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图书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 Force

SSAPID:101-8678-5870-65
ISBN:978-7-5097-3501-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伴随着进一步增长的城乡流动人口,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此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管理学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但对相关制度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够充分,本书正是基于川黔渝地区的社会调查,对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制度创新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研究者这方面的空白。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申鹏
编 辑: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二

 附录二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评价指标对比调查问卷

 摘要

 后记

 序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选题意义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1.国外理论(模型)回顾

     2.国外理论(模型)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评述

   二 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1.农村劳动力的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2.农村劳动力转移、迁移与流动的界定

    (二)制度与制度创新

     1.制度

     2.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3.制度创新和制度障碍的关系

   二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间接分析与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调查区域概况与问卷调查说明

   一 川黔渝地区概况

   二 川黔渝地区的调查情况介绍及其基本数据

 第二章 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及其“刘易斯转折点”

   一 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分析

    (一)中国未来人口发展态势分析

     1.总人口发展趋势

     2.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

    (二)中国未来劳动力供给态势分析

     1.未来劳动适龄人口的变动趋势与劳动力供给

     2.劳动参与率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

   二 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

    (一)“刘易斯转折点”的理论内涵

    (二)“刘易斯转折点”的中国特征

  第二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探讨

   一 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分析

   二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特征与制度障碍层次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分析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49~1978年)

    (一)1949~1957年是自发性迁移阶段

    (二)1958~1978年是逆城市化转移阶段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阶段(1978年12月至今)

    (一)1979~1988年是急剧流动阶段

    (二)1989~2003年是曲折起伏发展阶段

     1.1989~1991年的缓慢增长时期

     2.1992~1996年的快速流动转移时期

     3.1997~2003年的调整发展时期

    (三)2004年至今的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新阶段

  第二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两个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一)流动有余而转移不足

    (二)限制的多而鼓励的少

   二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人口学特征

    (一)文化教育结构特征

    (二)年龄结构特征

    (三)性别结构特征

    (四)流动方式特征

    (五)流向区域特征

    (六)产业行业结构特征

  第三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其层次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内容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的层次

    (一)“农村转出”的制度障碍

     1.农村土地制度

     2.金融制度

    (二)“城市融入”的制度障碍

     1.户籍制度

     2.劳动力市场制度

     3.社会保障制度

     4.教育培训制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相关制度分析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降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土地保障功能

   一 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与现状

    (一)土地农民所有、农民经营阶段(1949~1952年)

    (二)由土地农民所有、集体经营过渡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阶段(1953~1978年)

    (三)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阶段(1978年底至今)

   二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产权的缺陷

    (一)产权与产权制度理论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关系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1.农地产权主体模糊

     2.农地使用权缺损

     3.农地产权权能残缺

   三 农村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关系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流转的关系

    (二)土地流转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关系分析*

  第二节 金融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村劳动力“农村转出”的金融资源供给

   一 金融制度与农村土地的联结:农村土地金融机构

    (一)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的理论模式

     1.“西方模式”

     2.“农发行改建模式”

    (二)农村土地金融机构的实践模式

     1.“湄潭模式”

     2.“江津模式”

     3.“平罗模式”

     4.“成都模式”

   二 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分析

    (一)金融制度制约下的农户金融资源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1.金融资源的多少影响劳动力转移前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

     2.金融资源的多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3.金融资源的多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能力和定居稳定性

    (二)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相关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户籍制度改革与加快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身份转变

   一 现代户籍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兼论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劳动力自由迁移流动阶段

    (二)劳动力迁移流动控制阶段

    (三)劳动力迁移流动逐步放松阶段

   二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理论分析

    (一)户籍制度制约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经济层面的表现

    (二)户籍制度制约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社会层面的表现

    (三)户籍制度制约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心理层面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与增加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经济收入

   一 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其市场制度状况

    (二)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关系

    (三)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对其城市经济融入的影响

     1.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差距显著

     2.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导致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权益的不平等

   二 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分析

    (一)劳动力供求与均衡工资率理论

    (二)二级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的均衡

    (三)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解除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后顾之忧

   一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一)中央层面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地方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1.“城保”模式

     2.“双低”模式

     3.“综合保险”模式

     4.“仿城”模式

     5.“农保”模式

   二 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一)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劳动力经济层面“城市融入”的关系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社会层面“城市融入”的关系

