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6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Mentality of China (2018)

SSAPID:101-0720-7583-02
ISBN:978-7-5201-363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在社会情绪部分,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在社会心态及培育部分,考察了港澳社会心态,并对如何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实践经验。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心态蓝皮书
作 者: 王俊秀 陈满琪
编 辑: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Abstract

 本书作者

 主要编撰者简介

 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战略合作单位

 Ⅰ 总报告

  B.1 民众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路径

   一 引言

   二 安全感的概念、变化和现状

    (一)安全感的概念

    (二)安全感的变化趋势

    (三)安全感的现状和特点

   三 获得感的概念与现状

    (一)获得感的概念和结构

    (二)获得感的现状和特点

   四 幸福感的概念、变化和现状

    (一)幸福感的概念

    (二)幸福感的变化趋势

    (三)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

   五 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间的关系

   六 提升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建议

    (一)防范民众生活风险,全面增进安全感

    (二)满足民众的迫切需要,逐步提高获得感

    (三)不断积累获得感,渐进提升幸福感

 Ⅱ 社会认知

  B.2 民众获得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获得感调查工具

    (三)数据处理

   三 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分析

    (二)获得感调查项目三个方面的交叉分析

     1.项目重要性—当前获得体验两方面的交叉分析

     2.项目重要性—未来获得预期两方面的交叉分析

     3.当前获得体验—未来获得预期两方面的交叉分析

    (三)获得感三个方面的人口学差异

     1.获得感三个方面的性别差异

     2.获得感三个方面的年龄差异

     3.获得感三个方面的月收入差异

     4.获得感三个方面的受教育程度差异

     5.获得感三个方面的户口类型差异

     6.获得感三个方面在城市划分上的差异

   四 讨论与结论

  B.3 主客观社会地位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调查工具

     1.获得感及其各维度的测量

     2.客观社会地位的测量

     3.主观社会地位的测量

    (三)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获得感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总体情况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上获得感及其各维度得分的一般情况

     1.不同性别受访者的获得感情况

     2.不同年龄段民众的获得感情况

     3.不同户籍类型受访者的获得感情况

     4.不同婚姻状况受访者的获得感情况

     5.不同宗教信仰受访者的获得感情况

     6.不同就业状况受访者的获得感情况

    (三)获得感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关系

    (四)客观社会地位与获得感

     1.获得感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性分析

     2.获得感在月收入水平上的差异性分析

     3.获得感在职业类型上的差异性分析

     4.获得感在住房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

    (五)主观社会地位与获得感

    (六)主观、客观社会地位对获得感的影响

   四 讨论与结论

  B.4 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分布情况的描述分析

    (三)调查工具

     1.自我类别化

     2.公平感

    (四)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不同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

    (二)不同自我类别化的领域公平感概况

    (三)自我类别化对总体公平感的预测作用

    (四)自我类别化对领域公平感的预测作用

   四 讨论与结论

 Ⅲ 社会情绪

  B.5 不同职业阶层的工作情绪与居家情绪体验报告*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试与测量过程

