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55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图书

Society-building and Society management: Dialogue and contend

SSAPID:101-1911-7899-69
ISBN:978-7-5097-252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学应该抓住时机,在服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获得大发展。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对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给社会学创造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王伟光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我们正在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民生建设。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牵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这与“社会治理”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样大规模的民生建设进程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一定会暴露得更加充分,“社会治理”的好办法、好经验也会层出不穷,这对于系统地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确是一个极好时机!——郑必坚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陆学艺
编 辑: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社会建设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 中国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 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

   四 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关于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

  从社会建设概念和目标认识当前的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组织载体*

  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

  公共性与家庭主义

   一 问题

   二 社会学资源

   三 公共领域和个人领域

   四 内部凝聚性和外部分离性

  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

   一 关于社会建设的性质、概念的认识

   二 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基本的关系

   三 社会建设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一 引言

   二 关于社会建设的两个基本问题

   三 改革以来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1.1978~1993年: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特征的社会建设时期

    2.1994~2003年:以社会事业发展为特征的社会建设时期

    3.2004年至今:以改善民生为特征的社会建设时期

  中国社会建设演进路径与社会体制构成分析*

   一 中国社会建设的总体路径

   二 社会体制: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三 社会体制的构成分析

   四 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性态”比较

   五 社会体制创新的空间方位

  运用制度创新 推进社会建设

   一 社会建设之辨析

   二 社会建设之特点和范畴

   三 运用制度创新推进社会建设

  “新发展主义”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构

   一 “新发展主义”释义

   二 “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载体及问题表达

    (一)联合国

    (二)民族国家

    (三)非政府组织及民间组织

    (四)社会科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群体

   三 新发展主义与社会建设理论的重构

    1.发展目标设计

    2.对发展片面性的批判

    3.对发展“确定性”理念的批判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

   一

   二

   三

  在社会建设中实现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一 发展观念的转型最重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

   二 构建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的新“平台”,打开加快社会建设的“绿色通道”

   三 打破认识和体制的枷锁,率先建成更为包容的现代公民社会

  心理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心理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心”途径

    (一)心理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心理建设:社会建设的“心”途径

   二 社会不良心态的凸显需要加强心理建设

    (一)利益至上引发的冷漠感

    (二)激烈竞争引发的迷惘感

    (三)多元文化引发的浮躁心理

   三 社会建设中的加强心理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心理建设思想观念

    (二)构建心理建设社会机制

    (三)培育心理建设工作队伍

    (四)完善心理建设服务模式

  社会建设要促进社会团结、合作与共享

   一 目前的社会建设实质是福利国家建设

   二 社会建设应当建设社会

   三 社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团结、合作与共享

   四 社会建设应当再走一步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

   一 空前的社会变革急需强化社会适应

   二 社会适应中的政府及社会成员

    1.社会适应中的政府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社会适应

     (2)工业化、城市化条件下政府的社会适应

     (3)利益多元化条件下政府的社会适应

     (4)在认识和把握发展阶段中政府所表现的社会适应

    2.社会适应中的社会成员

     (1)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社会适应

     (2)工业化、城市化中社会成员的社会适应

   三 强化社会适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期待与社会建设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意味着什么,它和社会建设有什么关系?

   三 向消费时代过渡与社会建设的压力

   四 社会建设里文化建构与价值引导

  中产主义:社会建设突围政经市场的核心议题*

   一 遮蔽与侵蚀: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形成及对“社会”的强势化

    (一)经济市场的形成及强劲

    (二)政治市场的衍变及强劲

    (三)从“吞没双重”到“双重吞没”

   二 突围与自保:社会建设需要“中产主义”理念作主导

    (一)中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功能:对社会建设具有“发动机效应”

