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78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图书

A New Analysis on China Non-governmenta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SSAPID:101-5330-9856-90
ISBN:978-7-5097-318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为背景,以中国正在迈向经济大国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为主要线索,分析和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需要应对的新挑战。通过阐述和论证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推进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必然性,阐明了实现中国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刘迎秋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课题组

 后记

 作者简介

 第一章 总论:大国战略下民营企业成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日益突出

   一 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日益突出和重要

   二 中国经济具备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条件

    (一)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二)中国正在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大国战略下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 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中的体制约束与市场困境

   二 以技术替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自主创新过程还面临众多困难

   三 企业空间布局的调整与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形成尚需时日

    (一)市场制度的区域差异

    (二)缺乏产业配套体系整体布局的支撑

   四 全面接轨国际经济的环境和条件也还亟待完善

  第三节 大国战略下推动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的选择

   一 正确认识中国民营企业本质属性,破解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思想障碍

   二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制度性难题

   三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破解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市场困境

   四 完善产业转移政策,尽快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

   五 制定一揽子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六 高度重视与防范各类外来风险,保证中国企业“走出去”质量与安全*

  第四节 几点分析结论

 第二章 后WTO时代:民营企业新发展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民营企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节 中国民营企业的基本特点

   一 民营企业中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

   二 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中小型企业,并以小型为主

   三 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比较年轻

   四 民营企业区域分布不均

  第四节 国有及民营企业在学习环境中的发展

  第五节 管理者资本高低与企业发展差异:三种模式

  第六节 未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几种可能发展形式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 中国民营企业的几种可能发展形式

    (一)走规模扩张之路

    (二)走与城市化相关的产业之路

    (三)走技术创新之路

   二 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七节 结论

 第三章 产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新成长和新发展的重要形式

  第一节 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及主要观点

   一 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内涵

   二 学术界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观点

    (一)西方学者的主要观点

    (二)中国学者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环境和基本机制

   一 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不利环境

    (一)国外市场需求不稳定

    (二)对外贸易环境恶化

    (三)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

    (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二 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环境改善

    (二)产业政策方向更加清晰明确

    (三)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 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民营企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民营企业主要产业分布领域

   二 民营企业产业地区分布

    (一)服装加工企业地区分布

    (二)水泥建材行业地区分布

   三 民营企业产业链发展情况

    (一)化工产业的发展

    (二)金属加工产业的发展

   四 民营企业创新和产业转移能力

    (一)服装加工行业

    (二)电动工具行业

  第四节 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策略

   一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模式

    (一)产业梯度化

    (二)产业集聚化

    (三)产业融合化

   二 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策略

    (一)市场化策略

    (二)国际化策略

    (三)创新策略

  第五节 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选择

   一 民营企业在传统产业中转型升级的选择

    (一)实现传统产业的集成创新

    (二)进行跨区域产业转移

    (三)实行创新设计与传统产业的结合

   二 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进入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产业领域

     1.进入太阳能应用产业

     2.进入风电产业

    (二)进入电动汽车产业

    (三)进入环保产业

  第六节 简单的结论

 第四章 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民营企业的困境与破解对策

  第一节 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壁垒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民营企业进入垄断产业的壁垒的文献讨论

   一 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二 制度与转轨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三 国内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经验考察:制度与行政性壁垒的普遍性

   一 电力产业

   二 城市公用事业领域

   三 航空运输业

   四 石油与电信产业

   五 铁路运输业

   六 小结

  第四节 几点政策建议

   一 推进垄断行业的整体改革,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二 重新审视国家的大企业战略

   三 探索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援助机制

   四 构建垄断行业的退出机制

   五 鼓励进入形式创新,提高进入的成功率

 第五章 企业治理及其现代化:新阶段民营企业新成长和新发展的根本依据

  第一节 民营企业治理文献综述

   一 国外对家族企业治理的研究

    (一)家族企业治理主体

    (二)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三)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

    (四)家族企业治理的动态过程

    (五)家族企业董事会

    (六)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中的经理人群

    (七)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

   二 国内对民营企业治理的研究

    (一)关于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

    (二)关于治理模式演进动态的研究

    (三)关于治理模式转变存在的约束和障碍的研究

    (四)关于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的考察

   三 新阶段研究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必要性

  第二节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和分类

   一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基本状况

    (一)股权结构

    (二)组织结构

    (三)董事会结构

    (四)所有权、控制权和经营权结构

    (五)高层管理人员来源结构

    (六)激励机制

   二 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分类比较

    (一)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分类

    (二)不同治理模式民营企业的资产特征

  第三节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绩效

   一 不同治理模式民营企业绩效比较

   二 不同治理特征民营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一)总体分析——总体样本企业绩效与治理特征

    (二)分类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企业绩效与治理特征

    (三)关于回归分析结果的分析

   三 民营企业绩效与治理结构

  第四节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分析

   一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家族成员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现象较为严重

    (二)实行员工持股激励机制的企业过少

    (三)董事会构成结构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民营企业中各类家族企业数目比重过大

   二 民营企业目标治理模式的选择

   三 民营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一)产权社会化

    (二)经营者职业化

    (三)企业文化契约化

    (四)组织结构的规范化

   四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转型的约束因素

    (一)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自身约束

    (二)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环境约束

   五 民营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改进路径

    (一)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转变的内部条件

    (二)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转变的外部环境

 第六章 企业规模与效率:新阶段民营企业新成长和新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一节 规模与效率关系的综述

   一 民营企业的成长性

   二 企业规模与效率的关系

   三 民营企业最优规模问题

  第二节 民营企业规模扩张的新特征

   一 新阶段民营企业规模变化

   二 企业融资方式的拓展

   三 企业边界的行业延伸

  第三节 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动态效率

   一 Malmquist-DEA与数据处理

   二 民营企业动态效率演变

   三 企业规模与动态效率

   四 企业经营效率变化

  第四节 规模、效率与民营企业成长路径

   一 参数回归模型分析

   二 非参数回归处理结果

   三 民营企业成长路径模拟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劳动与资本关系:新阶段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第一节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内涵

