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38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探图书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New Normal” of China’s Economy

SSAPID:101-5596-1203-02
ISBN:978-7-5097-9103-5
DOI:
ISSN:

[内容简介] 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成为现阶段中国政府、中国经济学者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书从“新常态”的特征内涵、经济发展增速、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通胀通缩、改革红利、开放贸易、面临问题、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是了解中国“新常态”的重要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王军
编 辑: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及其内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的提出及其国际国内背景

   一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二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三 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孕育兴起

   四 国外需求复苏缓慢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五 我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

   六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一 经济发展体制的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 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形成促进发展的新动力

   三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创新驱动发展

   四 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

 第二章 增速换挡新常态

  第一节 中国经济减速换挡的中长期视角

   一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历史回顾

   二 1978~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1.劳动力数量不断增长和结构变化所释放的巨大人口红利

    2.家庭教育的较高支出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快速积累

    3.庞大的市场需求和高投资率所带来的快速实物资本积累

    4.后发优势带来的技术快速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提高

    5.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一系列重大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所释放的巨大制度红利

   三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中的若干亮点

  第二节 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与性质

   一 周期性调整是促使经济增速不断回调的直接原因

   二 结构性因素是经济增速减缓的根本原因

   三 体制性改革进展缓慢制约中长期经济增长

   四 创新能力滞后所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对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

   五 资源环境约束的持续增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影响

   六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性质: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

  第三节 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速的简要分析和展望

   一 短期需求端:下行压力有望逐步缓解

    1.在基建投资继续发力和房地产投资逐渐企稳的支撑下,投资仍将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关键作用

    2.消费市场将基本保持平稳,并对经济增长继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之作用

    3.我国外贸面临严峻形势,不再具备高速增长的内外部条件

   二 中长期供给端:增长空间巨大,6%~8%增长潜力可期

   三 “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宜定为6.5%~7%

   四 追求高质量、暖人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第三章 结构升级新常态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失衡与改善: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和服务业强国的艰难蜕变

  第二节 城乡与区域结构的失衡与改善:差距扩大趋势和发展不平衡态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一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得以改善

   二 区域发展从各自为政到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协同发展

  第三节 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与改善:差距有所缩小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

    1.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1978~1987年)

    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7~2002年)

    3.构建科学的收入分配阶段,形成多元化分配格局(2002年至今)

   二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状况分析

    1.初次分配现状分析

    2.再分配现状分析

    3.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分析

   三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原因

    1.以市场为主导的初次分配体制不规范

    2.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体系不完善

    3.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不健全

  第四节 投资与消费结构的失衡与改善:消费引擎初步启动,再平衡任重道远

   一 最终消费率严重偏低,投资率始终偏高

   二 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大多数时间明显快于最终消费增速和经济增长速度

   三 消费需求不足还表现为消费结构不均衡

   四 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整体高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五 中国消费率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

   六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和结构扭曲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七 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原因

  第五节 内需和外需结构的失衡与改善:内外需失衡、内外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有所改善

 第四章 创新驱动新常态

  第一节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一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及未来可能发生重大突破的领域

    1.世界科技革命发展历程

    2.世界科技发展的六大新趋势

   二 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1.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

    2.世界科技革命将带来的影响

   三 “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1.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

    2.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变革

    3.部分国家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政策

  第二节 创新的内涵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建议

   一 全面准确把握“创新”的丰富内涵

   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1.抓紧研究制定新一轮国家创新战略

    2.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和科研领域的投入

    3.加大科技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4.真正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解决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5.在整合创新资源基础上改善创新管理体系

    6.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第三节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

   二 当前我国创新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不高

    2.科技创新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

    3.国家的创新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4.科技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亟待改革

    5.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缺失,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

    6.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和激励不够

    7.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保护力度不够

    8.企业还没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三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将受到冲击,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2.新一轮工业革命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

  第四节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创建“科技创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 吸引全球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1.吸引全球人才是美国取得科技领先地位的成功经验

