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62

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oport on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Development Report (2016)

SSAPID:101-9877-7275-38
ISBN:978-7-5097-895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为主题,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及附录四部分组成,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构建了发展指数、协同指数、生态文明指数、人口发展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大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状况及其趋势进行测度与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京津冀蓝皮书
作 者: 文魁 祝尔娟
编 辑:王玉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京津冀蓝皮书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

   一 宏观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国际视角——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2.国内视角——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区域视角——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关键阶段

    (二)研究目的

     1.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监测平台是落实规划的迫切要求

     2.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监测平台须从数据整合、信息共享、协同监测入手

     3.搭建监测平台需要构建一套监测指标体系,进而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

    (三)研究作用

   二 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一)构建原则

     1.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3.坚持整体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

     4.坚持统计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

     5.坚持纵向分析和长期监测与结构分析和综合监测相结合

    (二)分析框架

     1.三个基本指数

      (1)发展指数

      (2)协同指数

      (3)生态文明指数

     2.两个重点指数

      (1)人口发展指数

      (2)企业发展指数

    (三)测度方法

   三 测度结果与综合分析

    (一)发展指数——测度与结论

     1.发展水平——北京综合指数及分项指数均明显优于津冀

     2.发展趋势:三地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有缩小趋势

     3.分项指数:北京各项均强、天津凝聚力突出、河北创新力增长迅猛

     4.从指数排名看:除京津外,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邯郸综合水平较高

    (二)三地发展指数——内部结构分析与结论

     1.北京:在“五个力”中,创新力和支撑力最强,凝聚力相对较弱

     2.天津:凝聚力和支撑力较强且增幅较大,辐射力有所下降

     3.河北:支撑力指数最高,创新力提升最快,但凝聚力不足

    (三)生态文明指数——测度与结论

     1.总体水平:北京最优,天津平稳,河北起点低、增速快

     2.发展趋势:京津冀三地生态文明水平差距趋于缩小

     3.指数结构:生态状况北京最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天津最高

    (四)企业发展指数——测度与结论

     1.企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排名前10位中北京占7位,明显优于津冀

     2.北京:在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三个指标得分前10名中均占7位

     3.天津:企业创新力呈增长态势,滨海新区“一枝独秀”,但其他区县企业实力较弱

     4.河北:石家庄、保定企业实力较强,其他地级市大多位居中游

    (五)人口发展指数——测度与结论

     1.从综合水平来看:北京、天津、石家庄排在前三位

     2.从变化趋势来看:天津、唐山、承德、邢台明显上升,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明显下降

     3.从内部结构来看:人口活力与人口结构波动较大,人口生命质量格局较为稳定

    (六)主要问题——转型任务艰巨、资源环境超载、内部差距悬殊

     1.转型任务艰巨

     2.资源环境超载

     3.内部差距悬殊

   四 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

    (一)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二)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区域

    (三)按照开放、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城际、城域协同,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Ⅱ 分报告

