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84

中国企业公民报告NO.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ORPORATE CITIZENSHIP IN CHINA(No.2)

SSAPID:101-0255-0670-89
ISBN:978-7-5097-3893-1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企业公民报告No.2》是“企业公民蓝皮书”系列的第二册,在继承《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突出事实梳理和数据挖掘,对2009~2011年期间中国企业公民实践进行了深度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和附录。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企业公民蓝皮书
编 辑:高雁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企业公民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皮书库数据

 组编单位简介

 序言 探索中国式企业公民建设的路径

 摘要

 Abstract

 法律声明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企业公民实践报告

   一 中国企业公民实践的发展现状

    (一)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公民实践活动

    (二)政府加强法治建设,鼓励和推进企业公民实践活动

    (三)社会团体积极倡导和促进企业公民实践活动

    (四)新闻媒体积极监督和促进企业公民实践活动

    (五)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公民实践活动

   二 现阶段中国企业公民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劳工权益问题仍然突出,社会影响恶劣

    (二)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三)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

    (四)企业生产违法排污,环境污染加剧

    (五)上市公司违规操作,投资者利益受损

   三 对现阶段强化中国企业公民实践的建议

    (一)企业层面

     1.企业应该树立根本正确的企业公民理念

     2.企业应当积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二)政府层面

     1.成立国家层面的社会责任推进机构

     2.推动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三)社会层面

     1.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律及桥梁作用

     2.消费者组织要强化引导消费的作用

     3.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职能

 BⅡ 分报告

  B.2 企业履行劳工保护责任报告

   一 我国2009~2011年企业劳工保护发展趋势

   二 我国企业劳工保护现状分析

    (一)有关劳工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善

    (二)劳工就业权随着劳动力市场秩序的提升而不断强化

    (三)劳工工资分配权的改革工作稳步进行

    (四)劳工社会保障权的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五)劳工的劳动合同覆盖率持续上升

    (六)劳工职业发展权实践工作成绩斐然

    (七)劳工保护问题受社会关注程度明显提高

   三 我国企业劳工保护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劳工的就业权

     1.就业需求不能完全满足

     2.就业歧视现象时有发生

    (二)劳工的职业安全权

     1.职业病危害严重

     2.劳工的心理健康权屡遭忽视

     3.矿难多发,对劳工的生命安全权造成巨大危害

    (三)劳工保护的三方协调机制

     1.三方协调的工作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的推进方式

     2.三方协调的基础仍显薄弱,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

     3.三方协调的重点与难点集中在中小企业身上

    (四)劳工的平等权

    (五)劳工的休息权

   四 当前我国企业劳工保护责任改善的建议

    1.政府层面

    2.工会层面

    3.企业层面

    4.社会组织层面

  B.3 企业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报告

   一 2009~2011年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发展状况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任重而道远

    (二)价格问题投诉大幅上升

    (三)百货、服务类投诉上升,其他类别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服务意识急需提高

     2.旅游服务行业应改变服务理念

     3.空调类产品投诉创新高

     4.食品投诉增长较快,食品安全让人担忧

   二 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分析

    (一)国外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二)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1.双汇“瘦肉精”事件

     2.中国多家家乐福、沃尔玛超市价格欺诈

   三 进一步推进企业积极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

     1.强化立法细则

     2.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运作管理

    (二)继续加强政府对推动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1.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激励措施

     2.加大政府的立法强度和执法力度

    (三)完善社会团体监督机制

     1.提升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力度

     2.提升消费者组织的监督力度

    (四)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

     1.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2.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

  B.4 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报告

   一 2009~2011年中国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状况

    (一)企业慈善捐赠出现波动,但捐赠过亿的数额逐步提高

    (二)企业家的捐赠水平逐年提高

    (三)民营企业成慈善中坚力量

    (四)能源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成为捐赠“聚宝盆”

