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

民间文化传承中的知识产权图书

The Research of Folk Culture Intellectual-Property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SSAPID:101-7281-6750-61
ISBN:978-7-5097-348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探讨了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了民间文化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作者特别侧重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来表述,所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民间文学艺术。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淮扬文化研究文库
作 者: 苏喆
编 辑:何根平;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总序

 上篇 总论 民间文化保护的价值与模式选择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加强民间文化及其保护的理论研究

    一 民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 我国学界对民间文化保护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三 学界关于民间文化法律保护模式的探讨基本达成共识

   第二节 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正确认识民间文化的独特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

    二 正确认识民间文化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保护的紧迫性

   第三节 民间文化保护规律的总体把握

    一 正确认识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二 对民间文化项目和主体的认定要坚持科学性

    三 民间文化保护的基本方式与原则

    四 民间文化法律保护的机制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什么是民间文化

   第一节 民间文化概念的表述

    一 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术界对民间文化概念的解释

     (一)英国学者威廉·汤姆斯(William Toms)对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认识

     (二)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所有权非法转让的公约》的定义中所包含的民间文化内容

     (三)1982年《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示范法》称民间文化为“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Expressions of Folklore)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

    二 《民间文化传承中的知识产权》对民间文化概念的把握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基本特点

    一 独特性

    二 活态性

    三 流变性

    四 多维性

    五 民族性

    六 地域性

    七 传承性

    八 传播性

    九 主体复杂性

    十 创作持续性

   第三节 关于民间文化的性质

    一 对于几种民间文化性质的分析

    二 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加深对民间文化性质的认识

  第三章 民间文化的价值

   第一节 民间文化价值的丰富性

    一 民间文化的价值

    二 民间文化价值的丰富性与体系性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历史价值

    一 民间文化的历史社会价值

    二 民间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 民间文化的历史精神价值

   第三节 民间文化的现实价值

    一 民间文化的科学价值

    二 民间文化的社会和谐价值

     1.民间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社会和谐价值

     2.民间文化社会和谐价值的主要表现

    三 民间文化的审美价值

    四 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

    五 民间文化的经济价值

  第四章 保护民间文化的意义

   第一节 保护民间文化的理论意义

    一 丰富了洛克的财产权劳动学说

    二 推进了康德等人的人格权学说

    三 诠释了人权理论

    四 发展了利益分享理论

   第二节 保护民间文化的实践意义

    一 保护民间文化的国际意义

     (一)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1.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3.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人类社会应对各种现代性危机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人权中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

      1.文化平等权

      2.文化认同权

      3.文化经济权

      4.文化发展权

    二 保护民间文化的国内意义

     (一)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二)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

     (三)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

     (四)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1.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立法,提高文化政策制定与执行水平

      2.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五)保护民间文化有利于保护传承人的文化身份权

  第五章 民间文化保护的法律机制

   第一节 建立健全法律保护机制的意义

    一 法律在保护民间文化方面的功能

     1.指引功能

     2.预测功能

     3.评价功能

     4.教育功能

     5.强制功能

    二 建立健全民间文化保护法律机制的意义

     1.使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持续长久地开展下去

     2.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调动民间文化保有和传承主体的积极性

     3.能较好地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使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有法可依

     4.平衡传承者、开发者、使用者的利益,使民间文化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5.提升民间文化的势能,增强民间文化抗侵蚀的能力和国家的文化安全

     6.促进民族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平等交流,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第二节 民间文化法律保护机制的模式选择

    一 民间文化的法律特征

     1.在权利客体上,无形和有形相结合,以无形文化为主

     2.在权利主体上,群体和个体相结合,以民间群体为主

     3.在权利内容上,精神和经济相结合,以精神权利为主

     4.在权利性质上,私权和公权相结合,以特定私权为主

    二 民间文化的法律保护模式

     1.行政法保护论

     2.知识产权法保护论

     3.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论

     4.商业秘密权保护论

     5.商品化权保护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保护机制的正当性分析

    一 民间文化是创造者和传承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智慧财产

    二 民间文化是由特定的主体所传承的,特定主体的人格特征深烙于其中

    三 民间文化经传承人长期使用、完善和传播,享有了较高的信誉和知名度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 尊重传统知识的原则

    二 权利人事先知情同意和许可的原则

    三 权利人个体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平衡的原则

    四 对利用传统知识的收益进行公平、公正分配的原则

    五 客体和主体的多样性原则

     1.客体

     2.主体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框架体系与战略选择

    一 框架体系

     (一)版权法保护机制

      1.必要性分析

      2.可行性分析

      3.实施步骤

     (二)商标法保护机制

      1.保护在先权利原则

      2.申请在先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相并行的原则

     (三)地理标志法保护机制

     (四)中药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专门保护机制

    二 保护战略

     1.战略选择的基础: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利益分析

     2.战略步骤的确定:传统知识利益分享模式的知识产权制度匹配和创新

 下篇 分论 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

  第六章 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权利主体

   第一节 传承性主体

    一 传承性主体产生的原则

    二 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主体的多样性

     1.民间文学艺术的民事权利为原住民或原住民族文化社区享有

     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事权利归国家所有

     3.创作民间文学艺术的作者是民事权利主体

    三 传承人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邻接性主体

    一 表演者

    二 民间文化材料的提供者

    三 出版者

    四 音像制作者

    五 广播电视组织

    六 网络信息提供者

  第七章 民间文化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

   第一节 精神性权利

    一 表明身份权

    二 保护作品不受歪曲权

   第二节 财产性权利

    一 保护民间文化财产性权利的必要性

    二 民间文学艺术财产权利的内容

     (一)国际上关于民间文学艺术财产权利内容的规定

     (二)我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应该保护的财产权利

  第八章 民间文化知识产权权利的限制

   第一节 合理使用制度

    一 合理使用制度的概念

    二 合理使用的情形和具体方式

   第二节 法定许可制度

    一 法定许可制度的概念

    二 法定许可的情形和具体方式

   第三节 强制许可制度

    一 作品的强制许可

    二 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

  第九章 民间文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概述

    一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概念

    二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起源、制度价值与法律特征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起源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制度价值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特征