  B.2 京津冀发展指数研究

   一 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意义

     1.落实区域规划、监测目标实现程度的需要

     2.监测发展进程、及时发现问题,为政府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需要

     3.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的需要

    (二)研究思路

   二 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

    (一)构建原则

     1.简明性原则

     2.易获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5.独立性原则

    (二)指标体系

    (三)测算方法——区域发展指数

     1.数据标准化处理

     2.计算第i年份第j项指标值的比重

     3.计算指标信息熵

     4.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5.计算指标权重

     6.计算单指标评价得分

    (四)测算方法——城市发展指数

   三 测度结果及指数分析

    (一)区域发展指数分析

     1.从总体发展水平来看——北京远高于津冀,且三地差距有缩小趋势

     2.从支撑力来看——北京实力最强,天津增长较快

     3.从驱动力来看——北京领先但增速下降,津冀趋于上升但仍以投资驱动为主

     4.从创新力来看——北京创新实力最强,河北起步低增长快,天津研发投入超河北

     5.从凝聚力来看——北京呈下降态势,天津凝聚力上升,河北凝聚力明显不足

     6.从辐射力来看——北京辐射力最强,河北快速上升,辐射力是天津的短板

    (二)城市发展指数得分排名

     1.从综合水平看——京津领先,石唐为第二梯队,邯沧保廊处于第三梯队,其余居后

     2.从分项指数看——除京津领先外,石家庄综合实力居首位,唐、保、邯各有优势

     3.从变化趋势看——河北各市中增幅最大的当属石家庄、唐山、邯郸、廊坊

    (三)京津冀三地综合分析

     1.北京:各分项指数均高于津冀,核心地位稳固,转型升级有坚实基础

     2.天津:创新力上升较快,凝聚力日益增强,加快转型升级和增强辐射力是必然选择

     3.河北:支撑力指数最高,创新力提高最快,但凝聚力不足

   四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北京:加快功能疏解和转型升级,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

    (二)天津: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步伐,并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提升辐射力

    (三)河北:加快转型升级和城镇化步伐,着力改善民生环境以进一步提升集聚效应

  B.3 京津冀协同指数研究

   一 协同发展与协同指数

    (一)面向未来打造世界级城市群需要进行战略研究

    (二)构建京津冀协同指数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突破点

    (三)京津冀协同指数的协同性、前瞻性、创新性与独立性

   二 指数研究与问题导向

    (一)城乡协同发展与均衡度问题

    (二)城际协同发展与一体化问题

    (三)城域协同发展与竞争力问题

   三 影响因素与关键指标

    (一)城乡差距

    (二)城乡统筹

    (三)城乡融合

    (四)产业链

    (五)服务链

    (六)治理链

    (七)资源承载力

    (八)创新驱动力

    (九)辐射影响力

   四 指数构成与测度方法

    (一)京津冀协同指数的构成

    (二)京津冀协同指数的指标选取

     1.城乡协同发展方面的指标选取

     2.城际协同发展方面的指标选取

     3.城域协同发展方面的指标选取

    (三)数据获得与指数计算

     1.数据的获得

     2.权重的确定

     3.指数的计算

    (四)协同指数研究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B.4 京津冀生态文明指数研究*

   一 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

    (二)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共识,但任务艰巨

   二 体系构建与测度评价

    (一)评价思路与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确定指标体系

     2.数据标准化和权重确立

     3.获得数据(见表3)

    (三)评价结果分析

     1.生态文明总体水平——北京最高,天津次之,河北上升快

     2.经济社会进步状况总体水平——北京最好,天津次之,河北略有差距

     3.生态状况总体水平——北京最好,河北快速上升,天津有待提高

     4.资源利用总体水平——天津最高,北京上升快,河北略有上升,三地差距缩小

     5.环保制度及政策总体水平——河北最高,北京上升快,天津最低

     6.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天津最好,北京次之,河北上升快

   三 认知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取决于居民的认知和努力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组织