    2.中美经济、军事较量的关键是科技、金融和人才的较量

    3.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取决于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4.“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二 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吸引全球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1.吸引全球人才必须建立相近甚至优于硅谷的创新环境

    2.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如深圳、东莞等已具备吸引全球人才的基本条件

    3.目前吸引全球人才面临诸多体制、政策、法律障碍

    4.实行境内关外政策,可破除各种障碍并灵活引进人才

   三 拟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应有一个以吸引全球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使命的自由贸易园区

    1.现有和拟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大都以投资贸易为主

    2.现有高新区仍然是以吸引海归人才为主

    3.现有大学、研究机构吸引国外人才有很多局限性

    4.在海外设立研究机构应与吸引国际人才到国内工作结合起来

   四 创建“科技创新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设想

    1.基本内涵

    2.主要原则

    3.总体思路

 第五章 新常态下的区域协同

  第一节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

   一 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与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1.区域协调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2.新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的再认识

   二 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

    2.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与新格局

    1.区域协调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面临的新态势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生产力布局呈现的新格局

   四 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2.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3.统筹兼顾与重点突出相结合

    4.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相结合

    5.区域协调与产业转移相结合

    6.总体战略与区域特色相结合

   五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政策建议

    1.逐步完善国家规划指导下的市场化区域协调机制

    2.构建以开放促开发的特殊区域经济发展机制

    3.制定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重塑对内开放新格局

    4.推动以城市群为增长核心的区域协调战略

    5.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

    6.尽快形成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机制

    7.建立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

    8.大力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9.建立健全更好服务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10.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人口管理制度

  第二节 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的全新区域经济战略思想

   一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打造命运共同体

   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

   四 以全方位开放寻找区域发展新的驱动力

   五 以“内外联动、协同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未来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未来政策取向

   一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1.“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2.“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3.“生态文明”的城镇化

    4.“承载传统”的城镇化

   二 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四大特点

    1.东部化

    2.大和特大城市化

    3.“群”城市化

    4.异地城镇化

   三 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中西部”化

    2.“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化

    3.“城市群”化

    4.“就地就近城镇”化

   四 新型城镇化的三大矛盾

    1.城市要“地”不要“人”

    2.城乡分割的土地管理制度是诸多经济问题的病根所在

    3.土地财政的痼疾不除,经济发展方式难转

   五 政策建议

    1.创新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制度

    2.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3.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4.统筹城市群规划

 第六章 新常态下的物价运行

  第一节 当前我国结构性通缩形势严峻

  第二节 未来几年物价运行的主要风险:短期通货紧缩压力较大,中长期通货膨胀隐忧难消

  第三节 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析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应对

   一 多数大宗商品正步入中长期价格低迷的“冰河时代”

    1.多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3~5年内将维持低位震荡

    2.廉价石油将使化石能源重获低成本优势

    3.基本金属价格中长期呈现分化震荡走势

    4.中国钢铁过剩产能将长期压制铁矿石的价格回升

    5.国际农产品价格中长期更多体现其商品属性

   二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低迷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再分配效应

    (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利大于弊

     1.有利于改善商品贸易条件

     2.有利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3.有利于“两头在外”相关产业加速转型

     4.对我国不同行业减税效应存在差异

     5.容易引发国内物价下行风险

     6.延阻资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战略实施

   三 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低迷期有利时机,对我国全球能源资源战略进行战略性调整

    1.扩大海外资源储备能力,加快矿山并购与投资

    2.努力形成体现中国利益,以需求为导向的大宗商品定价中心

    3.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压缩新能源外的各种能源补贴

    4.深化油气等资源领域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供应渠道

    5.鼓励跨国收购页岩油气、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

    6.推进国内重资产行业转型重组、去产能化、去杠杆化

    7.适时调整煤化工项目,转向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第四节 防范和化解短期通货紧缩风险的建议

