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0

地域文化与汉末魏晋文学演进图书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Last Years of Han Till Wei-Jin Dynasty

SSAPID:101-0123-5261-22
ISBN:978-7-5201-140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全书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和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从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风度及文风演进的历史进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优势丛书
作 者: 宋展云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摘要

 总序

 后记

 扬州大学“优势丛书”编辑委员会

 绪论

  一 选题来源及其意义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 汉魏六朝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述评

   1.文学家籍贯分布与迁徙研究

   2.区域文学及其差异研究

   3.特定地域作家及文人群体研究

   4.文学风貌、题材、文体的地域研究

 第一章 汉末文化中心迁移与文风演变

  第一节 汉末文化中心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 文化中心迁移与地域文人群体的崛起

   二 中原文化复兴与汉末文化风尚的转变

   三 汉末文化中心迁移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汝颍文化兴起与汉魏之际文风演变

   一 “汝颍固多奇士”——汝颍士人群体的崛起及其成因

   二 从“婞直之风”到“任情自适”——汝颍文化与汉末士风的演变

   三 从“齐气”到“逸气”——汝颍习气对汉魏之际文风的影响

  第三节 汉末荆州流寓士人学术文化与文学考论

   一 “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流寓士人与荆州文化的繁荣

   二 “不循旧辙,多张新帜”——荆州学风与士风

   三 “遭乱流寓,自伤情多”——“悲而不壮”的荆州文风

   四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流寓士人的离散及其影响

 第二章 三国吴蜀文化传统与文学发展

  第一节 孙吴文化与文学发展

   一 汉魏时期吴地文化的发展

   二 孙吴文学活动述论

   三 孙吴文学之特色

  第二节 蜀汉文化与文学发展

   一 汉魏时期巴蜀文化述论

   二 蜀汉文士的文质之争

   三 蜀汉文学之特点

 第三章 西晋南北文化交流与洛中文坛兴盛

  第一节 三国归晋与洛中文坛兴起

   一 西晋初年的文化政策与文学发展

   二 从《思旧赋》到《三都赋》——洛下文人心态的变迁

   三 张华与南北文学交流

  第二节 “二陆”入洛与南北文学交流

   一 南人群体的形成及其文学活动

   二 南北文人交流与太康文学中兴

   三 陆机诗文中的南北意象特点及其成因

 第四章 东晋文学地域分布与文学嬗变

  第一节 东晋初期建康政局与中兴文学主题的兴衰

   一 “东朝济济,远近属心”——东晋初期建康政局及过江士人心态

   二 “揄扬风流,亦彼时之汉武”——中兴文学主题之表现

   三 “长揖当途人,去来山林客”——从中兴到游仙

  第二节 会稽侨寓士族与山水玄言诗的兴盛

   一 “入则谈说属文”——会稽玄谈中心的形成

   二 “即顺理自泰”——“逍遥”新义与会稽侨寓士族闲适心态

   三 “以玄对山水”——清虚简淡的兰亭诗境

   四 “出处同归”——会稽侨寓士族离散与兰亭文学的消退

  第三节 江州隐逸文化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

   一 “怀仁山林,隐居求志”——江州隐士群体的形成

   二 “遗世弃荣”——江州隐士的隐逸心态及其成因

   三 清俊脱俗、安贫乐道——江州隐士群体及其文学创作

   四 江州隐逸文学与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

 结语 从地域文化视角看魏晋文学演进

  一 汉晋地域文化差异与文学之关系

  二 汉晋文化中心的迁移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三 汉晋文化交流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附录 汉末魏晋文士地域分布及其著述统计

2014年5月,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学科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本优势学科的宗旨是,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江苏文化强省战略,追踪学科前沿,造就领军人才,面向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优势学科的建设。本优势学科建设的多项重要任务之一是出版一套系列丛书,考虑到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相一致,取名为“优势丛书”。最近制订的“江苏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下,继续大力支持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以提高江苏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优势丛书”的出版,将汇入本优势学科建设的多项业绩和成果,为新一轮优势学科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 古典文献

(魏)王弼注,(晋)韩康伯注《周易》,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孔安国传《尚书》,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毛亨传、郑玄笺《毛诗》,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郑玄注《周礼》,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郑玄注《仪礼》,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郑玄注《礼记》,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晋)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何休撰《春秋公羊传》,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晋)范宁集解《春秋穀梁传》,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魏)何晏集解《论语》,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汉)赵岐注《孟子》,见《汉魏古注十三经》,中华书局,1998。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8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

(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唐)姚思廉撰《陈书》,中华书局,1972。

(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中华书局,1971。

(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

(唐)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1974。

(宋)司马光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校点《通典》,中华书局,1988。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整理《史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1995。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

(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7。

(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

(宋)王应麟辑《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清)汪文台辑,周天游校点《七家后汉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

赵超编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中华书局,1998。

赵超著《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罗新、叶炜著《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

(北魏)杨衒之著,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

(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宋)乐史撰,王文楚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

(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

(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中华书局,2003年据清刻本影印。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

(宋)范成大撰,陆振岳校点《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宋)朱长文撰,金菊林校点《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唐)许嵩撰,张忱石校点《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

