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63

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图书

SSAPID:101-0396-3026-17
ISBN:978-7-5097-082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一个简单的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转换思维:既然完成了社会结构转型的国家无一例外农民都大大减少了,就一定是因为在转型阶段不当农继续当农民有更高的收民可以比入。换个说法就是只要社会结构转型没有完成,乡村的农民就必然比“非农民”收入低,与“非农民”相比他们将持续相对贫困。按这个思维方向去推论,三农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清晰明了:我们必须主动推进社会结构转型,这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研究丛书
作 者: 吴力子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引言 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节 理论与政策中对农民的假设

   一 农耕假设

   二 乡土假设

   三 职业假设

  第二节 农业的生计地位已经下降

   一 传统的农户生计

   二 生计方式已经改变

   三 农业的保障意义大于产业意义

  第三节 乡村居民已经不是“乡下人”

   一 人口形态的变化

   二 依赖城市生活

   三 城市节奏代替了农业周期

   四 两栖生活方式

  第四节 社会转型后才有职业农民

   一 农民职业构成的变化

   二 农民化与非农化是同一个过程

  第五节 真正的问题

 第一章 转型期结构性贫困

  第一节 农民问题的中国性

   一 理性的小农业自然经济

   二 传统中国的“三农”安排

   三 “国—野”社会结构

  第二节 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民贫困

   一 工业化的影响

   二 城市化的影响

   三 职业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农民问题的阶段性

   一 初期问题:绝对贫困

   二 中期问题:相对贫困

    1.定县乡村工业衰落的原因

    2.乡村工业化的区域分布

   三 后期问题:市民化过程中的低收入

  第四节 生计重构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第二章 贫困的原因

  第一节 80年来的归因

   一 农民负担论

   二 农业落后论

   三 人多地少论

   四 “愚贫弱私”论

   五 “剪刀差”论

   六 乡村工业化论

   七 乡城迁移论

   八 综合视野中的低收入问题

  第二节 贫困定律

   一 定县调查:两个时点的比较

   二 租佃制度导致的贫困

   三 人口构成导致的贫困

   四 市场化导致的贫困

   五 “工价”与工资的差距

   六 普遍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部分人先富”战略

   一 工业化优先战略

   二 农业保障战略

   三 强国富民战略

 第三章 农民就业问题

  第一节 工业化优先战略惠及农民

   一 工业化与乡村就业增加

   二 城市化与乡村就业增加

  第二节 “农民工”问题

   一 农民就业的优势行业

   二 “农民工”就业模式的形成原因

   三 “农民工”岗位的减少趋势

  第三节 “离土不离乡”问题

   一 定县农民“离土必离乡”

   二 乡村工业化的条件

    1.先发达地区

    2.大城市周边地区

  第四节 异地就业问题

   一 异地就业是主渠道

   二 异地就业的原因

   三 异地就业模式

 第四章 家庭经营问题

  第一节 口粮农业的含义

   一 以粮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

   二 从口粮中挤出的农业利润

   三 以口粮为基础的乡村保障

  第二节 以经营代替就业

   一 “剩余劳动力”与“工价”

    1.第一种算法

    2.第二种算法

   二 工价与经济作物种植

   三 工价与非农经营

   四 宏观角度的经营替代

  第三节 粮食问题

   一 农户的种植收入与粮食生产

   二 劳动力转移与粮食播种面积

 第五章 社区建构问题

  第一节 农业社会的均质人口分布

   一 村庄人口规模与分布

   二 “积乡而成”的传统城乡格局

    1.防御:功能与城市形态

    2.管理:功能与城市位序

    3.市场:功能与城市规模

   三 发展乡村的传统手段

    1.增产

    2.增地

    3.减负

    4.节俭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非均衡布局

   一 现代城市化的动因

   二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殊性

  第三节 迁移问题

   一 破产迁移

   二 就业迁移

  第四节 乡村都市化问题

   一 集市与市场中心地

   二 大村问题

 第六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管理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乡村管理

   一 行政管理系统

   二 法治管理系统

   三 自治管理系统

   四 乡绅制管理模式的运行

  第二节 转型期的村治问题

   一 农业财政地位下降导致乡村行政弱化

   二 乡村社会转型滞后导致法治问题

    1.乡村社会组织程度滞后

    2.乡村人口流动

   三 社会资源城市化导致乡村自治困境

    1.人才外流

    2.财政枯竭

  第三节 乡村管理的出路与政策建议

   一 乡村管理问题不能用市场机制解决

   二 新政策的社会主义方向

 第七章 农民问题的出路

  第一节 解决农村问题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 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 解决农村问题的社会主义手段