   一 建议不再公布价格预期调控目标并以预测值替代

   二 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尽快稳定和扩大总需求

    1.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支撑,应加大公共服务投资,不断扩大有效供给,积极培育有效需求,防止投资大幅滑坡

    2.鼓励居民消费,优化居民消费环境,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之作用

    3.加强政策储备,打好政策组合拳

   三 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更加积极、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执行适度宽松、更有效率、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

    1.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投资

    2.适时改变过于稳健的政策取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四 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第七章 新常态下的体制改革

  第一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重大理论创新

   一 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及其时间表、路线图

   二 着重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三 首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四 首次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 首次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六 首次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第二节 改革的风险、阻力与突破口

   一 高度关注改革进程遇阻与经济增速回落叠加的风险

   二 有可能使改革停滞的阻力和博弈

   三 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建设法治政府

  第三节 加快推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一 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简要回顾

    1.实行政府统收统支的财政政策(1950~1980年)

    2.实行行政性分权型“财政包干”体制(1980~1994年)

    3.分税制改革(1994年至今)

   二 我国财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税规模偏大

    2.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

    3.财政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发挥不够

    4.政府财政职能尚未转换到位

    5.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责任划分不清

    6.省与县市支出和资金分配失衡

    7.地方政府缺乏稳定的自主财源

    8.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

    9.征收、监督和预算等管理不完善

    10.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不健全

   三 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按照公共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

    2.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和事权划分格局

    3.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4.构建以市政债为主体的公共投资筹资体系

    5.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完整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

    6.增加国企分红,增强财政收入体系的调节功能

   四 推进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加法、减法和混合运算”

  第四节 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一 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打破金融垄断,发展农村金融、民间金融

    1.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二 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2.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

   三 完善金融调控和监管

    1.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预警和评估体系,完善市场危机应对机制

    2.加强监管地方债务风险

    3.加强对“影子银行”的规范与监管

    4.加强银行贷款监管

  第五节 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 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核心是消除所有制歧视

   二 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并亟须解决的若干问题

    1.行政干预扭曲公司治理的问题

    2.资本混合问题

    3.干部及人事问题

    4.政策限制和行政审批问题

    5.企业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问题

   三 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各级政府和主要领导要转变观念

    2.选择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

    3.试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5.在党管干部和高管选聘上要有突破创新

    6.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的法制环境

    7.试点员工持股、管理层持股、高管和员工股权激励机制

   四 资本市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

    1.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重塑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彻底解决所有者缺位及内部人控制的问题

    3.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通过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构建有效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4.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第八章 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联互动不断深化

   一 战略互联互动:以“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为代表的国家战略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蓬勃而起,方兴未艾

    1.“一带一路”战略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

    2.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是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的重要平台

   二 商品和资本互联互动:包含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等在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已经初步确立

    1.对外贸易低速增长将是常态

    2.利用外资的环境将有所恶化

    3.年度对外投资总量将历史性地超过利用外资

    4.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日趋多样化、复杂化

   三 价格互联互动:货币的对内价格(物价)和对外价格(汇率)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愈加复杂多样,且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动愈加深入多变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引致国内输入性通缩

    2.人民币双向浮动的空间和弹性将进一步加大

   四 政策互联互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复苏节奏、复苏力度的不一致,导致我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国际协调难度加大

    1.发达经济体复苏分化,新兴经济体调整仍未结束

    2.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总体思路

   二 战略目标

    1.在经济方面

    2.在外交方面

    3.在文化方面

    4.在安全方面

   三 基本原则

    1.理念先行,寻求认同

    2.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3.多轮驱动,统筹兼顾

    4.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5.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6.优化存量,创造增量

  第三节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所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 制度创新

    1.投资管理制度创新

    2.贸易监管制度创新

    3.金融制度创新

    4.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

   二 扩大开放

   三 功能拓展

   四 法制保障

  第四节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使命与挑战

   一 亚投行的七大历史使命

   二 四大艰巨挑战需积极应对

    1.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博弈将始终如影随形

    2.推进和改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以及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任重而道远