    (三)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心理层面“城市融入”的关系

  第四节 教育培训制度改革与增强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可持续性

   一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特征分析

    1.年龄特征

    2.性别结构特征

    3.文化教育程度特征

    4.技能素质特征

   二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关系分析

    (一)教育培训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作用

     1.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大小

     2.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3.人力资本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层次

     4.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加深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融入”)对人力资本形成的作用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人力资本形成的集聚效应

     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示范效应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一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两个基本前提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之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中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1.加大农业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2.构建农业从业人口的素质提升机制,稳定农业生产人才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边际生产率

     4.健全农业粮食生产的服务体系,优化粮食生产的外部环境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基本前提之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及其均等化

    (二)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关系分析

     1.基本民生性公共服务和公共事业性公共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关系

     2.基础环境性公共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关系

     3.公共安全性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关系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

   一 制度创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一)制度创新的需求理论

     1.宪法秩序

     2.市场规模

     3.生产技术

     4.社会集团预期收益

    (二)制度创新的供给理论

     1.制度创新的成本

     2.制度创新的收益

   二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三 制度变迁理论

  第三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理论

    (一)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主体

     1.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方式

     2.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方式

     3.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方式

    (二)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过程

     1.有重点、分阶段、逐步过渡的制度创新过程

     2.制度创新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

   二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模型构建

    (一)基于制度障碍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二)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理论模型

     1.制度变量及其相应指标体系的选取与说明

     2.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

   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变量权重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各制度体系的权重分析

     1.准则层

     2.子准则层

     3.具体指标层

    (三)结果分析

     1.在一级指标中

     2.在二级指标中

     3.在三级指标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及其政策分析

  第一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分析

   一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分析

    (一)公共产品、制度与政府责任的关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与政府责任的关系

   二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的内在机制分析

    (一)制度创新路径及其路径依赖

    (二)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路径模式

  第二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改革的近期政策分析

   一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1.农民工的参保地选择

     2.农民工工伤认定和待遇

     3.农民工工伤待遇发放的方式和机构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

     1.流动农民工的医疗保险

     2.本地就业农民工的医疗保险

     3.城镇落户农民工的医疗保险

    (三)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1.流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2.本地就业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3.城镇落户农民工的养老保险

    (四)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1.流动农民工的失业保险

     2.本地就业农民工的失业保险

     3.城镇落户农民工的失业保险

    (五)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 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民工省内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

     2.农民工跨省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

    (二)与近期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相关户籍制度安排

     1.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

     2.通过立法落实公民自由迁徙权,择时颁布《户籍法》

     3.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人口登记制度

     4.实施以信息化为主的人口动态管理

   三 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建议

    (一)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市场机制建设

     1.信息传递机制

     2.职业中介服务机制

     3.就业机会平等共享机制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建设

     1.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法律法规

     2.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即三方协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加大劳动行政监督执法力度

     4.根据用工单位工资支付信誉,探索建立用工单位工资信用制度

   四 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1.建立健全培训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培训资金及时到位

     2.开放流入地城市公共培训机构,完善农民工培训组织体系

     3.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完善以农民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培训内容体系

     4.建立流入地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管理监督机构,完善其管理监督功能

    (二)农民工进城子女教育制度

     1.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升学机制

     2.健全城市公立学校向农民工子女开放的运行机制

     3.完善民办学校的运行机制

   五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土地确权制度

     1.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逐步过渡到农村土地家庭永包制

     2.突出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权,确认农户为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3.拓展农户农村土地的处置权

     4.重视农户的农地收益权

     5.明确土地产权的权属和边界,使农民(农户)成为农村土地市场主体

    (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1.培育农村土地有形市场,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运作

     2.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

   六 农地金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农地金融制度创新

     1.土地入股模式

     2.土地金融机构模式

    (二)构建“普惠式”的农村产业链金融体系

     1.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强化中小银行的支农服务功能

     2.围绕“诚信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3.发展农村金融互助社,完善农村融资平台

     4.规范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三)构建城乡一元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二 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二)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三)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三 户籍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继续完善农民工户籍制度

    (二)继续完善人口登记制度和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三)形成全国统一的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

   四 教育培训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制度

    (二)健全农村培训制度

    (三)实施教育培训资源的城乡均衡配置制度

    (四)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城乡均衡发展制度

   五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构建土地交易的法律屏障

    (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土地交易的市场屏障

   六 金融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政策框架

    (一)完善农地金融制度,形成国家土地银行模式

    (二)以农业产业链金融为基础,继续创新涉农金融制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模式,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制度环境。本书首先归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特征,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分为“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其次,以川黔渝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各制度变量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再次,以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和制度创新变量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模型。最后,本着"近期具体,远期抽象”原则提出了各项制度改革的近期对策建议和中长期政策框架。本书适于从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方面的相关学者及研究生阅读。

Borjas,George J.(2007),“Labor Outflows and Labor Inflows in Puerto Rico”,NBER Working Paper No. 13669.

