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9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4

2005年: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图书

Crisis and breakthrough of China's environment(2005)

SSAPID:101-6275-1592-01
ISBN:7-80190-963-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从环保组织的社会视角与民间立场,提供有别于政府—国家立场或学院派定位的绿色观察。内容分为总报告、热点、专题、案例、大事记、附录五部分。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环境绿皮书
作 者: 梁从诫 杨东平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环境绿皮书》调查意见反馈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编委会与撰稿人名单

 总报告

  十字路口的中国环境保护

   一 2005年我国环境保护的重大事件

    1.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

    2.禽流感袭击中国

    3.国家环保总局“环评风暴”

    4.国家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

    5.圆明园防渗膜工程体现公众参与

    6.西部水电开发之争

   二 仍在加剧的环境危机

    (一)“十五”计划污染控制目标没有实现

    (二)我国环境生态进入高危状态和事故高发期

     1.我国环境事故进入高发期

     2.我国城市水环境和空气严重污染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

     3.自然灾害、生态灾害将频繁出现

    (三)淡水环境成为我国最紧迫、最重要的环境问题

     1.河流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2.水资源匮乏和过度利用

    (四)中国面临持续加大的环境压力

    (五)生态恶化正在损害民族生存根基

    (六)环境公平问题凸显,社会冲突加剧

    (七)国际承诺和全球责任

   三 可持续发展的新进展

    (一)国家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

    (二)国家环保总局的功能强化

    (三)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持续扩大

   四 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发展与保护——关乎民族命运的观念之争

    (二)克服经济、环保“两张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三)环境保护的体制创新

    (四)探索环境保护的新机制

    (五)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促进NGO组织的发展

 一 热点

  2005年的“环评风暴”

   一 “环评风暴”产生的背景及焦点分析

    “环评风暴”的缘起

    (一)“环评风暴”发生的背景

    (二)“环评风暴”的焦点分析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以能源紧缺的表象呈现

     2.环评与部门利益之间的矛盾——特大工程的“越界”特权

     3.环保重要性与个人利益的矛盾——部分官员错误的政绩观

     4.凸现环境法规及执法欠缺——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

    (三)“环评风暴”的意义与影响

     1.中央及国务院领导的支持,显示了新一届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鲜明态度

     2.NGO环保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公众参与

     3.环评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有力地推动了环评工作的开展

     4.规划环评被提上议事日程,有助于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控制”

   二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1.公众参与环评的责任与义务

    2.公众参与环评的现状与形式

    3.加强公众参与环评的对策与建议

   三 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积极健康地发展

   附件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十类不得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

  松花江污染警示录

   引文

   一 由爆炸引发的污染事故全景回放

    (一)事故回放

     1.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

     2.安全事故缘何演变为污染事故

     3.哈尔滨市23日开始停水,爆炸事件发生急转

     4.哈尔滨停水后国家环保总局的所作所为

     5.由爆炸引发的污染发生后吉林方面的反映

     6.温家宝总理26日视察哈尔滨,污染事件的严重程度已显现

    (二)断裂的链条

     1.吉林有关环保部门与国家环保总局说法出现分歧

     2.消息称爆炸之后,吉林市环保局并未被允许介入其中

     3.报道说,早在爆炸的当天松花江水体就已受到污染

    (三)震荡:松花江污染事件再现高官问责

    (四)行动

     1.国务院正式成立调查组彻查吉林石化爆炸事故

     2.拦截污染的抚远水坝12月16日在中俄边境抚远破土

    (五)等待中的结局

     1.“松花江污染事件”被列入2005年度“十大法制新闻”

     2.生态评估与修复方案制定已经启动

   二 2005年类似事故回顾

    1.11月24日,重庆垫江苯系物泄露事故

    2.广东中山市小榄镇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设备安全事故

    3.江苏省江都市化工厂丙烯腈储罐爆炸事故

    4.沈阳市东陵区天久化工厂发生液化罐爆炸事故

    5.江苏省淮安市,一辆槽罐车装载的9吨甲醛全部泄漏在205国道两侧的雨水沟中

    6.广东北江镉污染下游10万人饮水受威胁

    7.海南海口油污染事件

   三 “松花江污染事件”暴露种种沉疴

    沉疴之一:环保部门权责不对称,其所要承担的责任远远大于它所拥有的权利

     1.1997年,国务院环委会撤销后,国家环保总局很难扮演这一角色

     2.地方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

     3.多龙治水的格局不改变,不利于流域污染治理。

     4.追究环境污染罪难上加难

     5.国家环保行政主管的重要职能不能偏离污染防控与监管

    沉疴之二:环境政绩观始终未建立起来

    沉疴之三:环境信息公开缺乏强制手段

   四 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一)在制度层面,国家应出台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在内的多部法律