    3.寻求商业性与公益性的统一是其成功运营的关键和标志

    4.破解安全困境需妥善处理好与其他多边金融机构的关系

  第五节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研究

   一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

    1.我国是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

    2.我国正处于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机遇期

    3.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风险与日俱增

   二 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思路

    1.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2.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3.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三 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主要建议

    1.建立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谋求掌控国际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3.全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4.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第九章 新常态下的风险挑战

  第一节 当前经济运行中部分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

   一 部分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

   二 改革迟缓、滞后及落实不力所导致的改革红利的释放差于市场预期,改革信心不足并缺乏市场信任感

   三 罕见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其后续蔓延传染风险

   四 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一致以及美国启动首次加息,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及国际政策冲突加剧亟须协调等风险

   五 中国被排除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外对政治经济的中长期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第二节 财政风险分析

   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

    1.地方政府债务数据

    2.地方政府收入

    3.我国地方债务风险形势严峻

   二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1.加强上级政府管理

    2.建立具有透明度和约束力的地方债务市场

    3.建立地方债务管理运行规则

    4.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监督机制

   三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滞后

    2.我国地方债务市场结构扭曲

    3.缺乏常规化、机制化统计渠道

    4.没有监督惩罚机制

   四 造成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1.分税制体制下地方政府庞大的事权与有限的财权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巨大的财政收支缺口

    2.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

    3.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4.地方行政层级过多,造成财政负担过重

    5.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五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1.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

    2.逐步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借贷市场

    3.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4.建立地方政府财政赤字风险监控体系

    5.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

    6.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

  第三节 金融风险分析

   一 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主要风险

    1.“影子银行”风险

    2.地方债务平台风险

    3.银行业坏账风险

   二 相关风险产生的原因

    1.影子银行风险来源

    2.地方平台债风险来源

    3.银行不良贷款风险来源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风险分析

   一 当前房价下行风险确实在加大

    1.我国房地产市场拐点已经初步确立

    2.我国城镇房地产存在较大泡沫化风险

    3.限制需求的房地产政策屡次失效

    4.房价下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小

    5.保障性住房并轨面临分配的新问题

   二 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连锁反应

    1.银行坏账增加

    2.地方债务加重

    3.企业破产增多

    4.经济下滑加速

    5.通缩风险加剧

   三 信贷约束是挤泡沫的关键因素

    1.央行减缓货币供应速度

    2.银行收紧住房信贷标准

    3.社会投资渠道日渐增多

   四 防范房地产泡沫破裂,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1.短期以防范为主,启动分类调控的应急机制

    2.长期以调整为主,健全泡沫风险化解的长效机制

 第十章 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展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一 可持续发展政策及指标

    1.反映资源环境和社会民生的约束性指标逐渐增多

    2.环境和生活质量标准逐步提高

    3.自主承诺从相对减排控制转向绝对减排控制

    4.指标管理由总体划一走向具体化和精细化

   二 实施可持续评价的必要性

    1.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明显增强

    2.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可持续转型

    3.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量化绿色发展目标

  第二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

   一 可持续发展的测度

   二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架的思想

    1.秉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着眼于从“效率控制”到“容量控制”*

    3.尽可能兼顾“可持续性生产”与“可持续性消费”

    4.坚持“增长”和“治理”两轮驱动

    5.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

   三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1.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福利

