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31

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8~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 Remuneration Development (2018-2019)

SSAPID:101-8595-0719-18
ISBN:978-7-5201-507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工资薪酬年度报告,包括总报告和四个专题篇,以权威、翔实、丰富的统计数据资料和系统的实地调查数据信息为依据,阐述了我国工资收入分配的总体情况、面临的形势和改革愿景。内容涵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工资宏观调控政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国有企业工资改革,最低工资制度,企业人工成本情况,协调推进就业、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工资增长规律和科研人员工资情况的分析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薪酬蓝皮书
作 者: 谭中和
编 辑:关少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8~2019)》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2017年以来开展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既包括宏观层面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协调推进就业、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等方面的研究,也包括健全完善政府对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政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企业人工成本情况,以及部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工资增长规律和科技人员工资情况的分析。本书聚焦我国当前工资收入分配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每篇报告都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历经深入调查、文献分析、充分研讨论证,有些研究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以及在对国内较有影响的工资研究方面的学者、政策制定部门的专题访谈基础上研究而成。《中国薪酬发展报告(2018~2019)》由总报告和四个专题篇组成,共16篇研究报告。总报告分析了2017年以来我国工资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总结梳理了政府着力规范工资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地区之间、人群之间、行业之间和城乡之间工资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完善工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着重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工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如加大对科技人员、技能人才和低收入劳动者工资薪酬激励,建立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等问题的探讨。分析了新时代我国工资收入分配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提出了深化工资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建议。法律与政策篇,从国有企业工资决定和调整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完善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及评估机制,努力实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以及推进工资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配套改革等方面,对工资收入分配改革进行比较系统研究。区域与产业篇,对部分城市的人工成本情况、人工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影响、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以及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分析了餐饮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群体篇,聚焦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情况、北京市高校毕业生薪酬状况,以及我国开发区管委会工资薪酬的分配制度等专题。国际借鉴篇,研究了典型国家的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工资增长规律,以及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态势的国际借鉴情况。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摘要2018》(上)。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

[3]张士义等编《从一大到十九大》,人民东方出版社,2018。

[4]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工资收入分配重大史料研究报告》,201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3/c_1116547305.htm,2015年9月13日。

[6]《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

[7]李锡元等:《国有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改革路径》,《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6期。

[8]《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1]《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5/25/content_5293656.htm,2018年5月25日。

[2]何平、聂明隽:《试论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1990年第1期,第32~35页。

[3]宋晶、孟德芳:《企业工资决定:因素、机制及完善对策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第5期,第103~108页。

[4]宋晓舒:《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

[5]王慧:《集体谈判对我国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09。

[6]〔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详译,商务印刷馆,1990。

[7]《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gkml/xxgk/201607/t20160713_243491.html,2016年7月6日。

[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1/15/c_118164235.htm,2013年11月15日。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5-09/13/content_2930440.htm,2015年9月13日。

[1]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开放时代》2012年第3期。

[2]朱高林、邢立维:《新常态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新变化》,《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3]文秀勤:《河南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37期。

[4]刘海涛、汪晓琪:《国际视野下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财税政策研究》,《大连干部学刊》2016年第5期。

[5]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经济》2010年第8期。

[6]董岫岩:《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第6期。

[7]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8]顾建平、朱岩:《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我国分配改革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8期。

[9]张占斌:《以改革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0]欧阳煌:《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现状》,《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25期。

[11]崔景华、李浩研:《促进居民收入倍增的税收政策———中韩日比较及效应分析》,《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4期。

[12]杨红燕、孙红娟:《美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公平性分析及启示》,《社会保障研究》2014年第1期。

[13]刘娅:《英国公共科研体系科研人员聘用、薪酬及收入激励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2期。

[14]刘丽、任保平:《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2期。

[15]范从来、张中锦:《分项收入不平等效应与收入结构的优化》,《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

[16]尹世杰:《消费与产业结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7]王家庭、杨庭:《当代美国收入分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政策启示》,《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8期。