     1.出台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势在必行

     2.应当研究实施危险行业的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3.制定“信息公开法”,以强制有关政府部门公开环境信息,特别是对人们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环境信息

    (二)环保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对我国危险企业分布情况的摸底调查,公布危险企业分布图,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同时,国家应抓紧进行规划环评工作

    (三)能源紧缺的情况下,更不能放松对能源企业的环境要求与监管

    (四)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已经构成,必须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刑法责任

    (五)污染损失的赔偿责任必须依法进行

   结束语

  艰难推进中的环境维权

   引子

   一 目前环境维权的现状

    1.我国环境纠纷呈上升之势,环保冲突时有发生

    2.环境维权立法逐渐完善

    3.环境维权执法水平有所提高

    4.环境纠纷司法救济薄弱

   二 我国环境维权的主要途径

    1.信访

    2.诉讼

   三 推动中国环境维权的建议和展望

    1.中国的环境立法尚不完备,存在缺陷

    2.中国环境执法尚未实现法制化

    3.中国司法制度还存在制度构建上的缺失

    4.发展我国的环境维权存在几点优势

    5.几股值得重视的推动环境维权的力量

  “圆明园事件”推动公众参与

   一 事件的大致经过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防渗工程被叫停

    (二)环保总局举行听证会,是非利弊争论激烈

    (三)环评两易其主,过程一波三折

    (四)环评报告的主要内容与整改措施

    (五)整改全封闭 详情是个谜

   二 圆明园湖底防渗事件的标志意义

    (一)环保史上的里程碑

    (二)公众参与的范本

    (三)政治文明的进步与保守

  备受争议的西南水电开发

   一 电力西南“跑马圈水”的基本图景

   二 围绕怒江建坝争论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怎样认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

    (二)用“水库移民”冒充“生态移民”的宣传来应对质疑者的做法,大大妨碍了人们对存在问题的了解与思考,降低了对怒江问题讨论和争论的水准

    (三)环评报告和相关信息应不应该公开?

    (四)水电开发是怒江发展的最好或唯一可以选择的模式吗?

    (五)怒江水电开发是要大干快上,还是应当慎重决策?

   三 建坝之争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努力方向

    (一)我们要深入研究如何平衡社会的多元利益

    (二)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

    (三)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概念和更全面的方法讨论问题

     1.不能笼统地说“水电开发能给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2.不能不加分析地说“水电是绿色能源”

    (四)需要探索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下的综合、统筹与协调的新发展模式

    (五)努力在重大决策中引入和保证全成本概念、永久性视野

    (六)怎样保证在重大决策中利益相关方的公正参与?

  禽流感袭击中国

   一 禽流感来到人间

    (一)禽流感的缘起和发展

    (二)禽流感的传播

    (三)禽流感对世界的冲击

    (四)禽流感的相关研究和对策

   二 从禽流感看动物疫病频发的可能原因

    (一)动物饲养方式

    (二)病毒本身变异

    (三)人类生活方式

    (四)生态环境

    (五)中国国情

   三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对民众的建议:正确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

     1.不滥吃野生动物

     2.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3.科学饲养家禽家畜

    (二)对科研工作的建议:开展前瞻性研究

    (三)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1.控制野生动物非法贸易

     2.控制人口数量

     3.完善疫情监测和防治体系

     4.加强部门和国际合作

     5.增加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

  “APP风波”备忘录

   一 APP与“林纸(林浆纸)一体化”

   二 云南“毁林”事件

    (一)“圈地2750万亩”

    (二)桉树“善恶”之争

    (三)“坑害农民”