    (三)结果分析

     1.不同地区居民生态文明知识水平差别不大

     2.大气、垃圾和水体污染是居民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最严重,首要责任在当地

      (2)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有责任

     3.保定、张家口居民环境行为值得提倡

     4.张家口、石家庄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最强烈

     5.年龄越大越关注生态,高学历、高收入者认知水平反倒不高,职业差别不明显

      (1)不同群体居民的生态文明知识水平

      (2)对各责任方满意程度为“一般”,中青年和中等收入者对环境满意度稍高

      (3)男性、中青年居民参与环保实际行动频度略高

      (4)高收入、高学历者参与环保的意愿较低

   四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B.5 京津冀人口发展指数研究*

   一 基本概念与内涵界定

   二 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一)研究回顾

    (二)构建原则

     1.科学性

     2.完整性

     3.系统性

     4.可操作性

    (三)指标体系

     1.一级指标层构建

     2.二级指标层构建

     3.三级指标层构建

      (1)人口活力子系统

      (2)人口结构子系统

      (3)人口生命质量子系统

     4.京津冀人口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四)实际操作指标

   三 评估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评估方法选择:层次分析法

     1.构造判断矩阵

     2.指标权重的计算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2)将向量T归一化

      (3)计算最大特征根

      (4)一致性检验

    (二)数据处理及人口发展指数计算

     1.指标分数的确定

     2.京津冀人口发展指数计算

   四 测度结果与综合评估

    (一)人口综合发展指数分为三个层次,各城市分项指数排名各有长短

    (二)人口发展能力呈京、津、石三足鼎立态势,但辐射区域各有不同

    (三)各城市人口发展能力有升有降,变化原因各有不同

    (四)人口活力与人口结构波动较大,人口生命质量指数较为稳定

    (五)城市间人口发展能力不平衡仍在加剧,马太效应突出

   五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提升人口整体发展能力

    (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人口交流

    (三)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走“就地城镇化”道路

    (四)重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斩断环京贫困人口代际传递链条

    (五)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人口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B.6 京津冀企业发展指数研究*

   一 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一)构建意义

     1.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

    (二)构建原则

    (三)构建思路

     1.企业实力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2.企业活力是区域发展的源泉

     3.企业创新力的强弱决定和影响区域发展的未来

    (四)指标体系

   二 测度结果与综合分析

    (一)企业发展指数测算方法

    (二)测算结果

    (三)测序结果分析

     1.从综合排名来看——北京实力最强、河北较差

     2.从企业实力来看——朝阳区最强、红桥区最弱

     3.从企业活力来看——朝阳区最强、宁河县最弱

     4.从企业创新力来看——海淀区最高,承德市最低

     5.几点结论

    (四)聚类分析

     1.基于综合聚类分析——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功能拓展区较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石家庄居第二序列

     2.基于企业实力的聚类分析——海淀、朝阳居第一序列

      (1)京津冀三地企业实力差距巨大,北京企业实力远高于天津和河北

      (2)非首都功能疏解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有城无业”加剧了“大城市病”

      (4)北京各区之间企业发展差距悬殊,尚处于郊区化的初级阶段

      (5)非首都功能疏解在北京市域范围内的承接重点应在城市发展新区

      (6)天津滨海新区“一枝独大”现象突出,且短期这种趋势难以改变

      (7)河北除石家庄外其他地级市企业实力普遍不足

     3.基于企业活力的聚类分析——海淀、朝阳、西城居第一序列

      (1)北京企业活力总体水平较高,但各区差距很大

      (2)天津企业发展总体还处于集聚阶段,企业活力呈明显的梯度差

      (3)河北企业活力较为均衡,均处于第三序列

     4.基于企业创新力的聚类分析——河北大多处于第五序列

      (1)京津冀三地企业创新力呈现明显梯度分布

      (2)海淀、朝阳和西城是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依托和重中之重

      (3)滨海新区、西青区和武清区是天津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重要载体

      (4)河北企业创新力总体不足,提高企业科技水平迫在眉睫

   三 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

    (一)纵向分析——京津冀三地各具特色、竞合发展现象明显

     1.企业实力——北京整体实力最强,河北存续企业数量增长较快,津冀在存续商标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额方面旗鼓相当

      (1)北京整体实力最强

      (2)河北存续企业数量增长较快

      (3)津冀在存续商标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额方面旗鼓相当

     2.企业活力——河北新增企业数量增幅惊人,北京在对外投资金额、现代服务业企业占比、民营企业占比等指标上具有优势,天津在外资企业占比、新增内外资金额上具有优势

      (1)河北新增企业数量增幅迅猛,反映了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河北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2)北京在对外投资金额、现代服务业企业占比、民营企业占比等指标上具有优势

      (3)天津在外资企业占比、新增内外资金额上具有优势,靠大项目拉动现象明显

     3.企业创新力——北京一枝独秀,天津新增专利数增幅显著,河北在新增商标注册数上具有相对优势

    (二)横向比较——京津冀内部落差大,而珠三角、长三角发展较为均衡

     1.范围界定

     2.三大都市圈企业发展的测度

      (1)对三大都市圈分别进行测度并排序

      (2)对三大都市圈38个城市进行整体测度并排序

     3.测度结果分析

      (1)首位城市优势显著,京津双核效应并不明显

      (2)企业发展水平综合排名北京第一,且北京在企业实力和创新力上具有绝对优势,而上海则在企业活力方面表现最好

      (3)京津冀内部发展落差最大,珠三角发展最为均衡,长三角城市等级体系最为合理

   四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促进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