    (五)教育领域依然备受慈善企业青睐

   二 中国企业履行慈善社会责任的特点

    (一)大额有组织的捐赠快速上升

    (二)社会企业日渐盛行

    (三)家族基金会逐渐兴起

    (四)公益人才渐趋专业化

    (五)慈善事业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建立与完善

   三 中国企业履行慈善社会责任的不足

    (一)企业慈善立法滞后,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仍然不明显

    (二)企业履行慈善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

    (三)尚未形成良性的慈善文化氛围

    (四)企业慈善捐赠的规模和水平相对较低

    (五)企业慈善活动缺乏长远规划

    (六)慈善信息披露状况较差

   四 促进中国企业履行慈善社会责任的建议

    (一)继续加快慈善事业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

    (二)改革现有的捐赠免税制度,降低企业捐赠成本

    (三)继续加强慈善组织建设

    (四)营造良好的捐赠制度环境

    (五)加大慈善宣传的工作力度

    (六)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七)加强对慈善组织监督管理

  B.5 企业反腐败反商业贿赂责任报告

   一 企业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的现状

    (一)腐败和商业贿赂的新特点

     1.商业贿赂案件呈高发态势,涉案数额巨大

     2.官商勾结以及高官涉案愈演愈烈

     3.腐败和商业贿赂渗透的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化、隐蔽化

     4.商业贿赂日趋国际化

    (二)2009~2011年商业贿赂典型案例

     1.教育领域

     2.零售领域*

     3.金融领域

     4.国土资源领域

     5.通信领域

     6.出入境商业贿赂

   二 现阶段中国企业商业贿赂存在的原因及危害

    (一)现阶段商业贿赂存在的主要原因

     1.政府行政权力过多干预经济

     2.法制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处罚缺乏力度

     3.商业道德建设相对滞后

     4.监督效能长期低位徘徊

     5.商业贿赂“全球化”也是重要诱因

    (二)当前商业贿赂的主要危害

     1.经济危害进一步加深

     2.政治危害日益严重

     3.社会危害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

   三 我国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的政策建议

    (一)切实规范公共权力,不断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二)着重加快法律体系建设,继续加大惩罚打击力度

    (三)搞好行政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快诚信信息系统建设

    (四)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五)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主动承担反商业贿赂

    (六)增强行政透明度,建立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机制

    (七)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查处跨国商业贿赂

  B.6 企业履行社区服务责任报告

   一 中国企业公民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总体概况

     1.企业社区服务的就业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

     2.企业社区服务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3.企业社区服务的方式不断多样化

     4.企业社区服务的外部环境逐渐改善

    (二)企业按性质分类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具体情况

     1.国有企业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情况

     2.民营企业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情况

     3.外资企业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情况

   二 中国企业公民履行社区服务责任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社区服务定位模糊

    (二)企业社区服务项目专业化有待提高

    (三)企业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

    (四)企业社区服务的参与意识不足

   三 推进中国企业公民社区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社区服务的相关法律

    (二)提升企业社区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

    (三)大力推进企业社区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四)充分加强企业社区服务的外部监督工作

  B.7 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报告

   一 中国企业公民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现状分析

    (一)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总体概况

    (二)企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具体情况

     1.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所下降,国有企业明显占优

     2.产品合格率有所提升,大型企业产品合格率较高

     3.各行业的产品合格率起伏不定,食品行业质量要求最为严格

   二 现阶段中国企业公民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主要问题

    (一)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农业生产资料和食品领域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三)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优势不再

    (四)企业的品牌欺诈行为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三 中国企业公民履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改进方向

    (一)以企业公民理念为中心,完善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

    (二)以加强社会监督为手段,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1.法律制约

     2.政府监管

     3.公众监督

    (三)以宏观质量管理为核心,构筑社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四)以信息传播为媒介,营造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1.知识普及

     2.质量监督

     3.信息互动平台

 BⅢ 专题报告

  B.8 ISO 26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一 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概况