    (二)测量工具

     1.工作情绪

     2.居家情绪

     3.职业阶层

    (三)数据处理

   三 研究结果

    (一)工作情绪和居家情绪的一般特征

     1.性别

     2.出生年份

     3.学历

     4.收入

     5.城市发展水平

    (二)不同职业阶层的一般特征

     1.性别

     2.出生年份

     3.学历

     4.收入

     5.城市发展水平

    (三)不同职业阶层的工作情绪与居家情绪

     1.不同职业阶层的工作情绪

     2.不同职业阶层的居家情绪

     3.不同职业阶层的工作情绪与居家情绪

   四 讨论与结论

    (一)工作情绪和居家情绪的一般特征

    (二)不同职业阶层的一般特征

    (三)不同职业阶层的工作情绪与居家情绪

  B.6 中国人的医患社会情绪体验及其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工具

   三 中国人对医患关系的情绪感知现状

    (一)医患关系情绪感知现状

    (二)医患关系认知情况及其在医患群体间的差异

   四 医患社会情绪的群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一)变量选择与处理

     1.因变量

     2.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二)模型结果

     1.医患关系的主观认知对社会情绪的影响

     2.社会生活的主观感受对社会情绪的影响

     3.医患社会情绪的群体差异

   五 总结与讨论

    (一)医患社会情绪总体积极正面

    (二)医方整体情绪体验相对消极,患方相对两极

    (三)医患满意度、信任度和对医患关系的正向评价是积极医患社会情绪的预测因素

 Ⅳ 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

  B.7 “90后”青年的社会价值取向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测量工具

     1.社会价值测量

     2.人口学变量测量

     3.生活满意度测量

     4.社会公平感测量

     5.社会信任感测量

     6.国家认同测量

     7.社会参与意愿测量

   三 研究结果

    (一)“90后”青年社会价值观的人口学特征

     1.社会价值观的性别、年龄分布

     2.社会价值观的受教育程度分布

     3.社会价值观的城市分布

     4.社会价值观的家庭收入分布

    (二)“90后”青年社会价值观个体和现实层面的关系

     1.个体和现实层面社会价值观的相关

     2.个体和现实层面社会价值观的差异

    (三)“90后”青年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心态

     1.社会价值观与生活满意度

     2.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公平感

     3.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信任感

     4.社会价值观与国家认同

     5.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参与意愿

   四 讨论和结论

    (一)“90后”青年的社会价值观:理想的社会与现实的社会

    (二)“90后”青年不同层面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心态

  B.8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及对国家认同与社会参与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测量工具

     1.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测量

     2.主观社会阶层测量

     3.国家认同测量

     4.社会救助行为测量

     5.社会问题干预测量

   四 结果分析

    (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总体特点

    (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口学特征

     1.性别

     2.代际

     3.所在城市发展水平

     4.教育程度

     5.收入水平

     6.职业层级

     7.主观社会阶层

    (三)后物质主义的影响

   五 结论与讨论

    1.数据分析

    2.假设与结果

 Ⅴ 空间与社会流动

  B.9 主观流动感知的现状分析及其社会心理影响*

   一 引言

   二 数据来源及测量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测量工具

     1.主观流动感知

     2.民生获得感

     3.生活质量评价

     4.社会心态

   三 研究结果

    (一)主观流动感知的现状分析

    (二)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人口学差异

     1.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性别差异

     2.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户口差异

     3.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婚姻状况差异

     4.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受教育程度差异

     5.主观流动感知及其流动方向的月收入差异

    (三)主观流动感知的社会心理影响

     1.流动方向的影响

      (1)流动方向对民生获得感的影响

      (2)流动方向对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

      (3)流动方向对社会心态的影响

     2.流动幅度的影响

      (1)流动幅度对民生获得感的影响

      (2)流动幅度对生活质量评价的影响

      (3)流动幅度对社会心态的影响

   四 结论及讨论

    (一)主观流动感知以向上流动和短距离流动为主,并存在显著的人口学差异

    (二)主观流动感知的流动方向和流动幅度对居民社会心理有显著的影响

  B.10 荣誉价值观与迁移者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二 方法

    (一)样本选取

    (二)测量工具

     1.生活满意度量表

     2.荣誉价值观

     3.自尊

     4.总体自信

     5.人口统计学变量

    (三)统计分析

   三 结果与分析

    (一)预分析

     1.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二)变量的基本情况

    (三)回归分析

     1.全样本回归分析

     2.成长工作在本省样本的回归分析

     3.工作在他省的迁移样本的回归分析

   四 讨论与结论

   五 对策与建议

    (一)有区别性地对个体进行荣誉价值引导

    (二)将荣誉价值作为社区心态建设的要素

  B.11 社会道德行为的城乡差异:关系流动性的影响*

   一 引言

    (一)社会道德行为的城乡差异

    (二)社会道德行为与关系流动性

   二 方法

    (一)被调查者

    (二)测量

     1.城乡地区

     2.社会道德行为

     3.关系流动性

    (三)统计分析方法

   三 结果

    (一)关系流动性和社会道德行为的城乡差异

    (二)关系流动性和社会道德行为的相关分析

    (三)关系流动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1.社会道德行为和意愿的城乡差异

     2.关系流动性对社会道德行为的正性相关

     3.关系流动性在城乡影响社会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

   四 讨论和建议

    (一)社会道德行为和关系流动性的城乡差异

    (二)关系流动性对城乡和社会道德行为的调节效应

    (三)社会道德的行为和意愿的关系

  B.12 中国城市网民性格及其在线名片的大数据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来源

     1.城市名单筛选

     2.微博数据来源

    (二)分析指标说明

     1.网民议题关注特征

     2.网民情绪与认知特征

   三 研究结果

    (一)中国城市网民性格呈现概况

    (二)城市聚类分析:在线城市群

     1.基于微博关注议题的六大城市群

     2.基于微博情绪的四大城市群

    (三)基于微博认知的四大城市群

    (四)基于城市聚类的“在线城市名片”