    (四)“毁林”知多少

   三 关注海南原料供应链

    (一)APP海南项目

    (二)原料从何而来

    (三)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APP

   四 善恶留待后人臧否

  众声喧哗:“敬畏自然”大讨论

   一 从海啸引发的敬畏自然大讨论

    (一)激烈论战

    (二)对垒的阵容:科学主义者和环保志愿者

    (三)争论的焦点:人是否是自然的中心

   二 争论的深层理论问题

    (一)敬畏自然的内涵:只是怕与不怕吗

    (二)深层理论背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1.如何看待自然

     2.对现代环境问题的理解

    (三)为什么2005年的中国会有这样一场争论

   三 争论之后我们需要想什么和做什么

    (一)呼唤环境伦理学发展和普及

    (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 专题

  公共政策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

     1.资源储量不足

     2.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3.资源价格没有理顺

     4.人口数量巨大

    (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途径

     1.在引入竞争的前提下,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

     2.明晰资源产权

     3.政府部门做好表率

     4.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

   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

     1.经济为增长而增长

     2.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3.环保建设不够

    (二)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途径

     1.出台将环保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的具体措施

     2.大力推动公众参与

     3.严肃责任追究

   三 发展循环经济

    1.制定并完善激励政策

    2.支持关键技术开发

    3.正本清源,加强监管

   四 规划环评

  中国水危机

   一 中国水危机现状

    1.水多——洪涝灾害

    2.水少——人均水资源极低且分布不均

    3.水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吞蚀国计民生的根基

    4.水混——水土流失

    5.水浪费

    6.水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水生态的破坏

   二 2005年水资源保护的重大进展

    1.清洁饮用水成为国家发展目标

    2.节约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3.维护河流的健康,成为中国水资源部门的新承诺

    4.水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机制成为水资源管理的新尝试

    5.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的作用日渐突显

   三 未来中国水危机的对策展望

    1.制定协调统一的涉水法律框架与法律法规体系

    2.流域机构成为河流的代言人

    3.市场手段成为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本途径

    4.公众参与成为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5.实现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技术突破

  环境污染:阴影笼罩中国

   一 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情况

    1.大气环境质量

    2.淡水环境质量

    3.海水环境质量

    4.工业污染物排放

    5.固体废弃物

   二 我国环境污染的新特点

    1.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不减反增

    2.“十五”计划重点环保项目未能按期完成

    3.突破城市污水处理率瓶颈

    4.汽车尾气排放加剧城市空气污染压力

    5.其他污染对百姓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三 问题和讨论

    1.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污染

    2.监管无力,执法不严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应对短缺与浪费的能源“新政”

   一 中国面临能源和环境的严峻挑战

    (一)能源危机

     1.能源供需矛盾制约经济发展

    (二)危机根源分析

     1.中国的能源禀赋不能支撑化石能源为主导的能源利用模式

     2.高能源资源投入是经济发展进程的必由阶段

    (三)全球能源短缺的反应

    (四)有效能源政策缺失

   二 2005中国能源“新政”

    (一)战略调整: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法律保障

    (三)体制改革:国务院成立能源领导小组和国家能源办公室

    (四)政策推动

     1.节能

     2.可再生能源

     3.战略定位:2010年能耗降低目标

   三 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选择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2.改革能源管理体制

    3.实施环境友好的能源战略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5.以科技进步提高能效

    6.加快能源管理的市场化进程

    7.优化能源结构

   四 实现“十一五”规划降耗目标的重点对策

    1.深化能源价格改革

    2.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3.加快出台促进节能降耗的财税措施

    4.加快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的配套政策设计

    5.建立节约型城市发展模式

    6.加强责任制,提高执法能力

    7.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8.鼓励公众参与,发挥民间组织倡导作用

  生态恢复:相信大自然的力量

   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及其退化

   二 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

   三 生态建设的误区

   四 中国科学院的做法

   五 其他的有关实践

  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

   一 中国土地退化问题

    (一)土地退化的态势分析

     1.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2.荒漠化土地的变化分析

    (二)土地退化的区域比较

     1.水土流失的区域比较

     2.荒漠化土地的区域比较

    (三)土地退化的原因

     1.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

     2.大规模的毁林毁草开荒

     3.草原过度放牧严重

     4.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二 中国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进展

    (一)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进程

    (二)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措施

    (三)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效果

   三 我国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与政策

    (二)科技进步

    (三)市场经济管理

    (四)投入的多元化

   四 改进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

    (一)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1.优化农、林、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