    (一)产生过程

    (二)基本性质

    (三)体系内容

   二 ISO 26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有利于系统开展社会责任工作

     2.有利于缩短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

     3.明确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方向

    (二)负面影响

     1. ISO 26000涉及的7大核心议题都直击当前我国产业普遍存在的弊端,有可能使我国企业成为国际舆论谴责的目标

     2. ISO 26000关于利益相关方和影响范围的规定将进一步增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负担

   三 推进我国社会责任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对公众的宣传与教育,唤醒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尽快研究制定我国的社会责任指南,加强违法监管的实操性规章体系建设

    (三)鼓励政府和组织及时披露信息,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

  B.9 中国家族企业公民实践报告

   中国家族企业公民实践回顾(1978~2009年)

   二 中国家族企业公民实践(2009~2011年)

    (一)家族企业员工权益保护实践

     1.三一重工的员工权益保护实践

     2.富士康集团的员工权益现状

    (二)家族企业环境保护实践

     1.复星医药的环境保护实践

     2.血铅污染事件中的小微型家族企业

    (三)家族企业慈善公益实践

     1.滨江集团的慈善公益实践

     2.家族企业家的高调慈善

    (四)家族企业商业伙伴关系实践

     1.荣盛发展的商业伙伴关系实践

     2.天马控股集团的商业伙伴关系

    (五)家族企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

     1.瑞光电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

     2.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家族企业造假行为

    (六)总结与讨论

  B.10 上海世博会企业公民实践报告

   一 共设立18个企业馆

    (一)中央企业参与情况

    (二)民营企业参与情况

    (三)企业馆资金投入情况

   二 赞助企业数量达58家

   三 科技世博打开未来生活新景象

  B.11 政府在企业公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报告

   一 政府参与企业公民建设的必要性

   二 政府在企业公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一)规制作用

    (二)促进作用

    (三)示范作用

    (四)宣传作用

   三 企业公民建设中的政府举措

   四 完善政府进行企业公民建设的建议

  B.12 社会组织在企业公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报告

   一 社会组织:一种有组织的公共事务治理主体

    (一)企业公民建设中的制度缺失

     1.市场运行中企业公民主体假设与现实的冲突

     2.企业公民责任的实现机制与制度缺失

    (二)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概念

     2.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功能与作用

    (三)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1.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

     2.社会组织的类型

   二 社会组织:企业公民建设强有力的推行者

    (一)经济性社团组织:企业公民建设中的服务与监督主体

     1.行业协会(包括各种行业商会):行业内企业公信力构建的主体

     2.行业协会:企业在国际市场承担社会责任的服务主体

     3.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4.专业性协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组织创新模式

    (二)基金会:企业公民建设的有效平台

     1.基金会:企业实现社会公民慈善责任的平台选择

     2.基金会:通过社会责任投资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之一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公民建设的环境构建者