    (二)“中产主义”思维:中国工业化中期“社会”突围与自保所必需

    (三)“中产主义”思维:当下国内关于社会建设取向的纷争的统合

   三 共生与共强:转型期社会建设与“中产化”趋势的互构推进

    (一)改善民生事业:教育、就业、住房、社保是中产阶级和社会壮大的基础

    (二)调整利益关系:城乡间、区域间、阶层间资源配置公平合理越来越重要

    (三)保卫公共领域:中产阶级的公共性成长与整个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培育

    (四)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发挥中产作用,制约特权垄断力量增长

  中国的城乡人口流动与社会建设研究

   一 我国人口的变动趋势

    (一)人口流动导致的农村人口疏化

    (二)人口流动导致的城镇人口密化

   二 人口流动对社会建设的挑战

    (一)人口过疏对农村社会建设的挑战

     1.农村教育和卫生事业萎缩

     2.社会基础设施成本加大

     3.农村社会管理与建设人才缺乏

    (二)人口过密对城市社会建设的挑战

     1.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供不应求

     2.社会基础设施压力过大

     3.城市社区组织及管理低效

   三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视阈下的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分析

   一 把社会建设置于突出重要的地位

   二 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三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推进社会建设进程

    (一)公正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重要方面

    (二)收入分配改革是协调不同阶层群体利益的重要机制

   四 收入分配改革的路径

    (一)多措并举改革初次分配

    (二)调整税制结构,强化税收公平分配功能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

    (四)注重统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五)加强监管,缩小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收入差距

    (六)推进全民创业,提高居民收入

    (七)强化社会责任,倡导第三次分配

    (八)建立健全各项政策法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主要理论模式述评

   一 陆学艺先生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模式述评

   二 孙立平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模式述评

   三 郑杭生提出的社会建设理论模式述评

  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结果分析

    (一)论文发表时间分布状况

    (二)论文发表作者、单位、学科、职称、刊物状况

   三 研究内容分析

    (一)“社会”、“社会建设”概念界定

     1.何为“社会”?

     2.何为“社会建设”?

     3.社会建设概念的讨论

    (二)社会建设内容的研究

    (三)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路

     1.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思想与实践

      (1)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思想

      (2)马克思、列宁的社会建设理论思想

      (3)国外社会建设实践

     2.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思想与实践

      (1)古为今用的社会建设理论思想与实践

      (2)孙中山、孙本文的社会建设理论思想与实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建设理论思想与实践

    (四)社会建设实现途径的研究

   四 讨论

 社会管理

  理解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一 放宽视野,理解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二 关注社会体制改革,首先要关注利益关系

   三 实现合理利益关系目标必须完善社会治理机制

   四 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共识

  社会组织与政府改革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初步研究

   一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势在必行

    (一)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

    (一)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二)坚持社会管理社会化的方向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三 加快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成立社会建设委员会

    (二)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三)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

    (四)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社会组织

    (五)大力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公民社会及非政府组织发展和意识形态挑战

   现代“公民社会”理论来自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传统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史现状与特点

   公民社会理论对意识形态影响及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政策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边缘化问题

   一 社会主要成员不在场的社区场域

   二 当代城市社会生活的脱域性

   三 超越城市社区建设的边缘化

  城乡统筹发展的另一个视角

  重建值得信赖的干群关系是当前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土储拆迁:京郊农村聚变式城市化的思考

   导言:本次调查研究简介

    1.研究目的

    2.调研内容

    3.调研方法

   一 被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1.年龄

    2.文化程度

    3.就业状况

    4.工作单位性质

    5.户籍

    6.婚姻

    7.婚嫁地理半径

   二 土储拆迁期间基层政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居住分散,常规联系和管理服务管道不畅

     1.过渡期间的临时住房总体呈小集中、大分散

     2.拆迁过渡性住房大多集中在朝阳区内各街道、乡镇

     3.朝阳区外拆迁过渡住房几乎分布在各个区县

    (二)过渡性住房增加了管理和服务的难度和强度

   三 土储拆迁——聚变式城市化背后的制度变迁思考

    (一)被访群众对土储拆迁后家庭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1.土地储备拆迁之后的家庭可持续发展的计划

     2.拆迁期间乡政府与村集体最应该办理的急事

    (二)土储拆迁及城市化模式探索

     1.北坞村模式[1]

     2.大望京模式[2]

    (三)关于京郊农村城市化与农民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1.土储拆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作用

