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20

出口退税与中国对外贸易图书

Export Rebate and China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SSAPID:101-2875-7981-32
ISBN:978-7-80230-956-2
DOI:
ISSN:
关键词:

出口 退税 对外贸易

[内容简介] 本书从出口退税基本原理和国际比较出发,对中国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来的出口促进作用及对买一和财政产生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提出出口退税制度设计进一步完善目标应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创建能够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值形成机制。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作 者: 裴长洪 高培勇
编 辑:孙振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导言

  一 外贸增长方式亟须转变

  二 转换出口退税政策目标的必要性

   1.增强国家外汇实力的政策目标已经达到

   2.财政负担的可持续性、公平性面临挑战

   3.掩盖了部分出口商品的不合理性

  三 对近两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实践效果的观察与认识

  四 最终目标是构建有利于对外贸易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第一章 出口退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出口退税基本理论

   一 出口退税的概念

   二 理论依据

   三 影响因素

    1.间接税制度与税制结构

    2.税收管理体制和增值税制度

    3.一国贸易状况

    4.外贸经营体制和外贸政策、部门协调能力、税收管理能力和出口企业的退税管理水平等都对出口退税制度设计和实施产生影响(罗旻,王飞,1999)

   四 出口退税的类型

   五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出口退税与出口补贴

    2.出口退税与税收优惠

    3.出口退税与汇率补偿

   六 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

   七 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1.出口退税的全球资源配置效应(翁兆杰,2002)

    2.出口退税的静态福利分析效应(翁兆杰,200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3.出口退税的动态福利分析(翁兆杰,2002)

    4.运用次优出口税理论,研究出口退税的效应(王复华,叶康涛,彭飞,1998)

  第二节 出口退税制度设计

   一 退税方式

    1.先征后退

    2.免税收购

    3.免、抵、退税

   二 退税率的设计

   三 出口退税管理

    1.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2.运用博弈论进行分析

  第三节 出口退税国际比较研究

   一 增值税的归属

   二 退税方式

   三 出口退税率

   四 规定享受出口退税的范围

   五 对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的处理

   六 出口退税管理

    (一)各国均重视网络管理技术

    (二)所要求的单证不同

    (三)定期稽查

    (四)征税、退税一体化

    (五)规定退税时间和保证措施

    (六)处罚措施

    (七)退税时间

    (八)退税预算

    (九)实行先交足应征税款再给予退税的办法

    (十)防止骗税

    (十一)重视出口退税的协作管理和内部管理

  第四节 对我国出口退税实践的研究

   一 我国出口退税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出口退税的宏观效应

    (二)出口退税与出口增长的关系

    (三)出口退税率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

   二 出口退税的负担机制

    (一)不同退税机制下中央、地方财税关系

    (二)现行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的实施效果

    (三)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对各个地方出口的影响

     1.对北京市的影响

     2.对浙江省的影响

    (四)出口退税分担机制的完善

   三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税政策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二)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1.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下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2.加工贸易骤增对目前海关有限的监管能力造成大的压力

    (三)关于“免、抵、退”的计算方法

    (四)出口退税管理中的问题

   四 完善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对策

    (一)我国设计出口退税制度的指导原则

     1.将出口退税作为一种调控手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05)则从多方面论述了出口退税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是否应“彻底退税”

    (三)调整现行加工贸易税收政策

    (四)改革增值税制度

    (五)发展外贸代理制

    (六)改变思维定式,实现外向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七)完善出口退税管理

 第二章 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出口退税与WTO规则

   一 出口退税与出口补贴

   二 商品税课征的生产地原则与消费地原则

    1.实行消费地原则能够保障全球生产的最优化,体现经济效率原则

    2.实行消费地原则可以避免出现出口税收负担的现象,能够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公平原则

   三 直接税与间接税

  第二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退税制度

   一 法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二 德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三 英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四 意大利的出口退税制度

   五 希腊的出口退税制度

   六 韩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七 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不同税制结构下的出口退税

   一 税制结构差异与出口退税效应

   二 税制结构与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

   三 对外贸易失衡与出口退税

 第三章 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1994年税制改革前的出口退税政策

   一 1949~1957年的出口退税政策

   二 1957~1978年的出口退税政策

   三 1978~1993年的出口退税政策

  第二节 1994~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一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由“中性”到“非中性”

