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21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图书

Asiatic Modes of Production and the Path of Developing of the Oriental Society

SSAPID:101-3970-9051-75
ISBN:978-7-5201-104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和争论,不仅关系到对这一理论本身的评价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阐释和中国史观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晚年的东方社会思想,中国的历史发展模式和现实发展经验,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 “俄国道路”及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嬗变,这三方面所形成的中国“合题”,就是我们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视角,也是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涂成林
编 辑:杨雪;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东方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第一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形成

   一 探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论源流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理论的创立

    (一)1853年以前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早期阶段,这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孕育”或“准备”阶段

    (二)1853~1873年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中期阶段,也是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探索阶段或成型阶段

    (三)1873~1883年,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形成的后期阶段,也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成熟”阶段,以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撰写的一系列关于东方社会尤其是俄国社会的手稿、书信、笔记为代表

   三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转向”与东方社会理论的深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机制

   一 逻辑起点的确定与理论假设的提出

   二 时代背景的把握与科学方法的运用

   三 人文关怀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

  第三章 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到“跨越‘卡夫丁峡谷’”

   一 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中的东方观

   二 破解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

   三 对俄国村社的分析与跨越“卡夫丁峡谷”

   四 马克思晚期转型之延伸性解读

 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祛魅和重构

  第四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提出和演变

   一 作为东方社会特殊形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二 从异化理论到亚细亚生产方式

   三 马克思晚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的深化

  第五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辩证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比较

   三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奴隶制

  第六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次生形态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狭义和广义的解释

   二 亚细亚生产方式次生形态之一:印度的殖民化

   三 亚细亚生产方式次生形态之二:中国的封建社会

   四 亚细亚生产方式次生形态之三:俄国的村社制度

  第七章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国际论争

   一 国际上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

    (一)普列汉诺夫的“亚细亚复辟”论

    (二)列宁格勒会议与“假设论”

   二 国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论争

    (一)原始社会说

    (二)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

    (三)东方封建社会说

    (四)东方特殊社会形态说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第八章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一 马克思从普遍到特殊的东方社会理论

   二 俄国从特殊的实践到普遍化的理论归宿

   三 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和中国史观

  第九章 “治水社会”与“东方专制主义”的互动逻辑

   一 “治水社会”与“东方专制主义”的互动逻辑

   二 魏特夫“治水社会”的基本观点剖析

    (一)东方专制国家是否起源于治水的需要

    (二)东方社会是否具有自我永存的“停滞性”

    (三)东方社会的发展动力是否基于外部的推动

    (四)东方社会的未来是否应走私有制的道路

   三 马克思和魏特夫的本质区别何在

    (一)马克思和魏特夫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二)马克思与魏特夫在政治取向上体现出根本对立

  第十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两种类型

   二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东方道路

 后记

在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以俄国、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社会的确呈现出和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至今仍看不出它们在社会结构、制度安排和文化层面上与西方世界有何本质的共同之处,有必要回归到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来进行阐释和说明。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和争论,不仅关系到对这一理论本身的评价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阐释和中国史观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晚年的东方社会思想,中国的历史发展模式和现实发展经验,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俄国道路”及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嬗变,这三方面所形成的中国“合题”,就是我们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视角,也是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人民出版社,197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1988、1990。

6.《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1959、1965、1995。

7.《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

8.《斯大林文选(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62。

9.《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

10.《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1903-1908)》,三联书店,1964。

11.《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

12.《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13.《〈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14.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

1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范扬译,商务印书馆,1982。

16.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7.《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8.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

19.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

20.考茨基:《考茨基言论》,上海三联书店,1966。

21.伯恩施坦:《伯恩施坦言论》,上海三联书店,1966。

22.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神州国光社译本,1930。

23.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4.早川二郎:《古代社会史》,谢艾群译,耕耘出版社,1946。

25.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东方出版中心,2000。

26.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

27.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8.吕振羽、翦伯赞等《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

29.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新中国书局,1949。

30.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读书杂志》1932年第2~3期。

3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联合书店,1934。

32.《中国社会史论战》第2辑,载《读书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神州国光社,1932。

