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07

“失组织”城市贫民的生存行动图书

the subsistence a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lost”urban poor

SSAPID:101-1096-0296-83
ISBN:978-7-5097-411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武汉市武昌区保安街上居住的贫困居民为例,在城市保障性制度的基层实践与“失组织”城市贫民之行动回应的互动关系中,深入描绘与揭示这一特殊群体生存行动的基本特点、行动效果及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为什么不采取群体式抗争行动”和他们的“生存抗争具有怎样的独特性”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作为当前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陈云
编 辑:单远举;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1 “城市低收入者群体生存行动”访谈提纲

 附录3 “城市低收入者群体的生存境况与诉求”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对象资料简介

 前言

 第一章 转型社会的抗争

  一般社会抗争理论及其启示

   何为抗争?

   西方抗争理论的架构

   一般抗争理论之启示

  城市贫困群体抗争实践

   国企下岗工人的抗争

   再就业过程中的抗争

   抗争研究之反思

  视角的选择

   理性选择范式

   范式的适度改进

    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局限

     1.是否所有行动者都是完全理性的?

     2.是否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理性行为?

    改进的尝试

   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章 生存行动的轮廓

  特殊的行动者

  行动的制度背景

   普适性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专适性制度

    再就业优惠政策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行动的逻辑

  体现相互关系的框架

 第三章 在两个市场中的失利

  传统产业的兴盛与衰落

   传统产业的发展兴盛

   社会主义改造与新兴工业

  烟草市场的兴盛与衰落

   烟草市场的兴盛(1987~1995年)

   保安街烟草市场的关闭(1996年)

   武汉净化烟草市场净增税利近6亿元

  被甩出主流劳动力市场

   企业产权改制与职工“失组织”

    企业产权改制的结果

    “失组织”的消极意义

   再就业过程中的障碍

    劳动力总体供给过剩

     1.新生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

     2.就业效应减弱

     3.隐性失业显性化

     4.私营经济的衰退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

     1.主流劳动力市场的排斥

     2.非主流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

 第四章 顺从与互助

  两种行动原则及其适用

  适度顺应与谨慎对抗

   再就业行为

   自我保障行为

   对抗行动及其影响

    1.制度本身的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一些差距,困难群体不买账

    2.制度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政策法规相冲突,困难群体无所适从

    3.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操作不当,公信力大大降低,引发困难群众不满情绪

   体面的生活

  有限的互助

   基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互助意识

   “出力不出钱”

   互助的特殊主义

 第五章 侵蚀与内耗

  日常抗争的典型形态——侵蚀

   何为侵蚀?

    “侵蚀”的行为特征

    侵蚀的对象——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与公共利益

   隐藏的文本

    小偷小摸

    言语对抗

     1.言说的立场对立性

     2.言说的对象扩散性

     3.言说的价值评判性

     4.言说的形式粗俗性

   低保带来的“特权”

    应付低保审查的手段

    低保证就是“绿卡”

    合法的弱者身份

  悲壮的内耗

   公共产品的“倒梯形短缺”

   生存压力的转嫁

    一个关于“病退”的故事

    贫困群体的分化

   作为一种抗争的手段

  行动的特征与本质

   生存行动的比较

   为什么没有公开的、有组织的集体抗争?

    消弭行动的机遇和严格的限制

    绝无可能的动员

     1.“失组织”之于集体行动的影响

     2.不公正和情感力量的缺失

     3.集体认同感和团结问题

    审时度势的行动者

 第六章 作为行动资源的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实施

   非正式制度与改革的渐进性

   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

  有限的公共支持

   吴天祥与谈笑吴天祥与谈笑,何许人也?

   公共社会资本的匮乏

    什么是公共社会资本

    公共社会资本匮乏的表现

     1.资源渠道的单一性

     2.资源质量的低劣性

    公共社会资本匮乏的影响

     1.社会控制效应

     2.社会隔绝效应

  关系社会资本的贡献

   关系资本的构成与特点

   关系资本的运作与效果

    经济支持

    血亲联合家庭的发展

    年青一代的困境

 第七章 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城市贫困保障性制度的缺陷

  问题二: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与阶级的再形成

  问题三:“失组织”城市贫民生存困境的缓解

   消除制度的“简单化”,使其更加“人性化”

    对贫困群体进行动态监测

    持续关注下岗二代

 结语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研究局限

 文前辅文

 后记

本书在城市保障性制度的基层实践与“失组织”城市贫民之行动回应的互动关系中,深入描绘与揭示这一特殊群体生存行动的基本特点、行动效果及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为什么不采取群体式抗争行动”和他们的“生存抗争具有怎样的独特性”这两个问题进行回答,以期作为当前中国底层社会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

