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11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图书

SSAPID:101-9003-6612-23
ISBN:978-7-5097-998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策略提出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范树成
编 辑:仇扬;安静;何晋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第一章 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

  一 苏共意识形态的僭越

   (一)学术问题意识形态化

   (二)具体政策的意识形态化

   (三)意识形态的神圣化与至上化

  二 苏共意识形态的教条化与僵化

   (一)在经济上固守计划经济思维模式

   (二)在政治上提出超越阶段论

   (三)意识形态建设脱离实际

  三 苏共意识形态的封闭化

  四 苏共意识形态的蜕变

  五 苏共意识形态宣传的舛错

   (一)意识形态宣传的虚假化

   (二)意识形态宣传的形式化

   (三)对西方意识形态的简单封堵

   (四)意识形态宣传的绝对化和片面化

   (五)意识形态掌控手段的过分行政化

   (六)对意识形态宣传领导权的放弃与“舆论多元化”

 第二章 旧意识形态的新变化

  一 当代新自由主义

   (一)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

   (二)主张市场化,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反对社会主义

   (三)主张自由化,反对集体主义

   (四)主张机会平等,反对结果平等

   (五)鼓吹国家主权过时,推行全球一体化

  二 新保守主义

   (一)强调秩序,主张社会改良

   (二)主张权威和节制民主

   (三)主张采用强硬手段推行其意识形态

  三 新全球主义

   (一)人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论和“普世价值”论

   (二)全球经济一体论

   (三)国家主权过时论与民族国家终结论

   (四)世界政府论与全球治理论

   (五)跨国民主论

   (六)新帝国主义论

  四 后现代主义

   (一)反制度、反权威,倡导差异政治、多元政治和游戏政治

   (二)拒斥“宏观政治”,倡导“微观政治”

   (三)提出国家主权过时论,主张建立全球政府和全球市民社会

   (四)反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提出新的自由、民主、人权观

  五 新民族主义

   (一)新民族主义的表现

   (二)新民族主义的特点

    1.广泛性

    2.复杂性

    3.多样性

    4.排外性

    5.国际化

    6.单质化

    7.极端化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一 后社会主义

   (一)后社会主义的概念解读

   (二)后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1.转型(转轨、改革)

    2.国家与政府的作用

    3.后社会主义的多样性

    4.转型中的效率与公平

    5.福利部门的改革

    6.后社会主义的前景

   (三)影响与启示

  二 后工业社会主义

   (一)后工业社会主义是对工业社会主义的否定

   (二)生产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三)实行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经济

   (四)劳动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五)实行自由民主政治

   (六)“新人”是后工业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

  三 生态社会主义

   (一)生态危机的根源

   (二)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和战略

   (三)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

   (四)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

   (五)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及生态的关系

  四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一)强调市场主导机制

   (二)提倡社会所有制

   (三)追求社会平等

  五 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一)提出建立既强调市场功能又强调政府作用的“新的混合经济”

   (二)主张放弃阶级政治,淡化党的阶级性质

   (三)主张协调“放任自由与国家干涉”的关系,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倡导改革福利国家制度,实行风险共担

  六 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

    2.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二)“21世纪社会主义”

 第四章 新研究视角下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 文化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二 符号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四 心理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五 经济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六 解释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

 第五章 意识形态新变化的特点

  一 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与中间化

   (一)建构新的中间化的意识形态

   (二)增强原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三)突出价值追求,而非社会制度替代

  二 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一)意识形态内容的现代化

   (二)意识形态功能的现代化

   (三)意识形态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现代化

   (四)意识形态传播手段与方式的现代化

  三 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与人性化

   (一)意识形态内容的大众化

   (二)意识形态进入大众文化、大众日常生活及行为中

   (三)意识形态的世俗化

   (四)意识形态由强调宏观政治到关注微观政治,由强调阶级(政党)政治到关注大众生活政治

   (五)意识形态的人性化

  四 意识形态的文化化与日常生活化

  五 意识形态的实用化

  六 意识形态的隐性化

   (一)存在方式的隐性化

   (二)功能发挥的隐性化

   (三)发挥作用方式的隐性化

  七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一)政治意识形态与多元主义结合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自由多元主义