   一 劳资关系的本质含义

   二 民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

  第二节 劳资关系文献综述

   一 国外学者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

   二 国内学者关于收入分配的研究

   三 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

  第三节 中国民营企业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的历史演进和现状

   一 民营企业工资收入

   二 民营企业利润分配

   三 民营企业税收

   四 民营企业资本与税收的分配结构

   五 与国有工业企业的比较

  第四节 实证研究Ⅰ:民营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比例

   一 劳动收入占比决定的理论探讨

    (一)新古典生产函数条件下,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

    (二)偏向型技术进步和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

     1.偏向型技术进步

     2.产品市场

     3.劳动力市场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

   二 民营企业劳资分配比例的实证分析

    (一)总体实证分析

    (二)分年度实证分析

    (三)CES生产函数

  第五节 实证研究Ⅱ:合作型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

   一 合作的劳资关系的理论回顾

   二 合作的劳资关系提升企业绩效的机理

   三 合作的劳资关系提升企业绩效的因素分析

   四 劳资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二)面板数据模型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基本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一)调整民营企业劳资分配,政府要有所作为

    (二)企业的主要职责

    (三)劳动者的对策

 第八章 人力资本投资:新阶段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手段

  第一节 人口结构变化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挑战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一 人力资本理论简要回顾

   二 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理论

   三 人力资本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刘易斯拐点与民营企业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升级

   一 人口结构变化对民营企业的新挑战

   二 刘易斯拐点与民营企业的比较优势

   三 民营企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要求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的特征

   二 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五节 中国民营企业和政府在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提升的方向

   二 政府须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本提升做相应工作

  第六节 结语

 第九章 技术创新及其效率:新阶段民营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基础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一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特点

    (一)民营企业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二)不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明显差距

    (三)不同行业技术创新模式具有明显差异

    (四)创新收益较小、创新投入与产出间的关联度较差

   二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难题

    (一)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

    (二)法制环境的不健全成为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三)融资困难导致中国民营企业无法筹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金支持

    (四)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人才

  第三节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一 数据描述

   二 单要素技术创新效率模型及估计结果

    (一)模型设定

    (二)估计结果

   三 技术创新函数模型及估计结果

    (一)模型设定

    (二)估计结果

   四 DEA两步法模型及估计结果

    (一)模型设定

    (二)估计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

    (二)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

    (三)拓宽融资渠道

    (四)实施人才战略

    (五)采用适当的创新模式

 第十章 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融资环境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所有制歧视”:一个已经过时的解释

  第三节 银行民营化:一个似是而非的前提

  第四节 社区银行存在的理论根据:基于规模的银行业专业化分工

  第五节 国际经验:社区银行的作用

  第六节 关系型借贷:社区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

  第七节 中国的实践:社区银行的雏形

   台州市商业银行案例:银行半径一旦走出台州,就不再碰小额贷款

   泰隆银行案例:小额贷款要求更多的客户经理

  第八节 简单的结论

 第十一章 高新技术产业:新阶段民营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新空间、新契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状况

   一 民营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二 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可行机制

    (一)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生长机制高度耦合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为民营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新动力

   三 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一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二 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系统协同度模型

    (一)系统有序度模型

    (二)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系统协同度模型

   三 实证研究

    (一)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系统有序度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系统有序度

    (三)中国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系统协同度

   四 小结

  第四节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民营企业成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

   一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方法概述

   二 岭回归计量分析

   三 小结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区位比较:新阶段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新动力

  第一节 相关文献简述

   一 民营企业投资影响因素文献梳理

   二 产业转移理论与民营企业跨区域投资简述

   三 民营企业投资相关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节 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一 中国民营企业投资的区域差异

    (一)民营企业投资区域间分布不平衡

    (二)民营企业投资区域内分布差异明显

   二 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微观层面因素

    (二)宏观层面因素

  第三节 中国民营投资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一 模型设定

   二 数据和变量

    (一)被解释变量:民营企业固定资本投资

    (二)解释变量

   三 计量方法

    (一)解释变量的可靠性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处理问题

   四 模型估计结果

    (一)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结果

    (二)水平方程估计结果

     1.经济发展因素的估计结果

     2.产业集聚因素的估计结果

     3.竞争性因素的估计结果

     4.小结

    (三)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1.经济发展因素的估计结果

     2.产业集聚因素的估计结果

     3.竞争性因素的估计结果

     4.小结

  第四节 大国模式下中国民营企业区域间发展的新动力

   一 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 区域产业集聚是民营企业投资增加的新因素

   三 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四 产业转移是民营企业区域间均衡发展的新支撑

   五 FDI区域间合理分布是民营企业投资的新推手

  第五节 结论

   附表

 第十三章 跨国经营与发展:新阶段民营企业新成长和新发展的新途径、新方式

  第一节 引言

   一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新阶段

   二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和意义

   一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和目的

    (一)跨国经营是中国民营企业获取资源和市场的需要

    (二)跨国经营是中国民营企业获取无形资产和提高能力及效率的需要

    (三)跨国经营是中国民营企业实施全球国别或区域布局组合战略的需要

   二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意义

    (一)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是促进中国经济走向发达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的新环境与新问题

   一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一)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各国经济增长放缓

    (二)外国政策限制增多,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措施频出

    (三)世界区域贸易协议和自由贸易区发展过度

    (四)国际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环境变化较大

    (五)国际投资环境变化深刻

    (六)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一)民营企业国内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国际成长与发展能力

    (二)民营企业出口首当其冲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仍较弱

    (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发展的促进与扶持政策法规仍不完善

  第四节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

   一 扩大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范围,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

   二 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激励民营企业跨国经营

   三 加快人民币金融业务国际化步伐,便利民营企业跨国经营

  第五节 新阶段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方式的新变化

   一 近年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新变化

   二 近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变化

   三 民营企业跨国投资进入方式的新变化

    (一)积极结成跨国战略联盟

    (二)大力开展国际间接投资

    (三)境外上市融资打造本土形象

   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新变化

    (一)大力投资建设海外销售网络

    (二)大胆探索发展网络国际贸易

    (三)积极创新融资出口方式

    (四)联合起来以产业集群“走出去”

