 积极探索家庭互联网教育

  B.6 中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 中国“三网融合”的基本历程

    (一)中国“三网融合”的史前期(1997~1999年)

     1.“一个论战”,即一场关于“三网合一”还是“三网融合”的论战

     2.“一个基调”,即维持产业分立的原则对“三网融合”作出发展部署

     3.“一个试点”,即“三网融合”暂只在上海试点

    (二)中国“三网融合”的破冰期(2000~2008年)

     1.“一个论战”,即电信和广电关于“对称准入”和“非对称准入”的论战

     2.“一个切入点”,即IPTV成为“三网融合”最合适的切入点

     3.“一个主旋律”,即相关推进“三网融合”进程的政策法律的制定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三)中国“三网融合”的新纪元(2009~2010年)

     1.政策最终“融冰”

     2.试点“尘埃落定”

     3.前景“且走且看”

   二 中国“三网融合”进程中遭遇的问题

    (一)中国“三网融合”遭遇的立法问题

    (二)监管机构分立已成我国“三网融合”最大阻碍

    (三)地方模式之困:哪种模式能够在中国全面推广?

   三 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立法推动“三网融合”

    (二)建立融合性监管体系

     1.是否可以考虑逐步建立一个独立的、融合的监管机构

     2.对网络和内容分别监管

     3.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网络中立原则

     4.竞争管制与行业管制的协调

    (三)提供差异化节目的同时,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B.7 中国“三网融合”试点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 山西省“三网融合”前期工作情况介绍

    1.网络建设送信息、送福利,解决百姓切身问题

    2.山西移动一条宝贵的经验是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基层广电部门合作,共做为农信息化服务“一桌席”

   二 “三网融合”试点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1.如何确保“三网融合”过程中既有用户的利益,又避免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

    2.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如果不能客观看待各自优势和不足,易走向“封闭式”运营“三网融合”的道路,造成新一轮重复投资和巨大浪费

    3.试点方案中对“内容”界定不清晰,可能导致对内容管理权的争夺以及新的问题

   三 对策建议

    1.试点方案应该同时对发达和发展中地区、城市和农村,以及已经有先期融合经验和没有融合经验等方面进行统合考虑

    2.广电拆分台网,形成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健全舆论管控平台

    3.进一步宣传,向各界说明“三网融合”对中国的意义

  B.8 解密“维基解密”

   一 关于维基解密

    1.维基解密网站

    2.朱利安·保罗·阿桑奇和他的团队

    3.资金来源

   二 事件回顾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三 问题讨论

    问题一:是信息公开的盛宴还是国家信息安全的灾难?

    问题二:维基解密算不算新闻媒体?

   四 新闻传播学解读

    1.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竞争合作

    2.新闻出版自由与新闻传播的“议题边界”

    3.网络传播和公共传播*的道德伦理

   五 结语

  B.9 “3Q大战”:中国互联网的一场“运动”

   一 “3Q大战”历程

   二 反思“3Q大战”

   三 如何看待“3Q大战”

   四 “3Q大战”后的中国互联网

    1.网民的收获

    2.互联网企业的成长

    3.政府的“适度”干预

  B.10 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到虚拟经济

   一 在客户数量和客户黏度中挖掘客户价值

   二 在传播链条和媒体融合中完善产业形态

   三 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中创新资本运营

  B.11 网络社会网民媒介素养探析

   一 网络社会与“网络暴民”现象

   二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网民社会化的需要

    (二)媒介素养教育是网民现代化的需要

    (三)媒介素养教育是网民信息化的需要

   三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能力

    (一)培养网民对媒介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理性批判能力

    (三)培养网民运用媒介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四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

    (一)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生的基本课程

    (二)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提升网民素养水平

  B.12 中国物联网发展报告

   一 概述

   二 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

   三 中国物联网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一)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问题

