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1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7~200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Beijing:2007-2008

SSAPID:101-8207-0376-78
ISBN:978-7-5097-0025-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将北京奥运会与城市文化形象作为主题。总报告从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几个方面,回顾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和奥运准备的情况,并总结经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作 者: 戚本超 张泉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中文摘要

 法律声明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7~2008)》编委会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总论

  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和奥运准备综述

   一 2007年北京文化建设力度加大

    (一)北京公共文化建设明确政府职能,完善建设标准

    (二)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已构成体系

    (三)北京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四)北京公共文化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顺利

    (五)奥运推动公共体育文化建设登上新的台阶

   二 奥运准备与北京的发展

    (一)十五项与奥运相关的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1.奥运宣传形式多样

     2.文物保护的力度创历史纪录

     3.城市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4.城市环境建设焕发新貌

     5.奥运场馆建设顺利

     6.奥运会火炬传递准备工作正抓紧推进

     7.数十万志愿者积极投身北京奥运

     8.传统赛事因为融入奥运的背景而更加引人注目

     9.奥运会票务预订和销售进展顺利

     10.作为奥运预演的“好运北京”系列赛事顺利进行

     11.上海特奥会的成功经验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借鉴

     12.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举办高规格的庆祝活动

     13.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创意方案已确定

     14.2008年残奥会筹备工作与奥运会同步展开

     15.奥运以及后奥运的研究不断深入

    (二)奥运为北京体育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三)奥运会将对北京产生长久而积极的影响

   三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一)概念变化背后的理念转变

    (二)鲜明的政策导向凸显推进力度

     1.加大实施力度,效果显著

     2.政策配套,规划统一

     3.管理细化,全面协调

     4.夯实基础,拓展空间

    (三)市属区县及相关部门积极响应

     1.北京市各区县争相发展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

     2.具有行业特点的一批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陆续出台

     3.初步构建起条块结合、属地操作的文化经济政策服务体系

     4.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难的问题有望解决

    (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确立

     2.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意义重大

     3.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聚集发展效应日益凸显

     4.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

    (五)扎实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宣传

     1.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取得大量成果

     2.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信息的传播

   五 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

     1.奥运安全保卫问题

     2.“后奥运”低谷效应问题

     3.充分利用奥运会提升中国和北京形象的问题

    (二)文化创意产业

     1.建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北京文化创意指数

     2.建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交流平台

     3.建立专门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

     4.进一步从理论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定位

    (三)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

     1.加强北京区域文化精神和文化形象研究

     2.改变北京广义区域文化史研究的落后状态

    (四)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

 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

  北京筹办奥运会六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 借奥运筹办之机,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二 借助奥运会筹办,将奥运经济作用扩展到最大限度

    (一)尽可能让更多的城市参与奥运会的举办

    (二)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数量创造历届奥运会之最

    (三)参与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的收入创历届奥运会之最

    (四)场馆建设的规模与水平达到较高水准

    (五)奥运会火炬传递将创造一系列新的纪录

   三 借奥运筹办之机,推动主办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四 借奥运筹办之机,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

   五 借奥运筹办之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通过奥运筹办提升整个区域内产业结构水平

    2.提升了整个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推动了区域之间城市合作水平的提高

   六 实施奥运品牌战略

   七 落实绿色奥运理念

   八 大力调整首都的产业结构,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九 推进亚奥新区建设

   十 在筹办奥运同时,注意降低后奥运风险

    1.将北京打造成国际重要体育赛事中心

    2.利用场馆优势,发展旅游、会展产业

    3.根据场馆特点,采取适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

  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一 2008奥运产业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现代奥运是一种文化创意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战略实践

    (二)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与阶段发展的中心

     1.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2.2008年奥运会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阶段性发展的中心工作

   二 2008奥运全面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奥运对北京影视与传媒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力,作为一次城市营销的奥运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传播舞台

    (二)奥运作为数字化内容产业,是以数字方式全面提升北京整体文化创意产业水平的极好机遇,将带来数字内容产品的快速成长与较大丰富

    (三)作为大型会展业的奥运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心项目和阶段发展核心

    (四)奥运为体育产业与游戏休闲娱乐产业开拓了广泛的市场,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契机