     2.推进土地退化防治的重点工程建设

     3.强化土地退化的法制化管理

     4.探索土地退化防治的制度创新体制

     5.建立土地退化防治的技术体系

     6.开展土地退化治理主体的能力建设

  城市“大跃进”凸显环境困局

   一 我国城市化的现状与特点

    1.政府主导城市化

    2.城市化主要表现为“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和规模扩张

    3.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二 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

    1.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2.水质快速恶化

    3.城市地面沉降加剧

    4.突发事件引发环境危机的风险加大

    5.噪声污染难以控制

    6.城市居民环境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市化的导向失误

    2.城市和产业规划滞后

    3.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4.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5.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大

    6.环境资源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四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思路

    1.明确指导思想

    2.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3.适度推进城市化

    4.对规划进行科学评估

    5.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6.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

  脆弱的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察

   一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二 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 关键问题和建议措施

    (一)保护地管理

    (二)湿地保护

    (三)生物物种移地保护

    (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五)外来入侵种防治

  中国民间环境组织的发展

   一 环境NGO的兴起

    1.NGO的类别

    2.公众教育和政策倡导

   二 中国环境NGO的新变化

    1.媒体和学者的“NGO化”(民间化)现象

    2.环境NGO的网络化趋势

    3.关注议题的集中化和综合化

    4.污染驱动型组织的出现

    5.新的环境GONGO出现

   三 环境NGO的历史回顾

    1.环境教育

    2.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

    3.NGO交流协作

   四 本土环境NGO的问题和挑战

    1.内部治理机制和能力建设

    2.外部环境和影响力的拓展

    3.与国际NGO的差距

  鲜活多样的民间环境教育

   一 环境教育的背景

    1.什么是环境教育

    2.我国环境教育的状况

   二 2005年NGO的环境教育状况

    1.公众环境教育活动

    2.媒体与公众环境教育

    3.不同策略下的环境教育课程与课外活动

    4.社区发展项目中的环境教育

    5.环境专题下的环境教育

    6.编写环境教育教材

   三 评析2005年NGO的环境教育

    1.NGO的环境教育可以从三方面来评估

    2.NGO正在经历环境教育甚至自身发展寻求突破的时期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

   二 2004~2005年度中国环境问题热点

    1.沙尘暴

    2.热带雨林

    3.电子废物

    4.转基因水稻

    5.冰川退缩

   三 “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成因

   四 “悬而未决”的发展前景

   五 小结

 三 案例

  26度空调节能行动

   一 26度空调概念

   二 “26度行动”的基本状况

    (一)什么是“环境倡导行动”

    (二)“26度行动”分析

     1.联合行动的NGO

     2.“26度行动”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实施情况

    (三)26度行动的项目评估

     1.NGO对空调26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26度行动”为NGO跨机构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三 “26度行动”需要更加广泛的社会参与

  电动自行车和小排量汽车:禁限还是推动

   一 上路何其难

    (一)电动自行车禁令始末

    (二)小排量汽车限行始末

   二 “禁电限小”折射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三 发展与解决之道

    (一)制定相关产业政策

    (二)增强政府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三江源虫草采挖狂潮

   一 三江源地区的虫草采挖

    1.虫草和三江源地区

    2.采挖虫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草场承包牧民的抵制

   二 虫草经济

    1.虫草的经济价值诱惑

    2.虫草的商业供应链

   三 相关法律和政策分析

    (一)国家立法层面对虫草采挖的限制

     1.国家立法对于采挖虫草的直接的限制性规定

     2.国家立法保护草场承包权也对虫草滥采构成限制

    (二)地方立法对虫草采挖的限制不足

     1.采集办法和实施细则忽视了对牧民的草原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2.地方立法中对于采集行为的限制规定有所欠缺

     3.地方立法的体系结构有所欠缺

    (三)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相冲突的原因

   四 地方政府具体管理行为的失效

  绿色汉江:民间推动解决跨界河流污染

   一 唐白河的污染状况

   二 跨界治理失灵

   三 民间组织打破僵局

    (一)公共宣传,发动群众

    (二)调研和监测

    (三)政策建议

   四 各方合作,唐白河治理初现成效

  北京百旺家苑小区环境维权事件

   一 案情经过

   二 公众参与

    2004年

    2005年

   三 公共利益还是国家利益?

   四 补办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实现环评制度的宗旨吗?

   五 环境权是不是应受保护的权利?环境权益是不是利害关系?