   (二)政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三)国家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四)政党党员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五)意识形态流派的多样化

   (六)意识形态类型的多样化

  八 意识形态“终结”的理论与意识形态强化的现实并存

  九 意识形态的泛化

 第六章 当代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挑战与启迪

  一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挑战

   (一)多元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降低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二)消费意识形态通过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方式而改变民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从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三)“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了人们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仰

   (四)网络意识形态使西方意识形态更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造成冲击

   (五)科学主义意识形态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危机,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六)西方灵活多样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增加了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难度

    1.灵活多样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和手段,增大了我们抵御其渗透的难度

    2.意识形态宣传的隐性化增大了我们抵御其渗透的难度

   (七)西方政党的意识形态中间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

  二 国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启迪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二)阶级性与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三)阶级性与人性的辩证统一

   (四)继承性(坚持)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统一

   (五)普遍性(世界性)与特殊性(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六)建构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

 第七章 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背景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总体战略

  一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

   (一)从社会存在(生活)出发认识意识形态问题

   (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式的研究

    1.加强对意识形态类型的研究

     (1)总体意识形态、群体意识形态与个体意识形态

     (2)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

     (3)显性意识形态与隐性意识形态

     (4)理性意识形态、感性意识形态与“物化”意识形态

     (5)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意识形态与反主流意识形态

     (6)政治意识形态与非政治意识形态

     (7)内容性意识形态与功能性意识形态

     (8)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网络意识形态

    2.加强对意识形态结构的研究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自觉性

   (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

   (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与说服力

   (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与凝聚力

  三 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与认同的途径与方法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性化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化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理化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隐性化

  四 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一)既要在数量建设上下功夫,更要在质量建设上花力气

    1.丰富网站和栏目内容

    2.创新形式

    3.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转换

   (二)堵疏结合,加强引导

   (三)有立有破,立破结合

  五 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科学主义意识形态的弊端

   (一)辩证地认识科学主义意识形态

   (二)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三)将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国作为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

   (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引导

   (五)走科学主义的超越之路

  六 扩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领域拓展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类型的拓展

 前言

意识形态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本书从多维度研究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即从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当代新出现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发展、苏共意识形态的终结及其原因等维度,对当代国外意识形态从实践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类型到结构、从特征到功能、从存在方式到传播方式、从形成机制到作用机制、从研究视角到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挑战与启迪,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策略提出建议。本书对我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实践将大有助益。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

《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斯大林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4。

《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

《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

《斯大林文选》(下),人民出版社,196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美〕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李吟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刘炳章译,新华出版社,1996。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埃里希·弗罗姆:《精神分析的危机:论弗洛伊德、马克思和社会心理学》,许俊达、许俊农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

〔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俄〕安德兰尼克·米格拉尼扬:《俄罗斯现代化之路:为何如此曲折》,徐葵、张达楠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奥〕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托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安启念:《苏联哲学七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

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

〔意〕奥雷利奥·佩西:《人类的素质》,薛荣久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苏〕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语言科学中的社会学方法基本问题》,载《巴赫金全集》第2卷,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慎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美〕布热津斯基:《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曹长盛、张捷、樊建新主编《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陈林、林德山:《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陈学明、王凤才:《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陈之骅主编《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澳〕戴维·W.洛弗尔:《后共产主义转型的意义》,刘鹏编译,载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7。

〔英〕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陈志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俄〕德·安·沃尔科戈诺夫:《斯大林》(中),张慕良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范树成:《多元化视阈中的德育改革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英〕菲利普·怀曼:《瑞典与“第三条道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评价》,刘庸安等译,重庆出版社,2008。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黄胜强、许铭原译,远方出版社,1998。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苏〕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新华出版社,1987。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徐葵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郭春生:《勃列日涅夫18年》,人民出版社,2009。

郭文亮、杨菲蓉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导论》,人民出版社,2010。

韩福光、华仁、陈澄子:《李光耀治国之论》,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

郝宇青:《苏联政治生活中的非制度化现象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德〕黑格尔:《黑格尔通信百封》,苗力田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洪晓楠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人民出版社,2009。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侯衍社:《“超越”的困境——“第三条道路”价值观述评》,人民出版社,2010。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黄宏、纪玉祥:《原苏联七年“改革”纪实》,红旗出版社,1992。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