  B.13 部分国家和地区企业公民实践模式研究报告

   一 巴西企业公民模式

    (一)巴西企业公民建设概况

     1.企业公民运动正在兴起*

     2.巴西政府努力促进企业公民建设*

     3.企业重视产品质量

     4.企业更加注重环保责任*

    (二)企业力量来自社会责任信誉*

     1.企业社会责任要从高管做起

     2.用市场化解决贫困仍需要国企精神

   二 阿根廷企业公民模式

    (一)壳牌阿根廷拒绝缴纳排污费*

    (二)不受欢迎的金矿企业*

    (三)企业慈善走向全球化*

   三 香港地区的企业公民模式

    (一)香港企业公民意识的调查*

    (二)香港中小企业公民实践*

    (三)香港汇丰基金的社会公益活动*

    (四)大老山隧道加价事件*

    (五)由两则故事引发的公司社会责任问题*

    (六)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四 台湾地区的企业公民模式

    (一)台湾企业社会责任调查*

     1. 84.9%重视照顾员工

     2. 68.5%捐款投入慈善

     3. 26.4%设立基金会

     4. 30.4%参与社区活动

     5. 69.8%没有工会组织

     6. 45.2%独立董事强化管理

     7. 18.2%曾发布CSR报告

     8. 21.1%开设CSR专部

    (二)台湾首富展现社会责任感*

    (三)中小企业也能承担社会责任*

    (四)台湾拜耳企业社会责任*

    (五)企业社会责任是营收成长保证*

 BⅣ 调研报告

  B.14 勤勉执著 闪耀边疆

   一 红云红河集团企业公民实践制度保障

    (一)“新公益观”理念

    (二)“新公益观”实践方式

    (三)“新公益观”实践保障措施

     战略规划层面——整体规划、宏观把握

     机制设计层面——务实创新、保障通畅

     战术执行层面——严格把关、规范使用

   二 红云红河集团“新公益观”实践的主要业绩

    (一)对口帮扶

    (二)促进边民素质提升

    (三)实践微公益

    (四)奖教助学

    (五)捐赠图书

    (六)生态环境保护

    (七)救灾防灾活动

   三 红云红河集团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情况

  B.15 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公民实践报告

   一 宝新能源企业公民实践的制度保障

    (一)社会责任价值理念

    (二)社会责任工作方向

    (三)社会责任制度保障

   二 宝新能源企业公民实践的主要业绩

    (一)切实保障股东权益

    (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三)注重自然环境保护

    (四)承担利益相关者责任

   三 宝新能源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BⅤ 附录

  B.16 企业公民报告大事记(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B.17 后记

企业公民是新时期基于社会发展角度对企业身份的重新定位与诠释,它强调社会是企业公民的集合体,企业公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动者。企业公民建设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潮流,更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报告基于《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全面回顾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公民的建设历程,高度概括中国企业公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系统分析制约中国企业公民实践的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公民建设的政策建议。做优秀企业公民,履企业社会责任,促社会和谐发展。

[1]邹东涛、王再文、冯梅:《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冯梅、王再文、曹辉:《中国企业公民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康晓光:《权利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2。

[5]罗燕、林秋兰:《集体劳动争议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6]潘泰萍:《关于非公企业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3期。

[7]潘泰萍:《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期。

[8]王再文、赵杨:《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2010》,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9]赵杨、王再文:《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2011》,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10]宗晓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伦理维度》,《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1]钟宏武、张唐槟:《政府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角色定位》,《人民论坛》2010年第2期。

[12]《WTO经济导刊》、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2012,http://www.csrreport.cn/。

[13]吴伯凡:《慈善始于内心的“慈”与“善”》,《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2月30日特17版。

[1]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08~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ov.cn/gzdt/2012-06/05/content_2153635.htm。

[3]罗燕、林秋兰:《建立我国集体劳动争议预防与处理机制》,《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8月12日。

[4]人民网:《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调查报告》,http://edu.people.com.cn/GB/12353056.html.2010-8-5。

[5]郭捷:《论劳动者职业安全权及其法律保护》,《法学家》2007年第2期。

[6]吴清军:《当前我国劳工保护发展趋势研究》,《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

[7]陈兰通:《中国企业劳工保护状况报告2011》,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8]甘肃省总工会研究室:《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督——关于劳务派遣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中国工运》2012年第2期。

[9]奚旭初:《央企怎能“掠夺性用工”》,《上海青年报》2012年6月26日。

[10]许浩:《约束劳务派遣滥用〈劳动合同法〉触动央企利益》,人民网,http://www.022net.com/2012/6-30/446849402779937.html。

[11]马志刚:《扩大就业要有新思路》,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17007975.html。

[12]鲁兴勇:《中央企业构建和谐劳工保护与研究——工程建设领域使用农民工现状与思考》,http://www.qstheory.cn/lg/clzt/201108/t20110822_104162.htm。

[13]李庆奎:《央企应在构建和谐劳工保护上下工夫》,http://acftu.people.com.cn/GB/14427336.html。

[1]高航:《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理论界》2008年第1期。

[2]何云:《公司社会责任背景下的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问题》,《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3]黄帅:《试论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贾军:《中国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备忘录》,《北京工商管理》2000年第5期。

[5]刘光明、孙孝文:《中国乳业之殇与营销伦理》,《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0年第12期。

[6]刘新芬:《从我国农业食品安全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7]刘志敏:《消费者利益: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45期。