    2.坚守生态红线——资源与环境

    3.日益增长的消费与生产——人类影响

    4.决策与行动——可持续治理

    5.前提与基础——经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分析

   一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1.数据选取

    2.缺失值处理

    3.标准化处理

    4.权重设定

   二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数据验证结果分析

    1.中国可持续发展状况稳步得到改善

    2.中国在社会福利方面的进步十分明显

    3.中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仍有较大短板

    4.中国经济社会活动的负面影响依然较大

    5.中国可持续治理领域尚面临许多难啃的骨头

    6.中国经济发展正在遭遇结构调整的阵痛

  第四节 从中国到全球:部分典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精选案例

   二 北京

   三 深圳

   四 郑州

   五 纽约

   六 旧金山

   七 墨西哥城

   八 巴塞罗那

   九 经验总结

 第十一章 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概念厘定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系统和调控方式的转换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

   一 加强形势研究分析和预测,完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宏观调控的及时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 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排序和政策重心:注意最终目标与中间目标兼顾,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做到总量调节与结构调整相结合,短期措施与中长期措施相搭配

   三 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与手段: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行,短期措施与长期措施并重,标本兼治

   四 建立制度化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协调机制

  第四节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需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一 创新评价体系,实现由僵化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向全面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转变

   二 创新调控重点,实现由经济增速管控向经济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

   三 创新管理思路,实现由以需求管理为主向需求与供给管理兼顾、侧重供给侧的转变

   四 创新驱动模式,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

   五 创新产业政策,实现由特定激励性产业政策向普惠性产业政策转变

   六 创新服务方式,实现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转变

   七 创新项目管理,实现由单纯的项目管理向重大战略谋划、规划制定、政策协调转变

   八 创新政策工具,实现由短期经济刺激向利用市场信号进行调控转变

   九 创新调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侧重国内经济调控向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转变

 第十二章 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五大发展理念”将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三节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是推进五个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释放改革红利,充分发挥四大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对去杠杆、降成本、防风险、提效率以及经济增长的重大牵引作用

   二 给企业更大力度的减税减负让利,发挥税收政策作为需求侧政策和供给侧改革连接点的作用

   三 更多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改善国内竞争环境

   四 释放创新红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技术进步,真正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

   五 继续释放和创造人口新红利,着重培育人力资本红利

  第四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

  第五节 培育经济新动能、确保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1.规范初次分配体系

    2.加强并完善政府再分配调节

    3.有效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

    4.深化改革,释放收入增长潜力

   三 稳步推进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1.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2.完善住房支持政策

    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四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福祉,提升国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 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1.更加重视稳定外需市场

    2.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

    3.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

    4.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5.加快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

    6.支持企业扩大境外投资

    7.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寻找新的增长动力,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六 有效激发来自民间创富的巨大潜力和大众创业的发展活力

 后记

张大卫、王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人民出版社,2013。

陈文玲:《世界格局发生三大变化,全球应共同治理》,光明网,2015年6月27日。

宋立、孙学工、刘雪燕、李世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7%左右》,《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1月8日。

朱海斌:《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分析》,《中国金融》2014年第16期。

屈宏斌:《解谜中国劳动力市场系列之一:老龄化担忧或被夸大,质量提升延续红利》,《财经杂志》2015年4月7日。

黄剑辉:《中国经济增长的九大潜在空间》,《中国证券报》2014年8月18日。

王一鸣:《国际产业变革逼迫中国迈向中高端》,《经济参考报》2014年11月3日。

周景彤:《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中国金融》2014年第21期。

周跃辉:《以改革红利再造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经济时报》2015年6月16日。

邱晓华:《中国有能力守住7%增长底线》,《经济参考报》2015年7月1日。

刘树成:《“十三五”有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经济参考报》2015年7月9日。

茶洪旺:《创新驱动增长:经济新常态下的“熊彼特动力”》,《中国经济时报》 2014年11月20日。

高占军:《中美欧货币政策分化与挑战》,《财经》2015年第16期。

安国俊:《也谈三市联动——关注汇市、股市、债市的风险联动机制》,《中国金融》2015年第17期。

彭支伟、张伯伟:《TPP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及中国的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4期。

张明:《中美货币政策何去何从?》,FT中文网,2015年9月28日。

盛松成:《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源于改革不到位》,《证券时报》2015年9月26日。