    (二)行业技术标准问题

    (三)产业链发展问题

    (四)商业模式问题

    (五)安全与隐私问题

   四 结语:物联网发展前景及态势

 BⅢ 网络媒体篇

  B.13 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

   一 确定方针把握方向

   二 三网融合终于起步

   三 法规出台专项整治

   四 宣传报道生动深入

   五 微博兴起作用抢眼

   六 新闻网站转企改制

   七 赴美IPO再掀高潮

   八 网上舆论此起彼伏

   九 对话对抗各有呈现

   十 江湖恶习充分暴露

   附:2010年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十大事件(特别说明:完全依个人判断选出)

  B.14 网络文化的主要形式及其特质

   一 Web网站文化的特质

    1.网站编辑充当网站文化的“把关人”

    2.网站文化是基于大众传播的文化

    3.网站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交叉地带

   二 论坛文化的特质

    1.虚拟社区是论坛文化形成的基础

    2.意见领袖对于论坛文化的影响明显

    3.群体心理是论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

    4.论坛是亚文化的主要孕育地

   三 游戏文化的特质

    1.网络游戏是一种体验文化

    2.网络游戏是一种“自我”对话的文化

    3.网络游戏是现实社会的镜子

   四 即时通信文化的特质

    1.即时通信是对人际交流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

    2.即时通信有助于个体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3.基于社会网络的即时通信也是公共传播的平台

   五 博客文化的特质

    1.博客文化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

    2.博客文化的能量释放依赖于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

    3.博客文化的影响力格局呈现“金字塔”型

   六 搜索引擎文化的特质

    1.搜索引擎有利于满足网民的文化个性

    2.搜索引擎凸显网民自我把关的重要性

    3.搜索引擎从深层揭示网民的文化共性

   七 维基文化的特质

    1.维基文化是一种协作的文化

    2.维基文化是一种平等对话的文化

    3.维基文化是“焦点”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结合

   八 SNS文化的特质

    1.SNS是从虚拟互动向现实互动的转折

    2.SNS促进了熟人圈子的文化

    3.SNS文化是基于多种互动形式的文化

   九 微博客文化的特质

    1.微博客文化是一种碎片化文化

    2.微博客文化形成的基础是社交性大众传播

    3.话语权力中心影响微博文化

   结语

  B.15 2010年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

   一 2010年新闻网站整体发展

    (一)重点新闻网站改企上市

    (二)“国家队”进军搜索领域

     1.人民搜索

     2.盘古搜索

    (三)全面拓展视听业务

     1.央视网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合并

     2.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诞生

     3.其他网站视听业务的拓展

    (四)移动网络业务的拓展

    (五)探路电子商务领域

    (六)试水微博

   二 新闻网站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转企改制的艰难之路

    (二)搜索市场格局难以打破

    (三)业务相对单一

   三 对策建议

    (一)走好改制是关键

    (二)业务拓展需谨慎

    (三)利用新时机,开创新局面

  B.16 微博“热”的“冷”解析

   一 微博兴起:顺应网络大势,发展比较快但没那么“火”

    1.微博源于美国,是顺应网络大势的必然产物

    2.200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微博网站,2010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2010年微博用户增长迅速,但没那么“火”

   二 微博功能:Web 2.0的集大成者,很强大但没那么“能”

    1.微博:简约化、集成化和开放化的社会化媒体

    2.微博的瓶颈:受核心功能的限制,无法替代其他新媒体应用

   三 微博“热象”:“病毒式”传播+商业营销,有实热也有虚“火”

    1.微博是一个“病毒式”传播的应用平台

    2.2010年不是微博元年,国内第一批微博站点的“拓荒”作用不可忽略,商业营销与媒介过度消费导致了微博的虚“火”

   四 微博影响:社会化媒体的应有之义,作用大但没那么“神”

    1.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2.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政治功能