吉塔·卡普尔:《全球化与文化:探索虚空》,载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等编:《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

〔加〕克里斯托弗·霍金森:《领导哲学》,刘林平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2008。

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加迪斯序》,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李明:《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

〔俄〕利西奇金等:《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徐昌翰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林滨等:《全球化时代的价值教育》,人民出版社,2011。

刘克明、金挥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刘添才:《一元化体制与和谐体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商务印书馆,2011。

刘中民、左彩金、骆素青:《民族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

〔苏〕罗·亚·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主义的起源及其后果》下册,赵洵、林英译,人民出版社,1983。

〔苏〕罗·亚·麦德维杰夫主编《政治日记》,贾连义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

〔英〕马丁·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高湘泽、冯玲译,商务印书馆,200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丁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西〕曼努埃尔·卡斯特尔斯:《历史的开始》,中央编译局国际发展与合作研究所编译,载〔俄〕戈尔巴乔夫等著《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4。

孟登迎:《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孟庆顺:《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人民出版社,2010。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牟春:《诠释学视野下的意识形态概念——利科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载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人民出版社,2009。

庞中英《权力与财富:全球化下的经济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英〕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紫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法〕皮埃尔·布迪厄:《论符号权力》,载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第5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苏〕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英〕乔治·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时青昊:《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史蒂文·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刘北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索尔·埃斯特林、尤利安·勒·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邓正来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铁省林、房德玖:《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托尼·赖特:《新旧社会主义》,褚松燕译,新华出版社,2000。

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威廉·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佟德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人民出版社,2003。

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

徐恕:《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杨雪冬、薛晓源:《“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转折》,载王潮选编《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外国后现代主义理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俞可平等:《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

宇剑:《超级大国的裂变——从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时代风云放眼录》,红旗出版社,1993。

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7。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文化史》,吴松江、张天飞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政治的而非形而上学的》,载《哲学和公共事务》第14卷,1985年英文版。

〔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余文烈等译,重庆出版社,1997。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藏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允若、高宁远:《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张志军:《20世纪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思潮及流派》,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研组:《苏联“发达社会主义”理论资料选编》,1986。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学习出版社,2004。

周穗明:《20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下),学习出版社,2004。

周新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实质内容》,载刘洪潮、王得凤、杨鹤棋主编《苏联1985—1991年的演变》,新华出版社,1992。

周中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消费伦理》,人民出版社,2012。

《勃列日涅夫言论》第13集,复旦大学外文系俄文教研室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1998。

《戈尔巴乔夫言论选集》,苏群译,人民出版社,1987。

《国家安全委员会就青年学生的情绪呈苏共中央的报告》,载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苏共二十二大主要文件》,人民出版社,1961。

《苏共决议汇编》第5分册,人民出版社,195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

《苏联问题译丛》第5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俄〕A.C.马卡雷切夫、A.A.谢尔古宁:《后现代主义和西方政治科学》,文华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俄〕A.梅斯利夫琴科:《西方社会民主党:探索更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俄〕B.C.斯焦平:《今日俄罗斯:现在的问题与对过去的评价》,《哲学译丛》1999年第1期。

〔英〕阿德里安·里特尔:《论后工业社会主义》,郑一明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2期。

〔美〕阿里夫·德里克:《重访后社会主义: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吕增奎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英〕艾利森·斯滕宁、卡特琳·赫尔舍曼:《我们还需要后社会主义吗?——后社会主义世界的历史、地理和差异》,武锡申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白锡堃:《当前西方的新保守主义》,《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美〕彼得·拉特兰:《后社会主义国家与新的发展模式的变化:俄罗斯与中国的比较》,王新颖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2期。

〔法〕伯纳德·沙文斯、埃里克·马格宁:《后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向西方资本主义趋同吗?》,邓晓臻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6期。

〔美〕布坎南:《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汪澄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5期。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曹松豪:《法共二十九大用“新共产主义”取代“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的提法》,《国外理论动态》1997年第16期。