张茉楠:《TPP开启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之争》,《上海证券报》2015年10月8日。

马骏:《TPP影响之量化分析》,《上海证券报》2015年10月9日。

马志扬:《价格低位运行态势分析》,《中国金融》2015年第15期。

马志扬:《当前物价走势分析》,《中国金融》2015年第9期。

张怀清、马志扬、陈俊、王兆旭、王冲:《当前价格形势及展望》,《金融发展评论》2015年第6期。

柴青山:《未来几年放松货币政策的风险不大》,《经济参考报》2015年9月7日。

连平、张成、刘健:《理性认识当前“通缩”问题》,《上海证券报》2015年2月27日。

唐昊:《亚投行,大国地位的一次测验》,《南风窗》2015年4月22日。

顾宾:《亚投行的治理结构》,《中国金融》2015年第13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研究》2014年11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低迷机遇,重构中国全球能源资源战略》2015年3月。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5年10月6日。

王军:《亚投行面临的艰巨挑战》,《中国财政》2016年第 2期。

王军:《高度关注经济发展的若干潜在风险》,《宏观经济管理》2016年第 1期。

王军:《“五大发展理念”撬动全面小康“短板”》,《瞭望》2016年第2期。

王军:《及时防范和化解通货紧缩风险》,《证券日报》2016年1月9日。

王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紫光阁》2016年第1期。

王军:《供给侧改革的六大着力点》,《证券日报》2015年12月19日。

王军:《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科学发展》,《瞭望》2015年第46期。

王军:《设立亚投行的七个理由》,《中国证券报》2013年10月9日。

王军:《加强价格调控监管 预防通货紧缩风险》,《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3期。

王军:《预防通货紧缩压力》,《中国金融》2015年第15期。

王军:《“十三五”宏调期待“九变”》,《财经》2015年第27期。

王军:《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支撑》,《紫光阁》2015年第8期。

王军:《健康有力的经济增速才能开创大局面》,《瞭望》2015年第28期。

王军:《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低迷机遇 重构中国能源资源战略》,《全球化》2015年第6期。

王军:《大宗商品或步入“冰河时代”》,《财经》2015年第12期。

王军:《国际大宗商品料维持低位震荡》,《中国证券报》2015年4月15日。

王军:《“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与空间》,《上海证券报》2015年10月8日。

王军:《不必对四季度经济形势过度悲观》,《证券日报》2015年9月19日。

王军:《十三五,要补齐民生短板》,《瞭望》2015年第37期。

王军:《亚洲经济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人民日报》2015年7月17日。

王军:《“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策略》,《瞭望》2015年第3期。

王军:《“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宜定为6.8%》,《中国证券报》2015年1月21日。

王军:《税制改革的“加法、减法和混合运算”》,《上海证券报》2015年1月20日。

王军:《充实政策储备 应对通缩风险》,《中国证券报》2015年1月14日。

王军:《通缩风险已成今年中国经济最大威胁》,《上海证券报》2015年1月14日。

王军:《“一带一路”战略六原则》,《财经》2014年第36期。

王军:《对2015年价格预期调控目标的意见与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1期。

王军:《以预测值替代年度价格调控目标如何》,《上海证券报》2014年10月15日。

王军:《调结构须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经济日报》2014年8月25日。

王军:《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本市场》,《中国金融》2014年第15期。

王军:《以新政策框架稳增长》,《财经》2014年第21期。

王军:《破解金融瓶颈是新区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7月24日。

王军:《适应新常态 寻求新动力》,《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7期上。

王军:《当下能牵住稳增长牛鼻子的两大着力点》,《上海证券报》2014年7月21日。

王军:《惠民生是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瞭望》2014年第28期。

王军:《改革“渡险滩”不易》,《财经》2014年第19期。

王军:《确立改革成本分摊机制已成当务之急》,《上海证券报》2014年6月4日。

王军:《凝聚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正能量》,《瞭望》2014年第22期。

王军:《全方位寻找区域发展新动力》,《人民论坛》2014年5月下。

王军:《从中美M2与GDP比例差异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中国市场》2014年第15期。