   四 结语

 Ⅵ 社会心态及培育

  B.13 香港市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一 受访香港居民的社会期望:对“生活在安全环境里”的期望最高,“个人发展”维度的期望呈现明显性别和代际差异

    1.整体上:受访香港居民更关注“社会安全”,对物质财富需求期望较低

    2.“社会安全”维度:自觉社会地位越高的群体对安全的期望更高,越希望获得国家安全保障的群体对中国人身份认同越强

    3.“个人发展”维度:男性和青年更期望获得财富和他人尊敬

   二 受访香港市民的社会感受:整体压力感较高,中低层群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较低

    1.整体而言,受访香港市民压力感最强烈,安全感次之,幸福感和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

    2.家庭月收入和社会阶层越高的受访者,社会感受也越积极

    3.青年人的幸福感较低,压力感大,低学历人群的公平感和安全感较低

   三 结论与探讨

    1.关注青年群体和底层群体“本土意识”强烈的问题,在传播中促进国家与地方身份糅合

    2.把握香港居民不同群体对“安全问题”的关注,通过保障香港居民的“安全需求”,逐步提高其身份认同感

    3.有效把握“一带一路”在港传播的契机,有利于增强香港市民对“中国道路”的认同

  B.14 内地居民对港澳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一)港澳认知

    (二)港澳接触经验

    (三)港澳评价与态度

     1.受访者对香港的评价

     2.受访者对澳门的评价

     3.内地居民对港澳的态度

    (四)受访者对港澳认知的影响因素

     1.内地居民对香港整体评价的影响因素

     2.内地居民对澳门态度的影响因素

   四 讨论与结论

    (一)受访者对港澳的整体评价与态度处于中等水平

    (二)主观社会阶层影响受访者对港澳的评价

    (三)港澳接触经验影响受访者对港澳的评价

  B.15 2018年上半年社会心态报告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测量指标

     1.美好生活感知和创造能力

     2.社会情绪

     3.社会心态

     4.社会行为

   三 研究结果

    (一)2018年上半年让公众印象深刻的十件大事

     1.源于反腐和强军的影响,公众的民族自信愈发强大

     2.川航英雄机组完成生死迫降的英雄故事,最受公众热捧

     3.公众的全球观念更体现为重视周边外交和地区合作

     4.中美贸易谈判和中兴芯片事件,进一步激发了国人的自强意识

     5.阴阳合同、网约车的热度凸显当前公众对贫富差距和社会治安的担忧

    (二)公众关于美好生活的感知现状和创造能力测评

     1.公众感知美好生活的现状

     2.公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测评

    (三)2018年上半年公众社会情绪状况分析

     1.生存和身份认同威胁,以及大数据下的无蔽状态导致了社会焦虑的泛滥

     2.盲目从众、急于求成,抓不住重点的忙碌是当前社会浮躁的主要表现

     3.社会愤恨的主要对象是官员、富人等被标签化的群体,或将体制机制视为万恶之源

     4.6月高考引起公众对贫富差距和社会厚黑的热议,增强了社会失落感

    (四)2018年上半年公众社会心态的整体状况分析

     1.受访者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总体预期良好,对社会开放度和社会和谐的期待最高

     2.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个人发展充满信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十足

     3.住房、子女教育和物价是当前公众的三大主要压力来源

     4.公众在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感最高,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等民生安全领域的安全感较低

     5.以熟人关系为基础的传统支持对公众帮助最大,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待加强

     6.公众对警察、教师和律师的社会信任感水平较高

     7.公众在义务教育领域公平感水平最高,对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度有更高期待

     8.家庭支持是公众社会成就感提升的主要动力,工作胜任维度的成就感待加强

     9.公众的民族归属感和使命感非常强烈,且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10.公众的城市文化认同感水平较高,城市地位认同感有待提升