  第六节 结论和政策创新

 摘要

 Abstract

本书以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为背景,以中国正在迈向经济大国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为主要线索,分析和揭示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需要应对的新挑战。通过阐述和论证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大力度推进企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必然性,阐明了实现中国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对策建议。全书共13章。第一章,作为总论,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为背景,根据中国成为经济大国这个现实,结合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首先全面分析和揭示了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实现新发展面临的新选择、新挑战和新对策。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重要战略机遇,积极化解来自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体制与市场、自主创新与竞争力提升、空间布局调整与国际化发展等诸多挑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和市场困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下,加快民营企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国际化发展。第二章则在回顾民营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国民经济所做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学习效应原理,通过构建管理者人力资本模型,分析和阐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动态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民营企业较高的管理者人力资本投入,为其高速成长作出了独特贡献;近年来民营企业学习效应出现降低倾向,需要促其改进,以使企业从城市化发展和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民营企业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第三章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仍主要集中于低端产业领域。由于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推进民营企业产业转型与升级,仍然要把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作为出发点,既不能盲目放弃传统产业,又要通过推进产业集成创新、发展创新以及设计和整合产业链、推进产业区域转移等途径,实现民营企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为此,必须进一步改善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和风电以及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和产业进入门槛的同时,扩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产业转型与升级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第四章的研究重点是垄断行业民营企业的进入壁垒问题,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探寻和破解垄断壁垒的成因,说明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阐明推动中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可行对策。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制度法规和案例的研究,这一章得出了四个重要结论:第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制度与行政性壁垒属于外生性壁垒,而转轨国家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与政府间的特殊关系致使这类壁垒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质。第二,外生的结构性壁垒具有很强的刚性。在短期内,不同垄断行业的结构性壁垒近乎常数,进入壁垒的高低与强度很难有规律可循;而从长期角度看,随着潜在进入企业实力的增强,结构性壁垒会大幅度降低,但即便如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壁垒又会强化。因此,内生性壁垒不仅会成为中国垄断行业的一个长期特征,如果改革受阻,其强度将很难降低。第三,制度性和行政性壁垒的本质在于在位企业作为利益主体为“抽租”设置各种限制,较高的壁垒是政府部门和在位企业对市场的高度控制力和高抽租空间要求的集中反映。第四,对于不断成长壮大的民营企业来说,进入垄断行业的壁垒,主要是制度性和行政性壁垒,表现为较强的整体性制度壁垒特征。虽然有些垄断行业也会为吸引民间投资提供某些政策优惠,但由于这类行业的整体强行政、弱市场管制体制,制度性和行政性壁垒仍是民营企业进入的主要壁垒。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垄断行业的整体改革,进一步降低行业和市场准入门槛,同时还要重新审视国家的大企业战略,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援助机制,构建垄断行业中无效率企业退出机制,进行民营企业平等进入的形式和机制创新,促进企业平等进入,提高市场竞争效率。从第五章开始,着重对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展开分析和讨论。第五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着重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企业结构不同其经营业绩也不同,非家族企业的经营业绩较高,古典家族企业次之,其他类型的家族企业经营业绩较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当前要着力做好改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完善民营企业治理机制等工作。第六章则通过对新时期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和效率改进所呈现的新特征、新趋势的梳理和企业规模、效率和成长性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探讨和阐明了中国民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合理路径,即中国民营企业不能把“做大”作为自身成长的一贯目标。在企业规模较小时,强调“做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存活度及其市场竞争能力,但是,在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必须把“做强”作为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心,否则就会使企业掉入低效率或无效率规模扩张的陷阱。在引导民营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加强技术创新和通过财税政策扶植民营企业创新以及完善民营企业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提高民营企业“做强”意识、避免无效率规模扩张等方面,政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七章着重分析和阐明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劳资收入分配关系及其发展,并用C-D生产函数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以后,中国民营企业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长不仅明显低于国有企业,而且明确低于集体企业。这是与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贡献不对称的。统计分析表明,资本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为40%左右,劳动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为60%左右,但在收入分配中,劳动者获得的收入还不到估算值的一半,劳动报酬率明显偏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合作型劳资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员工工资和资金充裕度对企业绩效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员工流动性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员工培训支出对企业绩效有明显影响,培训支出越高,企业绩效越好。分析表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共同努力,对于促进合作型劳资关系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方面,政府应当有所作为。政府要更多地充当“利益表达规则和程序的制定者、利益表达和博弈过程的监督者与促进者、劳资争议的调停者”等角色。企业则应致力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劳动报酬,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劳动者的权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劳动者则要高度重视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懂得维权、培养健康的维权意识,提高与企业主间的谈判与博弈能力,又要做到爱岗敬业、不断提高劳动效率。第八章结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廉价劳动力优势进入逐步消失阶段以及劳动力供求格局出现的新变化即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这个现实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民营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成长与发展的实证结论。这就要求企业学会借助比较优势实现动态升级,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扩大人力资本投资规模,以更大幅度地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些方面,政府也要给予必要支持。第九章进一步从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其效率角度,分析和阐明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及其实现等问题。这一章的分析表明,中国民营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虽然不断增强,但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仍然不太健全、企业融资仍然面临较多困难、企业创新型人才仍然比较匮乏。这一章通过运用单要素技术创新效率模型、技术创新函数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998—2003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高。这意味着明晰的产权结构对于激励企业创新和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政府部门要在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保护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民营企业也要改革和完善家族式管理方式和机制,要大胆聘用和培养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选择适当的创新模式,加强对创新过程的管理,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第十章以中小企业融资难为背景,分析、探讨和阐明了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对于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整个分析以浙江、山西和内蒙古等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重点讨论了社区银行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占有的特殊地位,阐明了社区银行的本质及其不可替代的融资功能与作用,指出了“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半径”和“银行员工中客户经理的比重”是确认社区银行边界的两个重要变量。通过对美国社区银行和中国台州商业银行、泰隆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在中国不仅要积极发展社区银行,而且要引导中小银行自觉放弃盲目“做大”倾向以及通过国家立法等方式有效限制社区银行的经营半径,防止这类银行业务走偏,损害国民经济的应有发展。第十一章在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状况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可行机制及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运用协同度模型和岭回归计量分析方法,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得出了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仍然整体偏低、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的重要结论。第十二章运用民营企业省级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以影响民营企业区域投资的因素为研究重点,从区位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阐明了新阶段民营企业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平衡和技术创新的区域差异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来源。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产业转移和集聚将成为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的新的重要支撑。促进FDI在地区间合理分布,对于推动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实现新的持续健康增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第十三章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紧紧抓住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个中心,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大调整和实现再平衡的角度,着重分析和阐明了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发展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及其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分析表明,在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合资以及新建仍然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常规性投资选择方式,并购并非民营企业的首选;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建造工厂和设立办事处,仍然是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首选方式。在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发展方面,尤其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Kamien,M.I.and Schwartz,N.L.,1982,“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mpeter,J.,1942,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New York.