  内蒙古东乌旗造纸厂侵权污染案

   一 污染工厂办到草原上

    (一)乌珠穆沁草原

    (二)工厂落户

   二 受害牧民自发维权

    (一)上访

    (二)走上法庭

    (三)遗留问题

   三 反思草原污染和治理

    (一)西部开发旗号下的污染转移

    (二)保护草原离不开保护当地人合法权益

  云南吉沙: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与文化保护

   一 资源冲突引发环境危机

    (一)传统人地关系有效保护了环境

    (二)资源冲突破坏当地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

    (三)冲突反映中国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

   二 社会参与社区生态保护

   三 西部开发的最高利益是西部社会的和谐幸福和国家的生态安全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企业家的新探索

   一 中国首个由企业家发起的环保组织——SEE

   二 探索中发展的第一年

    (一)环保项目是SEE的基础

     1.启动环保项目

     2.探索社区建设模式

    (二)启动“SEE生态奖”

    (三)启动SEE论坛

   三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阻击转基因食品

   一 转基因食品和中国消费者

   二 转基因食品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

    (一)卡夫食品公司何以回应中国消费者的非转基因诉求

     1.中国消费者有权对“双重标准”说“不”

     2.中国消费者的胜利——卡夫食品公司的非转基因承诺

    (二)转基因稻米的风波——中国大米受转基因污染

     1.湖北非法转基因稻米污染食物链事件簿

     2.政府谨慎对待转基因稻米商业化生产

  从社区开始“绿化”中国

   一 “绿色社区”模式的形成——建功南里社区试点

   二 越来越注重培育“内力”——椿树园社区

   三 建设乡村“绿色社区”——北京延庆县碓臼石村

   四 民间理念和政府主张的互动

 四 大事记

  2005年中国环境保护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五 附录 公报

  《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要

   淡水环境

   海洋环境

   大气环境

   声环境

   工业固体废物

   辐射环境

   土地

   森林

   草原

   气候与灾害

 五 附录 建议/宣言

  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

   一 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应充分考虑广大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

    1.社会公众充分肯定近几年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进展

    2.公众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非常关注

    3.全国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

    4.居住在城市的公众十分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二 社会公众和专家均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制定并实施新的环保税费经济政策

    1.公众与专家认为在“十一五”期间应增加环保投入

    2.环保投入应以国家与地方政府为主,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

    3.通过经济手段控制环境污染,推进生态保护

   三 我国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在制定“十一五”环保规划时仍应将控制污染问题作为重要任务

    1.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制定目标应切实可行

    2.工业点源的水污染不容忽视,应提出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

    3.高度认同我国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是成本最低的解决办法

    4.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除继续治理煤烟型污染(特别是SO2和酸雨)外,应高度重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问题

    5.应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四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本

    1.要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2.只有各部门的协调与和谐,才有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3.在制定“十一五”环保规划时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环境目标

   五 “十一五”期间应继续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

    1.专家们提出了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生态保护目标

    2.水电大坝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已为多数公众所了解

    3.应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质量

   六 “十一五”期间国家应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七 要把完善立法,建立较完整的环保法律体系,强化执法手段作为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的重要内容

    1.尽快修订我国《环境保护法》

    2.公众建议应该把环保指标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八 加强环保科技投入,加速环保产业的发展

    1.在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中应强化环保科技内容,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

    2.大力培养环保科技人才,特别要重视中等环保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

    3.加速建设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

   九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

    1.公众对环境保护应有知情权、监督权

    2.制定环境政策与规划应该听取公众意见

    3.应积极鼓励公众参加环保公益活动,这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最好形式之一

  2005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公民社会共同宣言

  关于尽快建立健全环保公益诉讼制度的提案

  提请依法公示怒江水电环评报告

 五 附录 国际视野

  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

   地理、人口、经济和政策

    地理

    人口

    经济

    政策

    环境影响

    空气

    土地

    淡水

    海洋

    生物多样性

   环境对中国公众的影响

    社会经济损失

    健康费用增加

    自然灾害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

    利弊兼有的进口

    损己利人的出口

    入侵物种的输出

    大气污染物的输出

    森林砍伐转向国外

   未来

    人口与政策风险

    产业与建设风险

    对世界影响的增加

    希望的迹象

   建议和展望

    1.应该严格执行和强化实施现有的大量环境法律和规章制度

    2.由于中国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应将更多的市场经济工具用于环境问题

    3.不但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增长速度已较低的人口规模上,还应密切关注家庭户数的增加、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家庭消费的增长