    (二)北京在企业空间布局上应实现“内外有别”

    (三)天津应避免“一枝独大”,实现区县间相对“均衡发展”

    (四)河北应实施三大重点战略,实现企业发展的“提质增量”

 Ⅲ 专题报告

  B.7 北京综合发展指数研究*

   一 发展现状与形势要求

    (一)北京综合发展现状与回顾

     1.首都经济步入新常态

     2.改革步伐深入推进

     3.城市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4.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

     5.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6.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二)北京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1.创新发展,强化“四个中心”功能定位

     2.协调发展,协同津冀

     3.绿色发展,建成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

     4.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5.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 体系构建与指数分析

    (一)北京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1.北京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2.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

      (1)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2)指标指数法处理

      (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3.北京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1)北京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2)北京各分要素发展力分析

    (二)北京各功能区的发展动态分析

     1.人口密度动态分析——十年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指数仍在缓慢上升

     2.经济密度动态分析——有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明显趋势

   三 横向比较与基本结论

    (一)典型城市的选取

    (二)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说明

    (三)实证分析结论

     1.北京综合发展指数处于领先水平

     2.北京承载力处于相对弱势状态

   四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针对短板多管齐下,提升北京承载力整体效能

     1.实施人口科学管控和人口有序疏解措施

     2.有序疏解中心城区过度集中的非首都功能

     3.建立反磁力中心和“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北京创造力潜力

     1.坚持“双轮驱动”,提升北京文化科技影响力

     2.结合互联网创新,打造科技创新枢纽城市

    (三)推动“高精尖”产业结构转型,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四)加快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对城市功能的支撑能力

     1.打造便捷高效畅通的轨道交通网

     2.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提升北京生态环境质量

    (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

  B.8 天津综合发展指数研究

   一 指数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对天津综合发展进行测度的必要性

     1.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框架下,天津需要实现城市功能和地位的提升

     2.新常态下,天津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完成转型升级

     3.新的发展目标下,天津需要突破产业结构调整瓶颈

     4.新形势下,天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二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评价方法

     1.虚拟理想指标序列及实际比较序列的确定

     2.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3.计算灰色关联度

     4.计算归一化权重值

   三 测度结果与综合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和分析

    (三)天津综合发展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1.综合发展指数

     2.支撑力指数

     3.驱动力指数

     4.创造力指数

     5.凝聚力指数

     6.辐射力指数

     7.承载力指数

   五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推动创新发展,提高创造力

    (二)推动共享发展,提高凝聚力

    (三)推动开放发展,提高辐射力

    (四)推动绿色发展,提高承载力

  B.9 河北综合发展指数研究*

   一 指数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 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一)河北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测度方法的选择

