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2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图书

How an Acquaintance Society is Possible: the Favor and its Logic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

SSAPID:101-6038-2003-98
ISBN:978-7-5097-5873-1
DOI:
ISSN:
关键词:

农村社会学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基础秩序研究的作品,人情是表达的载体,村庄社会结构是论证的视角,熟人社会是实践的场域。本书试图以农村社会的人情和人情秩序为例来探讨熟人社会的性质,所回应的问题是,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本书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建构并论证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人情进行社会机制分析,由此回应熟人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宋丽娜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言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

   (一)“礼物范式”

    1.国外的相关研究

    2.中国人情研究的功能主义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人情”

  三 人情的社会机制分析

   (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

   (二)分析框架:公共性与私人性

  四 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

   (二)以村庄社会结构为视角的区域比较研究

   (三)田野工作与资料来源

   (四)基本概念与表述框架

 第二章 熟人社会的组织与结构

  一 血缘和地缘

   (一)血缘关系

   (二)地缘关系

   (三)血缘与地缘关系的混合

  二 自己人认同

  三 熟人社会

   (一)农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元

   (二)熟人社会的运作机制

   (三)村庄社会结构

  四 小结

 第三章 人情的构成之一:以人物关系为标准

  一 主人

  二 帮工

   (一)帮工的构成与组织

   (二)帮工的变迁

   (三)帮工的社会机制

  三 知客

   (一)团结型村庄的知客及其特点

   (二)分裂型村庄的知客及其特点

   (三)分散型村庄的知客及其特点

  四 仪式性人情的组织

  五 小结

 第四章 人情的构成之二:以事务关系为标准

  一 村庄中的仪式

   (一)团结型村庄的仪式及其特征

   (二)分裂型村庄的仪式及其特征

   (三)分散型村庄的仪式及其特征

   (四)丧葬仪式及其命题

  二 仪式的功能性

  三 仪式的社会性

  四 仪式的价值性

   (一)信仰

   (二)人生任务

  五 小结

 第五章 人情往来的规则与机制

  一 农民的人情往来

   (一)团结型村庄的人情往来

   (二)分裂型村庄的人情往来

   (三)分散型村庄的人情往来

  二 请帖与人情往来的参与规则

  三 礼账与人情往来的平衡规则

  四 家庭与人情往来的新陈代谢规则

  五 小结

 第六章 在熟人社会中为人处世

  一 村庄语境中的为人处世

   (一)团结型村庄的为人处世

   (二)分裂型村庄的为人处世

   (三)分散型村庄的为人处世

   (四)小结

  二 外来户与为人处世

  三 村庄权威与为人处世

  四 村庄边缘人与为人处世

  五 小结

 第七章 人情异化

  一 人情的祛魅化

   (一)闹婚

   (二)闹丧

   (三)无仪式

  二 人情的功利化

   (一)人情名目

   (二)人情周期

   (三)人情规模

   (四)人情投入

  三 人情的工具化

  四 人情异化的社会基础

   (一)村庄社会结构

   (二)礼账的不平衡

   (三)社会评价机制

  五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 人情的性质及其区域差异

  二 人情异化的逻辑及其变化趋势

  三 人情秩序的建构

   (一)人情秩序的内核

   (二)人情秩序的要素

   (三)人情秩序的三重基础

   (四)人情秩序的运作机制

   (五)人情秩序的三重实践

   (六)人情秩序的现代性适应

  四 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一)人情秩序处理熟人社会的分化

   (二)人情秩序的运作完成熟人社会的整合

 附录

这是一个关于农村社会基础秩序研究的作品,人情是表达的载体,村庄社会结构是论证的视角,熟人社会是实践的场域。本书试图以农村社会的人情和人情秩序为例来探讨熟人社会的性质,所回应的问题是,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本书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区域比较法、社会统计学方法,建构并论证了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人情进行社会机制分析,由此回应熟人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蔡恩泽:《不堪重负的人情消费》,《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2期。

曹海林:《村庄红白喜事中的人际交往准则》,《天府新论》2003年第4期。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陈柏峰:《乡村干部的人情与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柏峰:《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社会》2011年第1期。