  第二节 用国家手段解决农民问题

   一 农民问题应该用国家手段来解决

   二 农业问题应该通过全国范围的大农业体系解决

    1.重新注解“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离耕地的保障意义

    3.建立大农业体系

   三 乡村问题应该在城市中解决

目前许多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都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归因:为推行国家的工业化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伤害了农民、农业和农村,造成三农问题。但不该因此忘记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当我们的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三农问题。农业的产业性质决定其经济总量受消费农产品的总人口制约,在工业化开始后农业的经济地位必然下降,因此就有了农业问题;又由于农民是具体的、居住在乡村的、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人,所以农业人口的非农化绝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那么简单,即使西方先工业化国家三次产业间产值结构的变化和就业结构也相当的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必然带来农民问题;由于乡村人口密度远小于城市,受市场条件限制其非农产业必然落后于城市,也就必然带来农村发展问题。这说明三农问题是转型期的必然,研究者的视角应该更多的放在这个必然的“客观历史过程” 上。

[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2]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吕应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3]Blake Mekelvey,American Urbanization,A Comparatory History,NenYork,1973.

[4]C.M.奇波拉:《世界人口经济史》,哈里斯特出版社,1978。

[5]D.C.科尔曼:《英格兰经济(1450~1750)》,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

[6]F.贝达里达:《英国社会史1851~1975》,梅休因出版有限公司,1979。

[7]P.马赛厄斯、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

[8]R.陶内:《乡绅的兴起》,《经济史评论》,1914年11卷。

[9]U.S.Department of Commerce,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s,From Colonial Times to 1970,Washington D.C.

[10]W.H.B.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1750~1939)》,方廷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11]艾恺:《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张履鸾译,商务印书馆,1936。

[13]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4]蔡禾等:《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5]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3期。

[16]陈宝良:《明代生员新论》,《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17]陈翰笙等编《解放前的中国农村(1~4卷)》,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1987、1989、1991。

[18]陈翰笙:《现代中国的土地》,《中国经济》第4,5期合刊。

[19]陈美球、乔润令:《9000万进城农民,城市给了你们什么(上)》,《中国改革》2002年第9期。

[20]陈筱芳:《试论春秋列国间的战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21]陈振汉:《明末清初(1620~1720年)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地租和土地集中》,《经济研究》1955年第3期。

[22]楚成亚、刘祥军:《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

[23]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24]丛翰香:《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三联书店,1994。

[26]邓绍辉:《晚清赋税结构的演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8]段自成、施铁靖:《试论清代乡约的政治职能》,《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3期。

[29]段自成:《略论清代乡约领导保甲的体制》,《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30]段自成:《明清乡约的司法职能及其产生原因》,《史学集刊》1999年第2期。

[31]段自成:《清代乡约与催科》,《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32]范苑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研究》,神州国光社,1937。

[3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35]费孝通:《论小城镇及其他》,1985。

[36]辜胜阻:《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37]韩晓耘:《收入、消费、行业特征》,《中国农村经济》1995年第5期。

[38]贺雪峰、肖唐镖:《村治研究的分层与深化——对乡村政治研究的一项初步分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39]侯建新:《西欧富裕农民——乡绅阶级形成与农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40]黄达:《工农产品比价剪刀差——从鸦片战争前后到新中国建国之际的史的考察》,1990。

[41]黄冕堂:《中国历代粮食价格问题通考》,《史学新证》2002年第2期。

[42]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6。

[43]霍利斯·钱纳里:《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44]解光云:《前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乡关系》,《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5]金轮海:《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37。

[46]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

[47]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2卷),李子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

[48]雷颐:《中国农村派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献》,《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49]李春玲:《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50]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51]李景汉:《华北农村人口之结构与问题》,《社会学界(1934)》第8卷。

[52]李景汉:《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4。

[53]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4]李文治、魏金玉、经均健:《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5]李锡周编译《中国农村经济实况》,农民运动研究出版,1928。

[56]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57] 定州市统计局:《定州统计年鉴(2001)》。

[58]廖跃文:《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城市化的发展特点》,《世界历史》1997年第5期。

[59]刘存信:《我国已有3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调研世界》1998年第9期。

[60]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61]陆伟芳:《简析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特征》,《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62]罗杰普赖斯:《现代法国经济史(1730~1914)》,麦克米伦出版社,1981。

[63]罗仑、景猒:《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5。

[6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65]马晓京:《二战期间美英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7年第2期。