     11.公众对基础公共服务满意度最高,经济公共服务需要完善

    (五)公众的主要行为倾向状况与分析

     1.政治领域:公众对于参与公共事务表现出较强的意愿

     2.经济领域:公众更看重契约精神,在经济行为中践行诚信

     3.文化领域:公众展现出显著的亲社会行为

     4.社会领域:公众倾向于积极理性解决冲突矛盾

     5.生态领域:公众更加认同绿色生态生活理念

     6.网络领域:公众普遍立场坚定,理性面对网络谣言

    (六)公众社会心态变化预测

  B.16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赣州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 积极建构“以人民为中心、分层分类服务”的工作理念

   二 整合培育“三位一体”的工作队伍

   三 深入拓展“实体与智能相结合”的工作平台

   四 着力推进“组织保障,多方联动融合”的服务模式

   五 建立健全“严实”的工作机制

    (一)所谓“严”,即是严格日常管理、严格协调沟通、严格奖惩激励

    (二)所谓“实”,即是注重实际、实干、实效

 社会心态蓝皮书编委会

 Contents

 皮书数据库

 摘要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年度研究成果《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第七本。本年度社会心态蓝皮书战略合作单位是智媒云图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参与本书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西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专业调查机构。本书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空间与社会流动和社会心态及培育五大部分。在社会认知部分,本书描述了民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自我类别化对公平感的影响。结果显示:受访者对“安全的生活环境”“社会安定有序”“法制”当前获得感最强,且未来获得预期及项目重要性也较高。受访者对“民主”“公平”“满意的收入”当前获得体验和未来获得预期水平都相对较低,对“满意的收入”“公平”“稳定的工作”以及“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评价较低。鉴于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三者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本书提出了防范民众生活风险提高安全感、满足民众迫切需要提高获得感、不断积累获得感渐进提升幸福感的三种路径以提升民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本书结果还显示:自我类别化会产生系统性偏差,自我类别化为弱势地位群体的受访者的公平感程度显著低于自我类别化为优势地位群体的受访者。在社会情绪部分,本书关注了不同职业阶层情绪体验和医患社会情绪。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医患社会情绪总体上较为积极和正面,医患社会情绪整体呈现混合型情绪的特征。较之于患方,医方群体的整体情绪体验更为消极。在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认同部分,本书考察了社会价值取向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两个方面。结果表明:“90后”青年个体和现实层面社会价值观并不对等,他们自身普遍认可集体主义、人文关怀和权利平等的价值,但认为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欠缺人文关怀和权利平等。六成以上受访者偏物质主义价值取向,1/3以上受访者偏后物质主义取向,“90后”群体、“新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更高。职业层级越高、个人收入越高、教育程度越高、主观社会阶层评价越高的个体,更倾向于秉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受访者认为国家发展目标的选择重点是发展经济、维持秩序的物质主义目标,而建设人性化的社会、政府决策中的话语权等后物质主义目标逐渐受到受访者的重视。在空间与社会流动部分,本书探讨了主观流动感知、关系流动性和迁移者生活满意度。结果显示:受访者的主观流动感知以短距离、向上流动为主,主观流动感知为向上流动、流动幅度越大时,受访者体验到更高的民生获得感,生活质量评价更好,也表现出更积极的社会心态。迁移者生活满意度受益于荣誉价值认同,追求和实现荣誉对于日益流动化的社会来说是一个促进生活满意度的良好路径。城市网民性格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对于建立城市网络治理体系和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心态及培育部分,本书考察了港澳社会心态,并对如何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实践经验。本书结果表明,香港市民对“社会安全”维度的期望要高于“个人发展”维度,社会地位主观认知越高的群体对“社会安全”期望越高,香港市民的压力感最高,安全感次之,幸福感和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中国内地现状与香港市民的理想期待和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加强内地与港澳的交流接触能够有效促进内地居民对香港和澳门的客观评价。

豆雪姣、董洪杰、谭旭运:《主客观社会地位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本书。

刘晓柳:《不同地区幸福取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马玉福、秦秀清、黄亮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之“赣州模式”的实践探索》,本书。

谭旭运、王俊秀、张若玉:《民众获得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书。

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社会》2008年第4期。

王俊秀:《OECD的幸福指数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民主与科学》2011年第6期。

Diener,E.,Emmons,R. A.,Larsen,R. J.,& Griffin,S.,“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1985.