33.《六大以来》(《土地问题决议案》),人民出版社,1981。

34.《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5.王渔邨:《中国社会经济史纲》,生活书店,1936。

36.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析论》,学林出版社,1986。

37.侯外庐:《中国社会史论自序》,人民出版社,1955。

38.林甘泉、田人隆:《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9.高军:《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人民出版社,1984。

40.李季:《中国社会史论战批判》,上海神州国光社,1934。

41.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2.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人文书店,1934。

43.中原與茂九郎,杉勇:《西南亚细亚文化史》,商务印书馆,1936。

44.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4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46.《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

47.《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

48.《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

49.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

5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51.小寺谦吉原:《汉译大亚细亚主义论》,百城书舍,1918。

52.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53.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55.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姜兴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6.布洛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冯利译,华夏出版社,1988。

57.G.D.H.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何瑞丰译,商务印书馆,1997。

58.尤·米·卢日科夫:《历史的更新》,赵云平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

59.谢霖:《东方社会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0.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1.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王以铸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62.林国华、王恒主编欧罗巴与亚细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3.赫罗兹尼:《西亚细亚、印度和克里特上古史》,谢德风等译,三联书店,1958。

64.靳辉明、荣剑:《超越与趋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5.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

66.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4。

67.张云飞:《跨越“峡谷”》,人民出版社,2001。

68.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9.王继荣:《“卡夫丁峡谷”理论与东方社会道路问题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0.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1.胡企林:《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商务印书馆,2000。

72.殷叙彝:《第二国际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3.王鑫:《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4.叶险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时代》,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75.《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76.梁枫:《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历史命运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78.利奇温:《十八世纪中国和欧洲文化的接触》,商务印书馆,1962。

79.《德国哲学家论中国》,三联书店,1993。

8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9。

81.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

8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

8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2。

84.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上册),虚容译,三联书店,1964。

85.《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庞卓恒、高仲君:《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几个问题的商榷》,《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2.胡钟达:《试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兼评五种生产方式说》,《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3.杜衎:《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的反映(续)》,《东方杂志》1929年第11号。

4.东志:《“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5.王逸舟:《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探讨——兼评一种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第3期。

6.荣剑:《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

7.康夏:《对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再思考——兼与荣剑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

8.江丹林:《社会形态演进规律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兼与孟庆仁、薛永应等同志商榷》,《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

9.张奎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0.储小平:《马克思的历史尺度与东方社会理论——与张奎良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1.卞敏:《解开马克思晚年反思之谜——〈马克思的晚年反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12.李根蟠:《“亚细亚生产方式”再探讨——重读〈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13.江丹林:《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

14.刘新宜:《马克思考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尺度”——评张奎良同志〈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中的两个论点》,《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5.胡欣:《也谈马克思晚年有关东方社会问题的思维成果——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16.郝镇华:《苏联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2期。

17.郝镇华:《苏联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续一)》,《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18.郝镇华:《苏联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续二)》,《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19.郝镇华:《苏联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续三)》,《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1期。

20.吴大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21.俞良早:《关于20世纪东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论邓小平理论和列宁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4期。

22.赵浩、王复三:《论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及方法论力量》,《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4期。

23.赵一红:《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东方社会结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

24.张建云:《跨世纪的争论 几代人的思索(上)——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评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25.张翼星:《社会主义:反思与总结——读〈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6.许开轶:《“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27.吴茜:《〈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实践》,《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28.王四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理论源头新探——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为中心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0期。

29.田昌五:《中国历史发展体系的新构想》,《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0.何晓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基石、路障或暗礁》,《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8期。

31.陈启能:《乔治·奥威尔和卡尔·魏特夫》,《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32.丁素:《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6期。

33.孙代尧:《世界历史视野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4.彭国甫、陈建华:《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35.张凌云:《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思想是否成熟》,《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

36.王继荣:《走出“东方社会道路”的理论误区》,《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2期。

简 介: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和争论,不仅关系到对这一理论本身的评价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话语阐释和中国史观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晚年的东方社会思想,中国的历史发展模式和现实发展经验,俄国十月革命所开启的 “俄国道路”及其社会主义实践的嬗变,这三方面所形成的中国“合题”,就...

作者: 涂成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