     1.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因子分析

      (1)适应性检验

      (2)主因子个数确定

      (3)因子旋转

      (4)计算因子得分

   三 测度结果与综合分析

    (一)对几个力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1.支撑力稳步发展

      (1)三次产业分析

      (2)三大需求对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2.驱动力增长较快

     3.创造力有待提高

     4.凝聚力需要加强

     5.辐射力较强

     6.承载力较弱

    (二)河北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2.环境影响经济发展

     3.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4.收入水平较低

   四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二)继续执行保环境、促增长的发展战略

    (三)抓住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加快科技创新

    (四)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Ⅳ 附录

  B.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相关数据与空间分布图

   一 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

   二 人均产值与地均产值

   三 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四 三次产业的增长变动

   五 城市发展指数空间分布

   六 企业发展指数空间分布

指数是一种表示社会经济现象动态的相对数,运用指数可以测定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面落实区域规划的实操阶段,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可为政府有效监测区域协同发展进程、实施有效的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风向标”,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态势与变动方向;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温度计”,度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水平变化与实现程度;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晴雨表”,揭示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关键环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观测员”,研究和记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变动特征与运行轨迹。本书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为主题,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及附录四部分内容组成。总报告首先分析了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的宏观背景及必要性,进而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整体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纵向分析和长期监测与结构分析和综合监测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了发展指数、协同指数、生态文明指数、人口发展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五大指标体系,并试运用这些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状况及其趋势进行测度与评价,结合测度结果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报告由京津冀发展指数研究、协同指数研究、生态文明指数研究、人口发展指数研究和企业发展指数研究五个专题报告组成。在分别阐明研究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试运用测度结果,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包括总体水平、发展趋势、内部结构以及得分排名等。专题报告重点对京津冀三地进行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本书的主要建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了京津冀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以支撑力、驱动力、创新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五个力”为基本框架、由5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对京津冀三地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发展指数的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发展水平看,北京综合指数及分项指数均明显优于津冀;从发展趋势看,三地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有缩小趋势;从分项指数看,北京各项均强,天津凝聚力突出,河北创新力增长迅猛;从指数排名看,在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中石家庄、唐山综合水平最高。(2)进行了协同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城乡协同发展、城际协同发展和城域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在内的协同指标体系。其中,城乡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包括城乡联动、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方面,体现了城乡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阶段;城际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本质,包括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三个方面;城域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基本着眼点是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协同性,包括交通一体、协同创新、生态共建、服务共享、联合治理五个方面。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城乡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城乡差距、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城际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产业链、服务链和治理链;城域协同涉及的三个因素,即资源承载力、创新驱动力、辐射影响力。(3)进行了生态文明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进步状况、生态状况、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环保制度及政策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指数指标体系,对十年来的京津冀三地生态文明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从总体水平看,北京最优、天津次之、河北起点低但上升快;从变动趋势看,京津冀三地差距趋于缩小;从结构要素看,北京生态状况最好,天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最高,河北环保制度最好。(4)进行了人口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人口活力、人口结构、人口生命质量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人口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计算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四个关键年份的京津冀人口发展指数,以便动态监测京津冀各城市21世纪以来人口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通过测度得出以下初步判断:从人口发展能力水平看,京津冀各城市存在三个层次。北京、天津、石家庄处于第一层次,在人口生命质量维度上的优势最为突出。邯郸、唐山、廊坊、衡水、邢台5个城市处于中游水平(第二层次)且波动较大。张家口、秦皇岛、沧州和保定处于第三层次,其人口发展能力较低。从人口发展能力变动趋势看,城市间不平衡仍在加剧,马太效应突出。尤其北京的人口发展优势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仍在拉大,洼地效应预示着人口将继续涌向北京。保定、沧州等城市人口发展能力后劲不足,但其经济实力并不弱,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能力并不等同于人口发展能力,人口发展有其自身的变动规律。从人口发展指数城市排名变动来看,天津、唐山、承德、邢台综合排名有明显上升;石家庄、保定、衡水、邯郸排名有所下降。(5)进行了企业发展指数研究,构建了包括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企业发展指标体系。重点对北京17个区(包括亦庄开发区)、天津16个区县、河北11个地级市进行了分项及综合测评,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从综合得分看,北京明显优于津冀,排名前10位中北京占7位;从分项排名看,在企业实力、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力三个指标前10名中,北京均占7位;天津企业创新力呈增长态势,滨海新区“一枝独秀”,但其他区县企业实力较弱;河北的石家庄、保定企业实力较强,但其他地级市的企业实力大多居于中游。(6)进行了京津冀三地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根据研究得出以下基本判断:在三地各自的“五个力”结构中,北京的创新力和支撑力对发展贡献最为突出,但凝聚力相对较弱;天津的凝聚力和支撑力较强且增幅较大,但辐射力有所下降;河北的支撑力指数最高,创新力提升最快,但凝聚力不足。(7)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综合五个指数研究及对京津冀三地综合发展指数研究,认为京津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转型任务艰巨、资源环境超载、内部差距悬殊。为此,总报告提出三点思路与对策:一是按照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二是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区域;三是按照开放、协调、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城际、城域协同,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各专题也都结合测度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8)附录为读者提供了若干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相关的空间数据及其地图。为配合本部蓝皮书,结合相关空间数据,绘制了有关京津冀人口密度与城市规模、人均产值、地均产值与产值增速、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三次产业增速和三次产业比重增量、城市发展指数空间分布以及企业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等34幅空间布局图,这些空间数据及其布局图,对长期关注和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和地方政府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龙信数据有限公司共建的“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出的智库产品,发展指数研究所用的部分数据以及企业发展指数所用数据主要来自龙信数据有限公司的企业大数据。本书也是京津冀三地作者通力合作的智慧结晶,作者主要是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本书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研究——全面推进中的战略重点研究”(项目编号:14ZDA2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与首都圈城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JDFXC007)的阶段性成果。本书获得“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都市圈研究中心”(2015)(项目编号:PXM2015_014205_000126)、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资助。在此,向所有参与本书研创的作者、提供数据支持和经费支持的基地和中心以及为本书出版精心编审的编辑老师等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社,2015年11月3日。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新华网,2015年11月3日。