Peterson,C.,Park,N.,Seligman,M.E.P.,“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The Full Life Versus the Empty Life”,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2005.

Vail,J.,“Insecure Times Conceptualising Insecurity and Security”,In Vail,J.,Wheelock,J.,and Hill,M.(eds),Insecure Times:Living with Insecur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1999.

曹现强、李烁:《获得感的时代内涵与国外经验借鉴》,《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期。

董瑛:《增进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获得感”研究——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新理念新布局》,《理论与改革》2017年第1期。

韩一凡:《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13期。

何小芹、曾韵熹、叶一舵:《贫困大学生相对获得感的现状调查分析》,《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汪来喜:《我国农民获得感的内涵及理论意义探究》,《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3期。

汪亭友:《“民生意识”: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党建》2016年第9期。

王红漫:《是什么降低了民众的医保“获得感”》,《人民论坛》2017年第9期。

王瑾:《共享发展: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2期。

王俊秀:《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王俊秀:《居民需求满足与社会预期》,《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文宏、刘志鹏:《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张品:《“获得感”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周良书:《惩治“蚁贪”,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人民论坛》2017年第13期。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李路路、石磊:《经济增长与幸福感——解析伊斯特林悖论的形成机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3期。

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林怀艺、张鑫伟:《论共享》,《东南学术》2016年第4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孙远太:《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分析——基于6省市的调查》,《调研世界》2015年第9期。

唐钧:《在参与与共享中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期。

王春光、李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性建构和客观实在》,《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郑风田:《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期。

Adler,N.E.,Epel,E.S.,Castellazo,G.,& Ickovics,J.R.,“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 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19)2000.

Maslow,A.H.,“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Harper & Row,1954.

陈满琪:《自我类别化及其对群际冲突的影响》,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谢熠:《转型期社会公平感现状及变迁——基于CSS2006和2013的对比分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美〕查尔斯·莫里斯、阿尔伯特·梅斯托:《心理学导论》(第12版),张继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高非:《情绪控制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桂守才:《基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郭天蔚、马文昊、张文悦、潘可欣、赵静洁、郭卓、图娅等:《北京地区职业人群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对比研究》,《职业与健康》2014年第13期。

胡万年:《康德与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黄长胜、赵芳红、刘胜兰、聂雪琼、刘敏、万国锋:《北京市城市职业人群工作性质与焦虑情绪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年第3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十大阶层分析》,《学习与实践》2002年第3期。

吕毅辉:《情绪影响因素及情绪管理研究》,华侨大学博士论文,2011。

梅敏君、王大伟:《情绪对职业决策的影响》,《心理科学》2009年第4期。

温馨、肖剑科:《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消极情绪对比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第2期。

张卫东、刁静、Schick,C.:《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心理科学》2004年第1期。

Ashforth,B.E.,Humphrey,R.H.,“Emotion in the workplace:A reappraisal”,Human Relations,48.2 (1995).

Berinsky,A.J.,Huber,G.A.,& Lenz,G.S.,“Evaluating online labor markets for experimental research:Amazon.com’s Mechanical Turk”,Political Analysis,20.3(2012).

Davidson,R.J.,Ekman,P.,Saron,C.D.,Senulis,J.A.,& Friesen,W.V.,“Approach-withdrawal and Cerebral Asymmetry: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Brain Physiology”,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58.2(1990).

Pascalis,V.D.,and Speranza,O.,“Personality Effects on Attentional Shifts to Emotional Charged Cues:ERP,Behavioural and HR Data”,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9.2 (2000).

Global States of Mind 2014. (2014). Retrieved August 1,2018,from https://www.gallup.com/.

Mumby,D.K.,& Putnam,L.L.,“The Politics of Emotion:A Feminist Reading of Bounded Rational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7.3(1992).

Pascalis,V.D.,& Speranza,O.,“107 Personality Effects on ERP and HR Changes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al Stimul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30.1-2(1998).

Watson,D.,& Tellegen,A.,“Toward a Consensual Structure of Mood”,Psychological Bulletin,98.2 (1985).