[18]王霞辉、李菲、陈惠芳:《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2期。

[19]张璐:《第三次分配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定位》,《人民论坛》2016年第1期。

[20]葛乃旭、宋静:《德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1期。

[21]张晖:《韩国收入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22]王洁:《用财政政策拉动消费增长的几点建议》,《商业文化》2011年第7期。

[23]王鹏:《调整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研究》,《当代经济》2016年第1期。

[24]刘军胜:《农民工工作考核机制亟须健全》,《光明日报》2017年5月4日。

[25]黄思宁、纪宏:《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适度性协调增长测算——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为例》,《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5期。

[26]孙敬水、张岚:《德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经验及借鉴》,《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11期。

[27]姜泽华、白艳:《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28]方浩:《利益集团与中等收入陷阱:拉美模式之反思》,《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第5期。

[29]张小瑛:《我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调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第3期。

[30]刘绮霞、赵晋平:《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及其决策要素》,《日本学刊》2016年第2期。

[31]蔡昉:《中国即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考验》,《财经界》2012年第1期。

[32]林华:《阿根廷的功能性收入分配及相关影响因素》,《拉丁美洲研究》2013年第8期。

[33]葛乃旭、宋静:《德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第1期。

[34]TuomasMalinen,Estimating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pringer-Verlag,2010).

[35]Kuznets,Simon,“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45).

[36]http://data.worldbank.org/.

[37]http://www.Commerce.gov/.

[1]魏杰:《“十三五”与中国经济新常态》,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2]何宪:《“公平与激励——中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探析”》,中国人事出版社,2017。

[3]苏海南、王宏:《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贾康、苏京春:《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信出版社,2016。

[5]沈瑞英:《矛盾与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6]王霞译:《2012/2013全球工资报告——工资和公平增长》,国际劳工局,2012。

[7]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巴西〕费尔南多·奥古斯都·阿德奥达托·韦洛索、〔巴西〕莉亚·瓦尔斯·佩雷拉、〔中国〕郑秉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巴西的经验教训》,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9]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常兴华、李伟:《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第12~17页。

[10]常兴华:《界定中等收入者》,《国际金融报》2003年12月30日。

[11]杨宜勇、顾严、万海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9期,第11~14页。

[12]李强、赵罗英:《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和中等生活水平研究》,《河北学刊》2017年第3期,第151~157页。

[13]王宏:《国际视野的中等收入阶层:内涵界定、指标体系与地区差异》,《改革》2013年第5期,第15~24页。

[14]李春玲:《如何定义中国中产阶级:划分中国中产阶级的三个标准》,《学海》2013年第3期,第62~71页。

[15]李培林:《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第1~20页。

[16]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7期,第1~7页。

[1]《坚持稳中求进 加强政策协同——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4日。

[2]蔡昉、张车伟等:《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裴长洪、王震、孙婧芳:《中国基本分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著《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5]《厉以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是收入分配改革》,中金在线,http://review.cnfol.com/130307/436,1702,14560667,00.shtml,2013年3月7日。

[6]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7]王延中、龙玉其:《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问题、经验与完善机制》,《学术研究》2013年第4期。

[8]郑功成:《消除收入分配领域的灰色地带》,中国改革论坛,2013年4月3日。

[9]袁观富:《简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构成因素》,中国改革网,2013年3月。

[10]《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信长星:《关于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

[12]郑功成:《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6期。

[13]谭中和:《精准施策,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中国医疗保险》2018年第1期。

[14]中国就业促进会组织编写《中国积极就业政策创立与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15]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发展及测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6]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17。

[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2016年社会保险运行报告》。

[1]程虹、唐婷:《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规模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23期,第70~75页。

[2]邓曲恒:《最低工资政策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劳动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第70~88页。

[3]韩兆州等:《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广东最低工资调研与统计测算模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胡宗万:《新常态下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的思考》,《中国劳动》2015年第12期。

[5]胡宗万:《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地区间协调程度评估研究》,《调研世界》2017年第5期。

[6]胡宗万:《适时适度规范调整,最低工资制度不断完善》,《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7年第12期。

