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72

唯物主义历史观图书

SSAPID:101-2558-7617-65
ISBN:978-7-5097-5080-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陕西省哲学界近年开展的“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系列研究活动又一重大成果。作者立足现实历史之上,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创造的新哲学唯物史观作出了全新解读,把马克思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实践唯物主义原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务实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为哲学教科书改革和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值得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一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周志 周树智
编 辑:冯咏梅;王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80 思维哲学

 第一编 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系统创立及当代意义

   一

   二

   三

  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

   一 传统哲学思维逻辑及其局限性

   二 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的基本思维逻辑

   三 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与唯物史观的同一性

   四 现有教科书没有真正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的思维逻辑

  唯物史观是统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

   一 扬弃主体意识哲学关于人的思想成果

    (一)笛卡儿的“我”仅仅是普遍怀疑的“思”者

    (二)康德的“批判理性”也仅使人成为不断超越的意识主体

    (三)肯定主体哲学对于人的问题的“抽象发展”

   二 实现唯物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

    (一)通过费尔巴哈找回人本唯物主义的地平线

    (二)发展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思想

    (三)实现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 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统一

    (一)马克思恩格斯原典中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表述

    (二)“实践的唯物主义”旨在彰显唯物史观中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三)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致的

  主体实践与主体超越的统一

   一 逻辑出发点:实践主体与主体实践的统一

   二 逻辑透析:实践主体“三维二重性”的统一

   三 逻辑展开:主体实践与主体超越的统一

  有关新“历史理性”实践叙事逻辑的正当性何以可能?

   一 基于历史真实的“观念史”反思高度的诉求:唯物史观在何种意义上可以构成关于文明正史的新叙述逻辑

   二 一种关于历史含义和意义指涉的实践理据和价值论人学诠释:唯物主义如何进入历史?

   三 历史与进步的逻辑:着眼文明正道新纪元的马克思的新历史观为什么不能归入“建构理性主义”?

  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观的差异

   一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P73)

    3.“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4.“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二

   三

   四

 第二编 现实的人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人本观理论的创建

   一

   二

   三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人的“归属感”的探求

   一 西方哲学史上对人的“归属感”问题的探寻

   二 《形态》中人的“归属感”问题的理论困境

   三 《形态》中人的“归属感”问题的现实困境

   四 《形态》中提出的解决“归属感”缺失的路径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

   一 “现实的人”是历史运动的出发点,是新历史观的逻辑起点

    (一)现实的人”就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类”,不是总体意义上的人

    (二)“现实的人”是进行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三)“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

   二 现实的生活就是历史运动本身,是新历史观的基础

   三 现实的人与现实的生活的内在关联

  “现实的个人”与“以人为本”

   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

   二 从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中阐明“现实的个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就在“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二)现实的生产关系规定人的本质

    (三)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 在坚持“以人为本”实践中发展马克思“现实的人”

 第三编 人与自然论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

   一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二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三 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内在联系:“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及其当代价值

   一 人依赖于自然

   二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的统一

   四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景

   五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观为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

    (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思想,必须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编 社会生产论

  人类绝不生产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一

   二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生产思想探要

   一 生产是现实的个人的生命活动

   二 生产是历史的前提

   三 生产是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四 生产是交往形式的决定因素

  两种不同的生产工具论

   一 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区别

   二 私有制和劳动的辩证关系

   三 消灭劳动是消灭雇佣劳动、异化劳动

 第五编 社会交往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 社会结构形成的前提——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

   二 社会结构存在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三 社会结构运行的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规律

   四 社会结构发展的目标——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

   五 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突破交往“地域性”之中国话语探索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观

   二 现阶段突破交往之地域性的必然性探讨

    (一)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二)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是历史教训的启迪

    (三)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突破地域性交往、开展世界性交往的路径

    (一)“对内搞活”是对外交往的深厚根基

    (二)营造和平共处的国际外交关系

    (三)开展多方面世界性经贸交往活动

    (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五)充分利用信息互联网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的理论来源与发展

   一 “世界历史”的理论渊源

   二 《费尔巴哈》一章中“世界历史”的理论

   三 “世界历史”的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发展

   四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的理论的特点

    (一)“世界历史”是真实发生的近代全球社会历史运动的客观趋势

    (二)“世界历史”的真实发生是物质生产以及普遍交往的必然结果

    (三)“世界历史”既带来了压迫与殖民的扩大,也为受压迫人民与落后民族获得解放创造了新的条件

  站在经济决定论的门槛上

   一 “未竟的事业”:作为原点的文本

   二 广阔的“可写性”空间:文本蕴涵的解释可能性

   三 客观“优先性”程式:叙述的策略性安排

   四 “现实的人”:马克思实践哲学首要的基本的问题

   五 作为生活的生产实践:历史辩证法的基点

   六 整体“三层说”:社会要素的辩证法

 第六编 人的自由论

  清算与确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自由”思想解读*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以前自由信仰的清算