     2.城郊农村、农民城市化的制度建构与实践探索

      (1)政府:落实重点、统筹兼顾

      (2)村集体:抓住机遇,提升集体效益

      (3)农民:适时转变发展思路,融入市场经济和城市化浪潮

  工业下乡:转型时期农村工业化及其负面性

   一 自发性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其不足和后果

   二 外入性的城市工业及其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

   三 园区工业的发展及其隐患

   四 公害输入:对工业污染下乡的现实理论分析

   五 转型期平抑工业下乡负面性的建议和对策

  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必要与设想*

   一 网上虚拟社会确已初步形成

    1.网上虚拟社会的网络空间已经建成

    2.网上虚拟社会的社会群体已经形成

    3.网上虚拟社会的联系纽带已经构成

   二 网上虚拟社会存在诸多问题

    1.网络社会区隔表现突出

    2.网上信息环境堪忧

    3.网上失范现象相当严重

    4.网上欺诈犯罪日益猖獗

    5.网上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6.网上网瘾群体非常庞大

    7.网上社会管理确显薄弱

   三 网上虚拟社会建设总体设想

    1.网上虚拟社会建设界定

    2.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内容

    3.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原则

     (1)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

     (2)技术控制与社会管治相结合

     (3)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四 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当前任务

    1.网上虚拟社会信息公平建设

    2.网上虚拟社会基本社区建设

    3.网上虚拟社会行为规范建设

    4.网上虚拟社会公共安全建设

    5.网上虚拟社会监管队伍建设

    6.网上虚拟社会社工队伍建设

  论人水和谐*

   一 导言

   二 环境衰退与疾病、贫困和迁移:“人水不谐”类型

   三 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水和谐”类型

   四 结论:从“人水不谐”到“人水和谐”的转型

  中国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环境良性互动

   一 和谐发展: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

    (一)和谐发展: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

    (二)和谐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1.和谐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

     2.和谐发展是社会的结构合理

     3.和谐发展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4.和谐发展是社会的运行有序

     5.和谐发展是社会的利益协调

     6.和谐发展是社会的可以信赖

     7.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8.和谐发展是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9.和谐发展是社会充满活力

   二 中国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环境良性互动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独立自主地改革开放

    (二)在现存国际体系中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中国主流文化

    (四)在国际化进程中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社会管理视野中的纠纷解决*

   一 纠纷解决与社会秩序

   二 纠纷的发展阶段

   三 “第三方”纠纷解决方式

    (一)调解

    (二)仲裁

    (三)诉讼

   四 小结

  关于我国社会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导言

   二 社会管理的研究脉络

   三 社会管理的主要研究方面和内容

    1.什么是社会管理

     (1)政府视角

     (2)公共管理学视角

     (3)社会学视角

    2.关于社会管理体制的探讨

    3.关于社会管理模式的探讨

    4.关于社会管理体系和格局的探讨

    5.关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探讨

    6.其他

   四 评价与结论

    1.达成的共识

    2.存在的分歧与研究的不足

     (1)对社会管理内涵的理解方面还存在模糊

     (2)对必要性强调多,而具体的操作方案少

     (3)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管理理论体系架构

 附录:观点摘编与综述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观点摘编*

   一 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 社会建设中的民生事业发展

   三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管理认识

   四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结构调整

   五 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培育

   六 社会建设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

   七 社会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二 什么是社会建设?

   三 谁是社会建设的主体?

   四 社会建设建什么?

   五 社会建设如何实现?

   六 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上的欢迎辞

 致“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1]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7、19、186页。

[2]盛洪:《论家庭主义》,天则经济研究所《内部文稿》2007年第2期,第13、36页。

[3]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4]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5]韦伯:《德国的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许烺光:《种族、宗族、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

[7]Deborah Davis,“My Mother’s House,”1988(研究笔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8读书会文献。

[8]蔡晓莉:《中国乡村公共品的提供:连带团体的作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2期。

[9]张静:《个人与公共:两种关系的混合变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0]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Eisenstardt S.N.,Trust,and Meaning: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Analysis(Heritage of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12]Baldassarri,D.,and M.Diani,The Integrative Power of Civic Network,AJS,2007,113(3):735-780.