    (五)北京奥运是全面提升北京旅游观光产业的重要契机

    (六)奥运推动北京图书图片音像出版产业和版权贸易的快速发展

    (七)北京奥运是全面提升北京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的重要机遇

    (八)北京奥运是全面提升北京表演艺术产业的重要机遇

    (九)北京奥运将拉动工艺品与奥运纪念品(特许商品)的设计与销售,推动画廊、古玩和艺术品交易

    (十)北京奥运是全面提升北京工业创意设计、建筑创意设计、信息产品设计、内容产品设计和艺术品设计产业的重要机遇

  北京体育产业发展与2008年奥运会的互动关系

   一 奥运会对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给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二)给北京市体育相关产业带来的机遇

   二 奥运会与北京体育产业互动效果预测

    (一)对体育产业发展总量与速度的带动效果预测

     1.奥运会对北京市体育产业总量与速度的影响预测

     2.奥运会对北京市体育消费总额的影响

    (二)对体育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判断

     1.体育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2.体育市场结构变化趋势

     3.体育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4.体育企业结构变化趋势

    (三)对体育本体产业各行业的需求预测

     1.体育健身休闲业

     2.体育彩票业

     3.竞赛表演业

     4.体育中介业

     5.体育培训业

    (四)对体育相关产品需求的预测

     1.体育用品生产销售企业

     2.体育会展业

     3.体育旅游业

   三 后奥运时期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一)奥运会的主办对后奥运时期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是积极、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

     1.奥运会促进了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2.产业经营管理理念日益与国际接轨,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3.体育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有利于造就国际知名企业和世界名牌体育产品

     5.有利于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6.体育科研和体育教育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与体育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

     7.带动跨国公司全方位介入体育产业

     8.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激烈而有序竞争格局的形成

    (二)后奥运的阵痛

     1.可能出现的短暂“低谷”

     2.如果大量奥运场馆利用率不高,维护费用将十分沉重,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发展趋势预测

   一 东京、汉城举办奥运会的背景及目的

   二 东京、汉城奥运会东道主的表现及成绩

   三 奥运会后体育政策的调整及其体育发展的变化

   四 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发展趋势的预测

  首都体育文化的范畴及建设措施

   一 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 首都体育文化的范畴

    (一)竞技体育与观赏文化

    (二)运动休闲、健身及社区体育文化

    (三)校园体育文化

    (四)体育道德伦理及法制文化

    (五)体育文学艺术及影视文化

    (六)体育制度及组织文化

    (七)体育文化创意产业

    (八)中国民族及传统体育文化

    (九)体育文化传播与交流

   三 加强首都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首都体育文化建设要以北京成功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现实目标

    (二)首都体育文化建设要以社区体育文化为组织基础

    (三)首都体育文化建设要以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基本条件

   四 结语

  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

   一 2008年奥运会成为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奥运场馆的修改建将长久地为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二)奥运营销的理念和手段引入是对我国体育产业企业的演练和培训

    (三)大型体育测试赛的举行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四)“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将为北京体育产业的进一步拓展搭建平台

   二 首都现代化建设中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一)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

    (二)体育健身娱乐业

    (三)体育竞赛表演业

    (四)体育用品业

    (五)体育彩票业

    (六)体育经纪业

   三 加速首都体育产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二)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商机,全面提升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三)推进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

    (四)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目标明确地发展体育产业

    (五)强化“大北京”意识,整合资源,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保证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七)协调两大体育产业园区发展,形成南北呼应格局

    (八)调整体育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九)加强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满足体育市场发展需求

    (十)做好后奥运阶段的体育产业调整工作

    (十一)加强体育科技开发,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创新产品

    (十二)进一步规范体育经纪业

    (十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体系

  附录 国际体育赛事与国家形象的提升

   一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为韩国带来的收益

   二 大会前:确定明确的国家形象宣传目标

    (一)世界杯前韩国面临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二)国家形象的定位:即将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的、充满活力的国家