王军:《打破资源要素画地为牢》,《中国证券报》2013年4月30日。

王军:《所有制改革核心是消除歧视》,《中国证券报》2013年3月31日。

王军:《所有制歧视是“国民共进”的最大障碍》,《上海证券报》2014年3月27日。

王军:《寻求“海上丝路”新支点》,《财经》2014年第9期。

王军:《通过六大战略支点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证券日报》2014年2月25日。

王军:《通胀隐忧不大》,《中国经济报告》2014年第1期。

王军:《引养老金活水改善股市供求关系》,《证券日报》2014年1月9日。

王军:《中国经济升级版动力源》,《瞭望》2013年第45期。

王军:《全面推进五大领域改革》,《财经》2013年第28期。

王军:《建立改革顶层设计机构应提速》,《中国证券报》2013年9月25日。

王军:《中国经济第二季五大改革将超预期》,《上海证券报》2013年9月23日。

王军:《“克强经济学”推进图:中国经济升级需破八大瓶颈》,《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9月12日。

王军:《重视和防范经济失速风险》,《中国金融》2013年第15期。

王军:《金改七大突破口》,《财经》2013年第19期。

王军:《减速重压下的一抹亮色》,《财经》2013年第8期。

王军:《经济筑底阶段的“三个高度警惕”与“三个更加注重”》,《证券日报》2012年11月13日。

王军:《房地产市场应转向制度调整》,《中国金融》2012年第19期。

王军:《经济“硬着陆”风险不大》,《资本市场》2012年9月。

王军:《大宗商品疲弱到何时》,《财经》2012年第23期。

王军:《理性看待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注册税务师》2012年第9期。

王军:《经济下行中的政策选择》,《中国金融》2012年第16期。

王军:《“稳增长”应加大力度》,《财经》2012年第18期。

王军:《为遏制通缩苗头货币政策有必要适度宽松》,《上海证券报》2012年7月27日。

王军:《通缩风险日益加大 财税政策应更加积极》,《证券日报》2012年7月23日。

王军:《“李宁型”复苏下的政策选择》,《证券日报》2012年7月9日。

王军:《A股的牛市真的到来了吗?》,《中国经济报告》2012年第3期。

王军:《稳中实现经济“软着陆”》,《资本市场》2012年6月。

王军:《欲求稳增长当前亟须“三个转变”》,《上海证券报》2012年6月1日。

王军:《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8D-2。

王军:《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稳中求进实现“软着陆”》,《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28D-2。

王军:《下阶段调控应体现“稳中求进”》,《证券日报》2012年5月21日。

王军:《如何“稳中求进”》,《财经》2012年第13期。

王军:《建立全球大宗能源资源市场治理机制》,《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4期。

王军:《构建大宗能源资源全球治理机制》,《财经》2012年第9期。

王军:《2012年物价:“涨”还是“落”?》,《金融时报》2012年3月28日。

王军:《2012年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物价》2012年第3期。

王军:《避免经济“硬着陆”》,《财经》2012年第3期。

王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上海证券报》2012年1月11日。

王军:《通胀远去了吗》,《财经》2012年第1期。

Azapagic,A.,&Perdan,S.(2000).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ndustry:A General Framework.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rt B:Transactions of Instit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s,78(4),243-261.

Baeumler,A.,Ijjasz-Vasquez,E. &Mehndiratta,S.(2012). Sustainable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The World Bank.

City of New York. “The Plan.” PlaNYC. NYC.gov,n.d. Web. 26 Jun 2013.<http://www.nyc.gov/html/planyc2030/html/theplan/the-plan.shtml>.

City of New York j. “Progress Report 2014.” 2014.Web. 28 May 2014. <http://www.nyc.gov/html/planyc2030/downloads/pdf/140422_PlaNYCP-Report_FINAL_Web.pdf>.