[13]古德诺:《解析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第64、66~67页。

[1]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孙中山:《建国方略》,华夏出版社,2002,第300页。

[3]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商务印书馆,1975,第244页。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2006,第782、783、721页。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2006,第782、783、721页。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2006,第782、783、721页。

[8]《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458页。

[9]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0]李培林:《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1]李强:《对“社会”及“社会建设”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2]邓伟志、童潇:《社会建设与民生社会学》,《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378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50页。

[1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

[1]梁树发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初探》,俞可平等主编《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重庆出版社,2007,第67、73页。

[2]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周向军:《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与发展》,新华网重庆频道,2006年11月7日。

[4]刘少杰、王建民:《现代社会的建构与反思——西方社会建设理论的来龙去脉》,《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3期。

[5]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6]郑莉:《后现代语境下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应星:《国外社会建设理论述评》,《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1期。

[8]李强:《社会建设与社会公正——关于社会建设的一些思考》,中国社会学网,2007年12月16日。

[9]成伯清:《从乌托邦到好社会——西方现代社会建设理念的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0]湖南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求索》2007年第1期。

[11]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11期。

[12]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前沿》2008年第11期。

[1]周穗明:《西方新发展主义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德〕沃尔夫冈:《现代化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23页。

[3]雷启立:《坚持一种可能》,《读书》2004年第1期。

[4]〔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第106页。

[5]《如何重新审视中国——对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教授的采访》,《文汇报》2007年12月11日。

[6]颜宪源等:《90年代联合国发展观的新进展》,《未来与发展》1998年第3期。

[7]〔德〕斯蒂芬·克林格比尔:《社会发展与联合国体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4期。

[8]〔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2页。

[9]〔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73页。

[10]卢汉龙:《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英〕D.路易斯:《非政府组织的缘起与概念》,《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2]〔美〕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19页。

[13]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页。

[14]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页。

[15]〔美〕查尔斯·威尔伯:《发达和不发达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1页。

[16]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1页。

[17]〔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458页。

[18]〔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462页。

[19]〔美〕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21世纪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4页。

[20]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5页。

[1]胡鞍钢、鄢一龙:《中国:走向2015》,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第115页。

[2]参见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导论》,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第290~294页。

[4]柯文·布朗等著《福利的措辞》,王小章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第26~17页。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2页。

[6]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在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

[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第281页。

[8]钟坚:《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市场化和民主化方向》,《南方日报》2010年9月6日。

[9]柯文·布朗等著《福利的措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第五章。

[10]参见王小章《个体为本,结社为用,民主法治立基》,《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1]参见王小章《个体为本,结社为用,民主法治立基》,《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8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参见王小章《马克思的全球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13]余晓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运动:现象、问题与理论》,《中国社会学》(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379~381页。

[14]黄岩、郭巍青:《跨国网络在中国的劳工维权行动》,《当代中国研究》2006年第2期(总第93期)。

[1]青连斌:《社会建设篇——十七大精神深度解读》,人民出版社,2008,第7~8页。

[2]贾建芳:《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兼论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时代内容》,《学海》2008年第4期。

[4]摘自《燕赵晚报》。

[5]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立平:《总体性社会研究——对改革前中国社会结构的概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第一卷,1993。

[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10,第3页。

[2]费穗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158页。

[3]陈建文:《论社会适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14~23页。

[5]袁之琦、游恒山:《心理学名词辞典》,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第81页。

[6]郭书田:《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意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论坛通讯》2010年第8期,第26~27页。

[7]卢文:《必须坚决制止非法强占农民土地的行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论坛通讯》2010年第7期,第27页。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31~35页。

[9]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52页。

[10]以上数据为笔者根据相关报道整理所得。

[11]2010年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3·23”特大凶杀案件,犯罪嫌疑人南平原马站社区诊所医生郑民生手持砍刀,连续砍伤砍死13名小学生,导致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伤。自供作案动机一是被医院辞退、工作无着,二是恋爱失败,三是受一些身边人员闲言刺激,主要动机还是因上述原因报复社会。资料来源:《福建南平血案疑犯供述报复社会三个原因》,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0-03/23/content_13230337.htm。

[12]2009年成都“6·5”公交车燃烧案造成乘客中27人死亡、74人受伤。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认定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为一起故意放火刑事案件,烧死在车内后部的张云良是故意放火案的犯罪嫌疑人。今年62岁的张云良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案发前暂住成都市。他在江苏原籍嗜赌,长期不务正业。2006年到成都后一直没有正当职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女儿资助。20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给他的生活费,张云良遂多次以自杀相威胁向家人要钱,并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6月4日,其与女儿通话中表示“明天我就没有了”、“跟别人死的方式不一样”等内容。6月9日,其家人收到了张云良案发前从成都寄出的遗书。资料来源:《成都公交特大放火案告破 疑犯当场死亡》,http://news.163.com/09/0702/22/5D8HFKS4000120GU.html。