[7]胡宗万:《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企业承受能力影响的初步评估》,《中国劳动》2018年第2期。

[8]黄伟、魏薇、孙贺:《北京市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状况与就业影响中介效应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1期,第217~227页。

[9]贾东岚:《国外最低工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10]贾朋、张世伟:《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溢出效应》,《统计研究》2013年第4期,第37~43页。

[11]贾朋、张世伟:《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就业效应》,《财经科学》2012年第5期,第89~98页。

[12]贾朋、张世伟《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的劳动供给效应》,《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2期,第25~35页。

[13]李珂:《最低工资标准的传导效应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94~97页。

[14]林原、曹媞:《基于T型关联度分析的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研究》,《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7期,第36~37、73页。

[15]刘恩猛:《最低工资对企业员工工资的影响分析——基于杭州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中国劳动》2016年第20期,第4~12页。

[16]刘苓玲、黄钢:《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30个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产经评论》2015年第1期,第143~160页。

[17]刘玉成、童光荣:《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与城镇正规部门女性就业挤出——基于中国城镇单位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12期,第66~76页。

[18]罗小兰:《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与就业积极性:上海的经验分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5~18、38页。

[19]马双、张劼、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2~146页。

[20]宁光杰:《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调整依据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第26~34页。

[21]苏海南、王学力、刘秉泉、廖春阳:《最低工资制讨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开放导报》2006年第6期,第48~50、61页。

[22]王美艳:《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第7期,第18~25页。

[23]马双、张劼、朱喜:《最低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2~146页。

[24]马双、邱光前:《最低工资对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价格的影响》,《世界经济》2016年第11期,第80~103页。

[25]苏永照:《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3期,第24~30页。

[26]孙楚仁、田国强、章韬:《最低工资标准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经济研究》2013年第2期,第42~54页。

[27]孙楚仁、张卡、章韬:《最低工资一定会减少企业的出口吗》,《世界经济》2013年第8期,第100~124页。

[28]田贵贤:《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建筑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财经论丛》2015年第5期,第16~23页。

[29]翁杰、徐圣:《最低工资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以中国工业部门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3期,第17~31页。

[30]王阳:《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北方经济》2012年第5期,第58~64页。

[31]向攀、赵达、谢识予:《最低工资对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工资和就业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第94~109页。

[32]肖守中:《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1期,第112~113页。

[33]杨娟、李实:《最低工资提高会增加农民工收入吗?》,《党政视野》2016年第11期,第55页。

[34]阳立高、谢锐、贺正楚、韩峰、孙玉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12期,第136~147页。

[35]叶林祥、章安辰、童亚军:《最低工资对城镇私营与个体就业的影响——基于“长三角”2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第17~24页。

[36]周杰:《最低工资制度对工资分布和就业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

[37]张世伟、杨正雄:《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是否影响农民工就业与工资》,《财经科学》2016年第10期,第100~109页。

[38]赵瑞丽、孙楚仁、陈勇兵:《最低工资与企业出口持续时间》,《世界经济》2016年第7期,第97~120页。

[1]钟笑寒:《改革时期中国各地区工资演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地区差异》,上海大学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5。

[3]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张建红、J.Paul Elhorst、Arjen van Witteloostuijn:《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5]王小勇:《市场潜力、外部性与中国地区工资差异》,《南方经济》2006年第8期。

[6]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月刊)2007年第9期。

[7]Sylvie Démurger、Martin Fournier、李实、魏众:《中国经济改革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不同地区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2期。

[8]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9]童燕、刘修岩:《新经济地理学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情况》2008年第9期。

[10]孙楚仁:《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11]任重:《中国城镇居民地区工资差距测度与分解》,《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12]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13]汪建新、黄鹏:《结构调整、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工资差异》,《国际商务研究》2009年第3期。

[14]李欣:《技术进步、对外开放与城市工资差距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4期。

[15]戴枫:《要素禀赋框架下的FDI 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GMM检验》,《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5期。

[16]陈博:《市场潜力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5期。

[17]唐波、周小敏:《中国省际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分布演进的时空特征》,《技术经济》2013年第2期。

[18]吴向霞:《中国地区间工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商大学,2015。

[19]蒋含明:《企业空间集聚与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财经论丛》2015年第9期。

[20]赵颖博:《外部性对地区工资差异影响研究》,《金融经济》2015年第12期。

[21]葛晶、张龙、王满仓:《市场潜能、个人特征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2012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研究》,《世界经济文汇》2016年第4期。

[1]Acemoglu,D.,“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1):1-37.

