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1

乡村治理的术与道图书

Governmentality and Legitimacy of Rural Governance: Field 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Bei Town

SSAPID:101-7568-9026-55
ISBN:978-7-5097-9826-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文以一个乡镇近十年来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基层组织的策略主义应对作为分析对象,理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行为逻辑、政治属性,进而理解基层政治的运作及性质。进而从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三层关系中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政权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讨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陈锋
编 辑:王颉;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序言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农民的政治属性与基层治理的性质

   (一)农民政治属性的两种解释

   (二)官民互动:抗争还是博弈?

   (三)基层组织的权力运作及其性质

  三 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三层关系中的乡村政治

   (一)“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乡村政治

   (二)机会主义政治:国家—基层组织—农民的三层分析

  四 方法与田野:个案研究与乡域政治

   (一)个案拓展与饱和经验法

   (二)研究单位:乡域政治

   (三)田野调查

   (四)结构安排

 第一章 官民博弈的流变

  一 乡域政治运作的社会基础

   (一)地域社会的基本概况

   (二)弱家族关联与地缘性移民村落

   (三)村庄的经济分化及其社会效应

   (四)村庄的社会关联与村级治理

  二 税费时代:整体性支配与被动型反抗

   (一)“株连”的计划生育控制

   (二)“设卡”的农业税费征收

   (三)日常抵抗与隐秘抵抗:农民的被动型博弈

  三 后税费时代:机会主义博弈的泛化

   (一)“钉子户”的蔓延与村庄公共建设的困境

   (二)上访的基本样态与谋利型上访的崛起

   (三)机会主义博弈的泛化

 第二章 农民博弈的表象与实质

  一 农民博弈的“正当性”建构

   (一)道义伦理:生存与公正

   (二)政治正确:党和政府要负责

   (三)权利意识:政策与法律

  二 农民博弈的行动策略

   (一)“赖”——以静制动的策略

   (二)“缠”——以动制静的策略

   (三)“胁”——以上制下的策略

   (四)“闹”——事件扩大化的策略

  三 农民博弈的内在实质

   (一)乡域政治与农民博弈的实质

   (二)无原则的利益博弈与“无公德的个人”

   (三)“出气”式斗争与熟人社会的村庄政治

 第三章 策略性应对与机会主义政治的形塑

  一 机会主义博弈的策略性应对

   (一)“躲”——回避放弃

   (二)“晾”——冷却处理

   (三)“开口子”——花钱买平安

   (四)“以恶治恶”——灰色暴力威胁

  二 压力型体制、目标替代与机会主义博弈的生产

   (一)乡镇的新中心工作:发展与稳定的张力

   (二)目标替代与机会主义博弈的生产

  三 村庄选举、“不得罪”逻辑与机会主义博弈的泛化

   (一)村庄选举与富人治村

   (二)乡村关系的张力与合力

   (三)干群关系的重构与“不得罪”逻辑

  四 治权弱化、技术治理与机会主义博弈的失控

   (一)乡村治权弱化:从间接治理转向直接治理

   (二)技术治理的限度与机会主义博弈的失控

 第四章 分利秩序与内卷化的基层治理

  一 资源流变背景下的消极作为与“积极”治理

  二 分利秩序的形成与乡村治理内卷化

  三 经纪模式与政权内卷化的历史怪圈

 结语 重建社会抑或重建政治?

  一 机会主义博弈:农民“抗争”的再认识

  二 有“术”无“道”的乡村治理

  三 治道与国家政权建设

  四 政治社会化与人心秩序的重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北镇2007~2012农民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简况