Cassiman,B.and Veugelers,R.,2002,“Complementarity in the Innovation Strategy:Internal R& D,Extern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Cooperation.” Working paper,available at http://search.epnet.com/login.aspx?direct=true&db=ecn& an=0694553.

Lopez Rodriguez,J.and Garcia Rodriguez,R.,2005,“Technology and Export Behaviour:A Resource-Based View Approac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4(5),pp.539-557.

Low,M.,& Abrahamson,E.,1997,Movements,bandwagons,and clones: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2(6):435-457.

Poter,M.E.,1998,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1).

UNDP《2007/2008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http://hdrstats.undp.org/indicators/147.html.

〔美〕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纳森·沃特泽尔:《中国:最优增长模式》,《崛起?!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美〕西蒙·库兹涅茨编著《现代经济增长》(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熊彼特:《经济周期》(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陈佳贵、黄群慧、张涛:《从高增长走向和谐发展——中国经济回顾及其展望》,载《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3——自主创新与竞争力指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2、No.4、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007年版和2008年版。

百度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418751.htm?fr=ala0_1_1。

蔡昉:《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www.stockstar.com。2006年11月8日。

蔡昉:《失去劳动力优势,中国经济靠什么增长?》,《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14日。

蔡昉:《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长期视角》,载《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7—2008)》,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陈佳贵:《处理好保增长与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

陈清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加快》,《中国财经报》2009年11月10日,发展导刊7。

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参见http://www.npc.gov.cn/npc/xinwen/fztd/yfxz/2008-12/19/content_1462768.htm。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吴敬琏等四专家:中国经济四大警示》,《中国财经报》2009年11月26日。

政华:《房市危局:求救不如自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2月17日。

《中资企业境外资产超1万亿美元》,《人民政协报》2009年11月4日。

Atkeson.A.,P.Kehoe,1997,“Industry Evolution and Transition:A Neoclassical Benchmark”,NBER Working Papers,6005.

Jovanovic.B.,1995,“Learning and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s,5383.

Qing Gong,Yang,2004,“Has China’s Economic Reform Improv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Adea Evaluation of China’s Large and Medium Enterprises”,ESRC Centre for Business Research,University of Cambridge,Working Paper,No.287.

盛洪:《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如昉、张钱江、周梦赉:《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分析报告》,新华网浙江频道-浙江杂志秀-浙江经济,2007年9月29日。

江良高:《中国民营经济的八大贡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刘霞辉:《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民间投资机制与陕西民营企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民营企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评价》,《西部经济发展研究》2006年第3期。

邵国良、张仁寿:《民营企业对广东发展的贡献评价》,《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2期。

宋跃征、杨玉民、董明月:《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2期。

吴敬琏:《经济学家、经济学与中国改革》,《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薛暮桥:《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赵志敏:《我国民营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6期。

郑熙春:《上海民营经济对上海GDP的贡献及相关性分析》,《上海企业》2005年第2期。

邓伟根:《产业转型——经验、问题与策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崔容强、汪建强:《太阳能光伏发电之未来》,《可再生能源》2008年第3期。

杜平:《推动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基本动力》,《浙江经济》2009年第4期。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1期。

刘二丽、崔毅:《广东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2007年第1期。

王劲松、史晋川、李应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王学力、黄荣斌、郭良凯:《后危机时代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0期。

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刘茜、唐纯林:《专家预言今年下半年将步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应对贸易战广东行业协会难挑大梁》,《南方日报》2010年2月9日。

Bain.J.S.,1956,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umol,W.,J.Panzar,and R.Willing,1982,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Market Structure,New 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

Harord Demsetz,1982,Barriers to ent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2,No.147-157.

〔美〕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威廉·G.谢泼德、乔安娜·M.谢泼德:《产业组织经济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范合君、王文举、柳学信:《北京市公用事业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于浙江财经学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李太勇:《市场进入壁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剧锦文:《非国有经济进入垄断产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剧锦文、韩晓芳等:《民营经济、民间资本与经济政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版。

王俊豪等:《深化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俊豪:《政府管制经济学导论——基本原理及其在政府管制实践中的应用》,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白明、雷箐青:《垄断型国有企业绩效分析》,《开发研究》2006年第5期。

代志华:《我国电信产业改革演进逻辑: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管理》2006年第24期。

孟宪铎、彭剑琴、俞志华:《质疑“打破行业垄断”》,《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第8期。

杨天宇:《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1期。

于良春、张伟:《强自然垄断定价理论与中国电价规制制度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于良春、张伟:《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强度与效率损失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郑曙光:《自然垄断行业规制改革与民营企业准入途径探讨》,《宁波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Anderson R.,Mansi S.,and Reeb D.,2003,“Founding Family Ownership and the Agency Cost of Deb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8(2):263-285.

Chrisman J.,Chua J.,and Steier L.,2003,“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Family Busines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4):441-448.

Chrisman,Chua.,2004,“Comparing the Agency Costs of Family and Non-family Firms:Conceptual Issues and Exploratory Evidence”,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ummer):335-354.

Mustakallio,M.,Autio,E.,and Zahra,S.A.,2002,“Relational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in Family Firms:Effects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Family Business Review,15(3):205-222.

Schulze,W.G.,Lubatkin,M.H.,and Dino,R.N.,2003,“Exploring the Agency Consequences of Ownership Dispersion Among the Directors of Private Family Fir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6(2):179-194.