    (三)针对参赛各国的特点制订具体的宣传策略

   三 大会期间:市民是狂欢节的主人

    (一)自发的“红魔”拉拉队成为韩国形象广告的代言人

    (二)媒体与企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 大会后——政府的“后世界杯”方案

   五 几点启示

  奥运城市发展休闲经济的经验

   一 休闲、休闲经济定义和产业类型划分

    (一)休闲

    (二)休闲经济

    (三)休闲产业

   二 奥运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

    (一)正确的战略、策略和富有成效的行动计划

     1.游客对奥运年赴澳大利亚旅游便利性的误解

     2.另一个挑战是如何让奥运会访问者参与到旅游中来

    (二)重视奥运会前、奥运会中和后奥运机遇期旅游客源市场的系统开发

    (三)重视会展业的发展

   三 奥运城市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

    (一)以体育与旅游部门联动国家战略来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二)由竞技体育战略转向大众体育战略,促进了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

    (三)悉尼模式——以资源综合开发战略来推动奥运会后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 总结

    (一)不同政府申报奥运会的目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城市休闲产业的获益程度差异

    (二)奥运举办城市有效发展休闲产业的主要手段

    (三)将会前、会中和会后奥运机遇期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

    (四)善于利用奥运会机遇实现举办城市和国内其他地区的休闲产业联动式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北京融合:文化与经济的亲密接触

   引言

   一 北京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推动首都经济增长

    (二)优化创新基础结构

    (三)促进文化创意生成

   二 当前北京文化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服务环境改善

     2.文化盛典驱动

     3.文化需求拉动

     4.原创动力激发

     5.文化技术创新

    (二)挑战

   三 一个深层次的战略问题:北京融合

    1.首都经济“繁荣富强”,文化经济在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显示出强劲的活力

    2.首都文化“大气醇厚”,文化经济在和谐社会的土壤上培育出旺盛的张力

    3.技术运用“突飞猛进”,市场法则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发挥基础作用

   四 建议和结论

    1.加快北京文化经济立法研究进程,将文化经济政策上升到法律高度

    2.探索在全球范围建立北京文化中心,加强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推广

    3.组建文化经济情报分析中心,为国家文化经济发展提供战略研究支撑

  北京市文艺演出市场分析报告*

   一 发展态势与业绩

    (一)剧场演出丰富多彩,演出收入节节攀升

    (二)标志性文化活动越来越成熟,渐具国际影响力

    (三)“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惠及百姓,培育农村演出市场

    (四)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转制团体效益突出

   二 存在的问题

    (一)高质量的原创剧节目数量偏少

    (二)传统艺术演出依然面临困境

    (三)演出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四)剧场总量少,分布不科学

    (五)有关统计工作还需完善

   三 前景与趋势

  扎扎实实地打造文化产业经营主体

   一 遵循正确的改革思路,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民营资本参股的新型文化企业

    (一)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企改制应遵循的要旨

     1.转企改制必须选好对象

     2.转企改制必须名副其实、完全彻底

     3.转企改制必须以“做强做大”为目的

     4.转企改制最好采取股份制一步到位

     5.转企改制要注重引进市场运作经验丰富的投资主体

     6.转企改制一定要有增量资本进入

     7.转企改制最好有民营资本参与

    (二)从杂技资源大国到杂技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1.杂技团体资源分散,缺少实力强大的品牌团体

     2.缺少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剧目

     3.缺乏经营运作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4.不规范的恶性竞争导致自毁长城

    (三)中国杂技团改革、发展道路的抉择

   二 转企后新公司稳步发展态势良好

    (一)遵循企业运行模式,以精简、高效、规范为目标,理顺管理关系和运行秩序

     1.安置人员定岗到位

     2.加强员工队伍和人才建设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经营

    (二)集中精力抓产品,为企业强势发展做好战略准备

     1.狠抓新产品,为企业强势出击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2.“两条腿走路”,形成产品系列

    (三)积极开拓国内境外演出市场,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辟建舞美制作基地,推动舞美中心转型

    (五)矢志不渝抓创新,勇攀杂技艺术顶峰

  增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影响力对策研究

   1.尽管依靠政府主导、政府补贴的传统“文化交流”模式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文化出口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

   2.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城市)在一国文化影响力提升过程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一 北京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

    1.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

    2.创新能力全国领先

    3.丰富的文化创意人才资源

    4.首都优势

    5.文化创意机构数量众多,文化创意集聚区初具规模

    6.奥运机遇

   二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不足与隐忧

    1.战略定位有待明确,整体战略布局尚未形成

    2.文化创意产业主体实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足

    3.配套服务有待健全

   三 增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1.从城市营销的高度,制订增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影响力的整体战略