    (一)对“博士论文”和“莱茵报”时期自由信仰的清算

    (二)对“德法年鉴”时期自由观的清算

    (三)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自由信仰的清算

   二 《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表达了唯物史观的自由思想

    (一)自由的主体——“现实的人”

    (二)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自由有赖于革命群众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马克思后来进一步研究

    (一)《共产党宣言》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在争取自由中的作用

    (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进一步探讨生产力对自由的决定作用

    (三)《资本论》对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的进一步探讨

  至人世界与自由人联合体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庄子的逍遥王国

    (一)庄子走出困境

     1.庄子的困境

     2.逍遥王国——至人世界的建立

    (二)逍遥王国——至人世界的含义

     1.精神上的独立

     2.思想上的道观

     3.生死上的化一

     4.政治上的天放

   三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

    (一)马克思的困境与机遇

     1.现实的境遇

     2.苦恼与出路

     3.创造新哲学

    (二)构建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

     1.共产主义社会

     2.“自由人”概念

   四 至人与自由人的契合与互补

    1.至人与自由人的契合

    2.至人与自由人的互补

 第七编 新方法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涵的唯物史观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蕴涵的唯物史观方法论

    (一)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

    (二)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

    (三)从实践出发的研究方法

    (四)改变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根本方法

    (五)透视观念生产、精神关系的根本方法——深入物质生产与物质关系内部

   二 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一)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社会历史认识方法,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历史考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直面生活、寻找符合现实生活的历史考察方法,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从实践出发、致力于改变环境的方法

    (四)社会批判的根本方法是实践批判与实践改造

    (五)从物质联系、物质生产角度出发透视观念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的精神生产指明了方向

  论马克思的思想史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形态》是思想史方法的理论源泉

   三 思想史和社会史辩证统一原理

   四 过去简单化的反思

   五 思想史反作用的历史根据

    (一)不能否认思想史的独立性

    (二)思想和社会生产力有内在联系

    (三)思想史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程有内在统一性

  追寻马克思理论之门*

   一 从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看马克思理论的来源

   二 马克思对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与发展

   三 文本研读是通向马克思理论的不二法门

   四 结语

 第八编 人物论

  施蒂纳对马克思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 《圣麦克斯》一章文献发掘及早期关注点

   二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意义讨论进入中国学者的视界

   三 近十年论题研究的多样化与集中化

   四 施蒂纳对马克思到底意味着什么?

  赫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

   一 赫斯的历史地位

   二 赫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思

    (一)反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用博爱来代替无产阶级革命的思路

    (二)批判贝克尔,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

    (三)批判库尔曼借助先知者的身份使广大无产阶级背弃共产主义

   三 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赫斯对马克思异化观经济学转向的影响

    (二)赫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

    (三)赫斯对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影响

   四 结语

 第九编 价值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思想的解读

   一 价值本质——产生于实践的客观性关系

   二 价值创造——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三 价值评价——包含客观内容的主观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和分配理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观照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分工和分配的理论

   二 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

   三 从社会分工切入,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分配问题

    (一)优化生产方式,改善现有的社会分工体系

     1.优化生产力结构,完善现有的分工体系

     2.优化生产关系结构,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二)树立与自觉分工相匹配的观念,打造合格社会主体

     1.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实现男女平等

     2.突破基于“血缘”的自发性分工的限制,提升人的人格尊严

     3.突破“地域”的自发性分工的限制,争当“世界历史性个人”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价值意蕴之“中国梦”探析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新哲学唯物史观的价值意蕴

    (一)新哲学唯物史观之最高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

    (二)新哲学唯物史观的逻辑展开的基本架构

   二 改革现行哲学教科书,实现唯物史观中国化

   三 为共圆“中国梦”建言

 附录

  在继承与发展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

   二 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经典文本研究的方法论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

本书是陕西省哲学界自2009年以来开展的“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系列研究活动的又一重大成果。作者立足现实历史之上,既反对“全盘苏化”,又反对“全盘西化”,坚定地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把马克思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实践唯物主义总原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天地人合一和以人为本的务实、实干、包容、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当前国人改革创新、和平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创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新哲学做出了全新解读,为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改革和创新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值得哲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一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2。

[3]康德:《逻辑学讲义》,商务印书馆,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5]亨·德曼:《新发现的马克思》,转引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1]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

[1]〔英〕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英〕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意义》,转引自〔英〕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5]〔德〕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张伟译,重庆出版社,1993。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