毕艳杰:《引入职业高管与家族企业治理特征的演变》,《经济经纬》2007年第1期。

陈凌、鲁莉劼:《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来自于浙江省制造业的经验证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丁建军、陈赤平:《信任、专业化分工与家族企业治理机制选择》,《财经科学》2007年第12期。

高泽金、吴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演变:从家族经营到家族所有》,《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何云、刘斌:《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6期。

贺俊:《我国民营企业的家族化治理——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胡哲峰:《对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发展趋势的探析》,《北方经济》2009年第10期。

黄速建、王钦、贺俊:《制度约束、需求驱动和适应性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

廖可贵:《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动因分析》,《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第9期。

刘巨钦、宋丽丽:《家族企业引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障碍》,《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

刘曼琴:《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与障碍分析》,《企业经济》2009年第7期。

刘英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协同治理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企业活力》2008年第10期。

毛健:《我国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9期。

宋丽丽:《中国家族企业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模式的障碍分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

宋亚非:《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一个国际比较视角的思考》,《北方论丛》2007年第1期。

汤小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芳、章喜为、莫鸣:《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分析》,《管理观察》2008年第22期。

许维利:《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治理问题探讨》,《财会月刊》2008年第27期。

杨龙志、朱世平:《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非上市中小家族企业的调查数据》,《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0期。

于健南、石本仁:《上市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绩效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余秀江、王宣喻、王陈佳:《家族企业上市前后治理结构的比较与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战冬梅、周路路、傅瑞、于欣君:《家族企业从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的治理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10期。

张传洲:《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变迁——基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一个解释》,《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张宏军:《信任约束、交易费用与内部关系治理——华人家族企业行为模式》,《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3期。

张苗荧:《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及其演变路径——99家温州中小企业调查结果分析》,《北方经济》2009年第11期。

赵洪江、陈学华、夏晖:《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与公司治理结构动态演进》,《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3期。

周明生:《民营企业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转换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周生春:《社会资本、治理结构与家族企业代理问题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周新德:《契约治理、关系治理和家族企业治理模式选择》,《求索》2008年第6期。

朱盛楠、毛志忠:《论股权多元化与家族式企业的公司治理》,《商业时代》2009年第1期。

朱伟、唐国琼:《民营企业新型治理观——基于生命周期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Clarkson KW.and Miller RL.,1982,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ory,Evidence,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Gibrat R.,1931,Les Inégalités économiques,Paris:Librairie du Recueil Sirey.

Pagan A.,Ullah A.,1999,Nonparametric Econometr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rigley L.,1970,Divisional Autonomy and Diversificatio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harath ST.,Pasquariello P.,Guojun Wu,2009,“Does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riv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Vol.22,No.8,pp.3211-3243.

Cave DW.,Christensen LR.,1980,“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Public and Private Firm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The Case of Canadian Railroad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88,No.5,pp.958-976.

Cave D.,Christensen L.,Diewert WE.,1982,“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Econometrica,Vol.50,No.6,pp.1393-1414.

Coase RH.,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etrica,Vol.4,No.16,pp.386-405.

Charnes A.,Cooper W.,Rhodes E.,1978,“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2,No.6,pp.429-444.

Dangl T.,1999,“Investment and Capacity Choice under Uncertain Demand”,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117,Issue 3,pp.415-428.

Dewenter KL.,Malatesta PH.,2001,“State-Owned and Privately Owned Firm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fitability,Leverage,and Labor Inten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1,No.1,pp.320-334.

Dow GK.,1987,“The function of authority i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Vol.8,No.1,pp.13-38.

Ford J.,Slocum J.,1977,“Size,Technology,Enviro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No.4,pp.561-575.

Gayle PG.,2003,“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Innovation:New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Schumpeterian Hypothesis”,Kansas Sta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Hall B.,1994,“Corporate restructuring and investment horiz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6-1987”,Business History Review,Vol.68,pp.110-143.

Hargadon A.,Sutton RI.,1997,“Technology brokering and innovation in a product development firm”,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2,pp.716-749.

Honjo Y.,2004,“Growth of new start-up firms:evidence from the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Vol.11,No.1,pp.21-32.

Hu AGZ.,Jefferson GH.,Jingchang Q.,2005,“R & 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Firm-lever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The Review of Economicsand Statistics,Vol.87,No.4,pp.780-786.

Jefferson GH.,Rawski TG.,Li W.,and Zheng Y.,2000,“Ownership,productivity change,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28,No.4,pp.786-813.

Kaufmann A.,Lehner P.,Todtling F.,2003,“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Networks”,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Vol.15,Issue 3,pp.402-424.

Lall SV.,Rodrigo GC.,2001,“Perspectives on the Sources of Heterogeneity in Indian Industry”,World Development,Vol.29,No.12,pp.2127-2143.

Lundvall B.,Borras S.,1998,The Globalizing Learning Economy:Implication for Innovation Policy,Report to the DGXII,TSER,Bussels.

Malmquist S.,1953,“Index numbers and indifference surfaces”,Trabajos de Estadistica y de Investigacion Operativa,Vol.4,No.2,pp.209-242.

Myers S.,1984,“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ournal of Finance,Vol.39,No.3,pp.575-592.

Onder A.,Deliktas E.,Lenger A.,2003,“Efficienc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Selected Provinces in Turkey: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Emerging Market Finance and Trade,Vol.39,No.2,pp.98-113.

Scherer FM.,1965,“Firm Size,Market Structure,Opportunity 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5,No.5,pp.1097-1125.

Siddharthan NS.,1992,“Transaction Costs,Technology transfer,and In-House R&D:a study of the Indian private corporate sector”,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Organization,Vol.18,Issue 2,pp.265-271.

Worley JS.,1961,“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he New Competi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9,No.2,pp.183-186.

程承坪:《科斯的企业边界和规模理论再思考》,《管理科学》2004年第3期。

程惠芳、幸勇:《中国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世界经济》2003年第12期。

方明月、聂辉华:《企业规模决定因素的经验考察——来自中国企业面板的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课题组:《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22期。

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何一峰、苏良军、史卫:《经验效应和规模效应——中国民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2008,参见http://down.cenet.org.cn/view.asp?id=83192。

何一峰、苏良军:《姜是老的辣吗?——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经验的半参数分析》,《南方经济》2008年第5期。

胡军、陈建林:《民营企业融资方式的演化特征: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李春瑜:《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与多元化战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李应求、刘朝才、彭朝晖:《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的投资规模决策》,《运筹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刘小玄:《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刘秉镰、林坦、刘玉海:《规模和所有制视角下的中国钢铁企业动态效率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期。

聂辉华、谭松涛、王宇峰:《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世界经济》2008年第7期。

石齐、吕家春:《产业链定位、企业规模、集聚与企业竞争力——基于长三角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徐康宁、任飞:《东亚经济模式与国家产业竞争力》,《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曲永义:《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求索》2009年第2期。

薛白:《区位决策视角下的集群生命周期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魏良益、赵君、肖洪安:《企业绩效、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我国部分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为例》,《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3期。

周黎安、罗凯:《企业规模与创新:来自中国省级水平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3期。

Kaldor,N.,1961,“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A.Lutz and D.C.Hague,eds.The Theory of Capital.New York:St.Martin Press.