    2.尽快落实各项鼓励政策

    3.整合产业资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对接,形成合力

    4.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为国际贸易人才转轨提供便利

    5.明确目标市场定位,针对目标市场加强调研与合作

    6.着力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

  优化与协和:2007年北京出版业发展述评

   一 北京出版业资源概况

   二 北京出版业发展特点

    (一)经济总量呈现较快增长,出版物市场保持活跃

    (二)图书出版结构逐渐优化

    (三)报纸期刊呈现增长势头

    (四)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持续呈现疲态

    (五)动漫游戏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三 北京出版业热点扫描

    (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

     1.处理好人员身份的转换和待遇问题

     2.处理好转制后企业的出资人和资本结构问题

     3.落实好改革的配套政策

    (二)出版业“走出去”

    (三)新媒体的发展与管理

    (四)产业博览会

   四 对北京出版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力度

    (二)制订实施出版业科技发展战略

    (三)加快地方性出版法规建设

    (四)以奥运为契机,重点提升北京出版业的软实力

    (五)推进出版业京津冀区域自由经济圈的建立

   五 小结

  2006~2007年首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与数字化转型

   一 2006~2007年首都出版业主要发展特点

    (一)北京地区出版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凸显

    (二)北京地区出版发行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三)北京地区互联网出版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四)版权贸易形势良好,版权贸易逆差逐步缩小

   二 2007年北京地区出版业热点事件

    (一)转企改制全面推进

    (二)数字出版发展迅速,首都出版业一马当先

    (三)奥运图书出版市场全面启动

   三 加快北京地区出版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促进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进一步推进北京地区各类出版单位的转企改制

    (三)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进一步为2008年奥运服务

  新华社产业发展报告:现状及对策

   一 新华通讯社产业的性质与现状

    (一)新华社现有产业链

     1.巨大的媒介链

     2.丰富的信息资源

     3.厚实的国内市场

    (二)新华社现有媒体和产业群状况

     1.新闻通稿

     2.参考报道

     3.文本销售

     4.社办报刊

     5.新闻信息用户

     6.媒体市场覆盖率

     7.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

    (三)新华社资源优势与潜力

   二 新华社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创新战略

    (一)“有效”和“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1.建立新闻信息待编稿库

     2.理顺体制,扩大音视频报道影响力

     3.完善信息业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新闻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4.加快图片总汇建设,壮大新闻图片供稿实力

     5.充分发挥网上“国家队”作用

     6.加强多媒体数据库的内容建设和技术建设,充分发挥数据库的多种功能

     7.跟踪国内外新闻信息产品加工、存储、检索、传输、订购方式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新华社通信技术建设步伐

    (二)“1+X”的多品种的线路服务

     1.确认“1+X”的格局

     2.建立“X”专线

     3.严格预算管理

     4.资源共享

   三 国际化拓展的战略

    (一)市场目标

     1.基于地理区域的市场细分

     2.基于新闻信息产品或产业报道领域的市场细分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建设一流的通信技术体系

    (四)拓展海外市场

     1.国外主流社会受众

     2.海外华人社会

     3.我驻外机构人员及留学人员

     4.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与方法,寻找与国际主流媒体的结合点

    (五)海外扩展“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通过合作取得经验及扩大影响,确立跨国经营的产业战略

     第二步: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

     第三步:是直接推出新华社的新闻信息

  CCTV与BTV外迁之后的海淀区影视产业发展调研

   一 优势明显、增长空间大:海淀区影视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

   二 立足市场、追求前瞻:海淀区影视企业的竞争意识

    1.影视业的经营特性

    2.海淀区影视企业关于自身发展条件的认知

    3.海淀区影视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意识

   三 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建构海淀区影视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CCTV与BTV两大电视台外迁后园区平衡格局的重建

    2.促进高新科技与影视行业结合

    3.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整体营销策略

    4.建构影视业中介主体体系

   四 结论 海淀区影视产业的发展前景

    1.利用区位优势,将海淀区打造成影视产业的“创意源区”

    2.围绕“创意·科技·文化”,促成海淀区影视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以数字娱乐带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 国内外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状况

    (一)国外数字娱乐产业简况

    (二)当前我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简况

   二 北京数字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一)信息化水平领先全国,但优势地位逐步受到来自上海的挑战