  B.17 2010年搜索引擎发展报告

   一 搜索引擎的全球格局

    1.全球市场份额:Google一极独大

    2.搜索引擎在不同国家与语种运用上的发展情况

    3.优势美国,强势谷歌

    4.欧亚诸国实施搜索引擎发展计划

   二 搜索引擎在中国内地的发展概况

    1.用户使用情况

    2.百度、谷歌两巨头对峙,其他搜索争鸣

    3.门户网站与专业网站竞相开发搜索引擎

    4.人民搜索(Goso.cn)与盘古搜索(Panguso)的出现

    5.海外资本与谷歌在华的搜索投资与战略投资

   三 搜索引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控制信息传播通道

    2.Google的绝对市场垄断

    3.控导网络广告发展

    4.垄断国际话语权

   四 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B.18 2010年博客发展报告

   一 博客发展的特点

    1.博客用户规模和数量继续稳定增长

    2.博客的功能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3.由无序走向自律

   二 博客发展面临的问题

    1.博客侵权案呈上升趋势

    2.博客的公共性和个体性的融合与冲突

    3.多种新兴媒体形式的快速发展,对博客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 博客未来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公共事件、热点时事和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评论,打造互联网时代的“博客精神”

    2.加强对博客的法治管理和道德自律

    3.博客要消除“马太效应”,从“精英化”走向“草根化”

  B.19 2010年网络论坛社区和社交网站发展报告

   一 网络论坛社区发展

    1.论坛用户持续增长

    2.论坛类网站显著增长

    3.网络论坛社区属于深度应用,核心功能无可替代

    4.网络论坛成为各种利益争夺的重地

   二 社交网站发展

    1.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站

    2.中国社交网站在调整中发展

    3.社交网站的媒体报道和社会动员功能优势尽显

    4.社交网站对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的挑战

  B.20 2010年新媒体视频发展报告

   一 2010年新媒体视频发展的环境分析

    1.政策监管与技术环境进一步优化

    2.资本力量成为新媒体视频发展的加速器

    3.海外新媒体视频发展的样本与借鉴意义

   二 网络视频竞争版图进一步分化,手机视频依然处于拓荒期

    (一)网络视频三大阵营基本成型

     1.国有控股网络电视台:资源充足,优势尚未发挥

     2.门户及搜索网站的视频业务:资源+用户双管齐下

     3.民营视频网站:加强合作,寻求差异化发展路线

    (二)手机视频的发展与制约

   三 媒体化成为新媒体视频发展的主体发展模式

    1.注重高清用户体验

    2.正版专业影视内容成为新媒体视频的主体内容

  B.21 网络游戏的正负效应及规制策略

   一 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现状

   二 网络游戏带来的负面效应与问题

    1.沉迷于游戏将对玩家正常的工作、学习及现实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

    2.网络游戏玩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高,家庭和学校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不够

    3.新闻报道及家长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态度过于偏激

   三 理性看待网络游戏及其正面效应

    1.虽然部分网络游戏内容涉及暴力与色情,但不能将玩家痴迷于游戏并有可能导致其犯罪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网络游戏

    2.从数据来看,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最常玩的游戏类型和网吧游戏中日均覆盖人数排名靠前的网络游戏并不是以暴力、色情为主

    3.网络游戏给玩家提供了娱乐体验,并且大部分游戏能够启发玩家的创新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近年来管理部门对网络游戏产业的支持、引导与管理