Mark Wooden,Joanne Loundes and Yi-Ping Tseng. Industrial Relations Reform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An Introduction,Melbourne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obert Buchele,Jens Christiansen,1992,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I nternational Contributions to Labour Studies.University of Notre Dame:Academic Press.

Acemoglu,D.2000.“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 NBER Working Paper,No.7544.

Bentolina,S.and Saint-Paul G.,2003,“Explaining Movements in Labor Share.” Contributions to Macroeconomics,3(1).

Bernanke,B.and Grkaynak,R.S.,2001,“Is Growth Exogenous?Taking Mankiw,Romer and Weil Seriously.” NBER Working Paper,No.8365.

Blanchard,O.,1997,“The Medium Run.”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pp.89-158.

Cappelli&Neumark,1999,Do high 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improve establishment-level outcomes?[J].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54,No.4,pp.737-775.

Gollin,D.,2002,“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10(2),pp.458-475.

Gomme,P.and Rupert,P.,2004,“Measuring Labor’s Share of Income.” Policy discussion papersNo.7,Novemb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Harrison,A.E.,2002,“Has Globalization Eroded Labor’s Share?Some Cross-Country Evidence.” UC-Berkeley and NBER working paper,October.

Harry C.Katz,Thomas A.Kochan,Kenneth R.Gobeille.,1983,Industrial Relations Performance,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QWL Programs-An Interplant Analysis [J].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37,No.1,pp.3-17.

Irina Tytell and Florence Jaumotte,2007,How has 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r Affected the Labor Income Share in Advanced Countries?[C].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king Papers,No.298.

Jayadev,A.,2007,“Capital Account Openness and the Labor Share of Incom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1,pp.423-443.

Kessing,S.G.,2003,“A Note on the Determinant of Labor Share Movements.” Economic Letters,81(1),pp.9-12.

Kuijs,Louis,2005,“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Lübker,M.,2007,“Labor Shares.” Technical Brief No.01,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Geneva.

Leandro Prados de la Escosura and Joan R.Rosés,2003,Wages and Labor Income in History:A Survey.Economic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 Series 06,Working Paper03-10,February.

Joel Cutcher,Gershenfeld,1991,The impact on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a transformation in workplace relation[J].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4,No.2,Jan.,pp.241-260.

J.R.Norsworthy and Craig A.Zabala.,1985,Worker Attitudes,Worker Behavior,and Productivity in the U.S.Automobile Industry,1959-1976,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38,No.4,pp.544-557.

Martin S.Feldstein,2008,Did wages reflect growth in productivity?. NBER Working Paper,No.13953.

Samuel Bentolila and Gilles Saint-Paul,2003,Explaining Movements in the Labor Share. Contributions to Macroeconomics,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3(1):1103-1103.

Tomi Kyyr & Mika Maliranta,2006,The Micro-level Dynamics of Declining Labour Share:Lessons from Finnish Great Leap[C].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Finnish Economy,Discussion Paper,No.1049.

〔美〕切斯特·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常凯:《劳权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程延园:《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风笑天:《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E.梅欧:《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祝委君:《劳动关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白静、扶涛:《民营企业分配模式探究——构建民营企业内部按贡献率分配的新模式》,《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8期。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程路:《中国民营经济:从2001年到2005年》,2006年2月9日《中华工商时报》。

丁为民:《企业劳动关系与经济绩效的变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李济广、刘倬:《民营企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实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李向东、田泽永、李济广:《非国有企业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研究》,《价格月刊》2008年第11期。

李扬:《收入功能分配的调整:对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现象的思考》,《经济研究》1992年第7期。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梁东黎:《初次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经济学家》2008年第6期。

陆立军、王祖强:《私营企业资本、劳动和分配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1期。

马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求是》2009年第20期。

王大庆、焦建国:《劳资关系的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

王国益:《民营企业收入分配现状调查》,《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第10期。

肖红叶、都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徐现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赵俊康:《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统计研究》2006年第12期。

赵小仕:《劳动关系中的双向道德风险》,《财经科学》2009年第4期。

郑志国:《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卓勇良:《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26—33页。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22,139-191,Reprinted in A.N.Agarwala and S.P.Singh(ed.),The 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ment,Bomba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Lewis,Arthur,1972,“Reflections on Unlimited Labour”,in Di Marco,L.(e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New York,Academic Press,pp.75-96.

Young,Alwyn,1992,“A Tale of Two Cities: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in:Olivier Blanchard and Stanley Fischer(Eds.),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Cambridge,Mass.:MIT Press.

Oi,Jean C.,1999,“Local State Corporatism”,in Oi,Jean C.(eds.),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olow,Robert,1957,“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The MIT Press)39(3):312-320.

The World Bank,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i,Fang,2008,“Approaching a Triumphal Span:How Far Is China Towards its Lewisian Turning Point?”,UNU-WIDER Research Paper,No.2008 09.

Dougherty,Sean;and Richard Herd,“Fast-Falling Barriers and Growing Concentration:The Emergence of a Private Economy in China.”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No.471,OECD,December 2005.

Herrmann-Pillath,Carsten and Xingyuan Feng,2004,“Competitive Governments,Fiscal Arrange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 China:A Theory-driven Study of Gujiao Municipality”,China Information,Vol.18,No.3,pp.373-428.

Krugman,Paul,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

Minami,Ryoshin,1968,“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2,No.3,pp.380-402.

United Nations,2009,The World Populations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

Walder,Andrew,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2).