艾娟:《医患冲突情境下的竞争受害者心理及其对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8年第1期。

敖玲敏、吕厚超、庞雪:《“悲喜交加”的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9期。

陈满琪:《群体情绪及其测量》,《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董颖红、陈浩、赖凯声、乐国安:《微博客基本社会情绪的测量及效度检验》,《心理科学》2015年第5期。

董颖红:《微博客社会情绪的测量及其与社会风险感知和风险决策的关系》,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刘海宁、韩布新、李晓敏、王路瑶、肖巧玲:《社会情绪健康调查—初级版在中国儿童中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第24期。

吕小康、刘颖:《医生角色的刻板印象及其在医患群体间的差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吕小康、张慧娟:《医患社会心态测量的路径、维度与指标》,《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吕小康、朱振达:《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涂光晋、刘双庆:《社交媒体环境下医患暴力冲突事件的媒介呈现》,《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1期。

汪新建、王丛、吕小康:《人际医患信任的概念内涵、正向演变与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6年第5期。

汪新建、王丛:《医患信任关系的特征、现状与研究展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汪新建、王骥:《医患纠纷媒体报道框架及其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王夫乐、王相悦:《社会情绪是否会影响股市收益——来自新浪微博的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

王俊秀:《社会情绪的结构和动力机制:社会心态的视角》,《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温淑春:《当前我国社会情绪的现状、成因及疏导对策》,《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3期。

徐晓坤、王玲玲、钱星、王晶晶、周晓林:《社会情绪的神经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4期。

杨宜音、王俊秀:《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宜音:《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机制及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周晓林、于宏波:《社会情绪与社会行为的脑机制》,《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第1期。

Adolphs,R.,“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4(2003).

Damasio,A.R.,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New York:Harcourt Brace,1999.

Ekman,P.,Hager,J.C.,& Friesen,W.V.,“The Symmetry of Emotional and Deliberate Facial Actions”,Psychophysiology 18 (2010).

Levenson,R.W.,Ekman,P.,& Friesen,W.V.,“Voluntary Facial Action Generates Emotion-specific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ctivity”,Psychophysiology 27(1990).

Mackie,D.M.,Devos,T.,& Smith,E.R.,“Intergroup Emotions:Explaining Offensive Action Tendencies in An Intergroup Contex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2000).

Smith,E.R.,“Affective and Cognitive Implications of A Group Becoming A Part of The Self:New Models of Prejudice and of The Self-concept”,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1999).

Smith,E.R.,“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Emotions: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Prejudice”,Affect Cognition & Stereotyping (1993).

高文珺:《“应然”与“实然”:社会文化价值特点与影响》,《学术交流》2015年第7期。

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杨中芳:《中国人真的是集体主义的吗?——试论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桂冠图书公司,1994。

周晓虹:《从青年入手重塑中国人的价值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精神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8第3期。

Diener,E.,Emmons,R.A.,Larsen,R.J.,& Griffin,S.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49(1985):71-75.

House,R.J.,Javidan,M.,Gupta,V.,Dorfman,P.W.,& Hanges,P.J.(eds.). Culture,leadership,and organizations:The GLOBE study of 62 societies.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2004.

Wan,C.,& Chiu,C. “Culture as intersubjective representations of values”,In:A.K.-. Leung,C.Chiu & Y.Hong (eds.) Cultural processes: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pp. 40-64). New York,NY,U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Zou,X.,Tam,K.,Morris,M.W.,Lee,S.,Lau,I.Y.,& Chiu,C. “Culture as common sense:Perceived consensus versus personal beliefs as mechanisms of cultural influ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2009):579-597.

高文珺:《城市居民主观社会阶层特点分析》,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高文珺、杨宜音、赵志裕、冯江平:《民族—国家双重社会认同与群际知觉研究——以云南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调查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李春玲、刘海洋:《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李原、李朝霞:《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心理机制及其测量》,载杨宜音、王俊秀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a。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b。

于海涛、张雁军、乔亲才:《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认同内容及其对群际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5期。

张海东、杨城晨:《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5期。

Inglehart,R. “Changing Values among Western Publics from 1970-2006”,West European Politics,31(1-2)2008.