[3]《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央政府网,2015年8月23日。

[4]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光明网,2015年12月30日。

[5]《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纪要》,新华社,2015年12月22日。

[1]祝尔娟、叶堂林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新进展——基于全国海量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9期。

[3]祝尔娟:《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日报》(理论版)2014年4月1日。

[4]祝尔娟:《北京应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流通经济》2014年第12期。

[5]伍光中、雷光宇、李瑞、张明艳:《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竞争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6]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1·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李国平:《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4》,科学出版社,2014。

[8]周长林、孟颖:《京津滨产业带空间布局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连玉明:《重新认识世界城市》,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

[2]连玉明:《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3]连玉明:《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

[4]连玉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共赢之路》,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5]文魁、祝尔娟主编《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7]吴良镛等:《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吴良镛等:《“北京2049”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刘英奎:《京津冀生态协作机制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5年第1期。

[2]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2期。

[3]严耕:《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4]汪毅霖、蒋北:《植入生态文明指标的省际间人类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自由发展的视角》,《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5]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2010年第5期。

[7]王提银、刘昭媛:《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33期。

[8]杜宇、刘俊昌:《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

[9]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王军平:《中国人口发展指数研究》,《人口学刊》2010年第2期。

[2]董燕、黄健元:《江苏人口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法》,《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王维志:《试论衡量人口发展水平和趋势的综合指数法》,《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2期。

[3]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地理研究》2009年第1期。

[5]程前昌、毛蒋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其空间分异》,《人文地理》2009年第3期。

[6]齐明珠:《世界人口发展健康指数构建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3期。

[7]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8]续亚萍、俞会新:《基于熵值法的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6期。

[9]李爽、贾士靖:《河北省城市化质量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网络财富》2009年第24期。

[10]封志明、杨玲、杨艳昭、游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疏过程与空间格局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叶堂林、祝尔娟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与路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2]祝尔娟、叶堂林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祝尔娟:《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日报》2014年4月1日。

[4]叶堂林、祝尔娟:《找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切入点》,《经济日报》2014年6月5日。

[5]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新进展——基于全国海量企业的大数据分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9期。

[6]刘耀、黄新建、张滨松、许智宏:《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周寄中、卢涛、汤超颖:《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指标体系设计、评估与案例》,《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1期。

[1]卢彦、闫立刚等:《北京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4》,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陈述云:《综合评价中指标的客观赋权方法》,《上海统计》1995年第6期。

[3]沈体雁、劳昕:《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经济密度研究框架建构》,《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9期。

[4]杨开忠、王祥武等:《首都发展报告2015》,科学出版社,2015。

[5]杨松等:《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王坤岩:《天津经济地位及变动趋势研究:兼论北方经济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天津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孙钰、李新刚、姚晓东:《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9(9)期。

[3]王玺:《 国际城市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年第25(1)期。

[4]郑晓光:《世界城市产业结构比较及对北京的启示》,《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第11期。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经济年鉴》(2001~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5。

[2]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迟国泰等:《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

[4]杜栋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陈正伟:《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简 介:本书分为总报告、宏观经济篇、战略分析篇、产业发展篇、财政金融篇和区域发展篇。书中对2017年经济形势、重点任务、相关政策等进行了展望、预测和分析,特别就北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工业和农业发展形势、北京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首都临空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就业形势、财政与金融运...

作者: 杨松 唐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