[8]缪超、黄琳:《“瘦肉精”事件与企业危机营销》,《学术探讨》2011年第1期。

[9]尚艳南:《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商品与质量》2010年第7期。

[10]石悦:《从保护弱者的角度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作用、不足与完善》,《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3期。

[11]汤亮:《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12]王冬昇:《消费者概念界定中的几个问题》,《学术探讨》2009年第4期。

[13]王海波:《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思考》,《前沿》2010年第10期。

[14]王晓波:《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人民论坛》2010年第35期。

[15]王砚侠:《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维护消费者权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16]殷格非:《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4期。

[17]尹向东:《开创保护消费者运动的新纪元——访中国消费者协会会长曹天玷》,《消费经济》1999年第2期。

[18]岳俊芳:《从我国消费者运动主题看消费者权益维护》,《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19]赵颖:《由食品安全问题看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企业的责任》,《商品与质量》2011年第2期。

[20]戴洪萍:《企业消费者责任、品牌声誉与企业的品牌资产关系研究——以国内手机消费市场为例》,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1]辛杰:《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2]李新天:《试论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法制论坛——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社会责任高层论坛论文集》,2009。

[23]《消费者权益保护常用法律法规目录》,http://www.cicn.com.cn/nr/3.15/2000314051.htm。

[24]《2011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http://www.cca.org.cn/web/xfxx/picShow.jsp?id=52899,2011-07-15。

[25]《美国辉瑞公司药品虚假宣传被罚23亿美元引发的思考》,http://www.isfda.com/read.php?tid=32595,2009-11-30。

[26]《双汇开万人大会就瘦肉精事件致歉》,http://news.huaihai.tv/tupiannews/showcontent.php?2011/0401/2011-04-01218441.html,2011-04-01。

[27]《家乐福沃尔玛部分超市因价格欺诈被发改委处罚》,http://news.sina.com.cn/c/2011-01-26/123721878495.shtml,2011-01-26。

[28]《由家乐福、沃尔玛价格欺诈引发的思考》,http://hn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14339,2011-05-23。

[1]Howard R.Bowen,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3.

[2]Archie B,Carroll,“A Three-dimensional Cone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 ment Review,1979(4).

[3]Arehie B.Carroll,“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Business Horizons,1991(2).

[4]Carroll,“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olution of a Definitional Construct”,Business and Society,1999(38).

[5]Clarkson,M.A.,“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1).

[6]Goodpaster,K. E.,“Business Ethics and Stakeholder Analysis”,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1991(1).

[7]Harrison,J. Freeman,R. E.,“Stakehold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erformanc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

[8]Hill,R. P. and Cassill,D. L.,“The Naturological View of 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An Extension of the Frederick Model of Corporation Community Relationships”,Business & Society Review,2004(4).

[9]Logsdon Reiner and Burke,“Corporate Philanthropy Strategy Responses to the Firms Stakeholder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990(19).

[10]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1]R.爱德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2]徐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3]杨团、葛道顺:《公司与社会公益I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胡浩:《基于改善竞争环境的跨国公司慈善行为研究》,《管理评论》2003年第10期。

[15]刘军伟:《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理论渊源与现状研究》,《企业经济》2009年第7期。

[16]唐更华、王学力:《企业慈善行为策略研究新进展》,《管理评论》2004年第9期。

[17]田田、李传峰:《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作用》,《江淮论坛》2005年第1期。

[18]王正宇:《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18期。

[19]吴玲:《利益相关者:企业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0]肖强:《青岛市企业慈善捐赠现状、特点及发展对策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1]杨立雄:《慈善经济学面临的危机与范式转变》,《学术月刊》2005年第7期。

[22]张大军:《自利·他利·互利——重读〈国富论〉与斯密话“三利”》,《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23]张传良:《中外企业慈善捐赠状况对比调查》,《中国企业家》2005年第6期。

[24]蔡宗翰:《公司慈善捐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5]张丹:《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季华琴:《关于商业贿赂犯罪若干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王星、黎友焕:《我国立法对商业贿赂的界定》,《WTO导刊》2009年第10期。