    4.大幅度提高教育投资

    5.应当制定更加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6.其他国家能够、也应该帮助中国进行环境保护

  中国正在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资源最大消费者

 五 附录 年度评选

  首届“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及候选人获奖名单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获奖名单

   一 云南丽江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项目

   二 诺维信与泰达园林实现循环经济实践

   三 滇西北替代能源项目

   四 水稻薄露灌溉技术推广

   五 额尔古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六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的劳工事业

   七 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改造为南湖公园

   八 藏羚羊种群数量调查及迁徙保护

   九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十 湿地保护区环境教育乡土教材开发项目

  首届SEE生态奖获奖名单

   家园奖获得者:

   田野奖获奖名单:

   胡杨奖获奖名单:

   滋根奖获奖名单:

  福特汽车环保奖获奖名单

   荣获2005年自然环境保护项目名单:

   荣获2005年环境教育项目名单:

   荣获2005年大学生环境项目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第二届“可持续能源记者奖”获奖名单

   特别奖获得者:

   优秀奖获得者名单:

  多家媒体年度评奖中的环保组织与人物获奖名单

   廖晓义获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奖

   萧亮中被评为凤凰卫视“风范大国民2005年度十大人物”

   获得《南风窗》“年度人物奖”、“年度组织奖”的环保人士与组织

    萧亮中:汇入自由大江的浪

    运建立:汉江声气通南北

    华如启:“两省一市边区拯救母亲河行动代表小组”的灵魂人物

    绿色和平:做可靠的提倡者

   解振华、陈法庆入选《公益时报》2005十大公益人物

    陈法庆:为农民的环境权拍案而起

    解振华:为失职而挂冠的部长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获“2005第二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行为评选活动”年度NGO特别奖

   自然之友和绿色流域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全球50佳

 五 附录 资料库

  环境主题日一览

   国际湿地日

   世界水日

   世界气象日

   地球日

   世界无烟日

   世界环境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世界人口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世界动物日

   世界粮食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世界无车日

   国际志愿者日

  绿色经典文献目录

 五 附录 链接

  重要文献

  重要网站

  环保NGO名录

 特别鸣谢

 前言

 后记

 文后辅文

 相关链接:2006年已经出版或即将出版的部分皮书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第一本尝试从环保组织的社会视角与民间立场,提供有别于政府—国家立场或学院派定位的绿色观察。综合观察审视2005年度重大/热点的环境事件、问题突出/主要的环境领域。附加经典案例分析,提供较为详实、重要的环保资料索引。汇集40余位知名环保专家、环保人士、律师、记者的一线观点。为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型留下真实写照和民间记录。每册图书均附有数据库光盘(SSDB),该光盘既是电子书,又是数据库,安装后可通过电脑阅览,输入任意字词,均可快速查询检索,阅读、研究更为方便快捷。

王冬梅:《强硬环评风暴职责所在显露现实寻常执法的软肋》,2005年2月17日《工人日报》。

刘伟生:《“环评”经济发展中的困惑》,《环境经济》2005年第3期。

国家环保总局《推进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生态环境警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樊胜岳等:《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与制度选择》,科学出版社,2005。

国家林业局:《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2005。

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公报》,2004。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刘湘南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区域生态环境退化机制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张定龙:《我国荒漠化形势及防治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

周欢水等:《中国荒漠化面积与分布特点》,《大自然探索》1998年第4期。

刘玉振等:《土地荒漠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刍议》,《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请见英文《自然》杂志2005年6月30日一期第1186页。或访问下面的《自然》杂志网站。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35/n7046/full/4351179a.html.

简 介:本书关注政府间的协调和行动以及治理的问题,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当前中国流域治理碎片化现状及解决碎片化问题的政府间协调机制,梳理了协作性治理、整体性治理、市场型治理三种指导思想及协调思路。本书以清水江为例,梳理了流域治理中基于市场型治理的政府间协调创新,指出了各种协调类型的局限性和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中国流域...

作者: 任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1.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依据国际经验判断,中国已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这表明,目前中国已经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本书在对中国进入城市时代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城市发展必须走“绿色繁荣”之路。2.本书认为,在以城市型社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