  二 北镇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一 组织领导

   二 责任目标

   三 检查考核

  三 中共北镇委员会落实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情况汇报

  四 中共北镇委员会关于做好建党90周年维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章 指导思想

   第二章 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 主要任务

    二 工作目标

    三 组织领导

    四 接访工作

   第三章 工作要求

  五 北镇村干部工资目标考核标准

   一 支部工作200分

   二 行政工作360分

   三 农业经济工作210分

   四 工业工作 230分

  六 北镇2011年各村村干部工资构成表

  七 北镇2011年各村村干部责任工资兑现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个乡镇近十年来农民与基层组织的互动作为分析对象,理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行为逻辑、政治属性,理解基层政治的运作及性质。从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三层关系中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政权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笔者在辽宁东部北镇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参与式观察和个案访谈。研究发现,以农业税费改革作为一个大致分界点,农民与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的互动和冲突中,从被动、消极的防御性反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机会主义博弈,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泛化。在乡村治理的博弈中,以少数谋利型上访户、“钉子户”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者巧妙地进行正当性的话语建构,并擅于采用“踩线而不越线”的行动策略。在局外人看来,这些行为可能被视作农民的正当维权和抗争,其表象背后却可能是由于治理不能正常施展而孵化出来的一种个人对社会的逃逸与不合作,或者说是行为者对社会及其公共权力的一种基于个体而非集体理性的“反制”,即行为者以牺牲普遍伦理和社会公益为代价以求自利,抑或只是熟人社会中村庄政治斗争所激发的官民不合作。农民的博弈行为有着自利性、现实性、个体性、地方性、投机性、权宜性等特征,机会主义博弈正日益主导乡村社会的秩序,导致乡村治理陷入官民难以合作的困境。但是,被治理者的政治是在被治理者与治理者的互动中型塑的。基层组织通过策略性应对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来达成“不出事”的目标,放纵了“无公德个人”的行为蔓延,也降低了基层组织的权威,基层治理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农民的机会主义和基层组织的策略主义相互型塑,形成基层政治的一体两面。从后税费时代国家、基层组织与农民的三层关系中,可以窥视当前基层政治的型塑机制。从结构和制度层面来说,自上而下的压力型维稳体制使基层组织产生目标替代并遵循“不出事”的逻辑,也为农民的投机性行为的出现留下制度漏洞。从自下而上看,村庄选举所产生的富人治村模式以及干群关系的重构,导致乡村干部基于自利性的考虑而奉行“不得罪”的行为逻辑,由此也纵容了农民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与扩散。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构性关系共同导致基层治理政治性的缺失,乡村治理有“术”无“道”。反观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的逻辑,国家正在有意识地推动乡村治理转型,通过弱化乡村治权,从间接治理向直接治理的转换,以及通过不断改进程序和精细技术来发挥其治理的职能,依靠“行政吸纳政治”的逻辑进行社会建设。然而,治权弱化和技术治理的转向造成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出现责任—利益连带机制的断裂和失衡,基层治理能力大大下降,农民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行为进一步失控。换言之,国家在表面上推动基层权力运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民主化,重在“术”的变革,但其实质结果是基层组织以引进更多的地方社会势力进行更加非正式、非规范的治理,来维持一个脆弱的、病态的秩序平衡。丧失政治性的非正式治理已经与传统意义上的简约治理在性质上发生根本转变,治道的丧失使得规则之治也离预期更加遥远。与此同时,基层组织与地方的社会势力结盟,导致其性质发生异化甚至蜕变。这在资源下乡和地方资源资本化的背景下又进一步引发了另一个后果:他们与相关利益主体一并蚕食和瓜分流变中的国家资源和地方资源,形成分利秩序。乡村治理出现“内卷化”。基于对当前基层政治运作的阐释,本书认为,当前国家政权建设应当将乡村治理的“道”这一“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上日程,从而建立起国家与基层权力运作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从更宽泛的意义讲,乡村社会正在普遍遭遇“人心散去”的危机,以“治道”为基础进行政治社会化是人心秩序重建的重要基石。从人心通往政治,重塑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而达成“道”与“术”,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的某种契合,是乡村社会形成有灵魂、有规则的公共秩序的关键。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2005,《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埃文斯、鲁施迈耶等,2009,《找回国家》,方力维、莫宜瑞,黄理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巴林顿·摩尔,1987,《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

〔美〕保罗·康纳顿,2000,《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彼得·M.布劳,201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李国武译,商务印书馆。

〔英〕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2009,《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张云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美〕 查尔斯·蒂利,2007,《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查尔斯·蒂利,2008,《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2010,《抗争政治》,李义中译,译林出版社。

〔美〕戴维·伊斯顿,1998,《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

〔美〕杜赞奇,2008,《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法〕古斯塔夫·勒庞,2004,《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凡勃伦,2012,《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李华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弗兰西斯·福山,2007,《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英〕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

〔匈牙利〕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李怀印,2008,《华北村治: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国家与乡村》,岁有生、王士皓译,中华书局。

〔美〕罗斯·特里尔,2006,《毛泽东传(插图本)》,胡为雄、郑玉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罗威廉,2005,《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江溶、鲁西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德〕马克斯·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德〕马克斯·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大出版社。

〔美〕迈克尔·赫勒,2009,《困局经济学》,闾佳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英〕迈克尔·曼,2002,《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迈克尔·曼,2007,《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陈海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曼瑟尔·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滋贺秀三,1998,《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美〕萨缪尔·P.亨廷顿,200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汤因比、〔日〕池田,1985,《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美〕托尼·赛琪,2006,《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分析》,邵明阳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美〕西达·斯考切波,2007,《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西德尼·塔罗等,2011,《社会运动论》,张等文、孔兆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美〕阎云翔,2009,《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美〕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杨联陞,2008,《“报”作为中国关系社会基础的思想》,张晓丽译,费正清编《中国的思想与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