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1999,《北京市下岗职工状况研究》,《中国信息报》2月17日。

波茨,2000,《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布朗,2000,《社会资本理论综述》,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剩勇,林龙,2005,《权利失衡与利益协调》,《青年研究》第2期。

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映芳,2004,《群体利益的表达如何可能》,《天涯》第6期。

程同顺,1995,《当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江海学刊》第1期。

党国英,2001,《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第2期。

邓正来,1993,《市民社会与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3期。

董海军,200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第4期。

房桂芝,董礼刚,2005,《建立完善的农民利益表达与沟通渠道——对农民集体上访的几点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郭于华,2002,《“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第7期。

郭正林,2003,《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参与的动机与社会效应评估》,《社会学研究》第3期。

洪小良,尹志刚,2006,《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北京社会科学》第2期。

黄盈盈,潘绥铭,2003,《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社会学研究》第3期。

克里希娜,2000,《创造与利用社会资本》,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博,2008,《中国城市贫困类型的划分与识别》,《当代经济》第1期。

李德满,2009,《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社会》第6期。

李汉林,2008,《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第3期。

李怀,2005,《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西北民族研究》第3期。

李静君,2008,《劳动与性别:西方学界对中国的分析》,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http://www.sachina.edu.cn)12月1日。

李静君,2006,《中国工人阶级的转型政治》,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猛,周飞舟,李康,1996,《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卷。

李培林,张翼,2003,《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李实,John Knight,2002,《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经济研究》第10期。

李瑶,2008,《找回“面子”:下岗失业工人的自尊维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芝兰,吴理财,2005,《“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林莉红,李傲,孔繁华,2001,《从宪定权利到现实权利——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法学评论》第1期。

林卡,范晓光,2006,《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刘爱玉,2003,《国有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工人的行动选择——一项关于无集体行动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金塘,2001,《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前景》,汝信主编《 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刘能,2007,《中国乡村社区集体行动的一个理论模型:以抗交存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例》,《学海》第5期。

罗亚娟,2010,《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学海》第2期。

吕德文,2010,《基层治理中的国家与农民关系:一个文献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吕鹏,2006,《制度是如何封闭的?——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实际运行为例》,《学海》第1期。

孟伟,2005,《建构公民政治:业主集体行动策略及其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裴宜理,2008,《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阎小骏译,《东南学术》第3期。

邱海雄,陈健民,任焰,1998,《社会支持结构的变化——从一元到多元》,《社会学研究》第4期。

任剑涛,王炜,2007,《政府与公共利益:代表还是代替》,《学术研究》第10期。

石发勇,2005,《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第3期。

石秀印,许叶萍,2005,《多重博弈下的阶层分化与弱势阶层的抗争》,《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沈红,2000,《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孙莹,2005,《中国城市贫困家庭第二代就业问题研究》,《青年研究》第9期。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孙立平,2004,《关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新变化》,《社会科学论坛》第1期。

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孙培军,2010,《抗争、民主与治理:全球治理下的抗争政治研究》,《太平洋学报》第4期。

孙培军,2011,《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基于抗争性质、动因与治理的分析》,《社会科学》第2期。

陶传进,2003,《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社会学研究》第1期。

唐军,2006,《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唐钧,2002,《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形成与现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3期。

唐钧,2004,《2001-2004:中国贫困与反贫困形势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7月10日。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佟新,2002,《社会变迁与工人社会身份的重构——“失业危机”对工人的意义》,《社会学研究》第6期。

万育维,1996,《如何从结构面预防贫困、专业面助人自助》,《社区发展季刊》第76卷。

王朝明,郭红娟,2010,《社会资本视阈下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络分析》,《天府新论》第1期。

王冠华,2006,《晚近西方社会运动研究》,《东岳论丛》第5期。

王国勤,2007,《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学术界》第5期。

王汉生,陈智霞,1998,《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洪伟,2010,《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与限度分析》,《社会》第2期。

王瑾,2006,《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王伦刚,2009,《农民工的非正式利益抗争及其运行机制》,《天府新论》第5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战军,2006,《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政法学刊》第5期。

文军,2001,《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翁定军,2005,《冲突的策略: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社会》第2期。

沃尔德,2002,《再分配经济中的产权与社会分层》,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

吴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第5期。

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武汉地区2011年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民工网(http://www.mingong123.com)3月8日。

吴清军,2008,《市场转型时期国企工人的群体认同与阶级意识》,《社会学研究》第6期。

谢桂华,2006,《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社会学研究》 第1期。

谢岳,2008,《社会抗争:国家性变迁的民间反应》,《当代中国研究》第2期。

徐晓军,张华,2010,《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弱关系运用:强关系失效下的替代选择》,《社会保障研究》第2期。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尹志刚,洪小良,2006,《北京城市贫困劳动人口的就业及社会支持网络调查报告》,《社会调查》第3期。