(世界银行)托马斯等:《增长的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校,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2、257页。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244—245、342页。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储小平:《家族企业的成长与社会资本的融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戴园晨主编《中国经济的奇迹:民营经济的崛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贝克尔:《人力资本》(中译本),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No.2、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版、2006年版。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4——人力资本与竞争力指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李新春、张书军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史晋川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比较》2007年第28期,中信出版社。

蔡昉:《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蔡昉、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吕福新:《家族企业的资源短缺与理念接续》,《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新经济》2005年第5期。

周立新、曾庆均:《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流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第63—66页。

Fare,R.,Grosskopf,S.and Lovell,C.A.K.,1994,Production Frontie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ustralian Industry Commission,1995,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eport No.44.Canberra: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répon,B.and Duguet,E.,1997,“Estimating the Innovation Function from Patent Numbers:GMM on Count Panel Data”,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12(3),243-263.

Griliches,Z.,1964,“Research Expenditures,Education,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4(6),961-974.

Griliches,Z.,1979,“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92-116.

Griliches,Z.and Lichtenberg,F.,1984,“R & D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t the Industry Level:Is there Still a Relationship?”,in Griliches,Z.(ed.),R&D,Patents and Productiv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465-496.

Hall,B.H.and Mairesse,J.,1995,“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nd Productivity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Econometrics,65,263-293.

Hu,Albert,G.Z.,2001,“Ownership,Government R& 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1),136-157.

Hu,Albert,G.Z.,Jefferson,G.H.and Qian Jinchang,2005,“R& 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7(4),780-786.

Hu,Ablert,G.Z,G.H.,Jefferson,2008,“A Great Wall of Patents:What is behind China’s recent patent explos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90,57-68.

Jefferson,G.H.,Bai Huamao,Guan Xiaojing,Yu Xiaoyun,2006,“R& 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5(4/5),345-366.

Love,J.H.and Roper,S.,2001,“Loca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on innovation success:evidence for UK,German and Irish manufacturing plants”,Research Policy,30,643-661.

Mansfield,E.,1965,“Rates of Return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110-122.

Zhang,Anming,Zhang,Yimin,Zhao,Ronald,2003,“A Study of the R& 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m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1,444-464.

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6(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分析报告》,2010年。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吴延兵:《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经济学》2006年第4期。

Bonin,J.P.,Hasan,I.&Wachtel,Paul,2003,Bank Privatization and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Transition Countries. Presented at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Bank Privatization,20-21.

Banerjee,A.V.,Besley,T.,Guinnane,T.W.,1994.The neighbor’s keeper: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9,491-515.

Berger,A.N.,Udell,G.F.,1998,“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t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613-673.

Berger,Saunders and Udell,1998,The Effect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0:187-229.

Berger,Allen N.,Leora F.Klapper and Gregory F.Udell,2001,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opaque small business,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5,2127-2167.

Berger,A.N.,Udell,G.F.,2002,“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conomic Journal,Vol.112,32-53.

Berger,A,Nathan Miller,Mitchell Petersen,Raghuram Rajan,and Jeremy Stein,2002,“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NBER working paperNo.8752,February.

Cole,R.A.,L.G.Goldberg,And L.J.White,2004,Cookie cutter vs.“character:The micr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 by large and small banks”,Journal of Financial an Quantitative Analysis,39(2):227-251.

Harhoff,D.,K?ting,T.,1998,“Lending Relationships in German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urvey Data”,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1317-1353.

Hauswald.R.and Marquez,R.,2000,“Relationship banking,loan speci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diana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Jayaratne and Wolken,1999,How important Are Small Banks to Small Busines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3.

La Porta,R.,Lopez-de-silanes,F.&Shleifer,A.,2002,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e,LⅤⅡ(1),265-302.

Levonian,M.E.,Soller,J.,1995.Small banks,small loans,small business.Mimeo.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CA(December).

Meyer,L.,H.,1998,“The Present and Future Roles of Banks in Small Business Fina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1998),1109-1116.

Petersen,M.,Rajan,R.,1995,“The Effect of Credit Market Competition on Lending Relationship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0,407-443.

Scott,J.,Dunkelberg,W.,1999,“Bank Consolidation and Small Business Lending:A Small Firm Perspective”,Business Access to Capital and Credit,238-361.

Strahan,Philip E.and James P.Weston,1998,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2,821-845.

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

徐滇庆:《民营银行二百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巴曙松:《活跃的美国社区金融》,《银行家》2002年第9期。

董辅礽:《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11月5日。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刘伟、朱雨顺:《从美国社区银行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金纵横》2004年第3期。

王自力:《香槟塔效应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金融研究》2004年第1期。

应宜逊:《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实践》,《南方周末》2005年6月23日。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Charles P.Himmelberg and Bruce C.Petersen,1994,“R& D and Internal Finance:A Panel Study of Small Firms in High-Tech Industries”,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MIT Press,76(1),38-51.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taff,1995,“Risk and Innovation: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Small,High-Tech Companies in the U.S. Economy”,National Academies Press,7-15.

David Ahlstrom,Garry D.Bruton,Kuang S.Yeh,2008,“Private firms in China:Building legitimacy in an emerging economy”,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43,385-399.

Li Shaomin,Ilan Vertinsky,Zhou Dongsheng,2004,“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ownership in China”,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7,1145-1152.

Marcin Kolasa,2008,“Productivity,innovation and convergence in Poland”,Economics of Transition,16(3),467-501.

William J.Baumol,2008,“Small enterprises,large firms,productivity growth and wages”,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30,575-589.

Yingyi Tsai,Justin Yifu Lin,Lucia Kurekovac,2009,“Innovative R& D and optim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in high-tech industries:An implication for emerging economies”,Research Policy,38,1388-1395.

Zhang Anming,Zhang Yimin,Zhao Ronald,2003,“A Study of the R & D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m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31,444-464.

高惠璇:《实用统计方法与SAS系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蔡泉、吴振信:《民营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12期。

辜胜阻:《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战略意义及其对策思考》,《武汉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孔均仁:《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第6期。

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财政部企业司:《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年度报告》(1999—2008年),http://www.innofund.gov.cn/innofile。

李卫东、李伟:《民营企业投资高技术产业对策研究》,《新材料产业》2008年第8期。

鹿峰、李竟成:《科技—经济系统协同度模型及实证分析:1998—2003》,《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吴永林、吴振信、张铁山:《促进民营资本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小兰、赵弘编《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部编《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分析报告》,2010年。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我国民营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存的问题》,参见http//www.sme2000.com.cn/index.asp。

张敏:《论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湖南经济》2001年第4期。

Dicken and Lloyd,1990,Location in space: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New York.