    1.管理部门对游戏产业的支持

    2.管理部门对游戏产业的引导与管理

   五 进一步完善网络游戏规制的建议

    1.加强产业意识,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管理办法

    2.营造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大众理性看待网络游戏

    3.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采用适当的游戏分级制度

    4.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的教育、引导和监护

  B.22 中国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调查分析

   一 基本概念及调研方法

    (一)基本概念

     1.网络媒体

     2.网络媒体从业者

    (二)调研方法

     1.问卷设计说明

     2.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说明

   二 网络媒体从业者基本状况

    1.受访者年龄

    2.受访者性别

    3.受访者学历

    4.受访者工作年限

    5.受访者职位类别

    6.受访者月收入

    7.小结

   三 网络媒体从业者工作状况

    1.网络媒体从业者岗位职权和能力发挥

    2.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工作回报

    3.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工作压力

    4.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工作环境

    5.网络媒体从业者对自身工作的感知和评价

   四 结论与建议

   五 本研究的不足

  B.23 基于不同平台的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特征初探

   一 基于社区论坛的网络意见领袖

    1.社区论坛的意见领袖更具匿名性和平等性

    2.社区论坛意见领袖专业性强,对舆论影响比较深,也相对小众化

    3.社区论坛意见领袖更加草根化

   二 基于博客、微博的网络意见领袖

   三 基于网络社群(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的网络意见领袖

   四 虚拟网络空间背后真实的网络意见领袖群像

   五 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网络意见领袖形成所具有的诸多个体因素

    (二)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外部社会因素

     1.网络媒体环境的作用

     2.热点新闻事件的促成

     3.网络平台管理者的助推

   结语

  B.24 中国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媒介素养调查

   一 研究设计

    (一)样本

    (二)意见领袖量表

    (三)媒介素养的测量

   二 研究结果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筛选

    (二)网络知识的掌握

    (三)对网络社区的评价

    (四)网络信息处理能力

    (五)网络社区参与功效意识

    (六)公共事务参与意向

    (七)媒介接触情况

   三 结论

  B.25 2010年中国网络传播法规发展报告

   一 2010年网络传播法律法规

    1.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对互联网侵权进行专项规定

    2.《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3.《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

    4.《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5.《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专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 2010年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热点议题

    1.“人肉搜索”引发争议

    2.互联网自律

 BⅣ 移动与电子媒体篇

  B.26 2010年中外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

   一 电子书相关技术与产品的融合与创新开发

    (一)电子纸vs液晶面板:彩色化路径的新博弈

    (二)大尺寸柔性电子纸的退与进

    (三)电子书+无线通信功能:功能与市场的拓展

   二 我国电子书产业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

    (一)逐步走向成熟的数字阅读内容与读者市场

    (二)电子书终端市场的拓展及影响要素

    (三)我国电子书终端产业市场运营模式分析

     1.“终端+内容”的运营模式

     2.“移动阅读”的运营模式

   三 我国电子书产业新政策的推行

  B.27 2010年中国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报告

   一 三网融合推动数字电视和IPTV前行

    1.加快基础网络改造

    2.推动广电、电信的双向准入

    3.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4.加强政策协调与扶持

   二 2010年数字电视与IPTV发展概况

    (一)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1.发展背景:“一省一网”的布局规划

     2.发展动力:搭上NGB快车

     3.发展核心:双向交互与高清电视

    (二)IPTV发展概况

     1.政策困境大大缓解

     2.内容资源更为丰富

     3.用户体验更为优化

   三 数字电视与IPTV的未来展望

  B.28 2010年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报告

   一 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雏形和探索时期(2002年之前)

    (二)成长阶段(2003~2005年)

    (三)成熟和整合阶段(2006~2007年)

    (四)徘徊和思索阶段(2008年之后)