Cook,Robert S. Zoning for Downtown Urban Design:San Francisco. Lexington:LexingtonBooks,1980. Pages(121-139).

Dahl,A. L.(2012).Achievements and gaps in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ility. Ecological Indicators,17,14-19.

Danish Architecture Centre. “Mexico City:Successfu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eb http://www.dac.dk/en/dac-cities/sustainable-cities/all-cases/social-city/mexico-city-successful-environmental-management/ 14 June 2014.

Domhoff,G. From “Why San Francisco Is(or Used to Be)Different:Progressive Activists and Neighborhoods Had a Big Impact.” <http://www2.ucsc.edu/whorulesamerica/local/san_francisco.html>.

Ebrard,M.(2014). From “Make-Sicko” to back to Mexico City:“The Greening of Mexico’s Distrito Federal.” Quarterly Americas. http://www.americasquarterly.org/content/make-sicko-back-mexico-city-greening-mexicos-distrito-federal.

Hoornweg,D.,Nunez,F. R.,Freire,M.,Palugyai,N.,Villaveces,M.,& Herrera,E.W.(2007). City Indicators:Now to Nanjing.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4114.

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USA.(2010). Sustainability Goals & Guiding Principles.

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 USA and City of New York. “The Process behind PlaNYC.” ICLEI USA and PlaNYC. 2010. http://nytelecom.vo.llnwd.net/o15/agencies/planyc2030/pdf/iclei_planyc_case_study_201004.pdf.

Institute Resource Renewal.(2013). Mexico City Green Plan. Retrieved December 22,2013,from http://www.rri.org/green-plans-mexicocity.php.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3). Compendium:A global directory to indicator initiatives. Retrieved 2015,from https://www.iisd.org/measure/compendium/DisplayInitiative.aspx?id=2018.

Kamal-Chaoui,L. & Robert,A.(eds.)(2009). Competitive Cities and Climate Change.OECD Region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s,2.

Krajnc,D.,&Glavic,P.(2005). How to compare companies on relevant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Ecological Economics,55,551-563.

Lu,An.(2015). Chinese leaders push for “greenization”. Xinhua News. Retrieved June 1,2015.

Mayer,A.(2008).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common sustainability indices for multidimensional systems.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34,277-291.

Mexico City Experience.(2012). Green Living. Retrieved December 22,2013,from.

Nakamura,D. &Mufson,S.(2014). China,U.S. agree to limit greenhouse gases.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June 1,2015.

Parris,T. M. &Kates,R. W.(2003). Characteriz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28,559-586.

Secretaria del MedioAmbiente .(2010). Plan Verde ciudad de México. Retrieved from http://www.planverde.df.gob.mx/.

Shen,e. L.-Y.(2011).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Acomparision between various practices. Habitat International.(Elsevier,Ed.).

Singh,R. K.,Murty,H. R.,Gupta,S. K.,&Dikshit,A. K.(2012). An overview of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Ecological Indicators,15,281-299.

Szekely F.,&Knirsch,M.(2005). Responsible leadership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etrics for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3(6),628-647.

Tanzil,D.,&Beloff,B.(2006). Assessing impacts:Overview on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and metrics.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15(4),41-56.

United Nations.(2013). Mexico City’s Green Plan. Retrieved December 22,2013,from United Nations:http://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index.php?page=view&type=1006&menu=1348&nr=2176.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1992,June 3 to 14). Agenda 21,Chapter 40: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In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346-351). Rio de Janeiro: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Bank.(2014).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Structure of output. Retrieved October 27,20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3).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Retrieved July 10,2013.

简 介:本书开创性地构建了一套新的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民生、资源环境、消耗排放和治理保护五个维度,依据这一理论框架,书中对过去若干年中国国家、省以及100个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数据验证分析,并进行了排名。本书还对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治理,在推进落实联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