[13]2009年昆明“7·21”公交车爆炸案制造者李彦性格孤僻、暴躁,厌世情绪明显。李彦从小父母离异,初中就辍学,一直在社会上游荡,后来因为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判刑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转变,仇恨社会。资料来源:《昆明“7·21”公交车爆炸案告破 嫌疑人已被炸身亡》,http://www.yangtse.com/sytj/rdxw0806/200812/t20081228_561664.htm。

[14]2009年11月23日,北京大兴一家6口灭门案疑犯系年轻男主人李磊,该犯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结婚后妻子在家里又过于争强好胜,加上自身性格内向,长期的家庭积怨在他心中累积。事发前几个月,家里的矛盾更加突出,并于11月23日晚上爆发出来。资料来源:郝涛《北京大兴一家6口灭门案告破,嫌犯系80后男主人》,《北京晨报》2009年11月29日。

[1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1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1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第29页。

[1]http://www.21cnci.com/view/97345.html 2010-07-19,欧睿信息咨询公司中国中产阶层研究报告。

[2]http://sy.bbs.house.sina.com.cn/thread-3913885-1.html.

[3]http://www.sinovision.net/blog/index.php?act=details&id=47672&bcode=wjsdxtd.

[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2000,第5页。

[5]扈海鹂:《关于中产阶级的比较与思考》,《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

[6]〔英〕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3页。

[7]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第135页。

[8]陆学艺:《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绿叶》2010年第1~2期。

[9]〔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30、37页。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第251页。

[11]李陀:《自由主义者画不出理想的路线图》,《南都周刊》2007年8月17日。

[12]〔美〕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富裕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4、231页。

[1]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3]Karl Polanyi,1944,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New York:Rinehart.

[4]徐百柯:《改革深 社会稳——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访谈》,《中国青年报》2010年10月27日。

[5]颜卿鸿:《中产主义:“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读书》2010年第7期。

[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第21页。

[8]〔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第3~6、69~70、204~232页。

[9]武力:《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回顾与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0]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2007,2009,2010。

[11]《国有和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及效益状况比较》,经济观察网(www.eeo.com.cn/Politics/beijing_news)。

[12]陆学艺:《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绿叶》2010年第1~2期。

[13]Szelenyi,1978,“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9:63-87.

[14]Nee,Victor,1989,“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63-681.

[15]Rona-Tas,Akos,1994,“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1:40-69.

[16]Bian Yanjie and John Rogan,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739-759.

[17]William L.Parish and Ethan Michelson,1996,“Politics and Markets:Dual Transform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1042-1059.

[18]Walder,Andrew G.,1995,“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263-301.

[19]Lin,Nan,1995,“Local Market Socialism:Local Corporation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Theory and Society,24(3):301-354.

[20]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泛式的探索》,载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20~42页。

[21]Nee,Victor,1991,“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267-282.

[22]Nee,Victor,1996,“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4):908-949.

[23]Szelenyi,Ivan and E.Kostello,1996,“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Toward a Synthe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4):1082-1096.

[24]Nee,Victor and Sonja Opper,2007,“Political Connections in a Market Economy”,working paper,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t University of Chicago,November 9.

[25]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6]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27]〔美〕J.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三联书店,1981。

[28]Stark,David,1992,“Path Dependence and Privatization Strategies in East Central Europe”,East European Politics and Societies 6(1)Winter:17-54.

[2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30]杨帆:《权力资本化:腐败的根源》,《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31]张晓山:《有关“三农”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2]吴敬琏:《寻求助力,克服阻力——发展证券市场,建设现代市场经济》,《财经界》2001年第3期。

[33]孙立平、沈原、郭于华等:《走向社会重建之路》,《战略与管理(内部版)》2010年9~10期。

[34]孙萃:《当代中国的腐败形势分析》,中国鸣网(lunwen.mingmw.com/wenyi/shehui/1257.html)。

[35]沈原:《又一个三十年?——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社会》2008年第3期。

[36]〔美〕麦克·布洛维:《社会学与社会的命运》,载《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58~70页。