    (二)网吧为网络游戏等数字娱乐提供了重要的消费场所

    (三)北京网络游戏企业仍处于二线水平,但上升势头日益良好

    (四)无线娱乐中手机游戏、无线音乐花开并蒂

    (五)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三 问题、趋势及管理对策建议

    (一)现存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立法,统一管理

     2.加强理论研究,实施技术监管

     3.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

  北京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措施

   一 北京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一)动漫生产平台

     1.动漫生产机构

      1.1 动漫生产机构数量

      1.2 漫画出版发行机构

     2.原创动画产品

      2.1 原创动画产品产量

      2.2 动画制作机构产量

      2.3 原创动画精品数量

     3.动画题材备案

      3.1 动画题材备案长度

      3.2 动画题材备案部数

      3.3 动画题材备案类型

    (二)动画播出平台

    (三)动漫交流平台

    (四)动漫政策平台

    (五)动漫教育平台

     1.北京地区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

     2.北京地区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

   二 北京地区动漫产业发展优势

    (一)经济优势

     1.竞争能力

     2.人均收入

     3.人均生产总值

    (二)产业优势

     1.产业收益

     2.产业聚集

    (三)市场优势

     1.人口数量

     2.顾客流动

    (四)政策优势

     1.北京地区发展动漫产业具有先发优势

     2.北京地区发展动漫产业具有聚集优势

     3.北京地区发展动漫产业具有资金优势

    (五)人才优势

    (六)文化优势

    (七)技术优势

   三 北京地区动漫产业发展措施

    (一)要编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

    (二)要制定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

    (三)要组建动漫产业管理机构

    (四)要重点发展动漫产业基地

    (五)要保护原创动漫知识产权

    (六)要树立原创动漫知名品牌

    (七)要建立动漫资本筹措机制

    (八)要培养动漫自主创新能力

    (九)要打造完整动漫产业链条

    (十)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十一)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首都教育优势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密切关联

    1.必须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需求在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的具体体现,而这与整个社会公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教育体系日益发达密切相关

    2.从当前世界各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来看,积极发挥教育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3.从当前我国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动向来看,教育系统也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 教育是首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比较优势之一

    1.快速健康的教育发展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人才支持

    2.不断提高的市民受教育水平和日益增长的多元教育需求,成为推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通过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首都教育机构也在形塑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丰富的教育机会和发达的教育体系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营造着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环境优势

   三 充分发挥教育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将教育部门领导纳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

    2.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状况和需求调查,制订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3.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中相关部门的改革,积极参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4.深化教育创新,推进创意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5.重视教育领域中相关需求的开发,拉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6.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推进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合作,加强相关文化创意产业教育基地建设

    7.充分利用首都教育优势,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海淀区文化休闲娱乐行业现状及思考

   一 海淀区的文化休闲娱乐行业属于创意产业吗?

   二 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1.对创意产业整体认知度偏低

    2.行业发展结构以事业和国营单位为主

    3.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聚集带

    4.受调研机构普遍希望政府对这一行业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资金、管理、人才政策等方面

   三 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资源优势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良好的文化艺术产品的评估机制、融资机制以及中介机制

     2.做到突出特色

     3.做大品牌

    (二)实现上述意图的主要途径

     1.建立文化艺术产业中良好的中介环节

     2.激活体制

     3.区域经营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业内人士在北京发展的状况

   一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二 在京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人群的经营活动