〔意〕Donatella della Porta & 〔英〕 Mario Diani,2002,《社会运动概论》,苗延威译,巨流图书公司。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1983,《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

〔印度〕查特杰,2001,《关注底层》,《读书》第8期。

〔印度〕查特杰,2007,《被治理者的政治》,田力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

〔美〕詹姆斯·C.斯科特,2011,《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锦清,2006,《历史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重温宋以来的乡村组织重建》,《探索与争鸣》第10期。

曹正汉,2011,《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常倩,2012,《赢利性上访、赢利性经纪与基层社会参与》,《东南学术》第3期。

陈柏峰,2007,《从利益运作到感情运作:新农村建设时代的乡村关系》,《开发研究》第4期。

陈柏峰,2011,《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锋,2011,《论基层政权的“嵌入式治理”——基于鲁中东村的实地调研》,《青年研究》第1期。

陈锋,2012a,《后税费时代农民权责失衡和治理性危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8期。

陈锋,2012b,《连带式制衡:基层组织权力运作的机制》,《社会》第1期。

陈锋,2014,《从整体支配到协商治理:乡村治理转型及其困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陈锋,2015,《分利秩序与基层治理内卷化——资源输入背景下的乡村治理逻辑》,《社会》第3期。

陈锋、袁松,2010,《富人治村下的农民上访:维权还是出气?》,《战略与管理》第3期。

陈桂棣、春桃,2004,《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剑波,1994,《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经济研究》第7期。

陈谭、刘祖华,2004,《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管理世界》第10期。

陈文胜,2005,《中国三农学界的五种倾向》,《三农中国》第3期。

陈永正、陈家泽,2004,《论中国乡级财政》,《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陈周旺,2009,《革命有多光荣?——评查尔斯·蒂利的〈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开放时代》第4期。

成庆,2012,《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徐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第10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党国英,2005,《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邓正来,1997,《“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狄金华,2008,《“乡域政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开放时代》第4期。

狄金华,2009,《中国农村田野研究单位的选择——兼论中国农村研究的分析范式》,《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狄金华,2015,《被“困”的治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董海军,2008,《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董海军,2010,《依势博弈:基层社会维权行为的新解释框架》,《社会》,第5期。

董磊明,2007,《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福建教育出版社。

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法律出版社。

董磊明,2012,《强大的常规性权力何以必要》,《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10期。

董磊明、陈柏峰等,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费孝通,1996,《学术自述与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费孝通、张之毅,2006,《云南三村》序H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冯小双,2002,《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社会学研究》第1期。

甘阳,1998,《“民间社会”概念批判》,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耿羽,2011,《灰黑势力与乡村治理内卷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管清友、邵鹏,2002,《由财政压力引发的农民超负担》,《上海经济研究》第7期。

桂华,2011a,《基层治理视域中的农民上访问题研究》,《战略与管理》第1期。

桂华,2011b,《散射格局:地缘村落的构成与性质》,《青年研究》第1 期。

郭亮,2009,《从“救济”到“治理手段”——当前农村低保政策的实践分析:以河南F县C镇为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郭亮,2013,《地根政治——江镇地权纠纷研究(1998-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韩鹏云,2012,《乡村研究视阈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脉络检视与范式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贺雪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6,《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的深化》,《读书》第11期。

贺雪峰,2007,《试论二十世纪中国乡村治理的逻辑》,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总第4期,福建教育出版社。

贺雪峰,2008b,《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

贺雪峰,2008a,《税费改革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1期。

贺雪峰,2009,《村治的逻辑——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0,《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

贺雪峰,2011a,《国家与农民的三层分析——以农民上访为问题意识之来源》,《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贺雪峰,2011b,《熟人社会的竞选——以广东L镇调查为例》,《广东社会科学》第5期。

贺雪峰,2011c,《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第2期。

贺雪峰,2012a,《农村边缘群体在快速崛起》,《环球时报》,2月28日。

贺雪峰,2012b,《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第10期。

贺雪峰,2012c,《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关于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个初步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贺雪峰,2013,《新乡土中国(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4,《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社会学评论》第1期。