    三 集体管理组织的样态

     (一)单一型集体管理组织和分立型集体管理组织

     (二)完全型集体管理组织和部分型集体管理组织

    四 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法律关系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

      1.内部关系

      2.外部关系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法律关系的性质

    五 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方式

    一 集体管理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

     (一)集体管理的非强制性原则

     (二)公权力介入原则

     (三)公平、公示分配报酬原则

    二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一)主要权利

      1.许可权

      2.监督权

      3.使用费(也称“报酬”)收取权

      4.公力救济请求权

     (二)主要义务

    三 我国未来的民间文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运作方式

  第十章 民间文化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机制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的作用和基本原则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的作用和必要性分析

     1.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来看

     2.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自身特征及保护特点来看

     3.从国际上有关的立法来看

     4.从保障人权的角度来看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平等与公平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机制的适用情形及其规制方法和措施

    一 民间文化产品传承者相互之间竞争时的虚假表示行为及其规制

     1.特有名称的专有权

     2.驰名商标的专有权

    二 民间文化技艺的传承者之间竞争时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及其规制

    三 民间文化的开发者之间相互竞争时的彼此借鉴和模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第三节 从民间文化保护角度看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

    1.关于保护的主体

    2.关于保护的客体

    3.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

    4.细化侵权行为的经济赔偿责任

    5.增设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形式

    6.关于不正当竞争预防措施

    7.设立诉前禁令救济措施

  第十一章 民间文化符号的商品化权保护机制

   第一节 商品化权保护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符号的基本原则

    一 商品化权的概念

     1.商标

     2.商号

     3.广告

     4.包装装潢

     5.产地标记

    二 商品化权保护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的基本原则

     1.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原则

     2.开发利用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开发利用不能歪曲、篡改、淡化民间文化的原则

     4.尊重民间文化保有主体、传承人意志,平等协商的原则

   第二节 建立商品化权保护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刀郎”之争折射出民间文化符号商品化权

    二 民间文化符号商品化权保护的必要性

     (一)未经许可将民间文化符号作为商标使用或注册是侵权行为

      1.侵犯了民间文学艺术保有者和传承人的人身权利

      2.妨碍了民间文学艺术保有者和传承人的文化发展权

      3.侵犯了民间文学艺术保有者和传承人的商品化权

     (二)是民间文化符号商品化的需要

     (三)是现有法律保护存在缺陷的反映

      1.《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化符号保护的不足

      2.《商标法》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不足

      3.《专利法》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不足

      4.《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民间文化保护的不足

     (四)用商品化权保护民间文化符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能达到对民间文学艺术有效利用的目的

      2.弥补其他传统法律对民间文化符号商品化现象保护的不足

    三 民间文化符号商品化权保护的可行性

     (一)民间文化符号的商品化行为符合商品化权的本质

     (二)现有司法判例为民间文化符号的商品化权保护提供了借鉴

      1.“三毛”漫画形象纠纷案等判例确认了虚拟角色在我国的商品化权

      2.借鉴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承认,确认民间文化符号的商品化权

   第三节 商品化权保护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 商品化权的主体

    二 商品化权的权利内容

    三 商品化权的保护期限

    四 侵害商品化权的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五 商品化权的侵权责任形式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解读》,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5.李欣:《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郑巨欣、陈峰:《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7.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8.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0.丁丽英:《传统知识保护的权利设计与制度构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11.黄玉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2.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3.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14.宋晓婷:《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5.白庚:《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民间文化保护讲演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6.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7.王鹤云、高绍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8.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9.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0.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1.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2.张泉:《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7~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3.严三九、王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4.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编委会:《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5.江卫强:《博览中华文化民俗》,中国科学院大恒电子出版社出版,广东珠江音像出版社发行。

26.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05.苏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7.唐译:《一生不可不知道的民间工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8.华梅:《华梅谈服饰文化》,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9.贺琛:《民间服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30.高福民:《迈向文化苏州研究》,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

31.王佐书:《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2.曹世潮:《文化竞争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3.王正志:《中华老字号(认定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全程实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4.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挑战与应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论文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35.于泽辉:《知识产权战略与实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6.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7.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8.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4版。

39.郑成思:《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40.张玉敏、张今、张平:《知识产权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1.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

42.张广良:《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3.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4.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5.王家福、刘海年、李林:《人权与21世纪》,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46.张楚:《知识产权前沿报告》(第一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47.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研究》(第14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48.唐广良:《知识产权研究》(第十二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49.唐广良:《知识产权研究》(第十三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50.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13卷),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

51.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2.李明德:《欧盟知识产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