    (一)影视制作行业

    (二)音乐制作行业

    (三)KTV娱乐业

    (四)古玩贸易

    (五)数位休闲娱乐业

    (六)视觉艺术品收藏与贸易

    (七)婚纱影楼

    (八)运动健康休闲业

    (九)图书出版业

    (十)其他产业

   三 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附录 湖南电视湘军超常规发展现象解读

   一 个性化突围:电视湘军决胜市场的成功法宝

    1.理念先行、快乐定位

    2.人气团队、湘军精神

   二 系统化构建:集团化道路的新探索

    1.体制优化、凸显优势

    2.各自为“赢”、携手共进

   三 立体化拓展: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借势造势、多元营销

    2.借机入市、多极增长

    3.借力打力、一网天下

   结语

 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

  努力推动文化北京的形象建设

   一 为何提出文化北京的形象建设

    (一)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需要

    (二)现代国际城市建设的需要

    (三)应对文化全球化的需要

   二 文化北京的形象建设有哪些基本内涵

    (一)古都文化

    (二)多元文化

    (三)科学文化

    (四)创新文化

    (五)和谐文化

   三 如何推动文化北京的形象建设

    (一)转变文化建设理念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及创意产业

  2007年北京文学艺术发展综述

   一 2007年北京文艺研讨活动

   二 2007年北京作协作家的文学创作成果与活动

   三 2007年北京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概况

    (一)戏剧

    (二)音乐

    (三)美术

    (四)书法

    (五)影视

  话剧百年纪念与北京舞台上的戏剧展演

 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

  2006~2007年北京青少年文化接受模式和文化消费模式调研报告

   一 调研的缘起和目的

   二 调研的对象、内容与模式

   三 五种文化消费模式调查样本和数据总结分析

    (一)西单图书大厦调查样本

     1.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2.对图书大厦中的项目兴趣

     3.是否喜欢读书

     4.喜欢哪一方面的图书(Ⅰ)

     5.喜欢哪一方面的图书(Ⅱ)

     6.喜欢的音像制品

     7.目的调查

     8.知道图书大厦的途径

     9.来图书大厦的原因

     10.是否对校内的课堂讲授感兴趣

     11.日常需求的信息种类

     12.获取信息的方式

    (二)中国科技馆调查样本

     1.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2.喜欢的展览

     3.是否喜欢机器人表演

     4.喜欢的项目调查(Ⅰ)

     5.喜欢的项目调查(Ⅱ)

     6.目的调查

     7.知道北京科技馆的途径

     8.来北京科技馆的原因

     9.是否对校内的课堂讲授感兴趣

     10.日常需求的信息种类

     11.接受新信息的方式

    (三)北京天文馆调查样本

     1.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2.喜欢的展览

     3.是否喜欢立体电影

     4.喜欢的电影

     5.喜欢的项目

     6.目的调查

     7.知道北京天文馆的途径

     8.来北京天文馆的原因

     9.是否对校内的课堂讲授感兴趣

     10.日常需求的信息种类

     11.接受新信息的方式

    (四)网络功能超文本文化接受模式调查样本

     1.青少年最喜欢的网络功能调查

     2.青少年喜欢的网络游戏的类型调查

     3.青少年选择网络游戏时所看重的方面调查

     4.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意愿分布调查

     5.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频度和时长调查

     6.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成瘾程度调查

     7.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意愿分布调查

     8.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

     9.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地点调查

     10.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消费的自我评价调查

     11.青少年网络游戏消费的社会评价调查(教师)

     12.青少年网络游戏消费的社会评价调查(家长)

    5.创意互动体验活动文化接受模式调查样本

     1.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

     2.兴趣与目标

     3.每天上网的时长

     4.对网络媒体消费需求

     5.对电子媒体消费需求

     6.对印刷文本媒介消费需求

     7.你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

     8.参与社会活动(校内)

     9.参与社会活动(校外)

     10.参与文化艺术公益活动与个人的价值实现

     11.学校家庭对参与社会活动的评价

     12.你愿意在何处并如何表达自己

     13.参与校内与校外活动的态度

     14.你知道什么叫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

     15.你知道的创意行业有

     16.它们与你的文化消费、生活质量有何关系

     17.参与过几次公益活动

     18.是否还愿意参与此类的活动

     19.你认为这样的互动参与有意思吗?

   四 结语

  当前北京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对策

   一 北京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简况

    (一)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原因与背景

    (二)文化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过程

   二 北京文化综合执法改革以来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积极摸索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和发挥文化综合执法整体效力

    (三)严格规范依法行政执法行为

   三 北京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四 文化综合执法改革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试点改革的政策有待定型和贯彻落实

    (二)行政管理与执法分离的体制没有理顺和彻底坚持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四)首都文化市场复杂而多样

    (五)缺乏各方面的重视、支持和理解

   五 解决当前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明晰政策重在坚持并加大贯彻文化综合执法改革的力度