[7]〔英〕卡尔·雷蒙德·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

[8]〔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

[9]〔意大利〕卡洛·安东尼:《历史主义》,黄艳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孙正聿:《哲学观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4]张如论:《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9]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0]贺来:《“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与哲学的当代合法性——马克思的“动词性”哲学观及其当代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3]聂锦芳:《批判与建构》,人民出版社,201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3]赵润琦:《价值哲学研究的生活转向》,《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苏甜甜:《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观的超越及其当代启示》,《理论观察》2009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97。

[3]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

[1]刘怡翔:《论相对公有制:〈现代论文选〉》(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刘忠世:《马克思交往理论初探》,《齐鲁学刊》1988年第3期。

[3]韩立新、姜海波:《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陈琼:《世界交往与未来中国发展——马克思交往观实践意义研究》,《学术研究》2002年第8期。

[1]聂锦芳:《重新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2]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

[1]Alasdair Macintyre,The Theses on Feuerbach:A Road Not Taken,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2007.

[2]吴晓明:《〈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地位和意义》,《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第10期。

[3]〔德〕哈贝马斯:《行为交往理论》,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12。

[4]〔法〕罗兰·巴尔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

[7]郁建兴:《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新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2012。

[2]朱谦之:《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中华书局,2012。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4](清)郭庆藩:《庄子集解》,中华书局,2004。

[5]谢扬举:《道家哲学之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6]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华书局,2012。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

[8]陈静:《吾丧我》,《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0]〔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杨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9。

[5]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2。

[6]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郑一鸣、陈贵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9]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西斯蒙蒂:《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7。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13]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张波:《再读马克思》(原文刊出有删节),《博览群书》2007年第10期。

[15]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第一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张西平:《历史哲学的重建——卢卡奇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7]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郑文吉:《〈德意志意识形态〉与MEGA文献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S.hook,From Hegel to Marx,New York and London,N.Lobkowicz,1936.in Theory and Praxis:History of a Concept from Aristotle to Marx,Notre Dame,1967。转引自〔英〕保罗·托马斯《马克思与施蒂纳》,刘贵祥译,《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

[3]〔德〕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

[4]〔法〕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6]〔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第51页。转引自张鑫、汪卫东《新发现鲁迅〈文化偏至论〉中有关施蒂纳的材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第5期。

[8]刘久明、龙泉明:《郁达夫与尼采、施蒂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9]张一兵:《“类哲学”人本逻辑的彻底颠覆》,《开放时代》1998年第6期。

[10]谭培文:《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端》,《江海学刊》1998年第2期。

[11]吴晓明、徐琴:《马克思的施蒂纳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年第00期。

[12]吴晓明:《施蒂纳的“唯一者”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3]吴晓明:《马克思的存在论革命与超感性世界神话学的破产》,《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4]卜祥记:《呈现形而上学的根基》,《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

[15]〔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

[16]〔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7。

[17]刘森林:《追寻主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姜海波:《马克思对施蒂纳历史观的批判》,复旦大学,2011。

[19]姜海波:《论施蒂纳是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的最后契机》,《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7期。

[20]林钊:《在同一块自由的荒野上相互对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1]林钊:《虚无主义,尼采与施蒂纳》,《现代哲学》2010年第5期。

[22]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3]罗晓颖:《马克思与伊壁鸠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4]聂锦芳:《究竟该如何把握精神:施蒂纳与马克思》,《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5]聂锦芳:《把握人生的方式:施蒂纳与马克思》,《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

[26]聂锦芳:《批判与建构》,人民出版社,2012。

[27]魏小萍:《词汇选择与哲学思考:财富的来源、性质与功能》,《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8]魏小萍:《从社会现象的批判到社会关系本质的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29]赵凯荣:《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三大疑案的文献学考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00期。

[1]〔英〕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

[6]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3。

[7]袁贵仁:《价值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杨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

[3]《我国居民贫困差距达数十倍基尼系数早突破警戒线》,人民网,2012年10月23日,http://www.sina.com.cn。

[4]戴生岐:《“我爸是李刚”一语道破了“贵族的秘密”》,《三秦杂文》2011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

[6]周树志主编《有序民主式反腐建廉新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7]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讲话》,《光明日报》2012年12月5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4。

简 介:本书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研究空白:大大拓展了《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从单一批判思维转向全方位系统批判,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而达成对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本书是重读和重写的“双重意义”的《资本论》理论与方法论著作,高度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式,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工...

作者: 许光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简 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方式的结构与生产关系的两重功能、科恩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辩护:一个批判的考察、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其动力:迈向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演化马克思主义的竞争理论:一个方法论的探讨、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义的——试...

作者: 孟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简 介:本书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写就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专业书,对中国经济学的工作要旨进行阐明,围绕马克思以后的时代发展逻辑,并全面梳理人类史前时期的发展逻辑,实质内容在于总结与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成就,阐明中国历史语境中的商品批判逻辑和资本批判逻辑。

作者: 许光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