[3]田心则:《〈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治理》,《中国检察官》2009年第2期。

[4]胡锦涛:《严惩腐败分子,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人民日报》2011年1月11日第1版。

[5]田湘波:《廉政文化与廉政制度关系辨析》,《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

[6]程宝库:《治理商业贿赂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7]王媛:《浅议商业贿赂与反腐败》,《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第8期。

[8]沈静兰:《引发商业贿赂行为的动因分析及其治理——经济学心理学视角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

[9]马丽:《解读中国在朗讯贿赂案中的沉默》,《法人》2008年第2~3期。

[10]石晨、苏楠:《从“德普案”看中国反商业贿赂的缺失与完善》,《理论界》2007年第1期。

[11]李洁筠:《论市场竞争中的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规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邹东涛、王再文、冯梅:《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张永进:《中国反腐败机制的解读与完善》,《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4]黎友焕、刘延平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人民出版社,2010。

[15]贺国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人民日报》2008年2月21日第2版。

[16]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概论》,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7]王攀、肖思思、范超:《王老吉之争:都是商业贿赂惹的祸》,《中国品牌》2012年第6期。

[18]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蔡翔华:《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社区服务多元供给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李雪萍:《论城市公共产品的准市场机制供给》,《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黎友焕、刘延平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2010)》,人民出版社,2010。

[5]﹝德﹞腾尼斯:《社区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6]王再文、赵杨:《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报告2010》,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付红艳:《企业社区服务系统改革与发展模式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6期。

[8]冯桂平:《社区服务研究现状与实现分析》,《学术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

[9]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三联书店,2000。

[10]庄云霞:《浅谈社区服务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淮海文汇》2010年第4期。

[1]冯梅、王之泉:《中国企业公民建设的路径选择》,《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2]冯梅、王再文、陈志楣:《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马龙龙:《政府应在企业社会责任推广期起主导作用》,《WTO经济导刊》2008年第10期。

[4]邓恩强、王鹏:《关于加强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几点思考》,《商品与质量》2011年第9期。

[5]邵彦辉:《对产品质量鉴定的法律的思考》,《科技风》2011年第5期。

[6]蒋冬梅:《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我国产品质量立法探讨》,《商业时代》2008年第33期。

[7]李俊:《完善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 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上海质量》2011年第4期。

[8]支树平:《提升产品质量 促进和谐消费》,《中国品牌与防伪》2010年第4期。

[9]高志民:《产品安全是企业“第一责任”》,《人民政协报》2009年3月24日。

[10]谭洁:《论我国产品质量责任的完善》,《特区经济》2011年第7期。

[11]李思、姜启军:《企业社会责任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

[12]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3]林厉军:《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质量安全》,《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第10期。

[14]南方周末报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南方周末》2011年12月29日。

[15]《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01~2009》,《WTO经济导刊》,2009,http://www.sasac.gov.cn/n1180/n13307665/n13307681/index.html。

[16]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0》,《WTO经济导刊》,2010,http://www.sasac.gov.cn/n1180/n13307665/n13307681/index.html。

[17]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WTO经济导刊》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1》,《WTO经济导刊》,2012,http://www.csrreport.cn/。

[18]程虹:《宏观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种基于质量安全的分析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孙继荣:《ISO 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一)ISO 26000产生的背景及特点》,《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10期。

[2]孙继荣:《ISO 26000——社会责任发展的里程碑和新起点(二)ISO 26000的形成过程及核心内容》,《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12期。

[3]阚京华:《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标准发展趋势——兼述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国际商务财会》2011年第6期。

[4]王碧淼:《从SA 8000到ISO 26000看社会责任标准的变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殷格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又一里程碑》,《WTO经济刊》2007年第12期。

[6]孙高向、陶伶俐、黄光绍:《ISO 26000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第3期。

[1]毕艳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转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3]高丙中、袁瑞军:《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全国工商联研究室:《2011年全国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汇编》,2011。

[5]司马英华:《风雨孙大午》,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6]余向前:《家族企业治理、传承及持续成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曾向东:《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8]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研究课题组:《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中信出版社,2011。