    (二)理顺体制要坚持和改善文化综合执法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

    (三)通过地方立法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规范文化综合执法

  电脑游戏产品的内容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一 电脑游戏的文化消费属性

   二 产业分类及产品的内容属性

   三 关于色情游戏作品

   四 涉及中国的历史题材游戏

 Abstract

本报告以即将到来的北京2008年奥运举办年为背景,注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与奥运会的关联,突出首都城市文化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主题。本报告收录专题调研报告29篇,大致分为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四部分。总论概述了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和奥运会准备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一部分“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回顾了北京筹办奥运会六年来的主要做法,阐述了奥运会对北京体育产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并对首都体育文化的范畴及建设措施加以探讨。同时,也报告了其他国家通过举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提升国家形象、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第二部分“文化创意产业”,阐述了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般发展状况,以及提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影响力的对策。分门别类的个案报告涉及戏剧演出市场、文化产业经营主体中国杂技团、北京出版业、新华社、数字娱乐动漫业、首都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业以及台湾在京文化创意产业群体。作为参考的附录,剖析了以“超女”、“快男”选秀经营活动蜚声中外的湖南电视产业的超常规发展现象。第三部分“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收入“努力推动文化北京的形象建设”、“北京文学艺术年度报告”、“话剧百年纪念与北京舞台上的戏剧展演”几个专题文章。文化艺术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发展不可偏废的一翼。区域文化精神和文化形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两个方面,北京亟待加强。第四部分“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调查了北京青少年文化接受模式和文化消费模式,北京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状况,以及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紧密相关的新兴文化消费方式电脑游戏。民族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两个基本维度,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保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电子传媒介质的影响越来越大。理论宣传以及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与时俱进,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

1.崔颖波、何志林、李建国:《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社会体育”政策篇》,《体育与科学》2003年第1期。

2.崔颖波、何志林、李建国:《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终身体育”政策篇》,《体育与科学》2003年第2期。

3.川西正志、野川春夫编著《生涯スーポツ实践论——生涯スーポツを学ぷ人たちに》,东京市村出版,2002。

4.李泽敏、宜国良:《汉城奥运会对韩国经济的推动效果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期。

5.朴哲松:《韩国竞技体育政策的现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7期。

李寿源主编《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闵捷、丁逸旻:《08奥运外国记者最担心的是北京的交通》,2006年12月28日《国际先驱导报》。

汤光鸿:《论国家形像》,《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Imad A.MoosA,Lee Smith,“Economic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s determinants of medal winning at the Sydney Olympics:An extreme bounds analysis”,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2004,9,pp.288-301.

Peter T.May,Thomas D.Keenan,“The Sydney 2000 Olympic Games Forecast Demonstration Project:forecasting,observing network,infrastructure,and data processing issues”,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4,2,pp.115-129.

周艳丽、宋洪明、周珂:《澳大利亚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8期,第47~49页。

邵晓军:《奥运会旅游效应及其对北京奥运会旅游战略的启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58~60页。

邹统钎、彭海静:《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分析——以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为例》,《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4期,第45~49页。

李健、罗芬、邓金阳:《国内外奥运旅游研究进展综述》,《旅游学刊》2007年第9期,第81~87页。

刘芳梅、傅芳香:《悉尼奥运旅游促销战略的效果评析》,《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第5期,第506~507页。

李艳、闻杨、崔琳:《悉尼奥运旅游后续效应分析及其对北京奥运旅游的启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748~750页。

孔建华:《从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嬗变——北京文化经济发展述评(1996~2006年)》,景体华主编《2007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75~85页。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编《北京文化产业研究》,北京出版社,1999。

欧阳文安主编《北京:跨世纪的发展思路——1996~2010年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转变方式、加快融合、并重发展、做大总量——促进北京市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丁向阳主编《融合与发展》,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5,第3~17页。

傅守祥:《文化经济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管理》,《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134~141页。

王缉慈:《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厉无畏、王如忠主编《创意产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36~48页。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4期,2007年7月,第5~22页。

郝振省主编《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06~2007》,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

柳斌杰:《努力开创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新局面》,2007年3月22日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柳斌杰:《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传媒》2006年第12期。

陈昕:《中国出版产业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7》,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编《2006中国文化统计提要》,2006。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协会:2006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

刘玉珠主编《2006中国文化市场发展报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

刘康:《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探索及启示》,《探索》2006年第4期。

陈中伟:《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城管前沿》2004年第4期。

王珍愚、单晓光:《文化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改革》,《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王雅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简 介:本书系统探讨了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了民间文化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作者特别侧重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来表述,所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民间文学艺术。

作者: 苏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