Inglehart,R. & Welzel,C.,Modernization,Cultural Change,and Democracy:The Causal Link between Democratic Values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Empirical Analys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陈云松、范晓光:《阶层自我定位、收入不平等和主观流动感知(2003~2013)》,《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范晓光、陈云松:《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4期。

顾东东、杜海峰、刘茜、李姚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社会分层与流动现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关丽丽、崔淑芳:《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探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韩钰、仇立平:《中国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移研究》,《社会发展研究》2015第1期。

黄鑫鑫:《浅析收入分配对社会心态的影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李路路、朱斌:《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模式及其变迁》,《文化纵横》2015年第5期。

卢燕平、杨爽:《社会地位流动性预期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CGSS(2010、2013)数据的经验证据》,《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陆学艺:《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8期。

秦广强:《社会分层研究:客观与主观的双重维度》,《理论导刊》2016年第9期。

盛智明:《社会流动与政治信任——基于CGSS 2006数据的实证研究》,《社会》2013年第4期。

孙德梅、王正沛、康伟:《转型期我国公民社会心态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 2008调查数据的分析》,《科学决策》2014年第1期。

王甫勤:《社会流动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吗?》,《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王俊秀:《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吴青熹、陈云松:《主观阶层如何影响自评健康——基于八年全国调查数据的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杨文伟:《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4。

张丽娜:《社会经济地位、主观流动感知与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基于CGSS 2013数据的经验研究》,《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张翼:《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全国性CGSS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周晓桂:《我国社会流动的现状、特点及政治影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Adler,N.E.,Epel,E.S.,Castellazzo,G. & Ickovics,J.R.,“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 19(2000).

Amiel,Y.,Bernasconi,M.,Cowell,F. & Dardanoni,V. “Do we value mobility?”,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44(2015).

Bian,Y.,“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8(2002).

Curtis,J.,“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Identity:The Role of Economic Conditions In 33 Societies,1999-2009”,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32(2015).

Jin,L. & Tam,T.,“Subjective Social Status,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 and Health in China”,Presented in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2013).

Lü,X.,“Does Changing Economic Well-being Shape Resentment about Inequality in China?”,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49(2014).

Turner,F.C.(ed.),“Social Mobility and Political Attitudes:Comparative Perspectives”,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

毕重增:《自信与社会适应》,科学出版社,2017。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黄任之、姚树桥、邹涛:《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量表中文版信度和效度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6期。

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载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美〕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李孟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2期。

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美〕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Chen,P.H.A.,Wagner,D.D.,Kelley,W.M.,et al.,“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Differentiates Self from Mother in Chinese:Evidence from Self-Motivated Immigrants”,Culture and Brain 1 (2013).

Leung,A.K. & Cohen,D.,“Within-and Between-culture Variation: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Cultural Logics of Honor,Face,and Dignity Cultur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00(2011).

Novin,S. & Oyserman,D.,“Honor as Cultural Mindset:Activated Honor Mindset Affects Subsequent Judgment and Attention in Mindset-congruent Ways”,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2016).

Oyserman,D.,“Culture Three Ways:Culture and Subcultures within Countri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8(2017).

Pavot,W. & Diener,E.,Review of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Assessing Well-Being,Springer Netherlands,2009.

Triandis,H.C. & Gelfand,M.J.,“Converging Measuremen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4(1998).

〔美〕巴伦、伯恩:《社会心理学:第十版(上下册)》,杨中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梅拉妮·基伦、朱迪思·斯梅塔娜:《道德发展手册》(第1版),杨韶刚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杨宜音:《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杨宜音:《人格变迁和变迁人格:社会变迁视角下的人格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Eisenberg,N.,“Meta-Analytic Contributions to the Literature on Pro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1991).

Haidt,J.,“Morality”,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3(2008).

Haidt,J. & Kesebir,S.,“Morality”,In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John Wiley & Sons,Inc,2010.

Hayes,A.F.,“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Moderation,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Methodology in the Social Sciences”(1st ed.),The Guilford Press,2013.

Heine,S.J. & Buchtel,E.E.,“Personality:The Universal and the Culturally Specific”,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2009).

Kito,M.,Yuki,M. & Thomson,R.,“Relational Mobilit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A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 to Explain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Personal Relationships,1(2017),114-130.