    1.1994~1997年:下调出口退税率

    2.1998~2003年:上调出口退税率

    3.从2004年1月为缓解财政压力下调出口退税率

   二 出口退税负担:由中央全部负担到中央与地方共担

   三 “免抵退税”与“免抵调库”

   四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

  第三节 2005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一 2005年以来的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1.2005年出口退税率的调整

    2.2007年7月出口退税率的大幅度下调

   二 2005年出口退税分担机制的调整

    1.出口退税基数的确定不尽合理

    2.加重地方财政负担,诱发新的出口退税欠税

    3.导致新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

    4.对地方招商引资造成负面影响

 第四章 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

   一 出口退税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的渠道——税收效应

   二 出口退税总额与出口总额相关性分析

   三 出口退税率与出口增长率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出口退税政策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作用分析

   一 出口退税政策的结构调整与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分析

   二 出口退税政策与具体出口行业分析

   三 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第三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一 中国出口贸易方式构成及特点

   二 中国不同出口贸易方式的税收政策比较

   三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贸易方式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汇率政策贸易效应的对比分析

   一 相关的文献与研究

   二 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路径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直观考察

   三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相关性分析

   四 出口退税政策与汇率政策贸易效应的比较分析

  第五节 对出口退税作用的基本评估

   一 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

   二 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 出口退税政策结构性调整促进了一般贸易出口并间接促进加工贸易出口

   四 出口退税政策比汇率政策具有根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五 出口退税只是影响外贸出口的因素之一

 第五章 贸易视角:现行出口退税政策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平衡中国进出口贸易

   一 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一)进口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

    (二)进口贸易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渠道之一

    (三)进口贸易能有效缓解中国的供给“瓶颈”

   二 中国进出口贸易失衡的表现

    (一)进出口增长速度存在差距

    (二)进出口依存度存在差距

    (三)进出口贸易额存在差距——贸易顺差大幅增长

   三 平衡中国进出口贸易对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要求

    (一)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趋势

    (二)扩大能源原材料进口,同时降低或取消能源原材料出口退税

    (三)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设备进口,同时降低或取消低附加值产品、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

    (四)扩大优势互补农产品进口,同时相机调整农产品的出口退税

  第二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转变中国贸易增长方式

   一 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及其表现形式

    (一)出口高增长与低效益并存

    (二)出口高数量与低附加值

    (三)出口结构中高能耗、高污染占有相当比重

   二 转变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的迫切性

   三 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对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要求

    (一)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

    (四)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缓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

   一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表现及特征

    (一)与出口退税直接有关的贸易摩擦

    (二)出口退税间接导致的贸易摩擦

   二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一)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下扭曲的成本优势

    (二)出口商品结构以需求弹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三)中国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四)中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手段单一

    (五)中国出口存在无序、过度性竞争

    (六)出口退税给企业出口低价竞销提供了利润空间

   三 缓和对外贸易摩擦对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要求

  第四节 出口退税政策与减轻中国外部经济失衡

   一 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经常项目贸易顺差

    (二)资本项目顺差

    (三)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原因

   二 外部经济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渠道

    (二)外部经济失衡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三)外部经济失衡带来了直接的效率损失,增加了机会成本

    (四)外部经济失衡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压力

    (五)外部经济失衡加大中国经济风险

   三 减轻中国外部经济失衡对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要求

  第五节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势在必行

   一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的必然要求

   二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

   三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缓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必然要求

   四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是缓解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必然要求

   五 出口退税政策仍将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章 财政视角:出口退税的改革议题

  第一节 出口退税规模不断扩大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一 出口退税规模不断扩大

   二 出口退税规模扩大的可持续性问题

    (一)出口欠退税

    (二)出口骗税

   三 出口退税成为财政负担的成因

  第二节 出口退税的公平问题

   一 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退税待遇不公平

    (一)“先征后退”法

    (二)“免、抵、退”法

    (三)“免税”法

   二 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的差异

  第三节 对中央财政预算的挑战

   一 分税制改革

    (一)中央和地方事权及支出的划分

    (二)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三)转移支付体系

   二 中央和地方财政出口退税责任的演变

   三 出口退税指标的预算管理

    (一)我国对出口退税指标的预算管理

    (二)出口退税指标是否应该列入预算管理

   四 出口退税对中央财政预算的挑战

  第四节 改善出口退税政策与财政改革的联系

   一 影响出口退税政策演变的因素分析

    (一)扩大出口创汇因素

    (二)财政因素

    (三)宏观经济因素

   二 出口退税战略定位

   三 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善

    (一)出口退税的制度化

    (二)配套措施:资源税费改革

 第七章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下的出口退税政策

  第一节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政策含义和发展导向

  第二节 理顺进出口结构,促进平衡发展

   一 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二 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需要进出口结构匹配