(宋)张敦颐撰,张忱石校点《六朝事迹编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宋)沈作宾修,(宋)施宿等纂《嘉泰会稽志》,中华书局,1990。

(宋)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南京出版社,2009。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影印本。

刘纬毅辑《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清)马国翰撰《玉函山房辑佚书》,见《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娜嬛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清)姚振宗撰《汉书艺文志拾补》,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钱大昭撰《补续汉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顾櫰三撰《补后汉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姚振宗撰《后汉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曾朴撰《补后汉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姚振宗撰《三国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侯康撰《补三国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丁国钧撰《补晋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文廷式撰《补晋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秦荣光撰《补晋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黄逢元撰《补晋书艺文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吴士鉴撰《补晋书经籍志》,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章宗源撰《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清)姚振宗撰《隋书经籍志考证》,见《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宋)叶适撰《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

(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

(清)钱大昕撰《廿二史考异》,见《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见《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清)钱大昕撰《潜研堂文集》,见《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清)赵翼撰《陔余丛考》,中华书局,1963。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2。

(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清)李慈铭撰,由云龙辑《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

(清)皮锡瑞撰《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中华书局,1985。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4。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61。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98。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79。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2版。

(汉)王充撰,黄暉校释《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

(汉)徐干撰,徐湘霖校注《中论校注》,巴蜀书社,2000。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

(晋)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1997。

(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

(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

(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

(南朝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

(南朝梁)释僧祐撰《弘明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

(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南朝梁)萧统选编,(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李善注《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南朝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

(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

(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

(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晋)潘岳著,王增文校注《潘黄门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07。

(晋)陆云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龙文集校注》,凤凰出版社,2010。

(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

(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里仁书局,2004。

(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1985。

(南朝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南朝梁)刘勰著,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南朝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南朝梁)钟嵘著,王叔岷笺证《钟嵘诗品笺证稿》,中华书局,2007。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许学夷撰,杜维沫点校《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齐鲁书社,1992。

(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清)沈德潜编《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

(清)张玉谷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

(清)陈祚明著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二 近现代学者论著

《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书店,2005。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唐长孺:《唐长孺文集》,中华书局,2011。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

缪钺:《冰茧庵读史存稿》(《缪钺全集》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缪钺:《冰茧庵古典文学论集》(《缪钺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缪钺:《冰茧庵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修订本),中华书局,2009。

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伊同:《五朝门第》,中华书局,2006。

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7。

方北辰:《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台湾文津出版社,1991。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永平:《六朝家族》,南京出版社,2008。

王永平:《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广陵书社,2010。

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萧华荣:《簪缨世家:六朝琅邪王氏家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萧华荣:《华丽家族:六朝陈郡谢氏家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7。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出版社,2005。

〔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

〔日〕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

丁世良:《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学史》,马彪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史念海:《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周振鹤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学苑出版社,2005。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

刘淑芬:《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学生书局,1992。

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张灿辉:《六朝区域史研究》,岳麓书社,2008。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5。

李学秦:《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

(荷兰)许理和著《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商务印书馆,2000。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孔繁:《魏晋文学与玄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南京出版社,2003。

王志平:《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5。

刘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商务印书馆,1936。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钱锺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中华书局,2007。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曹道衡、沈玉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华书局,1996。

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

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中华书局,2011。

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刘跃进:《秦汉文学论丛》,凤凰出版社,2008。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

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

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顾农:《建安文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王巍:《建安文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3。

孙明君:《两晋士族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10。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上海三联书店,2006。

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张可礼:《东晋文艺系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胡大雷:《玄言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

〔日〕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岳麓书社,1986。

〔日〕冈村繁:《冈村繁全集》,陆晓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日〕清水凯夫:《六朝文学论文集》,韩基国译,重庆出版社,1989。

〔日〕佐藤利行:《西晋文学研究》,周延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卫绍生:《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学苑出版社,2004。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文化地理视域中的中国古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9。

三 硕博论文

刘艳春:《陆机与吴地文化》,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李智敏:《慧远与东晋末期庐山地域的诗文创作》,浙江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王文进:《荆雍地带与南朝诗歌关系之研究》,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1988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建国:《东晋南迁士族与文学》,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霍贵高:《东晋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晓萌:《晋宋诗风演进原因之探析——以地域与文化的关系为中心》,北京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四 期刊论文

王志民:《汉赋与齐文化》,《文史哲》1990年第5期。

曹道衡:《略论晋宋之际的江州文人集团》,《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曹道衡:《从〈文选〉看中古作家的地域分布》,《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汪春泓:《汝颍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汪春泓:《从东吴学术文化特点看陆机文学理论和创作》,《复旦学报》1999年第5期。

金柯:《论汉末荆州文学》,《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月。

袁金祥:《略论东晋南朝会稽文人群》,《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8月。

李剑锋:《论江州文学氛围对陶渊明创作的影响》,《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王德华:《东晋文学的主题变迁及地域分布》,《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杨合林:《陶渊明与江东地域文化之关系》《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6月。

薛海波:《东汉颍川豪族的官僚化和士族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吴怀东:《建安文学新变与发生的地域文化背景》,《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蔡丹君:《荆雍地域与宫体诗的兴起》,《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