Borjas,George J.(1999),“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Immigration”,In Orley C.Ashenfelter and David Card,eds.,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Amsterdam:North-Holland,pp. 1697-1760.

Borjas,George J.(1991),“Immigration and Self-Selection”,In John Abowd and Richard Freeman,eds. “Immigration,Trade,and the Labor Marke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 29-76.

Borjas,George J.(1987),“Self-Selection and Earnings of Immigra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7(4),pp. 531-553.

Dale W. Jorgenon(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The Economic Journal,Vol.71,No.282,pp.309-334.

E.S. Lee(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No1.,pp.47-57.

Freeman,Rochard(1993),“Labor Market and Insti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2:403-408.

Galor,Oded and Oded Stark(1990),“Migrants’ Savings,the Probability of Return Migration and Migrants’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31:2:463-467.

Harris. John R.,and Michael P. Todaro(1970),“Migration,Unempol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0 March.:126.142.

John R. Harris & Michael P,Todaro(1970),“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The Economic Journal,Vol.60,No.1,pp.126-142.

Lewis,W. Author(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Vol.22,No.2,pp.139-191.

Ranis,G. and J. Fei(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No.4,pp.533-565.

Stark,O.(1991),“Migration in LDCs:risk,remittance and family”,Finance and Development,Dec.,Vol.28,No.4.

Stark,O. and Taylor,J.E.(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e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pp.1163-1178.

Taylor,J.E.(1996),“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Microeconomy-wide-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Employment and Migration:Insights from Models,J. E. Taylors eds.(OECD),pp.1-31.

Todaro,Michael 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pp.138-148.

Wang Xingzhou(2008),“Special Issue: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An investigation into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of migrant worker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 XXIX,No.3,Aug. pp.136-156.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十二五”时期挑战:人口、就业和收入分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1: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0:提升人力资本的教育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9:刘易斯转折点如何与库兹涅茨转折点会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昉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5:人口转变与教育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蔡昉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蔡昉、都阳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蔡昉:《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蔡昉:《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蔡昉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崔占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陈甫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陈浩:《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

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民出版社,2011。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黄荣清等:《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人口》,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黄丙志:《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

匡萍波、申鹏等:《当代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培林:《农村劳动力——中国进城农村劳动力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李培林等:《就业与职业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平:《中国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刘传江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刘传江等:《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刘林平、万向东:《制度短缺与劳动短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约束与突破》,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兼论中国人口发展的制度约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彭新万:《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200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钱文荣:《转型时期中国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秦兴方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石莹、赵昊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唐茂华:《中国不完全城市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田雪原等:《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同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谢建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张雷:《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白南生:《刘易斯转折点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研究》2009年第2期。

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蔡昉、王美艳:《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蔡昉:《发展阶段转折点与劳动力市场演变》,《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2期。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

蔡昉:《如何集成对劳动力流动的多学科研究》,《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3期。

蔡继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9期。

曹亚、陈浩:《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态势评估》,《改革》2009年第8期。

曹阳:《论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制度约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陈伯君等:《农村土地制度产权改革与农村增收——以成都实验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前后的变化为样本》,《南方论坛》2009年第3期。

陈家泽、周灵:《成都探索“土地银行”》,《决策》2009年第9期。

陈金永:《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人口迁移》,《中国劳动经济学》2004年第1期。

陈静敏、陆铭等:《劳动力短缺时代有没有到来》,《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4期。

陈绍友、官永彬:《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构造》,《特区经济》2006年第6期。

陈锡文:《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中国改革》2002年第9期。

陈星:《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邓宇鹏、王涛生:《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杜鹰:《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与宏观背景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

冯更新:《论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2期。

高汉:《论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金融与经济》2005年第10期。

韩俊:《中国城乡关系演变60年:回顾与展望》,《改革》2009年第11期。

韩淑娟:《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制度因素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调研世界》2000年第9期。

何景熙:《“开流断源”:寻求充分就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理论与模型》,《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2期。

何晓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黄培红等:《金融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调查及建议》,《华北金融》2009年第3期。