[37]《中国教育经费年度报告(1991~1993)》,1994。

[38]《高校农村生源比例减少 城乡教育差距从显性转隐性》,《人民日报》2009年1月15日。

[39]《查补漏洞 保证社保基金安全》,《新京报》2006年8月26日。

[40]《上海社保串案》,金融界网(focus.jrj.com.cn/home/shsbca.htm)。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公告:《19个省市2007~2009年政府投资保障性住房审计调查结果》,2010年11月17日。

[42]谭永生、欧阳辉、陈大红、林梅、黎熙:《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与责任研究》,载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2009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第50~52页。

[43]李培林、陈光金、张翼、梁栋:《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66~67页。

[4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74~101页。

[45]Antonio Gramsci,1971,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46]〔美〕C.怀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杨小东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第393~395页。

[4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00页。

[48]〔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出版社,1989,第263~264页。

[49]沈瑞英、何平立:《矛盾与变量:中产阶级与社会秩序析论》,《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4期。

[50]〔德〕卡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6,第63页。

[51]〔美〕拉尔夫·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7。

[52]〔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译,华夏出版社,1989。

[53]〔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4]Charles Forcey,The Crossroads of Liberali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p.145.

[55]Walter E.Weyl,The New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 Row,Publishers,1912,pp.238-239.

[56]肖华锋:《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中产阶级的兴起》,《文史哲》2001年第5期。

[57]李颜伟:《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与中产阶级改革者的崛起》,《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8]〔新加坡〕郑永年:《中国中产阶级的厄运和社会的不稳定化》,《联合早报》2009年7月15日。

[59]〔美〕麦克·布洛维:《走向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安东尼·葛兰西和卡尔·波兰尼的互补合一》,任政译,载《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241页。

[6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45页。

[61]张伟:《中产阶层与政治秩序》,《江汉论坛》2004年第1期。

[62]李强:《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学术界》2000年第3期。

[63]陆学艺:《中产阶级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记者袁韵采访,新华网,2009年8月17日。

[64]〔匈牙利〕贝拉·格雷什科维奇:《抗议与忍耐的政治经济分析——东欧与拉美转型之比较》,张大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5]李培林:《社会建设也需要“中国经验”》,《北京日报》2008年4月21日。

[66]〔新加坡〕郑永年:《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67]陆学艺等:《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第290页。

[6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6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18日。

[70]周永康:《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5日。

[71]《周永康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人民日报》2010年6月21日。

[72]龚维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

[73]李培林:《社会建设的组织载体》,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学术研讨会,2010年12月25日。

[74]卢汉龙:《社会建设重在社会组织建设》,《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期。

[75]Nee,Victor and Rebecca Matthews,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2:401-436.

[76]Michael Burawoy and Erik Olin Wright,“Sociological Marxism”,Handbooks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Research,2001,Part VI,459-486,DOI:10.1007/0-387-36274-6_22.

[77]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78]沈原:《社会的生产》,《社会》2007年第2期。

[79]Marshall,T.H. & Tom Bottomore,1992,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London:Pluto Press.

[8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82]Georg Lukacs,1967,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Merlin Press.

[83]谢朝平:《大迁徙》,《火花》2010年增刊。

[1]人民日报社:《坚定不移搞改革,促进林业大发展》,《人民日报》2009年6月22日。

[2]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同心出版社,2008。

[3]李君甫:《走向终结的村落——山区人口流失、社会衰微与扶贫政策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

[4]姚丽萍:《上海开始关注社区外来人口参与居委会选举问题》,《新民晚报》2006年7月22日。

[5]吴力子:《农民的结构性贫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7页。

[6]田毅鹏:《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过疏政策”与地域协调发展》,《当代亚太》2006年第10期。

[7]赵庆海、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2期。

[1]陆学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探索》2010年第5期。

[2]孙立平:《以社会重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4]陆学艺:《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人民论坛》2009年第19期。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网2010年10月27日。

[6]姚景源:《不能再唯“GDP”是从》,《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7日。

[7]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8]苏海南:《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和出路在哪里》,《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2月23日。

[9]《十二五建议公布:居民收入增长将与经济发展同步》,《京华时报》2010年10月28日。

[10]《收入分配改革目标明确 实现“两个同步”和“民富”》,《中国财经报》2010年11月4日。

[1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中国路径》,《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7月27日。

[12]胡锦涛:《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求是》2007年第1期。

[13]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安宇宏:《包容性增长》,《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

[15]新华网:《访人社部工资所所长:我国可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2010年6月3日。

[16]安宇宏:《包容性增长》,《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

[17]解放网:《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定,对垄断国企双重调控》,2010年9月17日。

[1]Williams,R.,1976,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p.291.