陈文玲:《道德分层与村民的“脸面”》,《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董磊明、陈柏峰、聂良波:《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8a第5期。

董磊明:《宋村的调解》,法律出版社,2008b。

董金松:《“工具性表达”:发达农村社区礼物交换的实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5期。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法〕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法〕杜蒙:《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王志明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冯小双:《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符安平:《春节农村“人情消费”愈演愈烈》,《乡镇论坛》2009年第2期。

〔法〕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耿羽、王德福:《类型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人情”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

耿羽:《农村“啃老”现象及其内在逻辑》,《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12期。

管日兴:《如今乡村请客送礼风愈演愈烈——人情大过债,头顶锅儿卖》,《乡镇论坛》1999年第5期。

龚为纲:《人情是无息贷款吗?》,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

郭宏斌:《转型期农村礼物不对等交换的社会学解读——以L村为例》,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郭于华:《生命的续存与过渡:传统丧葬礼仪的意识结构分析》,载王铭铭、潘忠党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1989。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贺雪峰:《论村治模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a年第2期。

贺雪峰:《中国农村研究的主位视角》,《开放时代》2005b年第2期。

贺雪峰:《“公私观念与中国农民的双层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贺雪峰:《个案调查与区域比较: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进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a年第1期。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b年第1期。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c。

贺雪峰:《农民价值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开放时代》2008a年第3期。

贺雪峰:《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生活的重建》,《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b。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09a年第5期。

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b。

贺雪峰:《熟人社会的治理》,《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c年第2期。

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a。

贺雪峰:《论熟人社会的人情》,《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a第4期。

贺雪峰:《论基层治理内卷化》,《开放时代》2011b年第1期。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2002年第3期。

贺雪峰、袁松、宋丽娜等:《农民工返乡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b。

贺雪峰:《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开放时代》2012年第10期。

贺雪峰、刘燕舞等:《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胡晓芹:《支客先生》,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总第8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胡昌方:《礼多村民忧》,《乡镇论坛》2001年第3期。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黄光国等主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黄光国主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巨流图书公司,1988。

黄剑波、王媛:《乡村葬礼中的“灵事”与“人事”》,载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1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黄玉琴:《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黄鹏进:《对鄂东南农村婚礼“送礼”的人类学考察》,《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

黄海:《当代乡村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红镇“混混”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美〕华琛:《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历史人类学学刊》 2003年第2期。

汲喆:《礼物交换作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靳凤林:《死亡与中国的丧葬文化》,《北方论丛》1996年第5期。

〔英〕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金耀基:《人际关系中人情之分析》,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3a。

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3b。

江苏农户丧事请人跳脱衣舞,称观众多后代旺,《焦点访谈——丧事上跳起脱衣舞》,http://news.sohu.com/20060821/n24491 8158.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5月12日。

〔匈〕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经济与政治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孔美艳:《民间丧葬演戏略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梁永佳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吴文藻编译《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区与功能——派克、布朗社会学文集及学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雷丽:《破解江汉平原“另类婚俗”的社会学密码》,《文化学刊》2008年第5期。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建宗:《隐匿在丧葬礼仪背后的几种意识》,《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梁永佳:《差异与等级——路易·杜蒙的比较社会学》,《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5辑》2010。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福奎:《谨防“人情”变味》,《党员干部之友》2003年第12期。

刘世定:《〈乡土中国〉与“乡土”世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刘拥华:《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刘燕舞:《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现代中国研究(日本)》2009年第9期。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庞珊珊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卢晖临:《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骆玉华:《“人情消费”猛于虎》,《中国民政》1996年第11期。

〔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翀炜:《何以“当大事”——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分析》,《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梅静:《农民,走出“人情债”的怪圈》,《北方经济》1999年第8期。

欧阳静:《农民公私观念与国家观念的南北差异》,《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以〈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彭泗清:《中国人“做人”的概念分析》,《本土心理学研究:文化、心病及疗法(台北)》1993年第2期。

钱穆:《礼与法》,载《湖上闲思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秦广强:《农村人情及人情消费的变迁——鲁西北A村调查》,《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沙莲香:《“己”的结构性位置——对“己”的一种释义》,《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尚会鹏:《中原地区“闹房”习俗的社会功能及其变化》,《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