贺雪峰、刘岳,2010,《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学术研究》第6期。

贺雪峰、王习明,2002,《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浙江学刊》第6期。

黄冬娅,2008,《比较政治学视野中的国家基础权力发展及其逻辑》,《中大政治学评论》第3辑,中央编译出版社。

黄海,2010,《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三联书店。

黄仁宇,1997,《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宗智,2000a,《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0b,《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5,《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黄宗智,2007,《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行政》,《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焦长权,2010,《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一种农民上访行为的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6期。

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昌平,2012,《再向总理说实话》,中国财富出版社。

李里峰,2005,《经纪模式的消解:土地改革与赋税征收》,《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连江、欧博文,1997,《当代中国的农民抗争》,吴国光编《九七效应》,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强,2008,《自由主义与现代国家》,爱思想网,7月28日。

李德瑞,2012,《学术与时势: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政治的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姿姿,2008,《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界》第1期。

李祖佩,2011,《混混、乡村组织与基层治理内卷化——乡村混混的表达力量及后果》,《青年研究》第3期。

梁簌溟,1990,《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治平,1996,《习惯法、社会与国家》,《读书》第9期。

林冈、储俊康,2009,《被治理者政治的建构——评帕萨·查特杰的政治社会理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林辉煌,2011,《寡头政治与中国基层民主》,《文化纵横》第2期。

林毅夫,1994,《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

刘健芝等编,2005,《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刘金志、申端锋,2009,《乡村政治研究评述:回顾与前瞻》,《开放时代》第10期。

刘守英,1993,《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刘泰洪,2007,《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机制:一个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人文杂志》第4期。

刘燕舞,2008,《作为乡村治理手段的低保》,《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陆学艺,1991,《当代中国农村和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

吕德文,2009,《治理“钉子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吕德文,2012a,《“钉子户”、媒介动员和社会运动》,《社会》第3期

吕德文,2012b,《群众路线与基层治理》,《开放时代》第6期。

吕德文、陈锋,2008,《在“钉子户”与“特困户”之间——重新理解税费改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毛丹,2008,《村庄的大转型》,《浙江社会科学》第10期。

毛丹、任强,2003,《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991,第4卷,人民出版社。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997,《欠发达地区经济起飞的关键是“资源资本化”——中国扶贫体制改革试验区的实证经验》,《管理世界》第6期。

欧阳静,2011,《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潘维,2013,《维稳之道,在于能办小事》,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net/article/2013/0218/article_32593.html。

裴宜理,2008,《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下)》,《国外理论动态》第3期。

裴宜理,2012,《对革命传统的不断动员是中共的独特能力》,“政见CNPolitics”网,http://cnpolitics.org/2012/12/elizabeth-perry/。

钱杭,2001,《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强世功,1998,《市民社会及其问题——评〈国家与社会〉》,《中国书评(香港)》第3期。

强世功,2001,《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法制出版社。

强世功,2003,《我们究竟贡献了什么?——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初步反思(自序)》,《法制与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7,《“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强世功、张佳俊,2012,《社会冲突与秩序重建》,《文化纵横》第6期。

清华课题组,2010,《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总第33期。

仇立平,1997,《社会阶层理论:马克思和韦伯》,《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2009,《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饶静、叶敬忠等,2011,《“要挟性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荣敬本等,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

申端锋,2007,《农村生活伦理的异化与三农问题的转型》,《中国农村观察》第10期。

申端锋,2009,《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石发勇,2005,《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为例》,《学海》第3期。

史焕高,2010,《权力与国家:评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政治与法律评论》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丽娜,2009,《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宋丽娜,2014,《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1993,《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月卷。

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洞察》,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7,《守卫底线,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

田先红,2012b,《农民行动单位与上访行为逻辑的区域差异》,《人文杂志》第4期。

田先红,2012a,《治理基层中国——桥镇信访博弈的叙事(1995-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田先红、杨华,2009,《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深层次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研世界》第3期。

汪晖,2008,《去政治化的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笛,2001,《20世纪初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历史研究》第5期。

王德福,2011,《政策激励型表达: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个分析框架》,《探索》第5期。

王汉生、王一鸽,2009,《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会,2011,《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第3期。

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铭铭,2005,《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宁,2002,《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绍光,2007,《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绍光,2009,《国家能力的重要一环:濡化能力》,胡鞍钢、王绍光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绍光、胡鞍钢,1993,《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王先明,1997,《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先明、常书红,2005,《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纠葛与重构——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权力体制的历史变迁》,《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中国古籍出版社。

王晓毅,1993,《血缘与地缘》,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晓毅、渠敬东等,2009,《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民族出版社。

王亚新,1998,《评论:内在的理解与冷静的批评》,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韦正翔,2008,《中西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历程》,潘维、廉思主编《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温铁军,2001,《百年中国,一波四折》,《读书》第3期。