   二 2010年多媒体杂志行业大事记

   三 我国多媒体互动杂志发展的瓶颈

   四 平板电脑与电子书:多媒体互动杂志可能的未来

    (一)iPad引领的平板电脑潮流

    (二)电纸书阅读器+数字期刊=巨大变革

  B.29 2010年我国手机电视运营分析

   一 2010年手机电视四大运营商运营状况

    (一)中国移动——开拓用户市场,借力G3手机业务营销

     1.手机电视正式商用,预期用户数目标达500万

     2.重磅业务——G3手机电视业务出炉

     3.夯实基础,发力2011

    (二)中国联通——创新模式,探寻地方特色

     1.整合资源,探寻地方特色

     2.创新产品模式

    (三)中国电信——整合资源,成立全国视讯运营中心

     1.手机电视业务精彩纷呈

     2.重点推出天翼视讯业务——随时随地,精彩无限

     3.全国视讯运营中心落地上海

    (四)中广传播CMMB——强势覆盖,商用遭非议

     1.2010年“新”路历程

     2.未来5年覆盖全国

     3.商用或将延缓手机电视产业化进程

   二 2010年手机电视运营新特点

    (一)节目构成多样化

    (二)资费政策合理化

    (三)适配终端丰富化

    (四)行业运营模式清晰化

     1.广电模式

     2.电信模式

     3.互联网模式

   三 年度大事件

    (一)我国首家“3G手机电视播控平台”完成

    (二)手机看世博

    (三)三大运营商发力世界杯,手机电视迎来拐点

    (四)手机电视首获亚运直播权

    (五)新华社——强势推动手机电视市场业务

   四 手机电视的发展瓶颈与未来趋势

    (一)发展瓶颈

     1.消费价格高

     2.节目内容与受众需求之间仍有一定距离

     3.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二)未来趋势

     1.手机电视业务将会持续升温

     2.电信与广电行业市场争夺趋向激烈

  B.30 2010年中国手机报发展报告

   一 手机报业务发展状况

   二 内容:遍地开花,亮点纷呈

   三 形式:借力技术,孕育转型

    (一)WAP

    (二)客户端

     1.iPhone手机报客户端

     2.OPhone手机报客户端

     3.Windows Mobile/Symbian客户端

     4.iPad客户端

    (三)电子阅读器

   四 渠道:面向海外,拓宽市场

    (一)《人民日报·海外版》意大利手机报

    (二)人民网中、日语手机报

   结语

  B.31 2010年度中外数字报纸发展报告

   一 2010年国外数字报纸发展情况

    (一)2010年纸质报纸面临更深的困境

     1.纸质报纸发行量下降,在线读者数量上升

     2.纸质报纸的广告收入持续下滑,但报业公司的在线广告收入上升

    (二)更多的报纸开始或酝酿对其数字报纸进行收费

     1.美国

     2.英国

     3.日本

     4.德国

    (三)为电子版业务组建新部门

     1.美国

     2.英国

    (四)数字报纸的新阅读形式——iPad

    (五)寻求新的媒体合作方式

   二 国内数字报纸发展情况

    (一)网络版收费

    (二)“媒体聚合”战略

    (三)“移动采编”系统正式使用

    (四)多通道跨地域新闻制作共享平台

    (五)“历史报纸数字化”

    (六)iPad在国内数字报纸中的应用

  B.32 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

   一 新媒体背景下当代阅读方式的改变

   二 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历史溯源

   三 图书馆将利用“新网”拓展多领域服务

   四 数字化图书馆在服务城乡与“三农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

   五 多媒体格局下图书馆互动功能的强化

 BⅤ 借鉴篇

  B.33 三网融合:国外的规制与中国的融合监管策略

   一 国外三网融合的主要监管模式:融合监管和独立监管

   二 国外三网融合的规制

    (一)欧洲的媒介融合监管

     1.欧盟对三网融合的跨国推动

     2.部分欧洲国家的三网融合规制

    (二)FCC主导下的美国式融合监管

    (三)日本与韩国

     1.日本监管机构的融合、简化趋势

     2.韩国:广播电视和电信分开监管

   三 国外三网融合规制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策融合推动技术融合

    (二)政治经济学与公共利益的双重模式

    (三)维护信息传播安全

    (四)融合监管的渐进式变革

   四 国外三网融合对我国的启示

    (一)依法建立统一的融合监管机构

    (二)行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三)维护国家安全

    (四)“先电信,后广电”式的开放

  B.34 美国联邦政府对网络传播的法律规制

   一 美国网络立法概况

   二 美国对网络传播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规制网上不良内容传播的立法努力

    (二)规范网上版权作品传播的法律规制

    (三)限制垃圾邮件传播的法律规制

   三 美国立法背后的权利博弈

  B.35 2010年美国社交媒体发展报告

   一 美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

   二 2010年美国社交媒体发展格局

    1.社交网络和微博正成为美国社交媒体的主体和基础应用

    2.细分化成为社交媒体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

    3.用户规模增长,年龄结构出现双向并进,用户行为趋于改变

   三 社交媒体的多元应用

    1.社交媒体与新闻媒体的交互应用

    2.社交媒体的商业应用

    3.社交媒体的政治应用

  B.36 俄罗斯网络新媒体发展报告(2000~2010年)