陈金英:《价值与工具:印度人民党意识形态诉求的政治学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陈食霖:《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评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陈学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评苏东剧变后国外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陈振明:《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及其特征》,《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6期。

冯永刚:《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教育研究》2012年第3期。

付杰:《试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动因及表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付杰:《试论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的动因及表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葛宁:《积重难返 无力回天——从意识形态看苏联解体原因》,《当代世界》2000年第8期。

郭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年第7期。

胡健:《俄罗斯的经济转轨战略:从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3期。

黄明理、张秀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黄永鹏、陈欢欢:《苏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败因缘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俄〕季米特里·特列宁:《俄罗斯希望美国少点意识形态》,《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第S1期。

姜辉、于海青:《21世纪初欧洲共产党“新共产主义”战略的理论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匈〕科尔内:《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综述》,李新译,《今日东欧中亚》1996年第3期。

〔波〕科洛德科:《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公平问题》,吴育群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蒯乐昊:《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专访齐泽克》,《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17期。

李海青:《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及其效应》,《求实》2008年第6期。

李静杰:《试析苏联同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抗》,《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1期。

李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意识形态机构及管理模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李潇潇:《论“新帝国主义”的实质、根源及影响》,《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李小科:《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李兴耕:《俄罗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潮评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第4期。

李泳梅:《论科学主义勃兴对高校德育的挑战——以思想分析和实现审视的双重标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林滨:《当代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文化化”》,《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

林风:《关于列宁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思考》,《南方论刊》2001年第1期。

刘闽、伍牧原:《全球化冲击下欧洲社会党的政党政治调整》,《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第4期。

陆南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停滞和倒退》,《同舟共进》2011年第5期。

〔美〕伦斯·泰勒:《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看后社会主义的过渡》,易行译,《国外财经》1994年第2期。

马岩:《意识形态与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美〕麦克斯·布特:《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反思》,辛本健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6期。

庞中英、彭萍萍:《关于全球化·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关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4期。

彭启福:《马克思文本解读中的“诠释学困境”及其出路》,《哲学动态》2003年第12期。

任平、王建明、王俊华:《差异政治——后现代政治哲学探析之一》,《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任平、王建明、王俊华:《游戏政治观——后现代政治哲学分析》,《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美〕塞莱斯特·A.华兰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张逸波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0期。

申小翠、吕催芳:《“全球主义”的内涵及其谱系》,《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申小翠《全球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12期。

沈丹:《苏东剧变20年来西欧社会民主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施康强:《被改写的昆德拉》,《读书》1996年第1期。

石学峰:《世界政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及启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苏开源:《苏联减少对外国广播的干扰》,《苏联问题参考资料》1988年第4期。

孙麾:《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深刻启示》,《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孙凌齐:《白俄罗斯两个共产党纲领(下)》,《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2期。

唐莉:《俄罗斯的新保守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唐少杰:《“意识形态化”与“泛意识形态化”》,《现代哲学》2003年第3期。

田科瑞:《全球主义意识形态批判》,《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春英:《转型期间俄罗斯意识形态建构之状况》,《学术交流》2010年第1期。

王恩铭:《论美国新保守主义——解读当代美国新型保守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王宏伟:《美国共产党的〈权利法案〉社会主义》,《理论视野》2001年第3期。

王蔚:《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的兼容化倾向》,《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王瑜:《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8期。

王治河、曲跃厚:《论后现代人权观》,《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韦定广、孙勇:《面对全球化挑战的发达国家共产党》,《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吴海琳:《意识形态现代化研究的新视域》,《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吴恒:《牢固树立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西尔维奥·埃雷拉:《建立世界政府——国际上有关建立超国家“世界政府”的种种构想》,《国际新闻界》1994年第1期。

项久雨:《国外市场社会主义价值研究的要素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徐崇温:《“后工业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理论视野》2001年第4期。

徐连明、文军:《论社会学视域中的意识形态研究》,《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部门改革:九条原则》,陈楚玲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杨光斌、郭伟:《亨廷顿的新保守主义思想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4期。

杨生平:《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6期。

〔俄〕叶莲娜·萨马尔斯卡娅:《从工业社会主义到后工业社会主义》,顾家庆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第1期。