[2]Autor,D.,H. and Dorn,D.,“The Growth of Low-Skill Service Job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U.S.Labor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5):1553-1597.

[3]Brynjolfsson,E.,and McAfee,A.,Race Against the Machine:How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s Accelerating Innovation,Driving Productivity,and Irreversibly Transforming Employment and the Economy(Digital Frontier Press,2007)。

[4]Ford,M,2015,The Rise of the Robots: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Basic Books,2015).

[5]陈永伟:《人工智能与经济学: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6~21页。

[6]曹静、周亚林:《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1期,第103~115页。

[7]李开复:《AI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8]腾讯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国家行动纲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9]《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2017年7月20日。

[10]《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8/c5406111/content.html,2016年12月8日。

[11]《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6/t20170621_851921.html。

[1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2015年5月19日。

[1]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第115页。

[2]《2016年江苏省餐饮行业发展运行报告》,http://www.jscyxh.cn/Detail.aspx?id=2009。

[1]国泰安CSMAR“公司研究系列”数据库(财务报表、治理结构、民营上市公司等数据库)。

[2]德勤管理咨询公司:《201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人工成本及高管薪酬分析》。

[3]韦莱韬悦:《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研究报告》(2017~2018年)。

[1]徐颖:《浅析开发区的法律地位与开发区的政区化》,《法制博览》2018年第22期。

[2]贾志敏:《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法律地位》,《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7期。

[3]刘鋆:《开发区管委会法律地位问题研究》,《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4]顾玉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唯实》(现代管理)2018年第11期。

[5]肖庆玲:《我国开发园区管理体制分析及对皖江城市带的启示》,《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2期。

[6]张宏伟:《我国开发区人事管理制度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3期。

[7]李俊:《关于南京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11年第19期。

[8]李志远:《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对政府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中关村》2018年第5期。

[9]黄敬东、付波:《关于开发区改革发展和体制创新的思考》,http://tangshan.huanbohainews.com.cn/system/2016/11/24/011723122.shtml,2016年11月24日。

[1]曹问:《我国高校工资制度改革的沿革与价值取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73~77、108页。

[2]仇勇、李宝元、董青:《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第84~90页。

[3]刘维明、张克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研究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46~149页。

[4]张义芳:《公立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工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分析》,《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6年第6期,第50~56页。

[5]王金友、蒲诗璐、王慧敏、李妮:《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27~136页。

[6]吴建国:《美国国立科研机构经费配置管理模式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年第1期,第23~29页。

[7]任洪波:《南非公共研究机构绩效薪酬管理——以南非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为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年第5期,第635~641页。

[8]李洪瑞、王哲、李浩:《高校高层次人才薪酬体系的国际比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第7期,第124~128页。

[9]李容:《我国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激励制度调查分析——以1338名农业科学家为例》,《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1期,第72~80页。

[10]李晓轩、王彩燕:《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薪酬制度的演变与特点》,《科学与社会》2012年第2期,第43~50页。

[11]刘志斌:《浅析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创新——基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对比的视角》,《前沿》2012年第1期,第6~7页。

[12]李军、阳渝:《大学治理结构面临的问题及目标模式》,《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12期,第15~18页。

[13]贺永平、郭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理事会监督”大学治理模式研究》,《求实》2012年第2期,第284~286页。

[14]高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王希勤、刘婉华、郑承军:《高校教师收入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第27~29页。

[15]卢小君、王涌涛、张国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评价研究——以“985工程”高校正高级岗位聘任为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第59~64页。

[16]刘婉华、袁汝海、张岩峰等:《清华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和效果》,《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z1期,第41~47页。

[17]晁毓欣:《美国联邦政府绩效管理改革三部曲》,《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46~51页。

[18]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Global Wagedatabase,” http://www.ilo.Org/public/English/prOtectiOn/eOndtrav/pdfy wagedatabase09xls,October 15,2010.