[2]邢荣:《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建设”》,《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58~62页。

[3]景天魁:《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思和周密布局》,《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25页。

[4]孙中山:《建国方略》,华夏出版社,2002,第300~301页。

[5]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第244页。

[6]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理论前沿》2008年第11期,第21页。

[7]郑杭生、杨敏:《关于社会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学海》2008年第4期,第5页。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9]梁树发:《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2005年第11期,第21页。

[10]蒋占峰:《社会建设语境中“社会”涵义析解》,《理论导刊》2009年第3期,第40页。

[11]袁方:《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东岳论丛》2005年第11期,第105页。

[12]徐家良、于爱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2页。

[13]邹农俭:《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第6~7页。

[14]郑杭生:《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2页。

[15]唐铁汉、李军鹏:《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及其演变》,《新视野》2006年第1期,第30~33页。

[16]李培林、苏国勋:《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第12页。

[17]刘少杰:《构建追求和谐的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全国学术研究会会议论文集》,2006年11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441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3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443页。

[21]刘明松:《马克思“市民社会”视域中的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6~10页。

[22]《列宁文稿》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7~48页。

[23]《列宁文稿》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77页。

[24]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

[25]夏学銮:《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7期,第5~13页。

[26]张晓昀、裴劲松:《和谐社会建设中对传统“无诉”思想的再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第133~136页。

[27]王利华:《“三才”理论:中国古代社会社会建设的思想纲领》,《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28~131页。

[28]卜宪群:《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建设问题的一点思考》,《社会科学管理与理论》2005年第2期,第10~13页。

[29]赵立彬:《孙中山政治设计中的社会建设考量》,《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86~93页。

[30]黄明同:《孙中山大同社会建设蓝图及其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114~120页。

[31]鞠春彦:《孙本文社会建设思想评述》,《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第124~129页。

[32]张北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思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37~42页。

[33]颜永琦:《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提前终结的因素分析》,《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5~72页。

[34]周志初:《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第S1期,第93~96页。

[35]杨奎:《科学的理论探索:列宁、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2期,第78~84页。

[36]陈辉:《毛泽东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东岳论丛》2005年第11期,第28~31页。

[37]陈成文、孙淇庭:《论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和谐构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132~135页。

[38]韦继辉:《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东岳论丛》2005年第11期,第31~34页。

[39]卢卫红:《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东岳论丛》2005年第11期,第35~38页。

[40]陈成文、黄诚:《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学习江泽民的社会建设理论》,《学术论坛》2009年第4期,第52~56页。

[41]陈成文、高妮妮:《从科塞的冲突理论看我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4期,第46页。

[42]何怀远:《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概念和“社会建设理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8页。

[43]青连斌:《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几个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17页。

[1]〔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英〕理查德·威尔森金、凯特·皮尔特:《不平等的痛苦——收入分配如何导致社会问题》,新华出版社,2010。

[3]〔美〕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4]《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

[5]〔印〕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见百度百科《公民社会》条。

[2]卢汉龙主编《公共服务与社会发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经济与社会起源》,刘阳、冯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菲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95页。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6页。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6页。

[4]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8页。

[5]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9页。

[6]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第4页。

[7]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第7页。

[8]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第19~21页。

[9]〔法〕布格勒,引自涂尔干《社会学与哲学》序言,梁栋译,渠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3页。

[10]〔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7页。在这个中文译著中,译者把representation译为“表现”,笔者认为不如译为“表象”。“表象”是心理学和认识论用来指谓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即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对认识对象的形象性、回忆性再现,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度反观性、概括性和能动性的感性认识。

[1]《北京四季青镇北坞村启动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北京晚报》2009年9月10日。

[2]2010-05-19 02:28:00,来源:新京报(北京)。

[3]少容:《北京朝阳区大望京村:试点城乡一体化,破解城乡结合部发展难题》,城市化网,2009年7月7日。

[1]张海鹏、宁泽逵:《农村工业污染的区域因素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2]李玉红:《农村工业污染亟需重视》,《环境经济》2010年第8期。