黄新华:《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理论学刊》2004年第1期。

金成武:《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4期。

梁振萍、董藩:《内涵界定与制度创新——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点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0年第5期。

李波:《土地银行: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军》,《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期。

李芳凡、廖成丽:《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时机选择——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李萌:《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李萍、罗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维度考察:城市外化与农村内化》,《改革》2008年第9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7期。

李实:《警惕突发性劳动力流动》,《财经》2007年第4期。

李松龄:《制度、制度变革与制度均衡——一种制度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湖南商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小珍:《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制度供给》,《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6期。

李勋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决定模型及其实证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第3期。

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05年第6期。

林毅夫等:《中国的地区不平等与劳动力转移》,《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3期。

刘澜飚、田岗:《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制度保障与重建》,《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8期。

刘明慧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政府职责定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刘守英:《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农业经济导刊》2008年第9期。

罗重谱:《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罗剑朝等:《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3期。

罗明忠:《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11期。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回流的原因:逻辑推演与实证检验》,《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期。

罗明忠:《社会资源、人口集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3期。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重”约束:理论范式及其实证分析》,《山东经济》2008年第11期。

罗明忠:《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金融约束及其突破》,《南方金融》2008年第3期。

马斌、王莹:《构建市场化的三元制度创新主体》,《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马红光:《路径依赖——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制度变迁的方式》,《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4期。

马晓河:《建国60年农村制度变迁及其前景判断》,《改革》2009年第10期。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秦海霞:《农民工阶层的主观诉求与现实走向》,《改革》2009年第1期。

秦伟平、李豫新:《制度变迁影响下的劳动力转移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1期。

阙春萍等:《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理论思考》,《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邵晓:《我国无限劳动力供给时代有没有结束》,《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申培轩:《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3期。

申鹏:《基于中国人口实践的制度人口学研究内容探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2期。

申鹏:《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农村经济》2008年第11期。

史宏良:《西部制度创新路径比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1期。

史明瑛、宁建华:《农民工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牵扯》,《改革》2009年第7期。

孙连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制度因素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唐茂华:《成本收益双重约束下的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谭亚勇:《宁夏“土地银行”试验对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3期。

汤鹏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政府角色界定》,《改革》2009年第11期。

滕建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性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田秀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意愿与选择》,《改革》2009年第6期。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4年第1期。

王德文:《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标志与含义》,《人口研究》2009年第2期。

王德文:《全球化与“民工荒”:一个宏观解释》,《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3期。

王定祥:《农地适度非农化进城中的政府与市场分工》,《改革》2009年第10期。

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迁移意愿分析——对广州10村调查》,《南方人口》2008年第4期。

王铁:《建设农村土地银行的战略构想》,《管理世界》2008年第11期。

王文录:《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王永龙:《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制度缺失及应对》,《改革》2008年第2期。

王郁昭:《中国改革从农村突破:包产到户及其引申》,《改革》2008年第8期。

温思美、张乐柱:《建国60年农村经济发展轨迹及其愿景》,《改革》2009年第8期。

温涛等:《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金融约束与金融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

吴宏洛:《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与非农就业障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许经勇:《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7期。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个阶段》,《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杨东朗等:《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与耕地保护》,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2008。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悦中山、李树茁等:《徘徊在“三岔路口”:两代农民工发展意愿的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6期。

张存刚、邵传林:《基于“土地银行”视角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甘肃金融》2009年第7期。

张福明、杨学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改革》2008年第1期。

张国胜、谭鑫:《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总体思路与政策组合》,《改革》2008年第9期。

张红宇:《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与中间制度安排》,《浙江经济》2008年第18期。

张季:《统筹城乡发展视野的土地产权边界与政策创新》,《改革》2008年第6期。

张建武、宋国庆:《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研究——以东莞为例》,《中国劳动经济学》2005年第3期。

张杰:《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主体行为分析: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农村经济》2007年第8期。

张继久:《论农村土地处置权的扩展与实现》,《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张良悦:《农地功能、制度变革与产权完善》,《改革》2008年第1期。

张林秀等:《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3期。

赵晓男、刘霄:《制度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逻辑基础和分析框架》,《当代财经》2007年第7期。

张永恩等:《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年第3期。

张永丽、柳建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诱致性变迁:重组抑或配置》,《改革》2008年第12期。

郑秉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简 介: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本书认为,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问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目标是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不断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书中从制度正义切入,探讨农民工的生存机会、发展机会的公平问题,指出要从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机会和公共服务分享机会等方面为农...

作者: 虞新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