尹志刚,洪小良,2005,《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游正林,2005,《也谈国有企业工人的行动选择——兼评刘爱玉〈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余晓敏,200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社会学研究》第3期。

扎尔德,M.N,2002,《为了前瞻的回顾:对资源动员研究范式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缪勒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鹏,戴利朝,罗观翠,2006,《在集体抗议的背后——论中国转型期冲突性集体行动的社会情境》,《当代中国研究》第2期。

张和云,1996,《下岗中的“都市现象”》,《光明日报》7月23日。

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 第6期。

章荣君,2001,《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探析》,《人文杂志》第1期。

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翼,2000,《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汝信主编《200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赵鼎新,2005,《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第1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学海》第2期。

朱庆芳,2003,《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贫困原因及解困对策》,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2010.cass.cn)10月28日。

布洛维,2007,《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波谱诺,1999,《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达斯古普特,撒拉格尔丁编,2005,《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查特吉,2007,《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邓万春,2006,《动员、市场风险与农民行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迪尔凯姆,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蒂利,塔罗,2010,《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郭正林,2005,《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韩明谟,王思斌,1995,《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亨廷顿,1989,《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科尔曼,1990,《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尔纳,1986,《短缺经济学》,张晓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科塞,1990,《社会学导论》,杨心恒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科塞,2007,《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惠斌,杨雪冬,2000,《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2000,《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1992,《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琼,2007,《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社会冲突中的群体、组织和制度分析》,北京:新华出版社。

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少杰,2005,《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爱玉,2005,《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麦克亚当,塔罗,蒂利,2006,《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孟伟,2007b,《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裴宜里,2007,《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原,2007,《市场、阶级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斯科特,2008,《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孙立平,2004,《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汤森,沃马克,1994,《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陶庆,2007,《福街的商人部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特纳,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王跃生,2009,《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沃尔德,1996,《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

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吴清军,2007,《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三联书店。

西蒙,1988,《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谢岳,2008,《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历山大,2000,《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北京:华夏出版社。

亚历山大,2002,《国家与市民社会》,邓正来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正喜,2008,《中国珠三角劳资冲突问题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应星,2002,《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三联书店。

于建嵘,2006b,《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香港:明镜出版社。

于建嵘,2010,《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静,2004,《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dler,Paul S. and Seok-Woo Kwon. 2002. “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7(1):17-40.

Aminzade,Ronald R. et al. 2001. 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 & New York).

Arrow,K. J. 1963.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Lond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Bernstein,Thomas P. and Xiaobo Lü. 2000.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Peasants,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States in Reform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63:742-763.

Blecher,Marc J. 2002. “Hegemony and Workers’ Political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70(June).

Burawoy,M. 2000. “A Sociology for the Second Great Transform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6:649.

Chen,Feng. 2000. “Subsistence Crises,Managerial Corruption and Labour Protests i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44:41-63.

— 2003.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Workers Resistance in China”. Modern China 29(2):237-262.

— 2006. “Privat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in Chinese Factories”. The China Quarterly 185:42-60.

Cohen,Jean L. 1985. “Strategy or Identity:New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Research 52:663-716.

Cook,Linda. 1995. “Workers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Responses to the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1989-1993”. Communist and Post Studies,28(1):13-42.

Davies,James C. 1971. When Men Revolt and Why. New York:Free Press.

Fan,C. C. 2002. “The Elite,the Natives,and the Outsiders:Migration and 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Urban Chin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92(1):103-124.

Farganis,Sondra. 1988. “Feminism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 Science”. pp.208 in Gender/ Body/ Knowledge:Feminist Reconstructions of Being and Knowing,edited by Alison Jaggar and Susan Bordo,eds.,New Brunswick,N. 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Ferree,Myra Marx.,and Frederick D. Miller. 1985. “Mobilization and Meaning: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Resourc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Sociological Inquiry 55:38-51.

Frank,Robert. 1987. Shrewdly Irrational. Sociological Forum 2:21-41.

Gamson,William. 1992a.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pp.53-76. in F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edited by Aldon D. Morris and Carol McCurg Mueller,ed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b. Talking Politic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an,X-P. 2003. “Policies Geared to Tackling Social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pp.69-87 in Social Policy Reformin China. Views from Home and Abroad,edited by Jones Finer,C.(ed.):,Aldershot:Ashgate.

Gurr,Ted. 1970. Why Men Rebel.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rtsock,Nancy. 1983. Money,Sex and Power. New York:Longman.