Li,L.M.W.,Adams,G.,Kurti?,T. & Hamamura,T.,“Beware of friends: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Relational Mobility and Cautious Intimacy”,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 (2015).

Moncrieff,M.A. & Lienard,P.,“Moral Judgments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Harm in Post-conflict Urban and Rural Croatian Communities”,Frontiers in Psychology,9(2018).

Oishi,S.,Schug,J.,Yuki,M. & Axt,J.,“The Psychology of Residential and Relational Mobilit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Sato,K. & Yuki,M.,“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Happiness Differs in Relationally Mobile vs. Stable Interpersonal Contexts”,Frontiers in Psychology,5(2014).

Schein,C. & Gray,K.,“Thetheory of Dyadic Morality:Reinventing Moral Judgment by Redefining Harm”,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 (2018).

Thomson,R.,Yuki,M.,Talhelm,T.,Schug,J.,Kito,M.,Ayanian,A.H.,… Visserman,M.L.,“Relational Mobility Predicts Social Behaviors in 39 Countries and Is Tied to Historical Farming and Threat”,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5(2018).

Tomasello,M. & Vaish,A.,“Origins of Human Cooperation and Moralit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 (2013).

Yamada,J.,Kito,M. & Yuki,M.,“Passion,Relational Mobility,and Proof of Commitment:A Comparative Socio-ecological Analysis of an Adaptive Emotion in A Sexual Market”,Evolutionary Psychology,4(2017).

Yuki,M.,Sato,K.,Takemura,K. & Oishi,S.,“Social Ecology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esteem and Happines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 (2013).

Yuki,M. & Schug,J.,“Relational Mobility:A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 Relationships”,In Relationship Science:Integrating Evolutionary,Neuroscience,and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2.

Yuki,Schug,Horikawa,Takemura,Sato,Yokota & Kamaya. (2007). 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Perceptions of Relational Mobility in Society.

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地理学报》2014年第8期。

高华:《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因素及差异研究》,《珞珈管理评论》2012年第2期。

桂琳:《媒介场景:文化研究中的新思路——读梅罗维茨的〈消失的地域〉》,《文化与诗学》2008年第1期。

刘士林:《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文化转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孙莉、孙佳乐:《试论网络媒介情境下的“地域”消失》,《新闻世界》2010年第11期。

陶然:《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建设》,《科技资讯》2016年第15期。

武向青:《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年第4期。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4期。

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管理世界》2015年第2期。

安兴本、胡克、邱建、葛幼力:《香港文化对大陆的影响》,《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9期。

陈丽君:《香港文化对珠江三角洲影响之现状及趋势分析》,《当代港澳研究》1994年第2期。

高文珺:《城市居民主观社会阶层特点分析》,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关志钢:《香港文化特点及其对深圳的影响》,《特区实践与理论》1996年第6期。

黎熙元、姚书恒:《60年来港人身份之惑》,《文化纵横》2010年第6期。

马广海:《论社会心态:概念辨析及其操作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任佳燕:《“自由行”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中国统计》2005年第2期。

王俊秀:《关注阶层心态,提高民众获得感》,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张安、丁登山:《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中港澳客源市场结构分析》,《亚太经济》1998年第8期。

张海东、杨城晨:《住房与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基于北京、上海、广州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5期。

郑宏泰、尹宝珊:《香港本土意识初探:身分认同的社经与政治视角》,《港澳研究》2014年第3期。

郑婉卿、黎熙元:《文化还是博彩:广东居民对澳门旅游资源的认知初析》,《当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期。

Adler,N.E.,Epel,E.S.,Castellazzo,G.Ickovics,J.R.,“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 White Women”,Health Psyc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of Health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0(19).

范树成:《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高文珺:《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应对策略分析》,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高学德:《2016中国社会信任调查报告》,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谭旭云、杨宜音、黄志宽、蒋凡:《不同类型城市的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王俊秀:《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2期。

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阳毅:《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与应用》,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应小萍:《居民生活压力感:城市比较研究》,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赵德雷:《社会比较倾向于公平感的状况分析》,载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王俊秀:《社会心理建设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光明日报》2015年9月7日,第11版。

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5期。

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与思路》,《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第5期。

辛自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18年第26期。

杨宜音、王俊秀:《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线》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