   一 俄罗斯网络媒体发展简介

    (一)发展历程

    (二)填补信息鸿沟,建设电子俄罗斯

   二 俄罗斯新媒体发展现状

    1.互联网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

    2.俄罗斯网络经济发展迅速

    3.俄罗斯网络中的“博客”热

    4.Yandex(Яндекс)——“俄罗斯的谷歌”

    5.俄罗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时代及新闻网站的崛起

    6.俄罗斯互联网广告业绩不俗

   三 俄罗斯新媒体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俄罗斯信息技术将日臻成熟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2.俄罗斯数字电视市场前景广阔

    3.俄罗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将平分市场份额

    4.网络安全问题提上国家建设日程

  B.37 雅虎*:创新困境中的变革与奋争

   一 危机与挑战:波峰与波谷间的震荡

   二 整合与变革:固守传统的“内容+广告”复兴战略

   三 反思与前行:创新者的迷失与困境

  B.38 2010年美国新闻网站发展报告

   一 美国新闻网站的简要发展历程

   二 美国新闻网站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传统新闻网站

    (二)聚合型新闻网站

    (三)公民新闻网站

   三 美国新闻网站目前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新闻品质、网站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二)新媒介方式的冲击不小

    (三)网站经营状况总体堪忧

   四 美国新闻网站发展的趋势

    (一)内容移动化

    (二)媒介形式多样化

    (三)新闻网站经营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1.读者付费模式

     2.自由撰稿人模式

     3.聚合网有偿使用内容

     4.其他探索

    (四)公民新闻网站将会有多样化发展

 主要编撰者简介

 Abstract

2010年是新媒体发展史上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一年,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继续高歌猛进,快速在全球扩张,纵深向社会渗透,新媒体领域“革命”不断、热点频发,新媒体发展出现了质的跨越。全球视野下,中国新媒体在2010年表现出三个重要发展特征:新媒体的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彰显;在社会化、融合化中的主流作用凸显;普及化中的有序性渐显。在发展广度上,2010年,全球互联网网民已突破20亿人,手机用户超过50亿户,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4.5亿人,手机用户已接近9亿人,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在发展形态方面,中国三网融合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3G网络的蔓延下,台式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等新媒体终端极为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应用层出不穷,社交网站、微博、新闻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纸书等新媒体形态推陈出新、日益丰富。在发展深度上,中国新媒体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经济、网络民主、新媒体颜色革命、网络意识形态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流行语的“火热”等则让新媒体纵深渗透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2010年以来,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微博“火热”登场、网络“水军”泛滥、3Q“大战”热演等,这些热点正反映了2010年新媒体的深刻变革。

BBG:Fiscal Year Budget Request.2008-2012.

BBG:ANNUAL REPORT,2002-2009.

BBG:Fiscal year 2010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Report.

BBG:Annual Language Service Review Briefing Book.

相德宝:《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今传媒》2010年第4期。

喻国明:《从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新一轮传播模式的转型》,《视听界》2007年第6期。

吴晓英:《我国数字出版业盈利模式探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陈少波:《“全媒体”视野下的媒体融合及其运营和盈利模式》,《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才让卓玛:《2009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发展研究综述》,《现代视听》2010年第1期。

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尹良润:《新媒体研究的新范式及核心概念——欧美新媒体研究述略》,《东南传播》2007年第10期。

简 介:本书主要对我国地方政府对网络公共舆论应对管理与回应机制进行研究。全书十一章,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网络社会中网络公共舆论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其传播规律;第二部分是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应对处置与实践;第三部分研究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回应能力与机制建设。本书是研究网络舆情应对与管理的成熟著作,对于完善中国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

作者: 李伟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本书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分析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文化科技融合趋势与集群效应、资源整合、产业转型、技术革命、业态融合和跨界创新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创意品牌城市、文化服务平台和前沿科技产品等文化科技融合成功案例经验的分析,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政策和创新路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简 介:本书主要介绍新媒体事件的基础理论,论证新媒体事件从宏观到微观的生成、运行和消解基本规律;探讨新媒体事件在我国特殊的功能,特别是其衍生功能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新媒体事件规制的原因和措施,阐明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基本方法。

作者: 孙永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