Hess,Beth. 1989. Beyond Dichotomy:Making Distinctions and Recognizing Differences. Presidential Address at the Meeting of the Eastern Sociological Society.

Hirschman,A. O. 1986. Rival Views of Market Societ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Viking,149-155.

Jaggar,Alison. 1989. “Love and Knowledge:Emotion in Feminist Epistemology”. pp.153 in Gender/ Body/ Knowledge:Feminist Reconstructions of Being and Knowing,edited by Alison Jaggar and Susan Bordo,eds.,New Brunswick,N. 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J. Craig,and Charles Perrow. 1977. “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Farm Workers’Movements,1946-197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2:249-268.

Lewis,Oscar. 1966. “The Culture of Poverty”. Scientific American,215.

Li,Lianjiang. 2003. “The Empowering Effect of 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 Asian Survey,43(4):648-662.

—2006. “Driven to Protest:China’s Rural Unrest”. Current History,105(692):250-254.

Li,Lianjiang and Kevin J. O’Brien. 1996. “Villagers and Popular Resist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Volume 22,Issue 1(Jan.,1996),pp.28-61.

Lin,Nan. 1999a. “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22(1):28-51.

Lee,Ching Kwan. 1999b. “From Organized Dependence to Disorganized Despotism:Changing Labor Regimes in Chinese Factories”. The China Quarterly 157(Mar.)

McAdam,Doug. 1982. The Political P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Doug. 1992. “Introduction to the Second Edition”. pp.vii-xiii in Doug McAdam,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

McAdam,Doug,John D. McCarthy,and Mayer N. Zald.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 Structures,and Cultural Framings,Cambridge.

McAdam,D. 1996. “Conceptual Origin,Current Problems,Future Direction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Mobilizing Structures,and Cultural Framing,edited by Doug McAdam,John D. McCarthy,and Mayer N. Za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Adam,D.,Sidney Tarrow & Charles Tilly. 2001. The Dynamics of Conten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7-8.

Melucci,Alberto. 1989. Nomads of the Present: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34.

Morris,Aldon D.,and Cedric Herring. 1987.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Movements:A Critical Review”. in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Behavior edited by Samuel Long ed.,Vol.2.Norwood,N.J.:Ablex.

Morrison,Denton E. 1971. “Some Notes Toward Theory on Relative Deprivation:Social Movements and Social Chang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4:675-690.

Oberschall,Anthony. 1973. Social Conflict and Social Movements.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Perry,Elizabeth J. 1980.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CA).

—1993. Shanghai on Strike: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CA).

—2005. Patrolling the Revolution:Worker Militias,Citizenship,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Rowman & Little field Publishers(Lanham).

Piven,Frances Fox and Richard A. Cloward. 1979. Poor Peoples’ Movement:Why They Succeed,How They Fail,Vintage.

Rona-tas. 1994. The First Shall Be Last? 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0.

Samad. S. A. 1996.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Poverty Research”. pp.33-46 in Poverty:A Global Review. Handbook on International Poverty Research,edited by E. Miller,S. M. Samad,S. A.(eds.),Oslo: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Silver,Beverly J. 2003. Forces of Labor:Workers’ Movements and Globalization Since 1870. Cambridge,U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ow,David.,E. Burke Rochford,Steven Worden,and Robert Benford. 1986.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icro-mobilization,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464-481.

Somers,Margaret Ramsay. 1997. 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lass Formation Theory:Narrativity,Relational Analysis,and Social Theory//Hall John R. Reworking Class.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73-106.

Tarrow,Sidney. 1994. 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Collective Action,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UK & New York).

Tilly,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Mass .:Addison-Wesley:100-102.

Touraine,Alan. 1981.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12.

Tyler,T. R.,R. J. Boeckmann,H. J. Smith & Y. J. Huo. 1997. Social Justice in a Diverse Society. 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

Wang F.-Y. and Zhao,Y-D. 2003. “Labour Market Construction and Labour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pp.97-116 in Social Policy Reform in China. Views from Home and Abroad,edited by Jones Finer,C.(ed.),Aldershot:Ashgate,

Wellman,Barry.,and Scot Wortley. 1989. “Brothers’ Keepers:Situating Kinship Relations in Broader Networks of Social Supports”.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32-63.

Wilson,William Julius. 1978. 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Ra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The Truly Disadvantaged:The Inner City,the Underclass,and Public Polic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Zhou,Xueguang. 1993.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54-73.

简 介: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出版)的修订本。书中首先阐述了社会问题的界定条件、界定过程,系统介绍了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社会问题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其次分析了精神疾病问题与自杀问题;然后分析了吸毒问题、性越轨问题、青少年问题;最后分析了残疾人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婚姻家庭...

作者: 朱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