[9]周锡冰:《中国家族企业大败局》,东方出版社,2009。

[1]《企业参展总览与央企馆精彩出展——游上海世博看中国企业馆》(上、下),《展览通讯》2010年第3~4期。

[2]国资委外事局:《黄淑和在上海世博会中央企业联合签约仪式上的致辞》,2010年3月4日,http://www.sasac.gov.cn。

[3]李红丽、张曦:《上海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第二批参展企业名单“出炉”》,《化妆品报》2009年10月22日。

[4]刘晓妍:《王石阐释万科馆主题:五个故事要对地球尊重》,《浙商》2009年第8期。

[5]上海世博会事务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市场开发总体计划》,2010。

[6]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2010。

[7]陶斯然:《参展企业总市值超10万亿 场馆建设国企“独大”》,《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4月9日。

[8]陶斯然:《世博会账单:总投入近220亿 世博轴28亿造价称冠》,《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4月9日。

[9]王慧、申里:《世博赞助商:高投入能否得到高回报?》,中国新闻网,2010年5月12日,http://www.dayoo.com/roll/201005/12/10000307_101934389.htm。

[10]新华社:《上海世博会远大馆:未来可持续建筑发展方向》,腾讯世博,2010年3月10日,http://2010.qq.com。

[11]裔蕊华:《上海世博会中央企业馆试运行启动仪式举行》,世博网,2010年4月15日,http://www.expo2010.cn/a/20100415/000051_1.htm。

[12]中国贸促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调研材料汇编》,2011。

[1]《中国企业公民建设形势研究》,中国网,2009年9月18日,http://www.china. com.cn/news/zhuanti/qygmbg/2009-09/18/content_18548788_3.htm。

[2]虎岩:《我国企业公民建设的法律思考》,《经济师》2008年第3期。

[3]张丹:《英国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分析》,《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张伟玮:《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我国政府作用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郑承志、刘宝:《企业社会责任推进中的政府行为》,《学术界》2009年第4期。

[6]周云峰:《论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第7期。

[1]王名、朱晓红:《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创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4期。

[2]邹东涛:《中国企业公民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王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历史与趋势》,《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

[4]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莱斯特·萨拉蒙:《非营利部门的崛起》,谭静译,http://www.henanedu.com。

[6]李莉、程燕:《我国民间环保组织在“两型”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7期。

[7]田祖海:《社会责任投资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12期。

[8]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9]王玉珍:《行业租金、行业协会与行业自我治理》,《经济学家》2007年第2期。

[10]王绍光:《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1]陈进华:《企业公民与和谐社会心态塑造》,《学海》2008年第5期。

[2]冯梅、姜艳庆:《浅析优秀企业公民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导刊》2009年第15期。

[3]虎岩:《我国企业公民建设的路径选择》,《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4]李萍:《企业公民与企业道德主体的成长》,《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5]李文、何芳:《世界最赚钱石油公司的温暖调头——埃克森美孚公司迈向企业公民行动的新起点》,《经济导刊》2009年第9期。

[6]刘卫华:《企业公民的环境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2008年第3期。

[7]钱蓉:《微软:社会的企业公民》,《中国外资》2009年第2期。

[8]邵炜:《从“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思维转型》,《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期。

[9]苏竹青:《社会责任报告背后的企业公民》,《中国西部》2009年第11期。

[10]田雪莹:《“企业公民”参与社会公益的策略思考》,《经济论坛》2008年第17期。

[11]张翊洲:《企业公民·和谐社会——中央企业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中国民用航空》2009年第4期。

[12]张云、杨梅菊:《企业公民的生存悖论及求解——从环境保护的视角》,《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9期。

[1]《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09。

[2]《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0。

[3]《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1。

[4]《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2。

简 介:本书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对2012年中国企业公民实践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宏观总结和分析,从中国企业保护投资者、保护劳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慈善行为、反腐败反商业贿赂、社区服务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对中国企业公民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探究了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中国家族企业在企业公民实践中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