尚会鹏:《豫东地区婚礼中的“随礼”现象分析》,《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申端锋:《小亲族简论——山东S村的个案呈现》,《三农中国》2005年第5期。

申端锋:《具体的“私”与抽象的“公”》,《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

沈毅:《“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宋丽娜:《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a年第2期。

宋丽娜:《论农村的人情规则模式》,《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b年第6期。

宋丽娜:《河南农村的仪式性人情及其村庄社会基础》,《民俗研究》2010a年第2期。

宋丽娜:《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b年第1期。

宋丽娜:《选举动员与农民的“人情票”》,三农中国网,2010c。

宋丽娜、田先红:《论圈层结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宋丽娜:《分化的村庄与分化的农民》,《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a。

孙立平:《重建社会的基础秩序》,孙立平搜狐博客,2007b。

孙明华、姚新洪:《道是“有情”却“无情”——农村人情“扭曲”透视》,《调研世界》1992年第1期。

谭同学:《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王德福:《人情的公共性及功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5日第7版。

王德福:《人情交往的逻辑、规则与功能》,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b。

王娟:《从民间丧葬习俗看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

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王铭铭:《物的社会生命?——莫斯〈论礼物〉的解释力与局限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王铭铭:《中间圈——“藏彝走廊”与人类学的再构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王铭铭:《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王铭铭、杨清媚:《费孝通与〈乡土中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王思斌:《多元嵌套结构下的情理行动——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研究》,《学海》2009年第1期。

王斯福:《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

文子牛:《人情送礼风之忧》,《党员之友》1994年第10期。

微风:《变异的“人情”》,《四川统一战线》1994年第5期。

〔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吴毅等:《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吴重庆:《“乡土儒学资源的再生”》,《天涯》2005年第4期。

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南天书局,2001。

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荀丽丽:《“礼物”作为“总体性社会事实”——读马塞尔·莫斯的〈礼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杨华:《湘南宗族性村落的“面子”及其价值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

杨华:《人情的性质及其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a年第1期。

杨华:《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开发研究》2008b年第2期。

杨华:《自己人的调解——从农村纠纷调解过程中的“举例说明”谈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a年第2期。

杨华:《绵延之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b。

杨华:《人情与熟人社会》,未刊稿,2009c。

杨华、范芳旭:《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老军人自杀》,《开放时代》2009d第5期。

杨华:《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88。

杨国枢:《中国人之缘的观念与功能》,载杨国枢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1993。

杨涛、吴国清:《物的社会生命:人情伦理与等级秩序——兼论〈礼物的流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杨宜音:《“自己人”: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2000年第13期。

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杨建华:《论社会分化的三个维度》,《浙江学刊》2010年第1期。

余洋:《死的尊严——淮北地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解码》,《社会》2001年第4期。

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之维与村庄公共生活的整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袁松:《生活世界中的村庄社会分层》,《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张永健:《婚姻丧葬礼俗与中国传统农民家庭制度》,《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

张江华:《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2010年第5期。

张世勇:《红白喜事为什么要简办?安徽省长丰县调查报告》,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9。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张乐天:《农村社区中的社会分化与整合——以浙北农村为例的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张维安:《人情风刮走现金知多少》,《社会》1990年第2期。

赵旭东:《文化实践、图式与“关系”建构——以河北白洋淀地区两村落的个案分析为例》,《开放时代》2009年第3期。

赵旭东:《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2010年第6期。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4期。

翟学伟:《个人地位: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a。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b年第5期。

翟学伟:《中国人的“大公平观”及其社会运行模式》,《开放时代》2010年第5期。

郑兰华:《人情债成为农民的新负担》,《中国统计》2009年第9期。

朱晓莹:《“人情”纯抑制着对我的感情——对苏北一农户人情消费的个案分析》,《社会》2003年第9期。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派出所长退出人情网引发“强震”》,《江南时报》(2004年10月28日第十二版)。

Bruce J. Jacobs:《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载黄光国等主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简 介:本文以一个乡镇近十年来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基层组织的策略主义应对作为分析对象,理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行为逻辑、政治属性,进而理解基层政治的运作及性质。进而从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三层关系中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政权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讨论。

作者: 陈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