叶书宗:《苏共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与苏联剧变》,《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9期。

叶晓璐:《从“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看弗洛姆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人本主义伦理学的意义》,《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殷叙彝:《施罗德、吉登斯谈公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11期。

尹文清:《日本共产党党建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喻仲文:《走向符号学的意识形态研究》,《江汉论坛》2008年第5期。

〔美〕约翰·迈耶等:《世界社会与民族国家》,《美国社会学季刊》1997年第3期。

张化冰:《美国的“网络外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理论视野》2012年第6期。

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2期。

张世鹏:《后工业社会的政党制度危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

张晓红:《经济全球化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与国家主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赵宬斐、宋坚刚:《西方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理路》,《学术界》2010年第5期。

赵丽江、马广博、刘三:《民生政治: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赵龙庚:《苏联报刊有关苏联民族问题的言论摘录》,《民族译丛》1989年第6期。

赵强:《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求是》2010年第21期。

赵荣麟:《研究听众 掌握听众——英美对苏广播的几种作法》,《国际新闻界》1980年第1期。

赵文荟:《现代文化传媒化视野下的意识形态——对汤普森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层开掘》,《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周宏:《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方法》,《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朱可辛:《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4期。

朱林:《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一种解读——基于国内外研究的考察》,《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新自由主义相关概念辨析》,庄俊举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7期。

《德国社会民主党柏林纲领》,赵永清译,《国际政治研究》1993年第3期。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纲领》,戴隆斌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后现代转折与我们这个星球的希望——大卫·格里芬教授访谈录》,王晓华译,《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斯大林与哲学和自然科学红色教授学院党支部委员会的谈话》,李静杰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

《现实与对话伦理学——J.哈贝马斯答郭官义问》,《哲学译丛》1994年第2期。

André Gorz,Capitalism,Socialism,Ecology,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4.

Anthony D. Smith,National Identity,Harmondsworth,1991.

Anthony D. Smith,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UK:Polity Press,1995.

Arthur T.Denzau & Douglass C.North,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Blackwell Publishing,1994,Vol. 47(1).

Charles Krauthammer,The Lonely Superpower,The New Republic,July 29,1991.

Charles Krauthammer,A World Imagined,The New Republic,March 15,1999.

David Pepper,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Douglass C. North,William Summerhill,and Barry R. Weingast,Order,Disorder,and Economic Change,Yale University Press,2000.

Douglass C. North,Economics and Cognitive Science,Economic History,1996,Economics Working Paper Archive at WUSTL.

Emesto Laclau,Politics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NLB,1977.

Francis Fukuyama,America at the Cross-roads:Democracy,Power,and the Neoconservative Legac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6.

Herbert Marcuse,Negations: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trans. Jeremy J. Shapiro,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2.

Irving Kristol,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Ideology,The National Interest,Fall 1985.

Jean Baudrillard,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Tr. Charles Levin:Telos Press,1981.

Jon Elster,Making Sense of Marx,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J.Roemer,Can There Be Socialism after Communism?in Pranab K.Bardhan,Market Socialism:The Current Debat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Laclau and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Verso,1985.

Manfred B. Steger,Globalism:Market Ideology Meets Terroris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 Inc.,2005.

Manfred B. Steger,Globalism:The New Market Ideology,Rowman & Littlefied Publisher Inc.,2002.

Mark Juergensmeyer,Religious Nationalism:A Global Threat?Current History,Nov.,1996.

Paul Ricoeur,Ideology and Ideology Critique,Marxism and Phenomenolog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

Peter Mair and Cas Mudde,The Party Family and Its Study,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No.1,1998.

Pierre Bourdieu,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R.Heilbroner,Marxism,For and Against,London:Norton,1980.

R.Peet,The Social Origins of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5(3)1991.

Samuel P. Huntington,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91.

Sebastian Mallaby,The Reluctant Imperialist,Foreign Affairs,March/April,2002.

Ted Robert Gurr,Communal Conflicts and Global Security,Current History,May,1995.

Theodor W. Adorno,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1.

William Kristol and Robert Kargan,Toward a Neo-Reaganite Foreign Policy,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1996,Vol. 75.

简 介: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

作者: 王俊秀 陈满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