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图书

Movements between the Han and Jin social class and historical change

SSAPID:101-5715-7175-07
ISBN:978-7-5097-276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汉晋之间是中国古代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阶段,其相关论著早已成为学术经典,相关研究领域也成为学术史上经典性课题。在此情况下,作者力图有所突破和创新。本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汉晋时期社会风尚与士人风尚的变化及其缘由,涉及汉魏之际、魏晋之际、晋宋之际等历史时段。以往学者多从思想文化的内部揭示相关文化现象的变异,而作者则从统治集团的更迭与统治者社会阶层的差异及其文化趣味的变化这一特殊视角来揭示相关缘由与动因,显示出作者的独到之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淮扬文化研究文库
作 者: 王永平
编 辑:李兰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第一章 东汉中后期之宦官与社会文化之变迁

  一 东汉宦官代表人物在经学领域的作为

  二 东汉宦官代表人物在术数及科技文化领域的贡献

  三 东汉宦官与宫廷文化趣味的市井化

  四 汉灵帝创设“鸿都门学”与阉宦之关系蠡测

 第二章 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与汉末文化的变迁

  一 汉灵帝之好经术与“才艺”

  二 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儒学士大夫的抗议

  三 “鸿都门学”士人的文化与阶级特性及主要代表人物事迹考

  四 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之原因与意义

 第三章 魏晋风度的前奏

  一 东汉后期士人在居丧守孝方面的“激诡之行”

  二 东汉后期的众“狂生”及其“诡圣”与“倨傲”之表现

  三 东汉后期士人“达生任性”的自然人生观念及其影响

 第四章 荀彧与汉魏之际的社会变迁

  一 弃袁归曹:出人意料的选择

  二 兖州之役:“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三 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四 举荐士人:协调曹操与大族名士的关系

  五 官渡之役:“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六 荀彧之死及其意义

 第五章 汉末流寓辽东士人之遭遇及其影响

  一 汉末流迁辽东之移民及其上层代表人物考

  二 公孙氏对待流寓人士之态度及流寓人士之遭遇

  三 流寓儒学名士在文化传承及辽东社会文化传播方面之贡献

 第六章 曹操父子崇尚“通脱”与汉魏之际的文化变异

  一 汉末世族与寒门家风的差异——兼释“通脱”

  二 曹氏父子之“为人佻易无威重”

  三 曹氏父子之重才艺、尚文辞

  四 曹氏父子“自好立贱”与同族通婚

 第七章 曹操倡俭与汉魏之际社会风尚的变化

  一 曹操之“雅性节俭”

  二 曹操“以俭率人”和“选用先尚节俭”

  三 曹操之家风:对其倡俭内因的探析

 第八章 曹操立嗣及其与儒学世族的冲突

  一 从曹操有意传位曹冲看其立嗣观念

  二 曹操意欲立曹植为嗣

  三 曹丕集团的构成及其活动

  四 曹植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活动

  五 曹操立嗣的无奈及遗患

 第九章 曹魏苛禁宗室之政策及其影响

  一 曹魏苛禁宗室的主要措施

   (一)曹魏之分封为“虚封”

   (二)曹魏诸王封土屡徙

   (三)诸王“无朝聘之仪”,严禁交结

   (四)禁锢诸王,严禁任职

   (五)诸王“禁防壅隔,同于囹圄”

  二 曹魏宗室、朝臣对苛禁王侯政策弊害的反思

 第十章 魏明帝之奢淫及其与儒学世族政治思想的分歧

  一 魏明帝曹睿奢淫之主要表现

   (一)魏明帝“崇饰宫室”

   (二)魏明帝扩建园囿

   (三)魏明帝大量蓄养后宫

  二 魏明帝奢淫之危害及儒学朝臣的抗议

   (一)魏明帝之奢华耗费了大量的财富,给广大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妨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魏明帝之崇尚奢华,身体力行,促成了曹魏上层社会生活的腐化和吏治的腐败