[66]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人民出版社,1956。

[67]《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68]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9]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70]彭玉生:《中国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增长与区域差距》,《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71]千家驹:《农村与都市》,上海中华书局,1935。

[72]乔国良:《春秋时代华夏集团每年受围次数的模型分析报告》,《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73]乔启明:《近代中国人口统计的一项实验1931~1935》,南京大学人口所1984年中译本。

[74]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社会学刊》第1卷第3期。

[75]秦闻一:《宋代镇制考》,《史学月刊》1998年第5期。

[76]丘菊贤、杨东晨:《中华都城要览》,1989。

[77]邱泽奇:《建构与分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过程》,《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8]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79]施脱克马尔:《16世纪英国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编译室译,三联书店,1962。

[80]石忆邵:《城市化理论问题三议》,《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第4期。

[81]石忆邵:《对几个市场理论问题的思考》,《经济学家》1994年第3期。

[82]史清华、张惠林:《农户家庭经营非农化进程与历程研究》,《经济问题》2000年第4期。

[83]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84]苏少之:《1949~1978年中国城市化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5]孙淑清:《北京外来工》,《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5期。

[86]孙晓村:《苛捐杂税报告》,《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1934年第12期。

[87]孙远东:《论乡村地痞对农村基层行政的影响》,《开放时代》1999年第3期。

[88]潭天星、陈关龙:《未能归一的路——中西城市发展的比较》,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89]田成有:《法律在传统乡土农村的地位——历史视角下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90]汪和建:《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科学出版社,1957。

[92]王庆成:《晚清华北村落》,《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93]王西玉等:《中国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政策选择》,《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94]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95]王旭杰:《中国农村基本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启示》,《行政与法》2004年第6期。

[96]王印焕:《1927~1937年河北流民问题成因探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97]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1995。

[98]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6。

[99]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

[100]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

[101]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2]吴慧:《井田制考索》,农业出版社,1985。

[103]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

[104]吴景超:《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独立评论》,1934年第118号。

[105]吴景超:《我们没有歧路》,《独立评论》,1934年第125号。

[106]吴力子:《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工业化不导致城市化》,《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7期。

[107]吴湘湘:《晏阳初传》,台北,时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1。

[108]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109]武建国:《均田制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110]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99。

[111]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常勋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112]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

[113]肖平、鲜于浩:《近代法国对华经济特征形成的背景》,《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14]肖勤福等编译《城市与经济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5]辛向阳:《大国诸侯——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

[116]邢来顺:《工业化与德意志帝国内外政策的调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117]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18]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19]薛暮桥:《旧中国的农村经济(1934)》,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120]严立贤:《工业化模式的转换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

[121]颜瑞珍、龚道广等:《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22]杨春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就业状况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23]杨杰:《英国小市镇与乡村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24]杨汝南:《河北省二十六县五十一村农地概况调查》,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35。

[12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26]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27]杨云彦、陈金永:《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28]于云汉、马继云著《中国城市发展史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129]袁亚愚:《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30]岳琛:《中国农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

[131]展越等:《对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再认识》,《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

[132]张广翔、丁卫平:《俄国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史学集刊》1999年第3期。

[133]张海涛:《“美利坚第一、第二、第三帝国”对外征战史(上)(下)》,《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4、5期。

[134]张鸿雁:《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展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135]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36]张建华、李朋:《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的特殊地位与“俄罗斯中心论”》,《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3期。

[137]张明新:《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38]张世文:《定县农村工业调查(重印本)》,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39]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40]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

[141]张正河、谭向勇:《小城镇难当城市化主角》,《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

[142]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

[14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

[145]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编印《华北典型村调查(1949年度)》。

[146]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

[147]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148]朱汉国:《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149]朱玉湘:《论近代中国的土地占有关系及其特点》,《文史哲》1997年第2期。

[150]邹坊:《中国田赋附加的种类》,《东方杂志》,1934年7月,31卷14号。

[15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15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15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9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喜有忧》,《调研世界》2000年第6期。

[15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年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净增1349万人》,《调研世界》2003年第4期。

[15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评测报告》,《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

[15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全国小城镇综合社会发展指数评测报告》,《调研世界》2004年第6期。

[157]定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定州地方志》,1990。

[158]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4年第2卷第12期。

[159]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4年第2卷第5期。

[160]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5年第3卷第4期。

[161]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1936年第4卷第7期。

[162]《中国国家统计局分县统计资料》,1992、1995、1999。

[16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五十年城市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简 介:社会学应该抓住时机,在服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获得大发展。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对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给社会学创造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

作者: 陆学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