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

文崇一,1998,《报恩与复仇:交换行为的分析》,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桂冠图书公司。

吴长青,2010,《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第2期。

吴重庆,2014,《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飞,2007,《自杀作为中国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理财、李芝兰,2003,《乡镇财政及其改革初探》,《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吴淼,2003,《选择性控制:行政视角下的乡村关系———对湖南省H镇政府对村关系的个案阐释》,徐勇、项继权主编《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毅,2007c,《记述村庄的政治》,湖北人民出版社。

吴毅,2007b,《“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表达的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吴毅,2007a,《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毅,2008,《治道的变革——也谈中国乡村社会的政权建设》,《探索与争鸣》第9期。

谢立中,2007,《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辛逸,2001,《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第5期。

徐小涵,2010,《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论述》,《社会学研究》第1期。

徐昕,2007,《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勇,1997a,《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二十一世纪(香港)》第42期。

徐勇,1997b,《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勇,2000,《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开放时代》第11期。

徐勇,2003,《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第4期。

徐勇,2006,《“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东南学术》第4期。

许纪霖、刘擎、钱永祥等,2011,《政治秩序与心灵秩序》,《东方早报》,10月19日。

许烺光,2001,《祖荫下:中国的亲属关系,文化人格和社会流动》,台湾南天书局。

杨华,2011,《税费改革后农村信访困局的治理根源——以农民上访的主要类型为分析基础》,《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第4期。

杨华,2012,《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杨华、王会,2011,《重塑农村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理解税费改革以后乡村治理困境的一个框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杨念群,2001,《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杨念群,2007,《近代中国史学研究中的“市民社会”》,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2005,《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杨雪冬,2007,《政治文明、现代国家与宪政建设》,《社会科学》第9期。

叶文辉,2004,《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变迁与农村税费问题的形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1期。

尹钛,2005,《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二十—世纪》第3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应星,2004,《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第3期。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 2期。

应星,2011,《“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社会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7,《当代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俞可平等,2002,《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袁松,2012,《富人治村——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袁松,2014,《以“村庄”为立身之本》,《社会学评论》第1期。

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5期。

翟学伟,2007,《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第1期。

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军、王晓毅等,2003,《传统村庄的现代跨越》,山西经济出版社。

张乐天,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仲礼,2001,《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剑英,2008,《当代中国三大价值观的交汇与整合》,潘维、玛雅主编《聚焦当代中国价值观(1978-2008)》,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赵树凯,2005,《乡镇政府的应酬政治》,《社会科学报》9月15日。

赵晓峰,2012,《重构农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天涯》第6期。

折晓叶,2008,《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法,2000,《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战略与管理》第4期。

郑卫东,2005,《“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永年,2007,《如果是利益博弈的话,那么就要有规则》,《新经济杂志》第10期。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2012,《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上海三联书店。

周黎安,2004,《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第6期。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第7期。

周其仁,1995,《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管理与世界》第3期。

周雪光,2008,《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第6期。

周雪光,2011,《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第10期。

朱晓阳,2011,《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法律出版社。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出版社。

Curr,Ted. 1970,Why Men Rebel.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Maurice. 1963,“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4,no.1.

Goffman E. 1974,Frame Analysis. New York:Haroer & Row,Publisher.

James C. Davies. 1971,When Men Revolt and Why. New York:Free Press.

Jean Chun Qi. 1995,“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China Quartely(144).

Kung-chuan Hsiao. 1979,Compromise in Imperial China.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Mary Backus Rankin. 1993,“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Modern China,Vol.19,No.2(April).

Mc Adam,Doug. 1982,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 Carthy,John D. and Mayer N. Zald. 1973,The Trend of Social Movements in America:Professionaliz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Morristown,N.J:General Learning Coporation.

Meyer David S. and Sidney Tarrow. 1998,The Social Movement Society: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a New Century. 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Michels,Robert. 1968,Political Party. New York:FreePress.

O’Brien,K. 1996,“Rightful Resistance”. World Politics,vol49,no.1.

R. Keith Schoppa. 1982,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

Scott,James C. 1990,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Siu,Helen F. 1989,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melser,Neil,J.,1962,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 New York:Free Press.

Snow et al. 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SR 51.

Tilly,Charles. 1978,From Mobilization Breed Revolution. New York:Random Press.

Vivienne Shue. 1988,The Research of the state: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alder,Andrew(ed.). 1995,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nlifornia Press.

Weber,Max. 1946,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Translated by H. H. G. a. C. W. Mil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usheng Peng. 2001,“Chinese Villages and Townships a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Ownership,Governance,and Marker Discipli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