   三 需要控制资源类产品出口,降低能耗

  第三节 理顺出口退税“差别化”措施,促进出口结构优化

   一 出口退税政策的中性原则以及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二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差异化”的设计

   三 不同贸易方式的税负调整

   四 实施促进外贸经营体制改革的退税管理办法

   五 实施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的退税管理办法

  第四节 理顺出口增长、退税率与退税规模的关系

   一 最优退税率结构的确定

    (一)最优出口退税率应与一定出口增长率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相适应

    (二)最优出口退税率结构应与出口商品性质和出口商品市场竞争结构相一致

   二 出口退税规模的合理厘定

  第五节 理顺退税规模与中央地方财政关系

   一 合理性与不完善同时存在

   二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办法的改革思路

    (一)明确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实力

    (二)改革出口退税指标管理方式,科学核定出口退税基数和分担比例,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技术体系

    (三)寻求建立出口退税进出口税收自我平衡机制

    (四)将现行地方分级负担改为省级统一负担

    (五)改革省级及以下出口退税承担方式,建立地方出口退税基金

    (六)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分享体制,增加中央收入,由中央承担全部出口退税

 第八章 新出口退税政策需要配套政策组合

  第一节 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

   一 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及历史定位

   二 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

    (一)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的政策措施

     1.关于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

     2.延长产品生产加工链条,促进深加工结转

     3.完善海关估价制度,降低跨国公司通过转移价格来转移利润的负面影响

     4.加大对从事加工贸易民营企业的本土化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二)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1.实现加工贸易的地区间转移和协调发展

     2.灵活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及创新海关监管模式

     3.吸引高技术制造业加工贸易外商投资,塑造高技术制造业基础;并积极引进跨国企业研发机构,使之不断升级

     4.拓展加工贸易企业的业务经营领域,有效结合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

     5.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鼓励企业从事境外加工贸易业务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一 2005年汇率改革的实际意义

   二 未来汇率改革的方向

  第三节 进口激励机制的完善

   一 建立进口贸易的协调管理机制

   二 建立进口贸易支持体系,实行有目的地进口激励

   三 优化进口产品结构,实施进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 逐步优化进口市场结构

   五 加强商会等中介组织在进口中的行业协调作用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政策

   一 我国利用外商投资应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二 中国外资政策调整的含义

   三 制定和完善“两税合一”相关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化投资环境

    1.在《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原则基础上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2.制定内外资统一适用的《企业并购法》,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投资行为

    3.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防范外资并购负面效应

    4.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有效配置国内资金

    5.加大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承接全球服务外包

  第五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 当前财税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二 运用财税手段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方向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

  一 基本结论

  二 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与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的关系

  三 下调出口退税率的实质是缓解市场扭曲

  四 出口退税负担反映了我国税制结构与退税原则的矛盾

   1.“应退尽退”与财政负担能力的矛盾

   2.增值税“中性”原则与“差别退税”的矛盾

   3.出口退税与增值税分享体制的矛盾

  五 出口退税分担机制反映现行增值税制的不完善

  六 促进我国外贸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

 说明

 主编简介

Coughlin,C.C. and Cartwright,P.A.,“An examination of state foreign export promotion and manufacturing export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7(3),1987.

Mihir A.D.,James R. and Hines J.,“The Uneasy Marriage of Export Incentives and the Income Tax”,NBER working paper,2000.

Feder.G.,“On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12,19821.

John. Grace and Mauro. Paolo,“Long run determinants of exchange rate regimes:a simple sensitivity analysis”,IMF Working Paper,No.WP/02/104,2003.

Williamson. John,“The crawling peg”,Princeton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No.50,1965.

Dunning.J.H.,“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 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In B.Ohlin,P.O.Hesselborn and P.M.Wijkman,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London:Macmillan,1977.