Hakanson,1979,Towards a Theory of Location and Corporate Growth.In Hamilton,F.E.Ian and Linge,G.J.R.(Ed.),Spatial Analysis,Industry 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Chichester,England;New York:Wiley.115-138.

Akamatsu K.,1962,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4:3-25.

Clark,J.,1917,Business Acceleration and the Law of Demand:a Technical Factor in Economic Cycl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5(1):217-235.

D.M.Smith,1971,Radical Geography:The Next Revolution?Area,Vol.3,No.3:153-157.

Dang,V.,2009,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Invest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Brunel University.

Dunning JH.,2003,Some Antecedents of Internalization Theo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34,No.2,Focused Issue: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25 Years Later:108-115.

Feng Y.,2001,Political freedom,political instability,and policy uncertainty:a study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private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45:271-294.

Greene J.,Villanueva D.,1990,Private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mpirical analysi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king Pape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ashington,DC.Gupta D.The Economics of Political Violence,Praeger:New York.

Greene,J.,and Villanueva,1991,Private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mpirical Analysis,Staff Paper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Vol.38,No.1.33-58.

Hayashi,F.,1982,Tobin’s Marginal q and Average q:A Neoclassical Interpretation,Econometrica,50(1):213-224.

Jongwanich,J.,and Kohpaiboon,A.,2008,Private Investment: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Thailand,World Development,Vol.36,No.10.1709-1724.

Jorgenson,D.,1963,Capit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Behavio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3(2):247-259.

Khaled Sakr,1993,Determinan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in Pakistan,IMF Working Paper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Koyck,L.,1954,Distributed Lags and Investment Analysis. NL,North-Holland.

Lucas,R.,1967,Optimal Investment Policy and the Flexible Accelerator,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8(1):78-85

Oshikoya,T.W.,1994,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Domestic Private Investment in Africa:An Empirical Analysi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2,No.3.573-596.

Ouattara,B.,2004,Modelling the Long Run Determinan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in Senegal,Working Paper,Centre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Pastor M,Hilt E.,1993,Private investment and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World Development,21:489-507.

Pastor M,Sung J.,1995,Private investment and democra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EconomicIssues,29:223-243.

QUAN V.LE.,2004,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Private Invest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Int.Dev.16:589-604.

R.Vernon,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0,No.2:190-207.

Tobin,J.,1969,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15-29.

W.Arthur Lewis,1984,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Theor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4,No.1:1-10.

Wai,U T.,and Wong,C.,1982,Determinants of Private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ume 19.Issue 1.19-36.

Zhang Jun,Guanghua Wan,Yu Jin,2007,“The Financial Deepening-Productivity Nexus in China:1987-2001”,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Volume 5:37-49.

Zhang Jun,2003,Investment,investment efficiency,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4(5):713-734.

〔美〕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关志雄:《中国展开国内版“雁阵模式”》,《参考消息》2009年8月27日。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刘迎秋:《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版。

陈刚、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理论探微》,《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陈敏尔:《浙江民营企业在浙江本土创造70%生产总值》,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8年10月17日,http://www.zjjmw.gov.cn/zjjmyx/2008/10/17/2008101600053.shtml。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崔雷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战略选择》,《中国金融家》2009年第3期。

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科研管理》1983年第1期。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江涛、汤茂林:《中国民间投资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刘佩玲、苏勇:《中国私人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马虎兆、李欣先:《民间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2期。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石奇:《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经济管理》2003年第6期。

薛向东、侯艳蕾:《我国民间投资的制约因素及治理》,《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9期。

于谨凯、单春红:《投资管制与民间投资效率分析》,《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Braun,Sascha;Marcel Huelsbeck,2007,“Enfor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rough Organizational Measures:The Case of German Companies in China”,Preliminary draft submitted to the 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PIP Association.

Khor,Martin,2009,“Blame Denmark,not China,for Copenhagen Failure:The Decision to Override the Multilateral Process and Hold a Secret Meeting of Select Nations Ruined Any Chance of Success”,Monday 28 December,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cif-green/2009/dec/28/copenhagen-denmark-china.

Kolstad,Ivar;and Wiig,Arne.,2009,“What Determines Chinese Outward FDI?” CMI WORKING PAPER,WP 3.

Krugman,Paul,2009,“The WTO Is Making Sense”,June 26;“Climate,Trade,Obama”,June 29,2009,published in his column Blog,“The Conscience of a Liberal”,The New York Times.

Quan,Xiaohong;Henry Chesbrough.,2008,“Hierarchical Segmentation of R& D Proces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Evidence from Multinational R& D labs in China”,based on Xiaohong Quan(2005).“Multi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s in China:Local and Global Innovation”.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夏先良:《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与国际化发展》,载于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冯仑:《跨越历史的河流》,《中国企业家》2007年第2期。

韩喜艳:《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其策略探讨》,《北方经贸》2004年第2期。

黄孟复:《民营经济有挑战更有机遇》,《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第3期。

焦方太:《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特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5期。

李朝明:《中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实证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7期。

李茜:《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障碍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第12期。

李娜:《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与障碍分析》,《科技信息》2009年第14期。

刘迎秋:《跨国经营:民营企业实现腾飞的新战略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3期。

刘迎秋、张亮、魏政:《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竞争力50强研究——基于2008年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与竞争力数据库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2期。

尤宏兵:《民营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企业活力》2009年第2期。

游蓓蕾、芮宝娟:《如何依托产业集群推进专业市场国际化》,《商业时代》2009年第15期。

王海英:《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及路径选择》,《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第12期。

肖少平:《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易利群:《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3期。

詹碧英:《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赵永华、蔺清冰:《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挑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22期。

朱希伟、金祥荣:《国际化进程中的浙江产业集群》,《浙江经济》2007年第17期。

简 介:《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6 》是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牵头主编的民营企业年度性报告。全书由总报告和若干个分报告组成,综观全书主要围绕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发展、转型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展开研究,可以说是近年来民营企业调查工作的一个总结。

作者: 刘迎秋 王红领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