   (三)儒学朝臣对魏明帝奢淫的批评及其对曹魏政权的疏离

 第十一章 世族势力之复兴与曹睿顾命大臣之变易

  一 魏晋易代与史家曲笔

  二 汉晋之间寒门与儒学大族的升降

  三 司马懿之发迹与魏明帝改易辅政大臣之真相

 第十二章 曹爽、司马懿之争与正始年间政局的变化

  一 正始初期曹爽与司马懿的表面合作

  二 曹爽政治核心集团的形成

  三 曹爽伐蜀与司马懿的破坏

  四 曹爽集团的政治改革

  五 世族势力对曹爽改制的敌视及曹爽集团的分化

 第十三章 诸葛诞之活动与琅邪诸葛氏“姓族”形成之关系

  一 从所谓“魏得其狗”说起——对有关诸葛诞评价的一点辨析

  二 汉魏之际诸葛氏之门第问题

  三 诸葛诞参与“浮华交会”与其家族门第上升之关系

  四 诸葛诞与司马氏联姻对于其家族门望升迁之重要意义

 第十四章 夏侯玄之政治活动、思想表现及其与司马氏之冲突

  一 正始、嘉平年间夏侯玄的政治活动及其与司马氏的斗争

   (一)夏侯氏与曹氏之关系

   (二)夏侯玄的政治思想及其与司马懿的分歧

   (三)夏侯玄是正始五年曹爽伐蜀的主谋之一和实际指挥者

   (四)嘉平六年夏侯玄之死及其与李丰、张缉谋反案的关联

  二 “宇量高雅”与“情礼兼到”:夏侯玄的玄学修养及其名士风度

   (一)夏侯玄参与早期的“浮华交会”

   (二)夏侯玄在玄学理论方面的修养及影响

   (三)夏侯玄儒玄兼综的名士风度

  三 夏侯玄之玄化对其家族门风转变、门第提升之意义

 第十五章 孙吴统治者之阶级出身及其政治特征与演变历程

  一 关于孙吴统治者之阶级出身问题

  二 孙吴统治者寒门身份的文化表现与特征

  三 孙吴统治者与儒学士大夫的冲突及侨、旧集团关系的演变

 第十六章 孙权立嗣及其与儒学世族的斗争

  一 太子孙登“常有欲让之心”:一个潜在的政治危机

  二 “二宫构争”:太子和与鲁王霸之争

  三 “二宫构争”中两派的主要成员及其倾轧

  四 对“二宫构争”性质的辨析

 第十七章 孙吴统治者之尚巫及其对待道教、佛教之政策

  一 孙吴统治者与方士之交往及其与道教之关系

   (一)与富春孙氏发迹的相关巫觋谶言

   (二)孙权之尊崇方士及其道术

   (三)孙休、孙皓之尊崇方士及其道术

   (四)对孙氏压制道教之人物及其动机的分析

  二 孙吴统治者对待佛教之态度及其影响

 第十八章 江东士人之去就与陈敏割据之成败

  一 陈敏之乱与江东大族之态度

  二 顾荣等江东人士反击陈敏之原因

 第十九章 司马道子之专权与东晋后期政局之变化

  一 晋孝武帝之“威权己出”与司马道子之专权

  二 司马道子专权过程中对高门士族的遏制

  三 孝武帝、司马道子父子之提携宗室、寒士与重用寒人“近习”

   (一)孝武帝、司马道子之重用宗室以强化皇权

   (二)孝武帝、司马道子之拔擢儒学寒士以辅助皇权*

   (三)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之重用寒人佞幸以强化集权

 第二十章 东晋后期刘牢之之成败与北府寒门武人势力的崛起

  一 “世以将显”:刘牢之之出身、尚武门风及其社会阶层

  二 淝水大捷:刘牢之的勋业与武人势力的兴起

   (一)淝水之战,“功始牢之”:受执政高门士族驱使的武力先锋

   (二)北伐先锋,进抵邺城

  三 “一人而三反”:刘牢之卷入东晋内乱及其败亡之意义

   (一)在王恭与司马道子父子间的投机

   (二)镇压孙恩及其地位的提高

   (三)在桓玄与司马道子父子间的投机

  四 刘牢之悲剧之意义与北府集团之心态

 第二十一章 刘毅与刘裕之争及其性质

  一 义熙年间刘毅与刘裕之间斗争之意义

  二 刘毅之家世门第及其发迹

  三 义熙年间刘毅与刘裕之间的权力争夺

   (一)刘毅企图阻止刘裕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二)刘毅与刘裕阻挠对方的军事征伐活动,各欲争立军功以压制对方

   (三)刘毅与刘裕在人事任用方面的斗争

   (四)刘毅组织高门士族政治集团,力图与刘裕相抗

 第二十二章 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

  一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刘裕

  二 刘裕之“家本寒微”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三 刘裕之“颇慕风流”及其“议创国学”之效用与意义

   (一)刘裕之“颇慕风流”及其效用

   (二)刘裕之“议创国学”及其意义

  四 刘裕与佛教高僧的交往及其对佛法的奖挹

 总序

汉晋之间是中国古代一个急剧变革的历史阶段,本书从当时统治集团社会阶层升降、更替的角度,揭示相关社会文化、历史变革的缘由及其深刻影响。本书研究的核心时段是魏晋之际,同时上溯至东汉中后期,下延至东晋。本书采用专题研究方式,体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学术研究思路。

简 介:本书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全书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和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

作者: 宋展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