Coyne E. J.,An Articulated Analysis Model for FDI Attraction into Developing Countries,Florida: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1994.

刘心一、刘翠微:《出口退(免)税手册》(第3版),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项怀诚主编《1999中国财政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陈红伟:《出口退税的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0。

赵书博:《出口退税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5。

裴长洪、赵忠秀、彭磊:《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江小涓:《数额稳中略降,质量继续提高——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分析和2007年展望》,载于陈佳贵主编《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7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效应的探讨》,《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出口退税体制的问题与政策建议》,《税务研究》2005年第6期。

中国税务学会课题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实选择》,《税务研究》1999年第1期。

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出口退税课题组:《我国出口退税的难点与对策》,《涉外税务》1998年第10期。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税收研究资料》2001年第3期。

财政部:《关于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5。

财政部:《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4。

财政部:《关于200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07。

李怀森:《出口货物骗税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1期。

温来成、袁岳虎:《论财政投资与财政职能的转变》,《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郭春丽、胡波、唐霞:《现行出口退税问题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9期。

刘怡:《出口退税: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隆国强:《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分析》,《国际贸易》1998年第7期。

王复华、叶康涛、彭飞:《次优出口税理论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完善》,《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陈红伟:《最优出口退税率研究》,《涉外税务》1999年第4期。

张乃侠:《浅论出口退税与出口补贴》,《税收与社会》1999年第5期。

陈建、王世辅、刘英:《我国出口退税与货币贬值的外贸影响比较》,《改革与战略》1999年第2期。

潘贤掌:《关于我国出口退税率管理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3期。

兰振海:《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思考》,《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苏定东、徐康宁:《提高出口退税率拉动经济增长绩效分析》,《现代经济探讨》1999年第6期。

刘小军:《关于“战略性出口退税制度”的设想》,《涉外税务》1999年第12期。

付保宗、张丽:《对我国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的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2期。

罗旻:《出口退税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涉外税务》1999年第12期。

马玉瑛、李东明:《我国实行出口退税问题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李万甫、马衍伟:《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效应分析》,《涉外税收》2000年第10期。

安石岸:《发挥银行参与出口退税工作的优势》,《中国对外贸易》2000年第11期。

于维生、于惠春、张屹山:《出口退税问题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财贸经济》2001年第2期。

卓岩:《零税率是我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企业经济》2001年第12期。

汤贡亮、李成威:《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税务研究》2002年第12期。

冯雷:《从贸易方式走向与国际经济融合——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悉》,《国际贸易》2002年第3期。

廖涵:《论我国加工贸易的中间品进口替代》,《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

张友仁:《出口退税与出口促进,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4期。

李瑶、张冬花:《“彻底退税”是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最终目标》,《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6期。

林高星:《“彻底退税”应是我国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吗》,《税务研究》2003年第8期。

汤贡亮:《坚持出口退税中性原则:出口退税率不宜下调》,《涉外税务》2003年第9期。

杨艳霞:《对骗取出口退税犯罪认定的探讨》,《税务研究》2003年第11期。

陈平、黄健梅:《我国出口退税效应分析:理论与实证》,《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姚重远:《关于建立进出口税收自我平衡机制的探讨》,《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12期。

赵林如、刘姝杉:《出口退税改革初步研究》,《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1期。

白彦锋、孙鑫刚:《出口退税:彻底退税还是适度退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陈泽星、孙尧、刘军:《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北京市出口的影响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林高星、陈宝熙:《出口退税管理:税企博弈分析与制度优化》,《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4期。

郑藜:《出口退税政策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发展研究》2004年第6期。

杨冬梅:《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问题的探析》,《国际商务》2004年第6期。

丁敏:《对新一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探讨及对策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4期。

陈飞翔:《建立更加有效的出口鼓励政策机制》,《经济经纬》2004年第1期。

陈若虚:《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董皓、陈飞翔:《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鼓励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7期。

钟华:《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新思考》,《财经论丛》2004年第1期。

隆国强:《解析中国贸易大国的崛起》,《港口经济》2004年第3期。

王怀民:《中央与地方分税的博弈分析》,《经济经纬》2004年第4期。

屠庆忠、郭辉明:《出口退税管理的不对称信息分析》,《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5期。