[3]吕军、康瑶瑶、侯俊东:《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王孝春:《关于发展农村工业化的探索》,《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3期。

[5]王志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工业化道路选择(上)》,《发展研究》2005年第1期。

[6]唐淑云:《农村工业化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陈积敏:《虚拟社会的特征及状况分析》,《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当代中国信息分化问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

[3]艾瑞咨询:《2009年美国45岁以上网民数量增长明显》(2010-3-12)[2010-6-26],http://data.chinabyte.com/zjgd/440/3076440.shtml。

[4]童星:《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江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朱穗生:《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公安研究》2008年第1期。

[6]文军等:《网络阴影——问题与对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7]郭奔胜等:《网络群体性新闻事件点击率达百万 干部不适应》(2009-6-1)[2010-6-26].http://news.qq.com/a/20090601/000782.htm。

[8]朱磊:《2009年网瘾调查报告:城市网瘾青少年约2404.2万》(2010-3-6)[2010-6-26].http://it.sohu.com/20100203/n270021950.shtml。

[9]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的重大历史责任——2007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开幕词》,《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11]Schiller,H.I.,Information Inequality:The Deepening Social Crisis in America,London:Routledge,1996.

[12]李龙:《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陆学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5页。

[2]郑杭生:《社会三大部门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第27~29页。

[3]殷俊:《淮河流域的几十个“癌症村”》,《乡镇论坛》2007年第8期,第22页。

[4]叶文添:《江苏盐城癌症村化工污染调查 夺命GDP的背后》,《乡镇论坛》2006年第5期,第40~41页。

[5]童剑华:《300万只珍珠蚌枉死污水 苏嘉运河污染严重》,《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1月9日,第二版,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74649.htm。

[6]偶正涛:《暗访淮河》,新华出版社,2005,第121~122页。

[7]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浙江学刊》2008年第4期,第169~175页。

[8]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22~132页。

[9]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62~6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0,第82页。

[11]卡森:《寂静的春天》,瑞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0年9月6日。

[2]郑杭生:《和谐社会与社会学》,《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328页。

[4]徐崇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www.bjpopss.gov.cn/bjpssweb/n26400c52.aspx,2010-4-18。

[5]蒋宏宾等:《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光明日报》2005年5月18日。

[6]《和谐发展》,baike.baidu.com/view/663389.htm,2010-7-12。

[7]高嵩:《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科学时代》2007年第8期。

[8]肖勤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山西教育》2005年第4期。

[9]孔庆茵:《二十一世纪国际政治新秩序初探》,202.198.25.8:8080/was40/detail?record=140.2010-7-25。

[10]张军:《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11]〔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第39页。

[12]李双全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思路》,《财经政法资讯》2002年第5期。

[1]丁元竹:《社会管理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9期,第21~23页。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7年10月。

[3]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新华文摘》2006年第3期。

[4]曹海军:《作为社会管制的社会管理理论初探》,《探索》2010年第3期,第138~143页。

[5]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第40~42页。

[6]李学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国民政》2005年第4期,第4~11页。

[7]王思斌:《社会管理初论》,《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54~59页。

[8]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10页。

[9]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第26~36页。

[10]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第40~42页。

[11]李培林:《从三个方面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社会报》,2005。

[12]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第58~63页。

[13]姚华平:《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0年》,《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第86~90页。

[14]秦德君:《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一种社会学规范分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7~111页。

[15]龚维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4期,第37~41页。

[16]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第26~36页。

[17]刘继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境与开放型社会管理模式初探》,《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65~70页。

[18]何增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走向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之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9期,第58~63页。

[19]魏毅敏:《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初探》,《理论观察》2009年第4期,第49~51页。

[20]陈振明:《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8页。

[21]陈振明、李德国、蔡晶晶:《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第12~18页。

[2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23]唐铁汉:《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思路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6~20页。

[24]李军鹏:《论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82~87页。

[25]李金龙、李旭:《强化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路径依赖》,《求索》2008年第8期,第92~96页。

[26]刘继同:《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第26~36页。

[27]王思斌:《社会管理初论》,《社会科学研究》1992年第6期,第54~59页。

[28]常宗虎:《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社会政策评论》2003年冬季卷。

[29]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第26~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