[19]Allen Gassady,“NIST Personnel Management Project: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Accomplishments,” Gaithersburg: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PB91-231555,1991.

[20]David Robinson,Alternative Personnel Management System(APMS)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Federal Register,http://www.nist.gov/ohrm/apms.cfm,June 19,2012.

[21]UC Berkeley,“Report on the UC Berkeley Faculty Salary Equity Study,” http://vpf.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Equity%20Study%20Report%20final%201-26-15%20--revised.pdf,January,2015.

[22]Senate Committee on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culty 2014 Fiscal Year Annual Report,July 1,2013 through June 30,2014.

[1]Abramovitz,M(1991),“The Post-war Productivity Spurt and Slowdown:Factors of Potential and Realization,” in G.Bell ed.,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The Challenge for Economic Policy,OECD,Paris,pp.19-37.

[2]Ashenfelter O.,Layard R.,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North-Holland,Amsterdam,1986).

[3]Carter S.B.,et al.,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millennial edition vol 2/Part B:Work and Welfa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4]Collins W.J.,Margo R.A.,“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Racial Differences in Schoo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Hanushek E.,Welch F.,eds.,Handbook o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North-Holland,Amsterdam,2006).

[5]Durand J.,The labor f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1890-1960(SSRC,New York,1948).

[6]Fogel R.W.,Engerman S.L.,Time on the Cross:the Economics of American Negro Slavery(New York:Little Brown,1974).

[7]Galenson D.W.,White Servitude in Colonial British America:an Economic Analysi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8]Gordon,R.J.,“Does the ‘New Economy’ measure up to the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Past?” NBER working paper,w7833,2000.

[9]Goldin C.,“Labor Mark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Engerman S.,Galllman R.,eds,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p.549-624.

[10]Margo R.A.,Wages and labor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1820 to 186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11]Margo R.A.,“Wage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Carter S.,ed.,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millennial edition,Part B:Work and Welfa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2]Jorgenson,D.W.,et al.,“Are tro Spective look at the U.S.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rg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8(1):3-24.

[13]Weiss T.,“US Labor Force Estimat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allman R.,Engerman S.,eds,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and Standards of Living Before the Civil wa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4]〔美〕阿弗纳·格雷夫、韩毅:《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5]〔日〕安场保吉等:《日本经济史》,连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16]〔日〕滨野洁等:《日本经济史(1600~2000)》,彭曦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7]〔英〕彼得·马赛厄斯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工业经济:资本、劳动力和企业(下册)美国、日本和俄国》,王文捷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8]〔英〕彼得·马赛厄斯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八卷),《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王宏伟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9]陈炳才:《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工资收入差距的社会比较》,《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23期。

[20]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1]陈晓律:《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陈志武:《量化历史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3]〔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24]〔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译,商务印书馆,1999。

[25]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6]李利民:《中外工业化进程中的工资水平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

[27]厉以宁:《工业化与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28]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9]〔美〕罗伯特·C.艾伦:《全球经济史》,陆赟译,译林出版社,2015。

[30]〔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商务印书馆,2002。

[31]〔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史》,陈春良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2]〔美〕米耶、〔美〕西尔斯编《经济发展理论的十位大师》,刘鹤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33]〔荷〕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荷〕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5]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库,https://www.bls.gov/。

[36]〔日〕内野达郎:《战后日本经济史》,赵毅等译,新华出版社,1981。

[37]〔美〕帕金斯:《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简 介:本书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组织编撰,国内著名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编写。本书以国家统计局、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所积累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匹配、流动、薪酬及人力资源服务等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力图为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劳动者的求职择业、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作者: 余兴安 田永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