郑桂环、史德信、汪寿阳:《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管理评论》2004年第6期。

张绪群:《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与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经济管理》2004年第11期。

郑桂环、史德信、汪寿阳:《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管理评论》2004年第6期。

董皓、陈飞翔:《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鼓励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7期。

杨之刚:《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税务研究》2004年第10期。

魏勇、曹家和:《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和出口退税率——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与协调》,《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1期。

夏杰长、汪敏、陈昌盛:《出口退税新政:机制创新与效应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6期。

武海峰、刘光彦:《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

朱波、范方志、汤玉刚:《出口退税中央、地方分担机制研究—运作原理、负面效应与机制优化》,《财经研究》2005年第1期。

叶子荣、刘之涛:《浅析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替代效应》,《天府新论》2005年第4期。

廖卫东、黄吉海:《出口退税率与汇率对出口影响的对比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罗忠洲、郑仁福:《日元汇率升值与出口的协整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陈冰松:《新出口退税机制对人民币汇率之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9期。

刘穷志:《出口退税与中国的出口激励政策》,《世界经济》2005年第6期。

徐长生、张大勇:《调整出口退税与提高产品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5年第5期。

张伦俊、祝遵宏:《我国税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兼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4期。

赵书博:《出口退税研究的宏观视野———兼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设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

杨智:《退税机制的改革对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深远意义》,《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第4期。

杨旖旎:《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年第7期。

徐复、高鹏:《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改革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孙玉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出口贸易发展的关系》,《统计观察》2005年第7期。

黄衍电:《出口退税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涉外税务》2005年第4期。

李国忠:《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比较》,《税务研究》2005年第10期。

宋长军:《出口退税机制运行效应及对策》,《税务研究》2005年第7期。

辜岚:《人民币双边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研究:1997~2004》,《经济科学》2006年第1期。

张蕊:《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比较研究》,《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赵书博:《西方学者出口退税研究综述》,《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3期。

林发彬:《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及建议》,《亚太经济》2006年第5期。

饶爱民、王晓洁:《出口退税率与汇率变动的关系》,《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李淑清、龙成凤:《从中外对比看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2006年第9期。

邵桂兰、毕素梅、高金田:《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2期。

郭培莉、王海勇:《“两税合一”并不会影响外资的流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刘书兰:《对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演变过程的探究及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饶爱民、王晓洁:《出口退税率与汇率变动关系》,《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李新:《关于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4期。

林发彬:《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及建议》,《亚太经济》2006年第5期。

王宁:《出口退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9期。

綦建红、王平:《出口退税对我国地方政府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

裴长洪、彭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我国十一五期间重要课题》,《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裴长洪、彭磊:《对外贸易依存度与我国贸易战略调整》,《财贸经济》2006年第4期。

王进猛:《有缺陷增值税制下的出口退税分析》,《涉外税务》2006年第3期。

赵书博:《出口退税负担机制研究》,《税务研究》2006年第4期。

马维胜:《出口退税新机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税务研究》2006年第6期。

王冉冉:《提升绩效视角的出口退税政策分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杨宏伟、张敏思:《高耗能产品出口对我国能源环境的利弊分析》,《中国能源》2007年第1期。

安林娥:《高外贸依存度下的出口退税政策》,《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严才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分析》,《涉外税务》2007年第3期。

万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

赵书博:《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税务研究》2007年第5期。

徐明东:《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财经科学》2007年第5期。

卢中原:《利用财税政策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求是·红旗文稿》2007年第5期。

张斌、高培勇:《出口退税与对外贸易失衡》,《税务研究》2007年第6期。

赵书博:《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税务研究》2007年第6期。

明安斌:《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目标的再思考》,《税务研究》2007年第5期。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权威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经济学家撰写,全书内容涵盖了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书中预测,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预计GDP将达到8.3%左右;预计农民增收形势依然严峻,但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将较为宽松;2009年出口贸易名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简 介:出口退税能在不引起反倾销诉讼、减轻世界市场的贸易保护程度、调节整体出口贸易的同时,有差别地调节不同产业的发展。本书基于一般均衡模型与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模型,构建了我国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模型,力图较为系统地分析出口退税对出口产业的传导机制、出口退税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出口退税与关税和汇率的关系等问题;同时,...

作者: 刘盈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